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7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淩叔華發表在台灣《聯合文學》創刊號上的短篇小說《一個驚心動魄的早晨》,可以說是她在小說領域創作的封筆之作,一別早年閨秀風格,用第一人稱描寫日軍占領下的北平,“我”在海澱大街李大媽家的一次奇遇。

  小說通篇寫了一個“驚”字。小說講的是一天早晨,“我”送小女兒到幼稚園、街上買完菜正要回家時,被李大媽攔住,讓“我”到她家幫一下忙,因為她的丈夫在“我”父親手下當小職員多年,不好不去。原來是她丈夫離家十五年,早不回晚不回,正趕上兒媳坐月子才回來。兒子是個愛國者,明知媳婦要生孩子,卻要加入“民團抗戰”,直到走的那天早上才告訴他娘。母親明白,男人向來是“流血不流淚”,她理解兒子的心情,便不再去攔。接下來小說情節便展開了。

  我進門後,早就聽到年輕女人的呻吟聲,此刻我也看到左手臥房藍布簾子裏麵,炕兒上躺著一個白頭發的老頭子,身上蓋著厚厚的棉被,閉著眼睛哼哼的呻吟。一會兒忽然側身要坐起來,嘴裏喊著:“大忠的媽,你給我買到帽子沒有?我求你趕快去買一頂。時辰一到,我就得走,到了陰間,沒有帽子戴,可要被小瞧不起啊!”

  李大媽告訴他已給他到做衣鋪定了帽子,老頭一再催她再去。李大媽說你兒子是為國為民才離開家的,忠孝不能兩全,我還要照看他的媳婦。李大媽被催不過,拉住“我”的手暫時照看一下,接生產婆一會便來,她再不能等,數完錢便走了。

  我獨自留在堂屋,留心兩邊房的人叫喚,不知為什麽,心裏忽然一陣空虛、悵惘,好像半夜在墳地裏迷了方向,摸索走路。一會兒老頭兒大聲的喊我:“十姑娘,請您進來一下,我得穿上鞋子。那雙黑緞子鞋子,是在床底下,你來幫個忙,我下不了地。”

  一會兒對麵房裏的小媳婦又哭又喊痛死了。如此三番交替呼來喚去,萬一是難產怎麽辦?正在這時,大門鈴鐺一響,接生產婆到了,好一陣折騰,最終生下了個兒子。

  老頭子忽然坐起來正色望著我,說起庚子年那場戰爭,義和團也和今天的“民團”一樣,都是為國為民戰爭的,這仇是永遠不會忘的,外國人再來欺負我們,我們都立刻變成“民團”,或者就叫“義勇軍”,“隻有小日本不肯相信”。

  最後,老頭子也不再說他死了,“灰白貧血的臉,忽然光潤起來”。

  這是兩代人對於同一性質戰爭的認知。小說

  用一家人“死亡”和“新生”,描寫了北平普通人的抗日故事。

  隨著中國新時期的到來,淩叔華也浮出了地表。

  她的作品在大陸、港台不斷再版。據不完全統計,先後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了她的《花之寺》、《女人》、《小哥兒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了《淩叔華散文選集》,廣東花城出版社出版了她的小說集《花之寺》,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了《淩叔華文存》(兩卷本),北京華僑出版社出版了她的自傳體小說《古韻》,當代世界出版社出版了《淩叔華經典作品》選,上海書店書出版社出版了她的佚作《中國女兒》,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她的小說集《繡枕》等,美國出版了她的自傳體小說《古韻》,香港文學研究社出版了《淩叔華選集》,台灣業海出版社出版了自傳體小說《古歌集》(另一版本書名),台灣洪苑書店出版了《淩叔華小說集》(一、二兩冊)等,還有一些作品被選入各種版本。

  一時間,淩叔華又熱了起來,還有許多谘詢者、通信、來訪、研究文章等見著報端。比較有代表性的采訪是美籍台灣女作家木令耆(劉年玲)的《菊訪》、台灣《聯合報》記者鄭麗園的《如夢如歌——英倫八訪文壇耆宿淩叔華》等。

  木令耆的采訪是在一九八○年八月。

  她是由台灣到美國留學,在圖書館的《新月》雜誌上讀了淩叔華的作品,經心笛女士的提起,借這次到倫敦學習電視劇寫作來拜訪的。在緊張學習之餘,她兩次到淩叔華家長談。第二次她手持一束金黃色菊花前來,告之“正因為我想到了中國,才買了這束菊花為您祝福!”

  她們所談的內容有白話文寫作,《現代評論》雜誌,徐誌摩和林徽因、梁思成的友誼,二三十年代文壇舊友以及文藝又在複興等。

  文章題目便是由那束金黃的菊花而得之。

  鄭麗園小姐的采訪是在一九八七年春天。

  她到倫敦後四處打聽淩叔華的居所,失望之時在倫敦大學講師馬森的幫助下,幾個星期後才得到了回音。聯係上後,她本以為幾個小時的訪問,沒想到,被淩叔華娓娓道來的中國近代文學史以及趣聞所深深吸引,一個月內竟跑了八次。麵對十年前罹患乳癌,去年跌傷腰骨,又乏人照顧的淩叔華,還在追求未竟大誌,感動的她舍不得輕易下筆。

  對於這次采訪,鄭麗園把八次漫談的內容有“齊白石、康有為、俞曲園是家中常客;英文是辜鴻銘打的基礎……”、“泰戈爾來我家喝杏仁茶,徐誌摩、胡適之等都到了,獨有鬱達夫缺席……”、“朱湘來珞珈山看過我後,就在武漢(上海到南京)渡船上投江自殺了……”、“我在遍地死屍、難民的川西,開始與維吉尼亞·伍爾夫通信……”、“為了生活,奔走於南洋、北美、英倫之間,中斷了寫作……”等內容,在《聯合報》連載。

  在結束訪問時,淩叔華托鄭麗園把她的散文集轉交林海音女士,在題字時竟忘了是八幾年,問過後仍寫成一九八六年,還是錯。

  這是晚年的淩叔華在國內外文壇發出的最後光亮。

  一九八九年透骨徹髓的寒冬又降臨了。

  淩叔華獨自住在倫敦新搬進的房子裏,寒風鬼魅般地拍打著門窗,她已預感到什麽不祥,生命的影子與她漸行漸遠。

  一種揮之不去的念頭頑石般又爬上心頭。

  她給遠在愛丁堡的女兒小瀅打電話說:我要回家。

  小瀅聽出了那一端的毫無商量餘地的態度,便讓丈夫秦乃瑞趕快做出安排,乘車南下倫敦。

  其實在那個年代回北京並非易事,他們托的“韓敘、陳昊蘇、袁曉園,還有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北京大學及親戚等”,早已在私下進行。這是那個年代辦事的潛規則,因為立法不健全,俗稱“走後門”,不然事情則辦不成。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她不管天氣寒冷,不管女兒勸說,言稱就是住院也要到北京去住。在女兒陳小瀅、女婿秦乃瑞的陪同下,從倫敦乘機,踏上了返回故國的歸程。

  十二月初,淩叔華在女婿秦乃瑞護送下到達北京,直接住進了北京石景山醫院曉園國際保健部治療腰傷。這是專門為外國友人和歸僑專設的醫療機構。石景山醫院對這位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作家、畫家相當尊重,照顧得殷勤周到,每日三頓正餐另加兩次點心。在醫院大夫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淩叔華的腰傷漸漸好轉,並能夠從病床上坐起來了。

  翌年的三月二十五日,是淩叔華的九十大壽。陳小瀅專門請人做了生日蛋糕,用奶油澆上“生日快樂”四個紅綠相間有大字,醫院領導和親友也送去了生日禮物。中國現代文學館的領導舒乙也帶人前來祝賀,並帶來了鮮花、壽禮和生日蛋糕。淩叔華看著蛋糕上那個紅色的“壽”字,高興地說:“謝謝!”她躺在鮮花簇擁的病床上,文學館的同誌還為她拍了許多照片作留念。那一天,她用中、英、日文說話,給日夜護理她的護士小姐講故事,唱日文歌,愉快地度過了這個大喜之日。那一天,醫院廚房的師傅還專門為她做了一碗龍須麵。

  到了四月,不幸的消息傳來。她多年前已治愈的乳腺癌複發,並轉移到了淋巴。醫院會診後對她進行二十四小時特別護理。由於淩叔華的血管特別細,醫院還專門指定一位技術高的小兒科護士長為她打針,以便減輕她的痛苦。

  在病重的日子裏,她常不分季節的向女兒小瀅要她想吃的豌豆黃、山楂糕、烤白薯、茯苓餅等等,小瀅和院方想方設法滿足她的要求。

  遠在美國的妹妹淩淑浩接到姐姐從北京寄來的信,她準備讓外孫女魏淑淩陪她去北京。就在此時她接到秦乃瑞的信,說十四姨身體虛弱,而且他認為這麽遠去中國並不明智,並說大夫也認為隻有兩個星期的時間了,她們不太可能在兩周內趕到。

  在美國工作的外孫女小明,聞訊後匆匆趕來,這是她第一次回中國,在看護了姥姥一周後,因假期已滿便趕回了美國。她在寫給媽媽陳小瀅的信中說:“石景山醫院對我姥姥照顧得無微不至,使我感動不已,我相信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國家,能找到如此富於奉獻精神醫德又這麽高明的醫務人員了。”

  淩叔華對醫生和護理人員相當配合,禮節周到,和藹可親,為此也贏得了大家對她的尊重。為了防止病毒感染,醫院要求來探視的人都穿上消過毒的白色罩衣。有些來看望她的朋友,見到總有好幾個人圍著她轉,誤以為是她在北京的親戚,後來才知道是醫院護理人員。

  四月三十日,中國現代文學館的同誌征得陳小瀅的同意,前來醫院探望病重的淩叔華。他們送來一束紅色的康乃馨,淩叔華謝過後,示意小瀅放在窗前她可以看到的地方。舒乙問她:“您記得老舍嗎?”

  她說:“老舍是舒舍予,我記得他的作品,他到過我們史家胡同的家。他和他的好多朋友沒有了,楊振聲沒有了,丁玲也沒有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