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4章 靖康恥,猶未雪——宋與金(10)

  正因為陳東在廣大軍民有極大的影響力,以致宋高宗都不得不傾心籠絡,一即位,便召陳東赴行在。陳東自丹陽(今屬江蘇)到應天府(今河南商丘),還未入對,李綱便已經罷相。性情耿直的陳東怒不可遏,立即奮筆上疏,力言說:“李綱不可去;黃潛善、汪伯彥不可用。”並請宋高宗還都開封、率軍親征,迎還徽、欽二帝。隻是這一次他沒能像以往那樣力挽狂瀾,反而引來了殺身之禍。在奏疏中,陳東還寫了一句關鍵的話,責備宋高宗“不當即大位,將來淵聖皇帝(宋欽宗)歸來不知何以處”。大意是你宋高宗不該當皇帝,將來宋欽宗回來,兩個天子,該如何相處呢?這樣的語氣,自然會令一肚子小算盤的宋高宗嫌恨不已,也成為陳東非死不可的根源所在。

  盡管宋高宗對陳東動了殺機,但一時之間卻不好公開表露。而陳東指名道姓地建議宋高宗罷黜黃潛善和汪伯彥,自然遭來二人的嫉恨,加上二人畏懼陳東在太學生中的影響力,便想尋找機會鏟除他,剛好此時發生了歐陽澈事件。

  歐陽澈(1097~1127),字德明,撫州崇仁(今屬江西)人。其年幼之時就已經長了一把漂亮的須發,顯得少年老成。成人後,慷慨尚氣,憂國憫時,善談世事,並敢於直言。他曾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但一直未能獲取功名。盡管身為布衣,他卻始終以國事為己任。

  靖康初年,金人大舉攻宋,宋軍節節敗退。歐陽澈向朝廷上安邊禦敵十策,但被州官扣下,未給轉呈。他又針對朝廷弊政,上書宋欽宗。但是此時金人已經攻破汴京,宋欽宗赴金營求和,訂立城下之盟。歐陽澈聽說後十分憤慨,對鄉人說:“我能口伐金人,強於百萬之師,願殺身以安社稷。有如上不見信,請質子女於朝,身使金營,迎親王而歸。”旁人笑他不自量力,他也不予理睬,打算徒步北上。

  這次出行,歐陽澈還帶上了三大卷上書,預備獻給皇帝。州官不便阻攔,便順水推舟地派處驛卒護送。但由於卷書太重,驛站無法傳遞,州官隻好派了幾個人幫忙扛著,一行人步行前往京城開封。

  到達南京行在時,宋高宗已經即位。歐陽澈立即伏闕上書,力言李綱不能罷相,黃潛善、汪伯彥、張浚等主和派不可重用,並請禦駕親征,以迎二帝。除了言辭激烈地痛斥投降派外,歐陽澈還“語涉宮禁”,指責宋高宗不以恢複故土為大計是因為身陷“宮禁寵樂”。這“宮禁寵樂”,自然是指宋高宗太過沉溺於溫柔鄉了。宋高宗還是康王時,即以好色出名。靖康之變後,金人曾經問及宋俘宋宮之事,宋俘提到康王時說其人“目光如炬,好色如父(指宋徽宗),侍婢多死者”。據說宋徽宗“五七日必禦一處女”,宋高宗“好色如父”,一即位便命開封府“買拆洗女童不計其數”。無論如何,皇帝如此好色總是件醜事,歐陽澈如此直言不諱,宋高宗自然惱羞成怒,心中殺氣騰騰。

  宋高宗很不高興,黃潛善和汪伯彥看在眼中,便借機密奏,請求誅殺歐陽澈,並連及陳東,說不殺陳東,他肯定要像從前一樣,再次鼓動民眾伏闕上書,以此來要挾皇帝。這可謂說中了宋高宗的痛處,這正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於是宋高宗將此事交給黃潛善,命其核罪照辦。

  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壬午,就在陳東最後一次上書後的當天,應天府尹孟庚以議事為名,派一小吏召陳東。陳東說:“東被召來,不敢私見。”小吏說:“太尹直令請耳。”陳東又問有無公文。小吏取出半片紙,上麵隻有“進士陳東”四個字。陳東不禁失笑:“此何公文?”小吏開始發怒,叫進來數名兵卒圍住陳東。陳東知道此行必然有去無回,便索要紙墨寫好家書,這才從容跟隨小吏前往應天府。

  當天傍晚,陳東、歐陽澈二人同時被殺。歐陽澈時年三十歲,陳東時年四十一歲。次日清晨,眾人看到二人的首級被掛在市門示眾,才知道二人已經被殺,一時人情洶洶。天下人不論是否與二人相識,聞之皆為落淚。尚書右丞許翰聽說歐陽澈、陳東被殺,大為震驚,力求去職,並為陳東、歐陽澈撰寫哀辭。

  前麵曾多次提到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秘密立下了“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人”的誓碑,宋朝曆代皇帝均遵守了這一規定,正如宋人黃震曾說:“自太祖皇帝深仁厚德,保育天下三百餘年,前古無比。古者士大夫多被誅夷,小亦鞭笞。太祖皇帝以來,始禮待士大夫,終始有恩矣。”(《黃氏日抄·卷八十》)直到宋欽宗時,才開了一次殺戒,不過殺的也是童貫、王黼等惡名滿天下的奸臣。宋高宗即位後,其被俘虜到金國的父親宋徽宗還特意讓回國的使臣告誡宋高宗說殺士大夫不祥,暗示北宋亡國就與此有關,一定要引以為戒。後來宋高宗迫於輿論壓力,不得不賜死了降金漢奸張邦昌,成為繼其兄宋欽宗後第二個違背宋太祖誓約的宋朝皇帝。

  宋高宗即位後,張邦昌被封為太保、奉國軍節度使、同安郡王,五日一赴都堂參決大事、不久又擢為太傅,位躋三公。之所以不處罰張邦昌,一是因為二人當初同在金營為人質,有過共患難的經曆;二是宋高宗本人的政治主張跟張邦昌並無區別,都是力主投降的主兒,這也是為什麽宋高宗後來會重用另一投降派秦檜的根本原因。另外據一些野史記載說,張邦昌能避免被新皇帝追究責任,還因為他暗中使了美人計,主動將自己美麗動人的義女獻給了宋高宗,“狐媚偏能惑主”,張邦昌有國丈之尊,宋高宗自然不能如何了。但後來主戰派李綱拜相,堅決主張處罰張邦昌。彈劾檢舉張邦昌的奏章也如雪片般飛到宋高宗的案頭。甚至有人告發,說張邦昌在皇宮禁內有玷汙宮人行為。根據《宋史·張邦昌傳》記載:“初,邦昌僭居內庭,華國靖恭夫人李氏數以果實奉邦昌,邦昌亦厚答之。一夕,邦昌被酒,李氏擁之曰:‘大家,事已至此,尚何言?’因以赭色半臂加邦昌身,掖入福寧殿,夜飾養女陳氏以進。及邦昌還東府,李氏私送之,語斥乘輿。”宋高宗在輿論的巨大壓力下,不得不下詔說:“邦昌敢居宮禁,奸私宮人,可以見其情狀。”建炎元年六月(1127年),張邦昌坐僭責降昭化軍節度副使,安置在潭州(今湖南長沙),而醜聞中的李氏也被“杖脊配車營務”。然而,幾個月後,金國竟然以傀儡張邦昌被廢為借口,出兵侵宋,攻取兩河州郡。在朝野上下的強烈要求下,宋高宗不得不再次犧牲張邦昌,於同年九月下詔將張邦昌賜死,派殿中侍禦史馬伸前來執行。據說,張邦昌接到詔書後,還“徘徊退避,不忍自盡”,執行官嚴令迫之,張邦昌不得已,才登上潭州城內天寧寺的平楚樓,仰天長歎數聲,自縊而亡。

  而這次殺陳東、歐陽澈,則是宋高宗本人第二次違背太祖誓約。據說陳東、歐陽澈二人死後,宋高宗也很是後悔,當然對於天性殘忍的他來說,他並不是後悔殺錯了忠良,而是擔心違背太祖誓約會遭到報應——昔日宋太祖曾說:“子孫渝此誓者,天必殛之。”為了避免“天殛”,宋高宗還做了彌補,特意派人祭奠陳東、歐陽澈二人,並追贈承事郎官職,讓歐陽澈一子為官。

  宋高宗事後追官之舉,表明他已經意識到誅殺陳東、歐陽澈並不得人心。就連金人扶持的偽齊政權劉豫也為陳東、歐陽澈二人在歸德府(即宋南京應天府)立廟祭祀,並封陳東為安義侯、歐陽澈為全節侯,以二人無辜被害死作為攻擊宋高宗無德無道的口實。

  劉豫,字彥遊,永靜軍阜城(今屬河北)人,元符時進士及第,拜殿中侍禦史,但被人揭發早年有偷盜行為,宋徽宗沒有追究。不久,劉豫多次上奏,涉及禮製局的事務,引起宋徽宗的不滿,被降職,出任河北西路提點刑獄。金軍大舉入侵時,劉豫棄職逃走。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經朋友樞密使張愨舉薦,劉豫任知濟南府。當時北方大亂,到處都是抗金武裝和盜賊,劉豫請求改派江南一郡,但被拒絕,他不得已上任,卻由此對宋朝廷懷恨在心。不久,金將撻懶(即完顏昌,金太祖堂弟)率兵圍濟南,開始劉豫還派兒子劉麟與金軍交戰,後來受金人利祿引誘,決意投降。濟南城中有猛將關勝善用大刀,多次擊敗金兵。劉豫竟殺死關勝,與通叛張東縋城出降,濟南由此陷落金兵之手。金人因此封劉豫為東平知府兼諸路馬步軍都總管,節製河外諸軍,封其子劉麟為濟南知府。實際上將在金軍控製下的黃河以南的地方都交給了劉豫。因為之前金人扶持的傀儡政權張邦昌已經被宋高宗賜死,金人急需再扶植一個漢奸政權,劉豫就成為最合適的人選。宋建炎四年(1130年),劉豫受金冊封為“大齊皇帝”,建都大名(今河北大名)。金、齊以黃河故道為界,齊以父事金,冊文中有“世修子禮”等語。劉豫還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封張孝純等為宰相,其弟劉益為北京留守,其子劉麟為尚書左丞相、諸路兵馬大總管。驚魂不定的南宋小朝廷對劉豫的齊政權頗為畏懼,居然以他國之禮相待,在國書稱劉豫為“大齊皇帝”。當時,劉豫的宰相張孝純等人的家人都在宋境,宋朝廷也以禮相待,一點都不敢怠慢。但劉豫卻從來沒有尊重過南宋小朝廷。他偶然從一個士兵手中得到一隻水晶寶碗,認出此碗決非民間之物所有,便仔細盤查,問出是盜自鞏縣宋哲宗的永泰陵,於是便派人挖掘了永泰陵,陵中的珍寶被洗劫一空,宋哲宗的屍骨暴露在外。劉豫開此例後,河南一帶掘墓成瘋,北宋諸帝陵均被挖掘殆盡,甚至連民間富家塚墓也無幸免。鞏縣北宋帝陵的浩劫還不止於此。金國滅亡後,蒙古控製了北宋陵區,除了石雕外,將一切地麵建築“盡犁為墟”。《南宋雜事詩》有一首詩因而歎道:“回首東都老淚垂,水晶遺住忍重窺,南朝還有傷心處,九廟春風盡一犁。”劉豫一稱帝就公然與宋為敵,屢次派子劉麟、侄劉猊及宋叛將李成、孔彥舟等,配合金軍侵宋。宋紹興三年(1133年)正月,宋襄陽鎮撫使李橫率軍北攻劉豫,齊軍節節敗退。李橫攻占了潁昌府,直逼開封。劉豫大為恐懼,急忙向金求救。

  金國大將完顏宗弼(金太祖第四子,即兀術,多稱金兀術)親自率軍支援,金齊聯軍開始反擊。而宋朝廷對義軍出身的李橫並不信任,宋朝廷的嫡係劉光世部和韓世忠部也隻是揚言要支援,實際卻按兵不動。李橫孤立無援,一路敗退到洪州(今江西南昌)。齊軍乘勢收複舊地,還順手占領了襄陽府等六郡之地。此時,劉豫的大齊政權達到了巔峰,向西克攻巴蜀,南下可取吳越,對南宋朝廷構成了巨大的威脅。在這樣的情況下,苟安的南宋朝廷不得不開始反擊。宋紹興四年(1134年)五月,宋高宗趙構命嶽飛出師收複襄漢。宋高宗了解嶽飛與其他將領隻守不攻的作風不同,臨行前特下手詔,隻許嶽飛收複李橫的舊地,如果越界到劉豫的齊地,“雖立奇功,必加爾罰”。如此恬不知恥的皇帝,與之前的張邦昌並無任何區別。之後,嶽飛大顯身手,連敗金齊聯軍,收複了六郡。嶽飛因此被封為清遠軍節度使,為南宋第五個建節的武將,時年三十二歲。劉豫知道對抗南宋是他這個皇帝存在的唯一價值,同年九月,他再次南侵,金將訛裏朵和撻懶率五萬金軍支援。這次劉豫來勢洶洶,宋朝廷大為驚恐,大將張俊和劉光世也畏敵不前,宋高宗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隻有韓世忠在大儀設伏,大敗金軍,由此扭轉了戰局。金軍轉向淮西後,又被嶽飛大敗。此後,雙方進入僵持狀態。然而到了年底,戰事卻因為金太宗病危而起了變化,金軍北歸,劉豫孤掌難鳴,也隻得退兵。嶽飛和韓世忠的崛起,令劉豫屢戰屢敗,金人開始對他不滿,這讓劉豫感到巨大的危機。宋紹興六年(1136年),劉豫又征發大軍三十萬進攻兩淮,劉麟統領中路軍,劉豫之侄劉猊統領東路軍,孔彥舟統領西路軍。結果被韓世忠、楊沂中擊敗。金軍按兵不動,不肯相助。齊軍大敗潰退,傷亡極重,民怨沸騰。此時金國的皇帝為金熙宗完顏亶,金熙宗聽到劉豫戰敗的消息十分惱怒,對劉豫非常不滿。不過,金國重臣完顏宗翰一向支持劉豫。金熙宗一向不滿完顏宗翰把持朝政,便開始有計劃地削弱完顏宗翰的勢力,宗翰的親信尚書左丞高慶裔被以贓罪處死。宋紹興七年(1137年),劉豫在金國的靠山完顏宗翰死。劉豫感覺到不祥,於是就立兒子劉麟為儲嗣之事上書試探金國朝廷的意思,金熙宗冷冰冰地說:“朕會派人谘詢河南百姓來決定。”此時,劉豫已經知道自己這個皇帝當不了幾天了,而未來的命運難以預測。他想向南宋朝廷投降,又怕得到張邦昌一樣的下場,隻好苟且偷生,聽天由命。不久,金國廷指責劉豫“論其德不足以感人,言其威不足以服眾”,下詔廢其為蜀王,將劉豫一家安置在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波羅城),相當於變相的流放。宋紹興紹興十六年(1146年),劉豫死於流放地。

  以致後來宋高宗為了在這件事上挽回聲譽也不得不玩弄帝王權術,下詔說:“朕初即位,昧於治體,聽用非人,至今痛恨之。雖已贈官推恩,猶未足以稱朕悔過之意,可更贈官賜田。雖然,死者不可複生,追痛無已。”還特意命中書舍人王居正起草製詞:

  “嗚呼!古之人願為良臣,不願為忠臣,以謂良臣身荷美名,群都顯號,忠臣己要禍誅,君陷昏惡。嗚呼!惟爾東、爾澈,其始將有意於為忠臣乎?由朕不德,使爾不幸而不為良臣也。雖然,爾藉不幸,不失為忠臣,顧天下後世,獨謂朕何?此朕所以八年於茲,一食三歎,而不能自已也。通階美職,豈足為恩,以塞予哀,以彰予過,使天下後世考古之君,飾非拒諫之主,殆不如是。”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