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把大目標分解成許多小目標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有事業心、有人生目標,對於個人發展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很多的年輕人在做事情的時候,往往會出現急功近利的心理,總是希望自己的目標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達成。但是,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很多年輕人也常常因此灰心喪氣,失去生活的鬥誌。俞敏洪在創業初期就清楚這一點,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一個大的目標都是由很多小的目標組成的,大目標也是依靠這些小的目標最終得以實現的。俞敏洪曾經說過:“即使你不能一下子達到最高的目標,但是隻要你一步步堅持往前走,你的最高目標最終也會實現,因為你現在的每一個小目標都是在為下一個更大的目標作準備的。”

  一個人如果沒有遠大的目標是注定不能成功的,但是如果一個人有了遠大的目標卻不善於細分,這樣的人最終也是很難取得成功的。俞敏洪一直喜歡用金字塔和石頭的關係來闡述將目標分解的重要性:“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把金字塔拆分開來,它也不過是一堆散亂的、不規則的石頭。我們的人生同樣如此,如果沒有一個總的目標,那我們的生活不過是一些支離破碎的片段。如果我們能夠把自己的不斷努力注入每一天,去實現一個共同的目標或者夢想,那麽這些支離破碎的片段就可以集合成一個完美的人生。”俞敏洪覺得,如果把個人的創業目標比作金字塔的話,那麽達到最終目標的過程就像是建造金字塔的過程。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建築奇跡之一,它是人類智慧的完美體現,但是事實上它也是通過很多塊石頭搭建而成的。對於金字塔而言,它自身的一塊塊石頭就是它的一個個小目標,如果沒有這些石頭,就不會有巍峨雄壯的金字塔。

  俞敏洪之所以在創業的時候就有這樣的認識,源自父親曾經做過的一件事情。他的父親是一個手藝非常不錯的木匠,經常幫助別人蓋房子。每次房子完工的時候,父親都會把別人廢棄不要的邊角料撿回來。看著這些碎磚、破瓦在家裏越堆越多,俞敏洪心裏非常納悶,不知道父親到底要做什麽,家裏的院子本來就非常小,父親又撿回來一堆“垃圾”,俞敏洪覺得院子看起來更加擁擠不堪了。

  一天,俞敏洪回家之後,看見父親在院子的一個角落裏來回測量,之後就開始挖槽、和泥、砌牆……而用的材料正是那一堆“垃圾”,那些磚頭塊在父親的手中非常聽話。不大一會兒,一間四方的小屋子就拔地而起了,而院子也被父親收拾得非常漂亮,本來在院子裏露天飼養的羊,也被父親趕到了這個小房間,院子的泥土地被父親用亂磚塊鋪得非常平整,整個院子就這樣煥然一新,俞敏洪的家成了全村人羨慕的對象。

  就是這一件事情給俞敏洪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件事對他今後的人生也有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在以後的生活和事業上,俞敏洪做事的態度和他自身的心態都受到這件事情的影響。“從一塊磚頭到一堆磚頭,再到一間小房子,我父親很好地向我證明了一件事情做好的奧秘。一塊磚頭確實沒有什麽用處,其實一堆磚頭也沒有太大的用處,如果在你的心目中根本就沒有一個建造房子的夢想,把全世界的磚頭都給你,也是毫無意義的。如果你有建造房子的夢想,可是沒有磚頭,那也是不行的。當時我家窮得連吃飯都成問題了,買磚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但是我父親並不是這麽想的,他心裏一直沒有放棄這個夢想,每天都堅持撿別人不要的磚頭,終於有一天,父親有了足夠的磚頭去建造他心中的房子。”俞敏洪說,在他以後的人生中,這件事情一直在激勵著他,也是他做事情的指導思想。他說過,在他做事情的時候,一般都會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就是做這件事情自己的目標是什麽,因為盲目地做一件事情就像是撿了一堆石頭而不知道要做什麽一樣,隻會浪費自己的生命;第二就是問自己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才能把這件事情做好。換言之,也就是需要撿多少的磚頭才能把房子建成,並且在這個過程中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磚頭並不是一天就能撿夠的。

  俞敏洪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日本有一個非常著名的運動員,他是國際馬拉鬆比賽的兩屆冠軍,名字叫做山田本一。他就是把自己的大目標細分成一個個小目標,並取得成功的人。在1984年之前,山田本一隻是一個默默無聞的運動員,但是當年在日本東京舉辦了國際馬拉鬆比賽,他成為了一匹備受矚目的黑馬,成了當年的冠軍,很多人都覺得是他運氣好,當他說成功是因為自己的智慧的時候,大家都嗤之以鼻,並不相信。但是,在兩年之後的意大利國際馬拉鬆比賽上,山田本一再一次成為世界冠軍,而他的回答依舊是憑借自己的智慧。大家對此非常不解。直到10年之後,在他寫的自傳中才找到了答案。原來,他在每次比賽之前都會把比賽線路上非常醒目的標誌記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學校,第三個標誌是加油站……在比賽的時候,他會先衝向銀行,之後是學校……就這樣,四十多千米的賽程被他分成了多個小目標,一一攻克之後,全程跑下來其實並不是非常疲憊的!其實這個道理我早就悟到了,我在創辦新東方的時候,就是從一點點希望逐漸做起來的,之後的不斷發展壯大就是完成許多小目標的過程!”

  在創業初期的時候,其他的培訓班每個學期在招收30名學生的時候,俞敏洪想的是自己的培訓班能不能招到40名學生。有一些大的培訓機構每期能招收幾百名學生,好的時候學生的數量甚至會上千名。但是俞敏洪看到這些的時候,並沒有灰心,更沒有絕望,他當時想的就是每個學期招收的學生比上一學期多就可以了,這樣他心裏就已經滿足了。

  現在,新東方的學員數量越來越多,但是俞敏洪非常謹慎,他希望的並不是新東方發展過快,而是希望新東方可以一點點成長,順其自然。因為和他同一時期創建的很多培訓機構都是因為要尋求快速發展而在社會上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新東方1993年創建的時候隻有13名學員,到了2010年12月的時候,學員的數量已經接近1000萬人次,成為國內培訓機構的“霸主”。而新東方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功,就要歸功於俞敏洪在目標管理上的成功運用。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