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章 美國南北戰爭

  空想的實踐家歐文

  19世紀初西方正好處於傳統與現代這樣一個交接口上,這個時期流派紛紜,開始出現多元化的趨勢。其中空想社會主義最具代表性和實踐性的當屬富有實踐精神的歐文。

  羅伯特·歐文,1771年出生在一個貧苦的馬具匠家裏,9歲時就當學徒,20歲起在紗廠裏當職員,親身經受過資本主義給勞動人民帶來的苦難。所以,他心裏總是想著一個問題:怎樣才能為工人和勞動者多辦一些福利事業。1800年,29歲的歐文被任命為新拉納克的經理,管理一個有2500多工人的大企業,他就拿出全副精神,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當時,資本家為了榨取利潤,每天要工人幹活13~14個小時,而且還使用大量童工。工人工作時稍不留意,就要被資本家罰款;生了病既不給醫療,也不給工資;年老體弱的,就被工廠一腳踢開,隻能忍饑受凍,直至死亡。歐文當經理後,首先把勞動時間縮短到十小時半,並且禁止使用九歲以下的童工,取消了名目繁多的罰款製度,改善工廠衛生和勞動條件,辦起了工人消費合作社、工人食堂、托兒所、幼兒園;此外,設立了工人學校,給青年工人有學習文化的機會;對於年老或有病的工人,還發放醫療費和養老金,從而把新拉納克辦成了“福利工廠”。流浪漢們有了工作,受了教育,所以,在新拉納克很難找得到一個小偷和強盜,被人們譽為“模範村”。

  不久,歐文覺得推行這種慈善性的改革也不能真正達到人人平等、沒有剝削的目的。於是,他便萌發了要徹底改變私有製的想法。他到處傳播他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結果,真的贏得了一些人的讚同。

  歐文是一個執著追求思想的人,不達目的不肯罷休。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要做一個大膽的實驗——創辦一個“共產主義新村”。為此,他籌了一筆巨款,帶著他的兒子和追隨者們,乘船去美國買一塊土地,要在那裏建立一個全新的“共產主義新村”。

  在美國,歐文東尋西找,終於在印第安納州向一個教會購買了哈蒙尼地區的3萬英畝土地和這塊土地上的所有建築物。歐文在這裏建立起了一個示範性的公社,名叫“紐哈蒙尼”,即“新哈蒙尼”(又稱共產主義新村)。

  歐文買好了土地,開始招募社員了。他四處宣傳說,資本主義有三大弊端:一是私有製度,二是宗教製度,三是婚姻製度。勞動人民的貧困就是這三種製度造成的。“到我的公社裏來吧,這裏沒有這三種製度。”“我的公社是一個最合理的社會,財產歸大家共同所有,大家共同勞動,工作按能力分工,生活按需分配……”在歐文等人的大力宣傳下,不少人加入了“新哈蒙尼”。

  歐文的慷慨解囊試驗之舉引起美國和歐洲人的極大興趣,結果有1000多人參加了歐文的試驗活動,其中包括美國的一些著名人士。最初,這些人幹勁十足。他們開荒種地,蓋房修路,共同勞動,共同享受,分外和諧歡樂。但是一二年之後,就出現了活重活輕,住房好壞,分配不均等各種矛盾。有的人貪圖享樂,不願幹活,引起別人不滿。

  到1828年,經過4年的試驗,歐文的“共產主義新村”失敗了。為此,歐文損失了4萬英鎊的財產。

  歐文帶著遺憾回到了英國,但他沒有退縮,繼續在工人中宣傳他的思想。揭露資本主義的罪惡。他組織了“全英大統一工會聯合會”,想在議會中通過一些有利於工人的法令。然而,他的想法是相當幼稚的。因為在資本主義製度下,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工人受剝削的地位,“共產主義新村”是無法生存下去的。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和歐文相類似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還有法國的聖西門和傅立葉。他們在資本主義處於發展時期,工人階級尚未形成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時,就大膽地提出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盡管這是一種空想,但也是難能可貴的。恩格斯說:“當時英國的有利於工人的一切社會活動、一切實際成就,都是和歐文的名字聯在一起的。”

  到了19世紀中期,工人階級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一種嶄新的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恩格斯創造的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在鬥爭中誕生了。從此,無產階級的解放運動獲得了正確的航向。

  洪堡的科學旅行

  近代以來,土地沙漠化一直是人類麵臨的一個嚴峻問題,環境保護日益受到人民的重視。在1799年,一名普魯士青年就首次提出河流幹涸與森林的破壞之間有著直接的聯係,從而被稱為科學地理學的開山大師、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這位青年就是亞曆山大·馮·洪堡。

  洪堡於1769年出生於普魯士的一個地主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名軍官,在洪堡十歲時就去世了。洪堡和他的哥哥威廉由母親養大。洪堡小時候就喜歡昆蟲花卉,熱愛大自然,並且對各種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好奇心。家庭數學教師為培養他對科學的興趣,把他介紹給幾位學者。其中對洪堡影響較大的是物理學者馬爾庫斯·赫爾茨,他是著名哲學家康德的學生。洪堡聆聽了他作的一係列科學講演,並觀看了他的科學實驗。

  洪堡上大學時,對物質世界的各個方麵都很感興趣。他在法蘭克福大學、哥廷根大學學習物理、植物、語言、考古和工廠管理。在哥廷根大學,他結識了旅行家喬治·福斯特,從此對地理學發生了興趣。1790年,他倆從萊茵河岸徒步旅行到荷蘭,然後乘船去英國。在旅行中,他細心觀察,對人類利用地球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後來他又進入薩克林的弗賴堡礦業學院,攻讀物理、化學、地質和采礦等課程。1792年,他被任命為行政官員,先後在普魯士的弗朗科尼亞礦區擔任檢查員和主任。

  洪堡頭腦靈活,常常對所觀察的事物提出各種新的問題。在礦區,他看到生長在地下的植物,就對它們進行詳細的考察。1793年,他24歲時發表的第一篇科學論文,就是這些研究的成果。後來當他得知意大利科學家盧伊季·加爾萬尼進行關於肌肉的電和化學刺激的實驗時,就自己進行了一些實驗,結果他幾乎掌握了製造電池的方法。他的好奇心極強,想周遊世界各地。他抓住機會,訪問了巴伐利亞、奧地利、瑞士和意大利。在旅程中,他仔細觀察了阿爾卑斯山的岩石結構。

  母親逝世後,留給洪堡一筆財產。於是他果斷地辭去政府官職,到巴黎買了幾十種供野外考察用的儀器,開始有計劃的科學旅行。

  1799年6月5日,他與法國植物學家埃梅一邦普蘭從西班牙乘“半查羅號”,遠涉重洋,來到美洲。在委內瑞拉首都的西南約八十公裏,他們發現巴倫西亞湖的湖水日漸退縮,平坦的湖底土壤上開始生長穀物。為什麽會發生這種情況呢?巴倫西亞湖的湖水到哪裏去了呢?洪堡圍著湖一遍又一遍地走著,仔細地觀察每一處的變化。一個大膽的想法躍入他的腦海:四周大量地砍伐樹木與巴倫西亞湖的幹涸有沒有直接的聯係呢?後來,他在旅行日記中寫道:“砍伐掉覆蓋在山坡上的樹木,對任何氣侯都將在未來的年代裏產生兩種禍患,即缺少燃料和缺少水分……森林一旦被毀壞,泉水就會減少或完全幹涸。山上水分減少,山坡上的灌木叢、草皮和苔蘚就會消失。一旦山地降暴雨,奔流的雨水不再遇到任何阻擋,就會把地麵切割成溝穀,把鬆散的土壤帶走,並暴發洪水,衝毀田地。”洪堡通過實地考察,揭示了一些自然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說明了森林的破壞與泉水的枯竭、急流的產生,是密切相關的。

  正是這一發現翻開了近代地理學的第一頁,而洪堡也因此走上了近代地理學的創建之路。1800年,洪堡與邦普蘭又開始進行一項巨大的探索性工作。他們沿著委內瑞拉東部的奧裏諾科河,經曆2777公裏,對大部分無人居住的森林區進行了測量製圖。這次旅行雖飽嚐艱辛,還經常遭到蚊蟲的叮咬以及毒蛇、鱷魚的侵襲,但他們終於用儀器測量出了各地的正確緯度和非常接近真實的經度位置,收集了數以千計的植物和岩石標本。在洪堡收集的植物標本中,有一種能提取箭毒的植物。而他也因此成為把這種珍貴的植物標本帶回歐洲的第一人。

  1801年,他們開始了對安第斯山脈的探險。洪堡第一次用空盒氣壓表測定了山脈的高度,用溫度計記錄了山上的氣溫,並測定了每一觀察地點的緯度,為熱帶地區的高度、氣溫、植物和農業的創造性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他們還考察了厄瓜多爾境內的許多火山。為了收集從地球內部發射出來的氣體,他們一再走下活火山口的深處;為了觀察高度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他們登上琴博臘索山的一個高達5881米的山峰,創造了當時登山高度的世界記錄(這一記錄一直維持了29年)。

  從秘魯的卡亞俄到厄瓜多爾的瓜亞基爾的一次航行中,洪堡測量了海水的溫度,並首次描述了海水的運動,包括從海底向上翻騰的冷水流。後來人們稱這支冷水流為洪堡海流。

  中南美考察,曆時五年,行程數萬公裏,這是洪堡一生中意義最大、成果最豐富的一次考察旅行。1804年,兩位旅行家在古巴的哈瓦那登陸,基本結束了這次旅行。他們將大量珍貴的旅行記錄和植物、岩石標本,包裝成箱,運回歐洲。這些資料為其後來的科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洪堡回到歐洲後,定居巴黎,埋頭研究他在美洲野外工作時所搜集的資料,寫成《新大陸熱帶地區旅行匯》一書,共三十卷。這部著作提供了詳細的科學調查報告,論述了隻有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才能增進一個國家普遍繁榮的道理。尤其是最後三卷,在學術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被譯成多種語言。生物學家達爾文曾反複閱讀過這些科學旅行記載。

  洪堡的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獻給了科學事業,終身沒有結婚。德國科學院為紀念他,建立了洪堡基金會。以後美洲許多國家相繼為他建立了紀念碑。美洲、新西蘭和中亞的許多山嶺、河流。湖泊、海灣、城市和學校,至今還以洪堡命名。

  黑格爾的哲學之路

  進入19世紀,資產階級進步力量在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都取得了意義重大的成就。其中德國古典哲學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喬治·威廉·費·黑格爾。

  黑格爾生於1770年,他的父親是斯圖加特市的稅務局書記官。黑格爾少年時就與天才詩人荷爾德林、才華橫溢的謝林相識。在這兩位朋友的促進下,黑格爾對政治、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三個年輕人時常在國賓根政治俱樂部交談、爭論。

  1789年,在神學院讀書的黑格爾開始閱讀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一書。1793年秋,他通過了宗教考試,畢業文憑上這樣寫道:“天賦高,判斷力健全,記憶力強”,“語言知識豐富,哲學上十分努力”,但“不善辭令,沉默寡言”,“神學有成績,但看來難成一名優秀的傳教士”。

  畢業後,黑格爾果然未就神職。1793年10月,他遊曆了瑞士,到伯爾尼一個貴族家當三個孩子的家庭教師。由於主人有大量藏書,嗜書如命的黑格爾如魚得水,大量閱讀英法學術著作,並繼續關心法國大革命的進程。他對康德哲學的潛在革命意義有了較深的理解。在給謝林的信中,他滿懷激情地說:“我期待康德體係及其圓滿成就在德國引起一場革命。”“人類終於登上了一座哲學的高峰……但是,為什麽人們遲至今日才想到重視人的尊嚴,才想到讚賞人類可以同一切神靈平起平坐的能力呢?我認為,肯定人類值得尊重,乃是這個時代的最好標誌。它證明壓迫者們和神祗們頭上的靈光消逝了。”他大聲呼籲,“朋友們,朝著太陽奔去吧,為了人類的幸福之花快點開放!”

  在伯爾尼,他繼續撰寫在圖賓根就開始的論文《人民宗教與基督教》。1795年夏,他寫出了《耶穌傳》。幾個月後又開始寫《基督教的實定性》。1796年夏,他寫出《德意誌唯心主義第一體係綱領》。他認為國家是反人道的機器,必須超越、消滅國家。他把理性也歸入審美之中,把美的思想看作最高的思想。他說:“現在我深信,由於理性包含所有的思想,理性的最高行動是一種審美行動;我深信,真和善隻有在美中間才能水乳交融。哲學家必須和詩人具有同等的審美力。那些迂腐的哲學家們是些毫無美感的人。精神哲學是一種審美的哲學。一個人如果沒有美感,做什麽都無精打采,甚至談論曆史也無法有聲有色。”

  1796年10月,黑格爾離開伯爾尼。在荷爾德林引薦下,1797年初到法蘭克福,在商人戈格爾家就任家庭教師。到法蘭克福的原因之一,是該城豐富的音樂戲劇生活吸引了他。另外,那時荷爾德林與東家主婦陷入“非法”熱戀的痛苦之中,他迫切呼喚好友黑格爾來法蘭克福相聚,幫他“拿定方向”。而黑格爾也回答:“我多麽希望很快見到你啊!”赴法蘭克福前夕,黑格爾寫了一首題為《埃琉希斯——致荷爾德林》的詩,詩中說到兩人的友誼:

  這種友誼,沒有誓詞可以保證,

  隻有為自由的真理而生存;

  在法蘭克福,黑格爾繼續研修哲學、宗教,並關注社會問題。思想較前平和了一些,但曆史主義觀點較為自覺了。1799年起撰寫《基督教精神及其命運》,次年又寫《體係劄記》。而在同一時期,年輕的謝林則連續出版了《自然哲學觀念》、《關於世界靈魂》、《自然哲學體係第一草案》、《先驗唯心主義體係》等重要著作,形成了自己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係,並於1798年當上了哲學副教授。黑格爾對此表示欽佩,同時表達了自己的學術抱負。他在1800年末給謝林的信中說:“我以驚喜的心情注意到你的人所共知的偉大步伐……在我開始從屬於人類需要的學術成長中,我一定要達到科學的高峰,我要使青年時代的思想具有反思的形式,同時把它變成係統。”

  1801年初,黑格爾離開法蘭克福赴耶拿,進入他一生中最艱苦也最富有意義的崢嶸歲月。

  耶拿當時是德國進步思想的中心,是各大學城中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最為活躍的地方。特別是耶拿大學內集中了德國許多思想文化精英。謝林於1801年就任耶大教授,並首次提出“同一哲學”概念。黑格爾迫不及待地奔赴耶拿,就是希望在學術上做一番事業。

  當年春夏之交,黑格爾寫了《關於行星軌道的哲學》。7月又寫出《論費希特和謝林哲學體係的異同》。8月27日,正值黑格爾三十一歲生日,他順利通過答辯,取得了在耶拿大學講課的資格。

  在耶拿大學期間,黑格爾先後完成了《邏輯學、形而上學和自然哲學》、《實在哲學》和《倫理體係》等重要著述。

  從1805年冬起,他著手寫作《精神現象學》,次年10月脫稿。誰知天有不測風雲,正當黑格爾寄出大部分書稿時,爆發了普法耶拿戰役。10月13日,法軍先頭部隊占領了耶拿。一些滿身塵土的法軍士兵衝擊黑格爾住宅。黑格爾隻好把尚未寄出的《精神現象學》書稿揣進口袋,離家出走。

  離開耶拿後,黑格爾隨著一輛郵車來到巴伐利亞的班堡。1816年10月,他應聘到海德堡大學任教。人到中年,黑格爾的政治思想漸趨平穩保守。他在就職講演中說:“普魯士國家就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上的。”黑格爾宣揚普魯士的製度是最完善的,但是黑格爾哲學在方法上是辯證的。

  在海德堡,黑格爾的思索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有一次,他思考問題竟在同一地方站了一天一夜;還有一次,邊散步邊思索,下雨了,一隻鞋陷進爛泥也不覺得,繼續往前走。

  黑格爾的哲學思索,在海德堡結出了碩果。1816年冬,《邏輯學》第H卷出版。1817年夏,《哲學全書》也出版了。1818年初,黑格爾來到柏林大學。在柏林,他先後完成了《法哲學原理》、《曆史哲學》、《宗教哲學》、《哲學》、《哲學史》等著作。1831年,黑格爾不幸染上流行的霍亂病,逝世於柏林。

  黑格爾哲學保守性和革命性兼容,反映了德國資產階級的矛盾狀態。黑格爾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影響了一代人,並對費爾巴哈、馬克思等哲人產生重大影響。

  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達爾文是一個人的名字,但又是一種甲蟲的名稱。甲蟲為什麽要取人的名字呢?這裏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1828年的一天,在倫敦郊外的一片樹林裏,一位大學生圍著一棵老樹轉悠。突然,他發現在將要脫落的樹皮下,有蟲子在裏邊蠕動,便急忙剝開樹皮,發現兩隻奇特的甲蟲,正急速地向前爬去。這位大學生馬上左右開弓抓在手裏,興奮地觀看起來。

  正在這時,樹皮裏又跳出一隻甲蟲,大學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裏的甲蟲藏到嘴裏,伸手又把第三隻甲蟲抓到。看著這些奇怪的甲蟲,大學生真有點愛不釋手,隻顧得意地欣賞手中的甲蟲,早把嘴裏的那隻給忘記了。嘴裏的那隻甲蟲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這大學生的舌頭蜇得又麻又痛。他這才想起口中的甲蟲,張口把它吐到手裏。然後,不顧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內的劍橋大學走去。

  這個大學生就是查理·達爾文。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首先發現的這種甲蟲,就把它命名為“達爾文”。

  1809年2月12日,達爾文出生在英國的施魯斯伯裏。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地的名醫,家裏希望他將來繼承祖業,16歲時便被父親送到愛丁堡大學學醫。

  但達爾文從小就熱愛大自然,尤其喜歡打獵、采集礦物和動植物標本。進到醫學院後,他仍然經常到野外采集動植物標本。父親認為他“遊手好閑”、“不務正業”,一怒之下,於1828年又送他到劍橋大學,改學神學,希望他將來成為一個“尊貴的牧師”。

  達爾文

  達爾文對神學院的神創論等謬說十分厭煩,他仍然把大部分時間用在聽自然科學講座,自學大量的自然科學書籍。熱心於收集甲蟲等動植物標本,對神秘的大自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1831年,達爾文從劍橋大學畢業。他放棄了待遇豐厚的牧師職業,依然熱衷於自己的自然科學研究。這年12月,英國政府組織了“貝格爾號”軍艦的環球考察,達爾文經人推薦,以“博物學家”的身份,自費搭船,開始了漫長而又艱苦的環球考察活動。

  達爾文每到一地總要進行認真的考察研究,采訪當地的居民,有時請他們當向導,爬山涉水,采集礦物和動植物標本,挖掘生物化石,發現了許多沒有記載的新物種。他白天收集穀類岩石標本、動物化石,晚上又忙著記錄收集經過。1832年1月,“貝格爾”號停泊在大西洋中佛得角群島的聖地亞哥島。水兵們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達爾文和他的助手背起背包,拿著地質錘,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標本。

  一路上,達爾文把各式各樣的石頭敲下來放進背包,有黑色的、白色的,還有夾著一束花紋的。一會兒,背包便放滿各種各樣的石頭,背包帶深深地勒進達爾文的肉裏,渾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

  “達爾文先生,這些亂七八糟的石頭,到底有什麽用?”看著吃力向前爬行的達爾文,助手不解地問。

  “你看,石頭是有層次的,每層石頭裏有著不同的貝殼和海生動物的遺骨,它能告訴我們不同年代的生物!”達爾文喘著粗氣說道。

  助手總算明白了一些,趕忙從達爾文身上接過背包,背在自己的肩上。

  在考察過程中,達爾文根據物種的變化,整日思考著一個問題:自然界的奇花異樹,人類萬物究竟是怎麽產生的?他們為什麽會千變萬化?彼此之間有什麽聯係?這些問題在腦海裏越來越深刻,逐漸使他對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產生了懷疑。

  1832年2月底,“貝格爾”號到達巴西,達爾文上岸考察,向船長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

  艦長吃了一驚,急忙說道:“這山又高又長,您怎麽走得過去?”“我就是要走前人沒走過的路!”達爾文堅定地說道。艦長被他的精神所感動,答應了他的要求,為了安全起見,又派了向導和騾馬一同前往。

  當他們撲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時,達爾文意外地在山頂上發現了貝殼化石。達爾文非常吃驚,他心中想到:“海底的貝殼怎麽會跑到高山上了呢?”經過反複思索,他終於明白了地殼升降的道理。心中異常激動地說道:“看來,這條高大的山脈地帶,在億萬年前,原來是一片大海洋啊!”

  達爾文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帶領大家一直往上爬去。到了安第斯山的最高峰,達爾文忽覺心胸開朗了許多。他俯瞰山下,突然發現山脈的兩邊,植物的種類並不相同。再仔細一看,即使同一種類,樣子也相差很遠。它們為什麽會有明顯的差別呢?

  達爾文腦海中一陣翻騰,對自己的猜想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物種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客觀條件的不同而相應變異!”

  1835年秋天,達爾文考察了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中的每一個島嶼,抓來許多反舌鳥。發現每個島上的反舌鳥各有自己的特征。這更證實了達爾文的認識是可靠的。

  後來,達爾文又隨船橫渡太平洋,經過澳大利亞,越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於1836年10月回到英國。

  在曆時五年的環球考察中,達爾文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回國之後,他一麵整理這些資料,一麵又深入實踐,同時,查閱大量書籍,為他的生物進化理論尋找根據。1842年,他第一次寫出《物種起源》的簡要提綱。1859年11月達爾文經過20多年研究而寫成的科學巨著《物種起源》終於出版了。在這部書裏,達爾文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進化論”的思想,說明物種是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演變過程。

  這部著作的問世,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以全新的生物進化思想,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的理論。《物種起源》是達爾文進化論的代表作,標誌著進化論的正式確立。

  《物種起源》的出版,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引起轟動。它沉重地打擊了神權統治的根基,從反動教會到封建禦用文人都狂怒了。他們群起攻之,誣蔑達爾文的學說“褻瀆聖靈”,觸犯“君權神授天理”,有失人類尊嚴。與此相反,以赫胥黎為代表的進步學者,積極宣傳和捍衛達爾文主義。指出:進化論轟開了人們的思想禁錮,啟發和教育人們從宗教迷信的束縛下解放出來。

  緊接著,達爾文又開始他的第二部巨著《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的寫作,以不可爭辯的事實和嚴謹的科學論斷,進一步闡述他的進化論觀點,提出物種的變異和遺傳、生物的生存鬥爭和自然選擇的重要論點,並很快出版這部巨著。晚年的達爾文,盡管體弱多病,但他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堅持進行科學研究和寫作,連續出版了《人類的由來》等很多著作。

  達爾文的進化論,是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之一,代表了當時科學發展的最高水平,給後人啟迪很大。

  1882年4月19日,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因病逝世,人們把他的遺體安葬在牛頓的墓旁,以表達對這位科學家的敬仰。

  藥劑師舍勒的化學成就

  18世紀下半葉,化學科學已由波義耳創立100年之久,而進入了一個化學家們不斷發現新元素並對化學進行深入探索的鼎盛時期。代表這一時期最高成就的當推瑞典化學家舍勒。舍勒(1742-1786年)從14歲起一直到44歲英年早逝,他都是個鄉鎮藥劑師,在藥房工作。終生以“研究化學、造福人類”為樂的舍勒,就在他小小的藥房裏,用短暫的一生取得了一係列輝煌的成果。

  1768年,舍勒把硝酸銀溶液倒入鹽酸中,本來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出現了白色的沉澱物——氯化銀。當他把白色的氯化銀放到陽光下觀察時,氯化銀立即變成黑色。這一重大發現奠定了現代攝影術的基礎。

  1769年,他從酒桶內壁刮下一塊紅色的積澱物,俗稱“酒石”。放入硫酸中一起加熱,冷卻後,器皿中出現了一種美麗的透明晶體。晶體有酸體,能溶於水,特性與酸類相似。舍勒管它叫酒石酸。從酒石酸的發現,他得到啟示:或許不少植物汁液中也含有酸?於是,他把石灰放入植物汁液中,然後加入硫酸,用此方法,先後於1784年和1785年製得檸檬酸和蘋果酸;接著,他將酸作用於糖,製得糖酸;使氧化鉛與橄欖油作用,得到一種甜絲絲的粘性液體,即甘油;他試圖用硝酸將這種粘液轉化成糖,結果卻得到了草酸;1782年,他製得了遊離的氫氰酸。他在研究一種藥品鹿角灰時,發現其中有一種特殊的酸,他稱之為磷酸。舍勒研製的酸還有鉬酸、砷酸、五倍子酸、乳酸和重石酸(鎢酸)等。

  除了酸類外,他在製取酯類方麵也成就斐然,如硝酸酯、鹽酸酯、醋酸酯和苯甲酸酯。這一個又一個的新發現,使舍勒成為有機化學的創始人之一。在對礦物質的研究中,他隔離了鐵、銅和汞的不同氧化程度;證明了被當時的人誤認為是同一礦物的變種的輝鉬礦石和石墨,實際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物質;在研究鎢礦時發現,這種礦是某種酸與石灰的化合物(鎢酸鈣),人們為紀念這種礦,以舍勒的名字命名它為Scheelite(白鎢礦)。

  在氣體研究領域,他發現了氮、氨、氟、氯化氫等新元素和化合物。與同時代的氣體化學家們一起取得並積累了大量新的事實資料,為最終導致燃素說的破產和化學革命時期的到來做出了巨大貢獻。

  舍勒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所做出的如此大量的發現,直到今天仍叫化學家們驚歎不已。舍勒研究化學,從不為名為利,而是把從事科學工作當作最大快樂,是為人類造福。豐碩的科研成果使這個不起眼的鄉鎮小藥店藥劑師名聲大振。他在32歲時當選為瑞典最高科研機構——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一些大學、大企業的聘請書紛紛而至,請他去當教授,去就高職,但都被他一一謝絕了。他寧願在小鎮上當一輩子藥劑師,獻身他終生熱愛的化學事業。

  1786年3月,舍勒病倒在實驗室。躺在病榻上的舍勒,心中掛念的仍是自己還未做完的對硝酸作用的實驗。他告訴妻子,等到夏天,他要將這實驗完成。夏天還未到來,這位年僅44歲可敬的科學家懷著對化學事業的無限眷戀,悄然離開了人世。

  舍勒給後人留下了他在化學研究中取得的累累碩果,同時也給後人留下了深深的遺憾:遺憾他過早的逝去,遺憾他因受“燃素說”的禁錮,兩次與重大科學發現失之交臂。

  “燃素”一詞,原為“使火開始”之意,是由德國化學家貝歇爾的學生施塔爾提出的。以施塔爾的說法,他的“燃素說”可以解釋當時人們所知道的大多數化學過程。他認為所謂化學變化就是物體釋放與吸收燃素的過程。這種毫無科學價值的學說,卻風行各國,使許多大化學家都受其束縛。

  在1773年之前,舍勒為了解開燃燒的秘密,找到神秘的“燃素”,做了大量的實驗。他發現把硝酸鉀、硝酸鎂等諸種硝酸鹽類分別與氧化物(如氧化汞)和碳酸銀一起加熱到一定溫度後,會分解出一種助燃的氣體,他稱其為“火氣”,其實就是氧氣。但是,由於舍勒是個堅定的燃素論者,所以就用燃素說的觀點對自己發現的新元素“氧”做了錯誤的解釋。他說,這種氣體能夠助燃,所以叫“火氣”;“火氣”與“燃素”生成的化合物是火。舍勒雖然最先發現了氧,但真正發現氧氣並正確地解釋燃燒現象,從而推翻燃素說的統治、引起了化學科學革命的桂冠,卻戴在了法國人拉瓦錫的頭上。

  1774年,舍勒通過對二氧化錳的長期研究,發現它不溶於稀硫酸和稀硝酸,但卻能溶於鹽酸。二氧化猛一放入鹽酸,即刻就會冒出一股令人窒息的黃綠色氣體,人吸之會感到“肺部極為難受”。他用這種氣體做實驗,發現它微溶於水,並使水略帶酸味,還有漂白纖維和腐蝕金屬的作用。昆蟲吸入該氣體,會立刻死去;火遇到它便立刻熄滅。舍勒發現的這種氣體,正是前人從未發現的新元素——氯。但由於他受燃素說的束縛,沒有認識到這是一種新元素。正式提出這種氣體是一種新元素氯的,是晚於舍勒36年的英國化學家戴維。

  歌德的文學之旅

  在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前期的歐洲啟蒙主義文學史上,銘刻著一位重要作家的名字——約翰·沃爾夫剛·歌德。歌德於1749年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一個資產階級家庭。青年時代他曾是德國狂飆運動的主要幹將。1772年5月,法學博士歌德動身前往韋茨拉爾城去做帝國最高法院的學習生,以進一步擴大法律方麵的知識。當然,這一美好的願望隻是他嚴厲父親的一廂情願。歌德感興趣的不是做法官和律師,而是向往著踏入令他心醉神迷的文學殿堂,做一名大作家。然而,歌德還是愉快地上路了,他希望在新的環境裏,能擺脫父親套在他身上的枷鎖,像一匹小野馬一樣,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自在地生活。

  韋茨拉爾城是一座寧靜、優雅的小城,多才多藝的歌德很快在那裏找到了誌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在一起品茗聚會,談論詩歌、音樂,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不萊梅公使館的秘書凱斯特納與他美麗的未婚妻夏綠蒂更是他的座上客。然而可怕的是,歌德竟然越來越喜歡學識豐富、舉止端莊的夏綠蒂。隻要夏綠蒂不在身邊,他常常六神無主,坐臥不安。當歌德意識到自己愛上了好朋友的未婚妻後,非常痛苦。無奈之下,他懷著悲傷的心情離開韋茨拉爾返回故鄉法蘭克福。

  誰知法蘭克福也有煩惱在等待著他,從小一起長大的妹妹婚後要隨丈夫遠走他鄉。歌德與這唯一的妹妹從小朝夕相處,感情很深,如今妹妹竟然遠去,自然使他感到無比思念。接著夏綠蒂與凱斯特納舉行了婚禮,卻沒有通知歌德,這也讓歌德非常失望和不快。恰逢此時,又傳來韋茨拉爾城一位公使館的秘書因對朋友的妻子單相思無力自拔而自殺身亡的消息。這件事對歌德震動很大,他決心以此為題材創作一部小說。從此以後,他閉門不出,並謝絕朋友的來訪,把自己關在書房裏寫個不停。當時誰也不知道情緒激動的歌德在寫些什麽。4個星期過後,歌德打開了房門,他獻給人們的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少年維持之煩惱》。

  《少年維持之煩惱》是一部書信體小說,發表於1774年。它描寫的是市民青年維特愛上了一個叫綠蒂的女子,但綠蒂已和別人訂婚。加上維特在做公使秘書的工作中,周圍庸俗自私的環境包圍著他,來自貴族社會的歧視更給了他強烈的刺激。事業的失敗、愛情的幻滅,使維特對生活感到十分失望,他不僅無力改變社會,甚至連自己的命運都把握不住,他終於用手槍自殺身亡。顯而易見,《少年維特之煩惱》是以歌德個人感情上的痛苦經曆為基礎寫成的,維特的煩惱也正是歌德所煩惱的。小說由於反映了個人願望、感情、幸福和專製世界種種限製的衝突,因而決定了它不是一部狹隘的個人戀愛悲劇,而是一部青年人追求自由、幸福的反抗史。

  在當時的歐洲,人們的思想仍被宗教神學禁錮著,但一些進步人士已開始起來追求自由和民主。人們把這些進步的思想運動稱為啟蒙運動,德國的狂飆突進運動正是這種運動的體現。因此歌德這本個人反抗社會的小說無異於一顆重磅“炸彈”,震動了整個歐洲。整整一代歐洲青年被維特和綠蒂的愛情故事所感染,一股“維特熱”風行歐洲。不僅維特的衣著成為當時青年人的流行服裝,許多年輕人麵對無奈,居然也步維特之後塵。這麽大的影響,連歌德也始料未及。“世紀病”的彷徨,與歌德這部小說有著密切的關係,這本書成了早期浪漫主義作品中影響最大的一幕。

  《少年維特之煩惱》一炮打響,歌德很快便步入德國著名作家之列,當時他才年僅24歲。他的這部小說兩年內在德國印刷了16次。也正由於歌德和他的《少年維特之煩惱》使德國文學開始嶄露頭角,並從此改變了德國文學在世界文學上無足輕重的地位。歌德與後來的席勒一起開創了德國文學的新紀元。因此世界文學史家把歌德與荷馬、但丁、莎士比亞並列為“世界四大文豪”。

  在歌德80多年的人生旅途上,竟有60多年戰鬥在文壇上。他寫了大量的作品,其中一部偉大的巨著《浮士德》恰好是在他臨終前一年完成的。

  詩劇《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學史的巨著之一。它的創作過程極為漫長,達60年之久,幾乎貫穿著歌德整個創作生涯的始終。《浮士德》分上下兩部,由浮士德的學者生活、愛情生活、政治生活、藝術生活及事業生活幾部分所組成。作品反映了西歐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產階級的先進人物反對封建現實、不斷追求人生真諦和社會理想的過程。浮士德的社會理想是18世紀啟蒙思想家對人生和社會所作的思考中所能表達的最高境界。作品展現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點。

  1832年3月22日,82歲的歌德因病逝世。歌德漫長的創作生涯驗證了作家對生活、藝術及人生信念的孜孜以求。

  神童莫紮特

  莫紮特

  1762年9月,在歐洲音樂之都維也納,一位年僅6歲的兒童在熟練地演奏歐洲古典名曲。這一消息傳到奧地利皇宮,引起了整個皇室的震動。

  這天維也納的申巴龍夏宮特別熱鬧,奧地利皇帝的家族和貴族們成群結隊地趕到音樂廳,來觀看這位“神童”表演音樂節目。可是在他們的心裏,除了好奇之外,還帶著好些將信將疑的成分。

  幕拉開了,走出兩個孩子。姊姊11歲,弟弟隻有6歲。他們很有禮貌地向觀眾鞠躬,坐下來在鋼琴上合作表演四手聯彈,樂聲非常和諧動聽。然後,每人各自表演個人節目。小男孩的表演更為突出,他拉小提琴時,琴聲像小鳥歡鳴那樣優美悅耳,而在彈翼琴(一種古鋼琴)時,琴聲又像小溪泉聲那樣流暢明快;接著,又演奏了管風琴等多種樂器。樂曲全是世界各國音樂大師們創作的高難度作品,可是他的演奏,又是那樣地得心應手,可以說是天衣無縫,曲曲皆妙。觀眾們被他美妙的樂聲迷住了,不時地報以熱烈的掌聲。

  “可愛的孩子,你能自己作曲嗎?”一位貴族夫人指著6歲的男孩問道。

  “夫人,請您出題目吧!”這孩子不慌不忙地說。

  貴族夫人感到大為驚訝。這麽小的孩子,竟然能夠根據別人出的題目來創作樂曲!她懷著試試看的心情,出了一個題目。

  男孩坐到翼琴旁邊,昂著頭凝思了一會,突然伸手撫上琴鍵,琴聲像清泉般奔流而出,有力地彈奏出主題的旋律。觀眾們個個驚歎不已,情不自禁地高聲喝起彩來。

  “聰明的孩子,你的手法是這樣熟練,大概能不看琴鍵彈琴吧?”一位貴族公子含笑地站起來問。

  “謝謝您的誇獎,先生,請拿一塊布來吧。”孩子又不慌不忙地說。

  台下立即送來了一塊白布,遮住了鍵盤。孩子的雙手伸在布的下麵。這樣,他既看不見琴鍵,也看不見自己兩手的動作。琴聲響了,一曲複雜的世界名曲的樂音在大廳中回蕩,簡直把人們帶進了神妙的境界。

  “神童!”“神童!果然名不虛傳。”台下一片歡呼。

  維也納是世界音樂的名都,那裏有許許多多音樂大師,可是,這孩子竟然能在那裏連續舉行兩個星期的音樂會,而且天天滿座,場場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簡直是奇跡!

  這件事發生在1762年秋天。姊姊名叫安娜·瑪利亞,弟弟名叫沃弗爾於格·莫紮特。

  小莫紮特生於1756年1月27日。父親奧波裏德·莫紮特是奧地利查爾茨堡的有名音樂家,由於他的才能受到宗教勢力的抑止,就轉而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用全部精力來培養教育他的兒子小莫紮特。

  小莫紮特也特別聰明好學,在父親的培育下,3歲就能聽懂音樂,4歲會彈翼琴和管風琴,5歲就練習作曲。6歲時,父親帶他到首都維也納去舉行音樂會,他就可以隔布在看不見的琴鍵上演奏。接著,進行了為時十年的歐洲旅行,到各國去拜訪名師,學習技藝,舉行演出。1763年小莫紮特在巴黎舉行音樂會時,場場轟動,簡直征服了整個法國。巴黎的書店,竟然為這個7歲的孩子出版音樂創作專集,發表了小莫紮特在法國創作的四首翼琴和小提琴奏鳴曲。隨後,父親又帶他到英國、意大利等許多國家,無不受到歡迎。

  最有趣的,是他在1764年的一次特殊的考試。波倫亞音樂學院的教授們,為了要證實小莫紮特的音樂才能,把他引進一間小屋,並交給他一個紙包。

  “孩子,紙包裏是一個題目,我們要求你能在兩小時以內創作出一支鋼琴曲。”教授說完以後,就把小屋的門關上,並且加了一把鎖。

  專家教授們在外麵悠閑地等著,不到半個小時,“篤篤!篤篤!”房裏在敲門了。教授們驚異地打開房門一看,隻見小莫紮特笑嘻嘻地走了出來,輕鬆地交上了考卷。教授們仔細評賞了他的作品,人人感到佩服。因為,要他們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創作一支成功的鋼琴曲,誰都很難辦到。

  十年的旅行開闊了莫紮特的眼界。回到家鄉後,他開始對歌劇產生濃厚的興趣。1770年,隻有14歲的莫紮特受世界一流的米蘭歌劇院邀請,寫了一部歌劇,並親自上台指揮演出。16歲時,他已是歐洲無人不曉的音樂家了。但當時的歐洲,音樂隻不過是供宮廷和貴族們消遣的,莫紮特為找工作四處奔波。1772年,他當上了薩爾茨堡大主教的宮廷樂師,可是這位主教嫉妒莫紮特的才華,百般折磨他,莫紮特辭去樂師職務,開始走上自由音樂家的道路。

  莫紮特雖然有著非凡的音樂才能,但是,給予他的卻是窮困和壓迫。貴族和宗教的黑勢力層層地阻礙著他的成長。他不畏強暴,不怕迫害,在貧窮和困難的處境中不斷創作著,鬥爭著。在短短的一生中,創作了17部歌劇、49部交響樂和許許多多器樂曲,被人們稱為“18世紀的奇跡”。他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唐·璜》、《魔笛》等,強烈地抨擊和諷刺了貴族的腐朽和虛偽,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和民主精神,受到了全世界的讚賞。

  然而,天才並非是天生的。莫紮特輝煌成就的背後,凝聚著一般人無法想象的大量心血和汗水。他曾對別人說過:“沒有誰能比得上我這樣用功,你舉不出有哪位大音樂家的作品是我不曾反複認真鑽研過的。”

  長期的勞累使莫紮特的身體越來越壞,1791年12月4日深夜,莫紮特還沒來得及創作完最後的作品《安魂曲》,便在淒涼的境遇中病逝了,當時他還不滿36歲。

  出殯的那天,大雪紛飛,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分不清東南西北。因為他家沒有錢,隻能草率地葬進窮人的公墓。在窮人的公墓裏,屍體重重疊疊,無法辨認。所以,至今還不能確切地知道莫紮特究竟葬在哪裏。可是,一代音樂大師沃弗爾於格·莫紮特的名字,將永遠留在人們的心裏。

  樂聖貝多芬

  貝多芬德國大詩人席勒有一首著名的詩,名叫《歡樂頌》。說它著名,並不僅僅因為席勒是它的作者,也不僅僅是因為這首詩寫得很好,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首詩成為一首著名的交響樂《第九交響樂》的一部分,隨著樂曲優美的旋律飛向了世界各地。這首交響樂的作者,就是著名的“樂聖”貝多芬。

  路德·維希範·貝多芬,1770年12月15日生於波恩,他的父親是一個宮廷男高音歌手,母親是女仆。家裏條件很不好,而且父親還愛酗酒,給家裏帶來了許多的不愉快。但是,他的父親酷愛音樂,而且總想讓貝多芬繼承自己的事業。所以,從4歲起,貝多芬就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彈起了鋼琴。之後,鋼琴、長笛、小提琴、中提琴、管風琴,貝多芬都能一一演奏。13歲時,貝多芬被任用為宮廷劇場的首席小提琴師和教師、助理管風琴師等。

  1789年的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對貝多芬影響很大。他對資產階級革命才建立的共和製非常讚成,並把“自由、平等、博愛”看作是自己的人生信條和奮鬥目標。他後來的樂曲作品中都充滿了這種思想。

  1792年,貝多芬移居維也納,自此,他永遠地離開了故鄉。這時,貝多芬一心傾慕的莫紮特已經去世,於是他便跟另一位作曲家海頓學習作曲。海頓是一位古板、傳統、恪守舊規的教師,喜歡安分守己、唯命是聽的學生,而貝多芬的思想則活潑、自由、不拘一格,所以,海頓很不喜歡貝多芬。貝多芬無奈,隻好停止了跟海頓學習。

  離開了老師,貝多芬咬一咬牙,下定決心靠自己的努力,於是,他如饑似渴地閱讀一本又一本的書,思考一個又一個問題,寫出了一支又一支樂曲。這些別具一格的樂曲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和讚賞。

  貝多芬的音樂作品給世界人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而他自己的生活在許多方麵卻不盡如人意。他對愛情抱著一種極為聖潔的觀念,認為尋歡作樂是愛情之外的東西,所以不少姑娘不能接受他的思想,一個又一個姑娘離他而去。但他仍然不改變這種認識,1801年,他非常喜歡的姑娘又一次離開了他,他帶著戀人離去的內心痛苦和對愛情的虔誠,寫出了表現青春愛情幸福歡樂的《月光奏鳴曲》,作品表現了他純潔無邪的愛情理想。

  有位哲人這樣說過,如果能夠正確地對待失敗和挫折,那麽,他給人的將是更加頑強的意誌和更加堅韌不拔的精神!或許正因如此,貝多芬在這段時間裏表現出了非常旺盛的創作勁頭,在1801年到1812這10餘年間,他創作出了許許多多成功的作品,除《月光奏鳴曲》之外,還有《第二交響樂》、《克萊策奏鳴曲》、《第三交響樂》等9部交響曲。

  貝多芬的個性和天才全都融匯在他的9部交響曲裏。9部交響曲的創作跨越了24年的時光,從各個方麵發展了交響樂這一形式,可以稱得上是人類文化寶庫的珍品。在這期間,他經曆了耳聾之苦這一對音樂家來說最為致命的打擊。但他從不悲觀絕望,也從不怨天尤人,而是頑強地與命運進行著不屈的抗爭。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第一交響曲》寫於1799年,人們稱它為“18世紀器樂的天鵝之歌”。《第二交響曲》誕生在1802年,那是貝多芬個人生活危機最為嚴重的一年,他的耳疾越來越嚴重了。10月6日,他寫下了“海利根斯塔特遺書”準備留給他的兄弟。他寫道:“我不得不像一個流浪者那樣生活,因為每當我接近人群,一種強烈的恐懼就會攫住我,我害怕人們會覺察我目前的狀況,因為這半年我一直在鄉下度過。當有人站在我身邊聽到遠處傳來的笛聲時,我卻什麽也聽不見;當他聽到牧羊人的歌聲時,我又什麽也聽不到。這是多麽大的恥辱啊……隻有藝術能使我擺脫結束自己的念頭,要叫我在未創作出我應該完成的作品之前離開這個世界是完全不可能的。”他最終戰勝了精神危機,頑強地活了下來,並且開始與命運抗爭,相繼創作出一係列激蕩著戰勝逆境主題和精神的作品。

  《第三交響曲》即《英雄交響曲》,這是一部雄渾有力、精深動人的作品。自問世以來,它一直是各國著名交響樂團經常演奏的世界名曲。最初,貝多芬寫這首樂曲是準備把它獻給他心目中的理想主義英雄化身的拿破侖的。因此他在樂曲的首頁寫上了這樣的題字:“獻給波拿巴的大交響曲。”但當他聽說拿破侖自立為帝的消息後,勃然大怒地吼道:“拿破侖也不過是個凡夫俗子。”隨後,他便塗去了原來的題字,把它改寫為《英雄交響曲》。1821年,拿破侖在被囚禁的聖赫勒拿島上死去。當有人把這個消息告訴貝多芬時,他笑了笑說:“我早已為他的下場作了曲。《英雄交響曲》第二樂章的《葬禮進行曲》不是在17年前就暗示了他的命運嗎?”

  《第五交響曲》又名《命運交響曲》,寫於1805年至1808年。它是《第三交響曲》所確立英雄形象的繼續和進一步發展,揭示了人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失敗和勝利、痛苦和歡樂,自始至終都充滿了英雄主義精神,體現著“通過鬥爭走向勝利”這一自強不息的偉大信念,也表達了作者決心成為生活和命運的主人。

  此後,貝多芬又有幾部交響曲相繼問世,它們都享有盛名且各具特色。《第九交響曲》規模巨大,氣勢磅礴,是世界音樂史上的一部不朽傑作。創作這部作品時,貝多芬的耳朵已經完全聾了,但他仍以驚人的毅力和高超的技巧為人們構造出一座壯麗輝煌的藝術殿堂。此外,他的兩首協奏曲也堪稱一流。貝多芬還對歌劇作出過巨大的貢獻。他的代表作《菲岱裏奧》稱得上是他“歌劇王座上的皇冠”。直到他臨死前回顧自己所有的音樂成就時,還自豪地宣稱,在他所有的“孩子們”中,這部歌劇是他最心愛的一個。

  貝多芬認為:“音樂應使人類的心靈迸發出火花。”他渴望用音樂與人們交談。因此,他對音樂創作刻意追求,兢兢業業,一絲不苟,達到曲不驚人死不休的境地。在他的歌劇《菲岱裏奧》中僅有一首合唱曲,他卻構思了10種開頭;男主角的一首獨唱曲,他也是前後易稿18次。

  據說,門德爾鬆為了弄清貝多芬的創作情況,曾專門分析過他的一份手稿。他發現那稿紙有一處地方貼了12層小紙片,便小心翼翼地將它們一一揭開。門德爾鬆吃驚地看到,原先第一次寫下的音符竟然同最上麵第十二次寫的完全一樣。

  由於將整個身心都投入到了音樂創作之中,貝多芬有時還鬧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話。貝多芬有個一邊散步一邊構思樂曲的習慣。一天,這位樂聖又披了件舊上衣,滿臉胡須、一頭亂發地走了出去。他滿腦子想的都是他的樂譜,不知不覺竟迷了路。看到他那副儀表邋遢、目光呆滯、自言自語還不時向路邊人家張望的樣子,警察起了疑心,把他當作流浪漢抓起來。盡管他大吵大鬧,一再聲明自己是貝多芬,可警察就是不相信,還是把他關了起來。

  還有一次,饑腸轆轆的貝多芬走進一家飯店。他剛一落座,腦海中便浮現出一支美妙的樂曲。於是,他一邊像彈鋼琴一樣地用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擊打著節拍,一邊抓過一張紙飛速地作著記錄。過了好一會兒,他還沒有完成自己的創作。飯店裏的小姐好奇地走了過來,貝多芬這才恍然大悟,張皇地說:“算帳吧,我該付多少錢?”飯店裏的人都哈哈笑起來。因為他根本就沒吃過任何東西啊!

  對於這種與眾不同的舉止,貝多芬自己也無可奈何地說:“除了會作曲以外,我什麽事都幹不好。”他是一個不受任何約束、傲世不羈的音樂天才。即使路遇國王,他也拒絕脫帽行禮。因為他認為,自己也是一個國王,一個音樂王國的君主。世界上有成千上萬個貴族,而貝多芬卻隻有一個。

  1824年5月7日,在維也納開思耐陶樂戲院,一場皇家藝術學院名譽顧問、維也納榮譽市民貝多芬先生的演奏會正在舉行。當他的《第九交響樂》首演成功時,維也納全城轟動,大戲院裏座無虛席,過道上也站滿了人,被擠得水泄不通。除了奧地利皇帝外出巡幸外,全皇室的人都到場了。音樂會的盛況在維也納前所未見。演出中,耳聾的貝多芬一直身穿燕尾服和黑綢齊膝長褲,象征性地背向聽眾打著節拍;而全體演奏者卻按照站在貝多芬前麵的真正指揮翁勞夫的手式演奏。《第九交響曲》的最後一個音符還沒有消失,全場便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暴風雨般的掌聲和歡呼聲。在一位女演員的提示下,貝多芬這才醒過神來,急忙轉身向觀眾致謝。

  整個會場的觀眾幾乎發狂了,交響曲煽起的狂熱激情使他們不能自持。他們有的大叫,有的狂跳,很多人被感動得流下了眼淚。貝多芬一再被邀請出來接受聽眾的歡呼喝彩,連續達5次之多。按當時維也納的慣例,皇帝禦臨戲院也隻有3次鼓掌歡呼。這次貝多芬卻達到了5次,實在令在場的皇室成員感到很沒麵子,不得不讓警察加以製止。

  晚年的貝多芬因耳聾不能與人對話,隻有靠一支筆一個本子與別人交換意見。在他未來的計劃中,還有不少樂曲等他去完成。1827年3月26日,一代樂聖貝多芬在維也納逝世了,帶著他的驕傲,帶著他未完成《第十交響曲》的遺憾走了。此時,時針指向5點45分。一個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天才時代結束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