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綜述

  本欄編輯 劉佳利

  2012年,縣委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十八大”精神為動力,緊緊圍繞年初確定的奮鬥目標,團結帶領全縣上下迎難而上、負重前行,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特別是7月以來,縣委不受人事變動的影響,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以作戰的狀態、機製和效率,全力打好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三個“百日攻堅大會戰”,實現了經濟穩中快進、社會和諧穩定、群眾安居樂業。

  立足工作全局,突出第一要務,全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縣委始終堅持加快發展第一要務,克服各種不利因素,經濟社會保持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2012年,全縣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二字頭、兩位數增長,實現“六個上台階”,即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同步邁上60億台階,分別達到63.5億元、66.4億元;財政總收入邁上6億台階,達到6.42億元,稅性比和增幅位居全市前列;規模工業增加值邁上20億台階,達到21.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邁上6000元台階,達到6005元,實現“九連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邁上12000元台階,達到12800元。

  招大引強建基地,工業產業加快集聚。按照“產業高端化、產品終端化、服務前端化”的思路,舉全縣之力發展工業。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家,達到44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06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1.9億元、工業利稅1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18%、41.7%。銅製品基地列入2012年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配套基地,工業園區昂首挺進全省百億園區行列。

  以建設城鎮的理念繼續優化了園區平台。按照“生態立區、工業旺區、城市新區、生活靚區”的定位,基本完成了園區調規,同步推進了交通路網、環保設施、公租房等生產生活設施建設。園區投入再創新高達到4.1億元,完成比例位居全市第三。基礎條件不斷完善,累計建成15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銅製品基地“六縱三橫”的路網基本成型,319國道和將軍大道園區段主體工程基本完成;皮革、電鍍兩大專業汙水處理廠基本建成營運,423套園區公租房全麵開工建設;園區公交化運營順利開通,小城鎮開發建設快速推進,城園對接進一步加快。

  以靠大聯強的氣魄加快構建了現代產業體係。深化了與台灣彰化、浙江嘉善、福建南安等戰略合作與產業對接,將銅製品產業延伸到衛浴水暖行業,引進了永恒服裝、兆豐皮革等一批品牌商和終端商。2012年,四大支柱產業貢獻突出,銅製品產業(含電子信息)實現稅收1983.6萬元;皮製品產業實現稅收3343.1萬元,增長138%;藥化產業實現稅收1674.2萬元,增長64%;繭絲綢(含紡織服裝)產業實現稅收2449萬元,增長87%。戰略性新興產業初現成效,凱迪電力即將並網發電,泰瑪科技成功落戶,醬製品、三灣老酒、有機茶葉等傳統食品加工業重獲振興,與四大支柱產業共同挺起“4+2”工業“脊梁”。

  以扶優招強的力度不斷培育了優勢企業。加快推進了羅星產業園、福興皮革、永恒服裝、凱迪電力等7個市重點調度項目建設,穩步推進鑫陽光製革“退城入園”;加大了對紫晶化工、海天藥業等重點企業幫扶力度,促其盡早上市;加強對貨運物流業支持力度,新增運力186輛2.33萬噸,實現利稅7900萬元;累計為企業幫扶招工6800多人,幫助小微企業融資1.3個億。2012年9月份以來,按照全市工業“百日攻堅大會戰”的部署,組建14個招商攻堅隊,接洽120餘批次客商,簽約項目30餘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0個;在浙江溫州、廣東東莞舉辦產業招商推介會;全年實際引進省外資金18.5億元,增長15.6%。

  合力攻堅破難題,城建重點項目倒逼推進。總投資40億元的53個城建重點攻堅項目90%以上已開工建設,完成征地2190畝,拆遷2萬餘平方米。投入資金之多,推進力度之大,成為帶動固投、拉動內需、壯大總量的“強引擎”。

  暢通工程提速推進,交通路網加快完善。強攻“五路兩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吉蓮高速建成通車,永新昂首邁入“高速時代”;319國道加快改造,衡茶吉鐵路文茶聯絡線即將鋪軌貫通,三灣大道一期改造全麵完成,將軍大道二期工程完成90%,將軍大橋和仰山大橋全麵啟動建設,“省內三小時、市內一小時、縣內半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民生工程加快推進,社會事業加速發展。城北中醫院主體基本完工,城西學校全麵啟動,任弼時中學搬遷工程列入省政府調度項目,東裏教育園區建設等一批工程進展迅速,廉租房及棚戶區改造工程完成60%主體工程。

  邊貿工程強力推進,商氣人氣快速集聚。圍繞打造湘贛邊界重要商貿城市,大力推進城西綜合商城、城北集貿商城、湘贛汽配商城“三大商城”和綜合物流園建設,繁榮三產服務業。目前,城北集貿商城、湘贛汽配商城已經全麵開工,城西綜合商城征地安置工作基本完成,綜合物流園爭取土地指標250畝。

  提升工程深入推進,城區環境明顯改觀。按照“一江兩岸、一城三區”的發展思路,全麵啟動了5.3平方公裏的河東新區開發建設,拓開城市空間。開展了“營造好環境、喜迎十八大”活動、“美麗中國永新在行動”等聲勢浩大的市容環境整治活動,組織萬餘名幹部定期清潔環境、整治秩序。啟動了湘贛大道景觀亮化和街景改造,規範了交通秩序;大力推進城區“六綠”工程,城區新增綠化麵積40萬平方米;“劃行歸市”開局良好,省級園林城市創建步伐不斷加快。

  持之以恒促統籌,美麗鄉村建設加快推進。緊扣“和諧秀美”主題,全麵貫徹“八不八多”原則,創新思路舉措,紮實建設美麗鄉村,特別是2012年9月份以來,著力決戰美麗鄉村建設“百日攻堅大會戰”,累計投入資金7000萬元,基本完成114個美麗鄉村點、1.2萬畝高標準農田和3萬畝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硬化村道120多公裏,4000農戶1.6萬農民直接受益。

  在建設布局上突出示範性,堅持“集中布點、整村推進、成片發展”。突出鎮村聯動,重點沿安茅線和泉南高速連接線45個村點,打造長20裏、涉及1000農戶,集秀美生態、富民產業、文化宣傳和基層黨建為一體的美麗鄉村綜合示範帶,完成了3.5萬平方米坡屋頂和外牆改造,彰顯了廬陵風格;建成7個文化園和3個千畝產業基地。綜合示範帶從“撒胡椒麵”到“握指成拳”,示範效應良好。同時,從源頭管控農民建房,製定下發了《永新縣城鄉個人建房管理辦法》,做到“三級聯審、聯合巡查”,狠刹沿路建房、圍路建房、“開天窗”亂占耕地建房現象。特別是,創新美麗鄉村建設,在8個鄉鎮實行“引農上坡”建房試點工作。

  在建設內容上注重全麵性,堅持“規劃引領、產業支撐、環境配套”。以城鄉一體化的理念,統籌推進農村“五位一體”建設。組建了村鎮規劃所和鄉鎮土地流轉中心,100%的鄉鎮村製定了村莊布點、功能布局、農民建房和產業發展四個規劃,做到了規劃先行、全域覆蓋;全年流轉土地2.3萬畝,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實施企業化、規模化運作,引進恒龍農林等3家龍頭企業和食品加工企業,建成5個千畝基地井岡蜜柚基地;落實高產油茶1萬畝、花卉苗木5000畝、楠木8000畝;新增蔬菜種植1430畝、桑園麵積1000畝、綠化植樹15萬株,重煥蠶桑、“和子四珍”、有機茶葉等傳統產業新活力。堅持以教育、衛生等資源為依托,以紅色、書法、非遺等文化為要素,全力攻堅美麗鄉村建設,實現了鄉鎮幼兒園、農民醫保、村衛生室、鄉鎮便民中心和“群眾說事室”“五個全覆蓋”,打造了懷忠鎮當邊將軍文化村、龍源口鎮黃陂洲非遺文化村等特色村點。

  在建設力量上注重聯動性,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多方支持”。政府著重在組織領導、指導引導、調度督查和考核評比等方麵下功夫,給予必要的財力支持,進行全方位的服務和政策扶持,既不大包大攬,又不放任自流。農民著重在建設規劃、資金籌集、環境整治、產業發展、推選帶頭人等方麵,充分發揮主人翁作用,做到“自己家園自己建、建美家園自己享”,累計自籌資金達500萬元。社會各界和縣直單位著重在資金幫扶、業務指導、聯係項目等方麵給予支持,全年社會捐贈200多萬元,單位部門幫扶200餘萬元,整合涉農項目資金3500多萬元。特別是,對8個“引農上坡”示範點實行“多對一”幫扶機製,除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外,每個村點還給予110萬元資金的支持,加快建設進程。

  堅持以人為本,繁榮民生事業,穩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

  堅持民生優先、基層為先、服務在先,盡最大的努力解民生之憂,謀民生之利。全年民生支出達9.5億,占財政總支出的67.5%,讓全縣更多群眾共享到改革發展成果,促進了和諧社會發展。

  深入挖掘特色文化,不斷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堅持市場化方向,圓滿完成了文化體製改革。縣采茶劇團和縣電影公司整體轉企改製,縣廣播電視局與電視台全麵分開,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到位,有效釋放了文化生產力。依托優勢,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為全省唯一的曲藝類節目,永新小鼓《寶朵衝浪》參加了全國第十六屆群星獎比賽;打造了一批美麗鄉村文化“一村一品”示範村建設;不斷加快縣鄉村文化網絡建設,活躍了城鄉文化生活。培育典型,營造良好文明風尚。推出了黨的十八大代表邢鐳、全市“見義勇為”模範龍細風和全省學雷鋒活動先進集體永新誌願者協會,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弘揚了核心價值觀。

  深入實施民生工程,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學有所教”取得新成效。全麵啟動校舍維修改造、公辦幼兒園改造,推進學生食堂公益性改革,實施營養餐工程、熱水供應工程,全縣150所學校、40087名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吃上了營養餐,洗上了熱水澡;11所鄉鎮公辦幼兒園開班,任弼時中學進入省高中教學質量第一方陣。“勞有所得”取得新突破。全麵落實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新增城鎮就業1.2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5.49萬人次,發放小額擔保貸款7368萬元。“病有所醫”取得新進展。加快推進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食品藥品安全態勢平穩,群眾“看病難”有效緩解,新農合參合率提高到97.7%。“老有所養”取得新成績。社會救助體係不斷完善,低保標準大幅度提高,發放低保救助款3690萬元,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住有所居”邁出新步伐。開工建設了廉租房660套、公租房420套,改造城市棚戶區40戶、農村危房1014戶,完成國有林場和農墾企業危舊房改造6.68萬平方米。“貧有所幫”踏上新台階。實施整村推進扶貧項目208個,完成移民搬遷626人,建設安置示範點2個,三灣鄉九隴村、煙閣鄉長富村等133個貧困村扶貧成效顯著。

  深入排查調處,社會管理不斷創新。探索了“群眾說事室”、“3+10”、社區網格化管理等自治模式,設立了特殊疑難問題信訪基金,建立了覆蓋城鄉的“天網工程”,完成了農村客運班線公車公營改造。特別是去年7月份以來,深入開展了重大矛盾糾紛、信訪突出問題和安全生產隱患機製排查調處活動,對排查出的159例隱患問題,采取“一例隱患問題、一名縣領導、一個責任單位、一套工作方案”的包幹負責機製,159例隱患問題基本調處到位。全縣社會和諧穩定,連續4年被評為“全省信訪工作三無縣”,公眾安全感躍升到全省第25位。

  強化黨風廉政,促進民主團結,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水平。

  縣委按照“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求,切實加強黨的建設,凝聚了發展正能量。民主政治建設全麵加強。充分發揮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完善縣委決策議事規則,把管人與管事有機結合起來,支持政府積極開展工作,充分發揮人大、政協的監督和參政議政作用,做到了四大班子間事業同心、目標同向、工作同步。健全社會主義法製,努力營造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環境。黨管武裝工作進一步加強,“雙擁”共建水平不斷提高,軍政軍民和諧融洽。注重發揮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群團組織的作用,加強對統戰工作的領導,集中並調動各方的智慧和力量,鞏固和發展了全縣上下團結一致的大好局麵。

  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取得新成效。強化縣委中心學習組學習力度,縣委班子帶頭貫徹民主集中製,努力創建“五好班子”。繼續實行領導幹部“三掛”責任製,廣泛開展了訪貧思廉、“雙百千萬”和“三民”大承諾活動,同步推進了“三大”主題教育和創先爭優活動,幫扶困難群眾解決民生難題2650個,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大力推行黨務公開,製定公布了縣委權力運行製度和流程圖,規範權力運行,實施陽光操作。在全縣開設“五大課堂”,培訓、教育黨員幹部5.6萬人次。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采用“排名定提名”的辦法,規範領導幹部提名權,50多名實幹型幹部被提名重用,一批優秀幹部在市委公選中脫穎而出;在全縣公開選拔5個副科級實職和14個正副科級後備幹部,並分類重用,樹立了用人導向,基層黨組織建設鞏固提升。始終堅持抓基層、打基礎,創特色,樹品牌,開展了後進黨組織轉化升級,落實了基層組織“五覆蓋”、黨員“五發展”,把實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推行五步工作法、打造園區黨員之家、開展黨員義工服務群眾和“四聯四幫”活動作為黨建項目進行重點建設,紮實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黨建重心向“兩區”、向農村延伸,新建25個企業黨組織,2400多個農村黨小組;率全省之先,在縣工業園區建成集“黨員、工會、青年、婦女之家”於一體的黨群服務中心,得到了市委王萍書記的充分肯定;推出了全國先進黨組織三灣村黨支部、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縣公安消防大隊黨委等一批典型;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製,對農村90歲以上無固定收入的老黨員實行了每月100元的定期補助。黨風廉政建設紮實有效。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切實把黨風廉政建設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目標管理內容,做到與經濟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促進幹部作風更清明、更務實。規範了權力行使。加強農村“三資”管理,推動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向基層延伸、向重點領域延伸。打造了賀子珍紀念館、三灣改編紀念館和湘贛革命紀念館等3個紅色廉政教育基地。狠抓機關效能建設,設立經濟發展環境監測點60多個,深入開展“百個股室開門大評議”活動。始終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嚴厲查處領導幹部參與經濟壟斷、插手工程建設、涉足“黃賭毒”等行為,以強有力的措施保障廉潔從政、幹淨做事。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