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決策遠征,桑植誓師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發展,令蔣介石震驚不已。這時,中央紅軍已經北上,並在四川西北的懋功與紅四方麵軍會師,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便成了長江以南惟一一塊規模較大的根據地,蔣介石把它視為心腹之患,欲除之而後快。從1935年10 月起,調集22 個師又5個旅共20餘萬正規軍和10餘萬地方保安團隊,從北起宜昌,南至黔陽(今洪江市),東自南昌,西至畢節的廣大地區,向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發動了新的更大規模的“圍剿”,企圖阻止紅二、六軍團向東進入原中央革命根據地,向西隨中央紅軍路線北上,向北渡江入川陝會合紅四方麵軍,或回師洪湖恢複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從而把紅二、六軍團逐步壓縮並聚殲於龍山、永順、桑植之間的狹小地區。並且這一次,蔣介石吸取前次因為各部互不相屬、各自為政、指揮不統一而導致“圍剿”紅軍失敗的教訓,於1935年10月8 日下令在宜昌設立行轅,以陳誠為參謀長,代行蔣介石職權,統一指揮湘鄂川黔邊區的軍事行動。宜昌行轅的序列是:第一路軍總司令何鍵,前敵總指揮劉建緒,下轄第十五師、十六師、十九師、六十二師、新三十四師;湘鄂川邊區“剿匪”總司令兼第十軍軍長徐源泉,下轄第四十一師、三十四師、五十八師和新三旅、獨三十四旅、獨三十八旅、暫四旅;第二路前敵總指揮薛嶽,下轄第二十八師、七十九師、九十七師(以上為第一縱隊,指揮官樊鬆甫),第二十六師、九十二師、六十三師(以上為第二縱隊,指揮官郭汝棟);湘鄂邊區“剿匪”總指揮陳繼承,下轄第四師、八十九師、四十師;第二十六路軍總指揮孫連仲,下轄第三十師、三十一師、獨四十四旅;還有總預備隊第一○二師、一○三師。敵軍除了調集大軍發動進攻,縮小封鎖線,“加築工事碉樓,嚴密守備外”,還加強了對根據地的經濟封鎖,企圖“斷其經濟來源”,使紅軍“生機絕滅”。

  在敵人部署的新的“圍剿”即將形成之際,紅二、六軍團停止了東進行動,並於9 月初主動撤離澧縣、津市,返回到石門西北的仙陽、大興、磨崗隘、南嶽等地進行休整,打算依靠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和新開辟的東部遊擊區,選擇有利時機擊破從東麵進攻的敵人,打破敵人向西壓迫紅軍並企圖將紅軍包圍於龍山、桑植、永順狹小地區的計劃,再尋求機動,在運動中消滅其他方向的敵人。但是,由於敵人采用堡壘主義和持久戰略,逐段築碉堡交替前進,每天隻向前推進兩三公裏,紅軍一直沒找到有利的作戰時機。加上紅軍活動區域狹小,地方工作基礎不牢,物資缺乏,紅軍後勤工作得不到保障,反“圍剿”的形勢越來越嚴峻。

  為了打破敵人新的“圍剿”,9 月29 日,紅二、六軍團在石門磨崗隘召開了積極分子會議。任弼時在會上作了《衝破敵人“圍剿”的經驗教訓與粉碎敵人新的大舉“圍剿”》的報告,以遵義會議決議精神為指導,認真總結了反“圍剿”的經驗和教訓,分析了國民黨新“圍剿”的軍事部署及特點,明確提出紅二、六軍團當前的首要任務是提高廣大指戰員的軍事技術和加強部隊中的政治教育。這次會議為紅二、六軍團打破敵人新的軍事進攻,勝利地進行戰略轉移,做了思想、政治上的準備,具有重要意義。

  就在會議召開的同一天,紅二、六軍團突然收到周恩來拍來的明碼電報,詢問紅二、六軍團的情況。自6 月下旬與黨中央的聯係中斷以來,這是第一次接到黨中央的來電,紅二、六軍團領導人非常高興。任弼時於當天即代表湘鄂川黔省委和軍分會用密碼致電周恩來,希望盡快恢複與中央的聯係。事實上,這份電報卻落入控製了紅軍總部電台的張國燾手中。此時,紅一、四方麵軍已分成兩路,周恩來與毛澤東等在一起,率領由中央紅軍主力組成的右路軍單獨北上,向陝北前進。正在進行分裂活動的張國燾在由紅四方麵軍主力組成的左路軍中,利用權勢,把持了紅軍總部,攫取了紅軍總部與紅二、六軍團通訊的專用密碼。第二天,即9月30日,張國燾以朱德、張國燾名義回電給任弼時,稱:29 日來電已收到,一、四方麵軍6 月中在懋功會合行動,中央任國燾為總政委;希你們以衝破敵人“圍剿”部署的英勇和經驗來衝破新的“圍剿”;我們今後應互相密切聯絡。紅二、六軍團領導人不知道張國燾已與黨中央分裂,接到其以總政治委員名義發來的電報後,把它當作是中革軍委來電,認為與中革軍委的聯絡已經恢複。10 月9 日,賀龍、任弼時、關向應聯名將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反“圍剿”的鬥爭形勢和紅二、六軍團反“圍剿”鬥爭的計劃電告紅軍總部,並請朱德、張國燾轉中共中央。10 月15 日,張國燾以朱德、張國燾名義複電指示:你們在現狹小地區內固守固然失策,決戰防禦亦不宜,輕易嚐試遠征,減員必大。可否在敵包圍線外原有根據地附近,誘敵出碉堡,用進攻路線,集中兵力以擊破之。10 月19 日,張國燾又以朱德、張國燾名義致電紅二、六軍團:取守勢是最失策,遠征損失大,可否在赤區外圍和附近地區誘敵,各個擊破之。再一次重複了15 日的方針,但說明這隻是一些建議,一切按實際情況由紅二、六軍團自行決定。

  軍情緊急,需要立即做出決斷。湘鄂川黔省委與軍分會根據實際情況,對反“圍剿”的戰略方針進行了認真地研究。認為敵人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向根據地逼近,固守根據地已不可能。第一,紅二、六軍團隻有4 個師12 個團,加上紅軍學校、獨立團,不及敵軍的1/10,而南方革命根據地僅剩湘鄂川黔一處,缺少戰役配合。第二,根據地經濟落後,紅軍給養籌措困難。第三,政策過“左”造成根據地不鞏固,而到外線作戰也不適宜,難以展開機動,長期脫離根據地作戰是紅軍戰略之大忌。基於以上認識和中革軍委2月11日關於“當必要時,主力紅軍可以突破敵人的圍攻線,向川黔廣大地區活動,甚至渡過烏江”的指示,1 1 月4 日,湘鄂川黔省委與軍分會在桑植劉家坪召開聯席會議,會議認為,眼前強敵逼近,根據地日益縮小,紅軍供給也很困難,原地堅持已不可能。在敵人包圍線外,北有長江、清江;西麵敵堡密集,敵重兵置於烏江;東麵敵兵力最大;南麵敵力量較弱,但有沅江、澧水阻隔,不利主力活動。會議決定實行戰略轉移,突破敵人的圍攻線,轉向湘黔邊,爭取在黔東石阡、鎮遠、黃平地區創建新的根據地。

  劉家坪會議後,紅二、六軍團從11月上旬起,各部隊集中桑植進行休整,部署轉移行動。這次戰略轉移,吸取了中央紅軍長征時的經驗教訓,不是流寇式的單純軍事行動,也不是搬家式的消極逃跑,而是做了一係列周密的準備工作。

  首先,廣泛地對廣大指戰員進行思想動員工作。各部隊紛紛召開了黨的積極分子會議和全軍大會,利用各種形式進行政治動員,說明形勢,提出以運動戰打破敵人“圍剿”的戰鬥任務,並進行反“圍剿”戰爭特點的教育,使廣大指戰員經常保持旺盛的革命意誌和信心。任弼時、賀龍、關向應等領導人親自到紅軍基層作報告,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指出紅二、六軍團當前的任務。針對湘西北籍的戰士可能存在不願離開故土的想法,政治工作部門細致、耐心地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以保證紅軍突圍時,他們能隨部隊轉移。

  其次,整編和充實主力紅軍,妥善安置傷病員。將地方武裝的獨立團、獨立營及遊擊隊等合編為第五師、第十六師,分別編入紅二、六軍團建製。為了加強部隊的領導骨幹力量,還從地方和領導機關抽調許多人員充實部隊。經過整編,紅二軍團下轄3 個師,即第四、第五、第六師;紅六軍團下轄3 個師,即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師;兩軍團共6 個師,16 個團,共1.7 萬餘人。

  第三,精簡非戰鬥人員。在整編部隊的同時,對於老弱婦幼及重傷病號等不宜長途行軍人員,進行了妥善安置。對遣散回家的,發放適當路費,對於堅決留隊的,轉送省蘇維埃政府機關和紅十八師,留守後方。對傷病員,發放養傷費,由當地黨組織安排到可靠的群眾家裏養傷。

  第四,精簡行裝。全軍實行輕裝,除必要的行李、彈藥外,每人準備一條幹糧袋和3 天的糧食,以及3 至6 雙草鞋,帶不動的笨重物資,或掩埋或送當地群眾。

  第五,開展軍事訓練,加強練習夜戰、近戰等項目,提高部隊戰鬥力。

  第六,為了配合紅二、六軍團主力轉移,軍分會決定紅十八師留在根據地內堅持鬥爭,向西佯攻,牽製敵人。

  第七,為了鞏固內部和迷惑敵人,部隊加強了內部的整頓工作,及早清除混進革命隊伍的壞人,並在劉家坪一帶修築防空壕和掩蔽體,使敵人誤認為紅軍將在劉家坪固守,放鬆對紅軍突圍的防禦部署。

  通過以上各項準備工作,紅軍部隊人心穩定,目的明確,機動力、戰鬥力大為加強,為順利完成戰略轉移打下了重要基礎。

  關於突圍方向的選擇,軍分會領導反複地進行了研究和討論。最初,軍分會曾經設想從根據地西南方向突圍,取捷徑到黔東的石阡、鎮遠、黃平地區,而不是到通道、黎平。然而,通過偵察,發現在這個方向上,敵人布有4 個師的防守兵力,分別配置在龍山、永順一線,而且敵人在縱深的百戶司、龍潭、秀山等地還部署了3個師的兵力。如果選擇這個方向,路途雖紅二、六軍團長征出發時的組織序列

  (1935年11月)

  近,但要突破敵人7 個師兵力的封鎖線,付出的代價肯定是慘重的。因此,賀龍建議,先挺進湘中,向東南兜個大圈子,調動這幫敵人東向,然後再掉頭轉入貴州。這個辦法得到了大家的認同,並於11月14日,電告朱德、張國燾。朱德、張國燾於17 日複電,建議如果對敵不好打,則轉入通道、黎平擊敵也可以,但此舉在敵人意料之中,所以應作適當佯攻,使敵人懷疑紅軍向東南轉移,以便達到轉向通、黎之目的,但強調這隻是建議,希望紅二、六軍團參酌實際情況相機決斷。經過深入地分析和研究,軍分會決定把突圍和進攻結合起來,采取聲東擊西、迂回進軍的戰術,首先出敵不意,向東南方向突破沅、澧二水,直插湘中,把敵人的主力調到湘中,然後折而向西,再轉移黔東,挺進石阡、鎮遠、黃平地區。雖然這個方向路程比較遠,江河縱橫,會給紅軍行動帶來一定的困難,但敵人在澧、沅二水的防守比較薄弱,便於紅軍突圍,同時湘中地區人口眾多,物產豐富,紅軍可以在這裏得到兵力和物資的補充。

  11月19日,紅二、六軍團分別在桑植劉家坪的幹田壩和瑞塔鋪的楓樹塔舉行突圍誓師大會。會上,賀龍、蕭克分別向部隊下達了突圍命令。賀龍還在紅二軍團全體大會上講了話,提出要從內線轉到外線,打到敵人後方去。

  當晚,在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等人率領下,紅二、六軍團告別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告別了患難與共、血肉相連的根據地父老鄉親,踏上戰略轉移的漫漫征程。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二)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五)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雜劇第二卷(四)

    作者:關漢卿等  

    經典名著 【已完結】

    關漢卿雜劇的劇場性和語言藝術:1.在創作劇本時,注意盡快“入戲” ,聚焦 到主要的戲劇矛盾上,從而迅速引起觀眾看戲的興趣。2.很注意處理戲劇衝突的節奏,注意...

  • 貞觀政要

    作者:(唐)吳兢撰  

    經典名著 【已完結】

    《貞觀政要》是一部政論性的史書。這部書以記言為主,所記基本上是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與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關於施政問題的對話以及一些大臣的諫議和勸諫奏疏。此外也記載了一些政治、經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