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9章 最後的統治者(1)

  第一節 鹹豐帝懿貴妃葉赫那拉氏

  中國的宮廷,自古以來就有從民間選美入宮的慣例,清王朝入關之後也沿襲了中原王朝這項對皇帝大有便宜的規矩。不過清王朝的選美製度與從前王朝的選美製度,還是有很明顯的區別的。

  清朝的選美稱為“選秀女”,隻限於八旗內部。

  八旗是清代非常重要的一個軍政製度。它最早起源於女真人氏族時代的牛錄製度。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前後,由於征服的部落和擄獲的人口越來越多,便將原本十丁一牛錄的製度擴充到三百丁一牛錄,五牛錄合稱一甲喇,五甲喇合稱一固山。“固山”在女真語言中,是部落的意思。每一“固山”都有各自不同的旗色為標誌,平時按旗色確定戶籍,各家日常生活耕種放牧並飼養戰馬;戰時照編製選調精幹男丁依旗色行軍作戰,如有需要還可以“人盡為兵”,管轄起來非常方便。

  剛開始的時候,努爾哈赤隻建立了黃、紅、藍、白四旗,隨著他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大,準備建立後金之際,也就是在萬曆四十三年(1615)的時候,又增加了鑲黃、鑲紅、鑲藍、鑲白四旗,合為八旗。八旗由八和碩貝勒統管,不但是各分管旗的族長,還是兼管該旗軍政兩手的領袖。

  皇太極天聰九年(1635),後金增設蒙古八旗。皇太極正式稱帝後的崇德七年(1642),後金再增設漢軍八旗——也就是說,事實上八旗共分滿、蒙、漢共二十四旗,僅從這個數量上來看,後金在戰時僅精幹兵力就可以迅速集結到至少十八萬。而八旗的民族構成也比較複雜,事實上包羅了當時關外所有的民族。不但有滿族(包括與愛新覺羅氏有世仇被征服被占領的部族)、蒙古族、漢族,還有達斡爾族(清末代皇後婉容為達斡爾族)、朝鮮族、鄂倫春族等等。由於這個原因,八旗內部還有細分,滿洲八旗為中心,漢八旗蒙八旗為附屬;同樣在滿洲八旗中,又有正黃、正白、鑲黃為皇帝親信無世仇姓氏的“上三旗”……

  清入關後,定下了選秀的規矩,按這個規矩,清皇族不與八旗以外民族聯姻,隻在八旗內選擇。八旗女子到了一定年齡,都必須去參加選秀,中選者入宮或為嬪妃或為宮女。選秀未中者過了年齡才可以自行聘嫁,從未參加過選秀者以及初選過關卻因種種原因未能參加複選者終生不得聘嫁,如私自婚嫁,則家長乃至所屬旗的都統佐領都統統要治罪。

  選秀女製度又分兩種,一種是每三年一度由戶部主持從八旗有根基人家中選擇(現任官京職滿蒙旗正五品以上、漢軍旗文職九品武職六品以上,外任官文職正五品武職從三品以上,駐防官正二品以上,女兒無殘疾無纏足者可參選。如父祖雖為官員卻已去世,生前官階未達到文職五品以上武職四品以上者,女兒無資格參選。八旗閑散、兵丁、革職官員之女無資格參選),這樣選出的女子沾了父祖身份的光,命運也較好,一般能成為包括皇帝在內的皇族男子的“預備妻妾”——“備內廷主位,或為皇子皇孫指婚,或為親郡王及親郡王之子指婚。”這也是有清一朝,皇子皇孫的生母鮮有出身貧寒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種選秀女則是內務府主持的,從內務府三旗包衣人家中選擇,這樣的秀女則命運不濟,隻能做皇宮及各王府公主府的“宮女子”,和父母一樣,奴才而已,就算能夠想盡辦法接近主人得到身份,母子們也是終生低人一等。

  鹹豐二年(1852)二月初八、初九兩天,二十一歲的鹹豐帝愛新覺羅奕□(也就是清文宗)照著規矩,進行了他新任皇帝以來的第一次選秀女。對於皇帝來說,選秀女不但是皇家規矩,更是借機充實後宮滿足自己色欲的最理直氣壯的途徑。

  這一次選秀女,鹹豐帝收獲倒也頗豐,不但給皇族其他男子增加了妻妾數目,還一家夥就給自己的後宮增加了四名“貴人”四名“常在”——懿貴人、麗貴人、婉貴人、伊貴人,容常在、鑫常在、明常在、玫常在。此時的鹹豐帝左擁右抱好不得意,但假若他知道自己身邊這群新人中排名第一的懿貴人將要給自己的王朝帶來什麽未來的話,他可能就會換上另一副表情了。

  懿貴人,即民間所說的“蘭貴人”,也就是未來鼎鼎大名的慈禧太後,姓葉赫那拉氏,這是一個在努爾哈赤時代就與愛新覺羅氏既結親又結仇的姓氏,屬“下五旗”中的鑲藍旗。直到懿貴人變成慈禧皇太後,她所屬的娘家一族才被“抬”入上三旗中的鑲黃旗。

  懿貴人閨名究竟是什麽,民間眾說紛紜,大約是由於她一進宮就得封蘭貴人,因此很多時候她的閨名就被約定俗成地稱做了“玉蘭兒”。而實際上她不是蘭兒是杏兒,因為她的閨名叫“杏貞”。

  葉赫那拉氏杏貞於當年五月正式入宮,立刻就得到了“貴人”的封號,按宮規,初封即得貴人的女子必須是出自官宦世家的。這個封號的獲得,也代表著她是頗有家世的。她的曾祖父名吉郎阿,字藹堂,在乾隆嘉慶年間出仕為官,一直做到刑部員外郎;祖父景瑞則在道光年間幹到了山東司員外郎之職。由於家世可觀,景瑞進士出身的兒子惠征還娶了出身顯赫的佟佳氏為妻,老丈人惠顯乃是道光年間的安徽按察使、駐藏大臣、京營衛翼總兵,堂堂的二品封疆大吏。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1835年11月29日),佟佳氏在京城西四牌樓劈柴胡同的府邸裏生下了惠征的長女杏貞。

  沒過幾年意外降臨:道光二十三年三月,戶部庫銀虧空案發,追究時發現吉郎阿有關聯。雖然吉郎阿本人已死,但景瑞卻不得不父債子還,必須償付二萬一千六百兩庫銀。這筆款子實在太大,就算賣房子賣地也是還不上的,道光二十七年,實在還不清欠款的景瑞被革職並鋃鐺入獄,一家人由原本的富有陡然陷入了困境。

  兩年後,在多方奔走運作下,這個家庭終於時來運轉。道光二十九年,景瑞被釋放並以原有官職“光榮退休”,杏貞之父惠征則不但從卑微的筆帖式生涯中解脫出來,還當年就連升幾級,當上了山西歸綏道——從這個任命可以看出,景瑞惠征父子鹹魚翻身的背後,肯定有佟佳氏親家露的絕活兒。因為歸綏道正是惠征老丈人佟佳惠顯的老根基——這位老官場曾經在此地做過七年的歸化副都統,如今可算是嶽職婿承。三年山西歸綏道做畢,惠征的工作再次調動,於鹹豐二年二月當上了安徽寧池太廣道。

  由於祖父官複原職不再背負處分,更因為父親已經是堂堂的現任五品官員,年已十七歲的杏貞終於趕上了選秀女的末班車(十七歲為選秀年齡上限),當上了鹹豐皇帝的貴人。

  野史繪聲繪色地說,少女玉蘭兒不幸喪父,以長女身份主持家務,不得已經常在外拋頭露麵,因此得到了微服出遊的恭親王奕訴(或曰榮祿)的多方幫助,在入宮前發展了戀情。其實都是說不過去的,因為惠征先生還要活著當上寧池太廣道呢,官沒當上就給野史編死了,可真是死不瞑目。

  野史還說,玉蘭兒生於山西歸綏(綏化,今呼和浩特),這更說不過去,惠征去歸綏上任時別說大女兒,就是小女兒都可以滿地跑了,佟佳氏也年紀老大,可怎麽生娃娃呢?難道老惠征在這裏又娶姨太太煥發了第二春不成?一種最大的可能是民間將惠征他老丈人惠顯任官歸綏的履曆嫁接到他身上了。這可能的背後,恐怕就是攀龍附鳳心態在作怪了。

  在後來的宮廷女官德齡的記載中有這樣一段話,說懿貴人“是和另外十六位少女一起被選進皇宮的……但在十七個人中,鹹豐帝卻隻愛上了她一人,不久便正式把她冊立為妃,寵冠六宮”。這樣的描述,離事實未免太遠,太給懿貴人長麵子了。不過出自深得其寵的德齡女士也不奇怪。事實上,鹹豐帝好色成性,皇宮中滿是依照宮規選入的旗籍嬪妃,皇家林苑中則藏著不能入宮的小腳漢女,還見縫插針地在宮外泡戲子,“毫無架子”地與大臣爭風吃醋。分給少女慈禧的哪裏還有什麽“愛”字可言。何況即使在同時進宮的旗籍少女中,至少還有另兩人所得的帝寵足以與她相爭。這兩個女子就是麗貴人他他拉氏和玫常在徐佳氏。和懿貴人一樣,她們都為鹹豐帝生下了兒女。

  說起麗貴人他他拉氏,在野史中也是大大有名的人物,還說她由於美貌和早懷孕,曾經搶了懿貴人(慈禧太後)的風頭,結果在鹹豐帝死後被母憑子貴的慈禧太後給砍手砍腳,重演了一回武則天情敵的悲慘下場。於是麗貴人成了令人同情的小白兔,而慈禧則進一步坐實了她狠毒的名聲。其實這說法實在畫蛇添足,要舉慈禧狠毒的例子多得是,何必非要跟麗貴人過不去。

  麗貴人是主事慶海之女,與懿貴人同批入宮。她比鹹豐帝小六歲,比慈禧小兩歲,姿貌出色,頗得鹹豐帝歡心,一時在宮中與懿貴人各擅勝場。鹹豐四年,麗貴人懷上了身孕。當年冬天,鹹豐帝將麗貴人晉封為麗嬪。

  鹹豐五年五月初七,麗嬪孕滿生產,為鹹豐帝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大公主。盡管生的是個女兒,對於二十好幾都沒看見兒女麵的鹹豐帝來說,仍然是個利好消息。女兒降生的第二天,鹹豐帝便下旨晉封麗嬪為“麗妃”,並於當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舉行了隆重的冊妃典禮。

  封妃後,他他拉氏再沒有生育,封號也就再未晉封。鹹豐帝去世的當年,麗妃被連越兩級晉封為“麗皇貴妃”。這個晉封令雖然是以同治帝的名義下發,而後宮之主也是同治帝的嫡母慈安太後,但事實上很多事情都在慈禧太後的操縱下,可以說,沒有慈禧的支持,麗妃的晉封是不會這麽快的。同理,在同治十三年(1874),他他拉氏又由“麗皇貴妃”再得晉封為“麗皇貴太妃”,得到了僅次於兩宮皇太後的名分和待遇。

  與他他拉氏本人得到豐厚待遇相對應的,是她所生的女兒大公主也頗受重視。同治九年(1870),鹹豐帝的這位獨生女兒被封為“榮安固倫公主”,得到了皇後嫡女才能得到的封號。同治十二年(1873)八月,榮安固倫公主出嫁,丈夫是漢軍副都統符珍。然而完婚僅僅一年,十九歲的榮安公主就去世了。

  女兒去世後,麗皇貴太妃在後宮中過著養尊處優卻又百無聊賴的生活,她與慈禧太後既無權力之爭,鹹豐帝這個引發妻妾爭風的禍首又已不在世,大家都成了寡婦,關係倒也處得十分和睦。慈禧太後當然更不用說,彼此尊卑已定,麗皇貴太妃既不好權,又安於位居己下,她對麗妃也就很有好感,相處甚佳。

  光緒十六年(1890)十一月十五日,五十四歲的麗皇貴太妃他他拉氏病逝。遵照慈禧的懿旨,光緒帝親至靈前奠酒,令大臣以下、宗室以上並王公官員均素服一日,贈諡號“莊靜”皇貴妃。光緒十九年四月,莊靜皇貴妃入葬清東陵中的定陵妃園寢,位居第一排正中最佳最尊貴的位置。

  莊靜皇貴妃去世後,她的女婿符珍雖說不上平步青雲,倒也步步提拔頗受重用,一直平平安安地活到了宣統元年(1909)末才去世。

  和他他拉氏一樣,玫常在徐佳氏也是和懿貴人同批進宮的女子,與麗貴人同歲。與兩位貴人不同的是她出身較低,父親隻不過是個叫誠意的催領,因此徐佳氏初入宮時隻得到了一個“常在”的封號,比貴人要低一級。

  出身低賤的徐佳氏對晉升的渴望比貴人們更為強烈,她也確實找到了機會,不久就晉升成了“玫貴人”。然而徐佳氏似乎有些恃寵而驕,於是禍事也就來了。鹹豐五年(1855)五月二十四日,徐佳氏終於惹惱了鹹豐帝,重新被貶為常在。不知道這次徐佳氏得罪皇帝究竟是為的什麽原因,一個月後,鹹豐帝居然還在氣頭上,覺得貶為常在還不解氣,幹脆下令將徐佳氏貶為“宮女子”,由嬪妃降為女奴。八天後,鹹豐帝不知怎的又忽然回心轉意,又重新將徐佳氏複封為“玫貴人”。

  經曆了這一場可怕的“打情罵俏”之後,徐佳氏的帝寵居然不退反進。至今在清宮留存的畫作中,就頗有幾幅是描繪徐佳氏遊玩場景的。鹹豐八年(1858)二月初五,她為鹹豐帝生下了一個兒子即皇次子。心花怒放的鹹豐帝立即將她晉封為“玫嬪”(同時還有一位出身很高的佟佳氏為祺嬪),並打算進一步封妃。可惜的是這個兒子命不久長,竟夭折了。更糟的是隨後就是太平天國與英法聯軍之亂,鹹豐帝再沒了心情說晉封的事,徐佳氏在鹹豐朝的名位也就止步於嬪一級。

  鹹豐帝死後當年,慈安慈禧兩宮太後便晉封徐佳氏為玫妃,並追封其子為憫郡王。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徐佳氏再進為玫貴妃,位居麗皇貴妃他他拉氏之下並以此身份一直活到五十多歲。徐佳氏死後與他他拉氏一起入葬清東陵定妃園寢。

  現在我們所能看見的慈禧太後模樣,已經是她六七十歲以後的模樣了。她那時的模樣,末代皇帝溥儀的形容詞再實在不過了:“一張醜得要命的瘦臉”。但話說回來,那畢竟是一個老婦人的模樣,她的姿容不但早已經在多年的守寡生涯中、沒有正常家庭和人倫感情且跡近變態的宮廷裏,磨損得幹幹淨淨,更何況人過三十“相由心生”,那也美不起來了。慈禧太後個子不高,據清東陵考古發現,她死時身高約一米五四,算起來年輕時也不會超過一米六,身型也與北方女子常見的體型大不相同,倒也符合鹹豐帝熱衷南方小巧女人的審美眼光。在民間傳說中,年輕時候的懿貴人生得即使不是十全姿容,也有八九分風韻,少女時期偶爾外出踏青總能引來觀者嘖嘖讚歎。常言道三分長相七分打扮,她對修飾也一直非常在意,認為即使待在屋裏無人欣賞,女人也不能蓬頭垢麵地過日子。直到七十餘歲麵貌已經完全不濟,這位老太後仍然在精心的裝扮自己,並因為光緒後妃不懂打扮而對她們增加了一條反感的理由。除了外貌,她還博覽群書,工於心計,這一切,對於她在紛繁複雜的後宮中站住腳並得到鹹豐帝注意,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鹹豐四年二月二十六日(1854年3月24日),鹹豐帝晉封懿貴人葉赫那拉氏杏貞為“懿嬪”,這個十九歲的女子正式進入皇帝的嬪妃一級。冊封典禮於當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855年1月13日)舉行。從這個晉封令看來,葉赫那拉氏確實在當時的後宮爭寵中占據了上風,因為懷孕有功的麗貴人他他拉氏和父親貴為禦史的婉貴人索綽絡氏雖然都是同年晉嬪(婉貴人晉英嬪),但典禮要晚於懿嬪至少一個月。

  鹹豐六年三月二十三日(1856年4月27日),二十一歲的懿嬪在紫禁城的儲秀宮中為鹹豐帝生下了一個兒子。這是鹹豐帝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才盼來的,欣喜若狂的鹹豐帝立即將葉赫那拉氏晉封為懿妃。如果說剛進宮時,隻是女人間爭奇鬥豔爭奪皇寵的話,那麽此時的葉赫那拉氏已經因為生育有功而地位穩固了。自此以後,她靠著出自腹中的兒子,名分越升越高。第二年她正式成為“懿貴妃”,坐上了後宮中僅次於皇後的交椅。

  鹹豐帝的皇後姓鈕祜祿氏,是他的第二位嫡妻。鹹豐帝的第一位妻子是他十七歲那年(道光二十七年)迎娶的太常寺少卿富泰之女薩克達氏。這位薩克達氏命薄壽淺,結婚才兩年不到二十歲就夭折了,也沒有生下一男半女。鹹豐帝繼承皇位後,追封這位結發之妻為“孝德皇後”。她也是鹹豐帝後妃中唯一一個與丈夫合葬一陵的女人。

  薩克達氏恰好死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十二月,正是孝和皇太後與道光皇帝前後腳要去見老祖宗的時候,因此時為皇子的鹹豐帝也就壓根兒沒辦法立即續弦。

  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帝駕崩,鹹豐帝繼位。由於尚在孝期,他也沒有立即選立皇後,而是將自己做皇子時的側福晉鈕祜祿氏封為貞嬪、側福晉武佳氏封為雲嬪。在極為講究論資排輩和出身家世的後宮中,貞嬪更勝雲嬪一籌,她是廣西右江道穆揚阿之女。於是在鹹豐二年的五月,貞嬪當上了貞貴妃,從而擊敗雲嬪,在六月正式入主坤寧宮,成為鹹豐帝的皇後。

  鈕祜祿氏雖然當上了皇後,但她年紀卻並不大,比懿貴人還要小兩歲。年紀雖小,這位皇後娘娘卻從不曾露出絲毫年輕女子的浪漫嬌媚。她不但勤儉,而且嚴守禮法宮規,天再熱也不為涼爽而露出身體的肌膚,洗浴時絕不讓旁人侍候,在自己的丈夫麵前也一定是全套禮服加端端正正的儀態。鹹豐帝對妻子極有皇後風範的言行舉止十分敬重,然而在夫妻生活方麵他卻對鈕祜祿氏“敬而遠之”,大約也正是這個原因,鈕祜祿氏的正宮之位雖然從未動搖,卻一直都沒能生育兒女。

  對於葉赫那拉氏的得寵生子,後宮中的女人們不用說也是妒忌的,即使是在世人眼中溫柔敦厚的皇後鈕祜祿氏也不例外。

  野史傳說,其實葉赫那拉氏自入宮以來,皇後便對其招徠皇帝的言行深為不滿,時常向皇帝勸誡,甚至還曾經因為她梳理特殊的發型而當麵斥責。

  《清稗類抄》記載的另一件事則更為典型,可以充分地顯露出帝、後、妃三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以及宮廷中嚴苛的尊卑之分。

  “鹹豐六年,帝住孝欽處數日,不視朝。孝貞諗其故,乃頂祖訓至宮正跪,命人請皇帝起聽訓。帝止曰:予即聽朝,勿通訓。迨出朝,少時即退,問後何在,告之在坤寧宮。帝即至,見孝貞於中坐,孝欽跪於地下,孝貞曆數其過,以杖辱之。”(帝為鹹豐帝,孝貞即慈安太後,孝欽則為慈禧太後)

  也就是說,在葉赫那拉氏產下皇子並晉位為懿妃之後,鹹豐帝曾經連著好幾天住在她的宮中不視朝。皇後認為皇帝違背祖訓,懿妃惑亂皇帝,一大早就親自到儲秀宮外頂著祖訓念誦,逼得鹹豐帝隻好立馬從溫柔鄉中跑出去上朝聽政。以他對老婆的了解,深知不會就此罷休,所以上朝沒多大一會兒就找個借口跑回了後宮。一打聽,皇後當真把懿妃押到坤寧宮審辦去了。當鹹豐帝緊趕慢趕到坤寧宮去救寵妃時,所見的場麵如下:皇後居中上坐,懿妃跪在地下聽皇後清算老賬舊賬之後,還挨了杖刑——關於懿妃挨杖刑的時間,有人認為是在鹹豐六年初,那也太說不過去了:年初葉赫那拉氏還懷著身孕,皇後若在此時下手未免狠過了頭,與她的賢後形象太不相符。何況葉赫那拉氏臨盆在即,儲秀宮如何能留住盼子心切又好色成性的鹹豐帝。因此杖責事發生於產子後的可能性應該更大些。

  據說,在此事發生之後,葉赫那拉氏深知自己名位不濟,收斂了很多,時常在逢迎皇帝之餘對皇後也曲意奉承,竟得到了皇後的歡心,得以在鹹豐七年正月晉封貴妃。與此同時,眼看著後宮嬪妃越來越多、皇帝越來越分心的葉赫那拉氏也更深地懂得了僅憑一己之力不足以在宮中朝中立足的道理,她開始培植有助於自己的其他力量。

  懿貴妃首先栽培的,當然是可做耳報神使用的宮中太監及宮女,如安德海等人便是這樣陸續成為她羽翼的。但真正有意義的栽培則莫過於她一手促成的一場聯姻。在她剛生下皇子最得帝寵的時候,鹹豐帝的異母弟弟醇郡王奕□到了成婚分府的年齡。懿貴妃抓住了這個大好機會,向鹹豐帝推薦自己十五歲的妹妹做郡王福晉。正與她打得火熱的皇帝果然答應了這個親上加親的主意。於是懿貴妃成功地讓自己的妹妹當上了皇帝的弟媳婦。後來的曆史證明,這樁聯姻對她的權力生命起到了非比尋常的影響力。

  除了固寵聯姻,懿貴妃本人也確實不簡單,她讀的書多,還能寫一筆好字,逐漸倦於政務的鹹豐帝遂時常讓她代自己批閱奏折。剛開始的時候,她還是照鹹豐帝的口述謄寫,隨著地位的進一步穩固,她忍不住開始表達自己的見解,時不時還有與鹹豐帝及其親信近臣如肅順等人相左的意見冒出來。不消多久,這位貴妃娘娘就找到了排遣後宮寂寞的最好途徑:權力。從此她踏入了權力爭鬥的中心並終其一生不擇手段地戀棧於此。

  葉赫那拉氏所嫁的丈夫鹹豐帝是一個體質才幹都相當不濟的人物。

  鹹豐帝初即位時,倒也有過些振奮的意思,也靠著弟弟恭親王奕訴在對太平天國的作戰中取得了勝利。然而隨後兄弟政爭,鹹豐帝才疏學淺毫無眼光,有些才幹膽識的恭親王又離開了權力中樞,再加上清王朝痼疾已深,國事日見消沉。

  鹹豐帝當年是以孝順仁厚贏得道光帝歡心,從而被立為繼承人的。應該說老道光在這一點上倒也沒看錯兒子。至少在出賣國家利益方麵,鹹豐帝不但深得其父真傳,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僅僅在鹹豐八年這一年內,清王朝簽訂的賣國條約就包括《中俄璦琿條約》、《中俄天津條約》、《中美天津條約》、《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

  當然,簽訂割讓土地的條約,道光帝也並不是第一人。康熙皇帝就曾經和俄國簽過《中俄尼布楚條約》,把漢唐以來就屬於中國所有的貝加爾湖及東尼布楚讓給了俄國,還把烏第河與外興安嶺之間的地方劃成了“待議地區”,並給予俄國極大的通商利益。話說回來,這條約雖然讓俄國人占了極大便宜,害死了無數原本居住在那塊土地上的中國人,總算還能在臉麵上看得過去。相比之下,鹹豐帝和俄國人簽訂的《中俄璦琿條約》可就要“出色”得多了: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六十多萬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徹底劃給了俄國,烏蘇裏江和黑龍江隻許俄國行船,烏蘇裏江以東也成了“中俄共管”——這片土地與尼布楚條約所出讓的土地大有不同:不但自漢唐以來就是中國領土,同時也是清王朝“龍興”之基。現在鹹豐帝龍頭一點,輕輕易易地把祖宗的風水地拱手送人了。真是隻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出的。

  賣國條約簽得越多,侵略者的胃口越大。鹹豐十年(1860)夏末,英法聯軍兵臨通州,北京城形勢危急。膽小如鼠的鹹豐帝眼見戰報越來越不利,再顧不得什麽祖宗什麽基業什麽臉麵了,立即采納了親信肅順、載垣、端華等人的意見,命恭親王奕訴為留京大臣處理問題,自己則在農曆八月初八(9月22日)這個發達之極的黃道吉日裏,帶上後妃寵姬一溜煙兒地逃到了熱河行宮。

  把國家整成這個樣兒,鹹豐帝自知本事太差,也就更加放縱於酒色享樂了。然而在宮廷傳說中,這位皇帝乃是個早產兒,先天不足,異常虛弱。傳說雖不知真假,但他從二十五六歲就開始靠喝鹿血支撐日常生活卻是不爭的事實。說起來鹿血可是大熱大補的東西,別說青年男子,就是換了身體較好些的中老年人,恐怕也要消受不起大流鼻血。可這樣成大碗灌新鮮鹿血的高難度動作,卻是鹹豐帝每日必操演的內容,即使在為躲英法聯軍逃往圓明園時,他都沒忘了趕上一群鹿。

  盡管身體差得無以複加,鹹豐帝仍然割舍不下美酒美人。他的後宮中,僅僅是貴人以上的旗籍後妃就有十九人,常在答應以下無計數,除此之外還有散諸野史的許多妓女乃至寡婦。為了滿足色欲,鹹豐帝走到哪兒就把春藥帶到哪兒,在時人筆記中甚至還出現過有大臣在進見時誤吃春藥大失臉麵的事情。除此之外他還嗜酒如命,每喝必致爛醉而後快。沉湎酒色的後果,是生命更迅速的消逝。鹹豐帝自己也清楚這一點,在恐慌中,他成了一個性變態者,以喝醉了酒毒打嬪妃宮娥,酒醒後又重賞寵幸被鞭笞者為樂。照此看來,年華漸逝的懿貴妃在鹹豐帝眼裏的吸引力越來越少也未見得不是好事。

  待在熱河行宮裏的鹹豐帝在天昏地暗地享受他人生最後的瘋狂,行宮外的皇帝親信大臣肅順和北京城裏的恭親王奕訴卻形成了兩個分別以他們為中心的權力幫派。奕訴雖因主持簽訂了大批條約而得到了外國人的支持,肅順等人卻成功地在熱河“挾天子以令諸侯”占據了上風。因此,哪怕隻是為了將鹹豐帝這個傀儡繼續捏在手裏,肅順等人也不會願意讓他返回北京城。而鹹豐帝也樂得在行宮中不受任何家規約束,逍遙浪蕩。“承德避暑山莊”顧名思義,隻是避暑之用,到鹹豐帝這兒它卻成了四項全能,不但避暑,連秋冬春三季都全包圓兒了。

  鹹豐十一年七月十六日(1861年8月21日),鹹豐帝終於油盡燈枯。盡管他在如此炎熱的季節仍然吃了一大堆羊肉進補(菜單為羊肉白菜、羊肉豆芽……),他的龍體也終於再撐不下去了。午飯剛吃完,鹹豐帝就突然暈厥,直到深夜才悠悠醒轉。

  雖然神誌清醒過來,鹹豐帝也已手足無力,連字都寫不了。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於七月十七日子時三刻(即21日深夜11時45分)召來了自己最信任的八大臣,麵授遺旨,將懿貴妃為自己生下的獨生子載淳立為皇太子,任命八大臣為顧命大臣。與此同時,他將一枚“禦賞”章交給皇後鈕祜祿氏,將“同道堂”章交給兒子載淳(事實上給了其生母懿貴妃),安排下了顧命大臣與兩宮太後彼此製約、保障小皇帝平安長大的政治格局。

  事情安排妥當,時間離那頓午飯也已經過了十餘個小時,雖然死到臨頭,鹹豐帝仍然不免感到饑餓,想吃冰糖燕窩。然而燕窩剛剛端上,鹹豐帝卻劇咳不止,想要先喝些鹿血提提神。然而鹿血還沒能取來,饑腸轆轆的鹹豐帝就猝然逝於煙波致爽殿了。

  這時是鹹豐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寅時(8月22日淩晨3時許),鹹豐帝愛新覺羅奕□年僅三十一歲。

  鹹豐帝就這麽死了,在他死後,他唯一的兒子載淳在靈前即位為帝,年僅六歲,載淳唯一的姐妹大公主年僅七歲。至於鹹豐帝留下的那一群寡婦,自然以幼帝嫡母皇後和幼帝生母懿貴妃為首,皇後稱“母後皇太後”,時年二十五歲,居煙波致爽殿東暖閣,亦稱“東太後”;懿貴妃稱“聖母皇太後”,時年二十七歲,居煙波致爽殿西暖閣,亦稱“西太後”。現在,清王朝以及萬千百姓的命運前途,就交到了這群孤兒寡婦的手裏。

  當然,說王朝交到了太後幼帝母子手裏並不準確,因為熱河行宮裏還有八位顧命大臣。

  八位顧命大臣的領袖人物,是鄭親王烏爾恭阿的第六子肅順,他才智超人且擅長網羅人才,極得鹹豐帝信任。另七人則是怡親王載垣、肅順異母兄鄭親王端華、恭親王胞姐壽恩固倫公主之夫景壽、兵部尚書穆蔭、戶部左侍郎軍機大臣匡源、鹹豐帝受業恩師杜受田之子工部侍郎杜翰、太仆寺少卿代草禦詔焦佑瀛。

  鹹豐皇帝剛一咽氣,他夢想中的輔政格局就被八大臣完全推翻了。八人之間原本多有不和,但到此時卻聯成一氣合力對付起了兩宮太後與小皇帝。很快,熱河行宮就成了八大臣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天下,而六歲的小皇帝當然比三十一歲的大皇帝要好糊弄得多。肅順決定,所有奏章皇太後無權過目,所有旨意亦都由八人擬定,兩宮皇太後無權更改或決定是否使用。

  這樣的決定當然過不了西太後的關。東太後雖然在弄權術方麵遠遜於西太後,卻也知道權力的重要性,清楚這樣的局麵繼續下去可能會威脅到自己母子的身家性命,何況她和西太後一樣,和肅順也結下了仇。

  據野史記載,在逃往熱河的路上,肅順本人日日酒肉,卻隻給皇後供應素菜,懿貴妃要求換輛好些的車也被他拒絕並加以譏諷。皇後一向節儉,曾經建議鹹豐帝削減膳食的場麵,鹹豐帝本已答應了她的請求,事情發到肅順手裏,他卻不願皇帝聽老婆的話養成習慣,日後可能會威脅自己的權柄,硬是把皇後的建議給駁了回來。除此之外,肅順等人為將鹹豐帝留在熱河,讓自己繼續謀權,大舉修葺熱河行宮,到處搜羅倡優美女,甚至為此強行調動戶部存銀,還將堅守本職拒不撥款的戶部侍郎寶□削職降級。鹹豐帝終於在寵臣的支持下拒不返京縱情酒色,加速了死亡。對於這一切,皇後就算是個泥巴人,也要被惹出土性子來。

  西太後與肅順結的仇就更深了。早在做懿貴妃的時候,葉赫那拉氏就已經開始插手政務,肅順力主逃往熱河時,懿貴妃卻表示了反對意見,後來還勸說鹹豐帝早返北京或將兄弟恭親王召至熱河。消息走漏後,肅順將她視為眼中釘,不住地離間鹹豐帝對她已經少得可憐的夫妻之情。野史甚至說,肅順還曾經勸鹹豐帝“效鉤弋故事”,將懿貴妃一殺了事。

  如前所述,出於所有人都會有的妒意,兩宮太後在做皇後貴妃的時期,其實就早有心病。東太後作為嫡妻,反感寵妾當然難免;但事實上西太後對東太後的恨意卻是更深更重。她與東太後都是道台的女兒,卻偏偏位居其下,做嬪妃時稍有錯失就要被皇後斥責,好不容易生個兒子也隻能拱手讓給東太後,讓兒子先管別人叫娘。葉赫那拉氏一生都深恨自己的姬妾身份,自然也就對奪去了嫡妻名分的鈕祜祿氏懷恨在心。事實上鹹豐帝剛死,葉赫那拉氏對鈕祜祿氏的恨意就曾經爆發過一次。

  按照清廷禮製,後宮中所有的女人無論輩分如何,都要到死皇帝的靈柩前奠酒。奠酒的次序當然是由死皇帝的嫡妻來安排的。鹹豐帝死後,在安排次序時,東太後決定讓道光帝生子之妃排在鹹豐帝生子之妃前麵。於是西太後便落在了莊順皇貴太妃(道光帝琳妃,西太後妹夫醇賢親王的生母)之後。對於這項安排,東太後的原意可能隻不過是尊重長輩,但早對嫡庶之分耿耿於懷的西太後卻堅持認為,這是東太後在貶低自己給自己下馬威。於是兩個女人翻臉吵了一場。

  假如任由兩宮太後為名分之事繼續爭扭下去的話,也許後麵的事情會大不一樣。然而肅順等八大臣卻急於攬權並且七情上臉,這就從根本上改變了整盤棋局。兩個女人(尤其是西太後)迅速意識到在這樣的情況下,兩人是拴在一起利益風險均沾的,於是她們放下了前嫌,開始聯合起來與八大臣較勁。

  八大臣剛剛掌權,膽氣還不是很足,終於作出了讓步:皇太後可以閱覽奏章,八大臣擬定的旨意上加蓋兩宮太後的印章;高級官員由八大臣提名後交兩宮太後決定。在八大臣和兩宮太後爭權奪利的初次交鋒之後,小皇帝也總算有了行使自己皇帝權力的舞台——他可以在眾人的監督下,抽簽選出次一級的地方官。

  在這樣將民生當兒戲的黑色幽默背後,是八大臣與兩宮太後之間暗潮洶湧的權力之爭。

  事實上,兩宮太後當時也隻是在表麵上做出了退讓的姿態,她們早已將與八大臣的鬥爭轉入了暗中。她們決定召來八大臣的政敵一派首領恭親王奕訴,讓他來協助擊倒八大臣。在此事上出主意謀劃的人當然是見多識廣的西太後,東太後作為正宮太後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小視,乃是牽頭拍板的關鍵人物。

  這件事也是“一代名監”安德海正式亮相曆史舞台的時刻。

  安德海是河南南皮人,原本就是鹹豐帝身邊得寵的太監,後來又得到了懿貴妃的信任。兩宮太後召見了他,一番計較之後定下了一條苦肉計。大約是因為東太後不擅長演戲,於是西太後粉墨登場,找了個借口當眾發作了安德海一場,說他違犯宮禁,驅出行宮。

  
更多

編輯推薦

1一分鍾心理控製術
2贏利型股民、基民必備全書
3人人都愛心理學:最妙...
4看圖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賺錢圖形
6基金投資最常遇到的1...
7買基金、炒股票就這幾招
8明明白白買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實戰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豔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內容:初三開學的第一天,同學們就想不管不顧地大哭上一場,其中不乏幾個脆弱的女生已經泣涕漣漣,打濕了一張又一張麵巾紙。“陳大班,你說話呀!沒人讓你做啞巴。”牛天梓瞪著牛眼,生氣地衝班長陳遠嚷著...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義明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書中自有黃金屋,教你如何成為股票市場叱吒風雲的成功者,如何成為一個輸少贏多的投資人,如何成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重點介紹基金的基礎知識及品種,常用的技術分析方法及投資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資案例等。

  • 凱達之魂:記一個民營企業家的人生和事業

    作者:馮萌獻  

    經管勵誌 【已完結】

    本書記述了張文遠從一個隻有中學文化程度的中學生,從一個生產隊的記工員開始,成長為民營企業家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