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40章 寺(3)

  陝北炒米尤以吳起、誌丹最佳,是因其土壤環境好,長出來的糜子有特色。炒米是用剛剛收割後就上場碾打下來的糜子放在鐵鍋裏進行炒製,在炒幹、炒熟並發出一定香味後再上碾子碾去糠皮即成。

  陝北炒米與蒙古族炒米相同。蒙古語稱炒米為“蒙古勒巴達”,其意思就是蒙古米。炒米究竟是蒙古人先發明的還是陝北人先發明的就不得而知了。但其性質與炒製方法相同是可以肯定的。蒙古人吃炒米的方法很多,可以用黃油、奶皮和糖拌著吃,或用奶茶泡著吃。用奶茶泡時,若再加上一些黃油,奶酪則味道更醇,這種吃法適合於老年人食用。也可以經常幹嚼著吃。炒米的最大特點是耐饑餓性高,含有很高的熱量,非常適合氣候較為寒冷地區的人們食用,這也是吳起、誌丹至今仍將吃炒米習俗保留下來的一個重要原因。蒙古族有俗語說:“暖穿皮子,飽吃糜子。”就是說,要想暖就得穿皮子,要想飽就得吃炒米。

  炒麵

  陝北炒麵有兩種:一種是用軟糜子炒製的,叫做“黃炒麵”,另一種是用燕麥炒製的,叫“燕麥炒麵”或“白炒麵”。黃炒麵的製作方法是將剛收割回來的糜子上場脫粒後入鐵鍋中進行炒製,炒幹、炒熟後上碾子脫去皮,然後在米中加入鹽、香料(有一種叫炒麵花的最好)上磨磨為粉狀後即成。黃炒麵流行在沒有燕麥的各縣。燕麥炒麵的製作方法是先將燕麥放入鍋中,加水煮熟後撈出控幹,然後放入鍋中炒香,加入鹽、地椒葉、花椒等調味品上磨磨為粉狀即成。燕麥炒麵流行於吳起、誌丹一帶。無論哪種炒麵,它的食用方法都是用水沾好後吃。

  黃炒麵的性質與炒米同。燕麥炒麵則是一種低熱量的食品,現代營養學將它列入膳食纖維類,有很好的減肥、降壓作用。

  陝北炒米、炒麵這類方便食品的出現可能與社會環境有關。陝北地處邊塞地帶,戰事不斷發生,人們發明方便食品的目的就是為了適應戰事突發性給人們帶來的饑餓。所以說,它是戰事的產物。

  在炒米、炒麵的啟示下,陝北的方便食品還有不少,如炒玉米、炒豆子、燒洋芋、燒玉米、燒豆子、煮豆子等,吃起來既方便,又另有特色。

  餳酒

  餳酒是用一種含糖量很高,陝北民間稱之為“糖蘿卜”的蔬菜製作的“酒”類。其做法是,先將糖蘿卜的塊莖切碎,倒入鍋中加水進行熬製。當塊莖中的糖分完全熬入水中後,將渣滓濾去,取水,然後加入酒曲,攪拌均勻後倒入壇中封嚴。經過一個月的酒曲發酵,糖水呈紅色,並含有一定的酒精度,即為餳酒。常飲此酒可以增加人體的能量和維生素,它既是一種“酒”,又是一種保健飲料,有很高的營養價值。

  青酒、黃酒

  青酒和黃酒的製作工藝差不多,都是將軟黃米淘洗後,上籠將其蒸熟,出籠後趁熱加入麥曲粉,攪拌均勻,裝入缸內進行發酵。發酵成功後進行淋製,淋好以後貯於缸中進行二次發酵數日即成。因使用麥曲的數量和質地不同,酒也可呈現出青、黃不同的顏色,所以有青酒、黃酒之分。

  青酒與黃酒都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維生素,對人體健康十分有利。

  稠酒

  稠酒也叫“米酒”,因其顏色呈金黃色,故而亦有人將其稱為“黃酒”,但這一稱謂絕不能等同於真正意義上的黃酒。

  稠酒的製作方法是,將軟米進行浸泡後,上碾子軋成麵,再根據個人的喜好,有的將其炒製後加入麥曲攪拌均勻裝入壇中,放於熱炕上進行發酵。有的則是將其上籠蒸熟後趁熱加入麥曲攪拌均勻,裝入壇中,於熱炕上發酵。經發酵成功後,置於涼處,以備食用。食用方法是,有的在篩籮時使用了較細的籮子,米麵已很細,所以將其用涼水攪勻後,下入開水中煮沸後飲用。有的則因所用籮子較粗,在和糊時還需再用籮隔一遍渣,煮沸飲用。

  稠酒的酒精度不高,做好了其甜度亦很高,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品,因此,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做上一大壇,於年節飲用和招待客人。

  陝北民間歲時普遍習俗

  舊時,大年三十晚上均有守歲之俗,俗稱“熬夜”。寅時,即早上五時左右,燃放開門炮,以示開門大吉。再行祭敬天地之儀。儀畢,行敬拜父母之禮,最後行拜敬尊長族黨長輩之儀。

  寅時行祭敬天地之儀的習俗由俗信子紀,天地始分,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沉為地。寅紀,人始生也,所以有天開於子、人生於寅的說法而來。行敬拜父母之儀由父母乃天地之尊而來。如山西晉劇“鍘美案”中有包拯台詞曰:“天有三重,天為一大天,父母為一小天,丈夫也是天”的說法。所以在行祭拜天地之後行敬拜父母之儀。

  大年初一早上,家家吃餃子,俗稱“扁食”。“扁食”的叫法不是陝北鄉土所稱,應當是“憋實”。“扁食”是現代人依“憋實”的發音和餃子這種“扁”形食品的外部特征杜撰出來的,與陝北這種渾厚圓鼓的“憋實”特征是不相符合的。陝北民間吃憋實習俗大概與古人俗信“天圓地方”思想有關,又盤古開天辟地故事說,盤古是從一個渾圓的大球體中破殼而出,才有了天地,有了人。《延長縣誌》又載:大年初一早上有食餛飩的習俗。盤古氏就是從那個混沌世界走來,他是宇宙中出現的第一個人,正月在民俗曆法中又被排作“寅”月,所以,在正月初一早上寅時吃餛飩,就是為了讓人們記得,人是在寅紀從那個混沌中走出來的。“憋實”的出現大概是因餛飩的餡少,不能滿足人們美食的需求,故而將餡裝得滿滿的,使之憋實,所以出現了有別於餛飩的憋實,再將盤古氏在那個混沌圓球裏憋得實在受不了後將球劈開,出現在宇宙中的想象結合進去,憋食的叫法也就合乎情理了。所以,應當說,餛飩是憋實的前身。

  正月初一,小孩們穿著新衣服,一大早就開始向長輩們拜年。拜年時對不同輩分有不同的問候語。對祖父輩們要先行磕頭禮,然後要問候:“您老強健。”對父輩亦行磕頭禮,並祝福說:“乂爸親生。”親生即表示自己如同叔父親生一般。有時也不應一概視輩分而詣拜,應參照年齡大小來決定祝詞,如即便是同輩之人,因年齡懸殊極大,娃娃們也應用“強健”來向他祝福。

  有些地方有在大年初一早上上山砍柴的習俗,但不言“砍”而說“尋”,其俗以寓“尋財”,可兆示一年中可以發財。

  早上吃餃子以後,人們都上墳燒紙。宜川、延長一帶的富家大都有祠堂,所以有拜謁祖廟的習俗。上墳或拜謁祖廟後,什麽事情也不做了,其意是:“初一閑,滿年閑。”

  正月初二是人們訪親問友的日子,也是迎財神的日子。後來,人們將這一習俗融合到正月初一去廟堂求福中。

  正月初五是“送窮五”的日子。《延長縣誌》雲:天將平明之時,作紙人,備餅、餌、香送之。延綏一帶則是於黎明時分以掃除塵垢的方式來送窮神。這一天,人們每餐要吃飽,謂之“填窮五”。窮則吃不飽,飽則不窮,所以要吃飽。延川一帶有於是日“迎五財神”之俗。

  正月初六在陝北民間稱做“過小年”,其俗與大年三十相同,但沒有三十的氣氛。延長縣有夜多靜聽,以卜一年吉凶之俗。延綏一帶有炒黑豆,撒於房壁,名“爆六甲”之俗。正月初七在陝北民間稱做“人七”或“人慶”,是由“人勝節”而來的。延綏一帶有用糠著地上,以艾柱炙之,名“救人疾”之俗。此俗因用艾炙糠可發出疾切之聲,與“救人疾”發音相近,故名。俗信以為,可以使人在一年之中不發疾病。還有晚上在院中燃火之俗。

  正月初十在延綏一帶視為“老鼠出嫁女子”的日子,是夜,家家滅燭早寢,恐怕驚了老鼠的好事後使其成群危害穀麥作物和齧咬衣物。

  正月十五是“燈節”、“元宵節”。據《延綏鎮誌》雲:“上元天官誕辰,俗所尤重。街市遍張燈火、花炮及火場。倡優戲樂,士女俱觀焉。”是夜,用麵為不托,名燈盞,注油燃燈,到十六日早,作羮食之,示收燈也。脯時,士女或往來於親戚家,或載酒郊外,名“散百病”。

  正月十五這天,家家吃“米茶”。米茶是在浸泡過的小米中加入炒熟的杏仁、桃仁、核桃仁後上碾軋成麵,再進行炒製。食用時以涼水調為糊狀後倒入燒開的水中戳為糊。有的吃法還在裏麵煮一些糕塊或油饃,是一種時令佳饌。此食俗大概由混沌開元的說法而來。糊,即混沌不清,油饃,即圓而開孔。其實也與盤古開天地的傳說有關。晚上,家家院內燃起熊熊大火,迎天官下界。所以,此火為神火,人是不能享用的。

  正月十六日夜晚,亦要在院內燃火,這一天晚上,天官給人賜福,人們可以從火上跳過去,祈求天官給人賜予福壽,所以,陝北民間將這天晚上的火亦稱做“人的火”,是人、神共享的火。又有“燎百病”的說法,因為在傳統的“福”中也包含著壽,無病即壽,所以有此俗信。延長縣有白天登高望遠之俗,名曰“遊百病”,即把百病都遊釋掉,以祈求健康。

  正月廿三是迎灶君回宮的日子。陝北民間俗信,灶君於臘月廿三日上天宮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情況,為期一個月,所以於正月廿三日又回到人間。這天晚上亦要燃火,但很小,又有將此俗稱做“取光明”,也有謂之避毒蟄之義。延長縣則在正月三十行此習俗。另有說法是,正月廿三是老君爺的火,這次火尤為煤工們所重視,所以,被民間認為是神的火,人不能享用。

  二月初一日,據《延綏鎮誌》載:二月朔日(即初一日),俗名“開廟門”,龍神起,刲(kuī,音虧)割殺(此語出《國語·楚語下》:“諸侯宗廟之事,必自射牛刲羊擊豖”。)羊以祭,所以,“二月二,龍抬頭”是從二月初一日的“開廟門,龍神起”就開始了。舊時有此習俗,後來因世薄,刲羊以祭之儀俗漸消,僅存“公雞會”被沿襲下來。但廟門還是要開的,人們於是日到寺廟去求神拜佛以示虔誠並祈禱在這一年裏能得到神的保佑。

  二月二之俗是於二月初一子夜,各家各捉一隻公雞,用雞籠和筐裝著,上蓋一塊黑布,隨著秧歌隊,或結隊上到村中一座風水山,村民一般稱為“二月二山”。上到山上以後,首先要點燃香燭敬祭天地,然後點起熊熊大火,秧歌隊圍著火堆繞轉,沒有秧歌隊者,大家相隨繞轉,有傘頭或領隊人唱幾個祈求秧歌。還有人專門誦讀祭獻五方的祭文,以祈求年景安泰。誦讀祭文後,將一隻公雞扭死,歸誦讀者所有。祭獻完畢後,偃旗息鼓,靜悄悄下得山來,將上山的所有公雞於公館窯內烹而食之。此俗在陝北民間稱之為“公雞會。”

  另有“打龍眼紙”習俗,即於二月初一日,各家均備有白麻紙一遝,於晚上相聚在碾子邊,將紙收集在一起,卸下碾夾,準備好紙釘,候至村中第一聲雞叫時,急用碾夾打向紙釘,使紙釘在白麻紙上留下印記。因紙釘為一圓柱筒形,中懸一方形“釘”,經打擊後,留在紙上的印記為一中間有“點”的圓形,類似“眼”,又是用碾夾這一象征“青龍”的臂所打,故名此紙為“龍眼紙”。打完龍眼紙以後,各家將紙帶回家中,有的放在門台上,有的釘在窗肩畔上,若有孩子患有無名腫痛或其他邪病時,用龍眼紙擦一擦,就會痊愈。亦可將龍眼紙裝入小兒的肚兜之中,用以避邪。亦有直接將布放在龍眼紙上一塊打了以後為小兒做成衣衫穿著,俗信認為這樣會使娃娃好抬舉。

  二月二這天晚上的火,尤其是山上的火,都講究一個“大”,哪個村中的二月二山上的火大,哪個村就會旺盛,所以,各村一般派出很多人砍柴,積薪為大火。人們在圍著大火繞轉時,還要配合祭五方的祭祀儀式,共同唱誦:“清風細雨撒回來,惡風猛雨撒出去”等祝禱詞,以祈天年祥和。

  二月二這天,有的農家還有蒸十二個糜子麵窩窩的習俗,將蒸好的窩窩依次放入廚中,過一兩日後,查看哪個窩窩中的水分多,以此來判定哪個月的水雨多,好決定種植什麽農作物。

  二月二這天,男子都理發,俗稱“抹龍殼”。據《延綏鎮誌》載:“二月,以灰圍宅舍,謂之‘圍蚰蜒’,早起,元旦所做黃米大饃,和燒黑豆,啖之,謂之‘咬蠅子’。”有些地方還將打過火的柴把送向上下裏川,謂之送蚰蜒”。延長之俗是在二月二這天黎明時分,以灰撒居室牆道,義取“避蛇蠍”。是日,不推碾磨,不吃小米,其俗雲:“下穀種,吃硬飯”,以祈歲豐常飽,延長縣在二月初三日舉行文昌會,祝文昌帝君之生日,諸生醵飲,即,湊錢飲酒。《宜川縣誌》載:“二月二日,於五更後,圍灰道‘避蟲’。”

  有些地方於二月二這天晚上,在院中所燃之火上燎烤被褥,謂之“燎百病”,人也可以從火上跳過,以祈祛邪除病。

  二月二之後,所有鑼鼓都已收藏,不再動用,隻有於臘月時再可使用。

  三月,寒食,清明。據《延安府誌》引《延長縣誌》載,“寒食、蒸餅、宰牲、祀祖、亦禱穀神,忌食稀飯。”《延綏鎮誌》曰:“三月清明,士女俱插柳毛、柏葉於鬢,出城墓祭,踏青郊外,選勝飲酒,謂之‘上野墳’。或邀朋較射,兒童競放風箏。兩日乃止。”《宜川縣誌》載:“三月清明,戲鞦鞍。拜墳。做饅頭相贈饋,上綴各種蟲鳥,名為‘子推’,謂晉文公焚山,禽鳥爭救介子推也。”《延長縣誌》載:“三月清明,家家香楮祭墳。”延長縣還有於三月廿八日上巳日祭獻東嶽廟神和到娘娘廟上香的習俗。

  據《延綏鎮誌》載:穀雨日有貼厭蠍符於壁上之俗,符上書咒曰:“穀雨日,穀雨晨,奉請穀雨大將軍;茶三盞,酒四巡,送蠍千裏化為塵。”又書以吐、喊、□三字,於四隅處貼之,以送蠍。

  陝北民間在寒食節,清明節除吃“子推燕”、糕纈外,還吃一些攤饃饃、煎餅。

  陝北民間舊時上墳都是在寒食節,後來才改為清明上墳,這與清朝宮廷所頒詔令有關,但現在亦有寒食上墳者。祭品都用“紙錘”,是“子推”的訛傳,人們因其音近,故而被衍成了“紙錘”。上墳時有在墳堆上壓紙錢的習俗。

  三月三亦是拔艾芽的時候,此時,艾芽僅長出三四片小小嫩葉,據說,用這種艾芽製成艾柱可炙透一個黃饃饃,而端午艾隻能炙過一半。所以人們用此艾柱為小兒炙風寒之疾和嘬口等疾病,很有療效。

  四月八,據《延綏鎮誌》載:四月初八是“浴佛節”、“盂蘭盆會”。屆時,僧尼多作佛會,街市皆撒豆結緣。《延長縣誌》載:是日於祖師殿進香祈福,謁祖師,間作佛會。於四月廿八又為藥王祝生,開廟會演戲。四月八這個節日在陝北已沒有佛道之分了,雖說是浴佛節,但大都去拜謁道教大神祖師。雖謁祖師,卻又素食忌葷。陝北民間有諺雲:“四月八,不吃豆腐不得發,一頓豆腐吃倒塌”,就是為佛而規定的素食節。要想發財,就得吃素念經,信奉佛教,吃了豆腐去上道觀拜謁祖師,就將道教惹了,所以一頓豆腐就吃倒塌了,豆腐在四月八吃也不行,不吃也不行,以後人們便幹脆不吃了,逐漸將吃豆腐的習俗摒棄了。

  五月端午。據《延綏鎮誌》載:此日,餽米粽、懸艾葉、插菖蒲。午時,書避兵靈符,市售長命線縷。飲雄黃酒,然以早而不以午也。《延長縣誌》載:用蒲艾紙貼門窗,鎮病。男女折艾插頭,老幼飲雄黃酒,用彩線係小兒手足,為避邪。《宜川縣誌》載:插艾,作角黍,飲雄黃酒。

  五月有“惡五月”之說,每年端午日,每家門上都要插艾,給兒童耳朵上夾艾葉,用拉胖胖草染出五色線來,係在小兒手指和腳趾上,以避邪。

  五月十三在陝北民間俗信中以為是關老爺磨刀的日子,這一天大都要下雨,所以被民間認做是“雨行日子”。

  六月。《延綏鎮誌》載:雞初鳴,作綠豆湯,俗呼“漿水”。遲明,各攜到祖塋澆奠,名“解炎熱”。以後到者為不孝。又汲水貯器中,作曲漿及醋,不穢。覆裘毳,諸蟲畏之。《延長縣誌》載:家家曬衣,又用漿水奠墳,名曰“解渴清升”。農家備酒肴,祭空求雨。

  六月六又被民間以為“蟲王節”。

  陝北民間有“六月六,新麥子饃饃熬羊肉”的說法,意即慶賀夏田豐收,祈盼秋田豐登。這天還要吃麵條,麵條細長,借以寓意風調雨順。忌吃拌疙瘩,俗信以為,吃了疙瘩就會下冰雹。這一天,女人忌下河洗衣服,男人忌在河裏嬉戲。大家都晾曬衣物。

  七月。《延綏鎮誌》載:於七夕,婦女夜焚香,設瓜果於庭,祀河鼓織女,亦有乞巧者,瓜副(pì,指裂開,剖開之義,語出《詩經·大雅·生民之什》:“不坼不副”)之有法,如華(同“花”,語出《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狀。

  七月十五日,農家早向壟頭,擇禾之長茂者,懸五色紙旗,名曰“田幡”,慶秋成也。是夜,於佛寺作盂蘭會。

  《延長縣誌》載:七月七日,不乞巧。中元祭八臘,逐蝗,舊時作盂蘭盆會,今猶祭八臘,祈驅蝗有年。

  乞巧時,陝北各縣有各縣的乞法。陝北南部幾縣,在乞巧時,女兒們於正午時分,以針漂於碗中,看針影之粗糙與否,來測其巧拙。七月七日在民間傳說中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喜鵲都飛上天去為他們搭鵲橋去了,所以很難於這天見到喜鵲。

  立秋時,陝北民間一般都要吃“秋豆飯”,即用各類豆子煮成的飯。吃秋豆飯之俗是慶賀豐收。

  陝北民間有“七月十五掛鐵□,八月十五吃撈飯”的說法。所謂“鐵□”其實是“田幡”的訛傳。人們將“鐵□”引申到“鋤”所以又有了“七月十五高掛鋤”的說法。

  八月十五。《延綏鎮誌》載:中秋,瓜果、香餅、賞月,並以月餅相遣。《延長縣誌》載:釀黍酒,摘西瓜、梨、棗,間聚眾鼓吹,賞節。《宜川縣誌》載:以西瓜、棗、糕相饋。

  《延綏鎮誌》載:以月餅相遣,從八月十五殺韃子而始。

  八月十五時節,一些不育婦女可以去“偷”摘別人家的瓜果,別人看見了也不加製止。

  八月十五吃撈飯習俗是古時嚐新之俗的延續,另有八月十五登高之俗,人們到高山之上采摘一些野果野花以為時尚。

  九月九日。《延綏鎮誌》載,重陽節,薦花糕,采菊花,登高飲酒,為時宴之遊。《宜川縣誌》載:九月九日,造菊酒,謂曆久不壞。《延長縣誌》載:九月九日,有登高者。陝北民間有“九月九,家家有”的諺語,其意是九月九以後,秋田陸續上場,有了糧食,人們就不會餓肚皮了。九月九登高之俗大都是文化人之舉,鄉民無此習俗。

  十月。《延綏鎮誌》載:十月朔,夜,家家剪紙做寒衣,焚於門外,以送亡者。(原注:紙衣,又名,是開孔衣,屬明器類,俗稱謂鬼衣。又有將鬼衣稱做明衣的。段成式曰:相人起虞卿,明衣起左伯桃,挽歌起紼謳。)《延長縣誌》載:十月初一,以紙裝棉,上先塋,焚之,名曰“送寒衣”。《宜川縣誌》載:十月一日,剪紙為衣,前夜焚之,謂之“送寒衣”。

  十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下元節”,是解厄求福的日子。舊俗上廟會祈福祛災。

  十一月。《延綏鎮誌》載:“長至日”,民以黍糕為饋。《延長縣誌》載:長至節士紳祀祖,相吉賀。庶民不為禮。《宜川縣誌》載:十一月,長至,拜官,師,親友交拜。

  冬至在農曆十一月,從冬至開始,白晝逐漸長了起來。陝北有俗語說:“過了冬至長一針,過了臘八,長一钁把。”這就是說,冬至以後白天漸長,因此古人將冬至日稱做“長至日”。

  延綏一帶在舊時從十一月就開始準備年茶飯,以油饃饃、黃饃饃、糕、饃為主,做好後有互相饋贈之俗,一則表示鄰裏和睦,另則是做年茶飯技藝的交流手段。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