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西南高原:綠寶石璀璨奪目眾名山物種繁多

  我的親愛的小讀者們,我們現在要到西南高原去看一些自然保護區,這是我們在常綠闊葉林區考察的最後一個階段。就是說,我們考察常綠闊葉林的日程很快就要結束了。然而我要說,請小讀者們不要著急,而要耐心看下去,因為下麵還有很好看的東西。當然,我們不可能看那麽多,隻能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自然保護區看一看。很簡單,這本小書已經相當長了,不能再拖了。

  小小縉雲山植物數過千特有種十六在西南高原,距離神農架最近的自然保護區,就是重慶縉雲山。我兩次訪問縉雲山,收獲巨大。這個自然保護區,麵積隻有2.1萬畝,天然分的植物卻有1300種以上,加上引種的有1700種之多。有趣的是,在這樣小小麵積上,縉雲山特有的植物竟有16種,這種情況是很少見的。就是一些麵積大得多的保護區,也是沒有這樣多的特有種的。

  在縉雲山特有植物中,最美麗的要屬縉雲槭。槭樹科是一個大科,主要產地在中國和日本,共有200多種,中國約有150種,其中100種以上為中國特產。槭樹科大樹木材堅硬、材質細密,用途很廣。種子可以榨油,食用和工業並用。它們的葉、花、果實都很美,是很好的觀賞樹種。然而,在美麗的槭樹中,隻有縉雲山上特有的縉雲槭,翅果的形狀最為奇特,它們竟然像是一隻隻蝴蝶在那裏飛。因此被定名為縉雲槭,又叫飛蛾樹。在縉雲山上,這種飛蛾樹本來很多,而且有一些大樹。前些年一陣大風,高大的縉雲槭被刮倒,天然分布的隻剩下20株左右。是的,我看到了一小片2--3米高的小樹,它們隻有6--7歲,很稚嫩。讓人稍稍高興的是,這種美麗的樹木,不但在天然林裏還在繼續生存繁衍,而且人工繁殖也已經成功;也就是說不會滅絕了。差不多跟縉雲槭同樣有名的,是方文培教授發現和鑒定的北碚槭。它們並不高大,卻是縉雲山所特有,在地球上的其他地方是沒有天然分布的。

  在縉雲山林中,我看到兩種美麗的杜英科大樹。一種叫大果杜英,它那常綠的葉片中,常常點綴著一些紅葉,很是好看。那紅葉是將要落下的,經常有紅葉,說明老葉子總是要落下,而新葉子總是占據著絕大多數的。有一些杜英樹的主幹上,均勻地分布著一圈圈的淺淺的小洞,像是特意製作的一般。人們告訴我,那是啄木鳥留下的作品。啄木鳥尋找實物的辦法,就是在樹幹上鵮出一個個洞,把藏在洞裏的蟲兒鵮出來。另一種大樹叫猴歡喜。不是我們已經見到過的,而是縉雲山特有的縉雲猴歡喜。它是一個新種,是抗戰期間我國著名植物學家錢崇澍先生在這裏發現的。猴歡喜的木材很好,幾百年的大樹也不空心,木質雖軟,卻是斧子砍不動,釘子釘不進高大的猴歡喜樹上,掛著許多紅色的果實,味道酸而甜,猴子們特別喜歡吃。這樣的大樹好多好多,但是當我第二次來縉雲山的時候,卻沒有見到一株;它們也被大風刮倒了。但是請不要懊喪,因為我還試看到了一些縉雲猴歡喜的小樹,說明它們沒有滅絕。

  我們在縉雲山還看到,錢崇澍先生發現和鑒定的另一種植物--縉雲瓊楠,也聳立林中。瓊楠當然是優質用材樹種,它們也是縉雲山所特有的現在,錢崇澍、方文培這些老一代植物學家都已經離開了人間,但他們卻把科學財富永遠留給了我們。

  爬上一個很小的山坡,我們便找到了好幾株縉雲八角。它們是縉雲山特有的木蘭科小喬木,一身常綠的閃光的葉片讓人喜愛。它們是一種很好的植物,不但可以治病,可以作烹調的佐料,還可以提取優質的香精。主人摘下一個葉片,讓我聞它的香味;我聞了,真的很香呢。

  說到木蘭科,我們順便要看一看四川白蘭花,因為它們也是木蘭科植物。在整個縉雲山,隻有兩株高大的白蘭花,我都看到了。它們那細膩光滑的灰白色的主幹和滿樹綠綠的葉片,給人一種喜悅。它們很稀有,據說在整個四川和重慶,隻有兩個地方發現了這種可愛的植物。讓人遺憾的是,當人們發現的時候,它們已經進入老年,無法繁殖後代了。各種辦法都試過,但都沒有成功。也是天無絕人之路,據說另一處發現四川白蘭花的地方,那白蘭花還在青壯年時期,具有繁殖後代的能力。

  讓我更加高興的是,我看到了縉雲四照花。四照花是山茱萸科植物,我在許多地方看到過,但它們多數是灌木或藤本,也有小喬木,開著一種比較特殊的花。那花朵的形狀,像是一朵大花,卻又分成四朵像是獨立的小花,占據著大花的,四角四照花的名字大約就是這樣來的。縉雲四照花的最大特點,在我看來就是它們已經不是小喬木,而是一種大喬木,一株最大的竟然高30米,有點兒大樹王的味道了。我是第一次看到,完全是一種意外,心情十分激動。而且,四照花是落葉樹,而在縉雲山變成了常綠樹。我注意到,縉雲四照花的枝條結構有些別致,層次分明,很像是一個個的燈台。這種情況,跟我看到過的燈台樹相差不多,人們告訴我,它跟燈台樹同屬山茱萸科。

  山間小路上,聳立著兩株高大的馬尾鬆,那巨大的身軀直插雲天,十分威嚴。人們告訴我,它們是賀龍元帥當年留下來的。修這條山間小路的時候,有人提出要把兩株馬尾鬆砍掉,正好賀龍元帥在這裏,建議把他們留下來。元帥這種愛護樹木的精神,很是讓人感動。人們把這兩株馬尾鬆親切地叫做“賀龍鬆”。遺憾的是,後來,文化大革命中兩株大樹中被砍掉了一株。更遺憾的是,一場大風把另一株也刮倒了。在動亂中砍了大樹,大風刮倒了大樹,當然是無法挽回的事情,但元帥熱愛樹木的精神卻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

  在縉雲山分布最廣的植物是四川大頭茶,它們成片成片的,樹冠上開滿著白花,從今年秋天到明年春天,花期很長。我兩次到縉雲山,都看到大片的茶花在開放。專家們研究的結果,這種山茶科大樹,生長速度快,產量高,有很大的推廣價值。因為我將要在另一本書裏詳細描述花海,這裏就隻能簡單說幾句了。

  我在縉雲山考察的最後一個項目,也是讓我最興奮的一個項目,就是樹蕨,學名桫欏。它們生活在避風的窄而深的溝穀底部,兩岸有濃密的闊葉林和竹林保護著它們,強烈的陽光被大樹擋住了。這種陰濕暖和的環境,最適宜樹蕨的生長。也正是有了這個環境,一般分布在熱帶和南亞熱帶的樹蕨,才有可能在這裏生活下來。這是我在全國看到的最北的一片樹蕨。

  這樣的生長著樹蕨的溝穀,在縉雲山有4條,每條大約有樹蕨1000株上下。

  溝穀的底部,有一條不大的溪流,溪流兩岸的山坡山,分布著許多株身姿美麗的樹蕨。它們並不高大,約有2--3米,卻有一根同小喬木一樣的主幹。它們靠孢子繁殖後代,孢子就長在葉片的後麵,外麵包著一層薄膜;孢子成熟以後,薄膜自動裂開,數不清的孢子就隨風飄到遠近各地,隻要環境條件適合,他們就長出一株株幼苗來。不適合呢,它們可以在土壤中生存上億年,仍然可以發出芽來。

  我蹲下來看,這溪流兩岸,地麵上、大小石塊上,樹蕨的幼苗多到數不清的程度。當然,這麽多幼苗不會全部生存下去,因為一定的土地麵積,隻具有一定的營養,幼苗超過一定密度,營養不夠,會有一部分自然死去。

  同樹蕨生活在一起的,有一種小植物,叫做中華觀音座蕨,也屬於蕨類植物。那植物下部有一圈寶座,樣子很像是觀音菩薩坐著的蓮花寶座。這種小植物也是很珍貴稀有的,特別是在重慶就更加稀有。在蕨類大家族中,觀音座蓮是一個科,其中生活在雲南的原始觀音座蓮,已經被列入國家保護植物名單。

  茂蘭保護區:地球上最大的一塊岩溶森林我們現在要看的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一片岩溶森林,它就是貴州荔波縣境內的茂蘭自然保護區。這裏的岩溶森林有30萬畝,同著名的廣西弄岡相比,從麵積上說,它是弄岡的幾倍。當然弄岡在熱帶,茂蘭在亞熱帶,物種成份上有很大區別。經過四次調查,已經記錄到植物801種和37變種,共838種,而且有十幾種是國家保護植物。在石灰山上有這樣多的植物,實在是一個奇跡。

  我的小讀者們,岩溶森林是什麽意思呢?岩溶,有人叫石灰山,就是什麽樹木也不長的禿山。如果你有機會到各處走走看看,那麽你會看到,凡是荒山禿嶺沒有樹木的地方,大約都是石灰山。簡單說,石灰山就是沒有樹的山。在我們國家,這樣的山我看到很多很多。有一次我乘車由陽朔到桂林,一路之上,看到了許多座這樣的禿禿的山,一株高些的樹木也沒有;這樣的荒山禿嶺,實在跟著名的風景區不相稱。幸好人們遊桂林、陽朔多走水路,一般看不到那些禿山,不然可實在不像樣子。

  然而,我要告訴小讀者們,這些禿山之上,很久很久以前是有林子的,隻是由於人們的長期砍伐才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石灰山的林子一旦被砍光,再想恢複十分困難。也許要幾百年上千年,林子才能重新長起來。我們看到同樣是石灰山,沒有經過破壞,荔波茂蘭竟然保存著30萬畝的森林。專家們經過調查研究,認為這樣大麵積的森林是石灰山地區的一個本底,就是說,石灰山區本來是這個樣子的。茂蘭生活著一批喜鈣植物,它們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在石灰山上長期生活下來。把這裏研究清楚,改造全國的石灰山就有了辦法。

  在茂蘭森林中,我們看到的喜鈣植物,最多的是無患子科的掌葉木。它們的特點是葉子很像人的手掌。無患子科有很多成員,包括知名的水果龍眼、荔枝,還有著名的觀賞樹種欒樹。北京長安街上的行道樹,就有這種美麗的欒樹。在無患子目這個更大的家族中,還有葉子同樣像手掌的七葉樹科植物。掌葉木也叫韓德木,是一位叫韓德的外國人在很早以前發現的,但近年來卻再也找不到它的蹤影,許多人以為已經滅絕;然而,人們在茂蘭的林子裏一下子發現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掌葉木。

  走在茂蘭林中,你不用特意去找,那掌葉木會不斷地在你眼前出現。我們的車子剛停下,一下車就看到一株高大的掌葉木。它們是落葉樹,現在是春天,葉子還沒有出來。接著我們看到一株已經老朽的掌葉木,它在說明著茂蘭石灰山森林的久遠的曆史。老樹並沒有死去,它的根部發出的8--9根新枝已很高大,而且布滿了新枝和新葉。那剛發的小小的嫩葉,就已經有了手掌的模樣,讓人很為喜愛。人們告訴我,掌葉木的果實是球形的,像油茶果,成熟以後外皮紅紅的,裏麵的肉是黑色的,是一種油料,能不能吃還沒試驗過。

  有趣的是,許多種針葉樹也喜鈣,在這裏紮下根來。例如鬆科的黃枝油杉,在茂蘭就長得很好。它們這個名字的來源,主要是它們的幼枝在剛剛綻出的時候,那顏色是金黃的。我看到一株很古老的黃枝油杉,它那龐大的身軀蓋住了一座小山頭。它那胸徑至少在1.5米上下,主幹七米以上,分出20多個枝條,組成一個很大的樹冠。它大約可以說是茂蘭的黃枝油杉之王。

  羅漢鬆科的百日青,也喜歡在石灰山上生長。羅漢鬆在我看來是很美的一種大樹,它們的葉片比鬆科樹木顏色深,也寬大一些,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百日青的葉片,比羅漢鬆的還要寬大得多,但它還是針葉樹。

  這裏的針葉樹還有紅豆杉和穗花杉、鐵杉、翠柏和華南五針鬆等。無疑的,它們都是喜鈣植物,但這裏的營養條件真的比較差,所以它們一般長得並不高大。

  在石灰山森林裏,幾種樺木科的大大小小的鵝耳櫪已經吐出嫩葉,它們葉子的形狀很像榆葉。那些嫩葉紅紅的,很美。當然,幾種鵝耳櫪嫩葉紅的程度並不一樣,有兩麵都紅的,也有一麵紅一麵綠的。也有嫩葉全部是綠色的。在眾多的鵝耳櫪中,人們發現了一個新種,它就是隻分布在荔波的鵝耳櫪,定名為荔波鵝耳櫪。

  山毛櫸科的青岡櫟也在這裏安了家,山林中到處能看到它們。它們的生命力很強,把自己的根深深的紮入了石灰山中。有一種青岡櫟在當地被叫做紅青岡,它那木材的心子是紅的,花紋十分美麗,當地人特別喜歡。

  惡劣的環境條件要求這些樹木更加頑強鬥爭,在困境中求得生存。有一些樹種在長期過程中形成了強大的根係,並且有極強的穿串力。這樣才能在石灰山上紮下根來。這裏的人們稱讚一種大樹叫做假蘋婆,它們屬於梧桐科。它們喜歡生活在峭壁上,把根垂到幾米以下的地麵上來,那樣子很像熱帶和南亞熱帶山間的大榕樹。

  許多樹木的頑強精神,實在是讓人感動。一株大樹倒在地麵上,而從它的主幹上又立起來十多株小樹。它們用這種辦法延續生命。一株大樹把幾條根紮入石塊中,那塊大石頭竟然被紮得像一塊“核桃酥”,碎成好多小塊了。

  一株楠木立大在石頭上,它的幾條根從石頭邊上紮入地下。它身邊一株小楠木也伸出一條根紮入地下去。楠木正在吐新葉,紅豔豔的,很美。

  一株滿樹嫩葉通紅的小樹,讓人十分喜愛,它就是胡桃科的化香。它給人一種大自然美的感受。我想,它應該被列入觀賞植物的名單中。

  在條件比較好的一些地方,我看到了許多高大的樹。第一株大樹就是楓香,它的高度竟有25米。跟它在一起的兩株絲栗栲也很高大。我以為它們可能是最高了,誰知道還有一些更高的,它們是一些栲樹和楠木。

  我注意到,這裏的苔蘚植物多,藤本也多。許多藤本植物隨著大樹爬得很高,顯然是要到高處接受陽光。有一些細藤纏在粗藤上向高處爬,一直爬到樹頂,它們大約也是去接受陽光的吧。藤本的生命力也強,一株大藤本下部死掉,卻又用伸出的新莖纏住了一株大樹,這種精神讓我欽佩。

  茂蘭森林的下層,竹類也很多。例如箭幹竹、貴州懸竹等等。我看到的一些射茅懸竹,它們不是直立的,那細細的莖像藤本似的從高處垂下來,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觀賞植物。

  在歸途中,一對鴛鴦樹引起我的注意。一株高大而樹皮粗糙的圓葉烏桕,與一株樹皮細膩從崖邊平行伸出的掌葉木,在1米高處連接在了一起。它們的共同點是,秋天都向人們提供含油的果實。

  我在茂蘭森林裏停留很久,但仍然覺得沒有看夠。不過有一點,茂蘭的森林非常明確的告訴我,這個“底本”實在是我們改造石灰山的一個極好的樣板。看了茂蘭的森林,我對改造荒山禿嶺有了信心。

  峨眉:非常巨大的植物寶庫說到四川峨眉山,人們一般隻知道它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那裏特別好玩的是那些跟遊人玩耍打鬧的猴子。然而,我們今天特別介紹的,卻是峨眉山的植物。讓我們先了解兩個數字:在峨眉山3000多種高等植物中,中國特有和峨眉山特有的,達320多種,這個數字實在夠大;峨嵋特有、以峨眉定名的更有百餘種之多,這個數字就更驚人了。在峨眉山,為了有效地保護那些珍貴稀有的植物,劃定了好多個保護區。

  好大的一座峨眉山,我們走馬觀花,還花了三天的時間。

  我們到達峨眉山的那天下午,在山下的報國寺景區參觀訪問,最先見到的是桫欏保護區,它在峨眉山最低處的一條溝穀內,這條溝穀長1000米。應該說,在北亞熱帶,現在已發現多處桫欏,但這樣長的一條溝穀裏滿是桫欏的情況,也並不多見。我們在山下還看到了許多高大的樹木。有一種大樹叫梓葉槭,是受到國家保護的五種槭樹中的第一種,因為它最原始,也就是資格最老。在樹型上,它是我看到的最高大的槭樹:一般槭樹是些幾米到十米上下的小喬木,而梓葉槭高達20--30米。比梓葉槭更高的是馬尾鬆,40--50米高的大鬆樹聳立在山坡上,好不威風?一片高大的楨楠林更加讓我振奮,它們的高度在30--50米之間,胸徑都在1米以上,量了兩株,分別是1.3米和1.5米。呀,我真的是進入了一個巨大的植物寶庫。

  在第二、三天,我們先是乘汽車和乘纜車到峨眉山最高處-金頂,看夠了峨眉雲海,然後由一個叫雷洞坪的地方步行下山,兩天之內步行百裏,飽看峨眉山的植物世界,忘掉了疲倦,更是大大地開了一番眼界。

  我們第一個看到的是杜鵑花保護區,它在海拔2300--2600米的山上。因為我在以後的花海部分還要專門寫杜鵑花,這裏隻簡要地告訴大家,峨眉山的杜鵑花共有29種,這個數字是比較大的;29種杜鵑花中,開白花的有4種,而開白花的杜鵑花是相當罕見的,一個地方有四種開白花的杜鵑花更是罕見。

  穿過高大的杜鵑林,又穿過一片高大的針葉林,路旁的一株老紅豆杉讓我停住了腳步。它太古老了,又太倔強了。一眼就看得出,它至少有千年以上的高齡,胸徑在2米以上,樹皮紫紅紫紅,而且不斷地剝落。主幹下部有一個很大的樹洞。這些都在顯示著它已經年邁。然而它又很年輕,它那被折斷的主幹和許多大枝,都在抽新枝發新芽,說明它還有很強的生命力。

  我告訴小讀者們,近年來科學工作者從紅豆杉科的植物中,提取出一種紫杉醇,是一種很好的治療癌症的藥物;正是這種紅豆杉,在峨眉山上有比較廣泛的分布。

  峨眉山是一座中草藥的大寶庫,已經記錄到的藥用植物高達1600種。最驚人的是,當前已經發現的幾種治療癌症有效的藥物,包括紫杉醇、三尖杉脂堿、喜樹堿、鬼血素等,峨眉山上都有它們的種質資源分布,不是小麵積的,而是麵積比較大。這樣的中草藥寶庫實在也不多見。人們告訴我,以峨眉命名的中草藥,至少在10種以上。你們大約看過《白蛇傳》,那聰明美麗的白娘子,為了救她的丈夫許仙,不是由杭州到峨眉山來盜仙草嗎?仙草就是中草藥。

  在下山途中,一位采藥人與我相遇,他四旬上下,好客善談,主動介紹峨眉山藥源的豐富和藥農的艱苦生涯。他手指高高的山崖讓我看,說野生的黃連就生長在那種地方,他看到了,我卻怎麽也看不到。野生的黃連現在十分稀少,而在峨眉的高處卻還不少。當然要采到它們並不那麽容易,那山崖又高又險,沒有很好的安全措施是不行的。

  將要到達山間旅店的時候,我們發現已經進入一個古老樹種保護區,它們包括珙桐、水青樹和連香樹。珙桐有兩種,一種叫珙桐,另一種叫光葉珙桐,峨眉山特有的是後一種。這種美麗大樹的發現者,還是發現大熊貓、金絲猴的那位法國人達維院士。他當時是在四川寶興深山裏的一位傳教士,獲得院士頭銜是因為在中國采集到了大量的生物標本,並且與人合作進行了鑒定和發表。這裏的珙桐給我印象最深的有兩點:一是它們特別高大,30米左右的大樹很多,是我看到的珙桐樹中最大的一個群體;二是已到深秋,它們的葉子還沒有落,滿樹綠葉,很好看的。

  第三天,我第一個看到的是一株大珙桐王,準確地說是光葉珙桐王。它高度30米,胸徑1.5米。在我看到的珙桐王中,湖南八大公山那株當然第一,峨眉山這株第二;而從光葉珙桐的角度,峨眉山這株也是第一呢。又向下走不遠,一株從來沒有見過的奇特的大樹吸引住了我,讓我停下來看了好久。它是由幾株樹合成的一株大樹。不是有人把它們和在一起,而是它們自己天然長在一起的。它們真的是一株樹,但卻可以看得出是四株樹合在一起的。為什麽?因為一是四株樹皮膚的粗細的程度不同;二是空中的樹冠有四個,而不是一個。它是我看到的最奇特的連香樹,其它樹種也沒有這個樣子的。連香樹的確喜歡幾株連成小片分布,但幾株合成一株的,過去卻沒有見過。

  在“九十九道彎”這段險路上,彎多極,坡陡極,又是向下,每一步都要小心踏實,不敢分心。呀,這條險路兩邊的林子實在有吸引力,因為它太高大太美麗了,但我隻能在確有把握的條件下看上一眼兩眼。半路上,在不很險要的地方,我停下來向四外看,猛然發現在我右麵不遠處,一株常綠的大喬木上,開放著乳黃色的大花。我特別想馬上跑到大樹的跟前去好好的看一看,但幾乎是無路可通,溝深林密,單身一人,不敢冒險。那一樹濃綠的葉片,那幾朵鮮豔的黃花,實在是對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但我卻是隻能站在原地觀察,不能向西跨出一步。我當然隻好遠遠的看了。從花型和樹型看,我知道那大樹屬於木蘭科,而且知道它的名字叫做“峨眉擬單性木蘭”。一部工具書告訴我,擬單性木蘭中國隻有兩種:一種是雲南擬單性木蘭,分布在雲南、貴州、廣西,開大白花;另一種開黃花的,叫做“峨眉擬單性木蘭”,隻分布在四川峨眉山。在木蘭科植物中,開黃花的我隻記得有鵝掌楸,峨眉擬單性木蘭的黃花比鵝掌楸的大些,色調也稍深些。

  過了這段險路,不久,在山勢稍緩的紅椿坪,我看到了峨眉山特有的另一種木蘭科植物--峨眉含笑。含笑,我看過不止一種,都是花美葉也美的大美人,但我要說,峨眉含笑是最美的。遺憾的是,它的花期已過,我們沒辦法看到;隻是它那高大的身材、光滑細膩的皮膚,特別是那濃綠、稠密的大樹冠,就足以叫人心服的說不出話來。有一部書上說,峨眉含笑約高20米,我看到的幾株峨眉含笑高度卻都在20--30米,甚至有近40米高的。

  在峨眉山莽莽森林中,讓我最興奮最難忘的,是最後看到的楨楠林帶。我走遍全國,這樣1--2公裏長又這樣高大的楠木林,隻見到這一片。它們高大而威嚴,又十分秀美,幾百年不見衰老,木材又屬最優。走在這片林中和林下,你會感到一種巨大的享受。你馬上會想到這林子是誰造的,要問一問。我從大楨楠樹下的碑刻了解到,明代嘉靖年間,湖北雲夢僧人別傳來到峨眉山,由1567年開始造林,從萬年寺到清音閣,親手栽植楠、杉、柏等69777株,人稱“公德林”。這位高僧後被稱彗宗禪師。

  這本是一片人工林,400多年的漫長歲月,它已經演變成天然林。在中國大地上,我們到哪裏去找第二片這樣的林子呢?我的足跡幾乎遍全國,隻是沒有到過台灣和西藏。當然,我隻能說,我沒有見過。說真話,一直到現在,我對這位彗宗禪師的敬佩和感激之情一分未減。這樣的高僧可能很多,他們在祖國大地上植了多少樹,造了多少林,是數不清的。彗宗禪師可能是功績最卓著的一位。我想,把這種林子叫做“公德林”最恰當,因為它本身的確是一種公德,是造福公眾的;同時,心中沒有公眾的人,公德不是很高的人,也不會去造林。這種營造“公德林”的精神和作法,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價值。

  我的一位老朋友,林業專家,一直認為應該提倡營造有價值的闊葉林,改變目前人工林單一樹種的情況。這片楨楠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說明楨楠就是營造闊葉林的一個很好的樹種。當然,楠木生長速度很慢,想很快見到效益是不行的。這就又需要彗宗禪師那種長遠的眼光。我希望我的小讀者們具有這種眼光。

  §§第五章 熱帶雨林奇觀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