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一、工農紅軍紀律嚴明,宣傳群眾,愛民親民

  毛澤東說過:“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工農紅軍三支部隊長征經過湖南,在艱苦的戰鬥和緊張的行軍途中,充分發揚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積極開展地方群眾工作,宣傳群眾,發動群眾,極大地喚起了湖南人民的革命熱情,起到了“宣傳隊”、“播種機”的作用。

  (一)傳播真理,喚醒群眾

  紅軍長征開始後,離開了根據地,處於無後方作戰狀態,給養補給都很困難,必須沿途設法自籌。加上身處白區,受盡國民黨反動派殘酷壓迫和敲詐勒索的老百姓,最怕見到扛槍的人。而紅軍到來之前,土豪劣紳大肆造謠誣蔑,使得有些不明真相、膽小怕事的老百姓,不敢與紅軍打交道,聽說紅軍來了,或關門閉戶,或跑進深山老林躲藏起來。因此,大力開展革命宣傳,展示人民軍隊形象,爭取民眾理解支持,成了紅軍征戰途中克服困難、戰勝敵人的重要工作。紅軍長征經過湖南各地途中,充分發揮了宣傳隊作用,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廣泛開展了革命宣傳活動。

  〔刷寫標語、張貼文告和散發傳單〕 紅軍官兵不論是在城鎮或是鄉村,也不論是在行軍路上或是宿營地點,都要用石灰、墨汁或紅土在牆壁上、岩石上書寫標語口號,散發傳單和張貼文告,甚至還張貼漫畫。通過這些宣傳品,大力宣傳黨的性質和綱領,宣傳紅軍的宗旨、任務和紀律,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和民族政策,幫助群眾增進對紅軍的認識和了解,提高群眾的階級覺悟。

  紅軍經過湘南地區時,在桂東、汝城、宜章、郴縣、桂陽、臨武等地書寫了大量標語口號,其中汝城境內至今還保留了147條標語,主要有“紅軍是工農自己的軍隊,歡迎白軍弟兄來當紅軍”、“打倒可惡該死土豪”、“徹底平分土地”、“歡迎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全國民眾武裝起來,對日作戰”、“白軍弟兄,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等。此外,紅軍還沿途張貼了許多文告,如“共產黨十大政綱”、“國民黨十大罪狀”、“告靖衛團丁書”。

  紅軍經過永州地區時,沿途書寫標語和張貼宣傳品136條,其中新田17條、藍山34條、寧遠28條、道縣27 條,零陵(今永州市、冷水灘、雙牌縣)1 8 條、祁陽2 條、永明(江永)7 條、江華3 條。主要內容有:“隻有蘇維埃才能救中國”、“打土豪,分田地”、“廢除一切苛捐雜稅”、“紅軍必勝,白軍必敗”、“打倒人民公敵蔣介石”、“對日宣戰,抗戰到底”等。由於年代久遠,特別是國民黨的破壞,大部分標語和宣傳品已不複存在,在永州境內至今清晰可辨或完整保存的尚有18 條,包括“紅軍是工農的武裝”;“中國工農紅軍萬歲”;“工農革命勝利萬歲,工農革命努力奮鬥,複興中國革命”;“要想不做亡國奴,隻有聯合紅軍打日本”;“白軍兄弟,紅軍是抗日反帝的力量,我們熱烈歡迎你們派代表來訂立對日作戰協定,大家一同北上打日本”;“中國民眾自救和救國的方法,就是大家起來驅逐出日本帝國主義”;“全國民眾總動員,為保衛中國而戰”等。

  紅軍長征進入湖南西部邊境後,不斷經過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保護少數民族的利益、搞好同少數民族的團結問題,引起了紅軍領導機關的高度重視。1934年11月29日,紅軍總政治部發出《關於瑤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則指示》。提出要在精神上和物質上給少數民族以實際的幫助,爭取他們對於蘇維埃和紅軍的同情。紅軍總政治部還製定了對苗民、瑤民的口號,如:“實行民族平等,在經濟上、政治上苗人與漢人有同樣的權利”;“帝國主義、軍閥、財富者是漢工農與苗族共同的敵人”;“苗族與漢族的工農起來,共同掃平國民黨軍閥的統治”;“反對苗漢民族的對立,隻有苗族與漢族的工農一體,同心打倒共同的敵人,苗族才能得到徹底的解放”;“紅軍是推翻國民黨軍閥統治的唯一武裝力量,歡迎苗族兄弟加入紅軍”等等。紅軍進入通道縣境內後,總司令朱德在牙屯堡一塊油菜地裏,專門向中央警衛團的幹部作了民族政策的報告。

  紅軍長征在城步、綏寧、通道、黔陽、靖縣等地都留下了大量標語口號,其中城步境內就有500 多幅,落款為“紅政宣”的標語有79 條。至今保存下來的有城步縣江頭鄉茶園村周新旺家板壁上書寫的“取消一切高利貸!”;長安營青山口周春生家板壁上書寫的“隻有蘇維埃才能救中國!”等。在通道境內,紅軍共刷寫標語80餘條,主要是宣傳黨的民族政策的,如“苗漢平等”,“共產黨主張平等、民族自治、尊重民族的風俗習慣,實行共產黨的主張,各族人民得解放!”等。紅軍在通道的馬龍、官團、雙江、牙屯堡、播陽等地還張貼、散發了大量文告、傳單,宣傳黨的主張、民族政策和紅軍紀律。牙屯堡瀘溪村侗族老人李萬宏得到紅軍散發的40餘張《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告民眾書》,他讀了一遍又一遍,並不顧國民黨反動派的威脅,冒著極大風險,將40 多張珍貴的紅色傳單保存到解放。

  紅二、六軍團會師向湘西進軍、開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後,在桑植、永順、龍山、保靖、大庸、石門、慈利等地,廣泛開展了革命宣傳活動,留下了大量標語、文告及宣傳畫。

  1935年11月,紅二、六軍團從湘西突圍長征、挺進湘中、轉戰湘西南時,在沿途經過的桃源、辰溪、漵浦、新化、錫礦山、洞口、武岡、隆回、綏寧、會同等地,都書寫了諸如“紅軍是工人農民的武裝”,“紅軍是打富濟貧的軍隊”,“紅軍不拉夫,無事不進店,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廢除國民黨的一切苛捐雜稅”,“打倒土豪劣紳”,“鏟除貪官汙吏”,“打倒賣國賊蔣介石、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等大批標語口號。紅軍還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湘鄂川黔分會”的名義發表宣言,張貼布告,落款為“主席賀龍”,主要宣傳紅軍抗日反蔣、救國救民的方針和不抓夫、不擾民、打富濟貧等紀律。

  在新化縣城,紅六軍團借用喚民書局的印刷機,組織工人印刷各種宣傳標語,擴大了黨和紅軍在新化的影響。在洞口鎮伏龍洲蕭氏宗祠的青磚牆上,至今殘留著紅軍書寫的“開展抗日反蔣的群眾運動”的標語。在會同縣灑溪鄉柿子團裏牆上和堡子鄉黃旗家祠牆上也保存著當年紅軍書寫的“打倒賣國罪魁蔣介石!”“對日宣戰”等宣傳標語。

  這些內容豐富的宣傳品,有如春風化雨,鼓舞了人民群眾,使貧苦農民喜笑顏開,令土豪劣紳膽戰心寒,收到了非常好的宣傳效果。大革命時期參加過農民協會的貧苦農民,見到這些大快人心的標語文告,激動地說:“當年的紅軍又回來了!”趕忙把那些“躲兵”的親人喊回家來迎接紅軍。

  召開群眾大會,開展文藝宣傳。紅軍每到一處,立即召開群眾大會,進行政治宣傳;或者派出政工幹部和文藝小分隊深入群眾當中,進行宣傳解釋和動員工作。

  1934年8月紅六軍團進入新田、嘉禾等地後,任弼時、蕭克等領導人立即召開群眾大會,宣傳紅軍宗旨和北上抗日的意義。

  中央紅軍長征進入湘南後,各軍團相繼在汝城熱水圩、集龍圩,宜章縣城,道縣城隍廟、楊柳塘,江華沱江鎮,祁陽白果市,藍山火市等地召開了群眾大會,宣傳黨的政治主張、紅軍的性質,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罪行,號召群眾參加革命,開展革命鬥爭。中央軍委縱隊經過宜章縣樟橋時,軍委組織部部長李弼廷接見了湘南特委委員穀子元,聽取了匯報,布置了工作,並派兩名紅軍幹部參加宜樂工委做地方工作。紅三軍團六師占領宜章城後,在城隍廟召開群眾大會,宣布成立宜章縣蘇維埃政府和工人赤衛大隊,在宜章紗廠工人中發展黨員,建立了黨小組;紅一軍團一師宿營白石渡,在鐵路工人和農民中發展黨員42名,建立3個秘密黨支部,組建60多人的紅色遊擊隊和100人的武裝赤衛隊,成立了3 個區蘇維埃政府。紅軍這些工作,為湘南人民的革命鬥爭播下了火種。紅軍文工隊還沿途演出話劇《打土豪分田地》,教唱革命歌曲,如《當兵就要當紅軍》、《送郎當紅軍》、《把蘇維埃的紅旗插遍全中國》、《打倒土豪》等。

  1934年12月11日,中央紅軍在通道縣城縣溪召開了500餘人參加的群眾大會。會前,紅軍宣傳隊表演了群眾喜聞樂見的蓮花落、紅軍戰歌等文藝節目。會上,一位紅軍首長作了報告,宣傳了紅軍的性質和作用,宣傳了共產黨的宗旨和主張,指明了窮苦人民翻身解放唯一出路是跟著共產黨鬧革命。紅軍首長的講話,使到會群眾受到了很大鼓舞。會後,紅軍打開縣城糧庫,將沒收來的糧食、衣被、油鹽等,分配給窮苦人民。

  在芙蓉大團,留傳著一段紅軍與侗家認“老家人”的佳話。大團村居住有40多戶侗族人,由於國民黨反動派散布了許多誹謗紅軍的流言蜚語,當紅軍長征來到這裏時,受盡兵匪騷擾之苦的老百姓都進山躲起來了。紅軍分頭進山宣傳動員群眾回村,侗族農民吳益慶被一位紅軍喊了回來。紅軍和他擺家常,談鄉情,還向他宣傳民族政策,說紅軍主張苗漢平等,吳益慶被這位和藹可親的紅軍感動了,很快消除了恐懼心理,從內心裏感到紅軍是可以信賴的。當這位紅軍說起自己是江西人時,吳益慶說:“我們這裏的老祖宗也是江西遷來的。”紅軍興奮地說:“你看,我們還是老鄉呢!”說著說著兩個人親切地握起手來。吳益慶和紅軍認老鄉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在芙蓉一帶傳開了。後來,紅軍又來到芙蓉時,老百姓再也不跑了,還親切地稱呼紅軍是“我們的老鄉”。

  湘中是人口稠密、工商礦業較為發達的地區,紅二、六軍團突破沅、澧封鎖線進入湘中地區後,廣泛開展了宣傳發動群眾的工作。各級政工人員利用召開城鎮工商業者座談會等形式,宣傳紅軍“沒收官僚資本,保護民族工商業”的工商政策,贏得了民族工商業者的同情與支援。在辰溪,紅二軍團宣傳隊跑遍全縣10 多個鄉鎮、近百個村子,向群眾進行革命宣傳,深得勞苦大眾的歡迎。紅軍在藍田鎮(今屬漣源市),召開有2000 多人參加的群眾大會;在錫礦山,召開了上萬名工人參加的群眾大會,並且還在人口集中的寶大興、德華盛、三角坪、譚家衝、洞下、中連、連溪橋附近多次召開群眾大會,每次都有數百上千人參加。會上,紅軍首長登台講演,宣傳紅軍是窮苦人民的軍隊,是共產黨領導的打富濟貧、幫窮人鬧翻身求解放和北上抗日、趕走日本強盜的革命隊伍。紅六軍團政委王震在疇富堂召開的群眾大會上,學著新化腔對大家說:“老板不勞動,剝削你們工人,養得肥頭大耳,你們石匠師傅累得墨黑的,餓得皮包骨頭。我們隻有團結起來打倒他們,才能過上好日子。”他的一席話,在群眾中產生了很大影響。

  此外,紅軍還深入車間、礦井訪貧問苦,做社會調查。一次,1 0多名紅軍戰士到大礦霸段楚賢開辦的怡興石廠實地調查工人勞動生活狀況,當工人楊篤漢等講了資本家殘酷剝削工人和礦工的悲慘生活後,紅軍戰士義憤填膺,站起來憤怒地說:“我們就是要打倒這些吸血鬼、害人蟲!讓天下窮人都過上好生活。”在紅軍的宣傳教育下,銻都工農群眾認識到紅軍是自己的隊伍,隻有跟著共產黨和紅軍鬧革命,窮人才有出頭之日。

  紅六軍團某營在洞口縣高沙鎮宿營時,利用街上人口密集好宣傳的優點,在王家碼頭召開了幾百人的群眾大會。一個紅軍幹部站在一張四方桌前對大家說:“鄉親們,大家不要怕,我們是工農紅軍,是打富濟貧、專為窮人打天下的,是幫窮人翻身求解放的,蔣介石的部隊雖有飛機大炮,卻不抗日,要打內戰,現在陳光中的部隊就緊追著我們,沒有什麽可怕的。我們長征北上抗日,為的是盡快地消滅敵人,解放受苦受難的人民,解放全中國”。紅軍官兵一邊宣傳,一邊把繳獲到土豪劣紳的物資分發給到會的貧苦百姓。

  此外,紅軍還沿途向群眾贈送有關讀物。1934年11月中央紅軍路過桂陽縣兩路口村時,送給群眾《市民千字》課本;紅軍經過汝城延壽時,給農民尹舉行贈送了3本醫藥書;紅軍過通道時,為了感謝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臨別時向部分群眾贈送各種革命讀物數十本,在傳播革命真理方麵起了重要作用。當年的黃土小學老師李仲真,給紅軍帶路到牙屯堡,紅軍不僅給他開了工錢,還送了兩本名為《千裏長征》的書。李仲真如獲至寶,反複閱讀,愛不釋手,接觸到不少新鮮的革命道理,使他原有愛打抱不平的江湖義氣得到了進一步升華。此後,在革命真理的啟迪下,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在侗鄉山寨開展了許多革命活動。

  (二)嚴守紀律,秋毫無犯

  一支沒有紀律的部隊,任何宣傳鼓動都不會有好效果,也不會取得群眾的同情和擁護。因為人民群眾不光是聽你怎麽說的,更要看你怎麽樣做的。紅軍長征途經湖南各地時,沿途不僅廣泛宣傳了群眾,而且以嚴明的紀律吸引和教育了群眾,贏得了人民群眾的稱讚和擁護。

  “紅軍紀律最嚴明,行動聽命令,不得亂胡行。打土豪,分田地,要歸公,買賣要公平。工農的東西不可拿分文。講話要和氣,開口不罵人。無產階級勞苦群眾,個個盡相親。出發與宿營,樣樣要記清。上門板,捆禾草,房子掃幹淨。借物要歸正,損失要賠銀。便溺找廁所,不搜俘虜身。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大家來執行。”這首朗朗上口的《紅軍紀律歌》就是當年紅軍行軍湖南途中常唱的歌,也是紅軍官兵一言一行的真實寫照。

  紅軍長征經過湖南所到之處,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六項注意”,沿途留下了許多遵紀愛民、秋毫無犯的感人故事。

  紅軍不拿群眾的一針—線。即使因為行軍和生活需要用了群眾的東西,都要優價付款;如果主人不在場,吃了群眾的米,就把錢放在米缸裏;拔了群眾的菜,就把錢放在菜地裏。1934年8月18日,紅六軍團抵達距桂陽縣城約10華裏的燕山一帶。這裏到處是梨樹,樹上結滿沉甸甸的梨子,黃澄澄的梨子在微風吹拂下飄著芳香,非常誘人。

  紅軍指戰員冒著酷暑連續急行軍,到達這裏時,人人口渴腹饑。而當地老百姓因受國民黨反動派謠言所騙,早已跑得無影無蹤。本來,摘幾個梨吃,誰也不會發現。但紅軍戰士牢記群眾紀律,誰也沒有這樣做。因為他們知道,這梨子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要靠它來換米、換油、換鹽,養家糊口。不摘梨子,就是維護群眾利益。當晚,部隊根據軍團首長的命令就地宿營,不準進民房,不準損壞群眾的一草一木。夜幕降臨,戰士們就在山上的梨樹下呼吸著充滿梨香的空氣露宿了一晚,但誰也沒有摘一個梨吃。第二天,部隊離開了村子,老百姓回到家中,一看梨園的梨子仍然掛滿枝頭,一個不少,知道上了保、甲長的當。為了表示對紅軍的擁護和尊敬,一個叫李友生的農民急忙摘了一擔梨追趕著送去給紅軍嚐嚐。紅軍指戰員個個婉言謝絕。李友生隻好把梨子又挑回了家。望著遠去紅軍的背影,他止不住熱淚盈眶:“紅軍啊,你們真是天底下少有的好軍隊!”事隔60多年後的1996年,燕山村村民為緬懷紅軍,自願捐資數萬元,在梨山修建了一座紅軍紀念亭,以繼承和發揚紅軍精神。

  1934年11月,中央紅軍長征進入湘南後,在桂陽縣正和圩,農民李宗四燒了一擔茶水放在路旁,紅軍每喝一碗就留下1個銅板;方元鄉煙基橋農民何憲發為過境紅軍準備了一擔熟紅薯,紅軍戰士每拿一個就留下2 個銅板,何不肯收錢時,紅軍戰士就不再拿紅薯,何隻得把錢收起;在下洞太和村,紅軍一時買不到菜,在田裏扯了一些蘿卜,但又找不到主人,便寫下一張字條,把字條和錢綁在一根棍子上,插在田裏留給主人。紅軍經過寧遠縣渣力坪時,在一片紅薯地用石灰劃了一條線,示意不得越線踩薯。

  1934年12月5日,中央紅軍長征到達湘桂邊界的城步五團一帶宿營,其中有一個團住在五團獨樹村。第二天清早,炊事班因缺米無法作飯。紅軍司務長隻好手持米升找當地老百姓借米。他找到苗族老人鍾其輝家借了一升包穀,解決了做飯困難。中午便將一升白花花的大米還給鍾其輝,可鍾其輝知道紅軍是窮人的子弟兵,堅決不肯收。司務長堅持要還,說這是紅軍部隊鐵的紀律,不得違反。正當雙方互相推讓、相持不下時,突然傳來一陣緊急的集合號聲,司務長急忙把大米連同米升一起放在桌上就跑走了。鍾其輝端著大米,望著紅軍部隊遠去的背影,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隻好將紅軍留下的米升作為傳家寶進行收藏,放在箱子底部整整收藏了50年。直到1984年,才由城步縣文物普查組將米升收集起來,藏於縣文物管理所。從此,這隻平常而又不平常的紅軍米升成為向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的珍貴實物教材。

  中央紅軍過通道時,播陽所的馮明貴在紅軍進寨時跑到山裏去了。紅軍走後,他回到家裏,發現家裏的東西完好無損,隻是火灶邊的柴少了些,堂屋耳掛上的紅薯少了幾掛。他想:這些東西可能是紅軍拿走了,不過不是什麽貴重東西,拿就拿一點吧。當他從灶邊取柴時,突然從柴堆上掉下一串錢來,並且看到一張紙條:“老鄉,對不起,我們燒了你家的柴火,拿了你家紅薯,這是買柴和紅薯的錢,請收下,謝謝。”馮明貴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紅軍留下的。他拿著紅軍的留條看了又看,自言自語地說:“好軍隊,好軍隊,燒點柴火吃幾個紅薯,那麽認真,給了那麽多的錢,真是仁義之師,仁義之師。”以後他逢人就說,像紅軍這樣的好軍隊,世間少有。在通道縣的下鄉還流傳著一個從豬嘴裏吐出銅錢的故事。流源村楊光斌的父親因暴病去世了,他母親辛辛苦苦養了一頭大肥豬,紅軍進寨時,他們母子和鄉親們都跑了,那頭大肥豬隻好放在家裏,可是楊光斌的母親一直掛念著肥豬。紅軍剛走,他母子就回到家裏,一看肥豬不見了,他母親傷心地大哭起來,後來在樓上終於發現了這頭大肥豬的豬頭,當拿起豬頭時,嘩啦嘩啦,從豬嘴裏“吐”出了一堆銅錢,一清點足足有300枚。楊光斌的母親立刻轉憂為喜,按當時市價計算,這頭肥豬值不了這麽多錢。楊光斌的母親說:“紅軍殺了我的豬,給了這麽多錢,紅軍真好!”

  1935年12月,紅六軍團長征到達隆回縣大沙江宿營時,因村子小,很多指戰員找不到借宿的地方,就在老百姓的屋簷底下坐等天明,即使是進屋去堂屋裏或火灶邊用稻草打地鋪,也要先付稻草錢。紅軍借用蕭代造家的一個鼎鍋做飯,飯後即與敵人發生遭遇戰,紅軍戰士仍冒著生命危險將鍋送還原主。經過巷口鋪附近一丘大彎田時,見田裏種有冬小麥,紅軍寧可繞道也不從田裏走捷徑,踐踏群眾的莊稼。紅十六師攻打鴨田時,一位紅軍號兵在農民陳易山家吃了2個煮紅薯,付了100文錢;一位紅軍戰士在陳世為家吃了一碗飯,付米1升;一個通信兵在譚河清家吃了幾個生紅薯,就留給他兩盞馬燈;農民陽水清給紅軍打了幾雙草鞋,紅軍送給他一條床氈子;農民聶文武燒了幾罐開水讓大家喝,紅軍給了1000文銅錢。對於那些幫助煮飯、帶路、送擔的,紅軍更是予以厚謝。鴨田陳哲方為紅軍送傷員到寨市,紅軍給大洋2塊。紅軍遵紀愛民的舉動,贏得了當地群眾的信任和愛戴,紅軍路過隆回寨市鎮和漢江邊時,許多老百姓吹起嗩呐,放起鞭炮,歡迎紅軍。

  1934 年12月下旬,紅軍過洞口時,正逢連日下雨,寒氣逼人,但紅軍宿營時不征得主人同意不亂進屋,即使征得主人同意後,也隻借住在堂屋地上,不進百姓臥室,甚至連鋪草都不向房東借。還有許多紅軍戰士寧願露宿街頭山林,也不去敲門借宿。紅軍路過花橋橋亭時,劉學寶在賣甜酒,戰士問多少錢一碗,劉學寶說3 個銅板一碗。凡買的沒有一個戰士少給錢,都是吃一碗甜酒給3 個銅板,有的戰士沒有銅板,吃一碗甜酒就量一大碗大米。尹大鬥在賣甘蔗,紅軍戰士問多少錢一根,尹大鬥說3 個銅板一根,沒有一個戰士還價,都是拿一根甘蔗給3 個銅板。一擔甘蔗很快賣得隻剩下3 根,一個穿灰布衣服、背盒子槍的紅軍戰士全部買下了,給他一塊光洋。尹大鬥連忙擺手說:“不能要這麽多錢。”那位紅軍戰士說:“我們紅軍買老百姓的東西,錢隻能多給,不能少交,超過的就送給你作個紀念吧。”說罷一招手走了。回到家裏,尹大鬥把3 根甘蔗得一塊光洋的事告訴大家,眾人說:這塊光洋不是一般的錢,而是紅軍戰士留下的心,是紅軍紀律嚴明愛人民的活證明。紅軍在花園休整時,高坪劉秀姣正“坐月子”,在她家宿營的幾個紅軍戰士,天天主動幫主人挑水、劈柴,忙這忙那,劉秀姣很受感動,做了一餐蕎麥粑粑給紅軍戰士吃。紅軍戰士硬要交給她兩升米,臨走時,又送給她家兩擔穀。為了永遠不忘記工農紅軍對窮人的這份恩情,劉秀姣把剛生幾天的女兒取名叫“紅君”。

  紅軍不僅買賣公平,拿了用了群眾的東西優價付款,而且損壞群眾東西更要賠償。1934年11月,中央紅軍長征經過汝城時,在文明鄉新東村宿營的一支部隊,有個喂馬的戰士生火烘烤衣服,不小心失火把當地農民的一間豬欄燒了,紅軍立即向受損失的農民道歉,並賠償光洋20塊。紅軍在臨武縣汾市鄉小灣幫唐仁廣家挑水時,不小心挑斷了扁擔,立即賠了錢。1935年12月24日,紅二軍團戰士在綏寧縣竹舟江村借用群眾的鼎鍋煮飯,臨走時,農民徐自英的大鍋被別人拿錯了,紅軍補償了一口小鼎鍋,並送了1 塊銀元。

  中央紅軍路過通道縣播陽新寨村時,老百姓都跑到山上去了,紅軍在吳美才家煮飯吃。紅軍走後,吳美才跑回家一看。水缸裏的水比原來還要滿,屋裏屋外比原來要幹淨,隻是碗櫃裏少了一個碗,而桌子上卻多了一個洋瓷碗,碗底下壓著一張紙條:“老鄉,碗被我們弄破了,留下這個洋瓷碗賠你,請原諒。工農紅軍一戰士,一九三四年十二月。”播陽黃寨黃漢仁家有一把柳葉刀,群眾親切地把它稱為寶刀。說起這把刀還有一個故事:當年紅軍過境時,紅軍戰士在村裏煮飯吃,借用了黃漢仁家的一把缺口刀,不小心用斷了,紅軍臨走時賠了他家一把柳葉刀。這把刀一直使用到20世紀70年代,黃漢仁家仍舍不得換新的。

  紅二、六軍團在冷水江時,軍紀嚴明,對工農情深義重。借老百姓的一個鼎鍋、一捆稻草、一雙筷子,都要如數歸還。住在寶大興的紅軍借了工人何本軒家的一個箕簍,送還時,裝了滿滿一箕簍鹽,全家老小十分感激。有個紅軍戰士路過礦山謝餘香家時,見他家蒸了一鼎鍋紅薯,便拿出200錢要買紅薯吃,謝餘香立即端出一大碗紅薯,要他盡管吃,錢就免收了。可那個紅軍戰士再三解釋:“買東西給錢這是我們的紀律,你不收錢我就不吃了。”謝餘香隻好把錢收下來。

  (三)關心群眾,扶助工農

  紅軍長征途中不僅秋毫無犯,還十分關心窮苦人民的疾苦。每到一地,都要訪貧問苦,問寒問暖,把從戰場上繳獲的或者打土豪得來的錢物,分送很大一部分給窮苦人家。遇到群眾有困難,總是慷慨幫助。

  紅軍在汝城縣土橋鄉清龍村白廳宿營時,通過訪貧問苦,發現有一位壯年男子和一位老阿婆分別患急性痢疾和嚴重風濕病,紅軍立即派醫生上門治療,治好了那位壯年男子的痢疾病,老阿婆的風濕病也有明顯的好轉。部隊臨走時還給病人留下了藥,病人依依不舍。

  紅軍在通道縣的臨口、下鄉、菁蕪州、縣溪等地,先後給近千餘窮苦群眾送了糧食、衣、被、食鹽等物。紅二、六軍團在錫礦山時,一個紅軍戰士看到工人蕭中秀冬天還穿著破爛的單衣,凍得瑟瑟發抖,就脫下自己的衣服給他披在身上。去藍田的紅軍路過十八茅灣時,看到路邊一棟破房裏住著一個年老體弱的老婆婆,床上連被子也沒有,一個紅軍戰士連忙解下自己的被子放在老婆婆床上。

  為了救護老百姓,紅軍更是不惜赴湯蹈火。紅軍在通道縣芙蓉村新團宿營的一個晚上,這個寨子突然失火,頓時火光衝天,濃煙滾滾,火光就是命令,紅軍官兵紛紛趕來救火,大家冒著生命危險衝入火海,與凶猛的烈火搏鬥,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奮戰,大火終於被撲滅。事後,紅軍拿出一部分銀元救濟受災的群眾。災民們手捧銀元,熱淚直淌,都說紅軍好,紅軍是侗家的恩人。中央紅軍經過藍山大漢口村時,正遇農民陳良順、厲繼煥家起火,火勢殃及到鄰居的房子,紅軍戰士不顧長途行軍的疲勞,立即幫助滅火,並拿出60塊銀元資助兩戶遭災群眾重建家園。

  在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內,紅二、六軍團與人民群眾更是心連心,即使是在反“圍剿”緊張戰鬥的空隙,紅軍指戰員們也不忘記幫助群眾收割。

  1934年12月21日,紅六軍團第十六師指戰員行進到洞口高沙至花園間的李家渡時,兩架敵機俯衝下來,一連投下6顆炸彈,造成20多位紅軍戰士犧牲,數十人受傷。當敵機臨空時,1 2歲少年王康元正趕著牛回家,行走在敵機投彈這一帶。一位紅軍戰士見狀大聲喊他臥倒,少年被驚得慌了手腳,無所適從。這位紅軍戰士不顧個人安危,一個箭步跨過去,一手將小孩按倒在地,並伏到他的身上,用自己的身子掩護著他。結果炸彈就在離他們不遠的地方爆炸,王康元雖安然無恙,而這位紅軍戰士卻血流如注,身負重傷。敵機飛走後,周圍群眾趕到現場,目睹紅軍戰士犧牲受傷的慘狀和愛護百姓、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跡,無不感激萬分。尤其是被救的少年及其親人,為了報答紅軍戰士的救命之恩,讓為國為民光榮捐軀的紅軍烈士安息九泉,主動協助紅軍戰士買來棺材,將烈士的遺體進行了安葬。從此,王康元每年清明都要來墓前掃墓,表示對紅軍烈士的深切懷念。特別是1972年王康元擔任了村黨支部書記後,在公社黨委支持下,率李家渡一帶幹部群眾,在紅軍烈士墓前豎起了一塊英雄紀念碑,碑上刻著“紅軍烈士墓”5個大字。1995年12月,洞口縣委、縣人民政府撥款重新修葺了西中紅軍烈士墓,並請當年的軍團長蕭克將軍寫了“紅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題詞,刻刊於烈士紀念碑。後來,花園鎮黨委和政府還主修了紅軍橋、紅軍街和紅二、六軍團途經花園時的司令部駐地,把它們一並辟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紅軍精神代代相傳。

  為了方便群眾,維護群眾的利益,紅軍還開設了隨軍銀行,用銀元、銅板兌換散發在群眾中的蘇維埃紙幣。紅軍占領宜章後,在城裏設立臨時銀行,按日兌現,收回鈔票,並且嚴格執行黨的工商政策,全城店鋪照常營業。

  (四)嚴懲土豪,為民除害

  紅軍不僅以鐵的紀律昭示自己是人民的軍隊,而且每到一地就開展懲辦惡霸、打富濟貧的活動。征戰途中,紅軍一路發動群眾,打擊橫行鄉裏的劣紳,嚴懲為富不仁的土豪,為受壓迫受剝削的工農除害,伸張正義;同時根據事先掌握的線索,帶領群眾到財主土豪家裏殺豬出穀,派糧派款,除了解決軍需外,把沒收的大部分糧食衣物分發給生活困難的窮人,使貧苦百姓得到好處。

  紅六軍團和中央紅軍長征轉戰湘南期間,在資興、汝城、郴縣、桂陽、嘉禾等縣處決了一些土豪劣紳及地方反動頭目。在資興黃草坪,人民群眾對幾個平日作惡多端的大土豪非常憤恨,紅軍來到這裏後,到這幾個土豪家裏殺豬出穀,沒收了他們的財產分給貧苦農民,還在下街口的牆壁上寫下了“把一切無益公產祠堂廟宇的財產沒收分給貧苦農民!”“反對封建剝削”等標語。在桂陽,鎮壓了貪贓枉法的縣法院熊法官和一批罪大惡極的惡霸地主。在嘉禾廣發,槍決了大惡霸李文軒、李輝廷、李發仔等。通過打擊土豪劣紳,懲辦惡霸地主和反動官僚,廣大人民群眾揚眉吐氣。

  紅軍進入永州境內後,先後鎮壓罪大惡極的土豪劣紳79名,如新田的黃時泰、寧遠的李鬱英、道縣的毛德仔等大惡霸。與此同時,沒收他們的財物,散發給當地群眾。在新田,紅軍沒收義太隆綢緞鋪、同濟昌南貨鋪、羅成茂雜貨鋪、永和昌綢緞鋪等幾家洋行的物資,分給群眾。在藍山,紅軍打開舊縣政府的倉庫,沒收了5000多塊銀元、10 多斤金子和繳獲了一批軍裝、被服。在道縣,紅軍打開舊縣政府糧倉,分糧給群眾,同時處決土豪劣紳28 名。

  中央紅軍1934年12月4日至8日途經城步的8天中,共打擊土豪劣紳120人、地痞7人、土匪46人,其中處決慣匪和國民黨民團頭目21人。在蓬洞,紅軍處決了當地國民黨反共“義勇軍”的頭子、區長秦昌貴和“地頭蛇”楊進東。在長安營,紅軍打敗了國民黨鄉長羅亨沛和副團總龍仲林等人帶領的“反共義勇軍”的堵截隊伍,並擊斃了龍仲林;在五團,擊斃了土匪頭子聶光富。為受壓迫貧苦農民伸張了正氣,大滅了地方土豪劣紳惡霸勢力的威風,深受城步各族人民的擁護。

  紅二、六軍團進軍湘西北地區後,在龍山、桑植、大庸、保靖、慈利等地廣泛發動群眾,深入進行土地革命,使廣大人民群眾獲得實際利益,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積極投身支援根據地反“圍剿”鬥爭熱情。

  紅二、六軍團長征進入湘中後,在新化、冷水江、漵浦、辰溪、漣源等地廣泛開展了打土豪鬥爭。在新化縣城,打開官辦的淮鹽局倉庫,把食鹽分給連鹽都吃不起的貧苦百姓。在錫礦山,紅軍發動工友同礦霸作鬥爭,為貧苦工人撐腰說話;同時深入附近農村,組織發動農民打土豪、分浮財,鎮壓劣跡昭彰的惡霸和保甲長。錫礦山北礦寶大興的老板楊篤武,勾結官府,采取明買暗奪手段,霸占礦地幾千畝,在冷水江、安化開設公司、煉廠6 家,每天收入光洋幾籮筐,新化、長沙都有他的豪華莊園。南礦開源公司老板段楚賢,挖空心思巧取豪奪,使煉廠和采石廠發展到10多家,雇請工人6000 多,每天收入光洋兩三萬,在中連、冷水江等地都有他的倉庫和銻莊。楊、段兩家豢養打手幾十人到上百人,橫行霸道,無惡不作,對廣大工人和附近農民敲骨吸髓地進行剝削壓迫,在群眾中民憤極大。紅軍帶領工農群眾,首先抄了楊、段兩個礦霸的家,並打開他們的倉庫,低價賣穀給窮苦的群眾,沒有錢的也可以挑穀,有些沒勞動力的,紅軍還送穀上門。僅在段楚賢的大興莊(今冷水江大灣裏)擔穀的群眾就達四五百人。據調查統計,紅軍在湘中打土豪劣紳上百戶,捉拿土豪500餘人,鎮壓了民憤極大的劣紳50餘人。其中在錫礦山、洞下、譚家山、七裏江、中連、連溪橋等地打擊礦霸26 家,沒收稻穀3000 多石,抄出光洋16000餘塊,殺豬20多頭,還有大批衣物、布匹。這些物資除部分補充軍需外,都分給了窮苦的工農群眾。

  紅二、六軍團退出湘中地區之前,轉戰洞口、城步、綏寧、隆回、芷江等地,沿途發動群眾開展了打土豪、籌款籌糧的活動。在洞口縣石江碼頭,沒收了富豪巨商的七八船糧食,大部分發給貧苦群眾。許多貧苦農民、居民、手工業者、小販、乞丐等湧上船來,用籮筐挑,用簸箕端,甚至還有用衣褲兜的,個個滿載而歸,歡欣鼓舞。在石背雙竹觀音橋,紅軍根據佃戶周炳南兄弟的指點,打開大地主曾達鬆莊園的4個糧倉,出穀1萬多斤,除一小部分作了軍糧,大部分發給了貧苦農民。在清風亭帽子石衝裏院子,紅軍打了土豪劣紳尹成哉,殺豬三四頭,出穀1 萬多斤,糧食大部分分給了貧苦農民。家裏有勞動力的自己去擔,無勞動力的戶還由紅軍戰士送上門去。紅軍還逮捕了一些民憤大的土豪劣紳,根據罪惡大小給予不同的懲處。如岩山有個傅升延,綽號叫“石牛麻子”,橫行霸道,為非作歹,一貫欺壓百姓。他有5 個兒子,個個無惡不作,貧苦農民稱之為“傅家五虎”。紅二軍團經過岩山街上宿營時,立即派人將石牛麻子抓住,除將其部分家產沒收分發給窮人外,還把他押到綏寧李熙橋處決了。在洞口縣石下江,紅軍捕獲了鄉紳數人,並且處決了一貫包攬訟事、欺壓貧民、敲詐勒索、作惡多端的反動鄉紳王文祥。

  紅軍在隆回境內共打土豪113戶。在小沙江,首先打了平日作惡多端、鄉鄰無人敢惹的土豪王文齋。紅軍戰士帶領窮苦農民去他家擔穀米、拿衣服、搬家具,把他搞得威風掃地,並把從漵浦抓來的3名罪大惡極的劣紳斃在王家屋旁邊,王文齋嚇得麵如土色,跪地求饒。在金石橋,紅軍打開張光德、楊鼎卿、羅維山等30 多個土豪家的穀倉,幹了好幾口魚塘,殺了幾頭肥豬。把大魚大肉和一擔擔穀米,全部分給本地的窮苦農民。在黃金井三善亭,紅軍召開群眾大會,清算了當地32戶土豪劣紳的浮財,針對有人害怕在紅軍走後遭報複的心理,紅軍把沒收來的財物堆放在大路上,讓群眾自行拿走。在石橋鋪,紅軍發動群眾去土豪陽鼎成家開倉擔穀,有膽子小的,不敢進土豪的家門,紅軍戰士就把土豪家裏的衣物、糧食搜出來,大袋小擔地擺在牆外的空地裏,讓窮人隻管去拿取。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二)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五)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四)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貞觀政要

    作者:(唐)吳兢撰  

    經典名著 【已完結】

    《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的史書。這部書以記言為主,所記基本上是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與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關於施政問題的對話以及一些大臣的諫議和勸諫奏疏。此外也記載了一些政治、經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