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3.撫邊村,毛澤東迎接張國燾;兩河口,兩軍暫時統一思想

  張國燾接中央電後卻沒有立刻動身,故作姿態地在茂縣等待,這裏距懋功還有近400裏,道路並不怎麽好走,騎馬約需三、四天路程。

  一天過去了,張國燾仍沒有動身的消息。

  21 日,張國燾給中央去了一封電報,重申了自己的看法,堅持自己的意見。

  博古有些火了,氣憤地說道:“中央在我們這裏,難道還要我們這麽多人去接他一個人不成?”

  “也許他有什麽困難,我們主動些,再向前走一走。”善解人意的周恩來說。

  “也許那個老張考慮到我們向北走,他在北麵等著,免得再走回頭路。”張聞天從另一個角度體諒到了張國燾的難處。

  “好吧,我們走,等在這裏也是等。”急於解決紅軍會合後根據地問題的毛澤東向來有隻爭朝夕的精神。

  毛澤東等人說走就走,離開懋功向北行進。

  毛澤東等人動身北行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張國燾的耳朵裏。

  22 日,一大早,張國燾就吩咐警衛備馬前往懋功參加會議。隨同張國燾前行的是黃超和幾名參謀,一名藏族通司。

  從地圖上看,茂縣到懋功並不很遠,但有時為了能尋找到一處馬匹能涉水過河的地方,不得不跑上半天冤枉路。旅途上到處都是陰暗茂密的原始森林,空氣潮濕,還散發著腐葉的臭味。莽莽的老林子裏,當地人叫做海子的湖泊多極了,湖水瓦藍瓦藍的。飛禽走獸也不少。

  馬隊白天趕路,晚上則借住在藏民家中。藏民的住處,多是石塊砌成的樓屋。底層喂牛羊,屎尿遍地,黑暗又不通風。二層住人,也沒窗戶,下麵的臭味衝上來,讓人難以忍受。第三層最幹淨,卻不是人住的地方,正中供著佛像,兩壁掛著經幡,香案上擺放著祭神用的各種器具和經卷。紅軍有紀律,知道這佛堂是藏民家中最神聖最莊重的地方,都不敢去上麵睡覺。連張國燾、黃超也隻好和衛士們一起,呆在二層屋裏讓臭味熏。

  關於這一段行程,張國燾後來也回憶道:

  1935年6月間,我以興奮的心情,由茂縣趕往懋功與久別的毛澤東等同誌會晤。茂縣方麵則由徐向前陳昌浩等留守,我軍的指揮機構也繼續在茂縣辦公……

  我急於趕往懋功,無暇在沿途多所觀察。

  我和黃超及十餘騎兵衛士,翻越一座座的高山,穿過茂密的原始森林,跋涉一些雜木叢生的亂石坡。這樣,走了三天多的時間,快要到達懋功北麵約九十裏的撫邊,這裏便是毛澤東、朱德等暫時駐紮之所。

  撫邊村是一個約三十多戶人家的小村子。撫邊原屬底木達縣,位於懋功與兩河口的撫邊河左岸,因地勢險要,曆來為兵家必爭要塞。1773 年,乾隆派兵平定大小金川之後,將其改為撫邊,有安撫邊地之意。

  為了迎接張國燾的到來,總政治部提前一天在這裏布置了一個歡迎會場,牆上刷著標語,樹枝上掛著標語,紅旗上貼著用紙剪的歡迎口號。會場是如此的簡陋,卻又是如此的莊嚴。

  6月25日上午,天空烏雲滾滾,空氣沉悶。毛澤東等中央委員從兩河口出發,步行3華裏來到撫邊村會場,他們不時地看著“山雨欲來”的天空,朝村口張望。

  下午,大雨襲來了,粗大的雨點打在人們身上,雨布也失去了作用。山水從樹林中急促地流淌,衝走泥沙和樹葉。持續20 分鍾的暴雨把每個人身上都淋得透濕,但沒有一個人離開,他們依然等待著。

  就在同時,經過長途跋涉的張國燾的馬隊突然看到一大群騎著馬的紅軍向他們迎麵奔來。等到近了,才看清是彭楊軍政學校的校長何畏,紅30 軍軍長程世才、政委李先念,紅9 軍軍長王宏坤、政委詹才芳,紅4軍的軍長許世友、政委王建安等人與衛士們。他們是特地趕來迎接張國燾的。隨他們而來的,還有三位穿灰白色軍裝的人(四方麵軍的軍裝是深藍色的)率領著一群人馬,為首的是一位年輕人,這是凱豐,中央宣傳部部長,代表中央與一方麵軍來遠途歡迎張國燾的,同時向在撫邊村中央傳遞消息。

  大約下午5 時,毛澤東接到了前方歡迎隊伍傳來的消息,於是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人快步從避雨毛氈帳篷中走出來,向前麵樹林旁的道路走去,隊伍中立刻嚴肅起來。隨著一聲口令,幹部戰士們收起雨具,把隊伍排列整齊,千百雙眼睛一齊盯著前方。

  隻見前方山腳樹林的道路中,隱約地露出幾個馬頭。張國燾騎著一匹白色駿馬,在30 來名騎兵的護衛下,沿著小路向歡迎的人群跑來。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場麵。

  索爾茲伯裏在50年後的調查中還注意到一個細節:有位戰士發現四方麵軍的馬膘肥體壯,忍不住誇了幾句。毛澤東小聲斥責:“不要羨慕他們那些馬!”

  張國燾策馬來到,看見“毛澤東率領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們和一些高級軍政幹部四五十人,立在路旁迎接我們”。

  張國燾受到如此隆重的歡迎,自尊心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於是翻身下馬,同迎上來的毛澤東等人熱烈握手擁抱。

  毛澤東與張國燾是老相識了,他們曾一起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在1923年廣州舉行的黨的“三大”之後,12年期間,兩人不曾有過謀麵。盡管過去並無深交,但畢竟是久別重逢,兩人有說有笑,顯得十分親熱。

  久經患難,至此重逢,情緒之激動是難以形容的。大家圍上前去,一雙雙手緊握著,更多的手揮舞著。口號像暴雷般的轟響著,似乎要衝破低壓的烏雲。

  又是一陣大雨襲來,但是誰也不在乎了。雨聲、口號聲、軍樂聲交織成激昂的交響曲,在歡樂的氣氛中,毛澤東和張國燾肩並肩走向會場,隨即一起走上了小小的主席台。

  朱德總司令首先致歡迎詞,他熱情洋溢地說:“同誌們!兩大主力紅軍的會合,歡迎快樂的不隻是我們自己,全中國的人民,全世界上被壓迫者,都在那裏歡呼慶祝!這是全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是黨的列寧戰略的勝利!”

  隨即,毛澤東揮著他那強有力的手臂,說:

  “同誌們,我代表中央和一方麵軍的全體同誌,熱烈歡迎張國燾和他領導的英雄的四方麵軍!兩大主力紅軍的會合是蘇維埃事業的空前勝利,使我們執行中央的戰略方針,建立川陝甘根據地,最終實現北上抗日有了可靠的基礎。”

  毛澤東講話完了之後,張國燾接著致答詞:“同誌們!這裏有八年前我們在一起鬥爭過的更多的是從未見過麵的同誌。多年來我們雖是分隔在幾個地方鬥爭奮鬥,但都是存著一個目標——為著中國人民的解放,為著黨的策略路線的勝利!這裏有著廣大的弱小民族,有著優越的地勢,我們有著創造川康新局麵的更好條件!”

  張國燾有意重複了最後一句話——“我們有著創造川康新局麵的更好條件!”

  最後,張國燾高呼:“紅軍萬歲!共產黨萬歲!”

  張國燾的聲音洪亮,演講充滿著魅力,盡管聽眾冒著磅礴大雨,仍然被他生動形象的演講引得陣陣大笑。

  歡迎儀式結束了!

  在熱烈的口號中,紅軍隊伍讓出了一條人巷,在兩旁紅軍戰士的歡呼聲中,張國燾與朱德、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一起有說有笑地向小鎮上走去。軍樂聲、口號聲、唱歌聲與暴雨聲在他們的身後混合成一片。

  歡迎張國燾的第二個程序是晚上的聚餐。

  毛澤東、朱德鑒於見麵前和歡迎會上出現的兩種不和諧的聲音,極力避免正式開會前談論戰略方針問題。

  會餐上表麵的氣氛是輕鬆愉快的,大家坐在一起天南海北地閑聊。

  心裏有事的張國燾並無胃口,他想聽聽長征上的事,想聽聽遵義會議上的經過;他希望人們提起紅四方麵軍的話題,以便向人們展示一番自己的功績,可是偏偏沒有人提及。但是因為在座的諸位既“不談長征和遵義會議的經過,甚至也沒有興趣聽取我關於紅四方麵軍情況的敘述”。張國燾覺得受到冷落,心中悶悶不樂。

  張國燾在心裏一直認為,遵義會議是不徹底地,隻解決軍事指揮問題,而沒有解決政治路線問題。中央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絕不隻是軍事路線問題,而是政治路線,對此,中央應當負責。張國燾一向以黨內元老自居,他認為,現在是他出手糾正這一錯誤的時候了。他感到無聊,又無從下手。

  毛澤東在餐會上又談起那個“不吃辣椒不革命”的話題,這是毛澤東在飯桌上常見的話題。

  遵義會議前擔任總書記的博古,這位不吃辣椒的江蘇人立即反駁:“不吃辣椒的人不革命嗎?馬克思吃辣椒嗎?”

  “你憑什麽敢肯定馬克思不吃辣椒?”毛澤東夾起了一隻辣椒,放進嘴裏。

  “因為他不是你們湖南人,”博古轉向朱德,“也不是你們四川人!”

  大家都被博古這句話搞樂了,哈哈大笑。

  張國燾聽著這樣的談笑,覺得自己始終像個局外人,但也隱約地感覺到中央領導層內的不和。

  晚宴後,周恩來親自把張國燾送到住處。張國燾試圖從周恩來嘴裏打聽到遵義會議的內幕,卻一無所獲,於是向周恩來直接發問:“紅一方麵軍還有多少兵力?”周恩來機智地反問:“現在紅四方麵軍還有多少人馬?”張國燾得意地說:“我們還有十萬人。你們呢?”周恩來說:“一方麵軍傷亡很大,恐怕不到三萬人了。”

  其實兩人都有誇大。此時紅四方麵軍的作戰部隊約有8萬餘人,一方麵軍隻有1 萬多人。周恩來告辭後,朱德又來看望張國燾。

  夜裏,張國燾和朱德在一起長談。

  朱德從江西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失敗開始講起,直至懋功會師。他十分坦率地向他介紹了中央紅軍長征以來的經曆和遭受的損失,但是並不頹喪。中央紅軍的幹部大部分保存下來了,有了這些骨幹,朱德堅信革命形勢還會發展壯大起來。他對紅四方麵軍力量的強大和飽滿的精神狀態感到歡欣鼓舞。

  朱德還說:政治局委員們都希望從速北進,不願在這裏久留,他本人也覺得北進意見是對的。

  朱德的誠懇態度使張國燾很受感動。

  從撫邊到兩河口,陡峭山勢逐漸平緩,快到兩河口時,撫邊河兩岸出現大片開闊坡地,綠茵茵的一直延伸到遠處。

  1935年6月26日,中共黨史上著名的兩河口會議,在大雪山腳下的這個鎮子的關帝廟裏召開。

  這是一個兩進院落的關帝廟,四周築有高高的圍牆,第一道院落的大門外有一道影壁。整個院落的房屋均係木柱木板裝嵌,開間很大。警衛部隊駐第一進院落,會議在第二進院裏的屋子裏舉行。

  參加會議的中央政治局委員除張國燾外,另外還有五個人,他們是張聞天、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博古。

  當時其他政治局委員均不在兩河口。項英留在江西蘇區,任弼時在湘鄂黔邊二方麵軍裏,王明在莫斯科為駐共產國際代表,王稼祥在卓克基療傷。

  其他列席會議的人員,主要有任軍事委員會參謀長的劉伯承、副參謀長葉劍英和左權,任政治保衛局局長的鄧發,任中央宣傳部部長的凱豐,主要將領彭德懷、林彪,革命元老董必武、林伯渠等。

  這是會師以來第一次政治局會議,會議主要討論兩軍會師後紅軍前進的方向問題。

  會議先由紅軍總政委周恩來作報告。他簡單回顧了紅軍長征和遵義會議的經過,主要談了目前的行動方針。論述了在鬆潘、理番、茂縣一帶不利於建立根據地,必須北上,到川陝甘建立根據地的理由。他指出:

  第一是便利我們作戰的地方。川陝甘地域寬大,好機動。鬆潘、理番、茂縣地區地域雖大,但道路狹窄,敵人容易封鎖我們,我不易反攻。

  第二是群眾條件。紅軍走過的一些人口較多的地方,能大批擴大紅軍。鬆、理、茂地區總共隻有220萬人口,人數少,這地方不可能成為我們的根據地。川陝甘群眾條件好,人口較多,一、四方麵軍要發展紅軍,必須要在人多的地方才好。

  第三是經濟條件。岷江西岸的鬆、理、茂地區,糧食缺少,有些地方糧食還不能自給,牛羊有限,布匹也不易解決,生活上也不適應,軍事上補充更難。另外,敵人正要阻截、封鎖我們,其意圖是陷我於鬆、理、茂地區,如果我們真的陷在這裏,就沒有了前途。因此,必須迅速前進。向南向東都不可能,應向岷山山脈以北發展,在川、陝、甘建立根據地。

  關於戰略行動問題,周恩來指出:

  目前一、四方麵軍的戰略行動,向南不可能;向東過岷江對我不利;向西北是廣大草原。現隻有轉向甘肅,向岷山山脈以北,爭取這一地域。這地區道路較多,山少,人口多。我們可用運動戰消滅敵人。我們要勇猛果敢、巧妙機動、毫不遲疑地打擊敵人。紅軍戰略轉移的具體要求是:第一,要迅速向鬆潘以北轉移,同胡宗南作戰。第二,高度機動,使敵對我估計發生動搖,使其部署趕不上我們,我們不被牽製,才能消滅他們。第三,堅決統一意誌。兩個方麵軍,部隊大,要統一指揮。以上三條是最高原則,必須實現。

  紅軍將分為左、中、右三個縱隊,右縱隊進攻鬆潘。利用夏季迅速北上通過草地。萬一過不去,就向西,也許困難更多,但這條退路要保存。後方補充問題,會合後力量大了,但需要補充。一方麵軍質量強,但數量需要補充。糧食問題也要專門討論計劃。

  周恩來的報告最後強調,戰爭指揮的最高原則是:

  第一,應集中統一,指揮權集中於軍委。第二,為使作戰更有力量,改組為三個縱隊。第三,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克服糧食、寒冷、過草地和少數民族等困難。

  周恩來報告以後,張國燾第一個發言。他首先談了紅四方麵軍離開川陝根據地以來的作戰情況和與紅一方麵軍會師的過程,他說:

  我們到理番後,知悉你們到了天全。當時我們計劃在天全與你們會合,再打雅州。希望能在天全、雅州會合,占領蘆山,以鬆、理、懋為後方發展基地。一、四方麵軍主力會合了,現在應怎樣打呢?現在接近我們的是胡宗南與劉湘,如果我們的戰略是向南,向成都打,這些敵人是不成問題的。向東打,為地勢所限製。向西要過草地,冬天經過,沒有帳篷,冷得很。夏天雨季,長途行軍會有大的減員,柴火也沒有。鬆潘以北的情況還沒有調查確實,發展條件是甘南對我有利。但一定要打下胡宗南,因為他現在至少以十五至二十個團的兵力在牽製我們,還有蔣介石的其他部隊,我們去甘南還是立足不穩,還是要移動地區,還是要減員。所以,要向甘南發展,一定要打下胡敵幾個團,才能立穩。

  張國燾在發言中勉強表示同意中央的北進方針,又同時提出也可“向南”,“向成都打”的問題。

  對於“北進”,張國燾繼續說:

  我們在寧羌地區時,曾考察過陝甘北部和寧夏一帶的情況,從這裏去寧夏,越往北走,越是毫無掩蔽的黃土荒山,我軍易於遭受敵機的襲擊。陝甘北部地廣人稀,糧食情況遠不如川陝邊一帶豐裕,寧夏南有黃河,東西北三麵都是大戈壁灘,我們進到那裏,易於被敵封鎖。何況黃河的阻隔,渡越的難度甚於長江。就由於這些情況,紅四方麵軍自脫離鄂豫皖以來,總是要靠向南方。

  對於“西進”,張國燾也著力闡述了一番:

  關於西進,我們從情報中得知,蘇聯曾出動飛機和軍隊支持新疆當局平複馬仲英部的叛亂。從這個消息看來,蘇聯在新疆有相當的力量,新疆當局似持親蘇立場,如果我們移到河西走廊和新疆去,可能是最佳的退路。在不利的情況下,可以保全較多的幹部和軍隊,撤到新疆的安全地區。缺點是離中國內地太遠,如果蔣介石封鎖河西走廊,我們便隻能在昆侖山阿爾泰山一帶活動。要實行西進計劃,先要做一番準備,必須先渡黃河,還要和回族的騎兵糾纏。所以我們最好實行在川康地區立下腳來,以便有時間整理我們的部隊,訓練對騎兵的戰術。

  張國燾的“川康計劃”實際是移師川西南的計劃,也就是通稱的“南下”戰略,這是他講話的重點。他說:

  川陝甘康這一帶地勢險要,軍閥勢力薄弱,不能一致行動,蔣介石的嫡係似亦也不能大量用在這個地區。因為地形險要,敵人的飛機大炮的威力不易發揮。而四方麵軍的戰士大多數出生在通南巴,對這一帶的情形較為熟悉。同時,這裏也產大米,生活與南方較為接近。第一方麵軍經過長途遠征,也可以利用這個地方暫時休養生息。

  我們在五月份的時候,在江油地區製定過一個建立川甘康邊區新根據地的計劃:在政治上,建立一個西北聯邦政府,製定了一個適宜於少數民族的綱領;在軍事上我軍不難從茂縣、北川,向東麵川軍作戰,打回江油富庶地區,向南可以在天全、蘆山一帶活動,北麵胡宗南雖難占領平武、鬆潘等重要地區,但敵軍防線空隙甚多,我們不難進入甘南地區,那裏也是人口較多的地方。

  這個計劃,優點是易於執行。如果我們通過實驗,能夠實現川康計劃,那又何必北進或者西進。如果事實證明我們不能在川康立足,然後再行北進或西進仍未遲。即使那時北線被敵封鎖,仍可以西進,因為西進路線是敵人所不易封鎖的。

  對於張國燾的“川康計劃”,毛澤東是最清楚其意圖不過,那就是保存實力,偏安一隅,同時要挾中央,向中央要職要權。

  毛澤東接過張國燾的話,說:

  國燾同誌的幾種方案,為我們提供了選擇餘地。然而綜合考慮,還是北上最好。其優勢,恩來同誌已說明。從我們的戰爭的性質看,我們不是退卻,而是進攻和發展,根據地是依靠進攻去創造的,為了實現這一戰略方針,務必要克服退卻逃跑的傾向,務必糾正偏安一隅的想法。從戰術上看,我們要進行高度機動的運動戰。我們已經走萬裏路,再走又何妨,我們去是要爭取主動,最終建立鞏固的根據地。關於根據地的問題,現在要用全力放在川、陝、甘這一地區,這樣可以把蘇區放在更加鞏固的基礎上。

  毛澤東最後重申:

  (一)中國紅軍要用全力到新區發展根據地。在川陝甘建立根據地,可以把創造蘇區運動放在更加鞏固的基礎上,這是向前的方針。

  (二)我們戰爭的性質不是決戰防禦,不是跑,而是進攻。我們要戰勝胡宗南,占取甘南,迅速向北發展,以建立新的根據地。

  (三)應看到那些地方是蔣介石製我命的,應先打破他。我須高度機動,這就有走路的問題,要選好向北發展的路線,先機奪人。

  (四)集中兵力於主攻方麵,如攻鬆潘。今天決定,明天即須行動。這裏人口稀少,天冷衣食困難,應力爭在六月突破,經鬆潘到決定地區去。

  (五)責成常委、軍委解決統一指揮問題。

  周恩來、張國燾、毛澤東三人作了主要發言後,其他與會者都發表了意見。大家一致同意周恩來的報告中提出的北上方針,認為當前最關鍵的是從鬆潘打出去。

  討論結束後,周恩來作了結論。最後,全體通過了中央提出的北上戰略方針,並責成張聞天起草決議。

  6月28日,根據兩河口會議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發布《關於一、四方麵軍會師後戰略方針的決定》。宣布紅一、四方麵軍會合後,戰略方針是集中主力向北進攻,奪取鬆潘和控製鬆潘以北地區,使主力出甘南,創造川陝甘蘇區。為使各項目標實現,決定指出:

  必須派出一個支隊向洮河、夏河活動,控製這一地帶,使我們能夠背靠甘青新寧四省的廣大地區有利的向東發展。

  大小金川流域在軍事、政治、經濟條件上均不利於大部紅軍的活動與發展。但必須留下小部分力量,發展遊擊戰爭,使這一地區變為川陝甘蘇區之一部。

  為了實現這一戰略方針,必須堅決反對避免戰爭、退卻逃跑以及保守偷安、停止不動的傾向,這些右傾機會主義動搖是目前創造新蘇區的鬥爭中的主要危險。

  決議中的最後一段話是有深意的。既然一、四方麵軍會師後革命氣勢空前高漲,兩河口會議又取得了一致意見,那麽“右傾機會主義”的帽子要給誰戴?“退卻逃跑”又是指誰?寫到中央的決議裏,總不會無的放矢吧。在這份決議中,隱約聞到了一股黨內鬥爭的火藥味。應當承認,兩河口會議正式拉開了同張國燾右傾路線鬥爭的序幕。

  兩河口會議隻是暫時統一了思想,其最大的意義則在於為創造川陝甘革命根據地奠定了中央北上戰略方針的基礎。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2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3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二)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五)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四)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貞觀政要

    作者:(唐)吳兢撰  

    經典名著 【已完結】

    《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的史書。這部書以記言為主,所記基本上是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與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關於施政問題的對話以及一些大臣的諫議和勸諫奏疏。此外也記載了一些政治、經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