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士族門閥

  士族是東漢以來逐漸形成的一個社會階層。東漢以來見於史籍的有大姓、著姓,冠族、甲族等名號。名士是這個階層的代表。他們“刻情修容,依倚道藝,以就其聲價”。這些名士文化修養程度高,政治地位高。他們通過漢代鄉裏評議製度和東漢以來經學選人的製度逐漸操縱了選舉,把持了政權。

  東漢自安帝以來任用宦官,宦官插手選舉以後,抑製了士族的發展。東漢末年,外戚何進同士族袁紹、名士何甬、荀攸等秘謀誅殺宦官,宦官張讓等率先動手殺了大將軍何進,接著董卓入京,引起軍閥混戰,混戰結果形成了三國割據對峙,各個政權都積聚了大批名士。“名豪大俠、富室強族,飄揚雲會,萬裏相赴”,集結於魏、蜀、吳三個政權之下。曹操政權下更是名士雲集,他們在平定北方中都建立了謀謨之功。如荀彧力阻曹操官渡退兵,荀攸謀擒呂布,郭嘉主伐烏桓,鍾繇安撫涼州,國淵典領屯田,在他們的幫助下,曹操統一了北方。但赤壁之戰後,曹操便對名士集團進行了清洗和殺戮,使名士集團受到重大的打擊。

  曹丕即位當了皇帝後,馬上又接受了名士、吏部尚書陳群的建議,製定了“九品中正製”,目的主要是為調和曹魏政權下士與庶兩大社會集團的矛盾,兼顧二者的利益,從而使士族重新在其政權下為其服務。這項製度規定了選舉人才的依據為德、才、家世三項。但由於東漢以來土族力量的雄厚的政治經濟基礎,所以從一開始選舉權就掌握在士族手中,這項製度在實施過程中,完全變了形,出現了隻重家世,不重才能情況,特別是以司馬氏為首的士族集團掌握朝政以後,九品中正製更成為士族操縱政權的工具,造成了“世胄躡高位,英俊沈下僚”的局麵。

  西晉政權建立後,並得到長足的發展,士族發展為世襲士族,即世族。由士族到世族的演變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麵的原因,首先是九品中正製的變化。其次,西晉建立初和建立後,建立了兩項製度,第一項是五等爵位製。司馬昭為晉王時,命裴秀製定五等爵位製,受封者主要是士族,最大的是賈、裴、王三家。另一項製度是晉鹹寧六年(280年),官吏占田蔭客製的規定,官吏占田同九品中正製的九個品位相適應,品位與占田數量成正比,具體規定是一品官有權占田五十頃,以下每品遞減五頃,至九品占田十頃。同時規定官吏可以按品次庇蔭親屬,庇蔭客戶,其庇蔭數額也是按九個品次規定的,並且還規定“宗室、國賓,先賢之後及士人子孫亦如之”。這兩項製度實際上是以法律形式確立了世族在政治和經濟上的特權和一定程度的世襲權,從而成為九品選人的主要依據。西晉用法律形式規定的世族的特權和世襲權同漢代士族的情況大為不同,漢代也有世代作官的情形,但它是由選舉製度實施過程中的漏洞和弊端造成的,沒有法律明文規定。

  西晉時期的世族主要有:平原華氏(曹魏時華歆至太尉)、東海王氏(起自王郎仕魏至司徒)、河東裴氏(起自裴潛仕魏官至尚書令)、河東衛氏(起自衛覬仕魏至尚書)、扶風蘇氏(起自蘇則仕魏至侍中)、京兆杜氏(起自杜畿)、北地傅氏(起自傅嘏)、清河崔氏(起自崔林)、太原王氏(起自王昶)、琅邪王氏、範陽盧氏。就其淵源來說,大都由曹魏時的顯貴發展而來。

  西晉時的世族主要特征是,政治上擁有世代做官的特權,在意識形態方麵,世族一般都崇尚玄學,許多大的世族顯貴同時就是玄學的代表人物。世族在社會生活中崇尚曠達、逍遙,這種風氣到西晉中後期更為嚴重。當時的顯貴子弟,裸身飲酒,對弄婢妾,“逆之者傷好,非之者負譏”。同時世族為維持其社會地位,常在婚姻上築起一個堤壩,“士庶不婚”,世族隻在其階層內部擇偶聯姻。在經濟上,世族普遍都有各自的莊園,如西晉石崇在河南金穀澗(今南洛陽市西北)有別墅,周圍清泉茂林、觀閣魚鳥、果木藥草,莫不畢備。世族地主莊園的主要勞動力是部曲、佃客,他們的身份低於自耕農民,不能隨意離開自己的土地。

  西晉滅亡後,世族在東晉建立起了世族門閥統治,實質上就是幾個大的世族集團輪流控製朝政。終東晉一代,有山東王氏、潁川庾氏、譙郡桓氏、陳郡謝氏、太原王氏五個門閥集團依次專政,世族門閥所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是大田莊,他們靠占土護澤以圖發展,思想上主要是崇尚玄學。門閥統治在中國曆史上隻存在於東晉一朝,東晉以後,這種統治形式再沒有出現過。

  南北朝時代,雖然門閥統治的形式不存在了,但世族作為一個社會階層,在政治經濟上仍有很大的優勢。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由尚書左仆射何尚之參議,“發南兗州三、五民丁,父、祖、伯叔、兄弟仕州職從事、及仕北徐、兗為皇帝、皇子從事,庶姓主簿,諸皇帝、皇子府參軍督護、國三令以上,相府舍者,不在發例”。確定了免除兵役的特權範圍,實際上規定了列入世族的最起碼的標誌。以後宋、齊時期的寒門地主和富裕商人為取得以上免役特權,就努力使自己的家族符合上述規定,出現了改撰戶籍的情形,所以到南齊初年,下令大規模檢籍,結果又導致了唐寓之起義,參加起義的成員主要是被提出的改竄戶籍的寒門地主,這次起義雖被鎮壓了,但檢籍也不得不停止。宣布恢複頒布的戶籍,世族隊伍迅速擴大了。

  在北朝,早在北魏太武帝統治時,漢人世族崔浩就提出“齊整人倫,分明姓族”,實際上就是要清定流品,分別士庶,當時阻力很大,崔浩被誅,與此大有關係。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開始定姓氏。孝文帝定姓氏的標準是,根據先世官爵高低來判別姓族高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正式下詔:“其穆、陸、賀、劉、樓、於、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勳著當世,位居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勿充猥官,一同四姓(崔、盧、李、鄭)。”

  隋開皇七年(587年),科舉製被定為國家製度,九品中正製被正式廢除,世族階層也隨之衰退。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