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章 異常心理的判別

  心理醫生在歐美是一種備受人們重視的職業,許多著名人物,乃至尋常人物一生都有其固定的心理谘詢師。由此可見,任何人的心理都可能出現不健康的傾向,而且這種不健康的心理傾向會直接影響人們對周圍事物的正確判斷,甚至導致決策失誤,直接影響到事業的成功。在我們所麵對的這個日新月異的變革時代,人的心理時刻都在受到不可避免的震蕩,所以,如何加強自己對外部事件的承受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處理好決定事業成敗的人際關係尤其顯得重要。

  第一節 異常心理的概念與判別標準

  一、有關概念的區別

  首先,我們需要共同討論與異常心理有關的一些概念的區別和可能產生的歧義。如:何種心理才能算作“異常心理”?

  我們常說的“身心疾病”與“心身疾病”是否指同一個概念?

  哪種行為又叫“越軌行為”?以及“不適應”究竟指什麽?等等。

  盡管我們界定這些概念時仍會有不同意見,但隻要作者與讀者之間有了一定的共識,我們便可以討論有關問題了。

  1.異常心理

  人的正常心理是指人的心理發展與社會生活發展相一致,是普通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異常心理又稱“變態心理”,是指偏離正常人心理活動的心理和行為。在談到異常心理這個概念時,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哪種心理才算作“異常心理”?可對以下例子進行思考:

  ◆一位婦女,當她女兒死後,各種興趣下降,情緒嚴重低落,入睡困難,並且沒有胃口,甚至不想活了。她是否心理異常,或僅僅是一種正常的痛苦狀態?

  ◆一個男人害怕乘飛機長途旅行。他堅持讓家人乘船或坐火車。我們能否稱其為心理異常,或隻是比平常人特別了一點?

  ◆在非洲,一個十幾歲的女孩為了製造出具有裝飾性的傷疤,而用刀把自己的手臂和臉劃破。她是病理性的自殘,還是履行傳統文化中對女孩的要求?

  異常即不正常,亦可稱之為失常。異常心理即是偏離了大多數人所具有的正常的心理活動和行為。然而,這是一個相對性極強的概念。首先,因為人類的許多東西如身高、體重、智力等都是呈常態分布的,即大多數人接近平均數,隻有極少數人偏於兩端。因此,高與矮、重與輕、智與愚等兩端者,均可視為異常。但異常心理卻不作此認同。如遠離平均數的高智商,是一種優秀狀態,心理學者不願以“異常”來稱呼,而稱之為“超常”。如是,“異常”本身便常帶有否定的意思。再則,人們所居的地域環境、社會環境不一樣,所持有的道德標準、價值觀念有差異,因此對“異常”的看法也就難免會有出入,甚至大相徑庭。倫敦人爛牙、香港人爛腳可說是常事,但卻不能把未潰爛的說成不正常。所以,從統計學角度看異常是不含否定意義的,但從社會學角度看異常卻可能含有否定的意義。於是,我們可把“異常”理解為偏離正常,但卻很難對“異常心理”做同樣的理解。

  2.身心疾病和心身疾病

  身心疾病與心身疾病這兩個詞乍看起來沒有很大區別,其實,心身疾病並不等於身心疾病。身心疾病與心身疾病是兩個不同的學科,對它的研究、處理應分別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身心疾病是因人的機體發生生理變化而引發了個體心理、行為上的變化,例如老年性癡呆、經期精神緊張、更年期綜合征等等。這些生理變化而導致的心理、行為的變化與當事人的社會認識無關,也與當事人對自我的認識無關,其心理、行為的變化不受自我意識的控製。心身疾病的發展過程正好與身心疾病相反,心身疾病是由於當事人對於發生在自己生活學習和工作環境中的各類事件的價值觀念發生變化,包括惡性事件的不良刺激等,而導致當事人對自我認識發生了改變,出現心理狀態不平衡。心理狀態的不平衡最終影響其身體的生理變化,出現了心身轉換,例如癔病、心因性陽痿、強迫行為等等。因此,心身疾病主要是一組由情緒因素所引起的以軀體症狀為主要表現,受植物神經所支配的係統或器官的疾病。

  人們常將身心疾病和心身疾病混為一談,一是身心疾病也會出現精神問題;二是患身心疾病的人無法擺脫自身生理上的痛苦,對自身的人格產生否定的認識,此時,病人的精神表現同心身疾病患病的精神表現似乎相同。另一方麵心身疾病患者因社會刺激和自我意識問題而導致心理狀態不平衡的時候,也會有身心疾病患者病變時相似的生理痛苦,患者在這時候感到自己是真的“病”了。

  3.越軌行為

  這是一種不同於社會公認的行為標準的行為。一般情況下,這個詞有否定的含義,相對於正常行為而言,它也可屬於不正常,如違反常規、破壞紀律。行為心理學認為,人的正常的或病態的行為,都可以通過學習而形成。學習是支配人的行為和影響心身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對行為學習的各個環節進行幹預,就可以矯正越軌行為,進而治療和預防一些疾病。

  4.心理不適

  這是由於環境的某種原因造成的人的心理壓力,從而使人不能正常地順應生活、工作和學習。在這裏,“心理不適”包含兩個方麵的含義:第一,個體感到對生活、工作、學習難以應付,例如對工作、學習,感覺壓力大,難以應付,或與家人朋友關係緊張,不能和睦相處等;第二,個體表現出一些違反社會標準的行為。這裏要談到一個社會標準的問題。社會標準是一個社會人們對一般行為規範以及道德標準方麵的要求,以這個標準為準,看一個人對人對己的態度、在群體中的表現、與他人交往、處理人際關係是否恰當,對社會事件和社會關係的看法和反應是否符合社會要求。有些行為做與不做,是個體的自由。但如果社會標準對我們提出特殊的要求,如果我們不能按照社會標準去做,則也是不適應的一種表現。如,是否喝酒是個體的自由,但如果我們在駕車時喝酒,這就是違背社會標準的行為,也就是不適應行為,是會被社會處罰的。

  二、常用的判別標準

  在上述概念中,涉及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究竟如何判別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事實上,這很難有一個統一的和簡單的標準。首先,異常心理與正常心理之間的差別常常是相對的,兩者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在某些情況下兩者可能有本質的區別;但在更多的情況下又可能隻有程度的不同,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雙方可以相互轉化。其次,異常心理的表現常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諸如生物因素、心理狀態、社會環境等,所取的角度不一樣,標準也就不一致了。常用的判別標準主要有如下幾種:

  1.經驗標準

  經驗標準是指被谘詢者憑借自己的臨床經驗和人們對心理障礙的日常經驗,或來詢者的主訴去判斷他人心理活動的正常與否。雖然此種方法的主觀性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受醫務人員和研究者體驗和經驗的影響,需要豐富的臨床經驗。但是通過專業知識教育以及臨床實踐,還是能夠形成大致相似的判斷標準,並能反映心理異常與否及其程度的實際情況。當然,有時候也難免對某些異常心理的判斷出現意見分歧。

  不能否認病人或心理障礙者本人的主觀經驗,也常常是極有參考價值的標準。當他們感到憂鬱、不愉快,或不能控製自己的某種情緒或行為時,能主動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或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能明了自己確實存在問題,便屬於心理障礙者。其特點是有主觀的“自知之明”。但也有病人已失去正常生活的能力,卻堅決否認自己“不正常”。這種主觀經驗恰恰說明其心理異常。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嚴重心理障礙亦即精神病人身上。

  2.統計學標準

  這一標準源於對人群的各種心理特性進行的心理測量。一般來講,心理測量結果通常是呈正態分布的,處於平均數正負兩個標準差區間的人數約占總人數的95%,我們將這部分人定義為正常,而把遠離平均數的兩端視為異常。因此,決定一個人的心理正常和異常,就以其心理特征偏離群體平均值的程度作依據。由於對心理特征進行了量化,比較客觀也便於比較,所以統計學標準有一定的實用價值。但是,偏離群體的平均值並不意味著是異常。其次,心理異常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要多少量的積累才算異常?統計學標準隻能顯示其當前心理,不能顯示其追蹤結果,這為其不足之處。如IQ在140以上屬於非常聰明,但隻能在當前被視為天才,視為超乎正常的智力,不能說是異常。如果追蹤下去,一些人可能會降為正常智力。

  3.社會適應標準

  這也是一種極為普遍運用的標準。它是以社會準則為標準衡量人的心理活動是否與社會的生存環境相適應,並從個體對社會、集體、人際關係、人和自我的態度中和習慣的行為方式中來觀察正常與否。適應者為正常,不適應者為異常。在實踐中這個標準是非常有效的。同樣,很多專業人員因其相對有彈性而喜歡這個方法:因為它關注與生活環境有關的行為,能適應許多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因為適應與不適應之間本無客觀標準,所以這一標準也不能完全絕對適用。如教師多認為兒童的不良適應,表現為:偷竊、手淫、逃學、欺騙、魯莽等;而心理學家則認為:退縮、孤獨、懷疑、抑鬱等才是不良適應的行為。

  4.醫學標準

  又稱症狀和病因學標準。這一標準源於醫學診斷方法。它是指根據病因與症狀存在與否,通過各種醫學檢查,找到引起異常心理症狀的生物性原因,以此判斷心理活動的正常或異常。這一標準是將心理變態與軀體疾病一樣看待,千方百計地進行各種檢查,尋找腦病變的“客觀根據”,以判斷心理異常的有無。對於因器質性病變而引起的心理異常,使用這一標準進行判斷是有效的。雖然這種辦法可以客觀地判斷一部分心理障礙,但大部分心理障礙可能沒有明顯的器質性變化,至少在目前還找不到腦病變和其他因素的原因。所以,醫學標準也有局限性。

  以上對心理障礙的判斷方法各有利弊和局限性。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將各種標準結合起來,來確定異常心理。

  第二節 異常心理的類別與成因

  一、異常心理的類別

  “異常心理”一詞是對許多不同種類的心理和行為失常的統稱。其表現可以是嚴重的,也可以是輕微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精神病、變態行為、情緒障礙這樣的詞來對此加以描述和區分,甚至使用“神經崩潰”這樣的非專業詞匯來描述那種突然發生而損傷工作能力的心理障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人們常常用“神經病”這個詞來指代“精神病”、“神經症”,這是十分混淆而有害的。因此,對異常心理科學的分類,不僅有助於加深對異常心理的認識,為診斷、治療和臨床研究提供參照依據,而且有助於消除人們對異常心理的模糊或錯誤的認識,普及心理衛生知識。

  異常心理有很多的類別。目前,各國都有自己的分類體係或方案。中華醫學會精神疾病分類(第三版修訂本,2000年)中,異常心理共分為10類:器質性精神障礙;精神活性物質與非依賴性精神物質所致的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礙;心境障礙(情感性精神障礙);癔症、應激相關障礙、神經症;心理因素相關生理障礙;人格障礙、習慣與衝動控製障礙、性心理障礙;精神發育遲滯與童年和少年期心理發育障礙;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動障礙、品行障礙、情緒障礙;其他精神障礙及與心理衛生密切相關的幾種情況。但出於本書所關注的問題,我們這裏僅就一些類型進行探討。

  1.神經症

  又稱神經官能症或精神神經症。它是一組精神障礙的總稱,存在持久的心理衝突,主要表現為焦慮、抑鬱、恐懼,強迫、疑病症狀,或神經衰弱症狀的精神障礙。患者起病有一定人格基礎,常受心理社會(環境)因素影響。症狀沒有可證實的器質性病變作基礎,與病人的現實處境不相稱,但病人對存在的症狀感到痛苦和無能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遷延。神經症性心理衝突中的兩個對立麵互相轉化,形成惡性循環,日益嚴重地妨礙著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會功能。各種神經症性症狀或其組合可見於感染、中毒、內髒、內分泌,或代謝和腦器質性疾病,稱神經症樣綜合征。

  常見的類型有神經衰弱、焦慮性神經症、恐懼性神經症、強迫性神經症、軀體形式障礙等。

  2.人格障礙

  指人格特征明顯偏離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貫的反映個人生活風格和人際關係的異常行為模式。這種模式顯著偏離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認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麵),明顯影響其社會功能與職業功能,在社會生活中經常碰壁,造成對社會環境的適應不良,有時會造成危害社會的不良後果。病人為此感到痛苦,但對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正確的判斷。病人雖然無智能障礙,但不良的行為模式難以矯正,僅少數病人在成年後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開始於童年期或青少年期,並長期持續發展至成年或終生。

  常見類型有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偏執型人格障礙、分裂型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障礙、衝動型人格障礙、癔症型人格障礙、焦慮型人格障礙、依賴型人格障礙等。

  3.性心理障礙

  性心理障礙是一組與心理社會因素密切相關的性活動過程中的某些階段發生的生理功能障礙。它會給病人帶來明顯的痛苦,對日常生活或社會功能造成影響。其主要表現為,對常人不引起性興奮的某些物體或情境有強烈的性興奮作用,或者采用與常人不同的異常性行為方式滿足性欲,或有變換自身性別的強烈欲望。它有如下三種情況:

  (1)性指向障礙。指性行為選擇異常對象,如同種同性(同性戀),異種生物(戀獸癖)與無生物(戀物癖),以及違反社會規範的戀童癖等。

  (2)性偏好障礙。即以異常的性行為方式來滿足性欲,如異裝癖、露陰癖、窺陰癖、摩擦癖、性施虐與性受虐癖。

  (3)性身份障礙。心理上對自身性別的認定,與解剖生理上的性別特征恰好相反,有持續而強烈的變換自身性別的願望。

  二、引起異常心理的原因

  分析引起異常心理的原因,情況錯綜複雜,從微觀研究提示分子生物學水平的某種異常,到宏觀研究有人際關係障礙或心理社會因素作用,均可以找到有關的答案。對病因的最終了解,可以結束異常心理長期以來隻是停留於現象學描述的初級階段,可以加深對各種症狀表現的理解,提出更為有效的防治措施,改變疾病的預後,但當前現實還難以令人滿意。不過,較一致的看法傾向於以下一些因素的影響。

  1.生物因素

  早在古希臘時期,著名醫學家希波克拉底就把情緒障礙等心理問題解釋為由於人體內四種體液不平衡所造成的結果。古羅馬的蓋侖醫生把心理障礙解釋為由於大腦缺陷所造成。以後的醫學家,對任何一種疾病都采用找相應病灶的方式將其定位。

  (1)大腦結構與功能異常。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結構和功能不盡相同,某一區域受損,會出現相應的功能障礙。如左半球受損,會影響人的言語機能;右半球受損,會影響人的時空知覺和定向。

  巴甫洛夫(1849~1936年)的條件反射學說為心理異常提供了中樞神經係統失調的科學解釋,它包括催眠時相、孤立病灶和實驗性神經症等關鍵概念。催眠時相是指大腦皮層從覺醒到睡眠(或是相反)狀態過渡的一種機能狀態,它依次有正常相、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麻醉相、抑製相等幾個階段;正常生理狀態下,從覺醒到睡眠的過渡階段很短暫,催眠時相出現不明顯,但在大腦受損或機能削弱時,催眠時相狀態很容易出現,而且會長久停留在某一階段,如在超反常相,陽性刺激引起陰性反應,陰性刺激又會引起陽性反應,這可能是幻覺、妄想等變態,心理與行為的病理生理基礎。因此,催眠時相是反映高級神經活動失調的重要指標。孤立病灶又稱病理惰性,是指高級神經活動機能出現個別病變點,它可能是過去經受精神創傷的後果,遺留下來而成為心理異常的病因,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是因為該病灶的興奮擴散而引起行為的過度興奮,病理性抑製擴散到皮下就形成木僵狀態。實驗性神經症是指通過變換剌激的各種實驗,引起動物出現神經破裂現象,因此推測人的高級神經活動興奮和抑製的基本過程不能協調,會造成大腦機能的混亂,從而引起行為的混亂,人的大腦皮層和皮層下關係失調以及第一和第二信號係統關係失調,被認為是心理和行為異常的病理生理基礎。

  隨著電生理學和神經生物化學研究技術的發展,目前,我們正逐步認識到大腦邊緣係統的機能狀態與人的心理行為活動,特別是與情緒活動相關。邊緣係統的一些區域受到刺激和損害,會出現異常情緒反應、注意和記憶障礙等。

  (2)神經生化與內分泌因素。神經化學的研究表明,人在各種心理行為異常狀態下,腦內生化物質有所改變。中樞神經遞質的代謝異常,可能是誘發精神障礙的重要原因。如抑鬱症是由於腦內兒茶酚胺機能不足所致,躁狂症是因交感中樞機能亢進、兒茶酚胺機能過盛造成的;血液中去甲腎上腺素濃度升高,會出現情緒高漲狀態;人腦中的5-羥色胺含量過高或過低,都可能造成精神障礙;腦內5-羥色胺大量增加時,會出現興奮現象等等。

  神經內分泌學的研究也表明了激素對心理的影響。如發現抑鬱症患者血漿皮質激素和皮質內固醇的含量增高;患者躁狂狀態時皮質激素分泌較少;皮質內固醇可引起激越,加重焦慮。

  (3)心理異常的遺傳。通過家係調查、家譜分析、雙生子和寄養子研究,以及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的研究,一些精神疾病的遺傳學病理機製已得到證實,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親屬患同類精神疾病的幾率,比正常人口中普查所得的發病率有明顯的增高,而且血緣越近,發病率越高,即發病率在一級、二級與三級親屬中有顯著差別。而對雙生子的研究表明,同卵雙生子的共同患病率顯著高於異卵雙生子,而異卵雙生子又高於一般的普查所得;雙生子一起撫養的共同患病率又顯著高於分開撫養。這些證據均有力地證明了遺傳因素的作用。

  (4)其他生物因素。疾病感染尤其是腦部感染會引起許多心理異常表現,如肺性腦病、肝性腦病、中毒性菌病、腦炎等;某些藥物和成癮物質能導致精神障礙,如毒品、酒精和煙草;軀體在睡眠剝奪和極度疲勞狀態下會降低對應激的抵抗力,出現心理行為問題。

  2.心理因素

  對引起心理異常的因素進行科學解釋,涉及到許多的心理學理論學派,各學派對引起心理異常的心理因素均有各自的理論體係。如精神分析學說認為,潛意識中被壓抑的衝突是導致心理異常的主要動力性因素。認知理論認為,不合理信念、歪曲的認知是引起心理異常的主要因素等等。但總體說來,個體的心理特征和應對方式是易引起心理異常的重要因素。

  (1)易病性心理素質。負性認知評價和不健全人格稱易病性心理素質。如:A型行為方式的人除極易患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外,情緒也偏激、好激動、易怒;C型行為方式的人除易患癌症、糖尿病、哮喘和潰瘍病外,也易表現出壓抑、抑鬱、焦慮、憤怒等;強迫型人格易患強迫症;抑鬱型人格易患抑鬱症;意誌過於薄弱的人,自信力低,自控力低,易患強迫症。

  (2)應對能力。目前的社會環境變化快,競爭力強,一個人的應對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差,則常是各種神經症發病的心理學原因。如弗洛伊德的女兒安娜說:“所有的神經症病人都有基本的特征,即存在於我們時代和我們文化中的各種困難造成的……”,意指患者適應社會困難,應對能力差和解決不好麵臨的困難問題。

  3.社會文化因素

  社會文化理論強調,社會文化環境在心理異常的發生中起著重要作用,人的心理活動的異常主要源於社會文化環境的結果。對心理社會因素與心理異常關係的大量研究,證明社會文化環境大多可作為應激源引起應激反應。應激通常指緊張、壓力而言。應激是否引起心理異常,一方麵取決於應激程度、持續時間的長短,同時也取決於人的心理狀態、社會支持和其他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對信息的主觀評價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情緒反應。應激事件引起的反應不僅包括心理反應,也包括生理反應和行為反應。

  (1)生活事件。①應激可來自生活,即生活事件,如:喪偶、離婚、退休、子女離家、生活孤獨、工作過於繁忙、麵臨難於處理的困境、與周圍的人際關係緊張,或由於自尊心受損、需求的目的未遂,如就業、升學受挫,還可由於社會環境的變化,如環境中噪音和汙染等。②應激和自然災害。強烈而急劇的應激事件,如地震、水災、火災、滑坡、爆炸、空襲、車禍、殺人、暴死等,多會迅速引起短暫或持久的心理異常。

  (2)文化因素。民族文化、社會習俗、宗教信仰、生活習慣等與心理異常的發生有著密切關係。不同的文化和環境背景下所產生精神疾病的病種、症狀、內容和頻率多不相同,在某些特定的民族、文化和地域之中,可出現一些特殊的心理異常。

  (3)移民因素。移民和難民移往國外或到本國的陌生地區居住或避難,都可作為引起心理異常的因素。遷徙引起心理異常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移民或難民怕失業、怕歧視、怕疾病等,且又存在言語不通、生活困難、環境改變等諸多適應上的問題。

  4.不良的生活方式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生產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經濟的增長,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精神生活的享受水平也日益上揚,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著重大影響。如目前酗酒、吸毒、吸煙、網絡成癮、賭博、性淫亂等成為當今“文明病”,使人類不良行為畸形發展,並產生出各種精神活性物質依賴性疾病。

  第三節 心理健康的標準與維護

  一、心理健康的標準

  1908年,美國耶魯大學學生皮爾斯(Beers),將自己患躁鬱症和住進精神病院3年的親身經曆,寫成了一本舉世聞名的書――《我尋回了自己》;同時,也為世界性心理衛生運動揭開了序幕。“心理衛生(mental health)”也稱心理健康。它是指以積極有益的教育和有力的措施,維護和改進人們的心理狀態以適應當前和發展的社會環境。

  心理健康是一個相對概念。我們知道,對於心理健康的理解,可以有三個不同的層次。最低層次:克服心理疾病;中間層次:超越“亞健康狀態”;理想層次:自我實現。所以,心理健康不是指某種固定的狀態,而是富有彈性伸縮的一個相對狀態。一般心理學者多主張以正常的認知、完善的個性、穩定的情緒和個體行為的適應情況,作為鑒別心理健康的標準,而不是以個別症狀之有無為依據。所以,心理健康是一個“狀態”概念,而非“人格”概念。

  心理健康情況的常態分布曲線圖。與我們前麵所闡述的一樣,各種心理健康水平之間並未截然分開,每一種水平都與另一種水平相連,很難將一種心理健康水平同另一種明確區分開來(極端情況除外)。不少心理醫生相信,僅僅沒有神經症和精神疾病是不夠的。一個人沒有心理疾病,並不能證明他就有健康的個性。曲線中間或高峰部,代表的是平均心理健康水平,大多數人都處於這個位置。他們相對而言,沒有心理疾患。曲線的最右端,所代表的才是真正健康的個性,是心理健康水平這一連續變量上的最優點。心理醫生認為,處於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如果不向這更高的水平發展,其生活是不可能富有、幸福和豐富多彩的。即使我們沒有什麽心理疾患,也滿足了自己的一切需要和動機,我們仍然會感到不幸和不足。

  對於心理健康標準的描述,並無一個普遍模式。對於不同的人,心理健康可能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即使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中,其反映心理健康的特點也可能是不同的。下麵介紹的幾種常見模式,是對高水平心理健康的人進行研究得出的結論。

  1.“成熟者”模式

  奧爾波特在哈佛大學一直從事對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的研究。他認為心理健康的人即是“成熟者”。為此,他提出了7個指標:

  (1)能主動、直接地將自己推延到自身以外的興趣和活動中。

  (2)具有對別人表示同情、親密或愛的能力。

  (3)能夠接納自己的一切,好壞優劣都如此。

  (4)能夠準確、客觀地知覺現實和接受現實。

  (5)能夠形成各種技能和能力,專注和高水平地勝任自己的工作。

  (6)自我形象現實、客觀,知道自己的現狀和特點。

  (7)能著眼未來,行為的動力來自長期的目標和計劃。

  2.“自我實現者”模式

  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其學說旨在研究和挖掘人類心理的最大潛力。他把那些能發揮自身遺傳限度內最大可能力量的人,稱之為“自我實現者”,亦即真正的心理健康的人。他認為,這類人在人類中並不多見,但卻是我們的楷模。其特點有如下表現:

  (1)對現實的、更有效的洞察力和更適宜的關係。

  (2)對於自我、他人以及人性的客觀現實的高度接受。

  (3)思想、感情以及行為具有更大的自發性。

  (4)以問題為中心。

  (5)高度的自主性。

  (6)離群獨處的需要。

  (7)欣賞的時時常新。

  (8)更多的神秘體驗。

  (9)寬厚的社會感情。

  (10)深摯而精粹的私人關係。

  (11)民主的性格。

  (12)強烈的道德感和責任心。

  (13)寓於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

  (14)更富有創造性。

  3.“創發者”模式

  弗洛姆認為,社會環境與心理健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變革的社會可以造成大量心理健康的人,他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所有力量、潛能和能力。他稱此種人為“創發者”。“創發者”主要有4個特征:

  (1)創發性的愛情。相愛的雙方能保持獨自的個性。在愛情之中不可為追求“和諧”而泯滅個性,而應使個性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然而要達到這種愛是很困難的,因為它要涉及關懷、負責、尊重和理解四個方麵的難題。

  (2)創發性的思維。對思維對象有強烈的興趣,並能以客觀、尊重與關心的方式來考察思維對象。

  (3)幸福。它是一種生機盎然、充滿活力、身體健康和個人各種潛能得到實現的狀況,而不隻是一種愉快體驗。

  (4)良心。這是一種嚴格的道德準則的體現。支配心理健康者的良心是自我的心聲(出自內心的),而不是外在的力量(迫於壓力的)。

  4.馬斯洛和米特曼的心理健康標準

  上述心理健康的模式主要基於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而言,也是一般人應奮進的目標。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多數人來講,能提出一個標準,也就是所謂正常人的行為標準,似乎更具有普遍意義。馬斯洛曾在與米特曼合著的《變態心理學原理》一書中提出過如下11點:

  (1)具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與個人的成就有“有價值”之感。

  (2)適度的自我批評。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自發性與感應性,不為環境所奴役。

  (4)與現實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幻想。

  (5)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並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特別不應對個人在性方麵的需要與滿足產生恐懼或歉疚。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動機與目的,並能對自己的能力做適當的估計;對個人違背社會規範、道德標準的欲望不做過分的否認或壓抑。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視社會標準的不同而改變,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的。個人所從事的多為實際的、可能完成的工作,及個人生活目的中宜含利己與利人兩種成分。

  (9)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適應環境的需要而改變自己。

  (10)在團體中能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係。重視團體的需要,接受團體的傳統,並能控製為團體所不容的個人欲望或動機。

  (11)在不違背團體意願的原則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對人不作過分的阿諛,也不過分追求社會讚許。

  5.我國學者的心理健康標準

  上述心理健康的模式主要是西方模式的心理健康概念,而我國學者王登峰、張伯源在《大學生心理衛生與谘詢》一書中,也提出8條心理健康的指標:了解自我,悅納自我;接受他人,善與人處;正視現實,接受現實;熱愛生活,樂於工作;能協調與控製情緒,心境良好;人格完整和諧;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

  當然,我國還有學者也提出了另一些不完全相同的看法,歸納起來,以下幾點較為重要:①智力正常;②情緒穩定;③人際和諧;④行為合理;⑤人格完善;⑥適應環境。

  二、心理健康的維護

  健康心理的維護是現代人所必須注重的心理教育內容,也是預防心理異常的最好方法。因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遭遇的問題各異,也就沒有一套放之四海皆準的方法。所以下麵介紹的原則或方法並不見得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去做,因為生活本是一種藝術,運用妙否,全在乎心。

  1.增進智慧,發展認知

  任何心理問題與心理障礙都有其認知根源,不健康的心理常常來源於不健康的認知。生活中的諸多問題,小至同學反目、朋友誤會、戀人吵架、家人之間發生矛盾衝突,大至殺人、自殺,其認知係統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之處。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境:兩個人吵得天翻地覆,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有理,對方在胡攪蠻纏,在故意和自己作對。而真實的情況往往是,這樣的兩個人,就像是坐在兩口井裏的兩隻青蛙,或者像“盲人摸象”中的兩個瞎子。如沙漠裏的半瓶水,心理健康者慶幸“還有半瓶”,而心理不健康者卻抱怨“隻有半瓶”。從監獄的欄杆,兩人遠望,一人看見死亡,另一人看見希望。有的人智商不低,但常常聰明反被聰明誤;有的人學富五車,但日常生活卻處理得一塌糊塗。這便是我們的思想方法,我們的認知模式不同而造成的。我們的所感決定我們的所知,我們的所知決定我們的所行。

  那麽,什麽叫做“認知”?所謂認知就是人們看待事物的方式,它包括一個人的思想觀點、闡釋事物的思維模式、評價是非的標準、對人對事物的基本信念等。我們可以把認知分為一般認知和社會認知,前者主要研究對客觀物質世界的認識活動,即對事物和概念的信息加工,而後者則常常研究人對自己和他人的認知。我們在這裏所講的主要是社會認知。

  在我們這個知識信息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在我國改革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們常常不得不麵臨層出不窮的新思想、新事物、新關係,遭遇許多激烈的認知衝突,這些難免會使我們的認知係統容易失去客觀性和合理性,從而給心理健康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因此,發展一種健康的認知模式就凸現得格外重要。心理學家認為,健康的心理認知模式主要應該包括以下的特征:

  (1)積極的而並非消極的。

  (2)客觀的而並非自欺的。

  (3)獨立的而並非依賴的。

  (4)靈活的而並非僵化的。

  (5)本質的而並非幼稚的。

  2.調節情緒,豐富情感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成功了,手舞足蹈;失敗了,垂頭喪氣。分離時,依依不舍;害羞時,扭扭捏捏。有的人笑口常開,活得像陽光一樣燦爛;有的人牢騷滿腹,永遠像上帝的棄兒。子欲養而親不在,成為人生的劇痛;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終成難言的遺憾。在一次次的感動與自我感動中,人性慢慢升華;在一次次的體驗與頓悟中,漸漸成長……以上種種展示的是人的心理的一個個重要側麵的情緒與情感。正如諾爾曼・丹森所言:“情感規定著人的存在。”

  情緒與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主觀需要而產生的心理體驗,是伴隨特定生理反應與外部表現的一種心理過程。

  與認知相比較而言,情緒和情感與身心健康的關係更加直接可感。

  情緒直接影響個體的身體健康。“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類疾病中,心因性疾病占50%~80%。緊張、悲哀、抑鬱等不良情緒,會激活體內有害物質,擊潰機體保護機製,破壞人體免疫功能,因此致病。

  當然,情緒既能導致身體疾病,也能治療身體疾病。世界上有一劑包醫百病的良藥――快樂。樂觀、開朗、穩定、適度的愉快情緒是治病的良方。有調查表明,戰爭結束後,勝利者的傷口愈合比失敗者快。

  為什麽情緒、情感與人的身體健康關係如此密切?這與情緒、情感形成的內在規律有關。在情緒的形成中,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生理的喚醒。這是認知形成中所沒有的。通過情緒、情感,人的心理能量和生理能量之間相互交換,形成明顯的互動關係。

  另外,情緒、情感還影響人的心理健康與人格發展。心理學關於依戀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所謂依戀,是指個體尋求並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聯係的一種傾向。如果這一需要不能得到滿足,便會產生焦慮,或造成嬰兒的心理缺陷和人格發展障礙。相反,過分的依戀就變成了依賴,而這也同樣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

  綜上所述,情緒、情感狀態與我們身心健康密切相關,那我們如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情感呢?

  首先,當我們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或困難時,心理遇到煩擾時,要學會有意識地運用一些常見的心理防衛機製來進行自我安慰,這是緩解心理焦慮的有效方法(關於心理防禦機製,我們在後麵的章節會分別給予介紹)。總之,我們要多積極防衛,少用消極防衛。

  其次,當我們麵臨持續而嚴重影響生活、工作和學習的負性情緒時,如抑鬱、焦慮、恐懼等,如果運用自身防禦機製沒有效果,則應求助於心理谘詢師的專業幫助。

  最後,高峰體驗的經曆對於個體的心理發展和身心健康也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學的研究證明,人是在感動與自我感動中成長與升華的,而導致這種成長與升華的是一次次的高峰體驗。所謂高峰體驗是一種非常美好積極的體驗,伴隨著瞬息之間莫大的情緒體驗,此時,人們感到銷魂奪魄、心曠神怡、全神貫注、如癡如醉,內心充盈著歡樂與哀憐、感激與敬畏、崇敬與虔誠,從而達到“忘我”的境界。同時,人也完成了個體自己成長的一種質變和升華。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應學會消除消極情緒、情感,去感受崇高,感受美好,感受愛,感受自我的力量,從而完成自己自我的升華和人格的完善。

  3.鍛煉意誌,積極行動

  意誌,是自覺確定目的,根據目的支配、調節行動,克服困難,從而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意誌在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意誌健全與否也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標準。意誌健全是指意誌能夠調節行動,克服困難,達到預定目標;意誌不健全就是意誌不能完成應有的心理機能,出現了異常的變態。常見的有意誌減退、意誌缺乏等,表現為意誌消沉,動力不足,常伴隨有思維遲緩、情緒低落、活動減少等症狀,從而影響生活質量。

  另外,還有表現為意誌品質方麵的問題,如:盲目性與武斷性、優柔寡斷和冒失武斷、輕易動搖和頑固執拗、任性與機械刻板等不良的意誌品質表現。這種不良傾向,雖然不像意誌障礙那樣嚴重幹擾人的正常心理機能和行為,但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個體合理、健康的生活受到損害,導致個體社會適應不良。所以意誌的鍛煉、良好意誌品質的培養,對克服意誌障礙、增進心理健康、改善行為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對意誌的鍛煉、良好意誌品質的培養方麵,我們要注意根據個體自身特點,采用不同的鍛煉內容。如:樹立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確立適當的行動目標,理解行動的後果;嚴格自律、樹立榜樣、體育鍛煉、自省覺悟等。

  4.完善人格,達至整合

  現代工業化社會帶給人們的心理壓力日漸沉重,焦慮、挫折、無助感……但同樣是沉重的壓力,為什麽有人心理正常,而有人就出現了嚴重的心理障礙呢?這就是因為人各具不同的人格特征的緣故。

  什麽叫人格呢?心理學家們對人格的定義並不完全一致。但我們可以這樣概括:人格是心理特征的整合統一體,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結構組織,具有在不同時空背景下影響人的外顯和內隱行為模式的心理特性。其主要包括個性心理特征和個性傾向性。前者指個體的性格、氣質和能力;後者包括個人的需要、動機、價值觀等。

  心理學家認為,完善的人格特征常常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麵:和諧的人際關係;寧靜的心境;能有效的運用個人能力。毋庸置疑,健全的人格特征,對個人而言,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對社會而言,有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另一方麵,心理的病態人格即人格障礙,如反社會型人格個體的犯罪傾向,則不論對自己抑或是社會均會造成極大的危害。因此,我們應該注意從以下幾點來培養自己良好的人格特征。

  首先,要養成良好的性格。從小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自尊、自信心和認真負責的態度;學會對情緒和行為的自我控製;增強挫折耐受力;培養獨立的生活習慣。

  其次,由於氣質是一種與先天遺傳有關的、高度穩定的人格特征,每一種氣質類型各自具有自身的優缺點,沒有好壞之分,因此,我們要注意發揮我們自己氣質中的積極麵,克服消極麵。

  最後,在自我意識方麵,要認識自己,悅納自己。自悲自憐者因幼時的過分依賴,競爭中的多次失敗,由此得出的自知是:“你行,我不行。”於是,束縛自我、貶抑自我,結果是焦慮劇增,毀了自己;自暴自棄者不甘心說“我不行”,而又無正確的方向亦缺乏能力來表現自己,因此故作怪狀,與人為難,在別人無可奈何的眼光中來肯定自我的價值,於是,放縱自我,踐踏自我,結果是反抗社會、害人害己;自傲自負者自命不凡,自吹自擂,其實極度自卑,但他們又不像自悲自憐者那樣因自卑而關閉自我、自怨自艾、自歎不如,而是自以為自己無所不能隻是不為。自傲自負所持有的自知是“我行,你不行。”於是,呐喊著“我知道一切”,卻連自己也不認識。結果是欺人一時,欺己一世。事實上,自悲自憐者、自暴自棄者和自傲自負者也並非全然不了解自己。從另一角度看,他們也認識自己,但卻用一種歪曲的形式來對待自己,即不能真正接受自己,其根源都是自卑。我們提倡的是“我行,你也行。”的自我認知。在現實世界中,接受現實的自我,選擇適當的目標,尋求良好的方法,不隨意退卻,不做自不量力之事,才可創造理想的自我,欣然接受自己,於是可避免心理衝突和情緒焦慮,使人心安理得,獲得健康。

  5.人際和諧,悅納他人

  亞裏士多德說過:能獨立生活的人,不是野獸,就是上帝。人際關係在人類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樂於與人交往,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是心理健康的必備條件之一。人是群居動物,與人群一起不隻是可得到幫助和獲得信息,還可使我們的苦、樂和能力得到宣泄、分享和體現,從而促使自己不斷進步,保持心理平衡、健康。試想:一個人若遇到新婚之喜、喬遷之喜,或晉升職務、發表佳作而無人祝賀,其滋味如何?又試想:一個人若遇喪事之苦、病痛之苦,或工作不順、夫妻不和而無人安慰,無人傾訴衷腸,其滋味又會如何呢?僅就心理健康而言,人也是需要朋友的。

  與人相處之時,正麵態度或情緒如尊敬、信任、喜悅等,應多於反麵態度或情緒如仇恨、嫉妒、懷疑、畏懼、憎惡等。人生是美好的,與人相處是有利於心理健康的。但不要天真地認為我怎樣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待我。其實這是一種兒童的思維,但成人卻也常常擺脫不了。與人相處的原則是:對得起他人,對得起自己。我們雖不提倡人家打你左臉還把右臉伸過去,但更不讚同人家因一小事負你便視其為仇人。人際關係是複雜的,我們交友肯定有深淺或厚薄。對於事實已證明不可深交的人,我們也不妨淺交,不必嫉惡如仇,注意適當的距離即可。所謂遇事退一步,海闊天空;凡事論曲直,路窄林深。請體會一下鄭板橋“吃虧是福”、“難得糊塗”的寬大胸懷吧!

  二、因子分

  SCL-90包括9個因子,每一個因子反映出病人的某方麵症狀痛苦情況,通過因子分可了解症狀分布特點。

  因子分=組成某一因子的各項總分/組成某一因子的項目數

  9個因子含義及所包含項目為:

  ①軀體化:包括1,4,12,27,40,42,48,49,52,53,56,58共12項。該因子主要反映身體不適感,包括心血管、胃腸道、呼吸和其他係統的主訴不適,和頭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慮的其他軀體表現。

  ②強迫症狀:包括3,9,10,28,38,45,46,51,55,65共10項。主要指那些明知沒有必要,但又無法擺脫的無意義的思想、衝動和行為,還有一些比較一般的認知障礙的行為征象也在這一因子中反映。

  ③人際關係敏感:包括6,21,34,36,37,41,61,69,73共9項。主要指某些個人不自在與自卑感,特別是與其他人相比較時更加突出。在人際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顯不自在,以及人際交流中的自我意識,消極的期待亦是這方麵症狀的典型原因。

  ④抑鬱:包括5,14,15,20,22,26,29,30,31,32,54,71,79共13項。以苦悶的情感與心境為代表性症狀,還以生活興趣的減退,動力缺乏,活力喪失等為特征。還反映失望、悲觀以及與抑鬱相聯係的認知和軀體方麵的感受,另外,還包括有關死亡的思想和自殺觀念。

  ⑤焦慮:包括2,17,23,33,39,57,72,78,80,86共10項。一般指那些煩躁、坐立不安、神經過敏、緊張以及由此產生的軀體征象,如震顫等。測定遊離不定的焦慮及驚恐發作是本因子的主要內容,還包括一項解體感受的項目。

  ⑥敵對:包括11,24,63,67,74,81共6項。主要從三方麵來反映敵對的表現:思想、感情及行為。其項目包括厭煩的感覺,摔物,爭論直到不可控製的脾氣暴發等各方麵。

  ⑦恐怖:包括13,25,47,50,70,75,82共7項。恐懼的對象包括出門旅行,空曠場地,人群或公共場所和交通工具。此外,還有反映社交恐怖的一些項目。

  ⑧偏執:包括8,18,43,68,76,83共6項。本因子是圍繞偏執性思維的基本特征而製訂:主要指投射性思維,敵對,猜疑,關係觀念,妄想,被動體驗和誇大等。

  ⑨精神病性:包括7,16,35,62,77,84,85,87,88,90共10項。反映各式各樣的急性症狀和行為,限定不嚴的精神病性過程的指征。此外,也可以反映精神病性行為的繼發征兆和分裂性生活方式的指征。

  此外還有19,44,59,60,64,66,89共7個項目未歸入任何因子,反映睡眠及飲食情況,分析時將這7項作為附加項目或其他,作為第10個因子來處理,以便使各因子分之和等於總分。

  各因子的因子分的計算方法是:各因子所有項目的分數之和除以因子項目數。例如強迫症狀因子各項目的分數之和假設為30,共有10個項目,所以因子分為3.在1-5評分製中,粗略簡單的判斷方法是看因子分是否超過3分,若超過3分,即表明該因子的症狀已達到中等以上嚴重程度。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