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序:我的古道情結

  陝南多山多水多往事,自古也多匪患亦多俊傑之士,尤以秦巴山地為甚。特別是在風雨飄搖動蕩不安的民國時期,秦巴山地的土匪盜賊和各路英雄好漢,紛紛占據了這個特定的曆史舞台,上演著一幕幕人間悲喜劇。也把廣大民眾推到了水深火熱之中,也將古老的天漢大地推向了曆史變革的最前沿。

漢中地區地處秦嶺巴山兩大山脈之間,大山封鎖交通極為不便,通往外界的隻有隱藏在大山中的一條條古道。通往西南巴蜀之地的有金牛道和米倉古道,橫穿秦嶺到達關中平原的則有褒斜道、陳倉道和子午道。而我的老家就住在子午古道的天池山腳下,是子午古道的南端。

從小就聽老人們說這裏是一條大道,是通往省城西安的捷徑,成天有南來北往的客商通過這裏出川入陝,為溝通南北的政治經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那些客商和挑夫們留在古道上的故事也就流傳了下來。

常聽老人們講;哪些挑棉花的挑夫的扁擔中夾帶著煙土,哪些客商的貨物被土匪打劫,或是哪個幫會為了處罰違規的弟子門徒,在誰誰的家裏開設香堂讓山民們大開了眼界,也讓他們知道了什麽叫“江湖”,或是誰家的媳婦被客商挑夫們拐帶跑了等等。老人們常把外來的商人稱作“山外客”,把挑夫們稱作“挑子客”,從這些極為尊重的稱呼上不難看出,子午古道上的人們是多麽的熱情好客。正是他們的淳樸善良,也給他們帶來了不盡的劫難和災禍。飽經了兵亂之苦的山民們,又要經受外來人員的騷擾,也給人們的心靈深處留下了難以抹去的傷痛和記憶。

我家的四周都是山,雖然並不陡峭高大,但也不缺乏陝南山水特有的清秀與靈動,山上積土深厚林木蔥蘢,多有秦嶺放遊過來的各種野獸獵物。一到農閑季節,山上就會響起獵人們吆喝攆山狗的聲音,那聲音震撼著四周的山梁,也震撼著我幼小的心靈。站在房前的院壩裏張望著攆山聲音的此伏彼起,聽著滿山獵人的長聲吆喝,獵狗追捕獵物時發出興奮緊張的狂吠聲,以及獵狗脖子上的鈴鐺聲灑滿整個山坡。每到這種時候,我就熱血沸騰起來。等到獵人們下山分取獵物時,就趕到現場去看熱鬧,時間一久耳濡目染的也知道了許多打獵中的忌諱和規矩,也知道了打獵中的許多驚險故事。我的一位親戚的後背上,至今還有被豹子抓傷的痕跡。在後來的日子裏,大量的砍伐樹木和開荒種地,山上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少了,村裏再也沒有了身背獵槍帶著獵狗,像二郎神出征時帶著哮天犬似的獵人了。有一年回老家過春節,聽說山上野豬經常出沒,還肆意地糟蹋地裏的莊稼。聽到這個消息又喜又驚。喜的是久違的野生動物們終於回來了,說明被破壞的生態正在恢複,吃驚的是村裏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隻留下一些老弱病殘和年幼的小孩留守家園,真擔心凶殘的野豬會危及到人畜的安全。

自從知道了我家地處古道時,就產生了想走一段古道的想法。一有機會就爬到天池山頂舉目向北眺望,在峰巒疊嶂的群山中努力辨別古道的走向;到底是從哪裏跨過漢江?又是從哪裏翻山越嶺到了西安的呢?把眼睛都看痛了時,幾乎連秦嶺的主峰也沒看見,那種想走進古道的念頭就越來越強烈。十八歲的那年夏天,村裏有人要到子午古鎮去收購山貨,更加激起了要走進古道的想法。子午古鎮是進入秦嶺古道的南端門戶,我毫不猶豫地和他們結伴而行,先從洋縣的新鋪鄉進入黃金峽再順漢江而下,最後翻山到了古道上的子午鎮。走進子午鎮,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山清水秀人更美,那些穿著碎花布衣甩著烏黑長辨、身材勻稱皮膚白裏透紅的山妹子們,比那青山秀水更為耐看。

至此,我才從同伴的嘴中知道,子午穀出美女在西鄉縣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子午穀女孩的“水色”好。所謂的水色專指膚色,在這裏把皮膚的顏色改用成了水的顏色。難道那些女孩的皮膚裏都有水嗎?我偷偷地觀察了多位女孩,驚奇地發現她們的皮膚確如出水芙蓉一般白淨細膩,沒有半點雀斑瑕疵。說到女孩子的“水色”,自然想到了那條碧藍如玉的子午河,難道有水的地方就有美女嗎?自古以來人們為什麽把水和美女聯係在一起?江南水鄉的美女難道也是這樣產生的嗎?這個問題一直困擾了我多年。印象最深的還要數子午穀的山水,這裏的山高大厚重,顯示出了秦嶺山脈的大氣與厚重,極像一位成熟穩重的漢子。而子午河水卻顯得輕柔恬靜,像一位羞澀的少女樣悄無聲息地匯入到了漢江,滋潤著壯漢般的大山。

臨離開子午古鎮時,內心竟生出了極為不舍的情愫;舍不得這裏的山舍不得這裏的水,更舍不得這裏如水般嬌柔的女孩。邊走邊到子午河中去掬一捧河水,洗一把汗涔涔的頭臉,再聞一下河水中枯枝樹葉的味道,最後索性脫去衣服將全身浸泡在水中。如果說這裏的水像女孩一樣溫柔,我們投進水的懷抱是不是就投入到了女孩子的懷抱呢?子午河的水發源於大山深處,既使在炎熱的夏天也是冰涼之極,還沒浸泡多久,難耐的躁熱就不翼而飛,渾身也起滿了雞皮疙瘩,才知道看似溫柔的河水,也像一位冷若冰霜的冷美人外柔內剛,輕易不容許有人投入到她的懷抱。正充滿著無盡的幻想中時,水中嬉戲的魚兒見有人侵占它的空間,用頭在我們裸露的身上亂撞,到後來竟用嘴來啃咬,直咬得我們渾身酥麻癢痛不止時,趕忙嘻笑著跳出了河水。

從那以後,我就對古道上的陳年舊事特別感興趣,村裏一些喜歡擺“古今”的老人們漸漸的都過世了,我就到西鄉縣城的茶館裏聽別人諞閑傳。每在這種時候,我也裝成茶客要上一杯大腳板茶葉,和那些拄著旱煙袋當拐杖的老人們混在一起,聽他們擺談西鄉縣城的趣聞軼事。雖然喝得滿嘴澀苦,老人們擺談的“古今”卻聽得我津津有味,幾次都忘了吃飯。在那種老人成堆的小茶館裏,我這個小茶客就顯得特別紮眼。後來,這種聽人講故事的方式已不能滿足我求知解惑的欲望,一頭紮進了書本中,想了解到有關西鄉縣和子午古道上更多的曆史文化。這種想一探究竟和聽故事傳說的欲望,完全是出於少年時的好奇,沒想到在以後的歲月裏,這些在肚子裏裝了幾十年的故事經過醞釀揉合,卻成了我創作小說的最好素材。

隨後,也知道了子午古道因給楊貴妃運送荔枝而被命名為“荔枝道”,年少的我就常常望著古道上裸露的山石路基發呆,眼前仿佛又看到了身穿唐朝武士服飛馬押運荔枝的情景。也曾一遍遍地想尋找著,從涪陵飛馬運送過來的荔枝是否在古道上留有芳香氣息,可惜早隨著曆史的煙塵淹沒在了蒼茫的古道上,留下的隻是那些永遠烙在記憶深處的傳說。

子午古道自公元前開通後,就維係著川陝和陝南與關中的交流溝通,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每到戰亂時期,子午穀就成了潰兵敗逃或運兵的必經之路,子午古道上的人們也就經曆了太多的劫難,戰爭的創傷就永遠烙在了人們的心裏。解放西鄉縣時,一隊國民黨敗軍從我家門前的小路上逃進了子午穀不知去向。聽老人們講,那些國民黨潰軍沒見過胡蜂窩,我家門前的大樹上正好有一個大如吊罐般的胡蜂窩,潰兵們就用槍一陣亂射,卻招來了大批胡蜂的圍追堵截,直蜇得敗軍門哭爹喊娘丟盔卸甲抱頭鼠竄。事後,我爺爺在路邊還撿到了一支步槍,可惜沒有槍栓。

在民國年間那個風起雲湧的特定時期裏,漢中各地土匪橫行盜賊四起,幫會勢力勾結官府串通劣紳,欺壓百姓盤剝鄉鄰,逼得人們幾乎無路可走。自從清末的白蓮教起義和巴山民眾暴亂,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播灑下了不屈不撓的反抗火種。幾十年後,巴山民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率先創建了蘇維埃政權,組建了紅二十九軍,向黑暗的國民黨當局打響了反抗壓迫和剝削的第一槍,掀起了波瀾壯闊的革命高潮。為了爭取民族的解放和獨立,秦巴山地的人們組建了巴山遊擊隊和陝南遊擊隊,甘當革命軍中的馬前卒,拋頭顱灑熱血播灑著無產階級的革命火種。在後來抵禦外敵入侵捍衛民族尊顏,保衛領土完整的抗日戰爭中,秦巴漢水的兒女們,也紛紛走上前線表現出了大無畏的民族氣節,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抗戰英雄,他們的英名也永載史冊,不斷地激勵著後世子孫,也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精神食糧,更為這塊多災多難的土地留下了一份備忘錄,也為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西鄉縣這塊神奇的土地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曾是南北東西文化的交匯點,無論秦楚文化或是巴蜀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進步紛紛傳入西鄉各地,並與本地古老的文化交融碰撞溶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民俗風情文化。在西鄉縣的許多地方,同一個鄉鎮隔著一麵山梁的兩個村子,無論從口音或是婚喪嫁娶的禮俗上,都有一些細小的區別。我家村子裏有人的先祖就是從湖北各地遷移過來的,定居時間最長的已有二三百年,漢中許多地方也都一樣。所以,漢中各地的風俗民情至今仍讓外界感到好奇和神秘。

2001年初春,人們還沉浸在新春的喜慶中時,我為了“苦其心誌,勞其筋骨”,決定出門遊曆謀求發展,雖沒有“讀萬卷書”但卻想用“行萬裏路”的方式來磨礪自己。打定主意後,毅然選擇了遙遠而神秘的西藏作為目的地,告別了親人背上簡單的行李,坐上西行的列車經成都到了西藏的首府城市拉薩,如願以償地當了一名記者,從此也就開始了自己的文化苦旅生涯。

在從事電視紀錄片編導工作的這幾年裏,長期在外拍片采訪,足跡先後走遍了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也到過雅魯藏布江和怒江的發源地,還到過遼闊無垠號稱萬裏羌塘的藏北草原和可可西裏無人區邊緣,和好幾個中印邊境的小鎮,也曾到過阿裏高原的崗仁波齊神山和瑪旁雍措聖湖,沿途與喜馬拉雅山和崗底斯山兩大山脈並肩而行,又到過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建設場地的唐古拉山和昆侖山采訪。而這些地方大多都與古道有關,稍不留神雙腳就會烙上古道的印跡。走過了許多地方,連綿不斷的雪山草原和單一的景色,讓我感到了自然的博大和人的渺小,內心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和衝擊。

記得幾年前的深秋,受昌都地區有關單位的邀請前往采訪,從拉薩出發到昌都共有一千二百多公裏,大多路段沿著滇藏茶馬古道而行。為了趕路,我們無暇欣賞雅魯藏布江沿岸迥異的高原風光,也顧不上把層林盡染的秋景收進攝像機中,更沒時間去茶馬古道上探古尋幽,留下一路的遺憾把奔騰洶湧的雅魯藏布江甩在了身後,星夜翻過了怒江山。到達怒江山頂時已是午夜時分,天上皓月當空銀輝遍灑群山,四周萬籟無聲,沿途隻有怒江水像一頭發怒的雄獅猛獸在咆哮吼叫一般,在夜深人靜的茫茫大山裏讓人感到心驚膽寒。站在山頂回望怒江山時,隻見瀝青路麵的川藏公路左纏右繞上下盤旋,整條公路從山頂到山腳一覽無餘,宛如靜臥的蒼龍在寒冷的月夜裏發出瘮人的白光,極像仙女淩空舞動的赤練白紗一般。聽常跑這段路的司機說,他曾仔細數過怒江山上的盤道共有108道,難怪剛才上山就用了近兩個小時,一眼望去竟是如此壯觀。

當天淩晨,我們告別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邦達機場,終於到達了位於瀾滄江畔的藏東重鎮……昌都。事後,我曾感慨地形容此次昌都之行是“日行八百裏(公裏),一天跨三江(雅江、怒江、瀾滄江)”。而這次的茶馬古道之行使我一無所獲,至今仍感懊悔不已,並計劃著再去昌都好好拜訪一下茶馬古道。

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位於青海省玉樹自治州內,是著名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這裏河流縱橫湖泊星布,唐三藏西方取經的通天河也在境內,琢今仍留有唐三藏取經歸來晾曬經書的“曬經石”和傳說,素有“中華水塔”之稱,也是唐蕃古道上極為重要的一段。據史書記載,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時就和鬆讚幹布在黃河源頭的紮陵湖和鄂陵湖見的麵,鬆讚幹布為此還專門在兩湖之間修了迎親的行宮,至今柏海行宮的遺跡尚存,玉樹州的文成公主廟香火仍是不斷。

2006年的金秋十月,我作為西藏媒體的唯一參與記者,參加了西安有關方麵舉行的“夢回長安古城、重走唐蕃古道”的大型活動,親自護送文成公主的雕像回歸長安故裏。沿途陝西的媒體朋友曾開玩笑說,他們從拉薩迎請回了兩位老鄉,一位是文成公主另一位就是我,朋友的話引起了我好一陣感慨;文成公主和我同是進藏工作,人生經曆和肩負的使命卻是天壤之別,無論進藏時的衣食住行都無法相比。當時我從成都坐飛機到拉薩隻用了兩個小時,而文成公主進藏在路上走了整整六年。六年的時光足可以在一個人的臉上刻下一道道無法抹去的年輪,幸好文成公主從長安出發時隻有十六歲。半個月的唐蕃古道之行,讓我重溫了那段唐蕃聯姻的曆史,也沿著文成公主當年留下的足跡從拉薩出發,橫穿青海和甘肅兩省回到了西安。一路上我都被唐蕃古道的蒼茫荒涼震撼,不敢想象文成公主當年是怎樣攜大隊人馬,曆經數年到了西藏的。一千多年前的這位大唐的公主、三秦大地的女兒,為了民族大義遠嫁他鄉,為唐蕃兩地的政治穩定和文化交流奉獻出了自己的一生,客死他鄉也沒有回過故土。

我在倒淌河邊文成公主的塑像前,看著她那告別中原故鄉時的悲苦愁容,仍在翹首東望的情景,她那種為了戍邊恨父母將自己遠嫁的複雜心情,足讓任何一個鐵石心腸的人為之動容。當時的她內心深處肯定也有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悲壯。往西安進發的路上,我的眼前始終閃現著文成公主塑像的悲苦表情,耳畔不斷回響著她在日月山上摔碎寶鏡放聲大哭,毅然西去並在倒淌河悲慟痛哭的聲音。一時間,自己喉頭噎咽淚光閃現,隨口詠出“美人東望,古道依然蒼茫”的句子,車上的朋友聽後欣然接和相互續接,竟寫成了唐蕃古道的主題歌詞。

回到拉薩後,我將此次活動製作成了六十分鍾的紀錄片,節目播出後引起了很好的反響,也算是在唐蕃古道上的一次收獲了。

西藏境內的古道眾多,茶馬古道和唐蕃古道從拉薩會合後,又延伸到了毗鄰的尼泊爾轉入到了印度境內。兩條古道在西藏境內縱橫交錯,途經多個地區和縣份,而我經常下鄉拍片采訪,也就常與古道結伴而行行或是擦肩而過,好像天生就與古道有緣似的。

這幾年無論工作還是寫作都和古道有關,思維長年在古道中遊曳,身影也經常在古道上穿梭,自己也仿佛變成了古道上的一位行者。也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命中注定要和古道連在一起,可能這就是我至今割舍不下的古道情結吧。

走過了多條古道再回頭看子午古道時,才知道子午古道的距離很近,區區幾百裏的路途和其它古道相比是那麽的微不足道,可它的年齡卻比任何一條古道都長,要比唐蕃古道年長八百多歲,不知道要比茶馬古道年長多少歲?所以說,子午古道是當之無愧的遠古通道,也是我情有獨鍾的一條古道。那裏有我的根也有我的夢,那裏有我熟悉的山水,是我守望的心靈家園,也是我創作這部書的初衷。

在老家的日子裏,我始終被子午古道上的人和事吸引著,長期困擾著我那顆想為她寫點東西的心,由於種種原因,始終沒有把自己的想法付諸行動。當一條條的古道在自己的腳下延伸時,子午古道上的山水和陳年往事一遍遍地向我發出召喚時,我再也坐不住了,從席枕間翻出幾年前打下的草稿,開始了這本書的正式創作。殘留在記憶中的故事也成了我創作的素材,這些故事大多都發生在我家的周圍,也把從其他地方聽來的故事拚湊在一起,拉進了子午古鎮這個特定的地域範圍,隻是文學創作的需要。

國內有學者說;“正視曆史是需要勇氣的”,也有人說“忘記了過去就意味著背判”。當一個民族能夠清醒地省視曆史,發現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發展壯大,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又何嚐不是如此呢!我之所以要寫西鄉縣的這段曆史和古道上的故事,主要是讓更多的人了解過去記住過去,也為那個特定的曆史時期留下一份備忘錄。正如巴爾紮克所說:“小說是一個民族的秘史”,旨在讓更多的人知道,西鄉縣和子午古道上,不但有獨特的民俗風情和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也有厚重的曆史和文化積澱和近代波瀾壯闊的革命史,更有眾多的英雄豪傑留下的人文景觀。

如果因此有人喜歡上了家鄉這塊神奇的土地,也不枉我寫作此書的目的了。

2007年12月8日於拉薩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