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經學

  經學,是指對經書——儒家經典文獻進行研究、注釋、闡發的議論之學。在先秦時代,各學派的經典文獻,都可以稱為經。到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經”字便基本上被儒家所壟斷了。所以中國曆史上所謂的經學,實際上專指對儒家經典的研究。儒家經典,從《周易》到《春秋》,到《爾雅》,內容十分廣泛。所以中國的經學,實際涵蓋著哲學、政治學、社會學、曆史學、文學、語言學等多種學科。應該說,經學是中國古代學術文化的基礎與主體,更是周、漢、唐學術文化的基礎與主體。

  一、周代的經與經學

  孔子以前的經書周代是經學誕生與奠基時期。這中間,孔子是一位核心人物。因為沒有他,就沒有儒家學派,也就沒有經學。

  孔子生活的時代,正當春秋晚期。經書既指儒家經典,照理說孔子以前就不能有經。但事實上,文獻本身則是先經而存在的。它們主要有:《易》,指《易經》,即現在《周易》中經的部分,是一部占筮書。所謂占筮,就是用蓍草卜卦。占筮時用五十根蓍草莖,抽去一根,把剩下的四十九根通過揲(分)、營的手法來成卦。然後根據所成的卦象參考占筮書來預測吉凶。卦象是由陰(——)陽(—)兩種符號的重疊與交易而構成的。如重疊三層,便組成八卦。八卦互相重疊,又組成六十四卦。把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並且給各卦作卦辭及爻辭,一般認為是周文王所為。與《周易》同時的古筮書,還有《連山》《歸藏》。二書已經不存。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台秦墓出土竹簡有《歸藏》,為了解其內容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書》,就是後世所說的《尚書》。《詩》,就是《詩經》,是詩歌的總集。詩是表達思想的,歌是詠唱語言的。把文字記錄的詩歌匯集起來,就是《詩》。

  《禮》,是指各種禮節儀式的書,後世專指《儀禮》,禮儀,是社會文明進步的產物。同時,禮對於維護社會秩序,鞏固尊卑製度,具有很強的作用。周禮,一般認為是周公所作,應該有可信度。當然,周公不可能一次將所有的禮儀全部製定出來。應該說,周禮是隨著其社會的需求而逐步發展完善起來的。《禮經·中庸》說:當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樂》,即所謂的《樂經》,是有關音樂的專書。樂的起源十分早。古人對樂十分重視,用它做教化的工具,並且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禮樂製度。

  《春秋》,本來是按年、時、月、日順序記事的史書的通名。周代大約自宣王以後,不僅周王室,而且各諸侯國也都有《春秋》。各國的《春秋》之中魯之《春秋》,最為有名,以致後人把《春秋》誤認為是魯國史書的專名。關於《春秋》的命名。有人認為古代隻分春、秋二季,沒有夏季、冬季、所以用“春秋”代表一年,實際上是不對的。稱為《春秋》隻是約舉或者簡稱而已。

  以上是孔子以前的經書,即所謂古六經。

  孔子與六經經書本身產生在孔子以前,但是孔子以後所傳的經書,卻都與孔子有關。下麵分經敘述:

  孔子與《周易》

  孔子與《周易》的關係,一般稱之為“讚”。讚,是輔、助的意思。也就是說,孔子對《易經》原書並沒有改動,隻是在經後麵作了輔讚。輔讚經,就猶如給經增添翅膀,所以也稱為“翼”。相傳孔子共作了十篇輔讚《易》的文字,所以稱為《十翼》,由於與經相對,所以又稱為《易傳》。

  現在的《周易》的《易傳》,分別為:一、二:《彖傳》上、下。解釋六十四卦的卦名、卦義和卦辭,隨原經分為上、下。三、四:《象傳》上、下。解釋六十四卦的卦名、卦義和爻辭,也隨原經分上、下。五:《文言》。解釋《乾》《坤》二卦的卦辭和爻辭。六、七:《係辭》上、下。通論《易經》,內容龐雜,篇幅較長,分上、下。八:《說卦》,主要記述說明八卦所象的事物,如雲:“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兌為澤”之類。九:《序卦》。解釋六十四卦的順序。十:《雜卦》。解釋六十四卦的卦義。因為不按照六十四卦的順序,而是錯雜解釋,所以稱為“雜卦”。

  以上《十翼》,事實上並不是同一時代的作品。據研究,其中有的可能較早,而大部分,則是戰國時代的作品,甚至要晚到漢初。可見已經不是孔子的《易傳》。不過它既然沿用了“十翼”的名稱,想必與孔子的《易傳》有一定關係。應該說,它是後世經學家對孔子《易傳》的補充與發揮。

  孔子與《尚書》

  孔子與《書》的關係,一般稱之為“刪”。我們知道,《書》本來是史官對統治者言行及朝廷大事的記錄,孔子以前的書篇很多。而孔子以後所傳《尚書》,據《書序》最多也隻有一百篇,說明後世《尚書》肯定是經人刪定過的。另外先秦文獻中引“《書》曰”,很多不見於今本《尚書》,卻見於《逸周書》。而《逸周書》,自漢人就以為是“孔子刪《書》之餘”。可見後世的《尚書》,確實是經過刪定的。

  關於孔子刪《書》,《尚書正義》引《尚書緯》記的比較具體詳細。它說:孔子尋求古代的《書》,一共得到從黃帝玄孫帝魁到秦穆公時代的書三千二百四十篇,孔子去遠取近,選取可以作為社會法戒的一百二十篇,以其中一百零二篇為《尚書》,以十八篇為《中侯》。書的記載固然不能全信,但也不能全不信。比如去遠取近、選取可以作為社會法戒者編為《尚書》的說法,就比較符合情理、符合事實,也符合孔子的主導思想。

  另外,正像《藝文誌》所說,孔子當時還作了《書序》。現在保存在《尚書》裏的《書序》(分散在各篇前),有人認為不是孔子所作,其實沒有道理。

  孔子與《詩經》

  孔子與《詩》的關係,一般也稱之為“刪”。《史記·孔子世家》載:“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後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始於衽席。”《漢書·藝文誌》也說:“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孔子純取周詩,上采殷,下取魯,凡三百零五篇。”應該是可信的。

  《詩經》三百零五篇,分為三大類,即《風》《雅》《頌》。《風》也稱《國風》,是地方民歌。包括《周南》《召南》《邶》《盶》《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正的意思,與《風》相對,指非民間的,即上層的、貴族的作品。《雅》分為《小雅》與《大雅》兩部分,《小雅》共七十四篇,《大雅》三十一篇。《頌》,是宗廟祭祀的頌歌,共四十篇。分《周頌》(三十一篇)、《魯頌》(四篇)、《商頌》(五篇)。所謂《商頌》,一般認為是周代宋國的作品。因為周成王封紂王的哥哥微子啟於宋(都城在河南商丘南)繼承商祀。

  孔子與《儀禮》

  孔子與《禮》的關係,一般稱之為“綴”,即采輯編綴。孔子一生好禮,小時候“為兒嬉戲,常設俎豆,設禮容”。後來又“適周問禮”。平時“入太廟每事問”,處處留意禮。周遊列國期間,也沒有放鬆對禮的演練。曾經與弟子們在宋國一棵大樹下習禮,被宋國的司馬桓?砍了大樹。所以,由他把周魯的各種禮儀采輯起來加以整理記錄,是完全可能的。

  《儀禮》共十七篇,各篇篇名分別為:《士冠禮》《昏禮》《士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大射禮》《聘禮》《公食大夫禮》《覲禮》《喪服》《士喪禮》《既夕禮》《士虞禮》《特牲饋食禮》《少牢饋食禮》,《有司徹》。

  孔子與《樂》

  孔子與《樂》的關係,一般稱為“正”。《論語》裏記孔子的話說:“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所謂正,就是正它的曲調,使《雅》有《雅》的曲調,《頌》有《頌》的曲調,所以《雅》《頌》各得其所。因為當時《詩經》是配樂演唱的。除過配《雅》《頌》的樂以外,孔子所正的,主要應該是配合各種禮儀的樂。又因為古代禮樂不分家,有禮就有樂,如周武王滅商後舉行的典禮,就有樂相配,所以後世恒言“禮樂”。

  孔子與《春秋》

  孔子與《春秋》的關係,一般稱之為“修”。修,就是編修,就是作。我們知道,《春秋》本是編年體史書的通稱。孔子所修《春秋》,據內容知道它主要記魯國的史事,但是《春秋》裏還有不少周王室及其他諸侯國的事情,而魯國的舊史,“局於一國,其於列國,或赴告不全,甚或有所隱諱,不能得其實,即魯史載筆,亦未必無誤”。所以,孔子當時肯定還參考了魯國以外的史書。《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載:“孔子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興於魯而次《春秋》。”看來也是可信的。

  孔子作《春秋》的目的,主要是想通過貶、損來寄托自己的思想。“《春秋》之義行,而天下亂臣賊子懼”。這正是《春秋》被儒家奉為經典,並得後世後代封建統治者認可的主要原因。

  以上是孔子與《六經》,實際上也可以看做孔子的經學。孔子的經學,有四個特點,就是所謂的“不語怪、力、亂、神”。也就是說他不講怪異,不歌頌暴力,反對犯上作亂,不講牛鬼蛇神。這正是儒家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後世經學的基本思想。

  孔門之經學孔門,指孔子的弟子及後學。

  孔子定六經,主要是為了用來教學。所以,孔子的經學是最直接、最正統的經學。孔子死後,其門徒大的做到諸侯的卿相,小的為士大夫的教友,有的則隱而不現。真正傳經學的,隻有子夏、曾參等人。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衛國人,小孔子四十四歲。孔子死後他居西河,即現在的陝西東部黃河西岸地區“教授”,專門傳播經學。

  子夏於經學的貢獻,司馬貞《史記索隱》稱:“子夏文學著於四科,序《詩》、傳《易》、孔子以《春秋》屬商,又傳《禮》,著在《禮誌》。”

  所謂《序》,就是作《詩序》。《詩序》由“大序”“小序”組成,“小序”解釋各篇主題,“大序”概論全部《詩經》,均保存在今《毛詩》之中。

  所謂傳《易》,就是作《易傳》。子夏究竟作了哪些《易傳》,文獻沒有記載。今本《周易》易傳中,很可能有子夏的手筆。

  關於孔子以“《春秋》屬(囑)商”的說法,所指雖不特別具體,但子夏確與《春秋》有關。又據《風俗通》所載,《?梁傳》的作者?梁赤,是子夏的門人,而《公羊傳》的作者公羊高,相傳也是子夏門人。

  關於傳《禮》,一般認為現在《儀禮》中《喪服》一篇,為子夏所作。另外,子夏於《禮》有創立流派之功。

  子夏對經學的最大貢獻,應該是發明章句。“《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明章句,始於子夏”,是漢以來的說法。

  可見子夏於六經皆有貢獻。另外鄭康成以為,《論語》也是子夏等人撰定。後世繼承子夏之學的,主要是荀子。

  曾參,字子輿,魯國人,小孔子四十六歲。從孔子,主要學《禮》。今《禮記》中的《曾子問》,《大戴禮記》中《曾子立事》《曾子本孝》《曾子立孝》《曾子大孝》《曾子事父母》《曾子製言上》《曾子製言中》《曾子製言下》《曾子疾病》《曾子天圓》等十篇,都與他有關。《大學》《孝經》,相傳也是他作。《漢書·藝文誌》有《曾子》十八篇。後世繼承曾子之學的,是子思、孟子一門。所以後世以之為宋學之祖。而子夏,則稱之為漢學之祖。

  還有商瞿,字子木,魯國人,小孔子二十九歲。據《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孔子把《易》傳給商瞿,商瞿傳給楚人眪臂子弘,子弘傳給江東人矯子庸疵,庸疵傳給燕人周子家豎,家豎傳給淳於人光子乘羽,乘羽傳給齊人田子莊何,應何傳給東武人王子中同,中同傳給眫川人楊何。楊何漢武帝元朔中為中大夫。可見商瞿的《易》學傳流久遠。

  除子貢、曾參、商瞿外,孔子弟子中子遊、子張、子貢、原憲、公西赤、宰予等人,有的傳《禮》,有的問《易》,有的問《書》,有的學《詩》,也各有所傳。

  據《韓非子·顯學》記載,孔子死後,儒分為八: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據後人考證,顏氏傳《詩》為道,為諷諫之儒;孟氏傳《書》為道,為疏通致遠之儒,漆雕氏傳《禮》為道,為恭儉莊敬之儒;仲良氏傳《樂》為道,以和陰陽,為移風易俗之儒;樂正氏傳《春秋》為道,為屬辭比事之儒;孫氏傳《易》為道,為潔淨精微之儒。可見不僅各有所傳,而且已經有了致用之意,這些儒家,都是孔子的門人弟子所創。

  孟、荀之經學孟、荀,指孟子和荀子。孟子和荀子,是戰國時代最大的兩位經學家,所以以他們的經學來代表戰國經學。

  孟子的經學

  孟子名軻字子居,鄒國人,生活於戰國中期,孟子的經學,受傳於子思的門人。子思,一般認為是孔子的孫子孔?(字子思)。也有人認為是孔子的弟子原憲(字子思)。總之是孔門中人。孟子於六經均有研究。後人認為“知《易》者莫如孟子”,“知《書》者未有如孟子者”,“知《詩》未有如孟子者”,“知《春秋》未有如孟子者”,“達禮、樂之情,無如孟子者”。可見他的經學比較全麵。不過總體上說來,孟子的經學還是有他的特點,這就是讓經學為自己服務,把經書作為宣傳自己思想的工具,所以後世認為他是經學之祖。

  荀子的經學

  荀子名況,字卿,趙國人,時代稍後於孟子。荀子的經學,出於子夏之門,所治有《詩》《禮》《樂》《易》《春秋》五經,而於《春秋》則兼通三傳,於《詩》又兼開三家。

  關於《春秋》三傳之學,《左傳》受之於虞卿,傳之於張蒼;而其《荀子·大略篇》言春秋賢穆公善胥命,《王製篇》言桓公劫於魯莊,又言周公述職之事,全與《公羊傳》相合。

  關於《詩經》,他受自根牟子、曾申,下授大毛公毛亨,是為《毛詩》。《魯詩》,為魯人申公所作。而申公,則是荀子的學生,受《詩》於荀子另一學生浮丘伯。而《韓詩外傳》又引荀子說《詩》四十餘條。說明三家《詩》全出荀子。

  關於《禮》學,《荀子》書有《禮論》一篇。而他的政治主張,更提倡“隆禮尊賢”。

  關於《易》學,《荀子·非相篇》引《易》“括囊無咎無譽”以喻腐儒;《大略篇》說《易》之“鹹見夫婦”,又引《易》“複自道何其咎”,以讚美能變。可見他的《易》學比較活。

  總的說來,荀子對經學的貢獻,主要在經傳方麵。汪中《荀卿子通論》說:“自七十子之徒既歿,漢諸儒未興,中更戰國暴秦之亂,六藝之傳,賴不以絕者,荀卿也。周公作之,孔子述之,荀卿子傳之,其揆了也。”其說是中肯的。

  二、西漢經學

  《周易》學秦代基本上沒有經學。西漢初,惠帝除挾書令,開獻書之路,經學才逐漸得到恢複。所以,從總體上說,西漢是經學的恢複與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經學的特點,一是自漢武帝設五經博士,經學由私學變成了官學,得到了統治者的提倡,並成為知識分子做官食祿的必治之學;一是傳注之學興起,並形成不同的門派;一是今文學與古文學的形成與相互論爭。

  《周易》不在秦焚禁之列,所以一直傳授不絕。漢初最早傳《易》的,是田何。他的《易》學,受自孔子弟子高瞿的弟子眪臂的三傳弟子光羽。漢惠帝時田何年老,守道不仕,惠帝親自登門受業,所以他最終成為《易》學之宗。當時治《易》的,還有即墨成,官至城陽相;孟但,為太子門大夫。周霸、主父偃,也都“以《易》至大官”。田何弟子有王同、周王孫、丁寬、伏生,四人各有《易傳》數篇。漢武帝置五經博士,《易》博士楊何,即王同的弟子。丁寬從田何受《易》,學成以後東歸,田何對門人說:“《易》以東矣。”丁寬到洛陽後,又從周王孫受古義,號《周氏傳》。他自己又“作《易說》三萬言,以傳田王孫,為博士。王孫又傳施讎、孟喜、梁丘駕,於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學”。

  又有《京氏易》。京指京房(非楊何弟子京房),受《易》於孟喜弟子焦延壽,以善明災異得幸。

  以上各家皆列於官學,另外漢代民間《易》尚有費氏、高氏二家。費氏名直,治《易》長於卦筮,沒有章句,隻是用《彖》《象》《係辭》《文言》解釋上下經。後世稱讚費氏《易》為古文,而備受青睞。漢代陳元、鄭眾皆傳費氏之學。馬融又為之作傳,以授鄭玄。鄭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傳》。曹魏時期的王肅、王弼也為之作注。現在的《周易》,就是由這一係傳下來的。高氏各相,治《易》與費直同時,學出丁將軍(寬),也沒有章句,專說陰陽災異。

  《尚書》學西漢最早傳《尚書》的是故秦博士濟南人伏生,名勝。秦始皇禁《書》的時候,伏生把自己的書藏在了夾壁之中。不久大兵起,他也流亡異鄉。漢朝建立以後,伏生回去找所藏的書,隻剩下29篇,於是就用它在齊魯之間教授。漢文帝時,就準備召他進京,而當時伏生已九十多歲,不能上路,於是下詔太常,讓掌故官晁錯去跟他學,所學也是這29篇。

  伏生的弟子主要有張生和歐陽生,二人共撰《尚書大傳》。張生之學傳夏侯都尉,都尉傳其族子夏侯始昌,始昌傳夏侯勝,勝傳夏侯建,於是《尚書》有大小夏侯之學。歐陽生之學傳倪寬,寬又授歐陽生的兒子,世代相傳,到歐陽生的曾孫歐陽高,為博士。歐陽高的孫子歐陽地餘也為博士,參加石渠閣會,元帝時官至少府。兒子歐陽政王莽時為講學大夫。由此《尚書》有歐陽氏學。

  以上歐陽及大、小夏侯氏之學,是所謂西漢《尚書》三家今文學。《尚書》古文學出於孔氏。關於《古文尚書》的來源,《漢書·藝文誌》記載:“《古文尚書》者,出孔壁之中。武帝末(初),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列於學官。”所以,傳《古文尚書》的還是孔安國。《史記·儒林傳》載:“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起其家,就是興起了他的家法。這就是《古文尚學》學。《古文尚書》與《今文尚書》的不同,除了多出十六篇之外,還有文字方麵的差異。

  《詩經》學《詩經》雖屬秦代禁書,但詩可以口誦,所以實際上並沒有被禁絕。西漢一代,《詩經》學主要有魯、齊、韓、毛四家。

  《魯詩》,由魯人申培所傳。申培受《詩》於荀子的弟子浮丘伯,漢初教授於鄉裏。《齊詩》,最早始於齊人轅固。轅固景帝時為《詩》博士,傳齊人後蒼,作《齊詩》。《韓詩》,韓指燕人韓嬰。據《史記·儒林傳》,韓嬰文帝時為博士,景帝時為清河王太傅。他“推《詩》之意而為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間殊,然其歸一也”。其學傳於燕趙之間。《毛詩》,毛指趙人毛亨。毛亨受《詩》於荀子,作《故訓傳》,授毛?。當時人稱毛亨為大毛公,毛?為小毛公。於是世有《毛詩》之學。

  四家《詩》中,魯、齊、韓三家為今文,毛屬古文。實際上也隻有個別文字與訓詁不同而已。

  《禮》學漢初最早傳《禮》的是魯人高堂生。他所傳《士禮》十七篇,就是後世所謂的《儀禮》。高堂生的弟子徐生,善於“為容”(表演禮儀),文帝時為禮官大夫。後來世代相傳,孫子徐延、徐襄及其弟子數人都曾做禮官大夫。

  另外《禮古經》,與《古文尚書》同得於孔子舊宅壁中(一說出魯淹中,為河間獻王所得),共五十六篇,除去十九篇與高堂生所傳本相同的,多三十九篇,所以又稱“《逸禮》三十九篇”。

  《禮》除經以外,還有“記”。“記”是禮家關於禮的撰著。《漢書·藝文誌》著錄《禮》一百三十篇,相傳也出於孔壁。據鄭玄說,當時傳《禮》的有十三家,隻有高堂生及其五傳弟子戴德、戴聖的名字尚在。戴德(即大戴)傳《記》八十五篇,戴聖(即小戴)傳《記》四十九篇。

  還有《周禮》。《周禮》本名《周官》,為先秦古書。關於《周禮》的流傳,一般的說法,是漢武帝時有一個姓李的人得到了《周禮》,把它獻給了河間獻王,獻王發現缺《冬官》一篇,購求不得,就用《考工記》補足,然後獻給了朝廷,藏在了秘府,世人莫得見。一直到王莽時,劉歆請立博士,才顯於世。

  與《禮》相關的《樂》,秦火以後完全失傳,所以漢人無傳《樂》者。至武帝立五經博士,就不含《樂》,從此也就沒了“六經”之名。《漢書·藝文誌》有“《樂記》二十三篇”,隻相當於《禮》之“記”而已。

  《春秋》學孔子修《春秋》,敘事簡明,微言而有大義,所以後世弟子口說相傳,互有發明,於是形成了不同的門派,即所謂“傳”。漢代流行的主要有《公羊傳》《?梁傳》《鄒氏傳》《夾氏傳》和《左氏傳》。其中“《鄒氏傳》無師、《夾氏傳》無書”,所以下麵隻說三傳。

  《公羊傳》傳自公羊高。文獻記載:子夏傳《春秋》與公羊高、高傳其子羊,羊傳其子地、地傳其子敢,敢傳其子壽。至漢景帝時,公羊壽與胡母子都二人將所傳著於竹帛,而有了書。由於是公羊五世相傳而來,所以題稱《公羊傳》。胡母子都以治《公羊傳》景帝時為博士,弟子有公孫弘等。當時傳《公羊傳》的另一大師是董仲舒,也為博士。他以《春秋》災異推陰陽變易,著《災異之記》。弟子有褚大、殷忠、呂步舒等,皆至大官。胡母子都是齊人,所以漢代《公羊》學主要流行於齊。其特點是不重訓詁,重點發揮微言大義,重王霸,盛稱齊桓公,“為漢製法”,講災異神話,多妖妄之說、刻薄之語。武帝尊信《公羊》家,立博士,由此《公羊》學大興。

  《?梁傳》傳自?梁赤,係魯學,也不重訓詁,講微言大義。但“下筆矜慎,於事實不甚明了者,常出懷疑之詞,不敢武斷”。不重視王霸,“有儒者之風”。漢初傳《?梁》學的主要是江生。

  江生受《?梁傳》於魯申公,傳子孫。宣帝尊信《?梁》,閔其學將絕,征江生之孫為博士,選繼教授。甘露元年,召名儒蕭望之等人在殿中評議《公羊》《?梁》異同。當時《公羊》博士嚴彭祖、侍郎申瞚、伊推,《?梁》議郎尹更始、待詔劉向、周慶、丁姓等都參與辯論,結果蕭望之等人多從《?梁》。從此《?梁》之學大盛,周慶、丁姓均被拜為博士。《公羊》《?梁》雖均屬今文,但《?梁》的傳授方法則近似古學,所以後世有人以之為古文。

  《左氏傳》,本名《左氏春秋》,相傳為左丘明所作。漢人說《左氏傳》與經,猶衣之表裏。《左傳》與《春秋》的最大不同,就是敘事詳盡,可知其旨在采集事實,以考同異,不以訓詁為事,與其他解經之傳不同。“漢興,北平侯張蒼獻《左氏春秋》”。當時治《左傳》的還有賈誼、張敞等人。賈誼作《左氏訓故》,授趙人貫公,為河間獻王博士。又經貫長卿(貫公少子)—張禹—尹更始—尹鹹、翟方進一線傳到劉歆,平帝時,立《左氏傳》博士。班固說:“初《左氏傳》多古字古言,學者傳訓詁而已。及劉歆治《左氏》,引傳文以解經,轉相發明,由是章句義理備焉。”可知漢人《左傳》學也講義理。

  今古文之爭秦時社會上通行隸書。漢代相沿,從伏生傳的二十九篇《尚書》,一直到社會上流傳的其他各經,都是用隸書書寫的,當時也無所謂今文。後來魯共王在孔壁中發現的經書,都是用古文(戰國文學)書寫的,於是便把當時的文字隸書稱為今文,遂有了古文、今文的概念。孔壁中發現的古文經,有《古文尚書》《逸禮》《論語》《孝經》等,後來河間獻王從民間又得到了《周禮》等,張蒼獻的《左傳》也是古文。這些古文經典,後來都上繳朝廷,被藏在了秘府,民間莫得見。漢武帝立五經博士。

  成帝發秘府,命劉向校理舊文,於是古文始顯。劉向死後,哀帝又命他的兒子劉歆代理父職。於是引發了今古文之爭。古文經與今文經,本來隻是個別文字的不同,由於利祿的驅使,今文學家對經書任意發揮,以迎合統治者的需要,使得儒學逐漸宗教化,離原經越來越遠。所以到了劉歆,開始建議朝廷把古文經立於學官。這一建議,受到今文博士們的反對。劉歆便寫公開信(《移太常博士書》)指責他們。結果激起了更激烈的反對。劉歆的建議未能實現,他自己也嚇得做地方官去了。王莽掌權後。把劉歆召回朝中,使掌儒林。於是劉歆再次倡行古文,得到王莽的支持。結果《古文尚書》《左傳》《逸禮》《毛詩》都被立為學官,設立了博士,使古文經典第一次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古文經學由此得到了發展。

  三、東漢經學

  “七經”東漢是經學的昌盛時期,這一時期經學的變化,一是《孝經》《論語》升格為經,出現了“七經”的名稱;一是在今古文論爭中古文經逐漸由弱轉強,今文走向衰落。同時,還出現了一批著名的經學大師。

  自從漢武帝立五經博士,“五經”定稱,專指《易》《書》《詩》《禮》《春秋》。《春秋》雖有三傳。《禮》雖有《記》,均未尊之為經。所以一直至東漢初,還是五經。而到了東漢後期,開始出現“七經”的名稱。七經,是指原來的五經加上《論語》《孝經》。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言論的書,相傳為子夏等人共同撰定。西漢《論語》有三家,一是《古文論語》二十一篇,孔安國為之訓說;二是《齊論語》二十二篇,屬今文;三是《魯論語》二十篇,也屬今文,比較盛行。西漢治《論語》的學者除孔安國外,主要是王吉、張禹、夏侯勝等人。其中張禹最為有名。東漢初包鹹治《論語》,並作章句。賈逵治《古論》,“為之訓說”。後來鄭玄“就《魯論》篇章,考之《齊》《古》,為之注”,這也就成了後世《論語》的定本。

  《孝經》,是一部專講孝道的書,相傳為孔子授意弟子曾參而作。西漢《孝經》也有古文、今文兩本。《古文孝經》凡二十二章,孔安國為之作傳,昭帝時魯國三老獻於朝廷,劉向校書時校及。《今文孝經》十八章,傳之者有長孫氏,江翁、劉向“以《孝經》顏芝本比古文,除其繁惑,以十八章為定”,仍屬今文。東漢《孝經》升格為經,許慎、馬融傳古文《孝經》,各有注、說。鄭玄、鄭小同傳今文,為之作注,成為後世定本。

  今古文之爭與今文的衰落經今古文之爭,始終是圍繞著立博士而展開的。古文經王莽執政時雖一度立博士,但不久隨著王莽的垮台也就被廢止了。東漢初,光武帝立五經博士十四人,全是今文。於是便引發了東漢第一次今古文論爭。當時尚書令韓歆上書,建議立《費氏易》和《左氏春秋》博士。今文博士範升反對,引起論爭,而光武帝最終立了《左氏》學,結果論議嘩然,公卿大夫多次上朝廷爭,光武帝便又廢了《左氏》學。這場論事,最終雖然古文學派失敗了,但從此以後相信古文的人漸漸增多,皇帝也開始漸漸傾向古文。

  第二次論爭,是在章帝時,建初六年,賈逵入宮講《左傳》《古文尚書》《毛詩》,並具條奏《左傳》長於《公》《?》的地方,又為帝言《古文尚書》同異,又撰齊、魯、韓三家與《毛詩》異同。當時今文家李育出麵反對,作《難左氏義》四十一事。建初四年,詔李育與諸儒在白虎觀論五經,李育以《公羊》難賈逵,“往返皆有理”,結果古文家失敗。

  第三次是在桓、靈間。當時今文家何休作《春秋公羊解詁》,和他的老師博士羊弼追述李育的觀點,作《公羊墨守》《左氏膏肓》《?梁廢疾》,以難《左傳》《?梁傳》。鄭玄針鋒相對,作《發墨守》《針膏肓》《起廢疾》以批駁之。服虔也以《左傳》駁何休。結果《左傳》雖然沒有被立在學官,但今文學則日漸衰落,而古文學則日漸興盛了。

  今文學的衰落,主要是其自身的弱點所致。今文學最大的弱點,一是妖妄,一是煩瑣。因為今文學家從根本上是把經書作為升官進身的工具,所以他們必然要使經學為政治服務,因則往往用讖緯說經,使他們的經說中充滿荒誕不經的迷信邪說,時間一久,自然被人蔑視。另外他們對經文的解釋,支離蔓衍,極為煩瑣,一經之說,往往多達百餘萬字,少者也有幾十萬字。這種煩瑣的說教,自然也引人憎惡。

  古文經學的興盛及古文學家與今文經學相反,古文經學始終沒有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認與提倡,所以古文學家也用不著去講災異,去迎合統治者,去為政治服務。他們隻是把經書看成史料,把經學當成學術,去研究而已。他們的治學方法,是“通訓詁”“舉大義”,不搞煩瑣說教,所以古文學在民間得到發展。東漢由於光武帝一度立《左傳》博士、章帝好古文經,相信古文經的人愈來愈多,再加上今文學自身的弱點,所以古文經學在民間逐漸地占了上風,成了私學的主流,並進而興盛起來,最終取代了今文學。

  東漢一代,出了一大批古文經學大師,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賈逵、許慎、馬融、鄭玄。賈逵字景伯,扶風平陵(今陝西鹹陽西北)人。“弱冠能誦《左氏傳》及五經本文”。一生著經傳義詁及論難一百餘萬言。經他倡導,古文經典得到推廣傳行,他也成為“諸儒宗”。

  許慎字叔重,賈逵弟子,博通五經,當時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稱。撰《五經異義》及《說文解字》。《說文解字》,就是總結古文經學訓詁的成就而撰成的,並成為我國第一部文字學著作。

  馬融字季長,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才高博洽,為當世通儒,教養諸生,弟子千餘,著《三傳異同說》,注《孝經》《論語》《詩》《易》《三禮》《尚書》,使古文經學臻於成熟。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屬山東)人。曾師從京兆第五元先,東郡張恭祖,師從馬融,因而兼通今文、古文。他遍注《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論語》《孝經》《尚書大傳》等,又著《天文七政論》《魯禮盙?義》《六藝論》《毛詩譜》《駁許慎五經異義》《答臨孝存周禮難》等一百餘萬字,多傳於今。鄭玄注經,不拘家法,兼采古今,擇善而從。結果形成一家之言——鄭學。鄭學的盛行,使古文、今文的家法完全混亂,從而也加速並導致了今文學的完全衰落。

  白虎觀會議與熹平石經白虎觀會議,也是東漢經學中的一件大事。建初中,因今文學家楊終建言,章帝詔諸儒在北宮白虎觀論考五經異同,“共正經義”。當時參加論定的大儒有班固及賈逵、丁鴻、劉羨、魏應、淳於恭、張?、李育等人,章帝親臨稱製,並令班固記錄撰集其事,而成《白虎通義》,簡稱《白虎通》,又名《白虎議奏》,流傳至今。

  漢靈帝時,由於當時以甲乙科考試博士,致使諸博士互爭高下,以至發生賄賂蘭台私改經書文字以合私文的事。議郎蔡邕等人,又以為“經籍去聖久遠,文字多謬,俗儒穿鑿,疑誤後學”,便與五官中郎將堂溪典等一起上書,奏主正定六經文字,立石經。靈帝準奏,蔡邕便親自書寫,使工鐫刻石經立於太學堂前東西兩側。碑高一丈、寬四尺,前後兩麵刻字,每麵四十行,每行七十三字,共五十六通。包括《尚書》《周易》《春秋》《公羊傳》《魯詩》《儀禮》及《論語》,世稱“熹平石經”。熹平石經,是我國第一次將經籍文獻全文刻於石碑,這對經籍文字的統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唐代經學

  五經定本與《五經正義》唐代是經學的統一時期,突出的表現,就是五經定本《五經正義》的頒布及開成石經的刊立。而經學自身,又以音義、義疏及集解之學為發展特征。同時,經書的範圍,也擴大到九經、十二經。

  經書傳至唐代,已經“去聖久遠”,文字多有訛謬。太宗貞觀四年(630),詔顏師古於秘書省校定《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五經。顏師古名籀,祖父顏之推,是北齊名儒。他受詔集五經舊本,詳加校閱,多所厘正。校完以後,太宗又詔房玄齡集諸儒重加詳議。經過辯難答疑,諸儒及皆歎服。貞觀七年,朝廷將顏師古所校定的五經頒行天下,稱為“新定五經”。

  從此以後,五經文字統一,不再有師說之異文。這是唐太宗統一儒學的第一步。

  五經定本頒行以後,太宗又以“儒學多門、章句繁雜”,詔孔穎達與諸儒撰定五經義疏。義疏之學,起於六朝。至隋代,各經已均有義疏。孔穎達等作五經義疏,是一種帶有總結性的工作。貞觀十六年(642),五經義疏初稿完成,博士馬嘉運駁正其失,於是太宗下令重加裁定。到太宗崩逝,未能完工。永徽二年(651),高宗又詔進行校正,於是長孫無忌等人又作增損訂正。至永徽四年,始以《五經正義》之名頒布。其體例,是各經均選舊注一家,注下作“疏”,“疏”兼釋經、注,有疏通證明之意,所以征收繁富,發揮殆盡。從此,五經經義無異說。而且朝廷每年明經考試,均以之為準,所以被天下士民奉為圭臬。

  “九經”與四經注疏四經,指《周禮》《儀禮》《公羊傳》《?梁傳》。玄宗開元八年(720),國子司業李元璀建議允許習四經者入第,玄宗從之。至此,《三禮》《三傳》均上升為官方承認的經,有了“九經”之名。於是乎又出現了私家四經義疏。

  四經義疏,與《五經正義》體例完全相同。其中《周禮義疏》和《儀禮義疏》出現較早,作者均為賈公彥。二經義疏之注均用鄭玄。《?梁傳義疏》,為楊士勳作,注用範寧《集解》。《公羊傳義疏》,為徐彥所作,出現最晚,注用何休《解詁》。四經義疏雖皆私家所撰,但也得到了官方的認可,所以一直流傳至今。

  “十二經”及《開成石經》“十二經”,是指“九經”及《論語》《孝經》《爾雅》。《論語》《孝經》,本在漢人“七經”之內,曆來傳治不衰。《爾雅》,是一部專門解釋古詞詩的書,分為十九篇。其作者有以為周公所作,有以為孔子所作,也有以為子夏、叔孫通、梁文等遞增而成。《爾雅》本身雖不是經,但它是讀經的工具,所以自漢代學者就重視它。西漢武帝時犍為舍人及哀帝時劉歆均曾為之作注。東漢作注的有樊光、鄭玄等。晉代郭璞,一人作了《爾雅注》《爾雅音》《爾雅圖》《爾雅讚》,使《爾雅》之學漸盛。到了唐代,便升格成了經。

  唐文宗太和七年(833)二月,命唐元度覆定諸經文字。十二月,命於國子監兩廊刊立石經。至開成二年(837)十月告成,後世稱《開成石經》,至今仍完整地保留在西安碑林。石經的刊刻,較五經定本的頒布是又一大進步,它為經字以至經學的統一奠定了牢固的基礎,並為後世經書傳刻提供了可靠的版本依據。迄至今日,《開成石經》作為現存最早的十二經文字版本,仍發揮著它的作用。

  陸德明《經典釋文》陸德明名元朗,以字行。由隋入唐,任國子博士。所撰《經典釋文》,是唐人最有價值的經學著作之一。該書博采漢魏六朝以來音切二百三十餘家,兼取諸家訓詁,考證各本異同,凡三十卷,分為《周易音義》《尚書音義》《毛詩音義》《周禮音義》《儀禮音義》《禮記音義》《春秋左氏音義》《春秋公羊音義》《春秋?梁音義》《孝經音義》《論語音義》《老子音義》《莊子音義》《爾雅音義》,及《序錄》一卷,是漢魏六朝以來“音義”學之總匯。陸德明采諸本、訪異同,撰成《經典釋文》,保存了大量唐以前各經典中文字的音讀,不僅為後人閱讀研究諸經典提供了方便,而且為研究這一時期的語音變遷提供了重要資料。《經典釋文》的體例,一般都是摘采單字注音、釋義,或直注直釋,或引各家說,或引《爾雅》《說文》。對版本文字的異同,也多有考證。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從日記到作文
6西安古鎮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