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儒家的開啟:從政之路與中國知識分子的“責任”情結

  儒家的“法先王”傳統,無疑成為儒家仕之傳統的榜樣。士從政,則為仕。“儒”也好,“士”也好,均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最早稱呼。

  1.中國知識分子,從開啟的一代,就有了的情結。帶有儒家信念的知識分子,從其一開始,就具有相當的入世精神,因此,從這一角度來說,中國知識分子的內在精神寫照,本根上還是屬於承繼儒家傳統的一種積極延續。按儒家定義,所謂“儒”指的是一批有知識、懂禮儀、有特定行為品格和獨立人格的知識分子,也即“作為一種具有特定傾向與‘專業’範圍的知識階層”。儒學大師荀子對“儒者”作了“雅儒”、“大儒”之別,也意在突出其實現政治使命的社會責任。自孔子以來,儒家人物積極奔波,努力參政,並且在事實上確實多次參與了社會政治活動。儒者們“把目光由原初的以知識與禮儀服務於社會,進一步擴展到濟世治國,明確以政治與倫理方針幹預社會現實”。儒家思想在以後的發展中雖有所起伏,但是這一傳統在儒家的政治道德思想裏,確是一以貫之的。

  儒家主張“內聖外王”,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自身的完美德性發揚光大而推至治國平天下。這一治國路徑立足在修己生德而成德上。並且儒家站在道義論立場上,以不可抗拒的絕對義務論來要求從政者(當也包括知識階層參與政治)必須堅持德性為本來從政執政。儒家創始人孔子在麵對其弟子(也算得上是最早的一批中國知識分子)從政時一再要求他們“為政以德”:“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也。”為政也以孝為本。“聞其政,求之與……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執政是以溫良恭儉讓諸德性為準則。子張問政,孔子說:“居之無倦,行之以忠”,為政必須勤奮和忠誠。子路問政,孔子答道:“先之勞之”,外加“無倦”講的也是這種意思。在《堯曰》篇,孔子直麵回答子張提出“何如斯可以從政”的問題,孔子說出了士者從政之德,有“尊五美”、“屏四惡”之具體性要求:

  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君子為政以“尊五美”、“屏四惡”為要。以德性為本,以德政為先。在這裏,孔子似乎對其弟子從政抱著積極的態度,但是希望和強調他們必須堅持德政和德性。

  孔子似乎為中國知識分子勾勒出一條主體從政路徑,即“學而優則仕”。他的弟子子夏若有所悟:“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居官有餘力則應當努力學習,學習有餘力則應當努力去從政。也就是說,學習與從政是可以無加間隔阻力而相互通暢的,隻要努力去做。其實,孔子對其弟子從政是褒貶有別的,但總體上還是積極認可的。在《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中有記載:

  宰予,字子我,魯人。有口才,以言語著名。仕齊為臨貴大夫,與田常為亂,夷其三族。孔子恥之,曰:“不在利病,其在宰予。”

  冉求,字子有,仲弓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歲,有才藝,以政事著名。仕為季氏宰,進則理其官職,退則受教聖師。為性多謙退,故子曰:“求也退,故進之。”

  仲由,弁人,字子路。一字季路,少孔子九歲。有勇力才藝,以政事著名。為人果烈而剛直,性鄙而不達於變通。仕衛為大夫,遇蒯薊與其子輒爭國,子路遂死輒難。孔子痛之,曰:“自吾有由,而惡言不入於耳。”

  宓不齊,魯人,字子賤,少孔子四十歲。仕為單父宰,有才智,仁愛,百姓不忍欺,孔子美之。

  對於子我、子有、子路、子賤之“仕”,孔子評價不一,褒貶不同。在此篇,記錄孔子弟子為仕的,還有多人,雖沒有孔子的評論,但是從其字裏行間看到似有孔子的讚美之辭,也即他們的仕之品德和行為基本上符合孔子的標準:

  言偃,魯人,字子遊。少孔子三十五歲,時習於禮。以文學著名。仕為武城宰。嚐從孔子適衛,與將軍之子蘭相善,使之受學於夫子。

  澹台滅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四十歲。有君子之資,孔子嚐以容貌望其才。其才不充孔子之望,然其為人公正無私,以取與去就以諾為名,仕魯為大夫。

  高柴,齊人,高氏之別族,字子羔,少孔子四十歲。長不過六尺,狀貌甚惡。為人篤孝而有法正。少居魯,見知名於孔子之門,仕為武城宰。孔子對其弟子不樂仕也有些許讚美:

  公析哀,齊人,字季沉。鄙天下多仕於大夫家者,是故未嚐屈節人臣。孔子特歎貴之。

  漆雕開,蔡人,字子若,少孔子十一歲。習《尚書》,不樂仕,孔子曰:“子之齒可以仕矣,時將過。”子若報其書曰:“吾斯之未能信。”孔子悅焉。

  由此看出,孔子對於他的弟子就仕出仕是辯證對待的。孔子的看法似乎也代表著中國人對於知識分子“優則仕”的傳統觀念。

  2.責任關切。透過上述孔子一席談論,可以看出在其褒貶之間傾注著一種對於知識分子從政的責任關切。此關切有三:

  第一,為政有進。知識分子學有長進,進退有餘,見國家需要則挺身而出就仕,這是他們的正路,不得見異思遷。第二,從政以德。知識分子習政有所長,它見於德性和才藝,兼其兩者習政為最佳,而其中仕之品德優先於仕之才藝,為政以德,這是知識分子從政的“絕對命令”。在這裏或許孔子開了知識分子從政取“德與才何者為先”的道德爭論之端!第三,執政有道。知識分子執政天下,應是以知識和能力治理家國走遍天下的,在位謀政,不得懈怠,不得糊弄。衡量其資的恰是處理政事的知識能力,而這正是知識分子借此執政天下的必由之路。孔子關心的是知識分子仕之進路的正道、德性、知識、能力,它象征的恰恰是知識分子勢必“為政以德”的倫理責任和官德意識。但是從孔子弟子從政的實踐經曆來看,其為政者未必走入知識分子從政的如孔子所期望的理想結局,如宰予。因此,同一個環境、同一種條件、同一位教師培養出來的人,隻要心術不正,結果就會兩樣,甚至會截然相反。我們必須認真對待這種情況。要析其此,就得找出根源。上升到責任意識,可以看出其微妙所在。

  那麽,何謂此番“責任”意識?對此放在儒家立場來看,其至要在:以道義論立場確立出於義務敬重心的自律責任體係。它首先是從人的內在出發,建立在人心中存在的客觀普遍的道德基礎上的自律。孟子的證明最具這樣的邏輯。

  孟子肯定,人之為人的根據是由人心中的善端及其擴充而最終確立,而能與人的本質做到名實相副的,恰恰就是人擁有這種善端的擴充發揚。不僅這種善端的擴充本身,就是認識、體悟和把握道義的過程,而且做到它本身也是人的責任和義務,就連堯舜這樣的帝王也是盡於此責的。孟子分辨:“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在孟子看來,“由仁義行”,就是“盡其善端”、“擴而充之”,這是人的義務。更具義務論立場的儒家邏輯上,孟子陳述了由內向外的責任前提,即主體性保障問題。孟子最有力的證明是提出了“善端”說,並由“四心”“四德”到“義之路辨”,突出了義務論立場。

  《孟子公孫醜上》有一段如是證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對於把人的“善端”“擴而充之”的義務心證明,孟子的基本思路是:人的“不忍人之心”是出於人之天性所固有,由“不忍人之心”擴而充之,即為“四心”:惻隱,羞惡,辭讓,是非;而“四心”就是仁義禮智的發端。這樣由“四心”而“四端”,由“四端”而“四德”,乃徑以“四德”為人之本性所固有,即構成孟子“性善論”的理論結構。雖然孟子主張“善端”是“非由外爍我也,我固有之也。”然而對於“四端”的由內向外,孟子傾注於人要反求於自身的主觀努力,去擴充、培植、發揚:“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燃),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於事父母。”而這需要對人“求其放心而已矣”的一種義務心自覺。因為人對此存在“求則得之,舍則失之”的兩種可能,但如何“求則得之”?在這裏孟子引進“義之路辨”的一係列闡述和論證,以“路”訓“義”、使“義”與“道”相聯結,意在挑明這種義務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孟子離婁上》:“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按道義走路,就是正路。按道義行動,就是正義。這也與孔子“行義以達其道”相為彰顯。

  按孟子這一邏輯的證明,其實際意義是解決了儒家崇尚內聖外王而引發出的兩個相互關聯的問題,即“內聖”的自律體係依靠什麽來運轉,其主軸心又是依靠什麽來建立的以及“外王”的他律體係依靠什麽來保證行為的準確性和合理性。儒家的觀點,集中在孟子“義之路辨”的一種道義論立場中對義務、責任的敬重心確認。這也為中國知識分子誓言成為孟子式的“大丈夫”奠定了一種責任傳統。同樣也為儒家官德理論體係奠定了基礎性向導。

  說到底,孟子的證明,仍然是基於殷周以來的道義論、仍然是基於法先王的傳統。這已經成為儒家政治道德的基礎性認識。因此,儒家官德理論,上有溯源,中有陳述,下有延續,它是淵源於先王的傳統又紮根於道義論立場的一種理論體係。

  如果說儒家的責任體係是來自於道義論立場的孟子式證明為“藍本”,那麽,我們一般講到的包括行政責任、法律責任、道德責任為主要內容的責任體係,在儒家就集中地表現為行政責任和道德責任。由於在孟子的哲學體係裏,法律基本上是沒有地位的,或許隻有心中的“法”,而沒有外在的法律規範,因此,法律責任就無從在孟子的邏輯裏占有一席之地,它影響了整個儒家官德體係的實際效率。以致有許多貪官汙吏敢於以身試法、鑽法律的空子,就是缺少這樣的法律責任對他的製約力。如果使之運用於今天,那這個法律責任是絕對不能取消或淡化的。當然,孟子的心願還是值得敬佩的。這一點,我們還將在下麵的章節裏繼續分析。

  §§第五章 儒家規範論與官德理論的精神寫照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