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名人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楚國苦縣(今鹿邑縣)人。約生活於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間,曾做過周朝的守藏史。晚年在陳國居住,後出關赴秦講學,不知所蹤。

  老子遺留下來的著作,僅有《五千文》即《老子》,也叫《道德經》。它是老子用韻文寫成的一部哲學著作。它是道家的主要經典,也是研究老子哲學思想的直接材料。《老子》被俄、日、德、英等國視為古代哲學中的奇葩而翻譯出版,深受各國讀者喜愛。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係宋國貴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難奔魯,後定避魯國陬邑。父叔梁紇為魯國武士,以勇力聞於諸侯。

  孔子3歲喪父,隨母親顏征移居闕裏,並受其教。孔子幼年,“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少時家境貧寒,15歲立誌於學。及長,做過管理倉庫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虛心好學,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30歲時,已博學多才,成為當地較有名氣的一位學者,並在闕裏收徒授業,開創私人辦學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愛人”。他把“仁”作為行仁的規範和目的,使“仁”和“禮”相互為用。主張統治者對人民“道之以德,齊之以禮”,從而再現“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進而實現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歲時,因魯國內亂而奔齊。為了接近齊景公,做了齊國貴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齊景公向孔子詢問政事,孔子說:“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極為讚賞,欲起用孔子,因齊相晏嬰從中阻撓,於是作罷。欲起用不久返魯,繼續鑽研學問,培養弟子。51歲時,任魯國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於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則之”,52歲時由中都宰提升為魯國司空、大司寇。公元前500年(魯定公十年),魯、齊夾穀之會,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齊景公欲威脅魯君就範,孔子以禮斥責景公,保全了國格,使齊侯不得不答應定盟和好,並將鄆、龜陰三地歸還魯國。孔子54歲時,受季桓子委托,攝行相事。他為了提高國君的權威,提出“墮三都”、抑三桓(魯三家大夫)的主張,結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對,未能成功。55歲時,魯國君臣接受了齊國所贈的文馬美女,終日迷戀聲色。孔子則大失所望,遂棄官離魯,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另尋施展才能的機會,此間“幹七十餘君”,終無所遇。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魯國季康子聽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勸說,才派人把他從衛國迎接回來。

  孔子回到魯國,雖被尊為“國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繼續從事教育及文獻整理工作。一生培養弟子三千餘人,身通六藝(禮、樂、射、禦、書、數)者七十二人。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一整套教育理論,如因材施教、學思並重、舉一反三、啟發誘導等教學原則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及“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和“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為後人所稱道。他先後刪《詩》、《書》,訂《禮》、《樂》,修《春秋》,對中國古代文獻進行了全麵整理。老而喜《易》,曾達到“韋編三絕”的程度。

  69歲時,獨子孔鯉去世。71歲時,得意門生顏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極,哀歎道:“天喪予!天喪予!”這一年,有人在魯國西部捕獲了一隻叫麟的怪獸,不久死去。他認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現又死去,是天下大亂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書的編撰。72歲時,突然得知子仲由在衛死於國難,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曆二月,孔子寢疾7日,齎誌而歿。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經其弟子和再傳弟子整理編成《論語》一書,成為後世儒家學派的經典。

  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前210),嬴姓,名政,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曆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統帥。

  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嬴政,13歲即王位,39歲稱帝。戰國末年,秦國實力最強,已具備統一東方六國的條件。秦王政初即位時,國政為相國呂不韋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親理國事,免除呂不韋的相職,並任用尉繚、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終於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國家——秦朝。

  秦王政創立了“皇帝”的尊號,自稱始皇帝,宣布子孫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代代承襲。隨後,他在全國範圍內廢除分封製,代以郡縣製;在皇帝的直接控製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製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將原六國貴族豪富遷至關中、巴蜀,以防止他們的分裂複辟活動。又明令禁止民間收藏武器,銷毀沒收得來的武器,鑄造12個金人。

  在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製的發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隻要向政府申報土地數額,交納賦稅,其土地所有權就得到政府的承認和保護,並以商鞅所製定的度量衡為標準統一全國的度量衡製度。統一全國幣製。為發展全國水陸交通,又實行“車同軌”,修建由鹹陽通向燕齊和吳楚地區的馳道,以及由鹹陽經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直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區修築了“五尺道”,開鑿溝通湘江和漓江的靈渠。

  在文化思想方麵,以秦國通行的文字為基礎製定小篆,頒行全國。並利用戰國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終數六,因而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符傳、法冠、輿乘等製度都以六為數。水主陰,陰代表刑殺,於是以此為依據加重嚴刑酷法的實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銷毀民間所藏《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隨後因求仙藥的侯生、盧生逃亡,牽連儒生、方士400餘人,而將其全部坑殺於鹹陽。

  秦始皇即位後,派蒙恬率兵出擊匈奴,還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結起來,修築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的萬裏長城。在征服百越地區後,設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數由統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餘郡,其版圖“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修建豪華的阿房宮和驪山墓,先後進行五次大規模的巡遊,在名山勝地刻石紀功,炫耀聲威。為求長生不老之藥,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數千人至東海求神仙等等,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難。三十七年,秦始皇巡遊返至平原津得病。於是作書命長子扶蘇送葬,並繼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廣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趙高勾結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偽造遺詔立胡亥為太子,並賜扶蘇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後不久,即爆發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秦朝滅亡。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鐵木真,他曾經是一位叱吒風雲、顯赫一世的蒙古族英雄,他的業績對於我國各民族的融合和現今版圖的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蒙古開國君主,著名軍事統帥。名鐵木真,姓孛兒隻斤,乞顏氏,蒙古人。元代追上廟號太祖。成吉思汗生於蒙古貴族世家。約在1170年,其父也速該被塔塔兒人毒死,也速該的遺孀月倫領著鐵木真和他的幾個弟弟度過數年艱難生活。少年時期的艱險經曆,培養了鐵木真堅毅勇敢的素質。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後,蒙古部眾大都在劄木合控製之下,鐵木真投靠劄木合,隨他遊牧。鐵木真籠絡人心,招徠人馬,最後脫離劄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魯朵。約在12世紀80年代,鐵木真稱汗。劄木合率領劄答闌、泰赤烏等十三部來攻,鐵木真兵分十三翼迎戰,因實力不敵而敗退,史稱十三翼之戰。1196年,鐵木真和克烈部脫裏汗出兵助金,於斡裏劄河(今蒙古東方省烏勒吉河)打敗塔塔兒人。金授鐵木真以察兀忽魯(部長)官職,封脫裏汗為王(脫裏從此稱王汗,語訛為汪罕)。鐵木真與王汗聯兵攻打古出古·乃蠻部,回師途中又與乃蠻本部相遇。王汗見敵勢盛,不告而退,把鐵木真留在乃蠻兵鋒之下。鐵木真發覺後,迅速撤兵,回到自己牧地撒裏川(在今蒙古克魯倫河上遊之西),反而把王汗暴露在敵前。王汗大敗。因為有許多蒙古部眾在王汗處,鐵木真怕他們被乃蠻吞並,對自己不利,便派稱為四傑的博爾術、木華黎、博爾忽、赤老溫領兵援救王汗,擊退乃蠻。鐵木真在部落爭戰中善於利用矛盾,縱橫捭闔,逐漸擺脫了對王汗的臣屬地位。1201~1202年,鐵木真和王汗聯兵,與劄木合聯盟(塔塔兒、乃蠻等部落聯盟)大戰獲勝,劄木合投降王汗。1202年,鐵木真消滅了四部塔塔兒,占領了呼倫貝爾高原,實力猛增。1203年王汗對鐵木真發起突然襲擊,鐵木真敗退到哈勒哈河以北。不久,鐵木真乘王汗不備,奇襲王汗牙帳,克烈部亡。同年,汪古部也歸附鐵木真。1204年,鐵木真消滅了乃蠻太陽汗的斡魯朵,成為蒙古高原最大的統治者。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源召開忽裏台大會,即蒙古國大汗位,號成吉思汗。蒙古國初期,成吉思汗把蒙古牧民劃分和固定在95個千戶中。千戶下設百戶、十戶。千戶那顏都是成吉思汗的封臣,各千戶內的牧民不能任意離開千戶組織,對那顏有人身隸屬關係。成吉思汗把一部分千戶作為領民分給諸弟諸子,形成左右手諸王。又以木華黎、博爾術為左右萬戶那顏,即兩個最大的軍事長官。把怯薛(禁衛軍)擴充到1萬人,征調千戶那顏、百戶長、十戶長的子弟充當怯薛,以此控製全國。設劄魯忽赤掌管戶籍、詞訟等行政、司法事務。成吉思汗的汗廷是由傳統的草原貴族斡魯朵發展起來的遊牧軍事封建國家機器。蒙古國建立後,大批原來的部落人口被分編在不同千戶中,許多部落的界限從而泯滅,開始形成共同的蒙古民族,成吉思汗對此起了積極的曆史作用。鄰近的吉利吉思、畏兀兒、哈剌魯等部分別在1207年、1209年、1211年歸附成吉思汗。

  勃興的蒙古貴族渴望占有大量財富。1205年、1207年和1209年成吉思汗三次大舉入侵西夏。西夏不得已,納女請和。1211年,又率領大軍南下攻金。1215年,蒙古軍占領中都,在遼西消滅金守軍,攻占北京(在今內蒙古寧城西)。1218年,滅西遼。1219年,成吉思汗率20萬大軍西征,向花剌子模發動了侵略戰爭。他幾路進兵,分割包圍了各戰略重鎮,各個擊破,采用大規模屠殺、夷平城市、簽發被俘人眾打頭陣等殘酷手段震懾敵人,解除自己後顧之憂。戰場上的主動權全在蒙古一方。1219年,蒙古軍圍攻訛答剌城,次年攻克。1220年,成吉思汗攻下不花剌、花剌子模新都城撒麻耳幹(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等城,術赤、窩闊台、察合台率兵攻克花剌子模都城玉龍傑赤(今土庫曼斯坦烏爾根奇),拖雷一軍進入呼羅珊地區。哲別、速不台奉成吉思汗之命窮追花剌子模統治者摩訶末算端,後者逃至裏海孤島病死。哲別、速不台率軍繼續西侵,遠抵克裏木半島。1221年,拖雷占領呼羅珊全境。成吉思汗追擊新算端劄闌丁至印度河,不獲而還。1222年,在占領區置達魯花赤監治。1223年,還撒麻耳幹駐冬,次年起程還國。成吉思汗西征,進行曆史上罕見的大屠殺、大破壞,給中亞各族帶來極大災難。1226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次年西夏亡。1227年夏曆七月十二日,成吉思汗病逝,臨終提出聯宋滅金的戰略。大皇後孛兒台生子四人:長子術赤,為欽察汗國諸汗之祖;次子察合台,為察合台汗國諸汗之祖;第三子窩闊台,蒙古第二代大汗(元太宗);第四子拖雷,後人為元代和伊利汗國皇室。忽蘭皇後生一子闊列堅,後裔入元封河間王。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在曆史上起了進步作用。攻金滅夏,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他軍事才能卓越,戰略上重視聯遠攻近,力避樹敵過多。用兵注重詳探敵情、分割包圍、遠程奇襲、佯退誘敵、運動中殲敵等戰法,史稱“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另一方麵,作戰具有野蠻殘酷的特點,大規模屠殺居民,毀滅城鎮田舍,破壞性很大。13世紀主要封建國家社會危機深重,為成吉思汗實行大規模軍事擴張提供了有利條件。

  楊堅

  楊堅(541~604),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人。隋朝開國皇帝,廟號高祖,諡號文皇帝。

  楊堅父親楊忠是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封為隋國公。楊忠死後,楊堅襲父爵,女兒為周宣帝的皇後。由此可見,楊堅不僅是關隴集團上層強有力的行政首腦、軍事統帥,還是皇親國戚,享有極高的名譽威望與政治地位。周宣帝死後,年僅八歲的周靜帝宇文闡即位,宣召楊堅入宮輔政,總攬軍政大權,號稱“假黃鉞左大丞相”,都督內外軍事。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周靜帝以楊堅眾望有歸下詔宣布禪讓。楊堅三讓而受天命,自相府常服入宮,備禮即皇帝位於臨光殿,定國號為大隋,改元開皇,宣布大赦天下。楊堅登基當天,長安城出現了八百年一次的祥瑞天象——慶雲,仿佛上天也在熱烈慶祝大隋皇朝的成立。在中國曆朝曆代中,他被公認為是才智最高的皇帝,也是最為仁慈的聖皇天子。他精心治理,隋朝迅速強大繁榮起來。他不僅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還使隋朝成為政權穩固,社會安定,戶口銳長,墾田速增,積蓄充盈,文化發展,甲兵強銳,威動殊俗的強盛國家。後人一般將隋文帝的大治譽為“開皇之治”。

  他的詩以絕句見長,著有《賀知章集》。其書法善草隸,縱筆如飛,傳世書法作品中,墨跡有草書《孝經》、石刻《龍瑞宮記》等。《孝經》,紙本,現藏日本,卷尾有小楷題“建隆二年(961)冬十月重粘表賀監墨跡”。全卷氣勢磅礴,落筆精絕,筆法遒健,風尚高遠,為鑒賞家所重視。此卷另有刻本傳世。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南宋江西婺(wù)源人。父朱鬆,進士出身,對二程理學窺研彌深,因不附和議,得罪秦檜,失官居家,以教書為業,恪守孔孟之道。其父對朱熹要求嚴格,不僅以儒家經書對他進行嚴格教導,而且對他講授“古今成敗興亡大致”,教育他關心民族社稷安危和社會現實問題,樹立抗金必勝思想和信念。朱熹嚴守父訓,刻苦讀書,青少年時代,精心研讀儒家主要著作,廣泛涉獵各家學說和各種格致之學,學業猛進,十九歲登進士第,賜同進士出身,授泉州同安縣主簿。曾任南康軍兩年零一個月。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孝宗即位,準備啟用張浚出兵抗金,並下詔征求內外朝臣陳述政見,朱熹立即上書陳事,在《壬午應詔封事》中指出:“今日之計,不過乎修政事,攘夷狄而矣”,並向皇帝提出三項重大措施:“夫講學所以明理而導之於前,定計所以養氣而督於後,任賢所以修政而經緯乎其中。”第二年,孝宗在垂拱殿召見朱熹,朱熹麵奏三紮:第一紮,建議皇帝博訪真儒,講明《大學》之道,以修身為本。第二紮,指出“君父之仇不共戴天,主張非戰無以複仇,非守無以製勝”,應當“合戰守之計以為一”第三紮,尖銳批評當時“諫諍之塗(途)尚壅(堵塞),幸(以謅媚而得寵幸)之勢方張,爵賞易致而威罰不行,民力已殫(盡)而國用末節”,應當立即“修德業、正朝廷、立紀綱”。結果,皇帝不予采納。朱熹上諫被拒,遂退居崇安武夷山寒泉精舍授徒講學,探求學問,著書立說,自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至淳熙四年(1177年)的15年間,他的學術思想更加成熟,形成了完整的理學體係,初步實現了集理之大成宿願,名聲頗大。

  祖衝之

  祖衝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河北省淶源縣人。他從小就閱讀了許多天文、數學方麵的書籍,勤奮好學,刻苦實踐,終於使他成為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祖衝之在數學上的傑出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以“徑一周三”作為圓周率,這就是“古率”。後來發現古率誤差太大,圓周率應是“圓徑一而周三有餘”,不過究竟餘多少,意見不一。直到三國時期,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到圓內接96邊形,求得π=3.14,並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衝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反複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並得出了π分數形式的近似值,取為約率,取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數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最接近π值的分數。祖衝之究竟用什麽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在無從考查。若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16,384邊形,這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付出多麽巨大的勞動啊!由此可見他在治學上的頑強毅力和聰敏才智是令人欽佩的。祖衝之計算得出的密率,外國數學家獲得同樣結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後的事了。為了紀念祖衝之的傑出貢獻,有些外國數學史家建議把π=叫做“祖率”。

  祖衝之博覽當時的名家經典,堅持實事求是,他從親自測量計算的大量資料中對比分析,發現過去曆法的嚴重誤差,並勇於改進,在他33歲時編製成功了《大明曆》,開辟了曆法史的新紀元。

  祖衝之還與他的兒子祖暅(也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決了球體體積的計算。他們當時采用的一條原理是:“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意即,位於兩平行平麵之間的兩個立體,被任一平行於這兩平麵的平麵所截,如果兩個截麵的麵積恒相等,則這兩個立體的體積相等。這一原理,在西文被稱為卡瓦列利原理,但這是在祖氏以後一千多年才由卡氏發現的。為了紀念祖氏父子發現這一原理的重大貢獻,大家也稱這原理為“祖暅原理”。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西南)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說生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馬遷10歲開始學習古文書傳。約在漢武帝元光、元朔年間,向今文家董仲舒學《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國學《古文尚書》。20歲時,從京師長安南下漫遊,足跡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區,所到之處考察風俗,采集傳說。不久仕為郎中,成為漢武帝的侍衛和扈從,多次隨駕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馬遷繼承其父司馬談之職,任太史令,掌管天文曆法及皇家圖籍,因而得讀史官所藏圖書。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共訂《太初曆》,以代替由秦沿襲下來的《顓頊曆》,新曆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此後,司馬遷開始撰寫《史記》。後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獲罪下獄,受腐刑。

  出獄後任中書令,繼續發奮著書,終於完成了《史記》的撰寫。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對後世史學影響深遠,《史記》語言生動,形象鮮明,也是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還撰有《報任安書》,記述了他下獄受刑的經過和著書的抱負,為曆代傳頌。

  司馬遷是中國曆史上偉大的史學家他因直言進諫而遭宮刑,卻因此更加發奮著書,創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學臣著《史記》,為中國人民,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

  李白

  在唐代眾多的詩人中,盛唐大詩人李白和杜甫最有名,人稱“李杜”,後人稱李白為“詩仙”。

  李白和杜甫是好朋友,因而杜甫最了解李白。杜甫在《春日憶李白詩》中寫道:“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杜甫稱李白詩作清新、俊逸、飄縱不同一般,詩壇中無人可與匹敵。這在當時,應是定評。飄然不群,也即是豪放不羈,與眾不同。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的先人曾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在此地。至唐中宗時,隨父內遷錦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生於武後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卒於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享年62歲。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正當玄宗開元、天寶年間,是唐朝社會經濟和文化高度發展和繁榮,同時又是在政治上由盛而衰的轉折時期。由於他的家庭儒家思想氣息不濃,因此他從小接受了多方麵的思想影響,而受道家思想的影響特別大,這對於李白豪放不羈的氣質和其詩歌的縱恣奔放風格的形成,有密切關係。

  才華橫溢的李白,一生中仕途是很不順利的。他渴望參與政治,做帝王的輔佐大臣,但又不願循一般士子從科舉人仕,而希望憑自己詩文的名聲,為達官貴人所推薦,得到皇帝重用。他20多歲出川後,曾寫了有名的《與韓荊州書》,毛遂自薦,極盼荊州刺史韓朝宗薦舉自己。文中稱讚朝宗是“生不用封成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自稱“日試萬言,倚馬可待”。到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終於得到玄宗征召至京,在翰林院任待詔供奉。有名的《清平調》三首,就是這時候寫的。由於李白的放縱不羈,一年多以後,就被排擠出京,仍然過著飄泊漫遊的生活。這時李白與杜甫初會於洛陽,結為好友。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第二年,隱居廬山的李白參加了永王李嶙的幕府。李嶙由於謀叛罪被殺,李白被牽連入潯陽獄。後被赦,投奔當塗縣令李陽冰。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在當塗病逝。

  李白的詩歌,在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對各體詩都擅長,而在五言、七言絕句和七言古詩方麵,貢獻尤其大。李白的許多名篇,1000多年來被廣大人民群眾廣為傳誦,略有文化的老幼婦孺,均能朗朗上口。如五言絕句《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七言絕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等等,就屬這一類作品。

  一生可分為五個時期:

  1.蜀中時期(705~724),這是李白讀書習劍,學道漫遊時期。“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觀奇書,作賦淩相如”。

  2.漫遊和首入長安時期(725~742),李白“騏驥筋力成,意在萬裏外”。“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在十多年的漫遊中寫下不少佳篇,名動京師。

  3.長安時期(742~744),這是李白生活和創作的重要轉折時期。他被高宗召赴長安,供奉翰林。但禦用文人的角色使其失望和放縱。

  4.以東魯、梁園為中心的第二次漫遊時期(744~755),其間與杜甫兩次相遇。“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杜甫詩)。

  5.安史之亂時期(755~762),李白積極參預政事,經曆坎坷,曾被流放夜郎,幸中途遇赦東歸。

  杜甫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年),字子美,世稱杜少陵,誕生在河南鞏縣城外瑤灣村。他畢生酷愛詩歌創作,被後人譽為自有詩人以來最偉大的“詩聖”。

  杜甫年輕時就抱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治世雄心。20歲那年,杜甫南遊江浙,飽覽名勝,憑吊遺跡,觀賞壯麗的江山,增長了實際知識,為以後文學創作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生活基礎。

  杜甫雖有治世的雄心和博學的才幹,但他的仕途卻很不得誌。他想通過科舉考試,得到一個官職,一直未能如願。他出入權貴門下,希望得到引薦,結果也處處碰壁,生活逐漸陷入困境,過著“賣藥都市,寄食朋友”的生活。

  政治上的失意,生活上的貧困,使他有機會接近下層勞動人民,聽到他們的呼聲,從而了解了人民的疾苦,成為一個現實主義的大詩人。他寫出了《麗人行》、《兵車行》等大膽揭露封建王朝腐朽,反映人民生活疾苦的詩篇。《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代表了詩人這個時期創作的最高成就。當時詩人剛好從京城回奉先探親。在長安街上,凍死的老人使他慘不忍睹;路過驪山時,華清宮裏笙歌聲聲,深深刺痛他的心。想不到一進家門,他心愛的小兒子已經餓死床上。於是詩人滿腔悲憤地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的千古名句。

  後來在別人的推薦下,杜甫做過參軍的小官,但不到一年就爆發了安史之亂,杜甫又開始了流亡和逃難生活。動亂的社會和不平凡的經曆,進一步把杜甫的詩歌創作推向現實主義創作的高峰。這期間他先後寫下了《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和《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稱為“三吏”“三別”的不朽詩篇。苦難的生活使杜甫熟悉了人民,寫下了許多對勞動人民有深厚感情的作品。《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又呈吳郎》等,寄寓著詩人對勞動人民和貧寒知識分子的深厚同情。

  杜甫的晚年,生活越來越艱難,身體越來越衰弱,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詩歌創作,相反,越是貧病交困,詩作越多。在成都,他一度被任命為工部員外郎,在此期間,以驚人的毅力寫了430多首詩,占了他全部詩作的1/5.在他生命彌留之際,他還僵臥在破船上寫出了長詩《風疾舟中伏枕書懷》,念念不忘國家的災難。這首詩寫出不久,這位被後人譽為“詩聖”的大詩人就在湘江上遊的一隻破船上去世了。

  杜甫的思想主要受儒家的影響,“窮年憂黎民”、“濟時肯殺身”是他一貫的精神。他的詩現存1400多首,內容極為廣泛深刻,多方麵地反映了唐代中期社會的急劇變化,被人們稱為“詩史”。

  其一生可分為四個時期:

  1.讀書和壯遊時期(35歲以前)。其壯遊為詩歌帶來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望嶽》可為代表,“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極為豪放。作為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這隻是其創作的準備時期。

  2.十載困守長安時期(35到44歲)。這是一個重要的契機,他逐漸深入人民的生活,也看到了統治階級的罪惡,從而寫出了《兵車行》、《麗人行》等現實主義傑作,這也確定了此後生活道路和創作道路的方向。

  3.陷賊與為官時期(45歲到48歲)。由於深入人民生活,並投身實際鬥爭,他寫出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一係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愛國精神的詩篇,達到了現實主義的高峰。

  4.飄泊西南時期(48歲到59歲)。在飄泊的11年間,杜甫寫了1000多首詩,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秋興》等,此時的創作帶有更多的抒情性質,形式也更多樣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他創造性地賦予七言律詩以重大的政治和社會內容。

  總之,作為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一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因而被譽為“詩聖”,和李白並稱。他的詩不僅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強烈的政治傾向,而且充溢著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不惜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自唐以來,他的詩就被公認為“詩史”。

  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曆城(今山東濟南)人。他出生時北方久已淪陷於女真人之手。自小辛棄疾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女真人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複中原、報國雪恥的誌向。而另一方麵,正由於他是在金人統治下的北方長大的,也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規蹈矩的傳統文化教育,有一種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

  他一生堅決主張抗金。但所提抗金建議均未被采納,並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閑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他是南宋時期著名詞人,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並稱為“蘇辛”。

  吳敬梓

  吳敬梓(1701~1754),字敏軒,清代安徽全椒人,他出身於仕宦名門,小時候受到良好教育,對文學創作表現出特別的天賦,及至成年,因為隨父親到各處做官而有機會獲得包括官場內幕的大量見識。吳敬梓22歲時,父親去逝,家族內部因為財產和權力而展開了激烈的爭鬥。

  經曆了這場變故,吳敬梓既無心做官,對虛偽的人際關係又深感厭惡,無意進取功名。安徽巡撫推薦他應博學洪詞考試,他竟裝病不去。他不善持家,遇貧即施,家產賣盡,直至1754年53歲去逝時,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

  吳敬梓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和史學研究著作。不過,確立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傑出地位的,是他創作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這部小說大約用了他近20年時間,直到49歲時才完成。

  吳承恩

  吳承恩(1506~1582),明代小說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懷安山陽(江蘇淮安)人。他生於一個由學官淪落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貧。其先世為漣水人,早在五世祖前就遷居淮安。高祖吳鼎,素為白衣;曾祖吳銘,始濟身儒林,做過浙江餘姚縣學導;祖父吳貞,由年例人監,當過浙江仁和(今杭州)縣學教諭;父吳銳,因家庭敗落,同街坊商人之女徐氏結婚,遂襲徐氏家業,成為店鋪老板。吳承恩自幼聰明過人,《淮安府誌》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但他科考不利,直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近半百的他才考取了歲貢生,後流寓南京,長期靠賣文補貼家用。晚年因家貧,在好友禮部侍郎李春芳的幫助下,61歲的他屈就長興縣丞,由於看不慣官場的黑暗,不久憤而辭官,返歸故鄉。71歲時,始執筆寫《西遊記》。貧老以終。

  沈括

  沈括(1031~1095),中國北宋科學家。字存中,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曾任沭陽縣(今江蘇省沭陽縣)主簿。嘉八年(1063)中進士,不久升為太史令。熙寧年間積極參與王安石變法運動,如整理陝西鹽政,考察兩浙水利、差役等。熙寧五年(1072)提舉司天監,次年升任集賢院校理。熙寧八年(1075)出使契丹,斥其爭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元豐五年(1082),西夏攻永樂(今陝西省米脂縣西)、綏德(今陝西省綏德縣)二城,沈括奉命力保綏德,因永樂失守,連累坐貶。元三年(1088)退居潤州(今江蘇省鎮江市),築夢溪園,匯集平生見聞,撰《夢溪筆談》。約於紹聖二年(1095)病卒。終年65歲(生卒年可能都有一兩年的出入,尚待考定)。

  沈括一生撰書多種,據《宋史·藝文誌》載,其著述有22種155卷,但根據《夢溪筆談》和宋代諸家書目,此外尚有18種。現在尚存的隻有《夢溪筆談》26卷(見彩圖《夢溪筆談》書頁 元大德九年(1305)刻本)、《補筆談》3卷、《續筆談》1卷、《長興集》殘存本19卷和《蘇沈良方》中的一部分沈括醫方,其他均已失傳。《夢溪筆談》的科學內容豐富,見解精到,無論在中國還是在世界科學史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

  榮祿

  中國清末大臣。字仲華,號略園。瓜爾佳氏。滿洲正白旗人。辛酉政變前後為慈禧太後和恭親王奕欣所賞識。官至總管內務府大臣。1874年,同治帝死,榮祿參與確定載恬(即光緒帝)繼承帝位,為慈禧太後所倚重。1879年,因忤逆慈禧太後,又被劾納賄,降二級,去職10餘年。1891年底,起任西安將軍。1894年,允準入京拜賀慈禧太後60壽辰,適逢中日戰事緊急,留京再授步軍統領,會辦軍務。戰後,授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督練北洋新建陸軍。

  1898年6月,百日維新期間,授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為慈禧太後發動政變的得力人物。旋即內調中樞,授軍機大臣,晉文淵閣大學士,管理兵部事務,節製北洋海陸各軍,統近畿武衛五軍。策劃立端王載漪子溥硜為大阿哥(皇儲),謀廢黜光緒帝。1900年義和團運動中,主張保護各國駐京使館,鎮壓義和團。1902年1月,隨慈禧太後返京後,轉文華殿大學士,管理戶部事務。編有《武毅公事略》,著有《榮文忠公集》、《榮祿存劄》。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代宗大曆八年(773年)出生於京城長安,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於柳州。一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歲。因為他是河東人,終於柳州刺史任上,所以號柳河東或柳柳州。柳宗元重視文章的內容,主張文以明道,認為“道”應於國於民有利,切實可行。他注重文學的社會功能,強調文須有益於世。他提倡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指出寫作必須持認真嚴肅的態度,強調作家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李商隱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詩人。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博愛),祖輩遷滎陽(今屬河南)。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裏排行16,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位列第4.李商隱的詩具有鮮明而獨特的藝術風格,文辭清麗、意韻深微,有些詩可作多種解釋,好用典,有些詩較晦澀。現存約600首,特別是其中的無題詩堪稱一絕。李商隱擅作七律和五言排律,七絕也有不少傑出的作品。清朝詩人葉燮在《原詩》中評李商隱的七絕“寄托深而措辭婉,實可空百代無其匹也”。

  陶淵明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或雲名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淵明集》。他的曾祖陶侃是東晉初名將,握強兵鎮守長江中遊,都督八州軍事,封長沙郡公,聲威煊赫一時。死後追贈大司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親亦曾出仕。陶氏為東晉元勳之後,地位雖不如南下名族高貴,也是潯陽的大族。隻是陶淵明這一支,因他年幼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漸敗落。他從29歲時開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即歸隱。後陸續做過鎮軍參軍、建威參軍等地位不高的官職,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陶淵明的文學創作,在詩歌、散文、辭賦諸方麵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對後代影響最大的是詩歌;在陶淵明的詩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園詩。

  韓愈

  韓愈(768~842),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人。因其郡望昌黎,自稱“昌黎韓愈”,故後人稱之為韓昌黎。曾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他大力提倡儒學,以繼承儒家道統自任。堅決反對佛、道二教,反對藩鎮割據。在文學上,反對六朝駢儷的文風,主張恢複先秦兩漢的散文傳統。其文氣勢雄渾,說理透徹,邏輯性強,感情充沛。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詩獨辟蹊徑,頗具獨創性。現有《昌黎先生集》。畫麵上的韓愈寬衣博帶,拱手正立,顯示出為人正直、莊重嚴肅的形象。

  蘇軾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知製誥、禮部尚書。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下禦史獄,遭貶。卒後追諡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嘉佑五年(1060),拜樞密副使。次年任參知政事。以後,又相繼任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職。熙寧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師的身份辭職,居潁州。卒諡文忠。

  歐陽修一生博覽群書,以文章冠天下。他文史兼通,造詣很深,對宋代文風的改革頗有貢獻,名列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在史學方麵也很有成就,編撰《五代史記》(《新五代史》),並與宋祁等修《唐書》(《新唐書》)。歐陽修書法亦著稱於世,其書法受顏真卿影響較深,朱熹說:“歐陽公作字如其為人,外若優遊,中實剛勁。”這位散文宗師還是一位金石收藏學的先驅開拓者,編輯和整理金石遺文上千卷,並撰寫成《集古錄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簡稱《集古錄》。其中金文跋20餘篇,其他絕大部分為石刻跋尾。這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學著作。

  陸遊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南宋山陰人。12歲即能詩文,一生著述豐富,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種存世。陸遊具有多方麵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今尚存9300餘首。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

  司馬光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進士,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製兼侍講知諫院,後因反對王安石變法,於熙寧三年(1070)出知永興軍(今陝西省西安市)。第二年退居洛陽,花費15年時間主編《資治通鑒》。元豐八年(1085)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後聽政,召他入京主持國事,次年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全部廢除王安石新法,恢複舊製。為相8個月病逝,追封溫國公,諡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他主編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全書共294四卷,另有《目錄》,《考異》各30卷。取材於各種正史、野史、傳狀、文集、譜錄等200餘種,經過作者加工剪裁而成。該書語言簡練曉暢,敘事清晰嚴謹,有些篇章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如“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等。有《司馬文正公集》。

  張衡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麵,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係。

  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恒星,創製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準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裏鼓車、飛行數裏的木鳥等等。

  張衡共著有科學、哲學、和文學著作32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

  華佗

  華佗,字元化,出生在東漢末年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毫縣)的一個普通士族家庭,約生於漢衝帝永熹元年(公元145年),卒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華氏家族本是一個望族,其後裔中有一支定居於譙縣以北十餘裏處一個風景秀麗的小華莊。至華佗時家族已衰微,但家族中對華佗寄托了很大的期望。從其名、字來看,名“佗”,乃負載之意,“元化”是化育之意。華佗自幼刻苦攻讀,習誦《尚書》、《詩經》、《周易》、《禮記》、《春秋》等古籍,逐漸具有了較高的文化素養。

  在華佗成長的過程中,除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外,盛產藥材的家鄉也給他以不少的影響。譙縣出產多種藥材,如“毫芍”、“毫菊”,早已聞名天下。再加水陸交通較為發達,所以譙縣自古就是一個藥材的集散中心。至今在毫縣的通衢大街上,中藥材貨棧比比皆是。幼年的華佗在攻讀經史的同時,也留心醫藥,當地父老傳說他曾在泥台店一帶讀書養性,學醫識藥。

  華佗行醫,並無師傳,主要是精研前代醫學典籍,在實踐中不斷鑽研、進取。當時我國醫學已取得了一定成就,《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相繼問世,望、聞、問、切四診原則和導引、針灸、藥物等診治手段已基本確立和廣泛運用;而古代醫家,如戰國時的扁鵲,西漢的倉公,東漢的涪翁、程高等,所留下的不慕榮利富貴、終生以醫濟世的動人事跡,所有這些不僅為華佗精研醫學提供了可能,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

  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順德邢台人。元代天文學家,水利專家。先後製造了簡儀、高表、仰儀、正方案等近20種天文儀器,很多儀器其設計的科學性和使用的準確性,在當時世界上也處於領先地位。大大提高了觀測精度,對元、明時期天文研究的影響極為深遠,郭守敬曾領導開展了全國範圍的天文測量,郭守敬根據觀測的結果,於公元1280年3月,製訂了一部準確精密的新曆法《授時曆》。這部新曆法設定一年為365.2425天,比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實際運行時間隻差26秒。國際天文學會組織將美國在月球上發現的一座環形山和太陽係國際編號為2012的小行星,均以郭守敬的名字進行了命名。

  李時珍

  李時珍,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明代蘄州(今湖北蘄春蘄州)瓦硝壩人。為古代我國乃至世界偉大的醫藥學家,著有藥物學名著《本草綱目》一書。

  李時珍出身世醫之家,他的願望是像他的祖、父輩一樣,當一名濟世活人的醫生。可是在當時,民間醫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紳的欺侮。因此,父親決定讓李時珍讀書應考,以便一朝成名,出人頭地。李時珍不敢違背父願,14歲考取秀才,以後三次赴武昌應試舉人,皆名落孫山。於是他懇求父親,讓他專心學醫。父親無奈,隻好答應了他的請求。經十餘年的刻苦鑽研,李時珍30多歲時便成為當地很有名望的醫生。

  1551年李時珍因治好了富順王朱厚焜兒子的病而醫名大顯,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聘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1556年,李時珍又被推薦到太醫院工作。授“太醫院判”職務。此期間,他有機會飽覽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豐富典籍,摘錄了不少醫學資料。並看到了許多平時難以見到的藥物標本,大大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領域。但由於他淡於功名榮祿,在太醫院任職未及一年,就辭職歸家,專心著述。

  李時珍在數十年行醫以及閱讀古典醫籍的過程中,本草書中存在著不少錯誤,他決心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35歲時,他就開始醞釀,並為之窮搜博采,讀了大量參考書,開始編寫《本草綱目》。為了弄清許多藥物的形狀、性味、功效等,又毅然背起藥簍,帶著兒子及徙弟龐寬,跋涉無數窮山深穀,足跡遍及大江南北。經過27年艱苦卓絕的努力和辛勤勞動,先後三易其稿,終於在1578年完成了這部聞名中外的藥物學巨著。這時李時珍已61歲。

  1596年,也就是李時珍逝世後的第三年,《本草綱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立即風靡全國,醫家視為珍品,爭相搶購。不久流傳於全世界。《本草綱目》不僅為我國藥物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世界醫藥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李時珍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有《瀕湖脈學》和《奇經八脈考》二書,受到後世醫家的重視。

  李時珍在1593年逝世,享年75歲。

  詹天佑

  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字眷誠。原籍安徽婺源縣(今屬江西),出生於廣東南海縣。1872年(同治十一年),隨中國第一批幼童飄海赴美留學。1878年(光緒四年)以優異成績中學畢業,考取耶魯大學土木工程係學習鐵道工程學。1881年又以全班第一的優異成績,獲學士學位回國。然而當時的中國,由於封建頑固派極力反對修造鐵路,以致英雄無用武之地,被迫改學駕駛海船,耽誤了七八年。1887年,“中國鐵路公司”在天津成立。第二年,經留美同學鄺孫謀推薦,才得以幹他精通的鐵路工程工作,成為中國第一名鐵路工程師。開始負責修築塘沽到天津的鐵路,僅用80天就完成鋪軌工程。後又參加修築天津至山海關的鐵路,需要在灤河修一座鐵橋,麵對英、日、德工程人員建造這座鐵橋相繼失敗,毅然挺身承擔造橋任務,最後出色地完成了全部工程。最大貢獻,在於他成功地修建了京張鐵路。1905年,擔任京(北京)張(張家口)鐵路總工程師。這條路穿山越嶺,全長200多公裏,工程之艱巨為他處所未有。他親自勘測,選定路線。在北京青龍橋東溝,采用人字形軌道,用兩台大馬力機車調頭互相推挽的辦法,解決坡度大機車牽引力不足的問題。又與工人一起,采取各種措施,解決隧道工程中滲水、塌方等困難。京張鐵路於1909年完成,比原計劃提前兩年,總費用隻有外國承包商索價的五分之一。後受聘川漢、粵漢鐵路會辦或總理兼總工程師。辛亥革命後,任漢粵川鐵路會辦兼總工程師、督辦等,克服種種困難,修建了從武昌至長沙365公裏的鐵路。晚年編寫出版《京張鐵路工程紀要》、《京張鐵路標準圖》等工程技術書籍,以及《華英工程詞匯》這部我國最早的土木工程辭典。1919年逝世。中華工程師學會為該會第一任會長詹天佑在青龍橋車站建了一座全身銅像,永遠紀念這位傑出的愛國的鐵路工程師。

  李四光

  中國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冰川學家,政治活動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蒙古族。1889年生於湖北黃岡。1971年4月29日卒於北京。1905年留學日本大阪工業學院學習造船業,1912年到美國伯明翰大學攻讀地質學,1919年獲地質碩士學位,1927年獲科學博士學位。1949年回國。曆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和國務院科教組組長、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副主席等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第二、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長期從事地質學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對蜓科化石有精湛的研究,奠定了海相石炭二疊紀地層分界、分層和對比的基礎。提出了中國第四紀冰川的存在。他用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現象,探索地殼運動與礦產分布的規律,把各種構造形跡看做是地應力活動的結果,建立了構造體係的概念,從而創立了一門新的邊緣學科地質力學。在實踐中,他分析中國東部地質構造特點,認為新華夏構造體係的3個沉降帶具有廣闊的找油遠景。大慶、勝利、大港等油田的相繼發現,證實了他的科學論斷。在地震預報方麵,強調在研究地質結構活動性的基礎上,用觀測地應力的方法去探索地震預報的途徑。對地質學的基礎學科,如地層學、構造地質學、古生物學、第四紀冰川學、岩石學、礦物學等,都有精湛的研究和很深的造詣。著有《地球表麵形象變遷的主因》、《地質力學概論》、《地震地質》以及文集《天文、地質、古生物》等。

  為紀念李四光,1989年中國設立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每兩年評選一次。

  竺可楨

  竺可楨,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領導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氣象研究所和首批氣象台站,並在台風、季風、氣候變遷、農業氣候、物候、自然區劃等方麵有開拓性的研究。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地學係,成為當時培養地學英才的搖籃。以求實精神領導浙江大學工作,培育了多方麵的人才。長期領導中國科學院工作,積極倡導並組織和參加中國地學、生物學、天文學、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及自然科學史研究等多方麵工作,主編了《中國自然區劃》、《中國自然地理》等叢書,是我國地理學和氣象學界的一代宗師。

  莊子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戰國時代宋國蒙(今安徽省蒙城縣)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主張“無為”,放棄生活中的一切爭鬥。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因此他否定知識,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質區別,極力否定現實,幻想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主觀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倒向了相對主義和宿命論。

  莊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強,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並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著作有《莊子》,亦稱《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漢書藝文誌》著錄《莊子》52篇,但留下來的隻有33篇。其中內篇7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後來道家的作品。

  《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後世傳誦。

  孟子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現在山東鄒城市)人,是孔子之孫孔彶的再傳弟子。中國古代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來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到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三歲喪父,孟母將其撫養成人。在孟子小的時候,母親為了給他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而3次搬家。後人稱之為孟母三遷。孟母教子甚嚴,其“遷地教子”、“三斷機杼”,成為千古美談,《三字經》裏有“昔孟母,擇鄰處”之說。

  在孟子生活的時代,百家爭鳴,“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場加以激烈抨擊。孟子師承子思(一說是師承自子思的學生),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體係。

  孟子周遊齊、晉、宋、薛、魯、滕、梁列國,遊說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但由於當時諸侯各國忙於戰爭,他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幾乎沒有人采納他的治國思想。歸而與弟子講學著書,作《孟子》7篇。孟子維護並發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學說和“性善”論觀點,堅持以“人”為本。

  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但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很高。自韓愈的《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的地位才逐漸提升。他的理論對宋代影響很大。北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為科舉考試科目之一,之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將其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元朝至順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其思想與孔子思想合稱為“孔孟之道”。

  韓非子

  韓非子(約前280~前233),是戰國時期(前275~前221)著名的哲學家、法家學說集大成者、散文家。戰國晚期韓國(今河南省新鄭;鄭韓古國在今天的河南新鄭)人,漢族。原為韓國貴族,與李斯同師苟卿。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的法術思想,同時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學說,成為法家的集大成者。多次上書韓王變法圖強,不見用,乃發奮著書立說,以求聞達。秦王政慕其名,遺書韓王強邀其出使秦國。在秦遭李斯、姚賈誣害,死獄中。比較各國變法得失,提出“以法為主”,法、術、勢結合的理論,集法家思想大成。今存《韓非子》55篇。他創立的法家學說,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製的中央集權製國家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

  孫臏

  孫臏,戰國時軍事家。齊國阿(在今山東陽穀)人。孫武後代。與龐涓同學兵法,後龐涓為魏惠王將軍,誑他到魏,處以臏刑(去膝蓋骨),故稱孫臏。後經齊國使者秘密接回,被齊威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身居輜車,計殺龐涓,大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久已失傳。1972年銀雀山出土,1.1萬餘字。

  曹操

  曹操(公元155~公元220),即魏武帝,漢族,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軍事家和詩人。在政治方麵,曹操消滅了北方的眾多割據勢力,恢複了中國北方的統一,並實行一係列政策恢複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曹操不但是中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軍事著作和《蒿裏行》、《觀滄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龜雖壽》等不朽詩篇。後人並且輯有《曹操集》。文化方麵,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曹植

  曹植(192~232),三國時魏國詩人。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穎慧,年10歲餘,便誦讀詩、文、辭賦數十萬言,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深得曹操的寵信。曹操曾經認為曹植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幾次想要立他為太子。然而曹植行為放任,屢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長曹丕則頗能矯情自飾,終於在立儲鬥爭中漸占上風,並於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繼魏王位,不久又稱帝。曹植的生活從此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從一個過著優遊宴樂生活的貴公子,變成處處受限製和打擊的對象。黃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曹叡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製,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遷封過多次,最後的封地在陳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諡思,故後人稱之為“陳王”或“陳思王”。

  建安七子

  建安年間(196~220)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

  “七子”之稱,始於曹丕所著《典論·論文》:“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楨公幹。期七子者,於學無所遺,於辭無所假,鹹以自騁驥錄於千裏,仰齊足而並馳。”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而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七子中除了孔融與曹操政見不合外,其餘六家雖然各自經曆不同,但都親身受過漢末離亂之苦,後來投奔曹操,地位發生了變化,才有了安定、富貴的生活。他們多視曹操為知己,想依賴他幹一番事業。故爾他們的詩與曹氏父子有許多共同之處。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鄴中,又號“鄴中七子”。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漢族,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他的兒子王獻之書法也很好,人們稱他們兩為“二王”,另一個兒子王凝之官至左將軍,因曾任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王會稽”。代表作品有:楷書《樂毅論》、《黃庭經》、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行楷《蘭亭序》等。

  王勃

  王勃(649~675年),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王勃的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學者,號文中子。父親王福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職。王勃才華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劉祥道讚為神童,向朝廷表薦,對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年)為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兩年後因戲為《檄英王雞》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隨即出遊巴蜀。鹹亨三年(672年)補虢州參軍,因擅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親,渡海溺水,驚悸而死。其詩力求擺脫齊梁的綺靡詩風,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閣序》就出自他之手。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合稱初唐四傑。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時,又遷居下邽(音guī)(今陝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鞏縣(河南鞏義)縣令,與當時的新鄭(屬河南)縣令是好友。見新鄭山川秀美,民風淳樸,白湟十分喜愛,就舉家遷移到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唐代宗大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東郭宅降生了。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卒於洛陽(屬河南),享年75歲。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歎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讚善大夫,因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又自號樂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敘事詩中《琵琶行》、《長恨歌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章澤
4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5從日記到作文
6西安古鎮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