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節日

  我國各民族有多種多樣的傳統節日,一年四季不同的節日又有不同的風俗活動,每個節日各有它的來曆以及獨特的發展過程。傳統的民族節日除個別節日及道教、佛教等宗教節日外,大部分都起源於周秦時代。因而周秦漢唐時代是中國節日風俗活動重要時期。中國傳統的節日雖多,但以新年、清明、端午、中秋最具多元性的意義。

  一、新年

  年節探源在中華民族絢麗多彩的眾多節日中,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節日莫過於新年了。追本溯源,有數千年悠久曆史,橫向影響及祖國四麵八方,以至海外華僑和華人。在中國曆史上,每逢新年,上自帝王宮廷,下至荒村鄙野,都要進行慶祝,那麽,我國最盛大的年節是怎麽來的呢?

  年節起源與計時單位的年有關。中國古代是一個以農業發達而著稱於世界的國度。因此,“年”的時間概念最初就是根據農作物生長周期循環而逐步認識的。在西周初年就出現了一年一度歡慶農業豐收的活動。《詩經·豳風·七月》中就記載了西周時期新舊歲交替時的風俗活動。不過這種年終慶祝農業豐收和祭祀祖先的活動,還不能算作嚴格意義上的節日,它並未固定在某一天進行。但是,它已經有了基本規律,大約一年一度,在新舊兩年交替的時候進行。這些慶祝活動正是年節的雛形,後來的年節風俗正是從這裏萌芽,並逐步發展起來。

  當曆史進入漢代,由於“休養生息”政策的施行,社會經濟日趨繁榮,社會秩序比較穩定,人們的生活情趣日益豐富,於是形成年節的風俗活動的曆史條件成熟。

  年節形成於漢代,也與曆法定型不無關係。眾所周知,我國古代以北鬥星鬥柄旋轉所指的方位來確定月份。然而“年”的時間概念,卻因時代的不同而異。每一次王朝更替,帝王易姓,天子為了表示“受命於天”,就要“改正朔,易服色”,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改。曆代改曆法後將每年的第一個月稱“正月”,一年十二個月依次變化。漢初,依然沿用秦代顓頊曆,以今之九月為一年之終,以十月為一年之始。因而漢初的除夕之夜就是現在的陰曆九月二十九日,元旦則是十月一日。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即位後,因以前的多次改曆,均不準確,另作“太初曆”,仍以夏代的正月為歲首(所以至今民間把陰曆稱為“夏曆”),並把二十四節氣訂入曆法。隨著年曆的確定,每年的年節風俗活動,也就隨著一年一度的固定日子沿襲下來。

  秦漢時代,“陰陽五行”“五德終始說”廣泛流行,方術之士遍天下,時講災異,時講祥瑞,巫術風行。許多節慶生活本來就源於迷信,而維係新舊兩年更替的年節,也必然染上迷信色彩。於是本來在周代就產生的年終慶豐收和祭祀祖宗的習俗,又同驅妖除怪的巫術聯係起來,隨之而產生了一係列風俗活動。盡管漢代年節處於草創時期,但年節的時間順序已和現在差不多。

  從除夕到元旦,圍繞著這兩天會有一係列有風趣的活動。

  除夕除夕是一年最後一天,為“月窮歲盡之日”,所以又叫除歲。在年節中,除夕是去舊迎新的時候。漢代人很迷信,尤其懼怕疫癘與惡鬼,在年終到來時一麵歡度佳節,喜慶豐年,一麵驅疫癘,除惡鬼。所以把這一夜稱為除夕。

  除夕,首要任務是防鬼進家,削桃木梗製成神荼、鬱壘兩人形象,立於門上。這便是中國門神的雛形。

  漢代人為什麽要樹立神荼、鬱壘兩人的形象呢?據漢人應劭《風俗通義·祀典》引《黃帝書》說,上古之時,有神仙兄弟二人,一名神荼,一名鬱壘,居住於風景秀麗的度朔山下,他們把禍害人間的惡鬼都用葦索捆縛起來,讓老虎吃掉。這個傳說當時廣泛流傳於民間。蔡邕《獨斷》也有類似之說,因此漢代人每到除夕,便削桃木神荼、鬱壘二人形象立於門上“以禦凶”。同時在門上掛葦索,供神荼、鬱壘兩個門神作縛鬼喂虎之用,稱之為“懸葦”。張衡在《東京賦》中就寫道:“度朔作梗,守以鬱壘,神荼副焉,對操索葦。”正是這一風俗的真實寫照。到了隋唐時代依然如此。

  在漢代舉行驅鬼活動僅靠神荼、鬱壘兩位神仙,隻能把厲鬼拒於門外,尚不能把凶鬼癘疫驅除幹淨。因而,在除夕這夜,還要舉行一種擊鼓驅鬼除瘟疫的舞蹈儀式——逐儺。“逐儺”亦稱“儺”或“大儺”,它起源於原始的巫舞,從西周到春秋戰國,在民間一直盛行不衰。

  從《後漢書·儀禮誌》記載看,漢宮“大儺”活動規模浩大,盛況空前。這種驅鬼儀式雖為迷信,但它反映了人們征服自然災害的一種美好願望。

  到了唐代,除夕時的儺舞已發展為儺戲。這是一種“以歌為職,娛神又娛人”的歌舞,為朝野喜聞樂見。唐代驅儺雖仍含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娛樂成分大大加強了。宮廷驅儺由太常寺主持,有音樂伴奏,表演者經過化妝。表演時不僅朝臣們可攜眷觀賞,尋常百姓也可欣賞。

  除夕之夜,最受人們重視的是“守歲”風俗。漢代以後,每逢除夕夜,全家歡聚一堂,圍爐而坐,敘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願,寄希望於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隋唐時代,守歲之風尤為盛行。帝王宮廷在除夕守歲,燃檀香篝火,大擺酒宴,極盡豪華奢侈。隋煬帝時,每當除夕夜,就在皇宮用沉香、檀木架篝火,常常一夜燒木料二百多車,火焰衝天,高達十餘丈,香聞數十裏。唐代亦如此。

  唐代宮中守歲擺宴,侍臣還需應製作詩。此時正是禦用文人在皇帝麵前顯示才華的佳機。唐代除夕守歲的應製詩連篇累牘,大部分文辭華麗而內容空泛無物。但是有些守歲應製詩,也反映出唐代宮廷除夕守歲活動的盛況來。像著名宮廷詞臣沈亻全期的《守歲應製》詩寫道:“南渡輕水解渭橋,東方樹色起招搖。天子迎春取今夜,王公獻壽用明朝。殿上燈光爭烈火,宮中亻辰子亂驅妖。宜將歲酒調神藥,聖祚千春萬國朝。”詩中所寫的輝煌明燭、宮燈烈火、驅儺除妖、王臣禦筵、管弦歌舞、除歲飲酒等,勾勒出一幅生動的宮廷除夕風俗畫圖。

  但是,當走出那巍峨宮闕,離開豪華奢侈的長安京城,守歲的風光就大不相同了。中唐詩人賈島每年除夕守歲時,必取一年所作之詩,置於幾案上,以酒肉為祭,焚香再拜。賈島祭詩是珍惜自己心血換來的詩作,對一年得失的總結,寄希望於來年。那些戍守邊關的將士,謫貶蠻荒僻地的官吏,潦倒旅途館驛的遊客,此時此刻,望月月未圓,望家家不見,孑然一身,孤燈相伴,豈不淒涼傷感。白居易也曾在旅途中過年,一首《客中守歲詩》道出了催人淚下的節日思親之情:“守歲樽無酒,思鄉淚滿巾。始知為客苦,不及在家貧。”旅途風塵,孤燈寒舍,白居易思鄉又思親,無酒隻有愁,九曲回腸,遙係千裏。

  元旦除夕夜盡,一聲金雞長鳴迎來的就是元旦。在漢代人眼裏,新年伊始,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佳節良辰。新年的主要活動是行朝賀禮、祭祖、拜年等活動。

  朝賀禮始於西漢。自從叔孫通製定禮儀之後,無論是皇帝,還是有識之士,無不重視朝賀禮,尤其是元旦的朝賀禮。東漢時,每逢元旦佳節,京城更是車水馬龍,如同鬧市。元旦黎明時,夜漏未到七刻,各級官吏,上自諸侯、三公九卿,下至四百石的小吏,都要來給皇帝行賀年之禮。一個個華衣鮮服,高冠博帶,聚在宮前。皇帝也興致勃勃地來到德陽殿接受群臣的朝賀。這次朝賀因為是在正月正日,所以也叫“正朝”。漢代製度,群臣入宮拜年時,公侯要奉送玉璧,俸祿二千石的官員送羔,千石、六百石的官吏送雁,四百石以下的小官送雉,以作拜年之禮。皇帝也要設宴款待群臣,二千石以上的官員都可以上殿,在禦前舉觴敬酒呼萬歲。在鑼鼓弦樂聲中,君臣飲宴歡度佳節。在元旦君臣宴樂之時,皇帝借機考查臣僚學問,《後漢書·戴憑傳》記載,大經學家戴憑為侍中時,正旦朝賀,皇帝為百官賜宴,並令通經史者互相考辯詰難,如有解釋經義不通者,奪席而起,讓座給通者。戴憑以他淵博的經學知識連連獲勝,連坐五十餘席,以致當時京師中傳為佳話“解經不窮戴侍中”。

  隋唐時代,天下一統,經濟文化繁榮昌盛,元旦朝會之俗在帝京自然成了曠代盛舉。唐代皇帝元旦不僅要受本朝百官朝賀,而且來自遠方的少數民族和附屬國的首領及使臣也來奉禮恭賀,以至於馳道冠蓋相望,羽旄飛馳;朝堂大殿鍾鼓喧天,絲竹震耳。和除夕一樣,唐代元旦宮廷禮俗與風俗互相滲透。據《唐詩紀事》景龍四年(710)正月朔,唐睿宗賜群臣柏葉,這是飲椒柏酒的風俗在宮廷禮俗中的反映。

  元日,漢代人人雖然無福聆聽火藥鞭炮,卻在堂階前用火燒烤竹節,使其劈劈叭叭發出巨大的響聲。據《神異經》等載,時人放爆竹是為了“避山臊惡鬼”。所以每逢新年來臨時都要放爆竹。爆竹聲聲震耳,響徹四麵八方,既能驅鬼,又為節日增添了不少喜慶氣氛。

  放完爆竹,家長率妻子去祭祖,然後一家不分尊卑老幼,團聚一起飲椒柏酒。漢人說,椒是玉衡星的精靈,吃了使人年輕耐老,柏是一種仙藥,吃了能免除百病。飲椒柏酒,是預祝在新的一年中,人人身體健康。飲完椒柏酒還要喝桃湯,桃湯是取桃之葉、枝、莖三者煮沸而成,據說可以壓邪氣,製服百鬼。

  隋唐時代,元旦節日風俗比漢代更為隆重。像元日放爆竹、殺羊?雞、桃符懸葦、都列入禮儀製度。節日辟鬼的迷信,漢代以後也有所發展。

  元宵節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叫“上元節”。據說,這是沿襲道教陳規。道教稱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合稱“三元”。其實,上元節的起源卻在道教之前。

  “一年明月打頭圓”,正月十五日是新的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古代把夜稱宵,所以“上元節”又叫“元宵節”。其起源於漢武帝祭太一神。漢武帝時,亳人謬忌奏請祀“泰一”神。從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經於祠壇之上,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彩的習俗。到了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蔡忄音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西域記》稱印度摩喝?國正月十五日僧徒俗眾雲集,觀佛舍利放光雨花,認為是上元天官賜福的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宮廷和寺院“燃燈表佛”。從此可以推知,正月十五放燈火之俗始於漢武帝祀太一神,主要在皇宮舉行。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中印習俗互相融合,流傳到民間。每到正月十五夜,城鄉燈火輝煌,晝夜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掛燈。這既有祭太一神的舊說,又含有燃燈禮佛的虔誠,原有的神仙術與佛教禮儀結合,形成了一個中西合璧的獨特習俗。這個習俗經官方的倡導而開始流行,並在這一夜取消宵禁製度,允許士民踏月觀燈。

  到隋代,開國之君隋文帝提倡節儉治國,對元宵節民間大鬧燈火禁止頗嚴。而他兒子隋煬帝卻與他相反,在元宵節大肆鋪張,大業六年(610)正月,因西域少數民族首領雲集洛陽,隋煬帝調集民間藝人進城,於正月十五日在洛陽皇城端門外端門街,表演盛大的百戲。從此一掃漢代敬神禮佛的節日觀念,而開元宵行樂之端。精彩的百戲歌舞中既有傳統的百獸舞、五禽戲,又有少數民族的藝術表演。“羌笛隴頭吟,胡舞龜茲曲。”隋煬帝這位浪蕩天子樂陶陶地帶著他的成群妃嬪登樓觀燈。從此以後,每逢正月十五,就要舉行大型的樂舞會演。《隋書·音樂誌》記載:“每歲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裏,列為戲場。百官起棚夾路,從昏達旦,以縱觀之。至晦(正月三十日)而罷。”

  唐代宵禁雖嚴,但元宵節前後幾日內,卻特許弛禁,放三夜花燈,稱之“放夜”。當此之時,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無不走出坊門,夜遊觀賞那爭奇鬥豔的各式花燈,以致車不能掉頭,人難以轉身。

  唐代出現這種燈節盛況,與當時生產力發達、社會富庶是分不開的,加上統治者的提倡,更使元宵節盛況空前。唐初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對元宵放燈尚未大力提倡。此後不久,奢侈之風大開。睿宗先天二年(713)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在安福門外作一巨型燈輪,高達二十丈,上邊纏繞五顏六色的絲綢錦緞,用黃金白銀作裝飾,燈輪懸掛花燈五萬盞,如同五彩繽紛、霞光萬道的花樹一般。同時,讓宮女數千人在燈輪下輕歌曼舞。還從長安萬年縣簡選少女婦人千餘人,在燈輪下踏歌三日。唐玄宗時,南方工匠毛順,善於巧思設計,以繒彩結為燈樓,廣達二十間,高達一百五十尺,燈樓上懸掛著珠玉、金銀穗,微風吹來,金玉錚錚作響。燈上又繪龍鳳虎豹,作騰躍之狀,栩栩如生。除燈樓之外,唐玄宗還在東都“大陳燈影,設庭燎,自禁中至於殿廷,皆設蠟炬連屬不絕”!既然皇帝提倡,就會上行下效,皇親國戚也競相誇富鬥奇,燈火設計,各盡巧思。民間花燈也是花樣層出不窮,長安城中徹夜輝煌如晝。在唐代,不僅京師長安、東都洛陽元宵節十分熱鬧,全國城鄉也都很隆重。羊士諤《上元日觀州民燃燈張樂》寫道:“山郭通衢隘,瑤壇紫府深。燈花助春意,舞綬識歡心。”看來州縣山區也是如此。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源於祀太一神的元宵節,到了唐代便成了舉國歡慶的日子,昔日的宗教色彩淡化了。

  二、清明節

  掃墓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我國的傳統習俗中最受重視的節日,就是“清明節”了。按公曆來說,它在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後,在農曆上則是三月上半月的節氣。從節氣來講,清明是我國曆法中特有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注入了其他一係列活動,於是形成了清明節日。

  清明節的重要活動是掃墓祭祖。秦漢時代,掃墓風俗注入了禮的內容。《後漢書·明帝紀》注引《漢官儀》雲:“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寢於墓側,漢因而不改。諸陵寢皆以晦、望、二十四氣、三伏、社、臘及四時上飯。”唐代,拜掃之風在達官顯貴和庶民百姓間都已十分盛行,並且將拜掃的日期定為寒食節。據《舊唐書·玄宗紀》載,寒食節上墓拜掃,禮經無文,但近代相沿,積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節無不祭掃。鑒於此俗已久,唐玄宗遂於開元二十年(732)下詔:“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自此,寒食掃墓以詔令形式正式確定下來,並索性列入五禮之中。每逢清明節到來,“田野道路,士女遍滿,卑隸傭丐,皆得上父母丘墓”,掃墓成了最重要的社會風尚。值得注意的是,寒食節與清明節本為兩個節日,但就掃墓而言,到唐代已合二為一了。

  禁火魏晉時,寒食節禁火相沿成俗。到了唐代,寒食、清明合二為一,寒食、禁火成為清明節的重要活動之一。據《癸辛雜識》記載,清明節太學放假三日,武學一日。晉地寒食節禁火尤為嚴格,升平時要禁火七日,喪亂之世也要禁三日。每年清明節,村社長輩用雞毛到各家灶灰中去掃掠,如果毛羽稍有焦卷,要罰香紙錢。

  由於禁火,火種大都絕滅,到了清明這一天,又要鑽木取火,謂之“新火”。據《輦下歲時記》載,唐代宮廷中每至清明節,尚食內園官小兒都於宮殿前鑽榆取火,先得火者皇帝要賜絹三匹,金碗一口。由於鑽木取火較難,所以皇帝每在清明節將鑽取的榆柳火賜給近侍大臣,以示寵幸。

  當然,在清明節能得到皇帝賜新火恩澤的畢竟是少數達官貴戚,因此,獲得皇帝所賜新火的達官顯貴就引以為榮,火種既傳,將傳火的柳條還插於門前,以炫耀於人。後人爭相仿效,相沿成俗,所以到了五代,江淮間寒食節家家楊柳插門。

  踏青、娛樂清明之日,時值春回大地,草木皆綠,自然界處處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因此,人們在掃墓的同時,又舉行踏青郊遊、蕩秋千、擊鞠等一係列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使節日充滿了春天的歡樂。

  當時,除了踏青郊遊外,還有許多體育活動。首先是蕩秋千。秋千是一項從春秋以來流傳不衰的遊戲娛樂活動。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年間,每到寒食清明節來臨,宮中都要豎立起秋千架,令嬪妃宮女們盡情玩樂。長安市民競相仿效,風靡一時。蕩秋千不僅是戲樂,而且還常常互比高低,更有一番動人情景。唐代清明活動的另一項是擊鞠。擊鞠即馬球活動,史書又稱為“擊鞠”或“打?”。擊鞠活動,通常認為起源於波斯,唐代經西域傳入我國;亦有人認為起源於我國西藏,經長安傳入波斯。其實,馬球運動源於我國中原地區,至遲魏晉時代已出現,曹植的《名都賦》中就有“連翩擊鞠壤,巧捷唯萬端”之句。隻是由於魏晉南北朝時代社會動蕩不安,此遊戲一度中衰。到了隋唐之際,因社會經濟、文化的全麵繁榮,馬球運動得到了複蘇。不但筆記、野史、小說中有許多擊鞠活動的描述,就是正史中也不乏記載。到唐中宗景龍二年(708)“上(中宗李顯)好擊球,由是風俗相尚。駙馬武崇訓、楊慎交灑油以築?場。”擊球活動盛極一時。後來李隆基即位,擊球活動風靡全國,而李隆基的球藝譽滿海內。從此後,唐代國君大都愛好打球,穆宗、敬宗以及唐末的昭宗都是球迷,唐僖宗更以球藝自詡:“朕若應擊球進士舉,須為狀元。”當時,無論是宮廷、京城還是軍營,大都有許多球場。1956年在西安大明宮遺址中出土了一石碑,上刻“含光殿及球場”“大唐大和辛亥歲乙未月建”字樣。證明當時修宮殿時已修了球場。1971年陝西章懷太子墓中出土了一幅打馬球的壁畫,畫麵上就有擊球的生動場麵。那奔馳的駿馬及手執一頭彎曲的球杖的騎手們,在球場上追逐馬球的神態栩栩如生,為我們了解這一活動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三、端午節

  尋秘溯源舊曆五月五日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古代“午”與“五”同音,所以端午又稱“端五”“重午”

  或“重五”。五月五日古人又有以蘭草湯沐浴的習俗,所以又叫“浴蘭節”。道教又稱此日為“地臘節”。唐宋時此日午時為“天中節”,所以它又稱“端陽”“午節”。

  一般地講,關於端午節起源有四說;一是起源於紀念屈原;二是吳越民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三是起源於惡日;四是源於夏至。從中國節日風俗發展過程來看,以上諸家觀點皆有一定道理。

  端午節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隨著曆史發展又注入新的內容。龍舟競渡起源於南方,把五月五日視為“惡月”“惡日”起源於北方,注入夏季時令風尚,附會以紀念屈原逝世而最後形成。

  端午節最重要活動是龍舟競渡,但龍舟競渡在屈原之前已存在。屈原在《楚辭·涉江》中就有“乘?船餘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屈原所乘的這種狹長而輕小的?船實質上也就是當時一種競渡所用的船。這種眾槳齊劃的輕快小船正是競渡風俗的一種反映。聞一多先生在《端午考》與《端午的曆史教育》論文中考證認為,古代的越民族以龍為圖騰,為表示他們是“龍子”的身份,每年在五月五日這一天,有一項活動便是在急鼓聲中劃龍形獨木船作競渡的遊戲,繪圖騰神,也給自己取樂。這便是競渡習俗的由來,此說頗有一定的科學性。但是,龍舟競渡作為水上的競技活動不僅僅是越人的習俗,其他民族也有此俗。1935年在河南汲縣山彪鎮戰國墓葬中出土的鑒,1965年在四川成都出土的戰國時的“嵌錯賞功宴樂銅壺”上,都有競龍舟的圖案。

  當南方進行龍圖騰祭祀之時,北方卻把五月五日當作“惡月”“惡日”進行驅邪辟惡之日,從戰國到秦漢都如此。《風俗通》載:“俗雲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房,令人頭禿”。不但此惡月萬事不吉利,甚至連五月五日所生之子也視為不祥之物。

  秦漢時代,由於國家統一,南北之間經濟文化交流,從而使風俗習慣相互滲透,端午節就在南北風俗融合的基礎上,形成了辟惡求祥、吃粽子等習俗。

  辟惡求祥端午節風俗在兩漢時代主要是辟惡。其法用青、赤、黃、白、黑等五彩絲線合成細索,係於臂上,稱為“長命縷”,或稱“續命縷”“五色縷”“朱索”等,據說用它可以驅瘟病、除邪、止惡氣。《後漢書·禮儀誌》記載,漢代五月五日時,“以朱索五色為門戶飾,以止惡氣。”因此,端午作為惡月惡日,並無節日的情趣,而是以驅邪辟惡為主。用五色縷、五色桃符也與陰陽五行學說有關。五色絲縷、五色桃印看來雖小,卻有驅鬼辟惡的神奇力量。

  此外,還有吃粽子的習俗。粽子又叫“角黍”,據《風俗通》記載,在節日前一天,用菰蘆葉裹黏米,以醇濃灰汁煮熟,於端午節吃。當初,吃粽子並無特殊的紀念意義,隻是當作一種時令食品而已。俗有“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之諺,意思是粽子一出現,歲序便轉入夏季。

  龍舟競渡隋唐時代,端午節在形式上都繼承了前朝,但從性質上講,原來有特定意義的節日活動,到此大多演變為娛樂活動。昔日的“惡日”已不惡,逢凶化吉,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

  在諸多端午習俗中,龍舟競渡尤其值得稱道。龍舟競渡時,簫管奏鳴古老的祭祀樂章,船夫唱起高亢激越的船歌、樂聲、歌聲、槳聲、水波聲合奏出一曲壯闊的交響樂。描寫唐代龍舟競渡以張建封《競渡歌》最為生動:“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掄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橈!瘡眉血首爭不定,輸案一明心似燒。隻將輸贏分罰賞,兩岸十舟互來往。……”通過這首《競渡歌》得知,競渡時兩岸仕女如雲,羅衣成群,銀釵映日,觀者如堵。這裏繪聲繪色描述了雙龍競渡,激烈場麵更是驚心動魄。

  四、中秋節

  探幽溯源月到中秋分外明。在我國傳統的節日中,沒有一個節日如“中秋節”那麽富有詩情畫意。中秋節起源與古代秋祀、拜月習俗有關。古代已有秋天祭月的禮儀。到了漢魏以後,由祭月、拜月逐步衍化出賞月、詠月之風。但這些習俗並不局限於某一日,所以未能形成節日。到了唐代,人們中秋賞月已約定成俗。詩人歐陽詹《玩月詩》序中就認為冬天賞月因繁霜大寒,清冷徹骨;而夏天又多雨,雲蒸霧蔽,有損月輝;惟有秋天空氣清爽,為賞月最佳時令。中秋節也成了中國人非常喜愛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主要活動內容是賞月、拜月,所以又稱中秋節為“月節”或“月夕”,唐代還有“端正月”之名。

  夜遊月宮唐玄宗中秋賞月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是他夜遊月宮的故事。據《龍城錄》記載,開元六年(718),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天師作起法術,三人一起步上雲霄,漫遊月宮。後來,唐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舞,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盡管這些神話是編造出來的,但是反映出唐玄宗時宮廷確實十分崇尚中秋賞月的風俗活動。白居易《長恨歌》中講:“漁陽瞞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李約《過華清宮》詩更直接寫道:“君王遊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王輦升天人已盡,故宮猶有樹長生。”此詩把安史之亂的禍因直接歸罪於《霓裳羽衣曲》,未免誇大其詞了。但是,唐玄宗晚年好遊樂,溺於聲色,疏於朝政,確是導致安史之亂的重要原因之一。

  賞月、拜月中秋月圓照九州,宮中唐玄宗俄而修賞月台,俄而神遊月宮,而平民百姓的賞月、拜月活動卻更為豐富多彩。有的詩人文友,三五相聚,登樓賞月賦詩抒懷;有的尋找江河湖水,靜坐一葉扁舟,以觀皎潔月輝,俯視粼粼水波,銀光月影,興味盎然;有的則入寺道院清靜之地,或直上高峰賞月,萬裏寥廓,江天如水,月光似淡淡的水墨畫屏,更別有一番情趣。一次,詩人裴夷直同白居易中秋夜蕩舟洛陽,載酒玩月,興酣之際,當即賦詩道:“清洛半秋懸璧月,彩船當夕泛銀河。……須知天地為爐意,盡取黃金鑄成波。”在月光下,江水蕩起金黃色波濤,這不正是天地為爐,以金鑄波之意嗎?

  唐代中秋節,除了賞月、拜月、玩月等風俗外,還有吃月餅的習俗。《洛中見聞》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吃月餅,味極美。他聽說新科進士在曲江開宴,便命禦膳房用紅綾包上月餅賞賜給他們,這是月餅初見的記載。自唐以降,吃月餅習俗傳承不絕。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從日記到作文
6西安古鎮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