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都邑及建築

  早在中國原始社會末期,已產生了都邑,西周時期,都邑有了較大的發展,並出現相當規模的王宮建築。到秦、兩漢和隋唐時期,隨著大一統封建集權帝國的不斷擴張和壯大,前後作為天下中心的鹹陽、長安及洛陽等都城,無論是在占地麵積、人口數量,還是在建築設計等方麵都繼續發展,形成了同期世界曆史上最為恢弘、壯觀的都市。

  一、周朝的都邑及建築

  西周的都邑及其變遷發源於今陝西關中西部的周族,在公劉時期已在豳(今陝西彬縣東北)建立了城邑。以後,周族因受到北邊戎狄人的壓迫,遂在首領古公皗父的帶領下遷往岐山下的周原(今陝西岐山東北)。周人在此開墾土地,營建了城郭,此即“岐邑”,後又被稱作“太王城”,並定國號為“周”,在周原遺址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已初步展示了當時宮殿、宗廟、陵墓以及作坊的情況。

  從建築的角度來看,早周的都邑、屋室屬於土木建築。其結構由夯土台基、夯土牆壁和木梁構架的屋頂組成,與商代建築的基本特征一脈相承。已故著名建築史學家梁思成在《中國建築史》中曾對中國獨特的土木建築主要特征指出:其一,以木料為主要構材;其二,利用構架製之結構原則(即梁柱式建築)。而這種建築手法正基於當時黃河中遊豐富的木材及黃土資源。經過周人對土木建築的繼承和發展,使得這一風格的建築方式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與商朝明顯有所不同的是,周原出土的宮室遺跡中有許多瓦,包括板瓦、筒瓦和瓦當。需要指出的是,屋瓦在建築中的出現要算是一種突出的進步。

  為了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周文王將都城遷往灃水流域的豐(今陝西戶縣東),以後,西周的國都雖然遷移,但豐京依然是一處重要的政治都邑,周朝的宗廟便保留在此地,成王、康王、穆王及恭王等也都曾在此發號施令。

  據現代考古發掘證實,豐京遺址麵積大約有6-7平方公裏,已經出土了十餘處大型夯土基址,組成了成片的建築群體。其中最大的一座主體建築遺址呈“T”字形平麵,在基址附近還有用燒製的陶管鋪設的排水設施。顯而易見,這一組龐大的建築群體是屬於西周王公貴族居住的宮室,也有可能是王室的宗廟。

  武王即位後,繼續將都城東遷到灃水東岸的鎬京(今陝西長安北)。史詩稱:“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鎬城周圍的地勢明顯較舊開闊。事實上,鎬與豐因近在咫尺,所以通過橋梁保持了兩地的密切聯係,又有豐鎬的並稱。

  西周國都鎬京西周的國都一直在鎬京,前後曆時達257年之久。

  據成書於春秋時期的《周禮·考工記》記載,鎬京城的布局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城市呈方形,方九裏,每邊有三座城門。城中的街道為九經九緯,左有宗廟,右有社壇,朝堂在宮殿前,市場則在宮殿後,總體市容相當整齊。然而,這一記述因尚未得到考古發掘的有力證實,所以未必完全可信。不過,從目前鎬京遺址出土的大量實物情況來看,鎬京城的規模不小,應當包括天子居住的宮殿、貴族及平民的居住區,還有手工業作坊區及陵墓等等設置。如在其遺址中多次出土了青銅器、陶器、玉器和蚌器等等器物以及十餘處車馬坑,更重要的是發現了許多組夯土台階、門廳等建築遺跡。

  東方重鎮——雒邑西周在滅亡商朝之後,為了加強對東方廣大地區的控製,於是營建了雒邑(今河南洛陽)城,並給其以“成周”之名,與鎬京的“宗周”相對稱。雒邑在西周時期一直作為東方的政治、軍事中心而存在。到犬戎攻殺幽王、焚毀鎬京後,平王遂將國都完全遷往雒邑(又名王城),雒邑又成為東周的政治中心。到秦最終消滅名存實亡的東周,雒邑作為都城存在了515年。

  據史書記載,雒邑城一千七百二十丈,郭方七十裏,從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經過不斷的考古發現,在雒邑城的遺址中不僅出土了大量的文物,而且發現了夯土城牆的遺存。從建築的角度上看,此時繼承了以往的土木建築方法,在技術上又有所進步。

  二、秦國和秦朝的都邑與建築

  先秦時期秦都的變遷先秦時期,秦人最早的活動中心在今甘肅天水一帶。以後,秦莊公因征伐西戎有功被周宣王封為西垂大夫,其都邑定於西垂(今甘肅禮縣)。到西周末年,秦國力量已經強大起來,其疆域也由西向東不斷擴展。在此背景下,秦襄公將都邑遷移到皘邑(今陝西隴縣南)。此後,秦人還先後以皘渭之會(今陝西寶雞縣西)、平陽(今陝西寶雞縣東)等地為都邑。1978年在寶雞太公廟一帶發掘的一處秦銅器坑,就很可能是當年秦國平陽宮或宗廟的遺物。但值得指出的是,以上都邑存在的時間都不是很長的。

  秦德公元年(前677),隨著領土的進一步向東擴大,秦國的都邑再度東遷到雍城(今陝西鳳翔南),至靈公時才遷都涇陽(今陝西涇陽)。涇陽作為國都的時間並不長,秦獻公即位後便因為涇陽狹小而將都城遷往櫟陽(今陝西臨潼櫟陽鎮東)。秦國定都櫟陽35年,至孝公時最終將國都遷往鹹陽(今陝西鹹陽東北)。

  秦國都城雍城雍城作為秦都一直存在了大約250年,是先秦時期秦國定都時間最長的地方,成為當時西部最宏大、壯麗的城市。

  據現代考古發掘掌握的情況看,秦雍城城垣大致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形狀,其東西長約3300米,南北寬約3200米,周長約13000米,其麵積大約11平方公裏。雍城周圍有白起河、雍水、鳳凰泉水及人工城河環繞。目前遺留下來的部分夯土城牆高1至7米多,厚達3至8米多,由此可以推測其城池之雄偉。史書記載,雍城內有大鄭宮、蘄年宮、橐泉宮等等宮殿。除此之外,城內還有宗廟、雍之宮、高寢、太寢以及倉庫等大型建築群。其中在城內西部發現的宮殿遺址有可能是“太寢”,即秦公居住、生活的宮殿。在城內南部,有祭祀祖宗的宗廟,其麵積達7000平方米。這些宗廟建築都呈坐北朝南之勢,由土木結構組成,其屋頂則為四麵坡式大屋頂。宗廟之外有夯土圍牆及宮門。在宗廟遺址內外,挖掘出181處各類祭祀坑。在宗廟以西發現了麵積為2萬多平方米的3號建築群遺址,從其基址及出土的各種遺物來看,這是一座布局嚴謹、氣勢恢弘的五進深院落建築群,很有可能是秦國國君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地方。而大型銅質建築構件的出現,反映了當時建築水平的提高和豪華的程度。另外,在雍城遺址內還發現了一處儲存冰塊的冰窖和幾處存積青銅器的窖穴。

  在雍城城內北部,有用於商業貿易活動的“市”,其東西長180米,南北寬160米,麵積大約有28800多平方米。在市場周圍也有夯土圍牆及城門,這顯然是一種封閉式的交易場所。在市場廢墟之中有許多秦半兩錢出土,說明其商業貿易活動之活躍。通過考古發掘,還揭示出雍城的街道分布:東西、南北方向都有4條大街,每條大街都長達3000多米,從而形成了縱橫交錯的街道網。

  位於雍城城內的北園,是當年秦國君主遊獵、消遣的園囿之區。唐朝初年,就在這一帶發現了10塊記錄秦君狩獵情況的石鼓。自1977年以來,在雍城附近的陵園區內陸續發現了13個秦公陵園,共探出44座大墓,有中字形、甲字形、國字形及凸字形等等。其中的秦公1號大墓,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先秦時期的陵墓,其深24米,長300米,麵積竟達5300多平立米,據分析可能是秦景公之墓。由此也可以從一個側麵反映出當時秦國君主的氣勢。至於秦國貴族以及平民的墓葬,在雍城城郊也有發現,並出土了大量的各種器物。

  秦朝首都鹹陽及其建築鹹陽作為秦都曆經八代君主,前後存在了143年。特別是在公元前221年至秦朝滅亡期間,鹹陽成為前所未有的大一統帝國的首都,在中國曆史上、乃至於世界曆史上占據了顯赫的位置。

  鹹陽不僅是秦朝的政治心髒,也是當時經濟文化的中心。通過四通八達的馳道、直道等交通線,鹹陽城與全國各地乃至於塞外保持了密切的聯係。

  鹹陽經過數代秦國君主的興修,形成了規模極為宏大、布局更為講究的都市。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鹹陽橫跨渭河兩岸,其城市布局采用了不對稱的建築群體組合形式,因地製宜,依山勢地形而修建城郭,突破了原來以宮室為中心的城市建設規劃認識。就鹹陽的建築分布而言,渭河以北集中了政治性的宮殿群——鹹陽宮城,所謂“南臨渭,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複道周閣相屬”。鹹陽宮是秦孝公至秦始皇時期處理政務和宴請百官的主要場所。秦滅六國後,在鹹陽宮周圍又興修了各具特色的“六國宮殿”。另外,手工業作坊和市場也匯集於渭河北岸。在渭河南岸,則有長安宮、章台宮、興樂宮、甘泉宮、華陽宮、信宮以及阿房宮等等宮殿群;同時還有上林苑、宜春苑等皇家園囿以及祖廟和陵寢。由於渭河橫穿過整個鹹陽城,所以為了方便南北岸往來,當時建有一座寬六丈、長二百八十步的大橋。當年的鹹陽城是否有城牆,目前尚無定論。

  輝煌壯麗的鹹陽城雖然是許多代修建的產物,但其迅猛的發展無疑卻是在秦始皇時期。在統一後的第二年,便在渭河南岸修建信宮和甘泉前殿。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在渭河南岸的上林苑中營造了規模宏大的朝宮,其前殿稱阿房宮。阿房宮之壯美宏巨,在中國曆史上極富盛名,後世詩人曾有“蜀山兀,阿房出”的詩句,形容其雄偉的姿勢。據司馬遷記載:僅阿房宮大殿的麵積,東西就有五百步(折合約750米),南北達五十丈(折合約116米),上麵可容納一萬餘人,下麵可豎立五丈高的大旗。此外,當時興建的離宮別館多達七百餘所,遍布函穀關內外及渭水南北兩岸。

  目前通過考古發掘工作,已經掌握了秦都鹹陽宮殿的許多情況。如1974年至1975年,在鹹陽市窯店鄉牛羊村北原之上發現了一座宮殿遺址。這一“秦鹹陽宮一號宮殿遺址”,其基址是一座高出地麵6米,下深5米的大型夯土台基,東西長60米,南北寬45米。從出土的情況來看,當年在這座台基上聳立著三層構架的殿宇,其內部由諸多用途不同的屋宇組成,另外,又有多處排水池和陶製下水管道。在這一遺址上還出土了許多精美的建築材料,像多種飾紋的鋪地磚、空心磚、筒瓦、板瓦、各種動物紋瓦當和植物紋瓦當、雲紋瓦當、金屬構件以及壁畫殘片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宮殿在設計上對各房間的功能、結構、采光及排水等方麵都有合理的安排,並且將分散的布局融會於一處。這些都反映了秦代建築在技術上有顯著的進步和提高。

  從“秦鹹陽宮一號宮殿遺址”出土的情況看,中國古代土木建築的基本技法及風格在秦朝都得到了成熟的應用,如梁柱式構架、高台基、翼展式屋頂以及對稱格局等等。另據推測,以後影響巨大的鬥拱技術很可能也已使用。

  諸多手工業作坊和市場遺址的出土,則說明在秦都鹹陽中手工業、商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規模也達到空前的水平。

  秦朝時期,興修陵墓的工作深受帝王的重視,而這也從一個側麵折射出了當時的建築風貌。在諸多秦陵中,毫無疑問以秦始皇陵最為突出。秦始皇不僅生前為他修建了豪華的宮殿,而且還為其死後準備了同樣豪華的陵墓,這便是與阿房宮齊名的驪山陵。

  秦始皇陵規模極為宏大,分內外兩城,內城方形,周長2525.4米;外城為長方形,周長6294米。現存陵丘高76米,底部為485×515米。據曆史記載,秦始皇陵內築有各式宮殿,陳列著各色珍奇珠寶,用明珠做成日月星辰,用水銀鋪成江湖河海。通過現代考古挖掘工作,不僅古人的這一記載得到了證實,而且揭示出更為豐富多彩的內容,包括周圍陪葬的名聞天下的兵馬俑坑。

  到秦朝滅亡之後,鹹陽才喪失了國都的地位。

  三、兩漢的都邑與建築

  漢長安城的設計與布局長安本是秦朝鹹陽城渭河南岸一個鄉聚名稱,當年曾建有興樂宮等宮殿。西漢長安城的建立便首先從修複興樂宮開始,並改其名為長樂宮。到公元前200年,長樂宮工程結束,漢高祖率群臣從櫟陽遷入新都城長安。

  漢長安城位於今陝西西安城區西北10公裏之處。據考古發掘,長安城布局基本呈正南北向。長安城城牆上窄下寬,基址寬16米,高10米以上,牆體由版築夯土建成。其周圍長25700多米,相當於當時的六十多裏長,總麵積達35平方公裏。長安城垣共有十二座城門,即每麵有三個城門,其中東麵由北向南依次為宣平門、清明門、霸城門,南麵由東向西依次為覆盎門、安門、西安門,西麵由南向北依次為章城門、直城門、雍門、北麵由西向東依次為橫門、廚城門、洛城門。每個城門上設城樓,下設三條門道,每條門道寬約8米,可以並行四輛大車。城內街道縱橫交錯,有“八街(縱街)九陌(橫街)”之稱。街道三道並列,與城門的三個門道相連接,其中中央大街特別寬敞,是皇帝專用的“禦道”。當時長安的街道不僅開闊,而且路兩邊還種植了槐樹、楊樹及柏樹等,樹木相連,蔽日成蔭。全城中部和南部幾乎全是宮殿區,占全城三分之二左右。城西北角為東、西市,是長安的集中商業活動區。另外,東、西市不僅僅是商業區,而且是手工業區,市內還有官府的手工業作坊。

  在長安城北郭以北,有五個陵邑(即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和平陵),在東郭以外有二陵(霸陵、杜陵),這裏也居住著從各地強製遷移來的大批富豪。諸多陵邑實際上構成了國都長安的外圍區域。另外,長安城外還有龐大的皇家園囿——上林苑,位於今天渭河南岸的藍田以西,周至、戶縣以東廣大地區,方圓三四百裏。在上林苑內,湖池星羅棋布,離宮別館此起彼伏。在長安城外西南郊的昆明池,昆明池接納樊川、杜曲諸河流,又通過兩條渠道將水引入長安城裏。

  漢長安城的宮殿與建築西漢時期,長安城有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明光宮、桂宮以及北宮等宮殿群,其中以長樂、未央宮和建章宮三座宮殿區規模最為宏大。長樂宮位於長安城東南部,據考古探測,長樂宮周長10600米,麵積約6平方公裏。其宮牆為版築夯土牆,基址厚20米,四麵均有一座宮門。在長樂宮東、西兩麵宮門之外,建有闕樓,稱東、西闕。長樂宮坐北向南,內有14處主要宮殿。長樂宮是西漢初年的皇宮,惠帝以後,因皇帝遷往未央宮,這裏遂成為專供太後居住的場所。

  未央宮位於長安西南部,是西漢時期皇帝主要活動和居住的場所。經考古探測,未央宮周長8560米,麵積約5平方公裏。其內部有70多處殿閣,巍峨壯觀,氣勢恢弘。

  建章宮建於長安城西上林苑中,“度比未央”,而奢侈豪華的程度又過之。建章宮周長達二十多裏,其內殿閣林立,號稱“千門萬戶”。

  西漢的建築工藝已明顯取得進步,如磚、瓦等建材的質地和紋飾更為講究,而木構架的結構技術已漸趨完善。在這一時期,抬梁式、穿鬥式這兩種主要構架結構技法得到了成熟的運用。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土木建築所特有的“鬥拱”在此時明確出現。

  西漢長安城的經濟文化西漢時期,長安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其規模之大,超過古代羅馬城三倍以上,在同期世界城市中罕有與之匹敵者。長安人煙稠密,根據曆史文獻記載,西漢末年長安人口有二十四萬。而現代有人依據考古發掘的情況推測,長安人口應不少於五十萬。長安城的手工業非常發達,各種作坊相望於道,為宮廷以及市場提供著琳琅滿目的貨物。與此同時,長安的商業也很繁華,有所謂“九市開場”之說。關於“九市”,曆來說法不一。陳直先生認為:“今可考者,有柳市、東市、西市、直市、交門市、孝裏市、交道亭市七市之名,此外尚有高市”。長安九市,其六在道西,其三東在道東。市場集中在城西的原因,主要在於城東為貴族官僚居住區,屋宇高大,空閑較少。另外,城西接近渭橋,交通便利,這也是商賈雲集的重要原因。

  隨著對外經濟交流的不斷擴大,長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將當時國內的絲織品、瓷器以及鐵器等商品銷往西方世界;與此同時,長安又吸收了中亞、西亞的大批客商前來貿易,匯集了無數異域的貨物,從而成為海內外的國際大都市。

  西漢長安城獨特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基礎,極大地推動了文化的發展。漢武帝時期,設立太學和五經博士,吸收了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前來讀書,太學生多達千餘人。同時,長安城內聚集了大批文人學者,而在石渠閣、蘭台等等藏書機構中薈萃了大量的圖書石刻,這些都對文化的發展和傳播產生了重要的作用。

  西漢的其他重要城市西漢時期,由於商業的繁榮,各地出現了許多大都市。除長安之外,洛陽、臨淄(今山東淄博)、邯鄲(今河北邯鄲)、宛(今河南南陽)以及成都(今四川成都)等都是當時著名的大都市。其中洛陽水陸交通方便,是關東重鎮。臨淄絲織業發達,人口密集,是齊魯地區的中心。邯鄲是黃河以北的商業中心。宛是南北交通要道,冶鐵業很發達。成都的手工業,特別是蜀錦,馳名全國。

  西漢的城市,不僅在中原地區星羅棋布,而且在南方地區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如江陵(今湖北江陵)“西通巫、巴,東有雲夢之饒”。吳(今江蘇蘇州)“東有海鹽之饒,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列,亦江東一都會也”。番禺(廣州)則是當時對外貿易的重要城市。

  東漢國都洛陽的布局及其建築東漢都城洛陽位於今河南洛陽郊區白馬寺東側,依山傍水,其前身為周朝的成周城、秦朝的呂不韋城。據文獻記載,洛陽城垣東西長“六裏十一步”,南北長“九裏一百步”。通過現代考古探測證實,洛陽城垣東麵長3895米,西麵長4290米,北麵長3700米。由於南麵城垣已經被洛水衝毀,所以今天無法尋覓到其蹤跡,不過如以東西城牆之間距離計算,其長度大致為2400米。城郭周長約14多公裏。也就是說,洛陽城大致呈不規則長方形,當時的洛陽城共有十二座城門,其中東牆由北向南依次為上東門、中東門、?門;南牆由東向西依次為開陽門、平城門、小苑門、津門;西城垣由北向南依次為上西門、雍門、廣陽門;北城垣由西向東依次為夏門、穀門。在城內縱橫交錯著二十四條街道,直達各城門。

  東漢洛陽城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以往都城設計的原則,其中宮城位居中央,又分南、北兩宮,其間宮殿林立,樓閣相望。在洛陽宮殿中,史籍對北宮正殿——德陽殿記述比較詳細。該殿東西長三十七丈四尺,南北寬七丈。所謂:“周旋容萬人,陛高二丈,皆文石作壇,激沼水於殿下,畫屋朱梁,玉階金柱”,遠望極其巍峨壯觀。

  除了宮室、衙署之外,在當時的洛陽城內偏北位置有一部分市場存在,還有一些市場則分布在諸城門之外。如:東門外有馬市,北門外有金市等等。至於居民居住的地方都設置“裏”,到北魏時期洛陽依然號稱有“二百二十裏”。在洛陽城外,帝王依舊廣設園囿、池沼,諸如上林苑、芳林苑、西苑、長利苑、靈芝池以及禦龍池等等,作為遊獵、觀賞的地方。

  就建築的角度來看,東漢的都邑建築在風格上基本繼承了西漢的遺風,又在以往技法的基礎上有某些進步。如鬥拱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的地步,使用極為廣泛,出現了多級鬥拱,即自牆壁出拱或梁以挑承櫨鬥,其上施拱,也有柱上施櫨鬥者,所謂“一鬥三升”。鬥拱的普遍使用,不僅見於文獻記載,而且在石闕、畫像磚以及明器上都有反映。

  東漢洛陽的城市經濟與文化東漢時期,洛陽城的商業相當繁榮,傳統都邑“麵朝後市”的格局有所突破,在洛陽城中除了常設的幾個市場外,還出現了粟市、書肆等市場。東漢著名思想家王充早年在洛陽時,因家貧無力買書,就常常到書肆中看書。各種日用百貨、奢侈品充斥市場。東漢洛陽的手工業也很發達,絲織、錦繡、造紙、冶鐵、製陶以及漆器等產品都很有名。

  在東漢時,洛陽城中的文化教育事業有突出的表現。當時,這裏既有規模宏大的太學,最多時曾吸收了三萬多學子前來就學,也雲集了全國著名的文人、學者。靈帝在位時,還刻寫出著名的“熹平石經”(五經)。此外,洛陽外又有收藏圖書的東觀、觀測天文的靈台等等設施。據傳為我國最早的佛寺——白馬寺,也建造於明帝時洛陽城東。

  四、隋朝的都邑與建築

  隋朝國都大興城的設計與布局隋文帝登基後第二年下詔重新營建新都城。新城的地址選擇在長安舊城的東南方,北枕龍首原,南對終南山。當時,左仆射高皛總負責建設,而實際主持這項工程設計和監督者則是太子左庶子宇文愷。到當年年底,工程大體完工。由於隋文帝在北周時曾受封為大興公,於是,新城便被取名為大興城。

  宇文愷是中國曆史上傑出的規劃設計家,其施工順序是“先築宮城,次築皇城,次築外郭城”。從平麵布局來看,大興城包括外郭城、宮城及皇城三部分。其中外郭城大致為正方形,東西城垣長9721米,南北城垣寬8651米,總周長約36.7公裏,麵積大約為83平方公裏。從考古出土掌握的情況看,外郭城牆仍為版築夯土結構,城垣基址寬達9至12米。在城垣約3米外則是寬9米、深4米的護城河。全部外郭城共有十一座城門,除了城牆北麵為二座城門外,其餘東、西及南三麵城牆皆為三座城門。其東牆由北向南依次為通化門、春明門、延興門;南端由東向西依次為啟夏門、明德門、安化門;西城垣由北向南依次為開遠門、金光門、延平門;北城垣由西向東依次為光化門和華林門,分別位於宮城兩側。除了南麵正南門——明德門為五個門洞外,其餘每座城門依然保持三個門洞的設計。

  在大興城外郭內,東西向有十四條大街,南北向有十一條大街,縱橫交錯直達各城門,其中通往東、西和南麵城牆三個門的六條大街是城內的主幹街道,極為寬敞。密布的大街將外郭城分成排列整齊的坊市,以起全城南北中軸線作用的朱雀大街為界限,形成東、西兩麵對稱的街區、坊市。坊是官吏和百姓居住的場所。全城共有108坊,從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當時城內各坊都有圍牆,人們出入必須經過坊門。在外郭內,還有與坊同時並存的市,即在東、西城區各有一處占二坊的市場,稱作“東市”“西市”,是為商業集中的街區。

  宮城位於大興城內正北,是皇帝居住和聽政的地方。宮城之內又分為三部分,即:居中的皇宮——大興宮、東麵太子居住的東宮、西麵普通宮女居住的掖庭宮。

  皇城位居宮城之南,其北牆就是宮城南牆,此處是隋朝中央機構所在之地,四麵皆有門保持與外界的聯係。另外,在皇城南牆之內,依照“左祖右社”的傳統規矩,也在東西兩側分設祖廟和社稷壇。

  隋朝對都城中的供水問題十分重視,先後開鑿了龍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等水渠,分別將周圍的諸水引入城內,既滿足了飲水需要,同時也美化了環境。

  隋朝東都洛陽隋煬帝即位後,為了加強對東方的控製,在大業元年(605)下令營建洛陽。當洛陽城建成之後,其作為陪都獲得了“東都”之名,以與位於關中的西京長安區別。值得指出的是,隋煬帝在位期間,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東都洛陽度過的,這裏一時成為事實上的政治中心。

  東都洛陽建立於漢魏故都以西,其城製依照長安,包括外城郭、宮城和皇城三部分。外城郭周長27516米,呈不規則正方形,其以洛水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在外城郭之內同樣有坊市設置。

  五、唐朝的都邑及建築

  唐都都城長安的布局與改造李淵建唐稱帝,定都於隋故都之上,隻是將大興城重新改名為長安城,並對都城進行了一些改造。這項工作始自唐太宗李世民,經過高宗、玄宗基本告一段落。對長安城的重要擴建工程有修建大明宮、興慶宮以及部分街道改建等。貞觀八年(634),唐太宗李世民修建永安宮。次年,將此宮改名為大明宮,高宗進一步擴建之。重修後的大明宮在規模上足以與太極宮匹敵,而在氣勢上則超過了太極宮。宮北牆長1135米,南牆為都城外郭北牆東段,長1674米,西牆長2256米,東牆則呈現出向西北方傾斜線,長度為2610米,麵積約3.3平方公裏。大明宮內平麵建築設計依據的是“前朝後寢”的原則,前朝由含元殿、宣政殿組成,是皇帝視朝聽政之所;內朝主要有紫宸殿、蓬萊殿、麟德殿、金鑾殿及延英殿等等,是皇帝起居和召見個別臣子的場所。在內庭還有供天子、妃嬪遊樂的太液池、蓬萊山等山水園林。由於大明宮位於龍首原之上,其宮殿更顯得巍峨壯觀,向西可以俯視京師城區。又由於大明宮位於太極宮(宮城)東北,所以在當時被稱為“東內”,或稱“北內”,而太極宮則被稱為“大內”,或“西內”。

  目前,唐朝大明宮遺址經過長期的探測、發掘,已大致可以複原出其非凡的風貌。如大明宮正殿——含元殿,殿基高出地麵15.6米,大殿本身東西長60米,南北寬40米;進深四間,寬十一間,每間廣5米。在大殿外四周有寬5米左右的玉石階梯三級,殿前兩側各建有一座閣樓,整個建築主次分明,布局協調。在大殿及閣樓前麵則是寬廣的殿庭,當年唐朝皇帝曾在此舉行過大型歌舞會,也曾舉行過閱兵儀式。

  麟德殿的建築更具特色。麟德殿坐落於太液池以西隆起的高地上,其坐北朝南,由前、中、後三大殿組成。殿麵進深十七間,寬十一間。其中中殿為主殿,進深五間,長九間,前後殿進深三間,長九間。氣勢極為恢弘,其麵積大約等於保存至今的明清北京故宮中的太和殿的三倍。值得一提的是,三殿相連的建築形式,在唐朝之前尚未發現,所以麟德殿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有獨特的地位。

  唐朝對國都的第二項重要擴建工程——興慶宮,建於玄宗開元二年(714),以後又幾度擴充。興慶宮位於長安城外郭東牆春明門內北側,因其位居大明宮以南,所以被稱為“南內”。在宮城之內,由一堵大牆分隔成兩個區域,其中北麵為宮殿區,有興慶殿、南熏殿、大同殿等等建築;南麵為風景園林區,其中心為龍池(興慶池),周圍點綴著勤政務本樓、長慶殿、花萼相輝樓及沉香亭等等殿閣、樓台。到“安史之亂”發生後,興慶宮逐漸受到冷遇,此後的皇帝又遷回大明宮。

  唐都長安的其他建築風格在當時的長安城內,除了高大巍峨的宮殿建築群之外,還有數不清的府邸民宅和寺院道觀等建築,它們也姿態各異,從另一個側麵體現了唐朝建築的特色和成就。就住宅而言,大致皆為對稱布局的庭院式建築。其中達官貴人的府邸,多采用回廓環繞房屋的設計方法構成大四合院;普通百姓家則或由房屋直接圍繞成平麵狹長的四合院,或用木籬笆、茅草屋建成簡單的三合院。這種四合院式的建築,反映了追求尊卑、主次的封建等級觀念,同時也具有保護隱秘的功能。如敦煌壁畫描繪的一座大宅院;其以廊廡將整個宅院分為前後兩院。前院進深較淺,起到保護和過渡到正院的作用。後院寬闊,其中心建有該台基的重樓,氣派非凡。四周的廓廡既有走廓的功用,也是住房的一部分。另外,在宅院外側還有馬廄,飼養著許多匹馬。從這幅畫的畫麵可以看出這是一位有財勢的官宦人家的宅第。

  在高宗、武則天當政之後,京城中高官顯宦的官邸越建越豪華奢侈,到“安史之亂”後,長安城內營造攀比之風更甚,成為當時朝政衰敗的一種突出標記。

  與官僚貴族爭奇鬥妍的豪宅相比,尋常百姓的屋舍就顯得非常簡陋,以至於杜甫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隋朝時期,佛教和道教已經極為昌盛,到唐代時此風更甚,於是佛寺、道觀遍布長安城內外。當時,在長安城內共有159座寺觀,分散於人口密集、熱鬧繁華的裏坊之中。由於得到了官方、民間的有力支持,寺觀建築大都壯觀、宏大。如慈恩寺“重樓複殿,雲閣洞房,幾十餘院,總一千八百九十九間”,這裏還有著名的佛塔,即大雁塔。

  大雁塔建於永徽三年(625),由高宗支持玄奘法師設計建造,其用途主要是為了儲藏玄奘從印度取回的經像。武則天時期,對此塔進行了修複。該塔係外磚內土之塔,曆經千餘年歲月侵蝕,大雁塔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充分反映了唐朝高超的建築水平。

  唐都長安的市政設施和人口唐都長安城的街道雖在擴建城市的過程中小有變化,但基本上保持了隋朝的風貌,即維持了東西、南北縱橫交錯的格局。其中通往東西、南北城門的主要大街極為寬敞,寬達百米以上。最寬的大街是貫通太極宮、皇城朱雀門和外郭城正南門——明德門的朱雀大街,其寬度達155米,而其餘街道則在數十米之間。街道的這種處理方式,既適應了主次街道在交通上的實際要求,又突出了封建皇帝的無比尊嚴和權威。在當時的街道兩旁,還建有排水溝,種植著槐樹和榆樹等大樹。

  唐朝時期,在以往的基礎上繼續修建了許多條引水渠,如黃渠等等,形成縱橫交錯的供水網,使都城擁有了豐富的水源,既解決了城市的飲水問題,也滿足了美化宮殿、園林的需要。如三大宮殿區內的太液池、龍池和城東南巨大的曲江池風景區等,都因為獲得了足夠的活水,而變得優美動人。在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曲江池,其一半位於城內,另一半在城外。這裏早在秦漢時期已出名,隋朝時又加以疏浚。到唐朝開元年間,對曲江池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通過黃渠從南山將?水引入池內,形成約70萬平方米的水麵,環曲江池遂出現花樹密布、亭台輝映和煙水蕩漾的著名風景區,當年不知吸引了多少遊人在此流連忘返,又不知在此演出了多少悲喜劇。唐人有詩雲:“憶昔曾遊曲水濱,春來長有探春人;遊春人靜空地在,直至春深不似春。”(羊士諤《亂後曲江》)

  唐長安的人口雖無明確具體的記載,但從各方麵的資料來看,其人口大大超過前代、不少於百萬人是毫無問題的。唐人筆下便有“長安城中百萬家,不知何人吹夜笛”(岑參《秋夜聞笛》詩)之類的詩句。

  唐都長安的工商業、文化及對外交流為了滿足宮廷、官府及市民的需要,在唐都長安之內形成了發達的手工業,既包括官營作坊,也包括民營作坊。

  唐都長安的商業極為昌盛,東、西兩市匯集了名目繁多的各種店鋪和無數貨物,唐政府專門設立東、西市局及平準局進行管理。據記載,當時的東、西市各占二坊之地,市內又各有兩條東西、南北交錯的大街,將市場劃分為“井”字形九大街區。當時的商業行業被稱為“行”,兩市因經營的商品內容不同,而各自有二百二十個行業,諸如金銀行、鐵行、絹行、帛行、大衣行、肉行、魚行以及藥行等等。日本僧人圓仁根據自己親眼目睹的實景記載:會昌三年(843)六月的一天夜晚,東市曹門以西二十四行四千多家商鋪被大火焚燒,損失慘重。這一資料從側麵說明東市規模之大,而在唐人的眼中,西市比東市又要繁榮得多。除此之外,長安還有為客商存放貨物服務的邸店、為商賈存放貨幣服務的櫃坊和多種旅店,至酒肆茶樓、飲食攤點,更是數不勝數。這些熱鬧非凡的商業場景不僅見於有關史書,而且在當時的詩詞、小說中都有很多的反映,如《太平廣記》就收錄了許多描寫與唐長安市場活動有關的小說。

  還特別指出的是,當時的長安是著名的國際大都市,周邊國家、西域乃至歐洲的商人也被吸引而來,帶來了各種新鮮獨特的商品,極大地豐富了長安的市場和市民的生活。如在東、西市中就有不少胡人開設的出售波斯、阿拉伯貨物的店鋪,其中既有價值連城的珠寶,也有方便的胡餅。與此同時,長安又繼續保持了絲綢之路起點的地位,每年通過中外客商將國內大批貨物遠銷西方世界。

  唐都長安在當時還是全國的文化教育中心。屬於唐政府國子監管轄的國學六館(國子監、太學館、四門館、書學館、律館和算學館),是全國最高學府,不僅招收國內官宦子弟、民間俊傑之士和少數民族貴族子弟入學,而且接納諸如日本、朝鮮等外國留學生。這些留學生以及學問僧將其本國文化也帶到唐朝,甚至有些留學生還在長安定居、做官。長安的雕版印刷業已有相當規模,每年出版許多書籍,再通過書肆推向世人。

  唐朝時期,對外經濟文化交流非常廣泛,異域文化大量傳播,這便無疑從各方麵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唐朝的舞蹈和音樂在中國曆史上非常出名,既有聲勢浩大的宮廷樂舞,也有深受市民喜愛的民間樂舞,唐玄宗李隆基還親設“梨園”,教習音律;長安的百戲、雜技也很盛行,其中不乏異國他鄉的技巧高超者,每每吸引如潮般觀眾觀看。當年的長安城,上自帝王、下至百姓對各種體育活動都有著濃厚的興趣。比較流行的體育活動主要有打馬毬、蹴鞠(即足球)、角抵、拔河、秋千、放風箏以及下圍棋等等。

  唐朝時期,除了長安之外,還有東都洛陽、太原、汴州(今河南開封)、揚州、蘇州、杭州、益州(今四川成都)及荊州(今湖北襄樊)等等大都邑,無論是在經濟文化上,還是在人口數量上都遠遠超過了以往。其中又尤以揚州和益州最為繁榮,當時人稱“揚一益二”。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從日記到作文
6西安古鎮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