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1

  ……當死神獰笑著在後麵拚命追逐的時候,每一個中國官兵都天真地以為,隻有趕緊回到祖國,他們才能逃出災難……部隊麵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唯一抗命不遵的又是軍中異類孫立人將軍……一輛坦克向著中國最高統帥的畫像衝去,巨大的畫像轟然倒地。然後,鋼鐵履帶反複在蔣委員長畫像的頭上、身上碾壓,直至化為齏粉……

  #####

  通往緬北的公路上,大勢已去萬念俱灰的中國遠征軍隊伍好像一條精疲力竭的灰色河流,沿著伊諾瓦底江邊的公路緩緩行進。

  除了軍隊,還有眾多攜家帶口的華僑。緬甸華僑在中國遠征軍到來時給了他們最熱忱地歡迎與支持,堅信他們和英國人聯手一定能打敗小日本,也使他們和擁護日本人的緬甸人的關係惡化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如今中國人與英國人一敗塗地,落荒而逃,他們必然是死無葬身之地,所以也就不得不拋下辛苦創下的家業,跟著遠征軍一塊回國。

  中國遠征軍十萬兵馬,此時已經遭到日軍風卷殘雲般的重擊,在敗退的洪流之中,“軍中老大”畢竟表現出了強人一頭的地方,在甘麗初的第6軍和張軫的第66軍已被打得官顧不了兵,兵找不著官的時候,隻有杜聿明指揮的第5軍還能完整地保持著建製。

  緬北的5月,正是旱季最酷熱的時候,每天赤日炎炎,溫度高達42度左右。然而對杜聿明來說,這無疑是他從軍以來最黑暗的時刻。

  他這一生不知道已經指揮過多少次戰役,可從來沒有一次像在緬甸這樣窩囊。

  剛入緬時,他以為自己是天子門生,並不擔心失去對遠征軍的指揮實權。可沒想到羅斯福既堅持讓蔣介石當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又沒有把指揮進入緬甸戰區作戰的中國遠征軍的大權交給蔣介石,弄得蔣介石為爭這個權力數次與韋維爾、亞曆山大弄得不歡而散,最後逼得蔣介石不得不采用“若要取之,必先予之”的手段,就是說他要取得指揮權,必先讓英國指揮一些中國的部隊,然後在重要關頭他自己親自來指揮。中英雙方已經鬧得不可開交,偏偏又蹦出來一個美國倔老頭史迪威進來攪和。

  矛盾重重中,蔣介石為了不得罪美國人,對杜聿明耳提麵命:“要絕對服從史迪威,對於與英方的有關問題,一概由史迪威去解決處理”。當杜聿明提出如果史迪威的意見與委員長若是不一致時該聽誰的,蔣介石又要他先向自己請示。如此疊床架屋七拱八翹的指揮機構,必然令出多門,怎麽可能讓中國將領們令出即行,令行即止?

  後來,他為同古之戰和史迪威鬧翻以後,蔣介石派來羅卓英協調他和史迪威的關係,名為“協調”,實際羅卓英采用的伎倆就是“壓杜尊史”,而更讓他寒心的是,自從來了羅卓英,蔣介石就把他晾在一邊,凡事都直接對羅卓英發指令。

  如今遠征軍一敗塗地,喪師辱國,杜聿明自忖難辭其咎,但他卻認為羅卓英的責任更大。

  他尤其痛恨對於羅卓英背著他這一軍之長調戴安瀾的200師在喬克巴與棠吉之間來回奔波,以致貽誤戰機一事,認為這是慘敗的關鍵。未雨綢繆,一著起死回生的妙招,生生被自以為是的羅卓英攪成死局。

  羅卓英既然官拜上將,蔣介石能派他來對自己發號施令,豈會是一個糊塗之人?他現在總算明白了,羅卓英完全明了遠征軍作戰目的,其所以背道而馳,不是他太蠢,而恰恰是他太“聰明”之故。他覺得依靠美軍可以拿到美國裝備,可以掌握美國裝備的軍隊,有了這兩條,那必然今後就奇貨可居,前程似錦了,所以他到緬甸後就對史迪威俯首帖耳,唯命是聽。

  現在全軍大敗,史、羅二人扔下部隊雙雙向印度逃去,迄今未用電台與杜聿明聯係,是死是活,尚不可知。當然,杜聿明並不希望史、羅有個三長兩短,要是他倆真的遭到不測,回到國內,喪師辱國的責任就得全部由他獨自來承擔,那自己豈不是成了全世界第一號冤大頭!他同時更清楚,回國後要想讓自己的日子好過一點,關鍵就是看自己能不能夠按照蔣介石的命令,把這支尚有數萬人的軍隊帶回國去?

  越往北走,路麵就越狹窄,柏油路麵早就爛得不成樣子。兩側一人高的飛機草叢與茂密的竹子與樹木幾乎將公路遮斷,車輛猶如在綠海中穿行,擠在車廂裏的士兵不斷有人被樹枝竹梢掃拂得失聲尖叫。

  起初,中國大軍每天都能遇上一兩次向西轉進印度的機會,路標路牌不時可見,但是中國大軍對出現在他們眼前的機會視而不見——沒有什麽力量能夠阻止中國人回國的步伐。

  他們無不衷心擁護杜長官頂住美國老頭兒作出的率領他們盡快回國的決定,盡管官兵們完全認識不到導引他們通往印度的路標是命運給他們安排下的一道道“生命之門”,而他們敬愛的杜長官正在把他們帶進地獄,帶向死亡。

  當死神獰笑著在後麵拚命追逐的時候,每一個中國官兵都天真地以為,隻有趕緊回到祖國,他們才能逃出滅頂之災!

  轉進僅僅兩天以後,情形便愈發地不妙了。連靠在吉普車後座上的杜聿明也感覺到了這種明顯的變化。

  沿途都能看見中國軍隊亂糟糟潰敗的景象:丟棄的汽車,武器,笨重的大炮翻倒在路旁,還有許多拋錨的坦克和裝甲車。一群群絕望的傷兵坐在路上強行攔車。在那些掉隊的卡車上,連車頭引擎蓋上都爬滿了中國士兵,好像一隻隻搖搖欲墜的馬蜂窩。當吉普車經過時,他心驚膽戰地看到所有人都用驚慌和仇恨的目光盯著靠在後座上的他們的長官。

  在杜聿明長達20年的戎馬生涯中,再沒有比此刻心情更複雜更淒惶的時候了,壞消息一個又一個地傳來,自臘戍以後,遮放失陷,八莫失守,日軍第56師團主力已經渡過依諾瓦底江上遊,密支那也危在旦夕。密支那若是一丟,連最後的一條回國道路也被切斷,而蔣介石卻要求他無論如何要把第5軍帶回國內,擺在他眼前的路隻剩下了一條,那就是密支那以北,方圓幾百公裏的原始森林,也就是當地人無不聞之色變的野人山。

  一想到野人山,杜聿明不由地感到一絲心悸。

  那當然不是一條路,野人山是中國人的稱呼,而緬甸人則稱之為“胡康河穀”,意思是“魔鬼居住的地方”。胡康河穀地區包括那加山以東大洛盆地及新平陽盆地,都是原始森林,古木參天,不見天日。其中河流交錯,雨季泛濫,水勢洶湧,舟船難通,每逢雨季,不僅用兵困難,民間交通亦多斷絕。可是到了旱季,河川變為通道,除欽敦江外,一般都可徒步通行。

  正是杜聿明的這一念之差,致使第5軍數萬官兵陷入到這綿延數百裏的野人山中,無數沒有倒在日軍槍炮下的中國遠征軍將士卻倒在了這片茫茫不見盡頭的熱帶叢林裏,成為中國抗日軍人在正麵戰場上演出的一幕最慘烈的悲劇。

  號兵突然吹響了防空號,公路上一片混亂。

  經驗豐富的司機李仕富猛地一打方向盤,吉普車竄下公路,鑽進了猶如一道厚厚的綠牆似的飛機草叢裏,密密匝匝的枝條“嘩啦啦”掃拂著杜聿明的麵部和上半身,痛得他差點兒叫出聲來。這樣的情景嚇壞了坐在前麵副駕駛座上的衛隊長常恩國,他飛快地轉過身來,張開雙臂將杜聿明抱住,用自己寬大的後背、後腦勺為他的將軍充當保護物。

  然而就在這時,正在緊張駕車的李仕富驟然發出了一聲恐怖的尖叫,吉普車鑽過“綠牆”後,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口不大的池塘。他的腦中一片空白,已經根本來不及刹車,吉普車連同車上的將軍與衛士騰空而起,一頭紮進了水塘之中,濺起一大團水花。

  就在汽車陡然墜入水麵的一刹那發生的劇烈衝擊,使杜聿明的額頭撞在了前座的椅背棱上,這一下他是真的叫出了聲。

  落入水中的常恩國與李仕富,以及另一名衛士的本能反應就是死死地抓住杜將軍。當他們看到杜聿明頭上已經鮮血淋漓時,全被嚇得魂飛魄散,惶惶大叫:“長官!長官!”

  常恩國向著岸上擁上來的其餘衛士大喝道:“快拿急救包!”

  幸虧水深僅及胸部,杜聿明已經站了起來,鎮定地喝道:“叫什麽叫?我還沒死!”

  衛士們還沒來得及把杜聿明扶上池塘,四周響起了幾聲滾雷般的巨響,林叢中烈火濃煙與碎石泥土衝騰而起,然後紛紛揚揚地砸了下來,林子裏到處是“稀裏嘩啦”的聲響。第一波炸彈剛剛炸響,緊跟著又響起了飛機尖厲刺耳的呼嘯和機槍的掃射聲。六架“零式”戰鬥機猶如老鷹獵殺小雞一樣,得意洋洋地追逐著公路和林叢中的車輛與人群,來不及隱蔽的士兵好像被割掉的禾苗一樣紛紛栽倒。受驚的騾馬四處狂奔,好幾輛汽車翻下公路,變成了熊熊燃燒的火團。

  8日,就在胡康河穀入口處一個叫做曼西的小村子裏,杜聿明接到了史迪威與羅卓英從撤往印度的途中發給他的措辭嚴厲的電報,命令他立即率第5軍掉頭西進,撤往印度。而史、羅二人均不知道,就在一天之前,杜聿明已經接到了蔣介石“火速回國,勿再猶豫”的電令。

  杜聿明當然不會猶豫,為了統一將領意誌,馬上在此召開軍事會議,當眾宣讀蔣介石的電令,決定遵照蔣介石的命令向國境撤退,當時戴安瀾200師尚遠在雷列姆一帶,回不來;孫立人與新38師為第5軍斷後,正與追敵邊打邊退,也未能趕回。參會將領均無異議。隨後,杜聿明再宣布他和參謀長羅又倫將軍製訂的撤退計劃,全軍一分為四,各自向緬北密支那、片馬撤退轉進,相機回國。

  很不幸,撤退行動剛剛展開,杜聿明又收聽到了日軍已於3日占領中國境內的畹町,芒市、龍陵於同日失陷,5日先頭部隊已抵怒江西岸之惠通橋,8日占領密支那的廣播。

  杜聿明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日軍不僅切斷了第5軍企圖從北方回國的最後道路,甚至還搶先攻入了中國的南大門!如此沉重的一擊,終於使精神早已繃到極限的杜聿明徹底崩潰。

  而在此之前,還有一個重大的危機像山一樣壓在他的心上,潰敗的英軍已無力按照協定繼續向遠征軍提供物資給養,要他自行解決。所以他不得不在宣布退卻命令時要他們想辦法自行籌集至少可供10天用的糧食。

  這道命令一下,部隊立即變成了一群可怕的土匪,沿途搶奪,雞犬不留,軍紀廢弛,使原本就視中國遠征軍為英國人幫凶的緬甸人對中國人更是切齒痛恨。

  自這道命令下達到現在,10天已經差不多過去,部隊哪裏還有糧食?沒有糧食的軍隊,怎麽還可能繼續與敵人作戰?

  杜聿明在這個全軍官兵係於他一瞬之念的關鍵時刻使出了“毀車進山”這一著令他遺恨終身,也讓他因此坐了半年冷板凳的昏招。

  他出此下策,實在是因為一不知斷其退路的日軍有多少;二係連遭敗績,糧食已盡,他這統兵之人首先已經失去了鬥誌;而更重要的則是,他以為把這支軍隊盡可能多的為蔣介石帶回去,比和日本人逞一時之勇,同歸於盡要明智得多。

  “毀車進山”命令一下,坦克、裝甲、卡車、炮車、吉普車、摩托車,凡是不能進入深山密林的車輛一律毀掉。除了車,還有炮,各種口徑、型號的火炮。還有車上滿載的彈藥。

  杜聿明從穿上軍裝的第一天接受的教育就是“士兵要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愛護自己的武器”。在此後的20年軍旅生涯中,他又把這一觀點灌輸到了他的每一位官兵的頭腦中。可是,他此刻卻命令他的官兵們把這樣多寶貴的車輛與精良的重裝備全部親手毀掉和扔掉。

  用自己的彈藥炸毀自己的車輛火炮和重裝備,誰不痛心?誰忍心動手?許許多多的戰車駕駛員與炮手們守著自己的戰車和大炮捶胸頓足地痛哭,那情景恰似被迫丟掉自己親生兒女的父親。

  奈何軍令如山,官兵們雖是痛不欲生,也還得含淚執行。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