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二章 梵音

  辯機自從流邸回到會昌寺後,畢竟因為人年輕,身體也漸漸複原了。況且他的心中有高遠之誌,終不因這一番大病一場,或心中曾夾雜一毫雜念而改。

  為了驅除內心中的種種煩惱,辯機用功反而較從前更為殷勤,真可謂是手不釋卷,口不停吟。加上會昌寺的事務異常繁雜,更令辯機無暇多想。

  正好在會昌寺夏安居即將開始之前,寺裏來了一個從佛鄉天竺來的掛單僧,辯機便決定隨之學梵語文法。

  這天竺僧人年約三十上下,本名為沙什·羅都·漢內哚,漢名又為雙德二字。

  雙德法師的身世不凡,祖籍乃是中印刹帝利族中數一數二的大家族。隻是頗為不幸的是,雙德的家族卻與當地另一大族幾乎有著上百年的流血紛爭史。

  雙德自幼就飽看這兩大家族恩恩怨怨,生生死死,不休不止的紛爭。年過三旬之際,雙德終於厭倦這些無益的紛爭,便遁入空門修行。但既往自己家族中曾發生那種種生死榮衰之事,仍然如影相附其身,使他難以忘憂開懷。

  時隔不久,雙德因聽人紛紛傳說中土土地廣大,士民智慧寬容。他便毅然斬斷與過去的種種瓜葛,出關直奔唐土而來。

  中土果然不負雙德的期望。當時盛唐的中土對異國異族的人是施以“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的寬容之策,故當時各國的商人、遊俠、使節、文人、武將與僧道就已是絡繹不絕地前往中土行商、居住或弘道。

  況且盛唐之際,釋教又猶其盛行,故中土傑出的佛門人材更是層出不窮地湧現。

  這雙德自覺在中土可學、可看的東西數不勝數,他便決心暫住在這裏,一來可以忘記過去的煩憂,二來可以多會中土的佛門明師,參善知識,廣結佛緣,有暇時,順便遍遊中土的勝跡。

  雙德人生得是風度雋朗,隆鼻深目,卷發圓額。最可喜的是他己華夏滯留數年了,粗通華語。

  雙德的漢名是由洛陽白馬寺一個叫住心法師的老僧人所起的。

  住心法師說“雙德”這二字固與其原名的發音相近,其讀音也簡單易讀有關;而且是人生在世,該有二德。其一是樂善好施,二是善容他人。

  雙德到長安城南的會昌寺掛單後,他見辯機人雖然是年紀輕輕,但是天姿高縱,勤奮異常,又兼博覽群書,擅長文辭,而且人又是這般地溫雅友善,故他便很是樂意教授辯機梵文。

  辯機也很是喜歡雙德那種練達寬厚的性情,更兼見他是從佛鄉天竺而來,便從他那裏聽到許多有益的知識。

  辯機一向留心有關佛祖釋迦牟尼在西域諸邦弘教的行跡與大小乘佛教形成的曆史淵源。恰巧雙德對這方麵的知識又特別豐富,故辯機就時常向他求教。

  隻是沒有想到辯機從雙德那裏所獲的這些知識,還對他今後的著述頗有裨益。

  一日,雙德法師來辯機房中與他談論起學梵語的事來,他便問辯機,他的梵文現在已經學到什麽程度了。

  辯機歎道:“不過能略讀些短篇文章罷了。畢竟學梵語不比其他事,完全是可以無師自通的。”

  雙德點頭,連連稱是。

  二人在講談之間,正好此時有一個方丈室的侍者過來,他請辯機到寺主高慧法師那裏去一趟。

  辯機對雙德道:“請雙德法師且在這裏稍候片刻,我讓人為你送茶來。”說罷,便出去了。

  這時,雙德見辯機的居所是窗明幾淨,異常簡素,但書櫥中經卷成山。他突然又瞥見辯機床壁上,貼了一小張筆意典雅的梵、漢悉曇表。

  因雙德見辯機一時還沒有回來,今在這裏又見鄉言,自覺親切無比。他不覺順著這個表將其漢梵之意高聲朗讀了一遍道:

  一本不生、二寂靜、三根性、四災禍、五譬喻、六損減、七求、八自在、九瀑流、十化生、十一邊際、十二遠離、十三神通、十四類例、十五染意、十六沉沒、十七作業、十八虛空、十九行、二十合相、二十一支分、二十二變遷、二十三影像、二十四生、二十五戰敵、二十六智慧、二十七慢、二十八長養、二十九怨敵、三十執持、三十一諍論、三十二如是、三十三住處、三十四施與、三十五法界、三十六名相、三十七第一義諦、三十八不堅如聚沫、三十九束縛、四十有、四十一吾我、四十二乘、四十三離諸塵染、四十四相、四十五言說、四十六本性寂、四十七性鈍、四十八一切諦、四十九因業、五十盡、五十一都除

  雙德方誦畢,抬頭一看,隻見一個寺裏的小童行手捧了一壺清茶,含笑送了進來。

  繼而,辯機也進來,在雙德身後,聽他朗誦罷這張梵漢悉曇表。

  辯機對雙德含笑道:“這張梵漢悉曇表,原係我多年前抄錄張貼在這裏的。”

  雙德笑道:“隻是不知道我將這悉曇表上麵貴國的言詞的讀法,念得準不準呢?我們兩國間文字的讀法、寫法實在是相差太遠了,尤其是貴土的一字多音,一字多義,這叫我這個外人學習起來,最是有諸多的困擾。”

  辯機聽了雙德的這一番話後,點頭,笑道:“的確,貴國的語言,無論寫法、讀法及構造與我們漢土的是截然不同。但梵文文辭婉轉,聲韻抑揚有致,真不愧有天言之稱。”

  雙德笑道:“中土的語言,也更是如此。我一次到曲江江畔遊覽,正巧聽見他們文人在那裏舉觴吟詠詩文,其聲、其韻真是令人動容感懷。貴國為文章大國,可歎我目前不完全通曉華文,對你們國中許多優美經典的文章竟無法更細微地領略,真是大憾事一樁。”

  辯機點頭道:“我也是決心能早日通讀梵文,隻是對之能達到運用自如的地步,還得大費時日。難以通曉原文的微妙之處,還算是其次之事。最重要的是,學任何東西都忌諱不求甚解,這樣會曲解原典,而極不利益學問及弘道。”

  雙德聽辯機如此一說,不免笑歎道:“難怪辯機兄弟人雖然是年紀輕輕的,但學養卻異常紮實。這實在與此謹嚴的態度有關,而明哲出群竟在其次了。”

  辯機微笑搖頭。

  雙德又笑道:“中土之言,對於我們異域人而言,簡直也難於上青天了。除文字深奧,讀法、寫法太煩複外,加之,我人又很笨拙,學它時,真可謂對一字一音的把握,都是來之不易的,故我竟不敢做運用自如之夢了。”

  辯機道:“的確是這樣的,要完全掌握好華言每一詞的形、義與聲,是一件不易之事。隻是,固然學華言是一樁難事,但所幸的是雙德法師能親臨中土,身處華言之境,於耳濡目染之中,收益定是不菲。”

  雙德笑道:“倒真是這樣的!中土的許多文字真是優美得猶如一幅畫圖。看一看如日、月、山、水、林、木、田、井及人等諸字,真是義如其形,形如其義。便不會漢字的,眼見這些字形,便也極是賞心悅目的。實告訴你罷,我入中土學貴國的言語,其契機緣始,竟是從看見這些形神兼備的字形而起。誰承想,越學越有趣,竟是一發不可收拾了。”

  辯機道:“但願從此我學梵文,也如有雙德法師這番心得才好。”

  說罷,辯機又道:“我現在就來請教雙德法師,貴國語言的悉曇竟算是四十七個呢,還是五十一個呢?便是來往中土的梵僧,對此也是莫衷一是的。我現在最關心的是:為什麽大小乘教形成,對梵音發音、存廢竟會有如此重大的影響?”

  雙德想了一想,說道:“這個問題竟是一言難以蔽之了。自我入中印的佛門以來,心想四十七個與五十一個悉曇不過是一樁兒微不足道事情。後來,我詳細追究,才發現它的來源,發音與存廢等存在諸多問題,這個問題,尤其是困擾了許多中土的學僧。你假如現在有閑暇,讓我現在就以我所了解的知識,來給你講講大小乘教派別形成對梵文悉曇的重大影響……”

  說罷,雙德便與辯機開講起來,待二人分手時,彼此又將梵語與漢言語法不同之處探討了一番。

  二人講談完畢,辯機對雙德道:“我擬在坐夏完結之時,將雙德法師教給我這些梵語的諸般用法全都默記出來,到時,請法師驗查一遍,並及時糾正其中的錯誤才好。”

  雙德忙笑道:“憑辯機兄弟的聰明強記,定是不難的。不過,我常對你們中土那些初學梵語的人說,休得死記硬背,學梵語也是有訣竅可尋的。比如我提醒他們一點,在這你這張悉曇表中的這頭一個‘’字音,就如你們漢人的‘啊’字。人一降世,莫不自然開口先發出此聲響的,這‘啊’字可謂是萬物之開始;而這位第四十七位的悉曇‘’之音是閉口之聲,則如漢音‘哞’的發音,人在撒手塵寰,自然就會不自覺地出此聲響的,故此音它又可謂是萬物之終結。雖然這是區區的發音與悉曇,但森羅萬象的世界,諸法的究竟,竟能被我們梵語這一頭一尾的兩個最基本的悉曇慨全。你看,語言本身就是何等奇妙,不能不令人學之而入迷。”

  辯機聽罷雙德的一番話後,連稱是道:“得雙德法師這樣的指教,我學梵語定會事半功倍了。學梵語如能與我們漢語形意相連,即能起過目不忘之效了。”

  說罷,辯機又朝那張的悉曇表看了一眼,笑對雙德道:“從這張表上,還能找尋出華梵形義相近的悉曇來,你們梵文悉曇‘’,其字形竟如我們漢文‘咒’這一字的形狀了。‘’的梵義為‘災禍’,是災禍,自然令人可憎可咒了。你看,有時,漢梵二者的形、義是何等地相似!貴土與我們中土雖然是相隔萬裏之遙,言語文字卻也有相近、相通之處,這的確不能不令人驚歎世間的文字原是何等地玄妙。尤其對我們這些釋子而言,學好這兩種天言,又是一種何等重要的事情。”

  雙德笑道:“辯機兄弟好生神悟!學習既得法,人又肯努力用功,將來不愁華梵二語不精通了。”

  辯機聽了,對雙德笑說道:“自己必須十分地努力,還要加上明師指點才成。”

  自此,辯機得到一教授梵語的良師,雙德得一可日日磋切華言之人,二人倒是相得益彰。

  一日夜晚,明月當空,天清雲淨。會昌寺內外月華如水,花香彌漫,蟲吟如潮。

  雙德見這會昌寺寺院的景色甚是清幽怡人,他的心情也極好,便就從僧寮中慢慢的走出來訪辯機。

  碰巧辯機正在會昌寺藏經樓上謄寫一本從大總持寺借得的孤本梵文《放光般若經》。

  見雙德來了,辯機忙就將這一孤本梵文的《放光般若經》取過來,與雙德展卷共看。

  誰知雙德觀看這個共分九十章,內含二萬餘頌,後附華譯的《放光般若經》梵本後,真是又驚又喜,愛不釋手,連連對辯機歎道:“我在中印,竟然就從來沒有見過此經!”

  辯機道:“人稱這本《放光般若經》,是由我土西行求法第一人的僧人朱士行法師曆盡千難萬險從於闐國而得。這後麵所附的譯文,大概就是竺法蘭法師等人最早的譯作了。這本經卷的華譯,在我們漢土上的佛門裏,早就是風行一時了。我在十一二歲時,便習頌過此經,因其譯風古樸無華,通俗易懂,令人難忘。因為實在是難得一見此經的原文,現在我便設法將它從大總持寺藏經閣借了出來,要為我們會昌寺謄寫一份放在這裏的藏經樓上,以便供懂梵文者參照閱讀。”

  雙德聽辯機說罷,連連歎息道:“貴國的修行人,實在多是一些有心人,我們在天竺都已經是見不到的經典,偏在貴邦還能看得見。而且這樣的事,還數不勝數。比如,你這書架上的這卷《摩鈳僧祗律》,便為佛祖涅槃前時,眾僧修行時必須奉行的律典;而現在天竺,這便已是極為難得一見的經典了。”

  辯機聽了雙德這一番話後,就說道:“這是本土前朝最受人欽佩的法顯法師從西域遊曆三十幾國而取回來的佛經之一。我這裏還有他從西域帶來《方等泥恒經》、《摩鈳僧祗阿毗曇》與《薩婆多眾律》等諸經書的抄本。樓上還有約二百年前從貴邦來的曇無讖法師攜來《大般涅經》、《大方等大集經》等經的抄本。”

  雙德聽罷,忙對辯機道:“這還了得!好兄弟,你就讓這本梵文《放光般若經》多留在這寺裏幾日,讓我謄寫一份帶在身邊。他日若我有還鄉之時,有了這份手抄本,倒可以彌補我們那裏釋門欠缺這份典籍的遺憾了。”

  辯機笑點頭道:“雙德法師,你隻管來抄好了,反正,我也要為會昌寺謄寫一份,在我得閑暇之時,也替你謄寫幾個章節好了。”

  雙德笑道:“多謝了。其他的經,我也極是關心在意的。在異國他鄉還能看到這些本土的律典佳文,我是何等歡欣,你要成全我這份心。”

  辯機笑道:“待我回去稟告高慧寺主,這藏經樓定對雙德法師而敞開,且請你隨時來指教與閱藏才好。”

  雙德聽辯機如此說罷,忙感激言道:“多謝你這番好意。”

  說罷,雙德環首又將辯機書架上的書卷書目瀏覽一遍,又兼看見辯機勤奮伏案的身影,不免長長地歎息道:“我們自國的國民,生活得也實在是太過散漫了些,全然缺乏貴國這種治史理經的良好風氣,更休提有如辯機兄弟你這般仔細有識的人材。瞧著罷,有朝一日,真經、真史在我國都要失傳與混淆了,反倒要到貴國來一尋蹤跡及求證了,不知這究竟算得上是可悲,還是可喜?”。

  辯機聽罷雙德的歎息,一時,他也不免住筆,沉思無語。其實,他何嚐不也為在中土佛門的眾人,時常看不到確切可靠的原典及正確翻譯的佛經經文而憂。

  正是: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紅牆檔案(二)
10紅牆檔案(三)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