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遊戲的價值

  遊戲是童年生活中的快樂,遊戲是最適合學前兒童的一種活動形式。遊戲不僅對幼兒有娛樂作用,而且對幼兒的身體、智力、情緒和社會性等方麵有重要發展的價值。有人說,遊戲的重要性僅次於母乳喂養和母愛。

一、遊戲在幼兒身體發展中的作用

遊戲可以促進幼兒身體的生長發育。幾乎所有的遊戲都有身體運動,能使幼兒身體的各種器官得到活動,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骨骼和肌肉的成熟、內髒和神經係統的發育。

遊戲活動發展了幼兒的基本動作和基本技能。以跑、跳、鑽、爬、攀登等為主要動作的體育遊戲,能鍛煉幼兒大肌肉活動能力;插塑、穿珠、搭積木等遊戲,能發展幼兒手部小肌肉的活動能力和手眼並用、協調的能力。

在戶外進行的遊戲,幼兒直接接觸到充足的陽光、新鮮的空氣,能增強幼兒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促進身體健康。

遊戲給幼兒帶來愉快和滿足,而愉悅的心情是幼兒身體健康所必需的。情緒與人的身體健康有密切關係,長期處於緊張或焦慮等不良情緒狀態,會造成食欲減退、消化不良、心跳加速、血壓和呼吸不正常等病態。遊戲最適合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幼兒遊戲時總是快樂的,輕鬆愉快的情緒對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有積極作用。

二、遊戲在幼兒認知發展中的作用

遊戲是發展幼兒智力的有效手段。國內外許多學者的研究都表明,遊戲能喚起幼兒的興趣,使幼兒集中注意力,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和發展。

(一)遊戲擴展加深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識

遊戲是幼兒認識事物的途徑。遊戲使幼兒接觸到各種遊戲材料,通過具體的活動,認識各種物體的性質和用途,獲得有關事物之間關係的經驗。例如,玩水的遊戲,幼兒不僅認識了水的流動、溶解等特性,還能獲得水的浮力的科學經驗,同時,也認識了噴壺、水桶等盛水工具。角色遊戲、建築遊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幼兒在遊戲中把自己對生活的印象和感受表現出來,從而對生活的認識得以加深和鞏固。多種多樣的遊戲使幼兒獲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總之,遊戲就是幼兒的學習。

(二)遊戲促進幼兒想象力的發展

遊戲是具有象征性的,它以假想和想象為條件。在遊戲中,幼兒常說:“你假裝是醫生。”“我把它當床。”幼兒還把自己想象成火車司機,把小椅子或積木想象成一節節的火車車廂,把其他小朋友想象成乘客;幼兒會把自己想象成醫生,像醫生一樣給小朋友看病。在遊戲中,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在自己創造的世界中遨遊。象征性遊戲的“假裝”和“好像”的性質,有力地促進了幼兒想象力的發展。

(三)遊戲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在強調幼兒主動性和創造性的遊戲中,幼兒不斷地思考,不斷地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例如,做角色遊戲“公共汽車”,幼兒要分配角色,誰當售票員,誰當司機,誰當乘客。當司機的幼兒要決定用什麽當方向盤,用什麽當刹車;當售票員的小朋友要有票本,並要報站名;當乘客的幼兒把自己當成老爺爺或老奶奶,要假裝去某個地方做一件事情。總之,在遊戲中幼兒的思維不斷活躍起來,遊戲的內容和情節逐漸豐富。在需要開動腦筋的智力遊戲中,幼兒思考的積極性更是突出,計算遊戲、語言遊戲、猜謎語等遊戲都有利於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

遊戲有助於幼兒解決問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西爾瓦、布魯納和吉諾瓦做過這樣的實驗:他們以3~5歲幼兒為實驗對象,要求幼兒坐在椅子上,從放在遠處的一隻透明塑料做成的盒子裏取出一支彩色粉筆。盒子的開口對著幼兒,但它的“門”是用一個“丁”字形鉤子鉤住的,幼兒要利用工具——三根長短不一的棍子和兩個“C”形夾鉗打開門閂,把粉筆撥到自己跟前來,幼兒拿到粉筆,粉筆就歸幼兒所有。實驗者把幼兒分成三組:

A遊戲組:成人先說明一隻夾鉗可以夾在一根棍子上,然後讓幼兒用10根棍子和7隻夾鉗自由操作、遊戲。

B觀察原理組:成人先說明一隻夾鉗可以夾在一根棍子上,然後讓孩子看成人如何用一隻夾鉗把兩根棍子聯結起來。

C控製組:成人說明一隻夾鉗可以夾在一根棍子上。

每組都有36名幼兒,男女各半,幼兒解決問題的結果表明:遊戲組和觀察原理組能解決問題的人數非常相近。

此實驗揭示了遊戲對3至5歲兒童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所產生的重要影響。

三、遊戲在幼兒社會性發展中的作用

社會性是指人們進行社會交往,建立人際關係,理解、掌握和遵守社會行為準則,以及人們控製自身行為的心理特征。孩子出生以後,在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他們的社會性逐步發展,學習與他人進行交往,學習建立人際關係,如親子關係、同伴關係、師生關係,學習按社會行為規範去行動。總之,學前期,幼兒正處於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時期,遊戲活動對幼兒社會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遊戲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重要途徑。它使幼兒獲得了更多適應社會環境的知識和處理人際關係的技能。

(一)遊戲提供了幼兒社會交往的機會,發展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

幼兒與同伴的交往對幼兒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在交往中,幼兒逐漸熟悉、認識周圍的人和事,了解自己和同伴的想法、行為、願望與要求,理解他人的思想、行為和情感,學習與同伴分享、互相謙讓、合作等人際交往技能。遊戲是幼兒進行社會交往的起點,在遊戲中幼兒學習怎樣與同伴相處,怎樣處理和協調同伴之間的關係,共同完成遊戲活動。例如,在角色遊戲“娃娃家”中,幼兒商量分配角色,有當媽媽的,有當爸爸的,有當奶奶的,每個角色各盡其責,像一個家庭一樣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學習相互配合,互相謙讓,發展同伴之間的友好關係。

(二)遊戲使幼兒學習社會角色,掌握社會性行為規範

嬰兒出生後,就不可避免地處在一定的人際關係和社會地位中,他們不可避免地被賦予某種角色。有些角色是一出生就決定的,如男人或女人;有些角色是隨著社會生活範圍的擴大而出現的,如在家裏是兒子,在幼兒園是小朋友,進入學校後是學生,長大後會成為丈夫、爸爸、教師。每種角色都有社會規定認可的角色行為,幼兒需要不斷學習社會角色行為。如果非角色行為成為幼兒的習慣行為,那麽,幼兒將在社會生活中遭受挫折。在學校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是學生的非角色行為,男過於嬌柔纖弱也是社會不接受的非性別角色行為。

遊戲是幼兒學習和掌握社會角色的一條途徑。在幼兒遊戲中,常常是女孩子當“媽媽”,男孩子當“爸爸”,很少有男孩子當“媽媽”的。在扮演“媽媽”和“爸爸”的過程中,幼兒在學習與自己性別相適應的行為方式。

在角色遊戲和表演遊戲中,幼兒通過扮演角色,模仿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行為,來學習社會行為規範。例如,在“公共汽車”遊戲中,“售票員”主動到“乘客”中去賣票,並提醒“誰給老人、抱小孩的讓個座”。在表演遊戲“小熊請客”中,幼兒學習給請客的小熊帶禮物,感謝小熊的邀請。幼兒在遊戲中通過模仿學習的社會行為規範,會遷移到幼兒的實際生活中,有利於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三)遊戲鍛煉了幼兒的意誌

意誌是個性的重要構成因素。在現實生活中行動的果斷性、對無意義行為的自我控製能力、遵守規則、克服困難等意誌品質,是幼兒社會性構成的重要方麵。幼兒自製力差,意誌行為尚未充分發展,但在遊戲中,幼兒卻表現出較高水平的意誌行為。可見,遊戲能培養和鍛煉幼兒的意誌。

遊戲對幼兒是有吸引力的,在遊戲中,幼兒樂於抑製自己其他的願望,使自己的行動服從遊戲的要求,遵守規則。在角色遊戲中,角色本身包含著行為準則和榜樣,幼兒扮演角色的過程就是鍛煉意誌的過程。原蘇聯心理學家馬努依連柯曾做過“哨兵”站崗的實驗,要求幼兒在空手的情況下,保持哨兵持槍的姿勢。有兩種情境:一種是非遊戲情境——其他幼兒在一邊玩,讓他在一邊以哨兵持槍的姿勢站著;另一種是遊戲情境——實驗者以遊戲方式向他提出要求,告訴他其他幼兒是“工人”,他們正在包裝糖果,你來當哨兵,為保護工廠而站崗。結果表明,在第二種遊戲情境下,幼兒當“哨兵”站立不動的時間遠遠超過非遊戲情境下站立不動的時間。

遊戲使幼兒發展控製自己衝動的能力,在體育遊戲、智力遊戲等規則遊戲中,幼兒為使遊戲得以進行,必須學習控製自己。例如,在“老狼老狼幾點了”的遊戲中,當“老狼”的幼兒在回答幾點鍾時不能回頭看,其他幼兒隻有聽到“老狼”說“天黑了”或“十二點”時,才能轉身往回跑。遊戲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讓幼兒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的機會。

四、遊戲在幼兒情感發展中的作用

遊戲可以豐富幼兒的情緒體驗,有助於培養幼兒的高級情感。

(一)遊戲豐富幼兒的情緒體驗

遊戲的內容和形式靈活多樣,幼兒在遊戲中體驗著各種情緒情感。在“娃娃家”遊戲中,扮演父母的幼兒體驗著父母對孩子的關心與愛護,給孩子做飯、喂飯,為娃娃穿衣服,蓋被子,給孩子洗澡,送孩子上學。原蘇聯幼兒教育學者門捷利茨卡婭指出,盡管遊戲辭典裏有“好像”、“假裝”等詞,但幼兒在遊戲時產生的情感永遠是真誠的,幼兒不會作假,也不會裝樣子,“媽媽”真心愛著自己的“孩子”,“飛行員”由衷地關心怎樣更好地使“飛機”降落。

隨著遊戲主題的發展和構思的複雜化,幼兒的情緒情感體驗更豐富、更深刻。在“醫院”遊戲中,幼兒會像醫生一樣給“病人”聽診、開藥,囑咐“病人”按時吃藥。當“護士”的幼兒不僅給“病人”測體溫、打針,還主動攙扶“病人”,讓“病人”好好休息。遊戲中的情感體驗有利於發展幼兒的同情心。在“理發店”、“商店”中當“服務員”的幼兒,盡職盡責地為“顧客”服務,“顧客”的感謝使他們的滿足感溢於言表。在表演遊戲中,幼兒深深地體驗著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在競賽性遊戲中,幼兒經曆著緊張,體會著緊張後的放鬆。總之,遊戲使幼兒體驗各種情緒情感,學習表達和控製情感的不同方式。

(二)遊戲發展幼兒的成就感和美感

遊戲是幼兒自主的活動。遊戲中,幼兒沒有對成功或失敗的擔憂,情緒是放鬆的,他們任意擺弄玩具、材料,按自己的想象扮演角色,反映自己對生活的認識。他們在遊戲中不斷地獲得成功,發展成就感。

遊戲可以發展幼兒的美感。美感是由審美的需要是否獲得滿足而產生的情感體驗,它是根據一定美的評價而產生的。幼兒美的體驗有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幼兒從小喜歡鮮豔悅目的東西,幼兒初期主要對顏色鮮明的東西如新的衣服鞋襪等產生美感。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幼兒逐漸形成審美標準,能從音樂、美術作品等多種活動形式中體驗到美,不僅能感受美,而且能夠創造美。遊戲就是幼兒感受美、創造美的一種特殊審美活動。在遊戲中,幼兒反映著自然和社會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演著藝術作品中的美好形象,使用著藝術語言,進行著音樂和美術等藝術活動,裝飾和美化自己的遊戲環境,這些活動都有助於培養幼兒對自然、社會、藝術的審美能力,發展幼兒的美感。

(三)遊戲可以消除幼兒的消極情緒

遊戲,尤其是角色遊戲,為幼兒提供了表現自己各種情緒的機會。幼兒的憤怒、厭煩、緊張等不愉快情緒,在遊戲中得以發泄、緩和。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遊戲精神分析理論認為,遊戲是兒童的精神發泄,遊戲可以補償現實生活中不能滿足的欲望,緩解心理緊張,減少憂慮。遊戲是兒童消除生活情境中產生的憂慮和緊張感,向自信和愉快情感過渡的方法。心理學家辛格夫婦認為,想象遊戲的主要優點在於它能提供一個新的刺激場,這種刺激場不是物理環境,而是由兒童憑想象和回憶創造出來的心理場,它能夠使兒童逃避不愉快的現實環境和氣氛,使他們產生愉快、肯定的情緒體驗,改變受挫的情緒狀態,從而間接實現對行為的控製。

總之,遊戲是一種有趣的、自由自願的活動,在遊戲中,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活動,毫不掩飾地表露自己的真實情感,沒有任何精神負擔和外在壓力。在遊戲中,幼兒體驗著各種情緒情感,並學習表達和控製情感的方式;遊戲使幼兒獲得成就感,增強了自信心;遊戲是幼兒表露和發泄情感的渠道,是幼兒調整自己情緒的途徑;遊戲保護和增進了幼兒的心理健康。

綜上所述,遊戲對幼兒身體、認知、社會性和情緒情感各方麵的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沒有遊戲就沒有幼兒的發展。《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遊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麵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但要使遊戲發揮其應有的教育作用,需要教師對遊戲進行科學的指導。

“思考題”

1.遊戲有哪些特征?

2.怎樣理解遊戲的本質?

3.國外有哪些遊戲分類流派?

4.我國是如何對遊戲進行分類的?

5.試述遊戲對幼兒身體、認知、社會性、情感發展的促進作用。

  §§第二章 現代兒童遊戲理論

  
更多

編輯推薦

1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2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
3影響孩子一生的44個...
4影響孩子一生的58個...
5影響孩子一生的56個...
6影響孩子一生的42個...
7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老故事
8教出最棒的兒子
9教子從此不累
10不要讓孩子輸在心態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平凡的家庭 傑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教育孩子是件苦惱的事,許多中國家長為此費盡心力,本書結集古今中外各種名人的故事啟發家長換種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教子聖經

    作者:西西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生活習慣、溝通協調能力、學習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樂天性,父母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本書分為“寶貝的生活習慣”、“寶貝的溝通能力”、“寶貝的學習能力”、“寶貝的協調能...

  • 原諒這世上沒童話

    作者:安小漠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女孩在艱辛的家庭中獨立自強的青春傷感小說。無法忍受賭徒父親的欺侮,林向南逃離南方小鎮,投靠多年前離家的母親,並多了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景昔。因為景昔對林向南的關心和照顧引起了他的...

  • 家教:與孩子同行

    作者:章創生主編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本書向家長和我們的孩子講述家庭教育的道理,家庭教育的一些錯誤做法和想法,要的是給我們小孩以健康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