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章 培養自律性,從依賴走向獨立

  所謂自律,就是要用正確的原則要求自己、自己約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規範。

  獨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表現之一。從小學會獨立生存的技能,對自己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成年後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滿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我們的目標是要青少年成長為一株迎風而立的大樹,而不是經不起風吹雨打的小草,所以要在實際生活中讓他們經過錘煉,學會獨立生存。

  自律是強者的武器

  孩子的發展,不僅需要自學、自理、自護、自強,也需要自律。自律在人的成長中占重要的地位。

  您的孩子麵前有兩盤巧克力,一盤多、一盤少。隻要能夠忍耐15分鍾,您的孩子就可以吃到多的那盤,反之,則隻能得到少的那盤。您的孩子會選擇那一盤呢?

  這是澳大利亞專家莫尼卡·屈斯克利博士與遼寧師範大學合作進行的一場試驗,參加試驗的是超過百名3-4歲的中國兒童。這項試驗被命名為“兒童自我延遲滿足”,考驗孩子是否能為得到更大的利益而放棄短期收益。

  試驗的結果是:超過80%的孩子隻忍耐了幾分鍾就按鈴呼喚實驗人員要求得到巧克力,隻有20%的孩子選擇了等待。也就是說,隻有這20%的孩子具備了“自我延遲滿足的能力”。

  在我們成年人看來,一盤巧克力的誘惑是不足掛齒的,然而對於隻有幾歲的孩子來說,巧克力就是全世界。這與大人們所麵對的諸多誘惑沒什麽分別。可是,我們需要擔心的是:這些在童年時代對巧克力失去自製的孩子,長大以後能夠為了長期目標,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嗎?80%的數字是值得所有家長警惕的。孩子為什麽管不住自己?這是因為缺少自律能力。

  世上沒有哪一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長大了能有出息。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的心理更加迫切。可是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所以各位家長不能一味地由著孩子玩去,還要養成自律的習慣。

  達到巔峰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被公認為是鶴立雞群的翹楚,而在曆史上留下名聲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這正是傑瑞·萊斯了不起的地方,他被公認為美式足球前衛接球員的最佳代表,他的球場表現是最佳明證。

  熟悉他的人說他是個天生的運動員,他的天賦體能驚人,而且罕見。

  任何一位教練都想找到這樣天賦優異的球員。獲選進入美式足球名人榜的明星教練比爾·華西發出這樣的讚歎:“在我們所認識的人當中,沒有一個能趕得上他的體能。”單是這一點還不能使他成為傳奇性的人物,在他卓越成就的背後有一個真正的原因,就是他的自律能力。他勤練身體,每一天都在為攀越更高境界而準備。

  萊斯自我鞭策的能力,可以從他體能訓練的故事說起。當他還在高中校隊的時候,每次練習之前,摩爾高中球隊教練查爾斯·戴維斯都規定球員以蛙跳的方式,彈跳前進一座40碼高的山丘,來回20趟後才能休息。在密西西比炎熱而潮濕的天氣下,萊斯在完成第11趟之後就感到吃不消而打算放棄。當他準備偷偷回球員休息室時,他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為。“不能放棄,”他對自己說,“因為一旦養成半途而廢的習性,你就會把它視為正常。”他掉過頭來,回到練習場上完成他的彈跳。從那天起,他再也沒有半途而廢過。

  成為職業球員之後,萊斯又以攀越另一座山丘而聞名。這是一處位於加州聖卡洛斯的野外山徑,全長約有2.5英裏,萊斯每天在此鍛煉體能。

  有一些足球明星偶爾也來參加練習,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夠追得上他,全被他遠遠拋在後頭,人人對他的體力讚不絕口。其實這隻是萊斯固定操練的一部分而已。當球季結束之後,其他的球員都去釣魚或享受假期,萊斯卻仍舊保持勤練的作息規律,每天從早晨7點鍾開始進行體能訓練,直到中午。曾有人開玩笑說;“他的身體鍛煉到高度完美的狀況,連功夫明星跟他比起來都隻像是個相撲選手。”

  “許多人所不能了解的地方是,萊斯總把足球賽季看成是一年365天的挑戰。”美國職業足球聯盟明星凱文·史密斯這麽描述他,“他的確天賦過人,然而他的努力更是淩駕於他人之上,這正是好球員與傳奇性球員的分野。”

  萊斯很快又在專業領域中登上另一座高峰:他遭受了一次極為嚴重的運動傷害。在這之前,他已經寫下連續19年比賽從不缺席的紀錄,這也是他高度自律的品德及超強韌力的證明。當他於1997年8月31日在球場上摔破膝蓋骨時,人們以為他的運動生涯就此結束了。因為就曆史紀錄來看,隻有一位球員,在這種傷害之後,還能在賽季內回到球場比賽,那就是羅德·伍德生,他以四個半月完成康複,創下職業球賽曆史的紀錄。然而萊斯卻隻花了三個半月就康複了,靠的就是咬緊牙關的堅毅決心,以及令人難以置信的自律。這種恢複的速度令世人驚訝不已,可說是前所未有,也難有人再出乎其右。萊斯因此得以再次回到球場上繼續創造佳績,並為球隊贏得勝利。

  傑瑞·萊斯證明了自律所具有的強大力量。沒有任何人可以在缺少自律的情況下獲得並保持成功。我們甚至可以說,無論一位領袖有多麽過人的天賦,若不能自律,就絕不可能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它促使領袖步步攀向高峰,也是使領導能力得以卓有成效地維持的關鍵所在。

  如果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行為不能進行自律,他是成不了大器的。碰到孩子淘氣的情況,家長也要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通過講故事讓孩子明白但凡有成就的人都是很自律的,他們能自覺規範自己的行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開始的榜樣,所以父母要規範自己的行為,要求孩子做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可以和孩子來個約定,如孩子做到了某一方麵的自律,家長也同時堅持做某一件事情,和孩子一起進步。

  在美國一所大學的日文班裏,突然出現了一個50多歲的老太太。開始大家並沒感到奇怪。在這個國度裏,人人都可以挑自己開心的事做。

  可過了不長時間,年輕人們發現這個老太太並非是退休之後為填補空虛才來這裏的。每天清晨她總是最早來到教室,溫習功課,認真地跟著老師閱讀。老師提問時她也會出一腦袋汗。她的筆記記得工工整整。不久年輕人們就紛紛借她的筆記來做參考。每次考試前老太太更是緊張兮兮地複習、補課。

  有一天,老教授對年輕人們說:“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育好孩子,你們可以問問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群有教養的孩子。”

  一打聽,果然,這位老太太叫朱木蘭,她的女兒是美國第一位華裔女部長——趙小蘭。

  從這位尊敬的女性身上,我們不難看出她以一種潛在的自律精神,表現出了較別人的不同,推而廣之,可見她在教育孩子以及已經走過的人生道路中的自律意識。

  家規是訓練與教導的過程,能協助兒女適應家庭以外的世界。在嚴格的家規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比那些隨心所欲、行動自由的人更能適應社會,更有自尊心,而且很明白單靠他們的能力很多事情是無法應付的。

  嚴格的家規不單是為表示管教嚴謹,還是為了孩子的安全、幸福及成長著想。所以務必讓您的孩子清楚明白這些規矩及你對他的期望。您在訂立某一條規矩之前,請先問一下自己下列問題:這些規矩是否簡單易懂?

  孩子全都明白嗎?孩子是否知道破壞規矩的後果?你執行規矩前後一致嗎?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家與家的規矩可能是不同的,關鍵在於您能在必要時決定是應該堅持執行紀律還是通融了事。家規可包括:遵守日常作息時間、清潔衛生、禮貌待人、生活自理、誠實、自律。家規已定,不能朝令夕改,讓孩子逐步執行,父母在執行家規時要協調一致。孩子違犯家規,要進行必要的懲罰;孩子做得好,要誇獎,別吝惜一句讚揚的話,它勝過豐厚的物質獎勵。

  可是,有些孩子明白了自律的道理,可是仍然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控製自己,常常事後後悔。這種現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雖然明白了道理,可是缺少實施的技術。比如,孩子總是控製不好自己的情緒,易衝動,讓孩子試著在這時做深呼吸或是默數數,也許孩子的衝動就會克製住了。

  還有,有些中學生受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學會了抽煙。有的時候他們也明白吸煙有害健康,可就是克製不住。這時候也需要家長想辦法,和孩子一起采取一些戒煙的措施。

  另外,父母還要從小培養孩子反省的習慣。每到過年或是生日,孩子又要大一歲了,問問孩子,過去的一年有什麽收獲?有什麽進步?哪裏做得不好,新的一年有什麽打算等。這樣,可以讓孩子不斷透視自我、剖析自我、約束自我,從而更加自律。

  料理自己的生活

  一個獵人,打獵時撿了幾隻剛出生不久的小獅子,就把它們帶回家中精心喂養。這幾隻小獅子慢慢長大了,它們生活無憂無慮,有吃有喝,自在幸福。當然,它們都關在籠子裏,獵人給他們設計的籠子也是溫暖而舒適的。沒想到,一不小心,一隻小獅子從籠子裏跑了出去,獵人到處尋找也沒有找到。而其他幾隻呢?還在受著保護。

  一天,那個獵人外出打獵後再也沒有回來,習慣了被喂養和保護的小獅子們最後被活活餓死了。而那隻當年跑出去的小獅子呢?它已經變成了一隻野獅子。它獨自在野外時,餓了自己找食吃;渴了自己找水喝;受了傷,它學會了用舌頭舔傷口;遇到敵人,它知道怎樣保護自己。正是這種獨立的、不依靠別人的習慣,使它在大自然的環境裏順利地活了下來。

  能不能在生活中管好自己,這是自我管理能力中最重要的。如果孩子無法管理自己的生活起居,我們很難想像他能夠管好其他事情。

  我們的父母,現在受社會一些錯誤價值觀的影響,認為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功課、就是分數。所以我們常常看到父母把什麽事都替孩子做好,早上甚至牙膏都給孩子擠好。家長認為這樣做了,可以讓子女有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上麵。這樣做好不好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為我們要培養孩子,是一個有獨立意識的人,絕不是學習“機器”,更不是解題“工具”,而是國家需要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從培養人才的角度來看,我們的下一代,應當是德才兼備、個性鮮明、興趣廣泛、知識淵博、善於交往、懂得自律的德智體全麵發展的人。這樣的人,至少應具備自我管理的能力;否則,連管理自我都做不到,又怎能去管理集體、管理事業呢?

  所以說,孩子的獨立教育課,首先就要從孩子生活的自我料理教起。

  根據一項調查統計,現在在家裏能做些家務勞動的孩子很少,95%的孩子在家什麽都不做,甚至什麽都不會做。這是一個值得所有家長深思的數據。可有些家長對此並不著急,不當一回事。可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有什麽不懂時,那就會憂心忡忡急不可待地千方百計去謀求改變這種狀況的辦法。我們知道少年時期是人生中形成獨立性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的重要過程。在這個年齡階段,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應該盡可能地放手讓孩子獨立行動,讓他們有自己更廣闊的“自由活動”的權利,從而提高他們的自立、自強和自我判斷能力。

  在這一點上,國外的一些父母做得相當好。

  比如,韓國人比較喜歡周末全家出遊。不管孩子多大,哪怕隻有兩三歲,父母都會帶上他。而且,父母都會讓孩子自己走,自己去照顧自己。

  有時,小孩子爬累了,走不動了,家長們也很少抱起他們,而隻是在一邊等他們休息一會兒再接著走。韓國父母認為,應該從小就鍛煉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這樣孩子才會學會自我管理。

  而中國的很多父母,往往對孩子照顧有加,使孩子常處於“中心地位”:東西亂扔了,大人來收拾;衣服穿髒了,大人立即洗。這樣的孩子一旦離開父母就無法生活了。因此,做父母的應該放手讓孩子去實踐,在實踐中學會積累經驗,培養自我管理能力。平時要注意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識,例如,讓孩子把玩完的玩具放進櫃裏,作業做完後收拾書包等,久而久之,他會學會約束、控製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習慣。

  比如,孩子上學以後,父母要教給孩子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識,要求孩子愛護和整理書包、課本、畫冊、文具;學會削鉛筆,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他工具,並能按老師的要求製作簡單的教具等。

  許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不會整理書包,書包裏亂得像“紙簍”,家長隻好每天幫他整理。事實上,孩子形成這種毛病主要原因就是家長包辦一切,未能培養起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在上學前的這段時間裏,家長要讓孩子自己整理圖書、玩具,收拾書包和生活用品,以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

  當孩子進入小學後,父母還要注意不要替孩子做作業或者檢查作業——孩子應該自己去做這些事情。一旦父母幫助孩子檢查作業了,孩子不但自己不檢查作業,反而覺得這是父母的事情,對學習的興趣也會降低。

  還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當學習與其他方麵產生矛盾時,孩子應怎樣處理。比如,一個愛好課外閱讀的孩子,在做作業與看書方麵往往會產生矛盾。父母要引導孩子把重點放在做作業上,在作業完成的基礎上,允許孩子看一些課外閱讀的內容。再比如,如果孩子是一名學生幹部,當他的學習和工作發生衝突時,他如何來協調這兩方麵的矛盾呢?在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教育孩子想出一個既不耽誤學習,又能當好學生幹部的好辦法來,這也是自我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麵。

  科學研究發現,兩歲以後的孩子就已經有了自己動手的意識,所以父母應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這個時期的兒童有了一定的好奇心,喜歡自己動手,也懂得了表揚和批評的區別,更喜歡表揚和鼓勵,如完成了某一件事情後,自己也能樂得心花怒放。父母就應當利用兒童的這些特點,在護理兒童的日常生活中,來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

  在生活中,應當盡量讓兒童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嫌麻煩、圖省事、或怕孩子做不好、動作慢而包辦代替,這樣會妨礙對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

  從孩子品德發展的角度來看,讓孩子自己動手能培養其吃苦耐勞、頑強拚搏、勤勞致富、自立自強等多種優良品德。孩子從小不愛勞動,長大了好吃懶做,是不會有出息的,因為不愛勞動的人從來就不懂或不願意懂得:每個人都必須將自我的發展建立在自己的勞動創造的基點上。他們總是奢望依賴別人的勞動,坐享其成。現在可以依靠父母,將來依靠誰呢?

  所以有遠見的家長都極為重視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自我料理的能力。

  而從孩子的自立能力的發展來看,孩子長大後總是要離開家長的羽翼,總是要自立於社會的,而且家長不可能照顧孩子一輩子,他們必須要學會照料自己,並準備好照顧年老的長輩。可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看到有些人似乎一輩子都長不大,不僅僅小時候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時時刻刻離不開父母的照顧,長大了、工作了、成家了,還要讓老父、老母替他們操心。

  他們或許不是不肖子孫,而實在是因為沒有做慣,依然是什麽都不會做。

  他們離開了別人的幫助簡直是寸步難行。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還有助於開發孩子的智力。不知家長們是否聽過這樣一句話:“孩子的智慧在手指上。”一個單單懂得捧著書本讀書的孩子,不可能成為一個有高度智慧的孩子。心靈手巧,手巧心靈,二者是辯證的統一,讓孩子的手更巧些,才能使孩子更有靈氣。

  所以,為了孩子全麵健康的成長,每個家庭都應將培養自我料理能力的勞動列入家庭教育的議事日程,切不可掉以輕心。

  很多時候,父母為了省時、省力,從小幫孩子料理好所有事情,這無形中剝奪了孩子主動學習的意願及機會,造成孩子日後學習獨立的障礙。

  孩子是否具有照顧自己生活的能力,有其重要意義。從發展角度而言,這代表著身心成熟到某一程度,可主動掌握自己的行為。這種行為,使他逐漸擺脫依賴性,進而能在自己的意誌中主動行事。在生理的需求方麵,不再隻是依賴父母;在心理層次方麵,它更是孩子建立自信心與安全感的重要基礎。

  把握生活中每一個可能讓孩子學習的機會,父母可由事必躬親的角色,轉變成輔助教導的角色,讓孩子慢慢學習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教導的過程中,應耐心地為孩子做清楚而明確的示範;讓孩子熟悉整個程序和步驟,才能有效學習模仿。此外,在示範教導的同時,不要忘了加上語言的輔助,對孩子輕聲細語地解說各項步驟,不但可以促進親子感情,更可激發孩子的學習潛能,達到啟蒙的效果。

  幫孩子不如教孩子,學到手的技術永遠不會跑掉。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相信大家都讀到過這麽一則故事:

  東漢時有一少年名叫陳蕃,自命不凡,一心隻想幹大事業。一天,其友薛勤來訪,見他獨居的院內齷齪不堪,便對他說:“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他答道“大丈夫處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問道: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無言以對。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部分的孩子都擁有了自己的房間。可是有一個令父母頭痛的事情是,父母必須不斷地提醒孩子保持房間的整齊清潔,特別是一些關係不和諧的家庭,孩子會故意和父母作對。因此房間的整潔問題,自然就成為父母與孩子間爭論的焦點。

  就像頭發的樣式、衣著的風格一樣,許多孩子都覺得臥房是屬於他們的領地,自然有權利決定自己房間的擺設。這時,父母若堅持己見而製造出緊張爭鬥的氣氛,孩子反而會以更髒亂來反抗父母的權威,此時父母必須及早從這個權利的爭戰中退出。

  如果能教孩子學會認真地整理自己的房間,將對其獨立性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

  父母要知道,讓孩子學會打掃和整理房間是值得的,當然,這需要花些時間,但是根據成本與效益的比值,還是非常劃算的,因為教會孩子自己整理房間,對於父母來說是欣慰的,而且孩子還學會了多種本領。

  孩子逐漸長大,開始有了隱私,很多孩子不喜歡父母再去整理他們的房間。所以,父母應該承認孩子有權利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布置房間。如果髒到影響到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將房門關上,慢慢地,他也會厭倦房間的髒亂,但真正成熟還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任何事物都是雙方麵的,孩子也應該尊重父母的權利。大家都是共同住在一個屋簷下,每一個人都有保持良好環境的義務。如果孩子把自己的屋子弄的髒兮兮、亂糟糟,實在是影響父母的心情。

  父母要告訴孩子,隻要掌握了方法,整理房間並不是一件多麽困難的事情;相反,在整理房間的過程中,還有一些小小的驚喜,比如,以前丟的最喜歡的一張畫報、一份很珍貴的信件可能被找到等等。在整理房間的過程中,孩子可以體會到自己勞動的喜悅。

  隻要按照步驟,要孩子整理房間並不難。美國《丹佛郵報》近日援引美國作家瑪西婭·洛姆斯蘭德在《簡單生活》中的建議,給出了怎樣教孩子整理房間的技巧。並且,報道稱,在親子共同收拾房間的過程中,不僅孩子的自理能力會得到加強,還能增強家長與子女之間的相互了解,可謂一舉兩得。

  首先要讓孩子學會整理床鋪。床是房間裏最大的一個平麵,隻要床麵幹淨整齊,房間就已經整理好50%-70%了。所以,父母要教給孩子的隻是把床單或被罩拉平。不過,要注意,一定要讓孩子用那種不容易起褶的床單或被罩,否則,孩子怎麽也弄不平它,會影響他們收拾屋子的成就感。

  然後是清理地麵。教給孩子把從門口到床邊的那一塊地麵清理幹淨。

  這會讓他們發現房間裏又有很大的一塊地方變整齊了,讓他們產生控製了局麵的感覺。

  其次是把衣服、書、玩具和雜物等東西都分好類,然後給房間分區,一一進行整理。衣服裝進衣櫥,書和紙張放到書桌上,玩具放到架子上,大個兒的毛絨玩具放在最下層,小一點兒的放在中層,而樂高玩具和芭比娃娃放在最上層。

  最後要記住的一點是,學習整理房間也得循序漸進。比如,等到孩子們習慣了你的要求,能簡單地把他們的床鋪、地板和房間裏的東西大致收拾好,你再每周提出一個新的要求:這個星期整理櫥櫃的最上一層,下個星期整理書桌……

  有些時候,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收拾,這樣可以促進父母與孩子的聯係和溝通。但父母千萬不要自作主張地處理他們的東西,應該一件一件地詢問他:你喜歡這件衣服嗎?你平常穿這件衣服嗎?這樣你才能真正了解他們的喜好。那些他們永遠放在櫃子裏不穿的,很可能是他們根本不喜歡的,那就拿去送人或者捐掉吧,而他們總是扔在外麵的衣服卻往往是他們的最愛,千萬要收好。

  房間是孩子學習和休息的地方,保持整潔的衛生是必須的。所以,孩子學會整理房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今日事,今日畢

  “你功課還沒有完成,快去做作業!”這樣的話語,我們似乎耳熟能詳了。可是怎樣改變孩子這種被動的局麵呢?

  多好的計劃,都不如一次實施。多美妙的空想,都不如一次行動。下決心其實並不困難,難的就是行動。勿因事小而不為,眼前手邊的小事情或許正是將來成就大成績的幼苗或基石。不要使自己成為一個靜止不動的平麵,而要使自己成為一個向前滾動著奔赴目標的車輪。如果要替成功的人找出一個最起碼的秘訣,你就會發現,他們隻是克服了自己的懶惰而已。

  記得有書中說:“今日事,今日畢,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能放到明天再做。”“畢”者,意為“完成”的意思。“今日事,今日畢”,意思是:今天要做的事,必須當日去做好,不要等到明天去完成。

  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條好經驗,也是一個好習慣。

  一位哲學家在古羅馬的廢墟裏發現了一尊雙麵神像。由於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神像,哲學家好奇地問它:“你是什麽神啊,為什麽有兩張麵孔?”

  神像回答:“我的名字叫雙麵神。我可以一麵回視過去,汲取教訓;一麵展望未來,充滿希望。”

  哲學家又問:“那麽現在呢?最有意義的現在,你注意到了嗎?”

  “現在?”神像一愣,“我隻顧著過去和將來,哪還有時間管現在?”

  哲學家說:“過去的已經逝去,將來的還沒有來到,我們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現在;如果無視現在,那麽即使你對過去、未來都了如指掌,那又有什麽意義呢?”

  神像聽後,恍然大悟,失聲痛哭起來:“你說的沒錯,很久以前,我駐守這座城時,自詡能夠一麵查看過去,一麵展望未來,卻唯獨沒有好好把握現在。結果,這座城池被敵人攻陷了,美麗的輝煌成了過眼雲煙,我也被人們唾罵而棄於廢墟中了。”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齊說:今天應做的事沒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誤了。所以我們說今天的事一定要今天完成,絕不能推到明天。如果總是麵對今天望明天,卻不知明日何其多,而明日的明日便是人生的盡頭了。

  這樣做的結果是,不但沒有經營好今天,明天也悄悄地溜走了。

  在哈佛人的心中,時間是最浪費不得的。他們把時間視為人的第一資源,認為沒有一種不幸可以與失去的時間相比,因此,他們做事從來不拖延。

  一位畢業於哈佛的商業巨子在談到他的成功秘訣時,隻說了四個字:“現在就做。”的確,很多人習慣於等待,習慣於拖延,習慣於在自己認為合適的時間做事,但是,時間是殘酷的,它不會因為你的等待就多陪伴你一會兒,無論你想怎樣挽留,它也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記住塞繆爾·斯邁爾斯的話:利用好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的時間如果不好好規劃一下,就會白白浪費掉,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們就會一無所成。

  在哈佛的理念中,時間是最公正的,它不會因你財富充裕而多給你一分,也不會因你物質匱乏而少給你一秒。對此,英國生物學家赫胥黎曾說:“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24小時;時間也最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24小時。”每個人每天擁有的時間都是一樣多,但時間卻會因你對它的態度而給你不同的結果。對於珍惜它的人,它會在你的生命碑石上刻上輝煌的一筆:而對於那些將其肆意糟蹋的懶漢,它隻會讓其活得越來越累。

  很多人可能覺得拖延一會兒沒有什麽,但就是這一會兒可能就給你的生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變化,要知道,絕大多數不成功的人正是因為拖延才錯過了種種機遇,讓自己始終停滯不前。對此,比爾·蓋茨說:“凡是將應該做的事拖延而不立刻去做,而想留待將來再做的人總是弱者。凡是有力量、有能耐的人,都會在對一件事情充滿興趣、充滿熱忱的時候,就立刻迎頭去做”。

  要知道,今天的日子很短暫,而且正在像秒針滴答般逐漸縮短。它是殘酷的,不斷地消逝,而且絕不回頭。所以,麵對今天,我們不要總是懷念過去。畢竟,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隻有從零開始,腳踏實地,全身心地經營好今天,才會讓自己的人生結出豐碩的果實。而把握不好今天,你將悔恨終生。

  大文學家魯迅活著的時候,每天的工作排得滿滿的:要扶植新人,要幫助弱者,要看書讀報,要參加社會活動,還要伏案寫作……真可謂“日理萬機”了。

  然而,他信奉“今日事,今日畢”這一信條,把一天的工作按“輕、重、緩、急”理出個頭緒。急事先辦:重要的事情集中精力去完成:然後,騰出時間幹別的事情。他信守:“當日的事情,絕不放到第二天去做。”他認為,時間像海綿,隻要用力,總是可以擠出水來的。他還說過這樣的話,我隻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寫作上罷了。終於,他在不算太長的一生中,做了不計其數的事情,留下了千萬餘字的文化遺產。

  孩子正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每天也要做許多事情,怎樣去麵對呢?我們不妨讓孩子學學魯迅先生的處世方式。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做個安排,逐項完成,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樣的話,我們就活得自在、活得自由、活得主動了。

  需要指出的是,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必須認真對待,切忌馬虎草率、敷衍了事,否則,需要返工,反而得不償失了。

  “今日事,今日畢”,要讓孩子養成習慣,習慣成自然,就不成為負擔了。

  “今日事,今日畢”,要讓孩子有毅力。認定目標,鍥而不舍,則無往而不前,無堅而不摧。

  “今日事,今日畢”,還要融入到孩子自己的性格與品質中去,讓孩子成為一個剛強而堅毅的人。

  自己動手,邁開腳步

  有一位訪問學者,在美國訪問期間,有幸趕上了那裏一年一度的“萬聖節”。那天晚上,他被邀請到美國朋友家參加晚會,在豐盛的晚餐之後,主人搬出了十幾個事先準備好的南瓜,分給每人一個,請大家盡可能發揮各自的想象力,用水果刀刻出自己喜歡的人麵造型,大人、孩子各顯其能。

  傑克,看上去隻有八九歲,也占有一個南瓜。出於中國家長的習慣,這個訪問學者不禁為孩子擔心,唯恐刀子碰破了他的手,也怕他因做不好而失望,便試圖為他代勞。傑克的父親示意他不要這樣,並幽默地對兒子說:“我相信傑克是不會割自己手指的,叔叔希望你做得比他那個更漂亮。”在場的幾個人都笑了。

  經過一番雕琢之後,每個南瓜裏都放上一支點燃的蠟燭,排列在客廳的壁爐上方。燈熄了,一個個南瓜變成了一張張形態各異的人臉,每個人依次解釋自己的“創意”。這時,最興奮的就數小傑克了。他說,他的“作品”是一個城堡裏的衛士,他的眼睛可以看得很遠很遠。他還說,這個衛士本領很大,可以像超人一樣在天空中飛,征服強盜……他講得那麽生動,就跟真的一樣。最後,他特別強調說,這個“衛士”是“我自己動手做的!”那種興奮、激動、得意、自豪的神態,全然出乎訪問學者的意料,因為,他的那個南瓜上就是那麽簡單的幾個洞,本來還以為他會為此沮喪呢。

  再看看傑克的父親,他和兒子一樣興奮,在他看來,兒子是所有人中最成功的一個。這種成功不在於“作品”的造型多麽美,而在於兒子自己動手和其中豐富的想象。

  這件事如果發生在中國,那麽恐怕大部分的家長都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和大人一起做這樣的遊戲,因為他們首先想到的是這裏包含了危險;假如是中國家長,會在孩子非要自己做不可的時候,說服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自己的“作品”,並將家長的勞動無償地奉獻給孩子,以取悅於孩子;假如是中國家長,麵對孩子不成樣子的“作品”會指責他笨手笨腳,並告誡他你做不了這樣的事……

  正是由於這樣,在我們的周圍經常看到的是對孩子雙手的限製——這個不準摸,那個不能做——而難以看到孩子依靠自己的雙手取得成功的喜悅。我們這些善良的父母,就是這樣在無意之中放棄了讓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泯滅了孩子的自信心,剝奪了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的歡樂……難道這不是我們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誤嗎?

  父母過度的保護,是直接導致孩子生活能力薄弱的根本原因。好奇心的驅使,強烈的自主願望,使孩子什麽都想去試,什麽都想去做。過度的包辦代替,會使孩子失去許多學習探索的機會。人在無人可依賴的時候,動手能力就一定會增強。被嬌慣的孩子們什麽都不會。可是在燒焦了一次飯、燒焦了兩次飯、燒焦了三次飯以後,他們會做出美味的菜肴。動手能力建立在不害怕犯錯的基礎上。

  很多時候,依賴心理可以通過盡可能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習慣來逐漸消除。讓孩子從小事做起,參加家庭勞動,在勞動中,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當孩子看到自己雙手完成了許多事,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便會增強,從而減少對父母的依賴心理,變得獨立。

  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滿足他的好奇心。比如他想到雨地裏去玩,你就給他穿上雨衣、膠靴去玩吧;他要自己穿鞋,就讓他去穿,等他鞋和腳對不上號時再去幫他;要洗衣服,給他一塊肥皂,隨他去洗自己的手帕、襪子;想掃地,讓他掃,哪怕越掃越髒……當然,父母的幫忙是必不可少的,給他理理袖子、係係鞋帶、扒掉垃圾等。充分相信孩子,讓他們在滿足合理要求、親自實踐的同時積累經驗,體會成功的歡樂。這樣,孩子就不容易養成一切都依賴於父母的習慣了。

  從孩子有了獨立意識萌芽的那天起,做父母的就要有意識地鼓勵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有效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孩子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往往會主動去做。因此,父母要首先注意引起孩子對勞動的興趣。如給孩子買個漂亮的小碗和湯匙,孩子就會嚷著要自己用匙吃飯;孩子看到小花貓用爪子洗臉,就會要求父母給他買小臉盆,自己學著洗臉。不過,要提醒父母的是:如果孩子沒有掌握好勞動的程序和方法,就會感到勞動很累,從而對產生勞動厭倦情緒。

  不同年齡段的動手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父母應該在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提出相應的要求。3歲以後的孩子,應該讓他學會自己吃飯,學會按一定要求漱洗、鋪床疊被,上床之前放好自己脫下來的衣服、鞋襪,學會收拾自己的玩具和小人書等。五六歲的孩子,可以安排一些常規性的家務勞動,如掃地、澆花、抹桌子,或是去取奶、拿報紙等。選擇孩子能勝任的事,從孩子自我服務勞動開始,讓他獲得成功,激發他進一步勞動的熱情。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其獨立意識越來越明顯,這也為父母培養孩子自我勞動意識提供了有利條件。父母在培養孩子良好勞動習慣時,要注意為孩子創造特殊勞動條件。孩子個子矮氣力小,最好為他提供合適的小桌椅、小臉盆、小毛巾。玩具、圖書、衣服都要放置在較低的地方,以便於孩子自己取放。稍大的孩子可以為他做小圍裙,準備一些適合他們身高、體力的小掃帚、小抹布、小噴壺、小水桶、小釘錘等工具,使孩子擁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讓孩子愛護自己的“私有財產”。

  父母還一定要記得:孩子做完一件事,就希望自己的勞動成果能得到你的認可和表揚,因此你應該滿足其心理需要,給予精神上的“報酬”。讚許的微笑,親熱的擁抱,或是誇他一聲“寶寶真能幹”、“寶寶掃的地比媽媽掃得還幹淨”等均是給孩子最佳的“報酬”,它會使孩子產生一種自豪感,這就增加了勞動積極性。

  事實上,美國的孩子、中國的孩子都是孩子,他們有著同樣的好奇心、同樣的求知欲、同樣的大腦和雙手。如果我們中國的爸爸媽媽們像傑克的父親那樣認識孩子、教育孩子、解放孩子的雙手,我想,我們的孩子也會像傑克那樣從“自己動手”中獲取有益的教育,得到無窮的樂趣!

  少一份依賴,多一份自信

  社會心理學家通過調查,發現了這樣的一條規律:一個把自己看得毫無用處、認為自己什麽都不能做的孩子,獨立開展工作的能力是低下的,沒有別人的指導與幫助,什麽事都難做好。相反,一個對自己評價很高的孩子,卻樂於努力學習,願意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可能性,並且認為在困難麵前屈服對自己是不體麵的。自信心強的孩子,他們追求的目標是:“既然別人能做,我也一定能做。”而自信心差的孩子所追求的行為目標是:“我從來就不能做這種事。”因此,自信心差的孩子,依賴性也就強。要幫助孩子克服依賴性,首先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堅信“我能行”。

  成人要求過分嚴格,就會導致孩子自信心不足。爸爸、媽媽望子成龍心切,對待孩子往往期望過高,總是不滿意孩子的表現,讚許少,批評多。

  有的爸爸、媽媽讓孩子做力不能及的事,又不幫助他,結果,孩子常常感到失敗的痛苦,無自信,害怕做錯事,更拿不定主意。

  大多依賴性強的孩子都不太自信,遇到問題時不敢自己想辦法解決,隻好請求家長或老師、同學幫忙,所以他們自信心的樹立就非常重要!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隻有養成良好的動手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才會增強。要培養孩子“動手”的能力,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持之以恒、循序漸進地讓孩子在生活中多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吃點苦能提高他們的耐挫折力,使他們能夠奮發圖強。

  在這方麵,國外有很多我們值得借鑒的地方:在日本,大人們把“吃苦”看成是孩子的必修課,從幼兒園開始,就注意培養孩子的“吃苦”意識。在法國,孩子超過16歲就被視為大人了,應該學會承擔起大人的責任和義務。在美國,父母們認為孩子隻有通過勞動,取得含有自己汗水的金錢,才會理解它的真正意義和價值。而我們的家長大多舍不得孩子吃苦,什麽事情都安排得好好的,他們難道就不明白嬌縱隻能使孩子變得為所欲為、自私自利嗎?不讓孩子“動手”,他們就不會珍惜勞動的果實,也不會體諒大人的艱辛。

  作為家長,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是責無旁貸的。

  一位媽媽帶著寶貝去醫院看病,寶寶看到一個小朋友手裏拿著一個朵拉的氣球,很想要。媽媽說:“寶寶是不是很喜歡那個朵拉的氣球啊?”

  “是啊,媽媽你去給我買吧。”“嗯,可是媽媽不知道在哪裏買呀,怎麽辦呢?要不寶寶去問問那位小朋友的媽媽吧。”盡管媽媽知道醫院的門口就有賣氣球的,但這次她想讓寶寶自己去尋求答案。

  “我不去問,媽媽你去問。”寶寶很不情願。“你不去問的話,那麽今天就不買氣球了。”媽媽很堅定。“那我們一起去問好嗎?”“嗯,好的,我們一起去,但你要自己問哦。”

  於是媽媽拉著寶寶的手,來到那對母子跟前。這時,寶寶又退縮了,他躲到媽媽的身後用手推著:“媽媽去問,媽媽去問。”媽媽蹲下摸摸他的頭對他說:“寶寶,氣球是你想買的東西,你得自己去問,你瞧,那位阿姨很好的,隻要你問她,她肯定會告訴你的。”“真的嗎?”“真的。”媽媽肯定地點了點頭。寶寶終於鼓起了勇氣,用小得可憐的聲音問:“阿姨,氣球在哪裏買的?”那位媽媽其實早就知道了他們的意圖,就笑眯眯地對寶寶說:“就在門口,叫媽媽帶你去買吧。”

  於是,寶寶很開心地買到了他想要的氣球。回來的路上,媽媽大大誇獎了他一番:寶寶真棒啊,這個氣球可是寶寶自己問了才買到的呢。小家夥別提多驕傲了。

  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父母怕累著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煩,因而不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還有一些父母認為,吃飯、穿脫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訓練的,因為小孩長大自然就會。其實這些觀念都是不正確的。

  從兒童發展的觀點來看,不給予孩子鍛煉的機會,就等於剝奪了孩子自理能力發展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喪失了獨立能力。所以父母要本著“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裏,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因勢利導,通過具體、細致的示範,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教給孩子一些自我服務的技能,如學習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臉、穿衣服、整理床鋪等。這些看上去雖是很小的事,但實際上給幼兒創造了很好的鍛煉機會,無形中培養了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後,作父母的要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讚賞,當孩子的勞動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我自己做”的過程中,能不斷增強自信心,提高獨立思考、獨立做事或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有助於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因為孩子在這之前一直是被大人幫著做事情,所以,開始實行這一措施時他還會說“幫我做”,這時絕對不要再滿足他的要求,而是應該對他說:“自己試著做做看。”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最初會感到無所適從,不過,自發性是每個孩子都具有的天然素質,所以,孩子會漸漸地開始鼓起勇氣自己試著做起來。

  這也可以說是孩子的自發性得到了複蘇。

  當以前由父母代勞的事情改為自己做了之後,孩子會產生這樣的自信:我自己也會做。如此一來,孩子在外麵也就不再消極,也能夠和朋友在一起玩耍了,交友的能力也將成長起來。

  做父母的一定要記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大人既不要動口,也不要動手,這一點至關重要。有人把此稱為“無聲之行”。這個“行”字包含著這樣的意義:要做到這一點,必須付出有如修行般艱苦的努力。

  在這之前,對孩子的事情還是數落、忍不住要動手的媽媽,現在要一下子停下來,不僅非常困難,而且會感覺很難受。孩子因為被父母突然“放手”,生活會一時發生混亂:不是遲到,就是忘了帶東西,要不就是忘記做作業等等。但是,他自己會開始一點一點地解決這種混亂現象,並且逐漸知道自己的事情必須由自己來完成。這樣,孩子的自發性便慢慢地成長起來了。

  任何一個孩子,都是受了父母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質和能力的。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期心理活動的主動性明顯增加,喜歡自己去嚐試體驗。家長可以因勢利導,把握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一篇短文,說蛾子破繭而出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於是,有好心者為之剪破繭殼。誰知,未經破繭之苦的蛾子卻不會飛。原來,蛾子破繭時翅膀充血,撞來撞去練就了力量,長硬了翅膀,這才能飛得很高。

  這個事實給人很深刻的啟示:既然我們不能代替孩子成長,就不能為其免除自立的痛苦,否則,縱有遼闊的天空,孩子也不會飛翔。

  其實,父母是孩子的獨立老師。父母可以把握孩子的心理特點,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本著“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家裏,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因勢利導,通過具體、細致的示範,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教給孩子一些自我服務的技能。這些看上去雖是很小的事,但實際上給孩子創造了很好的鍛煉機會,無形中培養了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鼓勵嚐試,試著自立

  有這樣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實驗對象是一隻饑餓的小狗,實驗地點是安裝有兩塊木板的實驗室。

  第一天,木板被設置成按A板可得到肉丸子,按B板會被電擊。小狗很偶然地按動了A板,結果得到了一個肉丸子;又很偶然地按動了B板,結果被電擊了一下。多次嚐試之後,小狗終於知道了隻有按A板才可以得到食物。

  第二天,A和B兩塊按板的功能調換了。小狗剛開始當然是不斷地按A板,可是每次都得到了電擊,它於是嚐試按一下B板,咦!居然得到了肉丸子。多次嚐試之後,它終於懂得了隻有按B板才可以得到吃的。

  第三天,情況又發生了變化,無論按A板還是B板,都會被電擊,不再有肉丸子。小狗在很努力地嚐試了若幹次後,終於學“乖”了,趴在地上不肯按任何一塊木板。

  第四天,兩塊木板的功能又被調整過了——隨便按哪一塊板都能得到吃的。但當饑餓的小狗再次進入實驗室後,實驗者等了又等,學“乖”了的小狗卻不再做任何嚐試了,甚至把肉丸子放到它的腳邊,它都懶得去碰。

  這個實驗叫做“習慣性無助”。“無助”指的是小狗什麽都不願意嚐試的狀態,但這種無助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習慣的。實驗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如果你像第三天那樣,對小狗所做的任何嚐試均報以電擊、而沒有任何肉丸子的話,小狗就不知道什麽才是被鼓勵的行為,因而變得無所適從,並從根本上失去自信。

  這個道理可以讓我們反省對孩子的教育。孩子天生就是積極的、喜歡嚐試的:他一張開眼睛,就嚐試著到處看;當他能控製自己的動作時,就喜歡到處爬、到處摸……當然,因為是“第一次”,所以就像那隻嚐試著的小狗一樣,出錯很多。如果孩子的每一次嚐試成人都報以厲聲嗬斥“不準……”、或大驚小怪的驚呼“危險!不要……”時,他就好像被電擊一樣,久而久之,他對自己要做的事情變得不自信了,因為他不知道做完了之後大人是不是又該大聲說“不”了。結果,他也許會如你所願地變成一個“乖”孩子,哪兒也不碰,什麽也不摸,但卻把“自卑”的種子深深地根植於心中。

  看看下麵這個事例,你就會知道父母對孩子的鼓勵是多麽重要。

  卡爾兩歲時就主動地幫助母親收拾桌子。每當家中的客人看到他手中拿起一個盤子的時候,他們總會說:卡爾,小心,不要把它打碎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卡爾的父母會對好心的客人說:“請放心,卡爾會把它們收拾好的。”

  如果父母不允許孩子去碰那些盤子,或許我們可以永遠保住那個盤子,但一聲“不允許”會在孩子的信心上留下一個陰影,可能會影響他自立能力的發展。

  當卡爾嚐試自己穿衣服的時候,經常把衣服穿反,他的父母從來沒有嘲笑或責罵過他。作為父母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無能,而是應該耐心地教他:卡爾的父母還鼓勵他自己收拾房間,即使他的“動作”很笨拙,也會誇獎他一番——房間收拾是否整潔並不重要,對於他來說,他自己整理的,這已足夠了。

  在這些親手整理之中,卡爾在探索,在鍛煉,通過一次次的鍛煉,他終於成為了一個自立的男子漢。

  孩子要獨立,總是會有一些代價,所以家長應“心硬”些。

  其實,每個孩子剛開始學習自立時,都會有困難,力不從心是避免不了的,但要做個好孩子的願望激勵著他們,他們會不斷克服困難,堅持到底,直至成功,這就有助於鍛煉孩子的意誌,增強孩子克服困難的信心,孩子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及成功的來之不易。

  所以,如果你不想讓孩子變得自卑和退縮,就應該記住:當孩子嚐試的時候,隻要不是極端危險的和損害別人的,就不要橫加指責或製止,而應該對孩子“試一試”的行為予以鼓勵和幫助。

  當不會洗碗的孩子總想躍躍欲試時,別對他說:“不行!你會打爛碗的!”而是給他一個盆,放上幾隻碗,讓他洗個夠;當不會掃地的孩子總來搶你的掃把時,別簡單地拒絕:“去去去!越幫越忙!”而是給他一個小掃把,讓他掃個夠,即使他真的把地掃得一團糟,也不必太計較,在讚揚了他“真能幹,會幫媽媽掃地了!”之後,再悄悄地把髒地收拾幹淨;孩子要吃辣椒,不用擔心他被辣到,嚐試一次後他自然會選擇以後還要不要吃:孩子去摸菠蘿,用不著告訴他上麵有刺,隻是在他大喊疼痛的時候對他說:“真能幹,發現了菠蘿會刺手。”

  如果孩子失敗了,你要給他給予安慰和支持。孩子試著自己煎雞蛋,卻把一多半雞蛋掉到了鍋的外麵,對著沮喪的孩子你應該說:“不錯,第一次煎雞蛋就能把一小半雞蛋弄進鍋裏了。”孩子試著自己折飛機,卻沒辦法讓飛機飛起來,你可以建議說:“把頭弄尖一點試試。”切忌在孩子失敗的時候挖苦,那會熄滅他的探索熱情;也不要在孩子失敗的時候可憐他,那會使他喪失克服困難的勇氣。

  如果孩子把玻璃杯摔碎了,別急著責備他粗心,而是問問他,玻璃為什麽這麽容易摔碎?可不可以想些辦法讓玻璃杯不那麽容易摔碎呀?孩子看卡通片入迷了,與其為此而發愁,不如問問他,想不想知道卡通片是怎樣製作出來的?要是孩子哪一天說“我可不可以不吃飯?”完全可以讓他試一次看看哦!當然,如果確實是絕對不可以試的事情,必須用斬釘截鐵的語氣告訴他:“絕對不行。”比如孩子問:“我可不可以試試跳樓,看會不會死掉?”你可千萬要認認真真地告訴他:“萬萬不可以!”

  沒有生來就什麽都懂的孩子,所以,當孩子自立的嚐試出現了失敗和困難的時候,父母就有責任鼓勵孩子,讓孩子能夠有信心和勇氣繼續走下去。隻要走下去,孩子總是會自立的。

  讓獨立成為一種習慣

  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真正懂得教育孩子的家長,給予孩子的絕不是萬貫家財,而是一筆獨立自強的精神財富。”美國五百家大公司之一的總裁斯坦利先生是世界巨富,他讓孩子懂得如何理財、如何賺錢、如何對待金錢,同時告訴孩子,自己辛苦掙得的錢是最珍貴的,要學會自己獨立。

  拉美國家有一句諺語:“自力更生勝過上帝的手。”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撫養、社會的哺育、老師的教導,不過,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學會獨立才是關鍵。教會孩子在有利的條件下重視獨立能力、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邁向成功的彼岸!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孩子缺乏自理能力,依賴性很強。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是很難立足於社會的。很多父母反映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過分依賴父母,不少孩子上高中了還沒有洗過衣服。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並不是什麽雞毛蒜皮的小事情,它不僅關係到孩子生活是否舒適,也關係到孩子有沒有自信心。具備生活能力的孩子,什麽事情都會做,什麽事情都難不住他,他的自信心就會很強。而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事事不會做,處處有困難的孩子,不僅生活上會遭受許多磨難,還會逐步滋長自卑心理,以致在學習和工作中也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

  50年前,一位著名兒童教育家曾針對父母對孩子照料過度的現象說了這樣一句話:“做母親的最好隻有一隻手。”

  日本動畫片《聰明的一休》中,有一個令人難忘的情節:一休的母親為了磨煉一休,讓他當和尚,獨立生活。有一次,小一休跌倒了,石頭磨破了他的腿,母親離他隻有幾步之遙,一休將手伸給了母親,可母親無動於衷,隻說了一句話:“用手撐一下,自己爬起來。”一休的母親讓小一休明白了一個道理:跌倒了得自己爬起來。

  有人比較中國家長和美國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麵的差別,最大的就表現在獨立性方麵,在自主性方麵。

  有人做過一個有趣的調查,結論是,如果一個人到了高中時期的15-20歲這個年齡還不能獨立,那麽他這一輩子的依賴性就很強,男女都是如此!獨立性是靠家長從小培養的。那些小時候靠父母,成家後靠丈夫(妻子),年老後靠子女的那一類人做事無主見,性格不堅毅,很難成大事。

  讓孩子學會獨立的第一步是學會自理自學。也就是生活上要自理,不能什麽都依靠父母;學習上要養成自學的習慣,不能一切都依靠老師;第二步是要培養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要有自己的見解;第三步是要學會獨立地處理矛盾和問題,獨立地麵對困難和挫折;第四步是要逐步培養自己堅強的意誌力。

  當孩子還不能完全生活自理的時候,父母應在生活上給予照料,做父母的有這種責任和義務。但父母還應當明白,照料孩子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使孩子生活得舒適、幸福,更重要的是在照料過程中教孩子逐步學會生活自理,進而掌握自立的能力。如果做父母的把孩子的事情全都包辦代替,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動腳、動腦,就等於把孩子的手腳、大腦都束縛起來,孩子將什麽都不會做,將來孩子長大,離開家庭、父母,進入社會,獨立生活,就不會有生活自理的能力,這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還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或工作,甚至有可能因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而斷送他們的錦繡前程。

  因此,父母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從小培養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重要性,讓孩子及早學會獨立,切不可等到孩子長大後才發現培養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的重要性。同時,父母要尊重孩子;父母要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人來看,了解孩子,觀察他的願望、興趣,不要因為孩子小、能力弱,就什麽都包辦代替。

  你可以組織孩子開展自我服務、為集體服務的勞動等,在這些活動中,孩子行為的堅持性、克服困難的能力、耐心等品質可以得到培養,久而久之,可磨煉出較高的意誌水平,養成獨立的性格。適當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承擔一部分家庭責任,對孩子的事情不要包辦代替,這可以從很多小事做起,如,讓孩子自己收拾書包,整理房間等。

  在生活中,父母更要有意識地鍛煉孩子對日常生活的處理能力,使他在種種鍛煉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孩子隻有從思想上認識到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從行動上主動地配合父母的培養,也會使父母在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時不花費太多的精力和時間,而且還可以大大提高培養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效果。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讓孩子不必事事依賴家長,還可以在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發現並明白自立的優勢與長處,更可以刺激孩子對自立的需求,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家長們,放開緊抓孩子的手,其實,孩子完全可以超過你的想象。

  獨立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必然選擇,讓獨立成為一種習慣,讓優秀的習慣影響孩子的一生。站在人生的起點上,應該明白,每個人都必須用自己良好的品質麵對人生歲月的陽光和風雨,因此,讓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堅信,獨立成為一種習慣,人生會更精彩!

  
更多

編輯推薦

1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2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
3影響孩子一生的44個...
4影響孩子一生的58個...
5影響孩子一生的56個...
6影響孩子一生的42個...
7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老故事
8教出最棒的兒子
9學前兒童遊戲
10教子從此不累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不要讓孩子輸在心態上

    作者:龍柒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本書為家庭教育類讀物。全書共分九章,第一章至第八章,分別從培養孩子自信、樂觀、積極向上、獨立自主、寬容、勇敢、知足、感恩等八大心態,詳細、全麵講述了孩子的良好心態是如何被培養起來的。第九章“幫助...

  • 教子聖經

    作者:西西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生活習慣、溝通協調能力、學習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樂天性,父母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本書分為“寶貝的生活習慣”、“寶貝的溝通能力”、“寶貝的學習能力”、“寶貝的協調能...

  • 原諒這世上沒童話

    作者:安小漠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女孩在艱辛的家庭中獨立自強的青春傷感小說。無法忍受賭徒父親的欺侮,林向南逃離南方小鎮,投靠多年前離家的母親,並多了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景昔。因為景昔對林向南的關心和照顧引起了他的...

  • 家教:與孩子同行

    作者:章創生主編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本書向家長和我們的孩子講述家庭教育的道理,家庭教育的一些錯誤做法和想法,要的是給我們小孩以健康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