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一章 學科建設--在2013年暑期研討會閉幕式上的講話

  (2013年7月12日)

  同誌們:

  經過全體與會人員的共同努力,為期兩天的暑期研討會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即將結束。大家高度讚譽此次會議,普遍反映會議成效顯著,意義深遠,開得非常及時,開得非常好。概括起來,主要有三方麵的特點:一是形式新穎。研討會以“形勢與任務:學科建設的路向”為主題,采用“專家報告+代表發言+集體討論”的形式進行。會議首次邀請院外專家到會做專題輔導報告,開創了我院暑期研討會“請進來”之先河。兩位專家均是國內著名學府和行業領域的專家。談廣鳴教授是我國著名的泥沙專家,武漢大學副校長、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在水沙運動、治河防洪及防災減災等方麵具有很高造詣。譚向勇教授是北京工商大學校長、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農業市場與政策研究,是我國農業經濟專家。二是內容豐富。特別巧合的是,這次會議邀請的兩位校外專家都姓“tan”,他們對學科建設的“侃侃而談”,開闊了我們的眼界,拓寬了我們的事業,他們在學科建設方麵的高深見解和豐富經驗,對我院的學科建設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與會代表發表了不少好的意見和建議,為學院下一階段的學科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代表發言各具特色、內容豐富、催人振奮,堅定了突出加強學科建設的信心;分組討論氣氛熱烈、議題廣泛、觀點新穎,反映出破解學科發展難題的迫切願望。三是作風優良。會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關於作風建設的有關要求,安排在院內進行,集中兩天時間順利、高效地完成了全部議程,會期短、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為學院各級單位切實改會風、轉作風、樹新風樹立了榜樣。下麵就如何貫徹落實本次暑期研討會精神,切實加強學院學科建設,我談幾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學科建設的重要特征和重大意義

  學科建設是高校各項工作的龍頭。龍頭活,則全局皆活;龍頭僵,則全局失衡。近年來,全國高校十分重視學科建設工作。但每所高校的情況都不太一樣,學科建設並沒有統一模式。我院學科建設呈現出有區別於其他高校的顯著特征。一是綜合性與係統性。學科建設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它輻射和滲透到學校的每個環節,既包括理論探索,又包括實踐檢驗;既包括教學科研活動,又包括學院的組織管理;既包括教學科研平台等硬環境的建設,又包括機製、體製及文化等軟環境的營造。學科建設涉及學院的方方麵麵,關係到學院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綜合管理、後勤保障和黨的建設等各方麵,是學院建設的綜合性體現。二是適應性與創新性。學科建設是個“解難”的過程,要適應科技發展與國家、社會和學院發展的需求,主動瞄準學科發展的前沿和世界科技發展的新動向,不斷開辟新的領域和新的研究方向,同時注重在發展中創造和形成新的學科優勢和特色。“適應”是學科生存的環境,“創新”是學科發展的動力,要從學科建設的現實需要出發,積極推動學院機製的創新、體製的創新和文化的創新,保障學科建設健康協調發展。三是動態性與發展性。學科建設是一個曆史的概念,也是一個發展的概念。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和外部環境的變遷,需要著眼於學院的目標定位和發展戰略,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科建設的途徑和內容,與時俱進地構建學科動態建設機製。四是長期性與持續性。學科是關係到高校長遠發展的戰略性建設,具有明顯的長期性建設特征。任何一門學科都要經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過程,這需要相當長的建設時間,且需要經受時間和曆史的考驗。學科建設不會因領導的離位而消失,隻會因外界環境的變化甚至學科建設主體的改變而轉移建設重點,促使學科的調整或者新的學科產生。

  學科建設是大學發展的頂層設計。科學分析學科建設的基本特征,有利於我們做好學科建設規劃,也有利於我們充分認識學科建設在學校事業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意義。

  (一)學科建設是增強學院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高校之間的激烈競爭,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學科優勢、學科特色和學科水平的競爭。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在2000年大學評比中排在第一,超過了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主要原因之一是它的實驗物理和航空技術成為世界頂尖的學科。正如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校長田長霖先生在清華大學演講時說:“加州理工學院為什麽會變成這麽著名的大學?它的騰飛就是靠兩個教授:一個是密立根,物理諾貝爾獎獲得者,他使這個學校的實驗物理邁進了世界一流;另一個是馮卡門,他把美國的航空技術帶起來了。有了這兩個人,加州理工學院就世界知名了。”可見,建設一流大學的關鍵就是要建設一流的學科,任何一所高校,沒有自己的優勢學科和特色學科,都將在激烈的競爭中處於劣勢。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相關學科之間的聯係日益密切,滲透更加廣泛,單一學科已經遠遠無法滿足新時期科研工作的需求,強大的學術實力是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關鍵所在,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已成為時代需要。在這種條件下,把學科作為龍頭事業盡心規劃和發展,理應成為各高校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隻有建成高水平的學科,才可能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隊伍,才可能承接重大科研項目,使學科成為高素質的人才培養基地,從而帶動整個學院教學與科研水平的提高,實現學院核心競爭力的顯著增強。

  (二)學科建設是踐行大學使命的載體

  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是現代大學承擔的神聖使命。踐行這一神聖使命,離不開學科建設這個載體。學科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是知識創新的源頭,是孕育科技生長點的沃土,在上水平、凝方向、聚人才、出成果、做貢獻等方麵起著關鍵性作用。如果把人才比作“鳳”,那麽學科就是大學這棵梧桐樹上的“巢”。隻有構築學科高地之巢,才能招來更多“金鳳凰”棲息“梧桐樹”。普林頓大學在20世紀前還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二流學校,但由於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加盟以及在“曼哈頓工程”中的出色研究,使其成為現今美國最頂尖的大學之一。可見人才之於大學發展的非凡意義。但不管是人才培養,還是科學研究,歸根結底都要回到社會服務、文化傳承上來。要有高水平的學科,才能培養、吸引高水平的學者,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形成良好的學風,從而帶動教學科研上水平、人才隊伍上層次,提高社會服務能力,形成良性的互動循環。

  (三)學科建設是學位點建設的基礎

  學科建設與學位點建設是唇齒相依的,沒有良好的學科建設基礎,學位點就是“無源之水”,學士、碩博士授予權都無從談起。要想在學位點建設方麵取得突破與收獲,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科建設在學位點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學科決定學位點的基本形式,隻有先有特定的學科,才會有相應的學位點,而不存在沒有學科的學位點。不能適應社會經濟需要的學科,就難以生成具有較強適應性的相應學位點。我國學位點的審核往往以考核學科的社會需要、特色優勢、學科方向、學術團隊、科學研究、平台基地等實力與水準作為主要標準,學科發展達到相應水平才可獲得學位授予權。這就要求我們要緊緊圍繞學科建設這個核心,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打造一批具有明顯特色的學科,培養一批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產生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我校今後學位點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二、準確把握水利院校學科發展的新機遇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水利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位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強調要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建設美麗中國,進一步凸顯了水利的戰略地位,拓展了水利發展空間,體現了我們黨對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視。我們是一所以水利為特色的院校,有責任和義務全麵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把握國家加快推進水利現代化事業的有利時機,科學研判形勢,搶抓發展機遇,大力推進學科建設,不斷提升辦學實力,實現學院發展新跨越。

  (一)新時期治水興水方略的完善和實施為水利院校學科發展帶來新機遇

  興水利,除水害,曆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新形勢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對水提出了新的要求,發展和水資源的矛盾更加突出,水對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的影響更加突出。黨中央、國務院在水利宏觀布局、水資源管理、水生態文明建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利改革創新等方麵做出了重要部署,提出更高要求,進一步完善了我國新時期治水方略。水利事業的加快發展,迫切需要大量的水利人才和水利科技的支撐。水利院校要緊抓國家加快推進現代水利事業的良好契機,找準切入點、抓住關鍵點、明確著力點、選好結合點,紮實推動學院學科建設,尤其是水利優勢學科、學科群的建設,把握機遇,趁勢而上,推動學科建設上層次、上水平。

  (二)我國水問題依然嚴峻為水利院校學科發展帶來新挑戰

  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是生態與環境的首要控製性要素。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發布了一個報告,稱全球正麵臨“水破產”危機,今後20年內人類爭奪水資源的鬥爭將愈演愈烈,有專家更是警告“20年後中國將找不到可飲用的水資源”。水有可能會比石油還昂貴。人們在對“電荒”、“油荒”、“氣荒”逐漸習以為常的同時,“水荒”也在不經意間也來了。特別是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的壓力不斷加大,一些地方水資源過度開發、水環境過度破壞現象極為嚴重,水資源緊缺已成為威脅我國未來水環境安全的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隻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國正常年份缺水近400億立方米,年均因幹旱受災耕地達4億多畝,糧食損失約400億萬斤,年均因缺水影響工業產值2000多億元,全國400多座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110座城市嚴重缺水;部分河流水生態係統失衡,不少河流湖泊斷流、萎縮,旱澇災害頻發,因缺水導致的季節性汙染事故和跨界汙染糾紛呈上升趨勢;全國水環境汙染日趨嚴重,七大江河水係有40.9%的監測斷麵屬劣5類水質;水土流失麵積逐年增加,已達356萬平方公裏,占國土麵積的37%,平均每年流失土壤約50億噸,荒漠化土地麵積達7.27萬平方公裏,並呈不斷擴大之勢。雖然我們黨和政府堅持不懈地把治水擺在關乎國計民生的突出問題來推進,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水資源供需矛盾更為突出,防洪減災的要求更高,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更趨複雜,破除水利發展的體製性、機製性障礙更為迫切。如何發揮高校學科和人才優勢,推動水資源領域的科學創新和技術進步,創造性地解決我國的水問題,為我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堅實的科學理論和有效的關鍵技術,是當前高校水利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麵臨的新挑戰。

  (三)我國水利科技的新領域為水利院校學科建設帶來新的課題

  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水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既對水利科技事業提出了迫切要求,也為水利科技創新提供了廣闊舞台。21世紀的水利科技問題不僅涉及水利工程技術範疇,而且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範疇,加快水利科技創新,既是解決幹旱缺水、洪澇災害、水汙染和水土流失等水問題的迫切需要,也是推進水利現代化的迫切需要。因此,水利院校作為水利科技創新的主要參與者,在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方麵,要緊緊圍繞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以經濟社會發展的水資源安全保障為目標,追蹤世界水利科技發展前沿,開展重大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要改變脫離社會、經濟和自然環境“就水論水”的研究方法,把水問題放到社會發展中去考察、去研究,不斷拓寬水利學科的領域,特別要注意生態水利、數字水利、節水農業、設施農業、水經濟、水政治、水軍事和水文化等新領域的拓展,切實加強水利項目評價、水利投融資、水價政策、水利產業政策等水利經濟研究,實行跨行業、跨領域的聯合攻關研究,不斷促進學科的交叉、綜合和滲透,推動水利交叉學科的發展。

  三、全力推進我院學科建設邁上新台階

  學科水平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們與區域經濟社會和行業發展契合度的高低,同樣也影響建設高水平特色大學的目標實現。我們要按照經濟社會和行業發展的需求,為水利現代化事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如果沒有高水平的學科來支撐,我們靠什麽來完成這樣的曆史使命?因此,要建設高水平的學科,必須堅持“一個麵向”、妥善處理好“三個關係”,紮實做好“四項工作”。

  (一)“一個麵向”:學科建設必須堅持麵向社會經濟建設主戰場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不同地區、不同行業都麵臨許許多多的科技難題需要解決。地方院校在基礎研究領域承擔重大項目和取得突破性進展比較難,但在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和行業服務上卻占具天時、地利、人和等方麵的有利條件。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科、人才和區位優勢,圍繞經濟社會和行業發展需求,將學科建設的重心放在如何更好地為地方和行業經濟建設服務上。南工隸屬水利部時期,大批學生畢業後到水利行業工作,使學院與水利行業建立了密切的聯係。學院劃轉江西省後,特別是實現省部共建以後,我們積極適應地方經濟建設需要,大力拓寬學科服務麵,迅速在土木工程、機電工程、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等方麵與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和行業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產生了良好的互動雙贏效果,學院近幾年的課題經費80%來自企業、行業的橫向課題研究。特別是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後,學院成立了鄱陽湖研究院,請原副省長胡振鵬擔任院長。我們要充分發揮胡省長科學家的智慧、政治家的眼光、改革家的魄力,尤其是長期擔任領導幹部的人脈資源,吸引全省乃至全國鄱陽湖研究人才聚其麾下,真正將鄱陽湖研究院打造成我院乃至鄱陽湖研究領域排序第一的科研院所,充分利用這個平台接大項目、出大成果、做大貢獻。要進一步拓寬研究領域和服務麵向,選準突破方向,實施項目對接,率先在“一湖清水”的研究上發揮作用,在推進“兩核一控”等重點核心工程建設中有聲音、有作為,努力成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先鋒隊,為實現“鄱陽湖理想狀態”貢獻力量。還有,振興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的重大戰略出台後,省內不少高校為對接這項工作,成立了相應的科研院所,如贛南師院成了中央蘇區研究中心,我們學院也不能錯過這個機遇,要去分析我們在這項工作中,能夠承擔什麽任務,做什麽貢獻。

  (二)認真處理好“三個關係”

  一是要處理好水利學科與人文學科的關係。水利是我們的傳統優勢學科,通過多年的建設,水利學科的輻射功能不斷增強,初步形成了“水利水電工程學科鏈”,這是學院重點建設的學科群,學院在政策和資金上,都給予了重點傾斜和扶持,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這不代表學院不重視人文學科的發展,近年來,學院的人文學科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在學科建設上,呈現了新的增長點,比如我們的馬克思主義學科是省級重點學科、申碩學科,經濟學是申碩培育學科,管理學科在科研上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縱觀全球高水平大學發展曆程,可以看到他們十分重視學科的交叉融合,主張把各學科門類的優秀學者組織起來進行多領域的大型研究,共同開展解決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哈佛大學校長科南在1945年發表的《自由社會的通識教育》中,主張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等世界著名學府均特別強調人文學科同工程技術的交叉研究,倡導打破學科界限,使文理工各學科交叉融合,最大限度地整合研究資源,不斷地創造出適合、適宜和適時的新的研究與學術組織形式。這些世界一流大學的經驗告訴我們,在大力發展自身的優勢學科的同時,要注重加強與人文學科的交叉融合,隻有這樣,才能使學院實現更大發展。水利是學院的優勢學科,但不是唯一學科,隻有將水利學科與人文學科中的經濟、管理等學科進行交叉,才有可能產生更多的學科方向。今年4月,在學院與萬年縣校政合作簽約儀式上,我與萬年縣委鄭高清書記交流時提出,希望萬年縣在幹部隊伍中能夠多培養和使用我校畢業的學生。鄭書記表示,將重點考慮學院的要求,但在幹部選拔任用中存在一些為難的地方,我們學院培養的畢業生很多長期在水利係統,甚至在庫區和電站工作,在技術上是單位的骨幹,但是對鄉村的治理、縣域經濟發展存在不適應。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認為主要原因就是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知識的交叉性不夠,我們也許隻是培養了“技術骨幹”,但是忽略了經濟、管理才能的培養。縱觀中國治水史,大凡善治國者必先治水,不善治水者則不能治國。但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光會“治水”不足以“治國”,迫切需要我們培養的學生既懂專業,又要懂經濟、懂政治、懂管理,既要在“治水”中表現很優秀,還要能夠“治得了國”,才能更好地回報社會、回報母校。

  二是要處理好優勢學科與基礎學科的關係。搞好優勢學科建設不僅有助於高校形成自身的學科特色和優勢,而且也可以帶動學校整個學科建設上水平、上層次。縱觀世界著名學府,它們在學科建設上也並非樣樣出類拔萃,但卻總有幾個在國際上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的重點學科和王牌專業,比如哈佛的商學、麻省理工的電機工程、劍橋的物理、牛津的數學等均聞名於世。從這些院校的成功經驗可以看出,任何一所大學包括地方高校在進行學科建設中,首先要集中力量,凝聚優勢,搞好代表學科前沿方向、體現學校特色、能為本校爭取較大榮譽的一批重點學科,對其進行重點傾斜和重點扶持,盡快做出突出貢獻。但基礎研究始終是應用研究的理論基礎和支撐。特別是我們作為一所工科院校,從長遠發展來看,在加大工科發展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數學、物理、力學等基礎學科的發展。

  三是要處理好學科與專業之間的關係。學科和專業體現了高校的研究職能和人才培養職能,共同為社會服務。學科建設是專業建設的基礎,專業建設是學科建設的基地。學科是“源”,專業是“流”,“源遠”才能“流長”。在專業建設上,要注重學科對專業建設的引領作用,不斷優化專業布局,淘汰一些不適應學科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與行業需要的專業,適度增設一些辦學成本低、發展潛力大的專業,根據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積極引導增設學科交叉的專業。比如當前現代農業發展迅速,高科技手段和新的農業經濟組織形式的出現,設施農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還有,隨著水利現代化的發展,水利行業的分工越來越細,對人才的需求標準越來越高,從上次到葛洲壩考察調研了解到,他們不僅需要專業人才,也需要懂水利經濟和管理的人才,這就提示我們,可以在經濟學科中設置水利經濟學專業;再如,隨著“三網融合”,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呈現上升趨勢,對“播音與主持”類人才的需求也在加大,尤其是在縣(市)區,這類專門人才還比較缺乏,這為我們開設“播音與主持”專業提供了市場參考。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專業,我們要仔細去分析、論證,隻要這些專業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吻合,學院可以加大支持力度,科學合理配置資源,這些專業可能會成為學院事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三)紮實推進學科建設“四項工作”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引領學科發展。要根據學院的辦學定位和發展戰略,加強學科建設的總體謀劃和頂層設計,統籌布局申碩學科、省級重點學科、校級重點培育學科三個層次的學科及其相應的支撐學科;要根據“4+X”的申碩學科建設思路,嚴格按照國家有關一級重點學科建設標準,在其所屬二級學科具有一定覆蓋麵的基礎上,精心凝練、統籌確定若幹重點發展的學科方向,明確建設目標,明晰發展路徑,落實建設任務;要緊密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瞄準學科發展前沿,把握學科發展趨勢,進一步細化和完善重點學科建設規劃,推動學科建設協調、健康發展。

  二是加強學科隊伍建設,保障學科發展。人才隊伍是學科建設的核心和關鍵,是學科內涵建設的根本。要根據學院建設的總體發展和學科建設目標,認真研究製訂師資隊伍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緊緊圍繞學校的優勢、特色學科,匯聚隊伍,構築人才高地,集中優勢兵力,實現重點突破。進一步加強高層次領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要以優於江西其他高校的待遇和條件,吸引更多的人才加盟,特別是優勢學科,要放寬視野,用更多的財力、更大的精力、更大的魄力、更有效的措施,吸引國內外著名院校相關學科人才的加盟,讓願意加盟的頂尖人才“開遊艇”、“住別墅”。省教育廳也明確表示,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的高端人才如果願意加盟我院,將幫助學院積極爭取省裏各項人才優惠政策,保證其到江西工作的各方麵待遇不低於原工作單位。要切實加強學術帶頭人的培養,敢於打破論資排輩的傳統觀念,把學術水平高、能團結人、有管理能力的年輕人推上學術帶頭人的位置,並給予他們充分的自主權。加強學科團隊建設,探索以項目為紐帶,促進學術梯隊建設和跨學科合作研究,提高承擔重大科研項目的能力。要進一步加大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投入,尤其是加大教師對外交流的扶持力度,堅持每年選派一定數量學術骨幹到國內外知名大學進行交流,拓寬學科隊伍的視野,提高學科隊伍整體水平。

  三是加強基地平台建設,支撐學科發展。要積極整合現有學科建設資源,有效解決項目單列、資源分割問題,實現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資源共享,最大程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學科基地建設。切實加大學科基地建設的投入,加快重點學科實驗室和基地建設的進度,努力建成一批區域和行業領先地位的精品學科基地和平台,力爭在省部級學科平台上有所突破。要進一步加強校際合作共建,構築跨學校、跨學科的科研及人才培養平台,實現優質資源的充分共享;切實加強與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全方位、多層次合作,構建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係;要積極組織實施“2011計劃”,認真做好協同創新中心的建設和培育工作,集聚和培養一批拔尖創新人才,產出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標誌性成果,努力使學院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學術高地、行業產業共性技術的研發窪地、區域創新發展的引領陣地和文化傳承創新的示範基地,為江西創新體係建設做出貢獻。

  四是加強組織領導,促進學科發展。學科建設事關學院改革與發展的全局。要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核心和保障作用,將黨的建設與學科建設統籌,凝聚起推動學科建設發展的智慧和力量;要將學科專業建設列為學校、院係和管理部門的“一把手工程”,各單位黨政一把手要切實擔負起學科建設的重任,成立學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部署本單位的學科建設工作,落實學科建設任務;要進一步完善學科建設科學運行管理機製,構建學校、職能部門、院(係)三級學科組織機構和管理體係,明確崗位職責和任務,健全管理規章製度,加強督導、檢查與評估,促進學科發展形成良性生態。

  同誌們!我們已進入碩士授予權單位申報建設的關鍵時期,時間緊迫,任務艱巨。“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全院上下要樹立“一盤棋”思想,凝心聚力,精誠團結,真抓實幹,開拓創新,按照學院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始終保持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和知難而進的競爭意識,為全力推動學院學科建設再上新的台階而不懈奮鬥!

  謝謝大家!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