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大勢所趨,小勢可為

  熊市的特征

  2008年9月8日,股指大幅暴跌,並擊破2150點防線。而自2007年10月16日以來,股市已經調整了11個月,股指也從6124點跌到2150點,跌幅高達65%。大盤並沒有任何明顯企穩轉強的跡象。

  市場已經越來越明顯地呈現典型的熊市特征。以下為熊市的五個特征:

  1.指數跌易漲難

  從盤麵上看,個股跌多漲少,指數跌易漲難。市場每天下跌個股數都遠遠超過上漲個股家數,大盤也是跌時急,漲時無力,市場就呈現出典型的熊市走勢,而不僅僅是調整走勢。

  2.熱點持續性不強

  從市場熱點看,往往熱點曇花一現,熱點持續性不強,而藍籌股經常成為殺跌對象,一些題材股和ST股反而受追捧,價值理念與投資理念被舍棄,投機風氣盛行。

  3.價量不匹配現象凸顯

  從價量配合看,價量不匹配現象凸顯,常出現有價無量或有量無價,前者說明主力資金沒有進場,後者說明主力出貨可能性較大。2008年9月股指回調放量,上漲無量,就是典型的量價不配合。

  4.股指具備頭部形態

  從技術上看,股指具備頭部形態,如雙頂形態或圓弧頂形態等,股價“有效”跌破重要的均線和趨勢線,比如說接連跌破半年線和年線,並且連續多日無法回到年線之上。比如自2008年1月下旬市場開始暴跌以來,一直在走下降通道,支撐位一個又一個被擊穿。除因個別原因引起的短暫反彈外,市場總體上處於暴跌的走勢之中。

  5.投資者漠視利好

  從投資者心理層麵看,往往漠視利好,放大利空。2008年,自管理層恢複新基金發行以來,利好的消息也不少,但市場根本不買賬,依然呈現加速下跌趨勢,而一個有關再融資的傳聞就能使股市大跌百點,反彈的力度也越來越小,反彈的時間越來越短,表明整個市場已經進入熊市之中。

  熊市的階段

  1.熊市第一階段

  市場投資熱情高漲,利空因素被忽視,利好被放大,投資者普遍對收益絕對樂觀,對後市變化完全沒有戒心,甚至一些從來不炒股的老人都全心炒股。同時,不少企業在加速擴股,收購合並的消息到處流傳,市場的交投也十分活躍。不過,盡管股價進一步上升,成交量卻不能同步跟上。當股價下跌時,被認為仍然是上升過程中的回調,而主力資金卻開始不斷撤退。

  2.熊市第二階段

  由於突發事件影響,股市由極熱忽然變得極冷,一有風吹草動,投資者就會“恐慌性拋售”,持幣觀望的投資者開始增多,主力資金徹底放棄接盤,由於許多散戶開始急於拋出,股價急速下跌,一發不可收拾。經過一輪瘋狂的拋售和股價急跌以後,市場也會出現一次較大的反彈,但往往是反彈高度較小,股指僅回升1/3都不到,而且成交量也不放大。說明主力已經不再進場。

  3.熊市第三階段

  國際和國內宏觀環境形勢變得嚴峻,宏觀經濟形勢前景不明朗,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速下降,一些公司不斷爆出各種醜聞,要求對個股重新估值的呼聲不斷,同時,利空消息頻頻出現,整個市場悲觀氣氛彌漫,股價再度出現較大幅度下挫。這時,熊市就進入到最後的殺跌階段了。

  反彈中解套

  (1)攤薄成本。對質地不錯或被錯殺,後市仍具大幅反彈空間的股票,可采取金字塔型的買賣法,即越跌越買,並隨著跌幅增大而越買越多,以攤薄持股成本;反彈向上時,越漲越賣,很快就能解套,甚至還可能賺錢。

  (2)波段操作。要確認大盤向上運行的趨勢是反彈還是反轉,如果是下跌中的中繼反彈,應踏準節拍,高拋低吸,波段操作,盡快把自己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