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節 文化名詞

  刀筆吏

  “吏”在中國古代經常是世襲的,他們一般都不接受係統的儒家教育,而是接受技能教育。對於“吏”者,“從政”是一種工作,他們的職責是按照既定的規章和條例完成日常、程序性的事務。“刀筆吏”一詞要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更詳細一點則要追溯到青銅時代的一種器物“削”。在我國曆史上,較早的正式書寫都是寫在竹或木製成的簡上的。由於簡上的文字都是用毛筆蘸墨或漆汁書寫在簡片上的,所以一旦出現書寫錯誤需要修改的時候,人們就使用一種被稱為“削”的青銅利器削去一層後重寫。古時的讀書人及政客常常隨身帶著刀和筆,以便隨時修改錯誤,刀筆並用,因此曆代的文職官吏也被稱做“刀筆吏”。

  二十四孝

  孝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有不少孝子的故事,其中流傳甚廣的是“二十四孝”。

  1.孝感動天。遠古帝王舜年輕時,父親、繼母和異母之弟多次想害死他,但舜仍然對父母孝敬,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於是就有大象和小鳥幫他耕種,後來帝堯還把帝位讓給了他。

  2.戲彩娛親。春秋楚國的老萊子為了讓父母開心,70多歲時仍然穿著五色彩衣,拿著撥浪鼓戲耍,就像小孩一樣。一次他跌了一跤,怕父母傷心,就躺在地上裝哭,逗得父母很高興。

  3.鹿乳奉親。周朝郯子的父母年老時想吃鹿乳,郯子就身披鹿皮,想混到鹿群中去取得鹿乳。不料獵人把他當做了真鹿,要用弓箭射殺他。他連忙解釋,獵人敬他孝順,以鹿乳相贈,並護送他出山。

  4.為親負米。春秋魯國人仲由字子路,年輕時家貧,自己常吃野菜,卻從百裏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後來他做了大官,但是父母死了,他經常感歎:“現在我還想為父母親去負米,卻再不能了。”

  5.齧指心痛。春秋時魯國人曾參少年時經常到山裏去打柴。一天家裏忽然有客人造訪,母親不知如何接待,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參忽然覺得心疼,明白是母親在召喚,便趕快回家招待客人。

  6.蘆衣順母。春秋魯國的閔損常受繼母虐待。冬天繼母的親生子的棉衣裏是棉花,而他的棉衣裏是蘆花。後來父親發覺後要休掉妻子,閔損反而為繼母求情,繼母從此對他十分疼愛。

  7.親嚐湯藥。漢文帝身為一國之君,對母親非常孝順。一次母親病重,漢文帝日夜守護,天天為母親煎藥。每次煎好後,他都要先嚐一嚐,覺得合適了才端給母親。

  8.拾葚供親。漢代的蔡順生活貧困,每日拾桑葚奉養母親。一天遇到軍士,問他為什麽把紅桑葚和黑桑葚分開裝,他說黑桑葚讓母親吃,而紅桑葚自己吃。軍士們就送給他米和牛,讓他孝敬母親。

  9.為母埋兒。晉代郭巨家道中落,但妻子生了一個男孩,郭巨怕養孩子影響供養母親,準備將兒子埋掉。挖坑時,突然挖到一壇上天所賜的黃金,於是既可孝敬母親,又可撫養兒子了。

  10.賣身葬父。漢朝董永家貧,父親去世後隻好向地主借錢辦喪事。後來他準備賣身去地主家幹苦力,半路上遇到一位美女,於是董永就將她帶到地主家幫忙。該女子勤勞能幹,一個月就織了300尺布,還清了債務。原來她是天上的七仙女,被董永感動,特地下凡來幫助他的。

  11.刻木事親。東漢丁蘭的父母逝世後,他用木頭刻了雙親像,每次吃飯都要先供養木像,然後自己才吃,仿佛父母在世一樣。一次鄰居用杖打壞了木像,丁蘭大怒,將他痛打一頓。後來官人來抓丁蘭時,木像竟潸然淚下。

  12.湧泉躍鯉。東漢薑詩之妻每日取婆婆愛喝的長江水,還常做婆婆愛吃的魚。一次她回來晚了,薑詩懷疑她不孝順而將她逐出家門。後誤會澄清,薑詩將妻子請了回來,此時院中突然冒出了與長江水味道一樣的泉水,以後每天還跳出兩條鯉魚。

  13.懷橘遺親。三國時陸績6歲時隨父謁見袁術,袁術用橘子款待。陸績悄悄在懷裏藏了兩個橘子,臨走時掉了出來。袁術嘲笑他,陸績則說:“這是要送給母親的。”袁術對此十分讚賞。

  14.扇枕溫衾。東漢黃香9歲喪母,對父親特別孝順。夏天就為父親扇涼枕席,冬天則為父親暖熱被褥,得到世人的好評。

  15.行傭供母。東漢的江革背著母親四處逃難,有時賊人要殺死他,江革以老母無人照顧哀求,賊人遂不忍下手。後來他做雇工供養母親,而自己整日衣著破爛。皇帝聽說後,就任他為孝廉。

  16.聞雷泣墓。戰國時魏國王裒的母親生前懼怕雷聲,他常在打雷時陪伴母親。母親去世後王裒特意把她安葬在幽靜的山林中,打雷時還跑到墳墓前跪拜,低聲說道:“母親請不要怕,兒來陪您了。”

  17.哭竹生筍。三國時孟宗的母親得了重病,想吃竹筍煮羹。可是當時正是嚴冬,大雪紛飛,孟宗十分著急,就跑到竹林裏痛哭。過了一會,他發現四周冰雪融化,草木變青,竟然長出了許多竹筍,原來是他的孝心感動了上蒼。

  18.臥冰求鯉。晉朝王祥的繼母對他很壞,但是繼母病時想吃鯉魚,又恰逢冬天,他就脫掉衣服臥在冰上,這時冰忽然融化了,躍出了兩條鯉魚。

  19.扼虎救父。晉朝的楊香14歲那年隨父親下地幹活,路上突然跳出了一隻老虎,父親被虎拽走了。楊香手無寸鐵,但一心想著救父,就衝上去和老虎廝打,死死抓住了老虎的脖子。老虎受了驚嚇逃跑,父子倆都逃過了一劫。

  20.恣蚊飽血。晉朝時,吳猛家貧,買不起蚊帳。夏日蚊叮蟲咬,父親不能安睡,於是夜裏吳猛就赤身坐在父親床前,雖然蚊子將他咬的全身是包也不驅趕,生怕蚊子去咬父親。

  21.嚐糞心憂。南齊黔婁任縣令時忽然心驚流汗,怕家中有事,就急忙趕回去一看,原來他父親病了。醫生說嚐病人的糞便即可知是吉是凶,甜則凶,苦則吉。黔婁就嚐了嚐父親的糞便,發現是甜的,十分擔憂。過了幾天,父親果然去世了。

  22.乳姑不怠。唐代崔山南的曾祖母年高無齒,他祖母就每天用自己的乳汁喂養婆婆。這樣過了好幾年,曾祖母的身體非常健康。後來崔山南對祖母也非常孝順。

  23.親滌溺器。宋朝黃庭堅對母親非常孝順,每天都為母親洗滌溺器。他身為高官,仆人很多,但他從不讓他人代勞,而是堅持親曆而為。

  24.棄官尋母。宋代的朱壽昌自幼母子分離,他當官後知道了母親的下落,就棄官不做,去尋找母親,後來終於母子團圓。

  青梅煮酒論英雄

  三國時劉備被呂布打敗,無處可去,隻好投奔到曹操門下。但曹、劉二人本各懷異心,劉備更是暗中與國舅董承計劃謀除曹操,所以他時刻小心提防,生怕露了馬腳。劉備每日在住處後院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關羽、張飛兩位兄弟對此大惑不解,問:“兄長,你不練習武藝,也不讀兵書戰策,種菜幹什麽呢?”劉備隻是笑笑,並沒有過多的解釋。

  一天,曹操派人請劉備去赴宴。見麵之後,曹操說:“早年打仗的時候,軍士口渴而難覓水源,我就說前麵有青梅,使士兵們望梅止渴。今日梅子又青了,所以請您來賞梅、喝酒。”二人坐下,開懷暢飲。酒過三巡,曹操說:“您看當世誰能算得上英雄呢?”劉備說:“袁術、袁紹、劉表、孫堅、劉璋、張魯、張繡,這些人都雄霸一方,該算得上英雄吧?”曹操鼓掌大笑道:“這些碌碌無為之輩,何足掛齒!依我看來,天下隻有您和我曹操是真正的英雄!”劉備一聽這話,以為自己的計謀被曹操察覺了,嚇得手中的筷子掉到了地上。恰好這時天上打了個響雷,劉備就從容地俯下身去拾起筷子,說:“雷聲的威力,竟然這樣大。”曹操不由得笑了:“大丈夫難道連雷震也害怕嗎?”劉備說:“聖人雲‘迅雷風烈,必變’,我豈能不怕呢?”這樣就巧妙地掩飾過去了。

  紹興師爺

  紹興具有培養師爺所需的特有的曆史、地理環境與經濟、文化條件。紹興師爺是總稱,它是明清時期封建官製和當時的人文環境所結合的產物。開始於明朝,盛行於清朝,在辛亥革命前沒落。紹興師爺是中國封建官衙幕僚階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封建專製統治的重要工具。但是,它不是職官。從事師爺的一般是不能取仕之士。做師爺要先經過三年的“幕學”,學習研究策略,提供計謀和撰寫官方文件。紹興師爺一般包括負責起草奏書的折奏師爺,專理刑事和民事案件的刑民師爺,專門辦理財政和稅務的錢名師爺,負責撰寫官方文書處理信函的書啟師爺,負責稽查和考證田賦的征比師爺,還有代理主官批答文件的掛號師爺,等等。紹興師爺作為清朝地方政府的幕僚群體,是靠學緣、地緣和某種親緣維係的,反過來,這種維係又進一步鞏固了該群體的專業性和地域性。師爺的策略往往具有左右行政首腦的效果,因此,他們的地位在當時舉足輕重。

  舍利子

  也譯為靈骨,或堅固子,是由修戒定慧之功德結晶而成。最初是佛涅後,其身火化留下的晶瑩透徹的晶體,以印證佛的功德無量和佛法的真實無礙,以及佛的證悟無虛。後來凡有大德高僧成就功德的身後都有舍利子為證道之物,以警醒世人。

  為什麽稱起義軍為“綠林好漢”

  西漢新莽末年,廣大農民在王莽暴政的逼迫下,無法耕桑,難以生存,不得不起而反抗。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鳳組織了荊州饑民,發動了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起義軍曾以“綠林山”(今湖北大洪山)為根據地,號稱“綠林軍”。因此,後世就把聚眾山林,武裝反抗封建統治、鏟除惡霸土豪的人稱為“綠林好漢”。由於“綠林”一詞的泛化,後世也把那些群盜股匪習稱為“綠林好漢”。

  中國為什麽被稱為“禮儀之邦”

  中國是一個有5000年文明曆史的國家,被稱之為“禮儀之邦”。“禮”是規,是天地自然之道,也是治國之法規、律條,是治亂之本;“禮”也是德,是一種道德修養。“儀”是矩,是準則,是治國和做人的尺度;“儀”也是與“禮”融合在一起的種種儀式的總稱。“禮儀”,其實就是道德的規範。

  中國古代的禮儀分為祭祀、凶禮、賓禮、軍禮、嘉禮五大類,每類各有一套依程序而行的儀式。禮有三本:祭天地,祭先祖,祭君師。隨著人們長期實踐,禮儀大多逐漸成為風俗習慣。中國之所以被稱為“禮儀之邦”,可以從以下幾方麵來看:首先,中國製禮的曆史悠久。三皇時期就產生了規矩,神農時期就有了較為係統的禮儀,繼而,又經伏羲、軒轅、堯舜、周公等加以修繕,直到春秋時代的孔子,奠定了極為完善的世襲禮儀製,如《周禮》是成書較早的關於禮儀的係統性著作。其次,禮製儀法非常完備。禮儀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應按各自身份遵循的行為規範,在古代中國,還納入了台閣儀範、政治體製和教化程式。成書於先秦兩漢時期的《周禮》、《儀禮》、《禮記》完備地記載了中國古代的禮儀規範和製度。再次,禮儀滲透到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政治權力關係、家族血緣關係、人際交往關係、婚嫁喪葬、迎賓待客、行為舉止、言行應對等等,無一不有禮儀可循。禮儀充分體現著中華民族的人文理念和思維特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諸子百家有幾家

  諸子百家是對從先秦到西漢時期各個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總稱,諸子是指稱流派的代表人物,百家是指稱各個流派。在《漢書·藝文誌》中記載“凡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但是在史書上有名可查的隻是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農家、雜家、小說家等一些主要流派,以及一些後來很難查考的流派如醫、技、兵等家。

  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和荀子;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莊子;名家的代表人物有惠施和公孫龍子;法家的代表人物有商鞅、韓非子;陰陽家的代表人物是鄒衍;縱橫家如蘇秦和張儀,等等。

  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時魏國的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鹹、王戎。他們放蕩不羈,不拘禮法,常聚集於山陽(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中酣歌縱酒,故稱竹林七賢。

  嵇康,字叔夜,三國時譙郡銍縣(今安徽宿縣)人。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稱嵇中散。嵇康雖然家世儒學,但卻崇尚老莊,追求自然之道。他擅長鼓琴,一曲《廣陵散》天下聞名。他本是曹魏宗室的女婿,所以與後來的司馬氏政權格格不入。嵇康的朋友山濤為司馬氏的大官,離職時推薦他,嵇康就寫下了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與山濤絕交。後最終被司馬昭尋找借口殺掉。

  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阮籍本有意於在政壇上有一番作為,但當時政治風雲變幻,於是采取謹慎避禍的態度,有時閉門不出,有時四處遊玩,有時也做出些放蕩的舉動。但他對司馬氏政權並不作直接的對抗,故一生平安無禍。

  山濤,字巨源,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人。山濤以其風神氣度聞名於當時,世人說他像璞玉渾金,修養深厚而不外露,對他評價很高。與嵇康、阮籍不同,山濤的政治生涯比較順利,先是在曹氏集團中任職,後又很得司馬氏的重用,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少傅、左仆射。

  向秀,字子期,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人。向秀本願做一個笑傲山林的隱士,但嵇康被殺後,他迫於壓力不得不出來作官,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向秀對老莊之學有深入的研究,曾注《莊子》一書,影響非常大。今日流傳的郭象的《莊子注》,其實就是在向秀的基礎上完成的。

  劉伶,字伯倫,沛國(今安徽宿縣)人。他對司馬氏政權深惡痛絕,就行為狂放,以作掩飾。有次他在屋裏裸體,來客責問他,劉伶卻說:“我以天地為舍,以屋室為褲,你幹嗎鑽到我的褲子中?”他以嗜酒留名後世,出外時經常隨身帶著酒壺,邊走邊飲,還曾作《酒德頌》一篇。

  阮鹹,字仲容,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阮籍之侄,二人合稱為“大小阮”。他曆官散騎侍郎,補始平太守。懂音律,以善彈琵琶而聞名。行為不守禮法,任意而為。一次和親友喝酒,他不用酒杯而用大盆,酩酊大醉之時有一大群豬走來飲酒,阮鹹就和豬一起喝酒,一時為人所笑。

  王戎,字衝,琅琊臨沂(今屬山東)人。王戎從小聰明伶俐,長大後能言善辯。在“七賢”中他是比較世俗的一位。他熱衷於投機鑽營,仕途也飛黃騰達,官至司徒。王戎性格吝嗇,喜歡聚財。他家中種有品質優良的李樹,但怕別人得到種子,就把核剝出來然後出售,受到世人的譏諷。

  §§第二章 地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章澤
4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5從日記到作文
6西安古鎮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