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道義論環繞

  試問,這一高超的政治智慧,究竟“高超”在哪裏?

  1.仕途大原則。清儒顧炎武在《與友人論學書》中講了一段學人出仕在榮辱之間的大原則:“行己有恥。自一身以至天下國家,皆學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來、辭受取與之間,皆有恥之事也。‘恥之於人大矣’。不恥惡衣惡食而恥匹夫匹婦之不被其澤。故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

  所謂“出入往來、辭受取與”,就是做官不做官的取舍。這期間,必要碰到榮辱考驗。當官的不恥於自己少衣少食,而應恥於天下人民少衣少食。學者出仕,皆以天下為己任,“一身以至天下國家”,蓋是“學而優則仕”問題。顧炎武再次重申孟子“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這裏找到的正是君子做官的主體性條件,做官須知“有恥之事”,榮辱之間,是有原則的,那是道義所定。自我的努力是受這道義支配的。這就叫“反身而誠”。

  成為“反身而誠”應有之題的,就是護正一片知恥之心,因為人人應該有知恥之心,尤其是當官的,而且對其而言要成為一種受到監督的責任。宋儒許衡在《遺書》說到這點:“教人使人,必先使有恥。無恥,則無所不為,既如此,又須養護其知恥之心,督責之使有所畏;榮耀之使有所慕。督責榮耀,皆其所以為教也。到無所畏不知慕時,都行不將去。”儒家教化的根本目的之一,是教給人們知恥觀念和養護知恥之心,當官的和官方教育的,都要參與到這樣的教育之中,並使之成為當官的榮辱觀念的自覺意識。然而,要受到這種教育,就必須首先接受和學習儒家道義論,所以,學者出仕,也離不開這樣的環節。

  走入仕途,勢必會有功成名就之感,也勢必會帶來榮華富貴之利,“道義”和“名利”之間如何權衡其中的利弊得失?儒家總體上堅持見利思義、以義為利,所以,榮與辱,也是以道義論為基本立場,並且在現實的實際層麵上,儒家看重了道義的先在性和道德的實踐性。功名和富貴,是低於道義和道德的,由仕途獲得的名利,是絕不能遊離於道義、道德之外的。黃宗羲說得如此,他在《陳夔獻五十壽序》中這樣說道:“誌道德者不屑於功名,誌功名者不屑於富貴;借富貴以成功名,其功名為邂逅,借富貴以談道德,其道德為虛假。”這樣的說法並沒有背離儒家的“三不朽”精神,即立德、立功、立言。這立德、立功、立言,在儒家看來,都是做人做官的榮辱之辨。但是,“三不朽”還是有個次序的,德先、功次、言後,因為德是道義所生的,它理所當然的居前。黃宗羲這裏的排序,先道德,次功名,後富貴,還是儒家“三不朽”精神的體現。但是黃宗羲似乎更加集中在道德的居先上,功名和富貴,都可以淡泊而不計較,它們與道德相比較,就是次要了。當嶽飛講“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風和月”,此番的看破功名富貴的道義境界不是儒家的又會是屬於別家的嗎?

  《清碑官箴》言:“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在榮與辱上,首先官吏要樹個公和廉,公決定廉。公,是指公道、公正、公平,是堅持道義、堅持正義的實現,也就是廉潔的效率保證。人民與其說是服從官員的位子,還不如說是服從官員堅持正義的公正和公道。從上到下的各級官員,人民總是對他們保持這樣的要求。在一個缺乏健全的法製和法治的社會裏,也隻能依靠官員的自身努力,但是從上到下,必須以操守為要。清人朱方增在《從政觀法錄》(卷七)中記這樣一件事:“康熙二十七年正月,陛辭。諭曰:‘巡撫為地方大吏,以操守為要,大法則小廉,百姓俱蒙福矣。’騭奏曰:‘臣向在四川時,不取人間粒米束草,惟帶一二家僮,日費取給於家中,不敢有私。’上曰:‘身為大臣,尋常日用,豈能一無所費?若必分毫取給於家,勢也有所不能,但操守廉潔,念念從愛百姓起見,便為良吏。人貴始終如一,朕特簡爾,當砥礪清操。地方一切利害,有關百姓,不妨事事奏聞。’騭奏曰:‘臣當嚴禁屬吏科派及詞訟賄賂諸弊。’上曰:‘為大吏者亦須安靜,安靜則為地方之福。凡貪汙屬吏先當訓誡之,若始終不悛,乃糾刻可也。’”王騭,山東福山人,順治進士,康熙十九年授四川鬆茂道,二十六年授江西巡撫。他為官清廉,公私分明,受到康熙讚許,在康熙的地位上,他擔心的不僅僅是身邊周圍官員的清廉,更關心地方各級大小官吏的清廉與否,因為他們是與百姓天天打交道的,深知下層民間的苦樂寒酸。當然,榮辱觀總是帶有時代性和階級性,康熙是站在他的階級地位上講操守廉潔,公私分明,但是,如果從最一般的意義上討論榮辱觀問題,也存在著共同性的要求,那就是在一種道義論設定下的榮辱選擇。公正、廉潔、高效、忠誠、公平、節儉、守信、愛民等從政規範,還是具有普適性價值的。

  2.“正氣”問題。從道義論到榮辱觀,儒家試圖培育出的是一種“正氣”的道德觀念和實踐精神,亦如孟子描繪的“大丈夫”一般。孟子對於君子出仕從政,寄予道義上的關切和道德上的期待:“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誌與民由之,不得誌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我們已經不止一次地引證、引用或論及過孟子的“大丈夫”,這完全是道義論立場中的“大丈夫”,也是儒家榮辱觀念中的正氣立場。文天祥作的《正氣歌》,在其正氣裏交相輝映的就是儒家道義論及其榮辱觀的弘揚。《正氣歌》感慨:“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然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待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旁薄,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係命,道義為之根。”文中所舉的西漢使節蘇武,東漢將領嚴顏(劉璋部將,被張飛俘虜,拒不投降),唐代名將顏常山和張巡(據說,每次作戰,為鼓舞士氣,他總要大聲呼喊,以致咬碎牙齒,睜裂眼眶),都渾身有股正氣,不畏權勢,不吃誘惑,不懼生死,這是出於道義,這就叫“道義為之根”。《正氣歌》,整篇充滿的正是儒家道義論的精神,是頌揚道義的正氣,這樣的評價,一點也不為過分。

  3.儒家榮辱觀,能夠與時俱進的方麵。做人要成為君子,做官要有君子之政,這既是“大丈夫”的所以然,又是與道義論善始善終的指歸,這是儒家設計的道義論環繞。《中庸》就說過:“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重要的是,榮辱觀又是一種責任觀,它由此引向儒家要求的責任意識。近代大儒梁啟超還是堅持這樣的信念,他在《嗬旁觀者文》一文中已經從近現代世界性視角來“演繹”出儒家“大丈夫”這個責任品性的內在積澱:“人生於天地之間,各有責任。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自放棄其責任,則是自放棄其所以為人之具也。是故人也者,對於一家而有一家之責任,對於一國而有一國之責任,對於世界而有世界之責任。一家之人各各自放棄其責任,則家必落;一國之人各各自放棄其責任,則國必亡;全世界人人各各自放棄其責任,則世界必毀。”其實,儒家中有一批思想家能夠適應和順應曆史發展,也能夠與時俱進地推進道義觀、榮辱觀、責任觀。這也表明,儒家思想、儒家政治道德思想、儒家官德理論,是有其普適性的方麵。

  能夠與時俱進,隻因其基本的核心部分是精髓是精華。現在讓我們再返歸到先秦來看一看它的曆史早期。大儒荀子還專門撰寫了《榮辱》篇章,申明儒家的榮辱觀,並且與道義、與義利之辨直接掛起鉤來,也同國家、社稷安危緊密聯係起來,他指出:“榮辱之大分,安危、義利之常體: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通者常製人,窮者常製於人,是榮辱之大分也。”在榮辱觀上,荀子一下子拉近了與孔子、孟子的距離。因為荀子給“榮辱”下的定義是界域於“先義後利”,孔子是“見利思義”、“義然後取”,孟子是“王何必曰利”、“以義為利”,基本傾向是一致的。有人說,荀子和孟子是孔子以後的兩位大儒,但是似乎更多的評價是孟子優於荀子。在哲學上兩人是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之處,可是,在榮辱觀上,由於堅持的都是儒家道義論,兩位大師的“義之所在”之態度、觀點,精神指歸上有相同旨趣。這也是回答這個能夠與時俱進問題的有力答案。

  儒家的榮辱觀念與“義利”之辨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麵,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儒家還從“效率”上看到榮辱觀念會引導為政的不同結局。荀子認為,先義後利者能夠事事通融,先利後義者事事被動。前者能夠很好地去領導別人、管理下屬、駕馭大局;後者往往就處於被動地位,受製於人,更無力駕馭國家大局。對於當官的來講,由此生成的德性堅定、保持知恥心、責任心、正氣觀,以及德風與德草、進與退、辭與受、去與就、仕與不仕,都有榮辱觀的定位。儒家的道義論立場,猶如一把“達摩克利斯劍”,始終“懸掛”於我們的內心深處,也猶如康德的“頭上是燦爛星空,心中裝的是道德法則”一般的“魔力”。榮辱觀,從心頭上找原因,從義務上找出路,因為它有這樣的“結局”。

  其實,榮辱觀念,在中國人的思想境界裏,差不多諸家都有自家的看法,但是儒家的榮辱觀是比較入世的,有積極進取之用。老子也有榮辱之辨,《老子二十六章》:“雖有榮觀,燕處超然。”這段話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雖有“榮辱”觀念,但是不會去爭取做到,而是超脫於此,取“無為”之勢。一是雖有榮華,但不能沉溺在裏麵。因為“道”是無為的,是“不占有”的,是“不自恃”的。這兩層意思裏也都含有一層道義論立場,是基於老子之“道展開的,可是,最後的歸宿卻是消極的、出世的。船山點到此處要害,他解釋老子此段,抓住老子之道的”虛無“之本質:則道之遊於虛,而常無間者見矣。”因而榮辱觀也就隨之隱匿,不見天下之榮辱的真實和虛妄之辨,更難有以“義”為“利”以“辱”見“榮”的積極進取之精神。儒家的基本立場是十分鮮明的,既有榮辱事實,也有榮辱觀念。有“榮”則進取,是基於道義而成;有“辱”則去之,也是基於道義而生。出仕不出仕、做官不做官,是憑借道義而作出,由此生成的榮辱觀念,也是由這道義而來的。在這個“道義”上,榮與辱,就得到了判定。當然,如果要徹底地追問一下,儒家之“道”與老子之“道”原則上是有不同哲學解釋的,這一點,我們在“序論”部分已經有了關於儒家“道義”的辨析。正由於對“道”對道義的哲學立場不同,於是就有了儒家和道家不同的道義觀和榮辱觀。

  榮辱問題,既然作為一個政治道德問題提出,也作為儒家官德的一部分,它內在包含儒家基礎性證明,也的確是儒家道義論的環繞。我們還會進一步看到,它本質上還取決於儒家對於“義利”之辨的特定展開。

  [明]袁黃:《了凡訓子書》。

  [宋]範質:《誡兒侄八百字》。

  [宋]陸遊:《放翁家訓》。

  [宋]袁采:《世範》。

  [宋]朱熹:《勸學文》。

  [明]何良俊:《語林》。

  [清]孫奇逢:《孝友堂家訓》。

  《陸九淵集》:卷三二,中華書局1980年版。

  [明]薛宣:《讀書錄》卷三。

  《周敦頤集通書》。

  《許文正公遺書》卷一。

  《王陽明全集》卷六。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07頁。

  《許魯齋集》卷一。

  《孟子滕文公下》。

  《荀子榮辱》。

  《荀子榮辱》:“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於利,舉國而興之,不為改視,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君子之勇也。”與孔子“君子義以為質”、“見義不為,無勇也”,與孟子“惟義所在”、“集義所生”,有“異曲同工”之妙也。

  [明]王船山:《老子衍》,嶽麓書社1993年版,第32頁。

  §§第十三章 義與利:堅定的道義論立場與實學的開拔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