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章 戰後綿延不斷的戰爭

  在缺水少糧的萊索托,糧食儲備已快用完,不少地方把來年的種子糧也全吃光了。在博茨瓦納,本來就連年幹旱,全國的糧食不能自給,每年要進口十萬噸糧食。旱魃襲來,千百萬人流離失所,四處逃荒要飯。可是,四周的國家都遭受大旱災,上哪裏去要飯呢?結果,餓殍滿道。

  在津巴布韋北部,有個長裏巴大水庫。過去這裏天藍水碧,煙波浩淼。可大旱侵襲,僅剩下涓涓細流。原來在大水庫裏生存的河馬、鱷魚,變成了一具具腐臭的幹屍。

  在非洲東部的肯尼亞,赤道線橫貫國土,東非大裂穀把國土分成兩半。由於一半以上的土地是沙漠,旱魃橫掃這塊土地,使幾十萬人饑渴交加,旱情尤為嚴重。

  旱魃肆虐達數年之久,奪走了50多萬人的生命,使600萬人背井離鄉,兩億非洲居民掙紮在死亡線上。這是古老的非洲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災。到1985年底,非洲21個國家發生的糧荒,又使上百萬人被渴死餓死,幾百萬頭牲畜倒斃。在重災區,赤地千裏,白骨累累。

  這場百年不遇的大旱災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呢?當然首先與非洲大陸的地理位置密切關。但是,還有深刻的曆史原因和複雜的現實原因。由於非洲大陸受西方殖民統治近五個世紀,各國的自然資源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多數國家治理環境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相當脆弱,無力麵對連續的旱災。非洲各國在獨立後的幾十年間,不顧國情地照搬西方發展模式,不重視農業的基礎地位,不增加糧食生產,這也是因素之一。人口增長過快使經濟負擔過重,加上刀耕火種的原始生產方式,使開荒式的濫砍亂伐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隨意的放牧,使土壤肥力日益減退,蓄水能力大大下降,造成大麵積耕地表麵不斷受到衝刷而趨於裸露。這樣,在嚴重缺雨的季節裏,保存在地表的水分很快地蒸發,造成農作物的大量枯死,形成了幹旱惡性循環。

  還有一個無可爭議的重要原因,那就是這塊土地上動蕩不寧的戰亂。戰爭不僅使生靈塗炭,而且造成大量土地拋荒,昔日良田變得蕪草遍野,久而久之,許多地方變成不毛之地。再加上撒哈拉大沙漠以每年六七公裏的速度向南擴展,每年有三至七萬平方公裏的耕地被沙漠吞噬。原來綿延千裏的綠色土地,漸漸地變成貧瘠黃沙地。

  1991年非洲南部發生特大旱災,再加上埃塞俄比亞和蘇丹等國持續不斷的戰亂,使成千上萬的人們麵臨著被餓死的前景。

  “救救非洲!救救非洲!”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國際社會發出了呼籲。國際社會伸出了友愛之手,各國人民懷著對非洲居民的深切同情,紛紛慷慨解囊。“救救非洲饑民”運動在全球迅速開展。

  在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在中國、英國、法國、美國……到處響起“救救非洲饑民”的呼聲。藝術家們義演,農民們捐贈糧食,工人們拿出錢和衣物,學生們紛紛捐出自己的零用錢……幾年之間,國際社會向這塊土地提供了上千萬噸糧食,還有大量的藥品、衣被和帳篷,對緩解非洲的大饑荒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特別是第三世界許多國家,自己的日子並不好過,卻依然勒緊腰帶,紛紛向非洲重災區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各國人民的慷慨捐贈,給千瘡百孔的非洲土地播下了希望的種子,非洲各國人民抗災自救,立誌恢複生產,重建家園。

  兩伊戰爭

  伊朗和伊拉克是兩個毗鄰的穆斯林國家,兩國的共同邊界全長1208公裏,其中有100公裏是以阿拉伯河為界。阿拉伯河的兩岸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為了爭奪石油資源,兩伊在阿拉伯河的主權劃分上有重大的分歧。

  兩伊雖然都是穆斯林國家,但伊朗公民多是波斯人,伊拉克的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從曆史上看,阿拉伯人與波斯人夙怨很深,曾多次發生戰爭。另外,在伊斯蘭教派的信仰上,伊朗教徒大多屬於什葉派,而伊拉克有不少教徒屬於遜尼派,薩達姆總統領導的阿拉伯複興社會黨成員即屬於遜民派。1975年3月,在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斡旋下,兩伊簽訂了“阿爾及爾協議”,規定以阿拉伯河為界。這個協議使伊拉克蒙受恥辱。薩達姆·侯塞因上台後公開宣布:“將進行戰鬥,收複領土,以悍衛伊拉克的榮譽和阿拉伯的民族、主權。”

  1980年4月1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發生了一起謀殺事件:4月1日,在巴格達穆斯坦西裏亞大學舉行的“世界經濟討論會”上,一名伊拉克籍的伊朗青年扔出一枚手榴彈,將出席會議的伊拉克總理阿齊茲炸傷,死傷數人。薩達姆冒著大雨來到事發現場,發表了煽動戰爭的激勵演講。伊朗總統霍梅尼則針鋒相對,這位上台後就神權治國,不僅要在伊朗搞伊斯蘭革命,還要來個世界性的,伊拉克首當其衝,揚言“一直打到巴格達。”

  薩達姆·侯塞因可是個硬派人物,1980年9月,他宣布廢除1975年協議。

  9月22日,伊拉克10萬大軍以收複被占領土為由,從陸地到空中發起立體戰爭,占領了伊朗近2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伊拉克原想通過突然襲擊,迫使伊朗屈服,以取得的戰爭成果作為談判的籌碼,重新擬定兩國邊界。但是薩達姆低估了對手的實力,伊朗經過了最初的一段驚惶失措之後,很快就穩住了陣腳。

  1981年5月,伊朗軍隊開始反攻,收複大部分失地。1982年6月,伊拉克實行單方麵停火,將自己的軍隊全部撤出伊朗領土。國際社會認為兩伊停戰和談的條件已經具備,一再呼籲雙方停止軍事行動。伊拉克表示願意接受和談,準備坐下來與伊朗談判。伊朗雖然也表示“在條件成熟時”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但是骨子裏,卻要對伊拉克進行報複,同時認為自己也有條件和潛力從軍事上打擊敵人。

  兩伊的經濟力量相差無幾,但伊朗有正規軍43萬人,在數量上多於伊拉克22萬,而且穆斯林人勇敢善戰不怕死。但是伊朗卻忽略了伊拉克的優勢,他們在武器性質和裝備數量,尤其是坦克和飛機比起伊朗占有明顯的優勢。

  1982年7月,伊朗軍隊發動“齋月行動”攻勢,不僅收複了被伊拉克占領的土地,而且越過國界直逼伊拉克的巴士拉城。

  海運要港巴士拉是伊拉克的第二大城市。南臨波斯灣,是伊拉克從海上出口石油、運回軍火物資的中轉站,戰略地位舉足輕重。此城失守整個南部地區都將失去屏障,無論是經濟上還是軍事上,巴士拉對伊拉克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此伊拉克如履薄冰,十分審慎地製定對策,他們使河流改道,擴大巴士拉城以北胡韋紮沼澤地;伊拉克還在自己的陣地前架起了數百道鐵絲網,埋下了幾十萬顆地雷。並且不斷地給守城部隊換上剛從國外買回的新式武器,如專門用來對付步兵的遠程火箭炮、反坦克導彈,甚至裝備了毒氣彈。

  伊朗軍隊對巴士拉城的防禦不屑一顧,他們明知伊拉克軍隊陣地堅固、地雷密布、火力凶猛,但是求勝心切。在沒有認真研究步兵與其他兵種協同作戰的情況下,便製定了以“人海戰術”為核心內容的“海巴爾”計劃,組建了數十個“聖城敢死隊”。

  一隊隊成百上千的伊朗士兵,排著整齊的隊形昂首挺胸,手挽手肩並肩高呼著“真主萬歲”的口號,衝向帶刺的鐵絲網,闖入寬達2000米的雷場,隨著地雷的爆炸聲,在硝煙散去之後,隻見成堆的屍體留在陣地上,沒有一個士兵後退生還。接著又是一隊士兵踏著戰友們的缺胳膊少腿的黑色僵屍衝上去。伊拉克士兵被穆斯林視死如歸的精神驚呆了,然而他們躲在掩體裏隻是閉著眼睛扣動機槍扳機,就會大有片伊朗兵倒下斃命。他們的火力網像張開血盆大口的魔鬼,吞噬著伊朗人的生命。伊朗兵似乎麻木了,他們抱定以血肉之軀鋪出通向巴士拉之路。然而伊拉克給他們早已準備好的回敬還在後麵,天空上的武裝直升飛機,地麵的坦克、裝甲車組成更強大的交叉火力網,炮彈、槍彈更加密集地落在伊朗人的身上。

  在事實麵前,伊朗統帥部的將領們才認識到,20世紀已經不是冷兵器時代,人海戰術抵抗不了威力巨大的現代化殺傷武器,於他們才命令停止進攻。

  進攻巴士拉一役,伊朗步兵陣亡2萬餘人,而伊拉克的傷亡卻不到2000人。伊朗把戰揚上失敗的怒氣轉而襲擊伊拉克的石油設施,伊拉克以眼還眼以牙還牙,雙方不斷扼製對方的經濟生命線。自1984年3月以後,雙方甚至連為對方運輸石油的外國船隻也開始襲擊了,這就是恐怖一時的“油輪戰”。1985年3月,兩伊又互相用導彈襲擊對方的首都,開始了“襲城戰”。1987年1月9日,伊朗集結20萬部隊,向伊拉克發起最大一次攻勢,曆經50天的血戰,伊朗傷亡10萬人,伊拉克也付出傷亡4萬人的代價。

  1988年初,伊拉克改變戰略,轉防禦為主動進攻,集中優勢兵力,向伊朗軍隊發起一係列進攻。僅用2天就將伊朗軍隊趕出法奧半島。緊接著,伊拉克又奪回沙拉姆傑地區及北部一些山區,伊朗軍隊節節敗退,漸漸退回伊朗境內。

  波斯灣海域成了戰雲密布的危險區,令國際社會局促不安。但兩伊戰爭也陷入了僵持局麵。雙方沒有勝者,法國一家報紙將兩伊比喻為“兩個精疲力竭、旗鼓相當的拳擊手,誰都無力擊敗對手”。早在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停火。在聯合國的多次調解下,兩伊終於接受了598號決議,於1988年8月20日停火。

  兩伊戰爭是20世紀80年代傷亡人數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物資消耗和經濟損失最大的一場戰爭。雙方造成200多萬人傷亡,經濟損失達八千億美元,給兩國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給世界經濟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創造奇跡的遺傳工程

  豬與大象相比,實在是太小了,能不能培育出一種有大象體魄的巨型豬呢?能不能讓小麥、水稻也長上豆科作物的根瘤菌,免去上氮肥的麻煩呢?所有這些看似完全不可能的奇想,如今有的已經實現,有的正在實現,有的即將實現。創造這些奇跡的就是被稱為“21世紀三大技術支柱”之一的生物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遺傳工程。

  生物的後代具有與先代相同的性狀特點,即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就是遺傳。遺傳工程就是按照人類的要求去控製改造生物的遺傳特點,設計和創造新生物。遺傳工程的誕生,與分子生物學家們從分子水平研究,闡明生命的活動,揭示出細胞染色體中基因攜帶者DNA的秘密有關。

  人們發現,DNA是一個很大的分子,它由千千萬萬個基因組成。這些基因決定了生物千差萬別的性狀後,便產生了對生物的遺傳物質DNA進行改進、進而改變和創造生物品種的設想,具體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使不同物種的細胞融合,培養新的雜交個體,這項技術被稱之為“細胞工程”;另一種就是用“分子手術刀”(即各種限製性內切酶),把所需要的某種生物的一段基因從它的DNA大分子中“切割”下來,拚接到另一種DNA上,再把這種重新組合的DNA鏈放入另一生物的細胞中,讓它合成原來所沒有的蛋白質,從而創造出新的生物來,這稱之為“基因工程”。這兩項工程都屬於遺傳工程。

  1977年,美國人首次使用DNA遺傳物質,用大腸杆菌製造出人體生長抑製素獲得成功。以前提取5毫升生長激素需要50萬隻羊的腦組織,成本極高,現在隻需100克大腸杆菌就解決了。這一成功,宣告了舉世矚目的遺傳工程科學從此誕生了。

  1982年,英國科學家們又用基因工程生產出胰島素來,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特效藥。過去隻能從豬、牛等大牲畜的胰腺中提取,一噸胰腺,隻能提取出20多克胰島素,遠遠滿足不了糖尿病患者的需要。現在有了基因工程技術,就好辦多了,把胰腺細胞中能產生胰島素的基因移植到大腸杆菌的細胞中,讓大腸肝菌為人類製造胰島素。大腸杆菌的繁殖可要比高等生物快多了。在適合的條件下,25分鍾就能繁殖一代。這樣一來,胰島素的產量就大大增加,成本也大大降低了。醫學界運用這項技術生產了幹擾素、疫苗、酶、抗生素等。

  現在,人們已經能把這些“割下來的”基因成功地植入高等動植物的細胞中了。

  1982年,美國科學家把大白鼠的生長激素的基因植入一隻小白鼠的受精卵中,結果,這隻卵發育成的小白鼠的個頭大大超過了它的“同胞兄弟們”們的合影照片,一時間,這隻“超級小鼠”成了公眾注目的動物明星。有了“超級小鼠”難道就不會有“超級貓”“超級羊”、“超級牛”嗎?從前,人們認為基因物質很難植入鳥類的受精卵,現在英國科學家已經解決了這個難題,培養出了第一隻“試管小雞”,人類想造出個頭大、生長期短、產蛋多、產奶多的理想品種的禽、畜已不再是不可能的事。基因工程給人們帶來了希望。

  1987年,英國科學家用基因工程培育出了能生產高蛋白的幹擾素的土豆。還有一些科學家把一種能治療心髒病的蛋白因子基因與小鼠的乳清蛋白基因拚接,這樣小鼠產奶的同時也分泌出了這種蛋白因子。如果把這種基因與牛乳清蛋白的基因拚接成功,那麽,100頭牛所產的奶中含的這種因子就足夠全世界醫療的需要了。

  美國科學家把大豆的遺傳物質拚接到向日葵細胞中,成功地培育出了“向日豆”,能自身合成殺蟲劑的作物、能抗除草劑的煙草、能抗病毒的西紅柿等也相繼紛紛問世。遺傳工程在農業上的廣泛運用,正是第二次綠色革命的宗旨,它不會給人類帶來“第一次綠色革命”所造成的麻煩,如投資巨大、汙染環境、能源浪費等。大批具有天然抗病抗蟲抗凍抗鹽堿抗幹旱抗洪澇、能象豆科植物一樣自製氮肥的新品種農作物一旦問世,必然會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整個生態環境都將得到改善。

  目前,科學家們正開始一項規模宏大的計劃,就是要“翻譯”出人體的全部遺傳密碼,一個人約有10萬個基因,每個基因又含1000~100000個核酸,所以人的基因有30~35億對核酸,翻譯出來能有13本大英百科全書那麽厚,需要幾千位科學家合作,運用現代學科技手段,每位2億美元的費用,幹10~15年才能完工。一旦這項計劃成功,就可以預測某人易患某種病,可以準確地指導預防、保健和優生。器官移植和外科手術也會被“基因手術”取代,遺傳病的治療也將產生根本性的突破。難怪人們認為,這項計劃的意義可以與第一次原子彈爆發或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相比擬。它將帶來一項醫學上的革命。

  切爾諾貝利核泄露

  1986年4月26日淩晨1點30分,坐落在距前蘇聯烏克蘭首府基輔30公裏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連續發生二次劇烈爆炸,重達4000噸的鋼筋水泥防護板被擊穿,溶液和放射性廢物像火山爆發一樣噴向天空。尤其嚴重的是,發生了核泄露,一些放射物質流了出來。

  由於不能用水和化學物質撲救,救火工作是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進行的。事故發生後,駐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第二軍事消防部隊與駐紮在距離核電站不遠的第六軍事消防部隊,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撲救。然而由於對事故性質及其嚴重性缺少了解。他們未采取任何防核輻射的防護措施。而此時整個核電站周圍的輻射強度嚴重超標;高輻射強度的爆炸物散落各處,輔滿地麵;核反應堆的冷卻水管被炸裂;1700噸石墨還在熊熊燃燒。

  英勇的消防隊員麵對濃煙烈焰毫無畏懼。他們架起雲梯,爬上屋頂,撲滅反應堆及其周圍建築物的火舌。然而不幸的是,所有在場的人員全都遭到了嚴重的核輻射傷害,不久便有數人喪生。

  反應堆廢墟的溫度仍然很高,放射性物質的外泄仍然在繼續。為此,不得不采取空中撲救的辦法。4月27日開始,蘇聯空軍部隊派出許多不同型號的直升飛機,在反應堆上空不斷拋下大量的黃沙、泥土、硼酸、白雲石和銅塊等。各種防護材料,形成了一層重達4000噸的保護障,初步控製了放射性物質的外泄。

  現場清理工作花費了數月工夫,直至當年秋天,用混凝土封閉反應堆的工程才結束。但這場事故造成的災難,並沒有隨之消逝。

  在事故性質明朗化的情況下,疏散工作才開始進行。

  4月26日晚11時,首批傷員被轉移到危險區域之外。

  4月27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附近的普裏皮亞特城才開始組織全麵撤離。但撤離原因說得十分簡單而含糊,無線電廣播中發布的通告是這樣的:“同誌們,鑒於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事故,謹宣布全城疏散。請大家攜帶身份證、必需品和三天的食品。疏散工作將於下午2時開始。”

  弄不清發生了什麽事,也不清楚要離開家鄉多久,人們隻是朦朧地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些受害者默默地離開家園,被撤離到指定的聚居地——波列斯克區和伊萬諾沃區。當天期限過後,當企盼成為泡影之後,人們才明白重返故園已經不可能。

  據1986年5月27日蘇聯官方公布的數字,共有299人受到大劑量輻射,19人死亡,另有18人處於危險狀態。三天後,官方又宣布有179人被迫住進醫院。後來又有消息傳出,在這次事故中,共有31人死亡,233人受到嚴重的放射性損傷。

  這次大火中,反應堆釋放的大量碘一131、銫一137等放射性物質,隨蒸汽噴射到空中,使周圍環境的放射劑量達人體允許劑量的兩萬倍。附近13萬居民被迫疏散。

  據專家估計,實際傷亡情況遠比公布出來的嚴重,將有數千人因受到核輻射而致癌。

  切爾諾貝利核物質進入大氣層後,在強勁的東南風吹送下,4月26日這一天,瑞典最先察覺了來自蘇聯的核威脅,在芬蘭發現的輻射比正常情況高5~10倍,丹麥和挪威高4倍、0.5倍。此後,放射雲層被大風吹散,先後向東歐、西歐上空飄去。除北歐四國外,包括中國、美國、日本在內的20多個國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核汙染,給這些國家的人民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和精神負擔。

  蘇聯官方公布:事故損失達35億美元。而事故造成的間接和潛在的損失則難以計算。核電站停產一天,其直接經濟損失達400萬美元。而單單是清理工作,就耗資至少幾十億美元。烏克蘭是蘇聯的糧食生產基地,糧食生產受到嚴重破壞。核輻射侵蝕了大片糧田和牧場,汙染了水源。蘇聯不得不大量進口糧食和食糖,消耗了大筆外匯。同時,蘇聯的旅遊業和核技術出口業受到影響,甚至蘇聯正常的外交活動也被迫中止或推遲並且因其封鎖事故消息、危害鄰國安全和利益的做法而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

  在事故發生三年後,即1989年春,一批西方記者、科學家到事故發生地周圍采訪、調研時發現,在距離核電站80公裏的地區,癌症患者、兒童甲狀腺患者、畸形家畜正在急劇增多。科學家對人口稠密的托米爾洲納羅季奇區的放射劑量進行測試,發現這裏的劑量與事故發生地點200米處測定的劑量很接近。

  切爾諾貝爾核電站共建有4個功率為100萬千瓦的反應堆,第4號反應堆於1983年建成投入使用。造成事故根本原因在於反應堆從原理和設計上存在眾多的隱患,災難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切爾諾貝利的核爆炸震驚了世界,給人們以警醒,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為人類造福,同時也會帶來隱患對人類生存構成威脅。

  兩德“統一”

  1990年10月3日,歐洲大陸上的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和德意誌民主共和國以異乎尋常的速度“合二為一”,從而結束了東、西德分治的狀態。一個分裂了40多年的國家終於聯結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

  二戰結束後,以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與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尖銳對峙,世界進入“冷戰”狀態。兩大軍事集團為削弱德國的力量,在肢解德國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三國將各自的占領區合並,發行馬克新貨幣;1949年5月23日,在美英法三國操縱下,德意誌聯邦共和國在由美英法控製的德國西部誕生,首都定在波恩,世人稱之為“西德”;1949年10月7日,德意誌民主共和國在蘇聯占領的德國東部成立,世人稱之為“東德”。淪落的“第三個帝國”從此被分裂成為兩個德國。

  二戰給德國帶來毀滅性的損害。德國的工業完全癱瘓,廠房被炸、機器被拆走,交通中斷、無法運輸,住房和食物極度匱乏。而占領國還索要戰爭賠款。在這種情形下,聯邦德國首任總理阿登納在談判中告訴西方國家,照此拆除,盟國也無法得到戰爭賠款。於是,西方國家作了重大讓步,使一批寶貴的工廠得以保存下來。阿登納又四處遊說,使聯邦德國躋身於美國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受援國之列,從而獲得大量美國資金。後來,為了對付蘇聯,西方大國開始改變對德政策,需要利用德國了。阿登納瞅準機會提高聯邦德國地位,先是與宿敵法國修好,結成歐州煤鋼聯營,進而參與組織歐洲共同體,使西德在現代工業國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久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等國對軍火的需求激增,訂單雪片般飛往西德,該國工業由此迅速發展起來,同時得以重新武裝起來,廢除占領法規,獲得獨立主權,加入北約組織。短短10餘年,聯邦德國就從戰後的深淵中爬起來,重新成為西方經濟強國。

  民主德國在昂納克的領導下,在內外政策上采取一些新措施、新做法。在70年代初期取得了積極的效果,主要表現在經濟穩定增長、消費品供應有所改善、社會穩定。尤其是對外政策方麵,東德打破了國際上長期被孤立的局麵,贏得了越來越多的國家的承認,1973年民主德國同聯邦德國一起加入聯合國。

  在40多年的“冷戰”中,西德和東德處於“北約”、“華約”兩大軍事集團對抗的前沿,這使兩個德國的分裂愈發加深。

  東、西德的統一與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戈爾巴喬夫於1985年出任前蘇聯共產黨總書記,後又被選舉擔任總統。戈氏上台伊始,發起一場“新思維”改革運動,對內提倡“公開化”、“民主化”、“多元政治”,對外主張與西方緩和,推進歐洲和解與合作,結束“冷戰”。戈氏的“新思維”在蘇聯國內和東歐集團內掀起巨大風浪。

  在波蘭,由於波蘭統一工人黨在對內、對外政策的失誤,一度被宣布為“非法組織”的“團結工會”從“地下”走到了台前。1990年,團結工會領導人瓦文薩以74.7%的選票當選為波蘭總統,瓦文薩發表演說,要在波蘭實行全麵私有製。在匈牙利,曾經對社會主義持懷疑態度的匈牙利人更堅定了走自己道路的決心。1990年5月,匈牙利新選舉的多黨製國會舉行首次會議,反對黨執掌了國家的大權,在此後的匈美領導人互訪中,美國用貸款、最惠國待遇等多種方式為匈牙利“輸血”,為匈牙利的政局變化推波助瀾。

  波蘭和匈牙利的巨變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民主德國。昂納克雖領導東德取得巨大的進步,但是由於在社會主義民主、按勞分配等工作中不盡人意,群眾中的不滿情緒日益滋長。1989年10月9日,萊比錫7萬人上街遊行,而且事態不斷擴大,一些人高呼要求效仿蘇聯,實行“民主化”、“公開化”。昂納克因病辭職後,東德進入克倫茨時代。11月9日,克倫茨宣布開放隔斷東西德、聯係的柏林牆和兩國邊界,開放的第一天即有5萬人湧入西德,此後進入西德的東德公民猶如潮水一般,勢不可擋。12月1日,東德修改了憲法,將“在工人階級及其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領導下”這一內容刪除;3日,又將昂納克開除出黨。

  麵對東德急劇變化的局勢,西德的政治家們果斷地采取行動,以期結束德國分裂,實現民族統一。1989年11月28日,西德總理科爾提出了統一德國的“十點計劃”。1990年2月1日,東德提出了統一德國的“四步方案”。2月13日,東西德首腦在波恩會談,商談統一德國的有關事宜。蘇美英法四大國以“2+4”會談方式介入了二戰後歐洲大陸上這一重要的曆史事件。

  1990年8月底,兩德在東柏林簽署了“政治統一條約”,為兩德統一完全鋪平了道路。1990年10月3日零時1分,兩德實現正式統一。

  1990年12月2日,統一的德國首次大選,原西德總理科爾當選為統一後的第一任德國總理。

  蘇聯解體

  1991年12月25日19時,對於一個已有74年曆史的蘇聯來說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時刻。前蘇聯總統發表了宣布辭職電視講話。19時20分,在總統府邸的會見大廳裏,戈爾巴喬夫在幾位高級官員的陪同下,會見了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在記者照相機的閃光燈下,戈爾巴喬夫麵無表情地把象征總統權力的核按鈕親手交給了葉利欽。那是一個裝有發射蘇聯核武裝(2.7萬個核彈頭)密碼的重1.5公斤的黑色公文包。這一交接儀式雖然極簡單,但卻牽動著世界億萬人的心。

  19時38分,一麵全世界人民熟悉的旗幟——在紅色旗麵上印有鐮刀、斧頭圖案的前蘇聯國旗,在夜色寒風中轟然落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麵俄羅斯白藍紅三色旗。

  1922年,列寧親手締造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這是一個擁有世界上領土最大的第一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擁有2240萬平方公裏土地,2億9千萬人口,由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烏茲別克等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在全世界舉足輕重,隻有強大的美國可以與之抗衡。

  蘇聯曾是世界上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70年代後,由於政治生活的不民主,體製的僵化,製約了經濟的發展,其速度減慢。1981年至1985,其國民經濟總值呈嚴重逆減趨勢。在與西方和中國的對峙中,蘇聯耗費了9000億盧布,其國力消耗殆盡,超級大國的地位搖搖欲墜。於是,1985年自戈爾巴喬夫擔任蘇共總書記以來,就著手進行政治、經濟製度的改革。又由於蘇聯由15個獨立民族的加盟共和國組成,民族之間的矛盾以及對中央的不滿情緒逐漸增加,於是,蘇聯各加盟國都產生了民族自治的願望。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是在他的“新思維”指導下進行的,前蘇聯解體原因很多,其中主要一條是由戈氏在6年零9個月實行錯誤的“新思維”改革政策造成的。戈氏執政期間,國家財政赤字上升,人均收入減少,經濟形勢惡化。在戈氏“新思維”的誘導下,西方的自由化思潮席卷蘇聯,蘇聯的最偉大財富——人民對明天的信念喪失殆盡。蘇共黨的派係林立,最高層也分裂為以戈氏為代表的“主流派”,以葉利欽為代表的“激進派”,以前總理雷日科夫為代表的“傳統派。”

  蘇聯的民族危機也在加劇。在所謂“新思維”影響下,民族糾紛愈演愈烈。至1990年,較大的民族衝突流血事件多達幾十次,死傷數千人。1990年,立陶宛、亞沙尼亞、拉脫維亞、格魯吉亞的激進民族組織在本加盟共和國的選舉中取得了多數席位,組成了非共產黨政府,紛紛要求退出聯邦,於1991年8月19日前,宣布獨立。

  “8·19事件”後,8月24日烏克蘭宣布獨立,烏克蘭人口517萬,麵積60萬平方公裏,在各加盟國居第三位。8月25日,白俄羅斯緊步後塵,此後烏茲別克、哈薩克、摩爾多亞、吉爾吉斯、塔吉克亞美尼亞、土庫曼、阿塞拜疆等加盟共和國紛紛宣布獨立。接著就是俄羅斯宣布獨立。而俄羅斯是15個聯邦中最大的一個國家,是蘇聯的主體。它一獨立,實際上就是宣布了蘇聯的解體。難怪戈爾巴喬夫在他向葉利欽移交核控製按鈕前的40鍾內分,在電視上向全蘇人民無奈地說,他支持各共和國的獨立,尊重各共和國的主權。他坦然地承認,這些年進行的種種改革“都失敗了”,“國家失去了前途”,“不能再這樣活下去了,必須從根本上改變”。

  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聯合發布命令,要求聯盟機構,包括蘇聯總統機構和跨國經濟委員會從1992年1月2日起停止活動。此前,葉利欽同戈爾巴喬夫討論了戈退休後的待遇問題。葉利欽說,戈爾巴喬夫的退休金相當於他目前的工資,每月4000盧布。另外,他還可以保留別墅、兩輛汽車和20名保衛、服務人員以及現在享有的醫療服務。

  關於蘇聯解體後各共和國的關係,葉利欽倡議應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簡稱獨聯體)。葉利欽說,創立獨立國家聯合體是俄羅斯和其他共和國保持穩定的唯一辦法。聯合體的參加國具有創始國的平等地位,誰也不享有任何特權。但最主要的是,聯合體的創立避免了相互對抗的連鎖式反應。

  蘇聯解體後,有4個加盟共和國具有核武器,經過商談,這4個國家簽訂了一個核協定。他們將奉行共同的核政策。而且,獨立國家聯合體的核按鈕隻有一個,並且委托俄羅斯總統掌握。

  蘇聯解體是當代世界史上的大事,它給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帶來很大影響,也給現存的社會主義製度的國家提供了改革的經驗教訓。從而掀起了一場世界範圍內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政治、經濟的改革浪潮。

  “厄爾尼諾”橫掃全球

  從本世紀50年代起,特別是70年代以後,全球氣候變得異常,世界各國災情迭起。美國夏威夷地區遭受罕見的颶風襲擊;秘魯、孟加拉等國洪水泛濫;非洲大陸出現百年不遇的大旱;中國也經常發生洪澇、幹旱等異常氣候、給全球的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帶來巨大的損失。科學家稱這一自然現象為“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是西班牙語“EL-NINO”的音譯,意譯“嬰孩”、“聖誕之子”。它源於秘魯,最早發現“厄爾尼諾”流的是秘魯的漁夫們。因為每隔2-7年,秘魯漁場就發生一次由於海水溫度升高而造成的海洋生物浩劫,災害最嚴重的時間,大都發生在耶穌基督聖誕的12月25日前後。這種現象一旦發生,往往要持續9個月以上。因此秘魯人便把這種自然現象稱為厄爾尼諾。

  原來,沿南美洲西海岸向北流動的一股寒流(秘魯寒流),在秘魯和厄瓜多爾沿岸向西轉向,匯入南赤道暖流。寒、暖流相會的海區海洋上升流特別強烈。上升流把海洋深處寒冷而富於營養的海水翻騰到海洋表層,浮遊生物大量繁殖,給數量巨大的魚類、海鳥、海獸擺下豐盛的宴席,從而形成產量豐富的漁場。

  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厄爾尼諾發生的年份,秘魯海流減弱,沿赤道向東的赤道逆流增強並南下侵入秘魯海區。南下暖流阻擋住上升流,秘魯海區的水溫驟然上升,浮遊生物數量急劇減少。於是,魚類躲避不適宜的環境,也是為了覓食,便紛紛逃向近岸水域並大量死在那裏。以魚為食的海鳥海獸也四散逃亡。雛鳥、幼獸及老弱病殘者則因饑餓而大量死去。厄爾尼諾現象最嚴重的幾天,秘魯首都利馬外港卡亞俄海麵布滿死亡的魚類、海鳥及海獸。死亡了的海洋動物腐爛產生硫化氫,使海水變得腥臭難聞,並使停泊在港口裏的艦船水下船體變黑,當地人就把這種怪事稱做“卡亞俄油漆匠”。

  後來,由於信息資料的增加和眼界的擴大,科學家們發現,秘魯海域的暖水南侵,不過是太平洋中東部的赤道海域大規模海水異常增溫的一部分。厄爾尼諾是海氣相互作用失衡,從而引起太平洋兩岸乃至全球氣候異常,並引發多種自然災害的一種自然現象。

  近半個世紀以來,厄爾尼諾現象給人類帶來的災難不勝枚舉。而且,其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早已引起全世界的關注。由於局部氣溫升高,美國、澳大利亞等國森林大火頻繁發生,損失以億計;由於氣候反常,水災嚴重,秘魯、孟加拉等國洪水暴漲,上百萬人無家可歸;由於局部氣溫偏低,包括中國東北在內,不少國家糧食減產。

  1997年三四月間,厄爾尼諾再次卷土重來。這次厄爾尼諾來勢迅猛,不但是本世紀最嚴重的一次,而且創150年來厄爾尼諾之首。

  厄爾尼諾一出現,亞洲和南美洲首先遭到沉重打擊。在亞洲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持續幹旱。印尼的幹旱誘發了持續數月的森林大火,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深受其害,沙撈越州古晉市的汙染指數高達839點,全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越南持續高溫,最高時達40℃,創曆史最高紀錄。新幾內亞高原持續高溫無雨,河道幹涸,在地龜裂,幹燥的氣候又誘發了森林大火。厄爾尼諾肆虐期間,我國華北、東北一帶夏天酷熱,冬季不冷,而在江南一帶則出現了冬、春季降水及冬汛的異常現象。

  來勢洶洶的厄爾尼諾使亞洲、南美洲深受其害,但也沒有放過歐洲、北美、澳洲及非洲。美國、墨西哥、秘魯、厄瓜多爾、玻利維亞和古巴暴雨成災,澳大利亞及非洲南部則旱災連連。1997年的冬季、暴風雪狂掃歐洲、北美,令這兩個洲的人民不勝其寒。

  厄爾尼諾造成的全球氣候異常使受害國在經濟上蒙受重大損失。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已使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國的國民經濟遭到重創,嚴重的幹旱又使亞洲各國、澳大利亞、非洲南部的糧食收成大減,農牧業出現危機,從而給全球的經濟造成衝擊。

  1998年3月,澳大利亞30多位氣侯專家聚會墨爾本對影響全球氣候的厄爾尼諾現象進行研討,科學家們注意到,南美沿海的海水溫度開始下降。這表明南極寒冷的海水正在向北回流,是厄爾尼諾現象正在結束的征兆。

  在探索厄爾尼諾形成機理的過程中,科學家們還發現了這樣的巧合:20年代到50年代,是火山活動的低潮期,也是世界大洋厄爾尼諾現象的次數較少、強度較弱的時期;進入50年代以後,大洋上厄爾尼諾現象次數也相應增多,而且表現十分強烈,根據近百年資料統計,75%左右的厄爾尼諾現象是在強火山爆發後一年半到兩年間發生的。這種現象也引起科學家們的特別關注。

  厄爾尼諾是一種海水釋熱現象。據統計,單位麵積100米深的海水溫度變化0.1℃,那麽,大氣溫度就可升高6℃。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強大的海風從印尼群島地帶吹向南美洲,暖流湧向東太平洋,直至在秘魯西岸受阻而回轉。暖流回轉時,它帶動海洋底層的寒流形成上升流,從而導致秘魯西海岸暴雨成災。與此同時,強勁的海風因被高聳的安第斯山脈擋住而回轉,又助長海洋暖流回返西太平洋,當暖流抵達太平洋西岸時,氣溫升高,從而引發了氣候異常。

  海洋學家們經過長時期的觀察、探索後發現,厄爾尼諾造成的氣候異常不僅僅出現在美洲及熱帶地區,而是全球性的。兩者的差異是:美洲及熱帶地區距厄爾尼諾發生的源地近,表現顯著、容易把握其某些規律,而全球其它地區的氣候異常因素較多,較複雜,難於把握其規律。

  迄今為止,盡管科學家對厄爾尼諾的成因進行了種種探索,但尚未形成一種被認可的科學定論。不過隨著海洋科學研究的發展,特別是衛星遙感技術的應用,相信人類一定能準確地預測“厄爾尼諾”產生的時間和區域,盡可能避免其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英吉利海峽隧道貫通

  億萬年前英倫三島和歐洲是一個整體,隨著地殼的變動,使不列顛群島逐漸與歐洲大陸分離,漂向大海,英倫三島變成孤島。英國和西歐的法國隔英吉利海峽相望。英吉利海峽西臨太平洋,向東通過多佛爾海峽連接北海,是歐洲大陸通往英國的最近水道。

  英吉利海峽是世界上運輸最繁忙的海峽,海峽兩岸工農業發達,水道密布,海峽中國際船隻往來不絕。據統計,70年代初期,每年在這裏通過的船隻就有17.5萬隻之多,平均每天有480艘船隻通過海峽,年貨運量在6億噸以上。

  數百年來,人們一直希望把英國和歐洲大陸連接起來。第一個提出把英法連接起來的人是法國地球物理學家尼古拉·德馬雷。他於1715年向法王路易十五上書,提出或用橋梁,或用地下隧道,或用堤壩通過英吉利海峽的設想,他的報告送到國王那裏不啻廢紙一張。後來法國政府重視起來想修築隧道,不料想又毀於一隻猴子。當時在英國東海岸發現一隻“會說話”的猴子,嘰嘰咕咕的“猴語”大體是說把隧道通到英國將有滅頂之災。一時關於猴子的謠言蠱惑人心,在英國人的疑慮之中,隧道計劃告吹。

  19世紀初,拿破侖也產生了把英吉利海峽用海底隧道連接起來的夢想。他鄭重其事地把工程設計任務交給了一個名叫阿爾伯特·馬修的工程師。馬修的設計在今天看來還是很幼稚的。他設計的隧道上麵必須豎起許多升出海麵的“煙囪”,以保證隧道內空氣的流通。英國人對拿破侖的計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甚至曾有過破土動工之舉。但是隨著拿破侖戰爭的發展,英國就改變了態度。

  拿破侖點燃的戰火席卷了歐洲大陸,但是戰火卻沒能蔓延到英國,英倫三島得以免遭兵燹之災,全仗英吉利海峽這道天然屏障。1805年法國地中海艦隊被納爾遜海軍上將殲滅後,拿破侖隻能望洋興歎了。

  英國人害怕從海底隧道的出口,運出來的是拿破侖的大炮和軍隊,自然不會幹招災引禍的蠢事了。

  但是,修築海底隧道必竟是一件給人類帶來巨大利益的明智之舉。有識之士為此前仆後繼,曆經挫折在所不惜。法國水文地理工程師埃海·托馬·德卡蒙耗40年的心血,經過200多次的水文測量,依據大量的地形結構數據,於1855年提出一個海底鋪設鑄鐵管道,管外砌磚保護的計劃。法王拿破侖三世和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對這個計劃都表示讚同。1878年在英國多佛爾和法國加萊附近同時開工,工程剛剛掘進幾千米,又因政局變幻,兩國交惡而中斷。200年間關於開鑿海底隧道的可行性建議多達30來個,反複變化,一再擱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與歐洲大陸的關係日益密切。海峽越來越成為英國經濟發展和歐洲交通聯係的障礙。特別是1973年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後,與法國和共同體其他成員國間的經濟貿易有了很大的發展,海峽的運輸壓力越來越大。修築海峽隧道的動議再起。日新月異的現代科學技術也使修築隧道的許多技術問題迎刃而解。

  1985年1月,法國總統密特朗和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發表聯合聲明,宣稱兩國將消除近3個世紀的長期顧慮,架起一條能跨越隔閡的鐵鏈。1986年2月12日兩國簽訂了《海峽隧道條約》,條約規定兩國政府均不提供資金,全部利用私人資本建設。采用招標的方式,最後決定由一舉中標的倫敦隧道工程集團和巴黎拉芒什海峽集團承包工程,兩集團包括2家英國銀行,3家法國銀行和10家建築公司。

  1987年,名為“歐洲隧道”的海峽隧道工程,在英法分頭正式開工。這是當今世界最寵大的隧道工程,東起法國加萊附近的科凱勒,西至英國福克斯通附近的希爾堡,整個隧道陸地地下長8英裏,海底部分長23英裏,全長31英裏。是目前歐洲最長、世界第二的海底隧道(日本的津輕海峽隧道全長33.5英裏)。

  3年後的1990年10月30日,格林威治時間19時30分。隨著挖掘機轟隆的巨響,一根100米長的鑽頭打出了一個直徑6厘米的小孔,英法海底隧道對接成功。霎時,隧道兩頭一片歡呼,互換國旗以致問侯。

  又經過4年半的時間,隧道內的全部工程設施才陸續完成。整個隧道實際上是由3條平行的隧道組成。兩條鐵路隧道是直徑7.6米的主隧道,分別鋪設單軌道,擔負交通運輸任務。兩條鐵路隧道中間是直徑4.8米的服務隧道,又稱副隧道。三條隧道每隔375米便由橫向通道相連,這些交匯點,平時用於維修隧道內各種設備,發生意外事故時即可向其它隧道疏散。整個隧道在海以下45米深處開鑿,工程的土石方量約700萬立方米,隧道內壁澆鑄的混凝土層厚1.5米,所用的花崗岩粒料全部采自蘇格蘭的一座山中。

  隧道專用列車車廂寬度為4米,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寬的車廂。每趟列車有12節雙層車廂運送轎車,每節車廂可載10輛大型轎車或其他車輛,這種車廂每節造價320萬美元。首尾各有一節電氣機車,列車總長約800米。能以160公裏的時速牽引2100噸貨物。隧道運營管理采用成套自動控製係統,24小時監視每趟列車的運行情況,車速都是自動控製。構成隧道內中樞神經網絡的所有機械和電力係統的運轉,信息總量達34億比特,全天顯示在英國福克斯通中央控製室24平米的巨大顯示屏上。

  隧道兩頭各有一座變電站,負責提供整個隧道內的電力,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切換,為了解決隧道內列車高速行駛導致的高溫問題,安裝了價值2億美元的空調係統,8台離心冷卻器,其製冷能力足夠6000戶居民使用。隧道設計充分考慮了可能發生的火災、水災、地震、恐怖襲擊,列車脫軌等災難性事故。由於隧道是在海底防水性很強的白堊岸中挖掘而成,因而對隧道漏水的擔心是多餘的。據設計者稱,該隧道甚至可以抵禦裏氏4.5級的地震。嚴格的防範和應急措施,使隧道的安全程度大大高於倫敦的地鐵係統,可稱得上是世界最安全的海底隧道。

  1994年5月8日,英法雙方聯合舉行盛大儀式。英國女王伊利莎白和法國總統密特朗在儀式上為隧道正式開通剪彩,慶賀這一世紀工程的壯舉。

  海峽隧道的開通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乘火車穿越隧道來往於英法之間僅需35分鍾。從倫敦到巴黎通過隧道乘火車比坐輪船快3個小時左右,甚至比乘飛機還快1個多小時。隧道的最大優勢還在於轎車運輸,對氣墊船和輪船來說,轎車上下要花1個小時左右,而上下列車則隻需不到20分鍾的時間。隧道交通流量的高峰期每小時可以單向通過20輛列車,前後兩輛列車的間隔時間最短僅3分鍾。啟運後第一年就可運送1400萬人次,貨物運輸能力可達850萬噸,承擔起海峽之間50%的運輸量。它對整個歐洲經濟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994年10月20日這條耗資10億英鎊的海底隧道正式投入使用。歐洲人200多年天塹變通途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歐盟的來曆

  歐盟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總部“歐盟”是歐州聯盟的簡稱,它的原名是歐州共同體。歐盟在當今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關於它的形成發展過程,你了解多少呢?

  幾個世紀以來,歐洲的思想家們和政治家們曾經提出過各種歐洲聯合的構想,但是隻有到了20世紀下半葉,歐州聯合才第歐盟會旗一次有了真正實現的可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州國家的政治經濟地位普遍下降,在歐洲,出現了美蘇嚴重對峙的局麵。對歐洲國家來說,隻有走聯合自強的道路,才能從美蘇冷戰的格局中擺脫出來,在國際舞台上重新扮演重要的角色。

  1946年9月,英國保守黨領袖丘吉爾在蘇黎世大學發表演說,號召建立“歐洲合眾國”。之後,主張歐洲統一的各種組織紛紛出現,歐洲聯合真正被提上議事日程。

  1950年5月9日下午4明,在法國外交部鍾廳,法國外交部長舒曼在舉行記者招待會,他向在場的100名記者宣讀了一項聲明,提出了構建歐洲和平的打算,即結束法德之間長達百年之久的衝突,實現歐洲國家的統一。為此,法國政府提議:“把法德的全部煤和鋼生產置於一個高級聯營結構的管製之下,其他歐洲各國也可以參加”。這種聯合意味著“將來在法德之間發生戰爭是不可想像的,而且在物質上也不可能。舒曼的這一聲明被稱為”舒曼計劃。當日晚上8時,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舉行了記者招待會,對舒曼的倡議大加讚賞,表示完全願意接受煤鋼聯營的計劃。

  經過歐洲各國的努力,不久便有了成效。第二年初,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的六國外長在巴黎簽署《歐洲煤鋼聯營條約》,在通往歐洲統一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歐洲六國在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後,繼續探索歐洲聯合的道路。1957年,六國簽訂《羅馬條約》,又建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這三個共同體在60年代合並為歐洲共同體(又稱歐洲共同市場),實行共同的農業政策,建立關稅、經濟和貿幣同盟。從1973年到1986年,英國、愛爾蘭、丹麥、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相繼加入,共同體成員國擴大為12個。

  隨著經濟一體化的加深,共同體在政治領域的合作也不斷加強。70年代,共同體通過了關於政治統一問題的報告,開始定期協調對外政策,努力在國際事務中“用一個聲音說話”。80年代,又簽署了關於建立歐洲聯盟的聲明。1991年,歐洲共同體正式改名為歐洲聯盟,即歐盟。

  90年代,歐洲的聯合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1993年1月1日,歐洲統一大市場正式啟動,成員國之間實現了商品、資金、勞務和人員的自由流動。歐盟還做出了在1999年實行單一貨幣——歐元的決定。

  目前,歐元已在市場上流通。

  海灣戰爭

  伊拉克總統薩達姆1990年8月2日淩晨2時,伊拉克10萬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越過伊拉克、科威特邊界,在不到24小時時間內吞並了科威特。伊拉克的侵略行徑遭到國際輿論的遣責,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浩浩蕩蕩開進海灣。一場震驚全球的“海灣戰爭”由此爆發。

  兩伊戰爭打了8年,伊拉克消耗了大量人力、財力。戰爭前,伊拉克外匯儲備達300億美元,戰爭後,債務高達1000億美元。薩達姆為了擺脫經濟和財政困難,把目光轉向富足的科威特。科威特的麵積僅有1.8萬平方公裏,西、北部與伊拉克接壤,南部與沙特阿拉伯交界。科威特生存條件相當殘酷、土地貧瘠幹旱,二戰後由於發現黑色寶藏,從此暴富。科威特在兩伊戰爭中,借款120億美元資助伊拉克。

  1990年5月,在巴格達召開的阿拉伯非正式首腦會議上,薩達姆宣稱,他與伊朗打的是一場聖戰,是抵製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輸出,是為阿拉伯的世界流血犧牲,所欠阿拉伯國家300億美元應一筆勾銷,還要科威特另外補償100億美元給伊拉克。薩達姆的無理要求遭到拒絕。7月下旬,伊拉克陳兵10萬於伊拉克邊界,頻頻舉行軍事演習。7月底,沙特、埃及和約旦等國首腦調停無效,海灣局勢頓時劍拔駑張。

  1990年8月2日淩晨2時,10萬伊拉克士兵越過邊境直撲科威特城。伊拉克人在第二天的上午11時,完全占領了科威特。在戰爭中,科威特六百多人捐軀,王室成員中有六人英勇犧牲,其中包括國家元首賈比爾的胞弟赫德親王。

  這個消息立即傳遍了整個世界,所有人都為之震驚。伊拉克對科威特的入侵嚴重威脅到美國及其西方國家的利益。美國總統布什立即召集政府官員開會,經過緊張討論,決定向海灣地區增派重兵。於是,美國首先表示要直接插手此事。蘇聯和其他歐洲國家,也紛紛譴責伊拉克的行為。大多數阿拉伯國家要求國際社會幹預此事。製裁伊拉克的行動立開即開始,伊拉克在海外的許多財產都遭到了凍結。8月4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特別製定了針對伊拉克的“沙漠盾牌”行動計劃。

  海灣戰爭中代號為“沙漠盾牌”的軍事行動一時間,伊拉克上空充滿了戰爭的氣氛。美國飛機進入了海灣上空,其地麵部隊進駐沙特。隨後,埃及和摩洛哥也派兵進入沙特。伊拉克人似乎並沒有將美國的行動放在眼裏,總統薩達姆把20萬重兵和五百輛擔克部署在科威特的防禦陣地上,準備與美國人拚個魚死網破。

  聯合國也迅速對伊拉克的行動作出反應。聯合國安理會通過678號決議,要求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從科威特撤出全部部隊,否則聯合國將使用一切必要手段。與此同時,聯合國安理會宣布對伊拉克實行強製性經濟製裁和武器禁運。

  薩達姆對國際社會的幹預嗤之以鼻,和平解放科威特的願望徹底遭到了失敗。1月17日巴格達時間淩晨2時4分,多國部隊動手了,他們向伊拉克發動了大規模的空襲,出動的上千架飛機對伊拉克境內的主要軍事目標輪番轟炸,停泊在海灣的美國“密蘇裏號”和“威斯康星號”戰艦也朝伊拉克的軍隊發射了“戰斧”式巡航導彈。在戰鬥中,伊拉克宣稱擊落了多國部隊的十架飛機,而多國部隊說隻被打落一架。

  那天,伊拉克人全部在家裏收看電視,因為他們的領袖薩達姆將在電視上出現,給他們進行精神鼓勵。薩達姆出來了,他穿著軍服,滿臉嚴肅地說:“今天,那些異教徒們對我們動手了。這說明聖戰已經開始。真主會站在我們這一邊的,那些魔鬼們永遠不是我們的對手!”薩達姆對這場戰爭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同時,他還發表了一封致美國總統的信,對美國人提出警告,並威脅說將使用帶有化學武器的導彈襲擊以色列。薩達姆說到做到,伊拉克在當天晚上就向以色列發射了八枚“飛毛腿”地對地導彈。

  伊拉克的所作所為更激起了多國部隊的反感。1月18日,多國部隊繼續對伊拉克進行轟炸,並與伊拉克空軍展開了空戰。伊拉克的幻影F-1戰鬥機被炸。為了擴大戰爭,伊拉克又向沙特阿拉伯發射了兩枚“飛毛腿”導彈,其中一枚被美軍“愛國者”導彈擊落。

  為了有效打擊敵人的力量,多國部隊的飛機對伊拉克采取了地毯式轟炸。密集的炸彈一排接著一排,把沙土掀起幾十米高。伊拉克大多數的軍事力量被擊毀。同時,美國還增派軍隊。到了1月22日,僅美軍在海灣的士兵總數就已經超過四十七萬。

  1月24日,空中戰爭演變為地麵戰,雙方用大炮互相轟炸。當天,美國海軍占領了伊拉克統治下的科威特小島,俘虜了大批伊軍。1月28日,已經大概分出了勝負。伊拉克丟失了在空中的優勢,大多數的空軍基地已被多國部隊炸得不能使用。伊拉克人不相信他們會遭到慘敗,又從空中轉移到了地麵。夜裏,伊拉克的地麵部隊向沙特軍隊發動了攻擊。由於美軍迅速支援沙特軍隊,伊拉克方麵仍處於被動挨打局麵。直至2月23日,多國部隊出動10萬餘架次,平均每天出動2500架次,投彈量超過二戰飛機投彈量的總和。

  多國部隊加快了進攻的步伐。在這種情況下,伊拉克表示願意從科威特撤軍,但有一些條件。美國總統根本不願在快要勝利的時候接受什麽條件,於是戰鬥繼續下去。2月24日淩晨4時,“沙漠風暴”地麵攻勢開始,多國部隊沿科沙和伊沙邊境一線多路突破伊軍陣地。下午,多國部隊開始包圍科威特城,美英裝甲縱隊,美法快速縱隊向幼發拉底河迅速推進,伊軍全麵潰敗。2月25日夜,薩達姆命令伊軍從科威特撤退。2月27日6時23分,科威特軍隊舉行隆重的入城儀式。

  2月28日當地時間上午8時,布什總統下令美軍及其盟國的軍隊暫停軍事行動。3天後,回天無力的薩達姆宣布停火,並無條件接受聯合國安理會的幾項決議。至此,海灣戰爭結束。

  海灣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打的一場高科技戰爭。美國動用了最先進的武器,如F-117隱形轟炸機、精確製導的巡航導彈、阿帕奇武裝進攻直升機、“愛國者”反導導彈等,還搞起了信息戰、電子戰。整個戰爭期間,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總共傷亡不到幾百人,而伊拉克軍隊僅死亡就在10萬人以上。

  海灣戰爭的多國部隊一方實施了高科技電子戰,在電子戰幹擾下,伊方幾乎沒有能力反擊。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雖然贏得了戰爭,但並沒有真正贏得和平,海灣的局勢也沒有真正穩定下來。

  南非之魂曼德拉

  在世界政壇領袖中,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的人生極富傳奇色彩。曼德拉是一位堅定的反對種族歧視的黑人領袖,他最好的年華是在監獄裏度過的。1990年,已經72歲的曼德拉獲釋,重返政界,立刻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曼德拉從容地開始了新的生活,27年鐵窗歲月的磨難絲毫未能削減他的熱情和信仰。很快,曼德拉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領人之一,即便在歐美等西方國家,他同樣受到英雄般的禮遇。

  納爾遜·曼德拉1918年7月25日生於南非特蘭斯凱。他的父親是坦布族酋長,家境比較富裕。曼德拉的父親想把他培養成部落領袖,於是,曼德拉到了白人學校就讀。他需要一個名字來適應白人社會,“納爾遜”成了他進入白人世界的標誌。曼德拉先後在黑爾堡學院和威特沃斯蘭德大學教受教育。在學校期間,他拒絕參加歧視黑人的一切活動並且堅決抵製,曼德拉的這種抗爭精神貫穿了他的一生。

  1942年,曼德拉法律專業畢業後,他沒有順從酋長父親的安排,而是選擇了他願意去做的事情。這時候的曼德拉更深切地感受到南非黑人所受到的歧視,在這個國家,黑人不斷受屈辱,他們上下班隻能坐黑人的車,白人可以隨意打罵的黑人,而警察則不聞不問。曼德拉對此感到強烈的不滿,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個黑人,看到種族偏見,心理幾乎被壓垮,但同時激起了他來自血液裏的反抗。1944年,曼德拉加入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即非國大黑人聯盟,他成為聯盟強有力的領導者之一,此組織為南非自由之路恒定了明確的方向。

  踏入社會後,曼德拉開了南非唯一一家黑人律師事務所,為黑人的權益提供法律保障。但是在當時的南非,在約翰內斯堡,從未有一個黑人能夠製約白人,黑人在白人槍口的逼迫下隻能在貧瘠的土地上定居,又哪裏有公平、自由。曼德拉為使南非當局確立反對種族隔離法而奮鬥著,他的律師事務所,成了幕後鬥爭的根據地。

  曼德拉積極地投身於反抗執政的國民黨種族隔離政策的鬥爭,受到南非當局的迫害。1956年他因叛國罪受審並拘禁,1961年被法庭宣告罪名不成立。

  60年代初的南非,形勢無情地變得嚴峻起來。1960年3月21日,在南德蘭士瓦的一個名為沙佩維爾的小鎮,大約5000名非洲人與300名白人警察平靜地對峙,警察在片刻的混亂中開了火,射殺69人,打傷186人。這次屠殺在全世界都引起強烈反響,種族隔離製度的野蠻受到了普遍的遣責。但南非政府毫不理會國際輿論,有恃無恐,強行取消了非洲人國民大會。

  非國大被取締後,公眾人物被迫轉入地下。這時,剛剛獲得自由的曼德拉審時度勢,建議非國大建立自己的軍事力量。1961年6月,非國大領導采納了他關於使用暴力手段的建議,秘密成立了非國大的武裝力量“民族之矛”,由曼德拉領導該組織。流亡的生活使曼德拉成為軍事戰略家,他成了南非黑人的偶像和英雄。這期間,曼德拉於1962年1月到英國訪問,在那兒,43歲的他體味到什麽是真正的自由。回國不久,因政局動蕩,曼德拉又被南非當局逮捕,被判5年苦役。

  1963年,當非國大和“民族之矛”的許多領導人都被逮捕時,曼德拉又和他們一起受審,罪名是企圖以暴力推翻政府。曼德拉在法庭上陳述了4個小時,他痛斥南非統治者“你們才是真正的罪犯”。他要向全世界講出真相,並準備為自己的理想獻出生命。他在法庭上聲明要“建立一個民主和自由的南非”,慷慨激昂的措辭贏得了相當的國際注意和尊重。1964年6月12日,包括曼德拉在內的被指控者中的8人被判終身監禁。從1964年到1982年,他被囚於開普敦附近的羅賓島監獄,後來又被監禁於大陸附近的波爾斯穆監獄。

  曼德拉是全世界最受尊敬的囚徒,最守信念的囚徒,也是最強大的囚徒。在被監禁的歲月裏,曼德拉的聲譽一直在增長,他被廣泛地視為南非最重要的黑人領袖,成為反種族隔離鬥爭汲取力量的有力象征,他一直拒絕以政治立場上的妥協來換取自由。他的存在影響著他的人民。曼德拉的言行震懾了監獄看守,使他們意識到不能碰這個人。

  80年代,南非人民反對種族歧視的呼聲越來越高。南非人民需要曼德拉,把他當作“鼓舞的化身”,從而為爭取權益堅持鬥爭,鎮壓了再反抗,使得南非當局深感不安。種族隔離受到世人的唾棄。南非政府也需要曼德拉,從1985年起與曼德拉進行了5年的秘密對話。

  1989年2月,原國家教育部長德克勒克被選為國民黨領袖,他在任職後第一次講話中號召建立一個非種族主義的南非,呼籲就這個國家的前途舉行談判。同年9月,他當選總統,德克勒克立刻解除了對非國大的禁令,二個月內廢除了種族歧視製度,並在1990年2月11日釋放了約爾遜·曼德拉。

  獲釋之後的曼德拉全身心地投入他終生的事業,為實現民主、自由、平等的新南非而努力。1991年,在非國大自從1960年被禁之後首次於南非境內舉行的全國大會上,曼德拉當選為非國大主席,奧利弗·坦博,他一生的朋友與同事成為這個組織的全國協調人。1993年10月,納爾遜·曼德拉和威廉·德克勒克“因其結束種族隔離製度和平努力,因其為民主的新南非奠定了基礎”而榮獲本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1994年5月10日,曼德拉就任南非總統。當時南非有700萬的失業人口,暴力事件不斷,國家處於分裂狀態。曼德拉向人民承諾重塑南非,他是個言出必行的人,在他的領導下成功地改變了人民的生活,使南非得以安定。

  納爾遜·曼德拉致力於和解的努力甚至贏得了白人的尊重,他的政治技巧也幫助他縫合新南非內部的各種分歧。在國際上,他得到更多的讚揚,成為非洲最有影響力的政府首腦,或許也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政治領導人。

  曼德拉同千百萬人握過手,他總是出現在最需要幫助的地方。他晚年的生活並不如意,與他相濡以沫三十多年的妻子溫妮·曼德拉離開了他。但是,南非人民熱愛他、支持他,曼德拉在事業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曆經滄桑的曼德拉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和平。這是20世紀的奇跡。

  推動中東和平的拉賓總理

  1994年12月10日,以色列總理拉賓、外交部長佩雷斯以及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同時榮獲諾貝爾和平獎。這三位領導人為中東和平進程做出的巨大貢獻,贏得了世人的尊敬。

  伊紮克·拉賓於1922年3月1日出生於耶路撒冷。二戰期間加入左翼猶太武裝,開始了長達27年的戎馬生涯。1948年中東阿以戰爭中任哈加納旅長。拉賓驍勇善戰,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拉賓出奇不意地越過邊界,直搗埃及軍隊控製的北西奈首府阿裏升,速度之快連以色列空軍也沒有料到,以致空軍向拉賓旅發起錯誤攻擊。

  1950年,28歲的拉賓出任總參作戰部部長。

  拉賓從一個出色的軍事指揮員到後來成為推動中東和解的使者,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道路。

  1964年,拉賓出任以軍總參謀長,這是以軍最高長官。1965年6月5日,以拉賓為總長的以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