s 閱讀頁

第2章 病人的心理護理與保健

  第一節 病人的常見心理護理與保健

  “病人”一詞過去常指軀體有疾患的人,但現代社會的“病人”其外延和內涵已發生了變化,不僅僅指傳統醫學意義上的軀體疾患的人,還包括那些患有各種心理疾病的人。然而,不管是何種病人,在診療和護理過程中,其心理反應都是十分複雜的。病人的心理活動會影響疾病的發展,影響著治療的效果,已成為不容否認的事實,因而心理醫生和醫務工作者應當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動特點和心理需求。

  一、病人的一般心理特點

  1.精神抑鬱

  抑鬱是病人最常見的一種情緒反應,是一種悶悶不樂、憂愁壓抑的消極心情,它主要是由現實喪失或預期喪失引起的。病人常表現出對疾病的康複無信心,感到悲觀、失望、沮喪,對其他事情無興趣,高興不起來。常伴有失眠、睡眠淺而多夢、食欲下降、進食無味、體重下降、性欲下降等症狀。它通常有五種特征:

  (1)悲哀的、低落的心境。

  (2)消極的自我意識,含有自我譴責、自我責備、自我貶低等。

  (3)對任何事情不感興趣,回避他人。

  (4)睡眠、食欲和性欲的喪失。

  (5)活動水平上的變化,有時具有激忿的形式,但更多的是悲觀、失望、無助等。

  值得注意的是,病人的這種精神抑鬱狀態,不同於情感性精神障礙的抑鬱發作,後者是一種比較嚴重的精神障礙,往往伴有情緒低落及思維遲緩和精神運動遲緩等三個基本症狀。

  (1)抑鬱病人情緒低落,對生活失去信心。表現為心裏憂鬱苦悶、無精打采、失眠早醒、愁容滿麵、唉聲歎氣,比平時更顯得意誌消沉,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甚至厭世,回避交往,有生不如死之感。

  (2)思維遲緩。表現為聯想緩慢,想事費力,有“腦子不靈”了的感覺,常有自卑、自責、負罪和疑病等觀念。思維緩慢及自我評價降低。表現思考能力下降,患者常常感到思維變慢了,腦子不好使了,各方麵能力都下降了;常常自疚自責,自我評價過低,明明學習工作很好,卻對自己事事不滿意,將自己過去的一些小錯誤、小毛病都說成是滔天大罪,甚至認為自己罪該萬死,是導致自殺、自殘的主要因素。

  (3)精神運動遲緩。患者精神運動明顯抑製,聯想困難,言語減少,語音低沉,行動緩慢。有時閉門獨處,淡漠親情,無力學習、工作,不能料理家務,嚴重者不語、不動、不吃。表現為活動減少、多臥少動、舉止極慢,或獨居一隅,甚至言語和動作的抑製可達到或接近木僵程度。以及其他伴隨症狀,如常常出現食欲、性欲明顯減退,明顯消瘦,體重減輕;失眠嚴重,多數入睡困難,惡夢易醒,早醒,醒後無法入睡,常表現出晨重夜輕的規律等。因此,臨床上要注意區分作為一種普通現象的抑鬱狀態和作為一種精神障礙的抑鬱發作,後者就不是僅僅依靠心理護理就可以解決的問題,而要尋求專門的心理治療。

  2.焦慮、恐懼

  焦慮乃是一個人感受到威脅而產生的恐懼和憂鬱。生病本身就是一樁不愉快的情緒刺激,容易形成不良的心境,從而容易出現焦慮或消沉的情緒反應。具體表現在疾病初期對病因及疾病轉歸,尤其是預後不明確,產生與疾病無關的焦慮,或是對病因、疾病轉歸和預後等的過分擔憂。男性可能會為一點小事吵吵嚷嚷,而女性則多可能表現為抑鬱哭泣。尤其是當遇到病情有變化,或做特殊檢查,或準備手術時,情緒更易激忿,睡不好覺,吃不好飯,動輒生氣,甚至任性。也有的會出現一些反常行為,如有的人突然梳洗打扮、理發刮臉;有的揮筆大量書寫;有的狼吞虎咽地吃東西等。有的患者懼怕診斷不清,常常到幾家醫院就診,反複詢問醫務人員;有的患者懼怕證實診斷而不敢在醫院求醫;也有的病人明知自己有病但又怕別人提及自己的病痛,而在他人麵前故作談笑自如以掩飾自己的恐懼、焦慮的情緒。

  3.脆弱、易激動

  當人患病的時候,個體情緒極不穩定,容易變得特別敏感、脆弱。表現為行為、情感退化,不能忍受疾病帶來的壓力及痛苦;同時還要顧及疾病對自己的家庭、工作、前途帶來的影響,因此常常感到周圍一切都不順心,容易胡思亂想。若聽到和自己觀點一致的語言,可能會認為對方同情自己而落淚;而聽到相反的意見,又會認為別人不重視而嘮叨不止,甚至大發雷霆,變得固執。

  4.懷疑

  懷疑大都是一種消極的自我暗示,由於缺乏根據,常影響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判斷。具有此種心理的患者對別人的言語表情及周圍環境多表現為敏感多疑,特別是久治不愈、診斷不清的患者更容易表現出懷疑的特點。聽到醫務人員竊竊細語,便認為是在議論自己的病情;聽到別人低聲細語,就以為是在說自己的病情嚴重或無法救治;對別人的好言相勸半信半疑,甚至曲解原意,疑慮重重,擔心誤診,怕吃錯了藥、打錯了針。有的憑自己一知半解的醫學和藥理知識,推斷藥物,推斷預後。他們害怕藥物的副作用,擔心偶爾的醫療差錯或意外不幸降落在自己身上,其身體某部位稍有異常感覺,便亂作猜測。

  5.孤獨和不安全感

  住院後,離開了熟悉的家庭和工作單位,周圍接觸的全都是陌生人。病人會擔心,患病後親人、朋友、同事遠離自己,自己會受到冷落或害怕別人鄙視,常常希望周圍的人關心自己,經常來看望自己,希望得到家人或朋友的支持,得到更多的關懷與照顧。尤其是兒童、老人、病重者其孤獨和不安全感尤為突出。

  6.適應能力低

  適應能力主要在麵臨著環境變遷時表現出來,如在入院或出院的初期,其主要表現為主觀異常感覺增多,認為周圍的環境對自身不利。不願住進醫院,對周圍的聲、光、溫度、濕度等又特別挑剔。然而在出院的時候,又不願意離開,希望繼續受到醫院的保護和重視等等。這種病人情緒不穩定,始終處於焦躁、擔心、不安的狀態,行為適應能力偏低,不利於自身疾病的康複及學習和生活。

  7.否認與固執

  否認與固執,這兩種心理在患者身上常相伴而生,是病人心理護理中較難對待的一種。大量研究證明,一定程度的否認,對緩解心理應激是可取的。當難以承受的惡劣病情襲來時,自我否認可以避免過分的焦慮與恐懼。否認雖在一定程度上起自我保護的作用,但在許多情況下又起貽誤病情的消極作用。其主要表現為否認醫生的診斷,固執己見,堅信自己的感覺,有時還表現為不承認患病的現實,拒絕治療等。因此,病人常延誤疾病的治療時機。

  例如,有位女青年身患肺癌,自己卻矢口否認,拒絕治療,半年時間就因癌變轉移到腦部而死亡。有人對乳腺癌的女患者進行調查,發現那些延誤診治的人,大都是帶有否認傾向的人。

  8.僥幸

  僥幸心理是病人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現象。病人大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著僥幸心理,有些人身心出了一些小毛病不願意去看醫生,或許看了醫生又不願意吃藥或住院治療,總以為身體扛得住。疾病初期不少人遲遲不願進入病人角色,不願承認自己真的患了疾病,總希望醫生的診斷是錯誤的。有些已經明確診斷的人,也往往存在僥幸心理。患有絕症的人則不時慶幸自己可能會絕處逢生等等。雖然有些僥幸心理能在短時間內穩定病人情緒,但它仍舊沒有幫助病人正確對待疾病、樹立治病的信心。因此,應當避免讓僥幸心理過分地幹擾病人對自身疾病的正確判斷,要及時就醫,遵守醫囑,以免貽誤治病時機。

  9.暗示

  暗示心理人皆有之,且患病病人尤為明顯。主要是因為患者對疾病的治愈心理非常強烈,對一切與其病情有關的刺激物都非常敏感,因而也極易被暗示。暗示心理對病人的疾病治療影響極大。有一位得了頑症的病人纏著一位藥劑師買藥,藥劑師給了他幾片毫無藥用的“糖衣片”,吹噓是特效藥。數日後,病人前來致謝,“糖衣片”治好了他的頑疾!也有的病人被誤診為“癌症”,結果幾月後果真患上了癌症,鬱鬱而終。

  可見,暗示有著多麽神奇的力量。在現代醫學中,暗示療法在臨床運用中已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10.依賴和被動性增加

  人一旦生病,自然會受到親友們的照顧,成為被關心、幫助的對象。病人自己也由於角色地位的轉換,有意無意變得被動、順從、嬌嗔、依賴,變得情感脆弱甚至帶點幼稚的色彩。表現為對事物無主見,什麽事也不願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想他人幫助,一切順從於他人安排。如本來能吃下去的東西幾經勸說也吃不下去;一向獨立性很強的人變得沒有主見;一向自負好勝的人變得沒有信心;即使做慣了領導工作和處於支配地位的人,現在對醫務人員的囑咐也百依百順。

  11.敏感和自尊

  疾病狀態的病人,自我價值感必然受到挫傷,自尊心也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傷害。這時病人較之往常更為敏感,點滴小事往往都會計較半天。聽到別人低聲私語,總認為是在議論自己的疾病,常根據醫生或護士的細微表現來猜測自己的病情;有疑慮心理的病人既不相信別人,又會向別人詢問許多問題,覺得必須警惕才不會受傷害。

  比如,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會有意無意透露自己的身份,以讓他人知道自己的重要性。有的人被直呼其名,尤其被以床號代替姓名時,心裏就不舒服,感到自身價值受到貶低。

  女性病人對周圍的事物更為敏感,既希望別人能夠給予幫助,能耐心傾聽,以得到安慰和疏導,但同時又對聽到的一些解釋抱有懷疑,甚至曲解別人的意思。

  12.主觀感覺異常

  所謂主觀感覺異常,就是指病人患病之後,由於病體的反應、角色的變化和心理衝突,主觀感受和體驗與正常時有了差異。正常時,由於集中精力忙於工作和學習,心理活動經常指向外界客觀事物,對自己的軀體狀況不太留意;一旦患病,就會把注意力轉向自身,甚至對自己的呼吸、心跳、胃腸蠕動的聲音都異常地敏感。同時由於住院期間,軀體活動少,環境又安靜,感受性也大大提高了,不僅對聲、光、溫度等外界刺激很敏感,就連自己的體位、姿勢也似乎覺察得很清楚。比如,一會覺得枕頭低,一會覺得被子沉;正常人認為鮮美的味道,卻可能引起病人反感;正常人認為美麗的顏色,病人看了卻感到討厭;甚至正常人的嬉笑也會引起病人的厭煩。

  二、病人的心理需要

  病人,作為一類特殊的人群,他們由於疾病的影響,必然會產生很多異於常人的特殊的心理需要。因此了解掌握他們的需要,可以更好地進行治療,進而改善醫患關係。病人常見的心理需要有:

  1.尊重

  一般而言,病人認為自我的被認識和受尊重,會加深醫務人員對自己的重視,從而受到較好的治療待遇。因此,病人需要被認識和尊重,不僅需要被醫護人員所認識,而且需要被其他人所認識。醫生或護士能夠做到多到病房幾次,多在病人床頭站一會兒,甚至多給病人一些微笑,病人都會感到莫大的欣慰。

  2.安全

  病人希望能夠在醫院獲得有效積極的治療,希望能夠早日康複出院,恢複正常人的生活。因此每個病人都把安全視為最重要的需要之一,這也是病人求醫的最終目的。有些患者喜歡問這問那,看這看那,一會擔心這個,一會擔心那個,好像十分挑剔。其實,這正是他們內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故醫務人員對任何有可能影響病人安全感的行為,都必須盡量避免。新的治療手段及措施應加以詳細解釋,使病人在心理和行為上予以接納,增加病人的安全感,這樣有利於病人對治療充滿信心,穩定情緒,主動配合治療。

  3.適應

  適應是指病人能否合理應對角色轉換所帶來的一係列問題。剛患病的病人,一下子很難完成從健康人到病人的角色轉換,其間需要有一個過渡和適應時期,以慢慢克服以前健康時的習慣性心理作用,適應病人角色生活。同時由於麵臨著環境的變化,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而且病員經常更換,不斷有新的個體加入這個小群體之中。因此,對每個病人來說都需要適應新的環境、新的人際關係。這樣將有利於病人進入患者角色,加速診療過程,促進康複。

  4.適當的活動和刺激

  健康人的日常生活往往是豐富多彩的,但是一旦生病住院,幾乎被束縛和封閉在一個單調的世界裏:白色的牆壁、白色的工作服、白色的被褥,每天循環往複的病情診斷、服藥等等。好像與外界隔絕了,病人隻能在一個小範圍的圈子裏活動,而且始終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覺得無所事事,度日如年。這樣的情況,對那些習慣了接受新鮮事物的人、事業心較強的人來說,往往是一種難以忍受、莫名的痛苦。因此,需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和客觀條件,適當地加入一些病人病情許可的活動,給予有新鮮感的刺激,有利於調動病人的積極因素,促進身體的康複。現代醫療中,有些醫院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並開始輔以音樂、顏色、運動療法等等,其心理治療的依據則在於此。

  5.了解相關的信息

  生病後,病人選擇醫院、醫生、檢查方法和治療方案的意識明顯增強。對於病人來說,常常想要知道的信息主要有如下一些方麵:

  (1)了解醫療技術等方麵的信息。技術水平高、服務態度好、就醫環境幽雅、方便快捷、收費低廉、診斷準確、效果好、痛苦小、本人信任的醫院和醫生、檢查方法及治療方案都是他們的首選。

  (2)了解住院生活製度的信息。

  (3)了解治療護理的有關信息。

  (4)了解自身疾病的進展與預後的信息。

  (5)如何配合治療的信息。

  (6)有關嗜好習慣與治療過程及疾病關係的信息等。

  當病人掌握了這些信息,對今後的治療有了比較充分的了解時,就會極大地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為順利治療創造有利的條件。

  6.愛與關懷

  不管意誌多麽堅強的人,一旦患病後,心理平衡都會被打破,因而再樂觀豁達的病人也希望獲得人們的安慰和鼓勵,得到來自家人、朋友等的支持和幫助,以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因此,病人治療或住院期間,應當通過各種形式給病人以精神上的支持和慰藉,有利於促進病人的康複。但必須注意的是,這種安慰應是適當的,要給病人更多的充分休息的時間,不要無休止地與病人交談,或車輪戰似的去醫院探視,這樣隻會增加病人的負擔,結果適得其反。

  第二節 不同情況下病人的心理護理與保健

  一、不同診療過程中的病人

  (一)門診病人的心理護理

  門診是病人就診的場所,是病人接觸醫療的第一線。是病人最集中、最密集的區域,同時也是病人心態情緒暴露最多的就診階段。門診病人就診階段具有如下特點:

  1.病人多

  由於門診是大多數病人治病求醫的第一站,往往病人很多。病人因疾病因素、個人素質、經濟狀況、個體心理特征不同,存在明顯差異。

  2.程序複雜

  從掛號、候診到醫生診查、化驗透視、實施治療直至最後取藥離開醫院,在整個醫療過程中,由於程序複雜、環境生疏,加之疾病的痛苦,常使病人產生複雜的心理反應。任何一種不良刺激均可引起病人的情緒變化,甚至發生病情突變。

  總體而言,門診病人具有如下特點:

  (1)病人病情尚未確診,沒有完全進入病人角色。但仍可表現出一些病人角色的行為,如行為退化,感情幼稚,依賴心理強,自我控製力下降,表現為恐懼、緊張、焦慮、抑鬱等。

  (2)希望得到醫術高明的醫生診治。

  (3)希望得到醫生重視,盡早明確診斷,給予最佳治療方案。

  (4)迫切體驗到治療效果。

  因此,門診護理人員應當掌握不同門診病人的心理狀態,這是做好門診工作的重要保證。

  3.候診病人

  候診病人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

  一是焦慮感明顯。主要表現為焦躁不安,急於就診。特別是那些病情較重、“自我診斷”不清的病人,就診心情更加迫切。到門診後,常常表現為坐臥不寧或來回踱步,不斷詢問就診的號碼,圍觀醫生診療等。遇到和自己疾病相類似的病人,便急於知道其診斷結果,往往喜歡“偷聽”或“偷看”診治過程,以探聽醫生的醫術是否高明。有的病人生怕自己落在後麵,喜歡插隊就診,因而容易引發與其他病人的爭吵。

  二是希望得到醫術高的醫生診治。候診病人有初診和複診之分。初診病人出於對自己的疾病知之甚少,都希望經驗豐富技術高明的醫生來診治。有的病人為了達到請高明醫生診治的目的,不惜托熟人找關係,甚至送禮求治。年輕女病人怕男醫生診療,往往願找年長女性或資深醫生診治。複診病人,由於對診治過程比較熟悉,相關知識了解也較多,因此,他們一方麵希望繼續得到熟悉醫生的治療和關照;另一方麵,往往也會找一個不熟悉的醫生診治或檢查,以驗證病情是否真的好轉。

  根據門診病人的這些心理表現,門診護士應組織有秩序的候診,有條不紊地協助病人盡快就診,提高診治效果,並做好如下工作:

  (1)進行初步分診,使病人盡快進入所屬診室,穩定病人情緒。在護士的正確指引和關懷下,病人的焦慮心理就會極大地減輕,自然而然產生信任感和安全感,自覺配合醫生護士的診治工作。現在許多大醫院都設有導診台、導診護士,切實做到了“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為病人就診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同時,候診室還可布置一些常見的疾病防護宣傳畫,有條件的醫院還可安排護理人員負責健康谘詢,使病人能夠隨時了解醫院情況、了解與自己疾病相關的預防和治療知識,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減輕病人候診所帶來的焦躁與不安心理。

  (2)維持就診秩序。門診護士的一個重要職責在於,切實維持良好有序的就診秩序,使醫生有一個安靜的診治環境,保證醫生集中精力,提高診治效率;同時也讓病人平靜愉快地等待,減少病人與病人之間、病人與醫護之間不必要的矛盾。對於複診病人要盡量安排原診治醫生診治,使治療具有連續性。多處就診的病人,要細心詢問在其他醫院的檢查結果,以便縮短醫生的診治時間。

  (3)護士要隨時注意觀察候診病人的病情變化。門診病人病情輕重緩急有所不同,如心血管門診的病人,疾病的變化常常很快。因此,應當主動了解病情,準確分診,協助就診,態度和藹,以消除病人因陌生感而產生茫然不知所措的心理。尤其要加強對那些年老體弱、病情危重病人等的詢查工作,給予優先照顧和及時診治,為病人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提供必要的幫助。

  4.就診病人

  病人在診治過程中的心理變化表現為:

  (1)祈求得到照顧的心理。就診時,病人往往希望得到醫生的照顧,希望醫生能夠耐心細致地對他進行全麵檢查,給予正確的治療。在這種心理支配下,往往把自己的患病經過敘述得極詳,以期得到醫生的重視。同時病人往往也順從檢查和治療。一旦醫生表現出不耐煩時,便會產生自責和不安的心理,生怕自己哪裏說錯了什麽。因此醫務人員要維護病人的自尊心,熱情相待,工作態度認真負責,問診詳細。查體時神態嚴肅穩定,不可粗枝大葉或漫不經心閑談與病情無關的事情。需要做輔助檢查時,要講明檢查的目的、意義,並指明去向,消除病人恐懼和疑慮。

  (2)緊張不安心理。當病人終於得到就診機會時,心情會感到十分緊張。常見的情況是,由於就診時間短或醫生的催促,述說病情不知從何開始,或訴說雜亂無章,沒有頭緒,有時對醫生的問話也會顯得答非所問。若遇到醫生作厭煩狀,更感驚慌和不安,深怕得罪醫生和錯過就診機會,醫務人員此時應主動以和藹的口吻耐心詢問病情,並作好記錄。對確診病人,要使其樹立康複的信心;對沒有明確診斷的病人,要耐心給病人講解,使其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質、程度,指導病人觀察病情變化和對症處理的方法;對於有些疑難疾病受醫療條件限製無法診治的,要熱情地為患者推薦就診醫院,使其盡快得到診治和康複。

  總之,門診護理人員最先接觸病人,了解門診病人的心理特點,積極熱情,認真負責,在不同情況下靈活機動地采用不同的心理護理方法,使病人產生信賴和安全之感,能夠保持一種平和穩定的情緒,接受診斷和治療,這是其主要職責。(二)住院病人的心理護理住院病人由於打亂了正常的生活秩序,且由健康人角色轉變為病人角色,會發生一係列的心理變化。住院病人由於機體處於異常狀態,不得不離開了原來熟悉的工作環境和家庭生活,進入生疏的病區生活環境,往往難以接受周圍陌生的人群和集體化的生活方式。同時疾病導致病人的角色發生了變化,也會給其帶來一係列的心理反應。其主要表現為:

  1.角色紊亂

  疾病使病人角色發生了變化,但是一些病人不能夠很好地解決此時角色變化所帶來的衝突,導致角色紊亂。如生病前是一個公司的老總,被確診患病後,時常擔心公司情況,甚至將工作上的事情也帶到病房裏,使得病人在醫院不能安心養病,不利於身體的康複。

  2.行為退化

  病人的行為表現與年齡、社會角色不相稱,顯得幼稚。如軀體不適時,猶如小孩一樣發出呻吟、哭泣,甚至喊叫,以引起周圍人的注意,獲得關心與同情。

  自己能料理的日常生活也要依賴他人去做,希望得到家人、朋友、護理人員無微不至的照顧與關懷。

  3.苦悶心理

  患者住院後,難免會對自己的工作、學習、婚姻、家庭帶來影響,有的患者擔心由於生病而不能得到單位的提拔重用;而有的甚至擔心失去自己來之不易的工作,擔心自己家裏的事情,如小孩沒人照顧等等;同時由於經費問題,家境比較困難的病人,常常因為經費拮據而發愁,甚至不得不中斷治療。而有的則對疾病顧慮重重,對自己的健康情況過於看重。有的則是住院前對疾病的嚴重性認識不足,一旦住進醫院,便認為是患了不治之症,於是心裏苦悶、不安、憂慮、煩躁。這些均不利於病情的好轉。

  4.恐懼不安心理

  病人患病後,由於身體的不適及對診斷結果的猜測,常感到生死未卜,麵臨巨大威脅。這種情形常常發生於為診斷某種疾病而進行的檢查或手術前。有些病人對病情估計過於嚴重,看到別人檢查時間過長,就聯想到自己,由此產生畏懼檢查但又想檢查的矛盾心理。同時又懼怕檢查所帶來的痛苦,更害怕自己所擔心的事情被證實。另一方麵,則是害怕手術、擔心術後留下後遺症等,使病人整日憂心忡忡,從而產生恐懼心理。並表現出明顯的心跳加速、脈搏細微、臉色蒼白、四肢無力、周身冒冷汗等生理功能紊亂的現象。初產婦分娩時,也易出現這種恐懼害怕心理。

  5.期待心理

  患者飽受疾病所帶來的生理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折磨,一旦住院後,不論急性或慢性病人都希望獲得同情和支持,將一切希望寄托於高明的醫術和良好的護理之上,期待醫生能妙手回春,使自己早日康複。往往會表現為經常詢問有關病情,對檢查、治療方法不斷提問。有的甚至偷看病曆,希望對自己的疾病有更多的了解。那些期望較高的病人,往往把家屬的安慰、醫護人員的鼓勵視為病情好轉,甚至即將痊愈的征兆。期待心理是一個人渴望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客觀上對治療是有益的。但要預防一旦期待的目標落空,病人會陷入迷惘之中,情緒消沉,甚至精神崩潰。

  針對住院病人的上述心理特點,護理人員應怎樣進行心理護理呢?

  1.耐心與病人進行心理談話

  當護士第一次接觸某位病人時,要有禮貌,稱呼病人的名字或職務,以示尊重。並禮貌地介紹自己,說明自己將會給病人提供什麽樣的幫助。談話時,護士的口吻要自然、輕鬆、和藹,傳達著誠懇、友好和善意,使病人產生信任感。這種心理交談能使病人減少懼怕和不安心理,是支持性心理護理的主要方法。

  護士的語言、表情和音調在與病人的交談中都會影響到談話效果。一般來說,談話前護士最好先了解一下患者的受教育狀況和職業情況,選擇適當的談話內容和語調,這樣有利於患者對護士產生一種親切感。

  護士要引導病人多談自己各方麵的成功經驗,使其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虛心聽取患者對醫院的看法、建議和要求,有利於縮短醫院及醫務人員與患者的距離。通過耐心細致地與病人進行心理交談,有利於化解和轉移病人的消極情緒,培養建立積極的心態,促進病人早日恢複健康。

  2.細心觀察

  在與病人接觸時,應當注意他說話的音調、內容和用詞的方式、眼睛的視線、麵部的表情和神態、姿態儀表、服裝打扮、注意力等,收集這些信息以利於綜合評價分析和判斷病人的性情、生活習慣、心理健康水平等。對病人的一舉一動進行仔細的觀察和研究,將有助於醫務人員對其針對性地製訂特別的、切合實際的護理計劃和心理治療計劃。

  3.幫助病人減少焦慮、排憂解難

  病人來自不同的階層、不同的社會生活環境,有著各自的特點、條件和要求,對住院的反應也自然各不相同。所以護士必須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心理治療和護理,熱心為他們排憂解難。

  (1)找出導致病人焦慮的原因。已知原因的焦慮較原因不明的焦慮更容易消除。因此,護士要及時收集有關病人的情況,盡快找到並確定其焦慮的潛在或特殊的原因。常見病人的焦慮原因主要有:①對未來檢查、手術等產生的害怕和恐懼,怕痛、怕死、怕失去恢複正常生活的能力。②由於環境的改變,對即將發生的事情無法預料,不知將要發生什麽事情,不知會麵對怎樣的一個住院環境,如何當一個病人等。③對自己工作或家庭的擔心。④對所患的疾病有迷信或誤解。對上述容易引起病人焦慮的原因,要細致分析,並耐心幫助病人解除。

  (2)尊重病人。病人住院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因此在接待病人入院時,應當做到熱情周到、關懷體貼。對新來的病人要耐心仔細地介紹醫院的規章製度、同室的病人和主治醫師、責任護士等,讓病人知道將怎樣在院內生活。給病人做治療和護理工作前,應當告訴他們為什麽要做、要怎樣做。如果是可能導致疼痛的治療,應當告訴病人會有一定的疼痛,讓病人有思想準備。

  (3)耐心指導病人運動、開展適當的文娛活動。運動可以解除肌肉緊張,消除焦慮。因此,護士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指導他們做一些適當的運動,如打太極拳、做氣功以及做一些輕微的室內運動等。如果病人的情況不適合運動,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鬆弛緊張的肌肉。適當的文娛活動不但可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減除焦慮,而且還能調節情緒、減輕思想壓力,促進身體康複。

  (4)細心執行每項護理。首先,護士要擁有良好的護理技能和充分的信心,使被護理的病人產生一種信賴感、安全感。這就要求護士平時練好護理基本功,樹立起崇高的醫德醫風和人道主義精神。忠於職守,兢兢業業,凡在護士職責範圍內的事,應主動去做,不要苟且偷工,不能看見髒的和麻煩的事就讓病人自己或陪伴人去做。除此之外,護士還要學會做病人的思想工作,切實加強與病人之間的有效溝通,增強病人與病痛作鬥爭的心理承受力,幫助病人盡快適應醫院的環境等等。

  (三)出、轉院病人的心理護理

  1.出院病人

  病人出院後的心理表現:

  (1)喜悅心理。恢複健康後與久別的親人團聚,心情自然十分興奮。有的病人便認為自己既然出院了,就是一個健康人了,往往忽視了醫院的出院指導,對疾病恢複後的鞏固和保養不夠。例如,一位消化道潰瘍的病人,在治療一段時間後,疾病得到了控製,但仍需要繼續回家服藥維持和飲食調理。結果,這位患者出院後,朋友為其出院慶賀,大擺宴席,他則完全忘記了醫生的醫囑,頻頻舉杯,開懷暢飲,結果導致潰瘍穿孔而再次入院。因此應加強病人出院前的出院指導工作,使病人學會預防舊病複發和保健的方法,交代注意事項,防止發生不測。

  (2)憂慮心理。病未愈出院或雖病愈但體力尚未完全恢複而出院的人,往往擔心出院後缺乏良好的醫療條件,沒有醫生和護士的照顧,表現出焦慮和擔心的心理,甚至有人還提出各種理由,推遲或拒絕出院。

  對這些病人要給予耐心解釋,說明允許出院表明疾病已經好轉,隻要堅持治療,定期複診,是可以痊愈的。同時也應向他們交代清楚出院注意事項,指導病人製訂休養計劃,做好出院後的隨訪工作,使病人感到出院之後,依然有人關心,從而能夠愉快出院。

  另外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些公費醫療的病人,盡管病已好,但仍不願出院,在住院期間,又三天兩頭請假回家。其目的是想多一些休息時間或多用一些好的藥品,對這種人要堅決勸其出院。還有一種是,有些自費醫療的病人,病情並未恢複,卻千方百計地想著出院。這種人多半由於經濟上存在困難,住久了怕承受不起經濟負擔。對此,醫生護士除了要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講清疾病的利害關係外,同時更要盡量為他們著想,爭取在最短的時間以最少的花費治好他們的病。

  2.轉院病人

  因醫院設備和醫療技術的限製,或因病人的病情複雜,將病人進行轉院是經常會遇到的事情。病人轉院治療時,往往會對自己的疾病更加疑惑和擔心,而且對準備轉去的醫院環境、技術力量、服務質量等也會感到懷疑而不願意轉院。為此,醫護人員應當主動向病人介紹轉院的目的,介紹所去醫院的條件和技術力量,消除病人的疑慮。並做好轉院的交接工作。

  轉院治療是對病人負責的表現,但是隻有耐心講清轉院治療的好處,病人才會減輕疑惑,消除顧慮,才會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爭取早日康複。

  二、不同疾病病人(一)急性病人的心理護理

  急性病人,是指那些發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緊急搶救的病人。急性病人最為明顯的心理是:焦躁心理和恐懼心理。

  急性病患者往往起病突然,發展迅速,病勢凶猛,對突如其來的患病缺乏足夠的心理準備。因而患者本身感到極度緊張,心理變化複雜,思想負擔重,其家人朋友也為此恐慌不安。往往會出現病人急切要求接受診療,家人急於向醫生敘述病情,慌亂緊張的場景。

  麵對這種情況,護理中一方麵要組織積極有效的救治,一方麵疏散無關人員,請家屬配合工作,在搶救室外等候。在搶救過程中,要及時向家屬說明病情變化及預後安排,穩定家屬的情緒,防止家人在病人麵前啼哭,爭取他們的配合。

  同時急性病人恐懼心理的產生還可由環境因素和疾病因素所引起。一般急、重病人入搶救室(或監護室)治療時,病人常受到“特殊”對待,病人特別恐懼搶救室內的各種搶救設備和器械。此外,對自身疾病是否嚴重、程度如何並不清楚,因而也容易產生恐懼的心理;同時強烈的光照、24小時不分晝夜的監護、身體各部位各種導管的連接、醫生緊張嚴肅的麵孔所造成的緊張搶救氣氛,更使病人感到恐懼不安。

  疾病本身在生理上的損傷,對病人也會產生巨大的心理作用。如心肌梗塞病人持續性的劇痛,可使病人產生瀕臨死亡的恐懼心理;大出血的病人身體虛弱無力,再看到出血時也會產生緊張恐懼的情緒。

  針對上述情況,護理中對搶救室的環境布置不要過於肅穆,牆上可張貼一些柔和的油畫、山水畫或插一束花以減少緊張恐怖的感覺。另外,醫護人員操作技術要熟練、配合默契、有條不紊,盡快解除病人的痛苦以減輕心理壓力。

  急性病人除了有焦慮、恐懼心理外,還可能產生瀕死感、依賴心理等。因此,醫護人員對待急性病人要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關懷,搶救工作要迅速而嫻熟,使病人感到有康複的希望。(二)慢性病人的心理護理慢性病人因為需要承受長期的疾病折磨,經曆漫長的病程,所以往往產生極為複雜的心理活動。慢性病人的心理表現常有以下幾方麵:

  1.灰心沮喪心理

  慢性病患者,雖經多方求醫,治療效果並不理想;同時患病給工作、經濟、家庭、社交活動帶來諸多不便和一些負麵的影響,導致其容易產生消極沮喪心理,喪失信心,感到自己成了家庭的包袱、單位的負擔,認為自己的傷病、殘疾拖累了家人,產生深切的內疚和自責。或者有牢騷滿腹、易怒、萬事不如意等心理。同時沮喪心理反過來又可導致神經活動的機能失調,加重病情,甚至還容易引發失眠、頭痛等神經衰弱的症狀。

  對存在灰心沮喪心理的慢性病人護理,應做到:

  (1)給予同情和安慰。經常同病人談心,了解產生沮喪心理的原因,幫助病人正確對待疾病,指導病人認識掌握發病規律,科學控製疾病。

  (2)說服病人遵循醫囑堅持治療。慢性病患者要經常接受服藥或定期的門診檢查,有的慢性病甚至需要長達數月或更久的療程。因此,應鼓勵患者遵循醫囑,堅持治療,才能有效控製疾病。

  (3)鼓勵病人樹立信心。調動病人與疾病作鬥爭的勇氣,對不能堅持日常工作的病人,啟發其做力所能及的事以轉移注意力,同時安排一定的娛樂、消遣或運動的時間,使病人走出疾病所帶來的困惑,正確麵對困難。一位中年知識分子,因患心髒病喪失了工作能力,終日沉默寡言、愁眉不展,護士便鼓勵他搞點寫作以消遣,並介紹一些有關疾病的書籍使病人了解本病的特點。病人受到鼓勵後,居然佳作頻出,屢有小作品問世,自己也樹立了重返工作崗位的信心。

  除此之外,來自親朋好友的支持和關愛也尤為重要,因此還要做好家屬的工作,因為家庭對待病人的態度直接影響著病人的情緒。家屬及周圍同誌要理解病人,給予適時的支持和幫助,可使病人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恐癌心理

  有的病人患了癌症後,拒絕接受這一事實,否認現實不願承認;有些癌症患者治愈後,仍舊擔驚受怕,害怕複發;有的病人則是抱有僥幸心理,對於已有的症狀不加重視,懼怕去看病,害怕被診斷為癌症,等等。這些都是恐癌心理的表現。其實人人都害怕癌症,關鍵是當不幸真的來臨的時候,當事人所采取的態度。

  例如,2005年感動中國的叢飛,就患了癌症,但是他沒有灰心和沮喪,勇敢地接受現實,積極配合治療,以一種昂揚的鬥誌與病魔作鬥爭。而有的人,卻在被診斷為癌症後,情緒迅速低落,整日鬱鬱寡歡,導致其在短時間裏病情惡化,過早離開人世。

  這種恐癌的心理人人都可能有。因此,善意地隱瞞病情,對意誌薄弱的病人的治療有一定好處。對這類病人一般不必更正病人的錯誤,以防加重病人的心理負擔。但要告誡病人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就診,暗示病人的現有症狀應該就醫消除,以防小病拖大,輕病拖重。

  3.敏感多疑心理

  久治不愈或反複發作的病人往往顧慮較多,總是猜疑自己可能患了不治之症,整日唉聲歎氣,悶悶不樂,總以為自己隨時都可能發生意外。一旦病情稍有好轉便情緒高漲,一旦病情出現了新的症狀,又很容易聯想到另外的疾病。常言道,久病成良醫,指的就是病人對自己的病情了解得比較多,但是又一知半解。如有的病人接觸的醫生多,聽說的病名多,但是隻看病而不服藥,症狀加重時易產生絕望心理。例如:一患淺表性胃炎的女病人,因懼怕胃痛而不敢進食,日漸消瘦,全身無力,認為患了癌症,對子女也作了安排。這種敏感多疑、揣測的心理,嚴重影響著病人的身體健康,反使能及早治愈的疾病康複變慢。

  對存在這種心理的病人進行護理,首先就是要消除病人的疑慮。對病人的症狀做適當合理的解釋,並將一些化驗結果告訴病人,以免引起病人的猜測。

  其次,要轉移病人的注意力,告訴病人不要無休止地談論自己的病,否則會在大腦中形成興奮灶,總認為自己是有病的人而影響情緒。親朋好友探問時,談論的話題也不要集中在病情上。

  同時要給病人積極的暗示,比如講一些相同疾病病人成功治愈的例子,讓病人參加一些有益的娛樂活動,使患者將注意力逐漸轉移到其他事情上,減少對軀體症狀的過多關注,這樣往往會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三)手術病人的心理護理1.手術病人的一般心理手術,由於是一種有創的治療方法,病人總是對其安全性、可能出現的一些並發症感到擔心。而且,由於病人對疾病和將要施行的手術缺乏認識,往往會產生程度不同的心理負擔。因此,手術不論大小,對病人都是較強的緊張刺激。病人意識到了這種緊張刺激,就會通過交感神經係統的作用,使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有的臨上手術台時還可出現四肢發涼、發抖、緊張、害怕心理。因此,病人此時麵臨著趨避衝突的問題,一方麵既希望醫生盡全力救治,另一方麵又渴望醫療過程中安全能得到保障;希望技術高明的醫生主刀,將手術的風險降到最低。更有的病人認為手術也難免一死,產生絕望心理而拒絕手術。

  2.病人手術前的心理

  手術,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心理刺激,因而恐懼和焦慮是術前病人最普遍的心理狀態。各年齡階段的人手術前恐懼心理也不完全一樣,除了對安全性的共同擔憂之外,又各有側重:小兒主要是由於無知以及害怕手術後傷口引起的疼痛;青壯年對手術的安全性、並發症、治療後的預期效果以及術後康複等問題憂心忡忡;老年人則更多的是擔心手術可能帶來的死亡危險,害怕自己的身體狀況無法承受手術所帶來的創傷;而女性則更多擔心術後軀體的形象,是否會殘廢和毀容,以及可能的並發症對未來生活的影響等。

  在一項對術前病人的心理狀況進行的調查中,發現76%的病人在術前都有緊張、焦慮、恐懼等心理現象。多數病人擔心手術能否成功,疼痛能否忍受,會不會留下殘疾等。有些病人由於過分擔心還寫了遺囑,甚至還有些病人因手術前緊張而休克。這些消極的心理因素對手術及預後是極其不利的。病人普遍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術,一安排手術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盡管在手術日的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藥,仍難以入睡。

  有位女病人,由於精神上過度緊張,剛被推進手術室就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室上性心動過速發作,不得不改期手術。更為嚴重的是,一旦有病友死在手術台上,後來做手術的病友就更加恐懼不安。

  相反,也有的病人把一切希望寄托於醫生,表現出過分的樂觀,對可能遇到的問題沒有心理準備,甚至過分依賴和信任醫生而無任何焦慮。資料表明:有輕度焦慮者,效果較好;嚴重焦慮者,預後不佳;而無焦慮者,效果往往更差。這是因為,無焦慮的病人由於對醫生或手術過度依賴,過分放心,對生理上帶來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應有的心理準備。

  因此,術前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工作尤其重要。有人曾對97名成人腹部手術病人試驗,以證明做好術前護理工作的重要性。研究將97名病人隨意分為兩組,第一組病人在手術前聽取手術人員講解手術方式和手術後應注意的問題,使病人知道了手術所需的時間、恢複意識的時間、手術部位疼痛的性質、鎮痛劑的有效作用及時間等。另一組病人則不作任何手術前說明。手術後5天,第一組病人情緒穩定,隻需第二組病人所需鎮痛劑的一半,而且比第二組平均提前3天痊愈出院,第二組病人則有明顯的情緒障礙。大量臨床觀察和研究均證明,病人術前的這種恐懼和焦慮,將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而且,這種惡劣的情緒狀態還易於引起並發症。因此,術前的心理護理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為了做好術前心理護理,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進行術前心理谘詢。谘詢應由有權威的醫生和護士進行,耐心聽取病人的意見和要求,向家屬詳細交代病情,闡明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對手術的安全作肯定的保證,決不應向病人交代什麽千分之一的危險性。權威性的谘詢對病人獲得安全感極為重要,還要依據不同的病人,用對其恰當的語言交代術中必須承受的痛苦。

  (2)針對病人對手術常有的疑慮開展釋疑工作和技術訓練。根據不同疾病,病人的不同情況,掌握其產生恐懼、焦慮的原因,並針對性地做好解釋和開導工作。為防止術後並發症,手術前要指導病人如何放鬆思想,指導如何做好術後咳嗽、肢體運動、翻身、床上大小便等,介紹具體方法並進行訓練,使病人有備而來,減少病人對術後可能存有問題的憂慮。

  (3)科學客觀地對即將進行的手術進行解釋。護士要配合醫生,以適當的方式將手術前準備的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告訴病人,使其有心理準備。細致的心理護理工作可使手術前、手術後的病人通過相互鼓勵、慰藉而進入積極的心理狀態,有利於手術後的順利恢複。對於危險性大、手術複雜、心理負擔重的病人,還要介紹有關專家是怎樣反複研究其病情並確定最佳手術方案的,並突出強調他本人在手術中的有利條件等,使病人深感醫護人員對其病情十分了解,對手術是極為負責的。還可在術前讓病人看一下術後觀察室,介紹一下及時有效的術後護理措施。這些心理上的準備,對控製術中出血量和預防術後感染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並可使病人正視現實,穩定情緒,順應醫護計劃。

  (4)做好病人家屬和朋友的工作。家屬對病人的手術及手術後康複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家屬及朋友的情緒往往直接影響到病人的情緒,因此要求家屬及朋友鼓勵病人勇敢麵對手術,對病人進行積極的暗示和鼓勵。

  3.術後病人的心理問題

  病人經過手術,尤其承受大手術的人,一旦從麻醉中醒來,意識到自己已經活過來,頗感僥幸,這時他們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實情況和手術效果。由於軀體組織受到程度不同的損傷,都會體驗到刀口疼痛,加之軀體不能自主活動,又怕刀口流血或裂開,多產生焦躁不安的心情。由於手術後的許多實際問題,會在較長的恢複期內不斷出現,如果手術後護理不當,病人就會產生憂鬱、失助自憐的心理反應,致使傷口愈合減慢,手術後疼痛期延長等。

  因此,對術後病人的心理護理應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1)及時告知手術效果。當病人從麻醉中清醒過來後,醫生護士應以親切和藹的語言進行安慰鼓勵。告訴他手術進行得很順利,目的已達到,隻要忍受幾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複健康了。

  (2)幫助病人緩解疼痛。病人術後的疼痛不僅與手術部位、切口方式和鎮靜劑應用得恰當與否有關,而且與每個個體的疼痛閾值、耐受能力和對疼痛的經驗有關。病人如果注意力過度集中、情緒過度緊張,就會加劇疼痛。意誌力薄弱、煩躁和疲倦等也會加劇疼痛。因此,醫生護士都應體察和理解病人的心情,從每個具體環節來減輕病人的疼痛。比如,術後六小時內給予藥物止痛,可以大大減輕術後全過程的疼痛。等到體驗到劇烈疼痛再給鎮痛藥,就會加劇以後的疼痛。又比如,暗示可以減輕疼痛,病人聽自己喜歡的音樂也能減輕疼痛。

  (3)鼓勵病人積極對待人生。外科病人手術後大都要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恢複過程。如果手術預後良好,即使再痛苦也有獲得補償的希望。對傷殘或髒器短缺手術後的病人,由於可能產生缺陷心理,需要護理人員格外的勸慰,給予同情、支持和鼓勵,讓他們勇敢地承認現實、接納現實。

  (四)傳染病人的心理護理

  傳染病是由致病性病原體感染人體後所產生的有傳染性的疾病。常可引起傳播、流行而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為了避免疾病的傳染和蔓延,患傳染性疾病的人都要實行隔離治療。一旦隔離,病人的某些正常社交與活動空間就被限製和剝奪,這在病人心理上必然要引起劇烈的變化。傳染病人常見的心理表現有:

  1.自卑、孤獨心理,憤懣情緒

  傳染科病人開始都會產生一種自卑孤獨心理和憤懣情緒。他們一旦進入病人角色,立即在心理上和行為上都與周圍的人產生了一條鴻溝,自我價值感突然落失,感到自己成了人們討厭和躲避的對象,因而產生自卑。由於受到了隔離治療,連親朋好友也會有意無意疏遠病人,如在家中還要使用隔離毛巾、餐具等。病人對這些措施不理解,就會很反感,覺得自己是寄人籬下,產生很強的自卑心理。

  許多傳染科病人不敢理直氣壯地說出自己所患病種,經常把肺結核故意說成是“肺炎”,把“肝炎”說成是“膽道感染”等。尤其是,如果患某種嚴重傳染病(如麻風病)而受到社會上的歧視,則更使他們感到特別的孤獨、寂寞和心理苦悶,嚴重者還會產生一種憤懣情緒,悔恨自己疏忽大意,埋怨別人傳染給自己,甚至怨天尤人。有時還遷怒於人和事,易激忿,愛發脾氣。

  2.急躁、悲觀情緒,敏感猜疑心理

  許多傳染性疾病病程長,難以根治。因為治病心切,有些人很在意搜集與己有關的信息,對周圍的事物特別敏感,經常揣度別人尤其是醫生護士談話的含意。他們格外關注自己身體的生理變化,十分重視各項化驗檢查。自己用些什麽藥,以及有何不良反應,他們都想知道,尤其想掌握各項治療的機理和效果。由於病情不能迅速好轉而煩躁,也常因病情反複而苦惱。

  3.失助自憐

  傳染病人對受到隔離治療缺乏思想準備,表現為無可奈何,有的則不能忍受隔離的寂寞,無緣無故地發脾氣,或自認倒黴等。他們常會抱怨自己得不到人們的幫助,顧影自憐,有的甚至會跑出隔離區,損壞公物,采草摘花以發泄心中的孤憤。同時由於傳染病人被隔離,與社會交往減少,因而護理傳染科病人時,密切醫患關係更為重要,要使他們感到醫務人員是精神上的依靠。對這類病人的護理應該做到:

  (1)了解傳染科病人的心理活動特點及其情緒變化,並給予理解和同情。應針對不同病人的具體情況,講清患了傳染病並不可怕,隻要積極配合治療是可以治愈的。

  (2)要耐心講清暫時隔離的意義、措施、目的和要求。向病人講清疾病的發展過程、隔離時間、解除隔離的標準和隔離治療的意義。詳細指導他們如何適應這暫時被隔離的生活。求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

  (3)醫務人員對病人要熱情,不可流露出怕傳染的厭惡之感。醫護人員準備做某項處理時,注意講清楚目的和意義,盡量消除病人的顧慮和猜疑。言行要使病人感到真誠、溫暖、可信、可親、可敬,醫患之間形成深厚的情誼。同時,要積極為病人創造探視條件,使患者多感受到一些親朋好友的溫暖。有條件的醫院可用電視探視的方法,使病人和家屬在電視上見麵。(五)精神病人的心理護理精神疾病是由於在各種內外致病因素的影響下,導致認知、情感、行為和意誌等精神活動障礙的疾病。據部分地區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我國精神病患者已達到1500萬左右。患此類病的人,除了有如前所述的抑鬱、恐懼、焦躁、緊張不安等一般病人的心理表現外,發病時還表現出獨特的病理心理。如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狀大多表現孤僻、生活懶散、性格改變、工作或學習能力下降、失眠等等。其病理表現為病人的精神活動逐漸變得遲鈍、對人冷淡,躲避親人並懷有敵意;或寡言少語,獨自呆坐;或無目的地漫遊,對周圍人的勸告不加理睬。有的病人性格反常,不能自製,並伴有失眠、頭痛、頭昏、易疲勞等症狀,思維聯想發生障礙、幻覺等等。精神病人常見的心理是:

  1.缺乏自知力

  精神病患者缺乏疾病自知力,總認為自己沒有疾病,表現為一種拒絕心理又稱抗拒心理,它本是一種比較原始的、簡單的心理防衛機製。然而,精神病患者往往是疾病本身變化所致,表現為不承認自己有精神障礙,不願被帶到醫院進行治療;即使住院治療,其治療依從性極差,拒藥現象較為普遍,較嚴重的精神病患者,其拒絕心理往往會導致強烈的反抗行為。

  2.自責自罪感

  自責自罪心理多見於恢複期的精神病人,以及抑鬱症患者。當精神病人症狀得以控製,恢複到正常人的心理狀態後,他們常為自己發病時給家庭和社會帶來的影響而感到內疚和自責,有的甚至認為自己的存在是一種罪惡,因此康複後也憂心忡忡。抑鬱症患者則認為自己一事無成,自我貶低,產生自責自罪感。這種自卑罪惡的心理往往會使症狀再度複發甚至導致患者產生輕生之念,嚴重者還會實施自殺。

  3.入侵攻擊行為

  入侵攻擊行為常見於精神分裂症偏執型患者。患者由於缺乏自知力和自控能力,同時由於存在著某些病理現象,如常把妄想當真實,在妄想和幻覺的影響下,會出現許多不合情理的行為,認為有人在說他壞話,自己內心被洞悉了,有人要企圖殺害他等等。從而采取一些與自己病理心境一致的行為,如產生自殺、行凶等攻擊行為。

  據統計,精神病人發病前有60%以上的人是由於受到程度不同的社會心理因素的刺激,也就是“心理刺激”或“精神刺激”,又叫做心理應激源。心理應激源往往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方麵,如戀愛失敗、受到批評、高考落榜、人際關係緊張、工作及生活中受到衝擊、意外事故、強烈的驚嚇等等。

  因此,對精神病人的心理護理應注意如下幾點:

  (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對有妄想傷人行為、興奮症狀、躁狂症狀的病人,合理使用暫時性保護措施,嚴格執行安全檢查製度,避免做出激怒患者的一些行為和舉動,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

  (2)態度要友好、和藹、熱情。不歧視,以保持病人良好的情緒,使其體內環境保持平衡,從而配合治療。

  (3)加強生活護理。協助料理好個人衛生、飲食清潔,保證患者充分休息和足夠的營養攝入。

  (4)努力改善環境。並保持安靜,充分利用患者自身的興趣轉移其注意力,來減輕和轉移患者某些症狀。

  (六)瀕死病人的心理護理

  身患絕症瀕臨死亡的病人,其心理狀況是極其複雜的。庫布勒與羅斯(E。

  Kubler-Ross)將麵臨死亡的病人的心理活動分為5個階段,包括否認期、憤怒期、協議期、憂鬱期和接受期。其主要心理反應如下:

  1.掩飾

  明知身患絕症,但不承認病情惡化的現實,反而特別願意談論病愈後的打算;有的故意安慰親人,掩飾痛苦,故作愉快。這種心理的人,有的是為自己樹立康複信心,有的是能正確對待死亡,不願讓親人傷心,但也有的是一種害怕死亡的絕望性掩飾。在護理中,不管病人的掩飾心理出於何種目的,以何種形式表露出來,醫護人員和陪伴者都要給予深切的理解和同情,產生認同感,保持病人的自尊和尊嚴,減輕痛苦,使病人盡量感到舒服和滿足,讓病人在安詳和愉快的向往中走到人生的終點。

  2.憤怒

  有些病人得知身患絕症後,不堪忍受疾患的折磨,敵視周圍的一切,表現為悲憤和煩惱,拒絕治療,甚至敵視周圍的人,或是經常無端地訓斥親友和醫務人員、向他們出氣,借以發泄自己對疾病的反抗情緒,有的自己拔去針頭和導管,停止治療。還有的則是表現為無可奈何,靜待死亡的到來。

  3.絕望

  當病人體力虛弱不支時,急切地希望見到親人或朋友,在極度衰竭和呼吸困難時表現得十分傷感和恐慌。有的了解自己的預後,認為無可抗拒的死神將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反而異常平靜地安排後事,留下遺言,默默地告別人生。

  也有極個別懷絕望心理的人,在走入人生的盡頭時會破罐子破摔,做出一些自私的、損人利己的事來報複人生。如縱火、搶劫,甚至強奸等,以求速死,但殊不知觸犯刑律,迎接他人生最後階段的是嚴酷的法律製裁。前幾年報載一位身患絕症的青年,不是正確麵對死亡而想的是在死前怎樣玩弄女性,盡情享受短暫的人生,結果導致在鐵窗中了卻餘生的下場。

  對瀕死病人除積極搶救外,還應在護理中安慰病人,盡量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如幫助其解除不可忍受的痛苦,安排親友探視,允許親人陪伴等。在與瀕死病人交談時,應當引發內心的真情流露,這是無法假裝出來的感情,真誠地分擔病人的痛苦。安排舒適安全的環境。要盡量避免令患者傷感的話題,多總結和讚揚患者的優點,以及他為社會所做出的貢獻,使患者在充滿自豪和愉快的情感中走完人生之路。

  第三節 各年齡段病人的心理護理與保健

  一、兒童

  (一)兒童病人的心理護理

  兒童病人的突出特點是年齡小,對疾病缺乏深刻認識,注意力轉移較快,心理活動多隨不同情境而迅速變化。兒童天生好動,病後因病情和診治要求而活動受到限製,從而影響兒童的情緒,使他們哭鬧、煩惱、不安,甚至憂鬱等。倘若長時間住院治療,還容易引發孤獨、恐懼心理。兒童生病後常有如下一些心理反應:

  1.惶惑不安

  一般而言,兒童對疾病和住院尚缺乏認識,毫無思想準備。一旦離開親人和家庭來到陌生的環境後,一切都很新鮮,感到好奇而又莫名其妙。初次到醫院的小孩,麵對陌生的戴大口罩的護士阿姨,來來往往的人,常常會被嚇得大哭。看到穿白大褂的醫生,年幼的會嚇得往親人懷裏鑽,年歲大一點的可能會借故上廁所而溜跑。而亮閃閃的針頭、苦苦的藥水等都會使他們感到緊張、不安。稍有經驗的兒童,有了一定的醫療常識,懂得了一定的道理後,對於打針吃藥已不再恐懼,取而代之的往往是擔心自己的病是否很重、能否治好、能否繼續上學等等。

  2.反抗

  有的兒童為抗拒吃藥打針、住院治療,會乘人不備而逃跑。有的甚至對父母強迫住院治療感到怨恨,拒絕與醫生護士合作,對父母的探視也不表示親近。

  對這些兒童病人的護理應該做到:

  (1)根據不同的年齡特點而采取不同的心理護理。如因病情需要而必須住院的嬰幼兒,最好允許母親陪護,滿足孩子對父母依戀的需要。同時,護士盡可能多的對他們輕拍、撫摸,哭鬧時順著頭發由頭頂摸到前額;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摟抱、親吻以滿足皮膚饑餓。這樣,可使小兒大腦的興奮和抑製變得自然協調,產生如在母親懷中的安全感,消除患兒的孤獨感和不安全感。

  (2)學齡前小兒的心理護理。學齡前的小兒由於已具有一定的自知力和行為能力,可以介紹其與年齡稍大的病友共同玩耍,消除其孤獨緊張的心理,勇敢接受治療。對學齡期兒童,可介紹疾病的有關知識和檢查、治療的方法,同時取得患兒的信賴,使之配合治療。為不荒廢學業,要鼓勵患兒邊治療邊學習,還可指定專人對其進行輔導,使患兒安心養病。

  護士同時要與父母親協調合作,主動介紹患兒病情、治療情況以及孩子的表現。積極與家長商量治療和護理的有效對策,幫助患兒渡過難關,順利康複。

  (3)少兒病房的布置要力求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病房設計不能過於單調和呆板,病床、家具門窗等設施的設計要盡可能兒童化,要考慮到兒童喜歡色彩鮮豔、新鮮刺激的特點,同時還要考慮到儀器設備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等等。我國現有的一些大型綜合醫院,就在相關的門診區、住院部,配備小型的兒童遊樂場,每個房間搭配了不同色彩的美麗圖案,配有電視,隻要兒童願意,隨時都可以看到精美有趣的動畫片,聽到優美舒緩的音樂。同時,工作人員服裝也因工作性質不同而顏色多樣化,除醫生著白色大褂之外,護士服由白色換為粉紅色、淡綠色等色彩鮮豔的工作服,這樣可大大緩解患兒的惶恐不安心理。

  (4)有條件的醫院設立母子病房。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研究,乳兒從6個月到1周歲是建立“母子聯結”的關鍵期,促進兒童心理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母愛。

  人體間的接觸和撫摸是嬰兒天生的需求,有人把這種需求稱為“皮膚饑餓”。父母在小兒患病期間陪伴在旁,可以極大地消除患兒的恐懼感和孤獨感。另外護士在治療前後要注意與小兒交流感情,使患兒從心理上接受你,從而在患兒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和信任感,促進患兒配合治療。

  [病案]

  劉某,男,6歲。小學一年級學生。由其母帶來門診作心理谘詢。其母陳述:

  “劉某是個乖孩子,活潑好動,反應敏捷,身體比同齡的小孩健壯,平時很少吃藥打針。上月某天因吃了變質的西瓜,得了急性腸炎,我們隻好把他帶到醫院。小兒害怕醫生,這也很正常,可他表現得實在出格,一望見穿白大褂的醫生,就嚇得大聲尖叫,直往我的懷裏鑽,拒絕打針、吃藥。我再三哄勸,可他竟然把硬灌下去的藥又給吐了出來,隻有麵對他爸爸的威嚴才規矩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