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5章 靖康恥,猶未雪——宋與金(1)

  第二編 偏安恨

  “靖康”為宋欽宗趙桓的年號,靖康二年(1127年)是令宋人心痛而不能忘懷的一年,就在這一年,金兵攻陷汴京,宋徽宗、宋欽宗被擄北上,中原失陷,北宋滅亡,是為“靖康恥”。

  紹興八年(1138年),在抗金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宋高宗與金首次議和。嶽飛堅決反對,上表稱:“唾手燕雲,正欲複仇而報國;誓心天地,當令稽首以稱藩。”力主議和的宰相秦檜“見之切齒”。就在這一年的夏天,在一陣驟雨過後,嶽飛在鄂州衙署憑欄遠眺,但見滔滔大江滾滾東流,不免心潮洶湧澎湃,不勝感慨。嶽飛生於北宋末年,親眼目睹了中原山河破碎、國破家亡,他少年從軍後,便以“精忠報國”為誌,轉戰各地,為的就是驅除胡虜、複我河山。而此時議和,他痛感坐失良機,收複失地、洗雪靖康之恥的誌向難以實現,在百感交集中寫下了這首《滿江紅》。

  《滿江紅》是一首慷慨激昂、氣吞山河的詞作,風格豪邁,氣勢磅礴,意境廣闊,全篇豪氣幹雲,充滿了雄壯的愛國主義激情,具有極大的感染力,因此成為傳誦千古的名篇,“千載後讀之,凜凜有生氣焉”。盡管英雄長眠,但此詞卻長盛不衰,數百年來,此中洋溢的浩然正氣和英雄氣概一直震撼著炎黃子孫的心靈,激勵了後世無數誌士仁人的抗敵愛國熱情。更令人震撼的則是嶽飛的悲慘結局,他因力主抗金而無辜被害。

  本章實質講述的是宋與金的和戰過程。女真族壯大於北宋朝廷風雨飄搖之時,而這個滅亡北宋的敵人,一開始竟然是宋朝廷主動結盟的盟友,實在是曆史最大的諷刺。

  1.海東青之路

  宋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才剛剛過了新年,年輕的宋哲宗趙煦抱憾病死,年僅二十四歲。在向太後(宋神宗皇後,宋真宗朝宰相向敏中曾孫女)的主持下,性格輕佻的端王趙佶(宋神宗第十一子)被立為皇帝,是為宋徽宗,時年十九歲。

  這一年,遼道宗耶律洪基剛好六十九歲,比宋徽宗整整大了五十歲。不過,已經步入古稀之年的他並不怎麽關心新一任的宋朝皇帝為什麽是趙佶,而不是宋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這並非因為他老糊塗了,他雖然年紀大了,可頭腦還算靈活,身手依舊矯健。他此時所想的,唯有海東青而已。從遙遠的東北正傳來一個消息,他的捕鷹使者,已經在“海東青之路”上被女真主隈、禿答部狙殺。在這位被宋朝視為勁敵的遼國皇帝看來,新一任的宋朝皇帝繼位,遠遠比不上“海東青之路”重開更為重要。

  當然,此刻的遼道宗並沒有想到,所謂的“海東青之路”阻絕,其實隻是女真完顏部首領盈歌的一個圈套而已。

  海東青之路興起的最初源頭,與北宋皇帝有關。北宋一度奢侈成風,以皇帝為首,王公貴族競尚北珠。所謂的北珠,其實就是一種大珍珠,產於遼東的大海中,因難以采取而成為珍貴之物。

  長期以來,遼國一直通過榷場貿易與北宋交換物品,輸出布、羊、馬、駱駝、北珠、玉器等物,來換取北宋的香、茶、藥、犀角、象牙、蘇木、繒布、漆器、瓷器、□稻和各種圖書等。其中,北珠最為北宋看重,“朝貴已重尚之”,因此價格也最為昂貴,交換的價值也就最大。遼國為了換取更多的北宋物品,自然需要更多的北珠。

  但獲取北珠並不容易。北珠藏於珠蚌中,成熟期大約在八月。而北方的冬天來得早,九月時海邊往往已經結上厚冰,取珠人即使能破冰入海,也無法抵擋水中的嚴寒,因此,北珠基本上就成了可望不可及之物。不過,世間萬物生生相克,當地有一種天鵝,專門以珠蚌為食,吞食蚌後,將珍珠藏在嗉(鳥類喉嚨下裝食物的地方)內。而海東青則是天鵝的天敵。因此,隻要能得到海東青,就能捕殺到天鵝,剖取北珠。

  海東青是海東的一種名鷹,體型較小,但卻十分矯健,擅長抓捕水禽、小獸。根據元末明初大學者葉子奇在獄中寫成的《草木子·卷四》記載:“海東青,鶻之至俊者,出於女真。”經過馴養的海東青功能相當於獵狗,威力卻遠在獵狗之上,“放飛時,旋風羊角而上,直入雲際”,是極為珍貴的捕獵工具,尤以爪白的最為稀奇。

  遼國不但需要更多的北珠,而且狩獵成風,因此玩鷹也成風,從皇帝到貴族,均以能擁有一隻海東青而自豪。遼國每年都要派使者到產海東青的女真部落地區征收海東青,得到海東青後,便快馬加鞭地返回遼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回京之路由此被稱為“鷹路”,又稱“海東青之路”。

  誰也不曾想到,小小的海東青竟引發了遼國與女真部落的對立,“因是起變而契丹以亡”。海東青之路,實際上是遼國的衰亡之路,也是女真的金國振興之路。

  女真族名的出現,大約在唐末五代時期,但女真人的曆史卻是相當地源遠流長。根據古文獻記載,商周時期,在中原北方黑龍江流域居住著一支古老的民族——“肅慎”,即為女真人的遠祖。傳說早在遠古虞舜時期,肅慎人就曾上貢弓矢。禹定九州時,肅慎也曾“以其職來貢”。到了周朝,肅慎(也有史籍稱息慎)更是頻頻入貢,以致周人在列舉疆土時,自豪地宣稱:“肅慎、燕、毫,吾北土地。”

  肅慎名稱曾幾經變化,後漢時稱“挹婁”。南北朝時,稱“勿吉”,已經發展成粟末、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黑水(今黑龍江流域)、白山(今長白山)等七大部落。隋唐時稱“靺鞨”,唐朝貞觀年間,曾來長安拜見唐太宗李世民。唐武則天時,靺鞨粟末部首領大祚榮建立了渤海國,隔斷了黑水部與唐朝的交通。除了黑水部外,靺鞨其他五部均歸附渤海。遼國耶律阿保機滅掉渤海國後,女真黑水部南下,遷移到渤海故地,成為遼的附庸,並開始以“女真”之名見於記載。“女真”其實就是“肅慎”的不同音譯,意思為海東青,即東方之鷹。

  宋太祖趙匡胤建國後,遼國為阻止女真與宋朝往來,在女真通向宋朝的路上設置了三道柵欄,每柵駐守三千軍士。宋淳化二年(991年)十二月,女真首領野裏雉等派遣使者經海路乘船到宋朝,請求宋朝發兵,與女真各部共平三柵。當時執政的宋太宗趙光義先後兩次伐遼失敗,早已經畏遼如虎,不敢輕易得罪遼國,對東北的女真也沒有興趣,隻降詔撫諭,但拒絕出師,女真各部最終降遼。宋太宗大概怎麽也想不到,正是曾向他求助過的女真,後來終結了北宋一朝。

  這個時候的女真,還是各個分散的部落,有生女真和熟女真之分。熟女真居住在遼陽一帶,編入遼的戶籍,受遼的管轄。生女真居住在鬆花江、牡丹江流域及其以東廣大地區,“地方千餘裏,戶口十餘萬,散居山穀間,依舊界外野處,自推雄豪為酋長,小者千戶,大者數千戶”,遊牧打獵,過著典型的氏族部落的生活。生女真部落眾多,有七十二個部落,彼此不相統屬,名義上隸屬於遼國,定期向遼貢獻馬匹、東珠和海東青等土物,並聽從遼主的征召參與軍事作戰,但不入遼籍。隨著光陰的流逝,數十部的女真人逐漸形成了蒲察、烏古論、紇石烈、完顏等幾個部落聯盟,走向了統一。

  起初,完顏部並不是生女真中發展最快的部落。傳說完顏部的始祖函普原是高麗人,來到完顏部落後,誤打誤撞地調解了完顏氏與鄰族的糾紛,從而被完顏部接納。到了函普的四世孫綏可時,改變了夏逐水草、冬則穴處、遷徙不常的遊牧狀態,定居在安出虎水一帶,從此才迅速成長,成為強大的部落,最終組成了以完顏氏為核心的生女真完顏部部落聯盟。

  大約在遼聖宗耶律隆緒一朝時,完顏部成為遼國的屬部,遼國任命函普後人石魯為惕隱(相當於聯盟長),統治完顏部。到了石魯之子烏古乃一代,完顏部實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強。烏古乃深謀遠慮,一方麵在四周大肆擴張,將白山、耶悔(又作葉赫)、統門(又作圖們)、耶懶、土骨論和五國諸部納入了聯盟;另一方麵則竭力討好遼國,幫助遼國搜索和襲擊逃亡叛部,深得遼主歡欣,被遼國任命為生女真部族節度使。這樣,烏古乃在生女真貴族中的地位大大提高,還可以仗著遼國的支持,名正言順地鏟除異己。

  烏古乃勢力的增強引起了部落內外敵對勢力的恐慌,宋熙寧七年(1074年),烏古乃最終被另一完顏部的酋長所殺,烏古乃次子劾裏缽繼任為節度使,完顏部更加動蕩,風雨飄搖,處於內憂外困的境地:劾裏缽叔父跋黑、原國相雅達之子桓赧、散達起兵反對劾裏缽;居住在阿跋斯水(今吉林敦化、安圖以南的牡丹江)的溫都部人烏春、窩謀罕,以及居住在活剌渾水(今黑龍江呼蘭河)紇石烈部人臘醅、麻產兄弟也相繼攻擊劾裏缽。經過數次慘烈的戰役,劾裏缽最終戰勝了各個強大的對手,不但鞏固了部落聯盟,還將北至呼蘭河,東達張廣才嶺以東和牡丹江上遊地區,納入了完顏部落聯盟的勢力範圍。

  劾裏缽之後,其弟頗剌淑、盈歌相繼為節度使,完顏部勢力向東北發展至陶溫水(今黑龍江省境內湯旺河)、徒籠古水(今黑龍江蘿北都魯河)一帶;東南戰勝紇石烈部阿疎,烏古論部留可、敵庫德,占領阿疎城(今吉林延吉市附近)、米裏迷石罕城(今吉林琿春縣境)、留可城(今吉林琿春縣),征服了統門、渾蠢(今吉林琿春河)、耶悔、星顯四路和嶺東女真諸部。這些部落全部被納入完顏氏部落聯盟。其中,星顯水紇石烈部的首領阿疎不甘心被完顏部統治,逃奔遼國,由此掀開了直接導致女真與遼國反目成仇的事件——阿疎事件。

  自惕隱、烏古乃,至劾裏缽、頗剌淑、盈歌,經過完顏氏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完顏部部落聯盟迅速擴大,成為生女真諸部無人能與之抗衡的力量。完顏部力量的增強,最終還是引起了遼國的警惕,遼國開始牽製和幹擾完顏部統一女真的行動,這自然引起了完顏氏的不滿。隨著這種不滿的情緒日益加深,完顏氏開始形成獨立意識,萌生了建立獨立政權的願望,阿疎事件便成為矛盾激化的重大誘因。

  阿疎所在的星顯水紇石烈部自其父親一代時,便已經歸屬於劾裏缽的完顏部聯盟。盈歌繼任生女真部族節度使後,四處擴張,討伐溫都部。阿疎鑒於唇亡齒寒的道理,發兵援救溫都部,阻止了盈歌,盈歌自然勃然大怒,親自率軍討伐阿疎,兵圍阿疎城(今吉林延吉市附近)。阿疎自知難敵完顏部聯盟的大軍,搶先派使者到遼國向遼道宗耶律洪基投訴盈歌。遼道宗立即派使者命令盈歌罷兵,盈歌自知實力還不足以反抗遼國,不敢違背遼道宗的意思,不得已撤兵,但還是另外派心腹率兵圍困阿疎城,並最終攻占了此城。阿疎逃奔遼國,向遼道宗求救,遼道宗派使者勒令盈歌將阿疎城還給阿疎。盈歌擔心由此引發已經被討平的各部落背盟,自然老大不願意,但又不敢公然和遼國作對。正在危難之際,盈歌的侄子烏雅束和阿骨打提議利用遼人夢寐以求的海東青來製衡遼主,經過挖空心思的策劃後,盈歌上演了一出“阻隔海東青之路”的好戲。

  盈歌先是唆使海東青之路必經之地的主隈(今黑龍江嘉蔭河流域)、禿答(今都魯河流域)兩水的女真部落阻隔海東青之路,即在海東青之路上設置關卡,捕殺遼捕海東青使者。因為捕海東青有厚利可圖,東北當地人爭相棄田捕鷹,還經常為了爭奪海東青而自相殘殺,而遼使者肆意對女真部落進行壓榨勒索,還經常侮辱女真人,稱為“打女真”。主隈、禿答兩部早就對遼國為了貪圖享樂而大肆捕海東青不滿,欣然同意阻斷海東青之路。

  之後,盈歌又指使鱉古德部(今黑龍江北、俄羅斯境內)節度使去告訴遼道宗說:“若要重開海東青之路,非生女真節度使(指盈歌)不可。”遼國愛慕海東青成風,因而十分重視海東青之路的暢通,加上路途遙遠,消息不暢,不了解女真各部的實際情況,遼道宗又年近七十,老邁糊塗,真的以為平海東青之路非盈歌不可,為了倚仗盈歌討伐阻隔海東青之路的部落,不得不放棄對阿疎城事件的追究。盈歌則借為遼平海東青之路的機會,在陶溫水一帶耀武揚威,加強了完顏部落聯盟對這一地區的控製。當海東青之路重新開通後,盈歌大度地將遼國所賞賜的全部物品分給了主隈、禿答二部,以獎勵其配合對付遼國的行動。

  海東青之路其實是個非常形象的象征,是遼國的滅亡之路,也是女真的興盛之路。阿疎事件後,凡是遼國與女真交涉,完顏氏便以歸還長期留居遼國的阿疎為借口,公然表示不滿。

  盈歌死後,其侄子烏雅束繼任為女真節度使,繼續擴大完顏部落聯盟,與高麗爭奪曷懶甸、蘇濱水一帶的女真部落,鞏固了聯盟的東南諸部。烏雅束與其弟阿骨打都是強硬派,胸懷大誌,義氣雄豪,從烏雅束開始,便開始以遼國收留阿疎為借口,拒絕再向遼國進貢海東青。不久,很快就發生了阿骨打在遼天祚帝的春捺缽頭魚宴上拒絕為遼主歌舞助興一事,成為完顏部與遼國長期以來第一次公開化的矛盾。

  宋政和二年(1112年)二月,遼國天祚帝耶律延禧巡遊到東北春州(今屬吉林)一帶,興致勃勃地來到混同江(今鬆花江)捕魚。這是契丹族慣有的遊獵習俗,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巡遊狩獵,遊獵時所設的皇帝行在稱為捺缽。二月的這次便是春捺缽,天祚帝興致極高,為了顯示威風,還特意命令附近的女真各部落酋長都到春州朝見,參加頭魚宴。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