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2章 七巧節(3)

  這八位與農事有關的神靈是:先嗇神、農神、郵表畷神、司嗇神、水墉神、貓虎神、坊神和昆蟲神。在漢代以前,蠟祭的日期是不確定的,有的年份在月初,有的年份在月底,沒有一個固定的日期。另外,所祭神靈還有一個排坐次的祭祀日,而且儀規也不同。到了漢代,第一年的祭祀日是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戊日,恰好是臘月初八,人們為了好記,又因與農事有關的神靈共是八位,就將八位神靈放在一起於臘月初八日進行祭祀,臘八節由此形成。臘祭在最早時是人們為供獻天帝、祭祀神靈、祭奠祖先、祭鬼禳災所設立的祭祀禮儀,後來人們認為,臘月是一年四季的總結,人們是靠糧食生存的,糧食收成是決定人們生存命運、生活好壞的根本條件,因此,人們最後選定的八位與農事有關的神靈是人們將祭祀對象由抽象轉化為具體的思想觀念的進步表現。八位神靈中,一些神靈從他的字麵上就可看出他的神職功能,比如“昆蟲神”,就是掌管昆蟲的神。一些神靈僅從字麵上是很難讓今人理解的,比如“郵表畷神”等。郵表畷(zhuì)神就是郵表畷。郵在古代時期是指井田製度下,在井田的田野裏所蓋的廬舍,是督促農民耕種的田官的居所。《禮記·郊特牲》中雲:“饗農及郵表畷。”鄭玄注雲:“農,田畯也,郵表畷,謂田畯所以督約百姓於井間之處也。”孔穎達疏雲:“郵若郵亭,屋宇處所……造化郵舍,田畯處焉。”此謂造郵舍的目的是為了讓管理農事的官員居住。“畯”是古代管理農事的官員。《詩·豳風·七月》中雲:“田畯至喜。”是說管理農事的官員很高興。畷義又通“綴”,是指聯結的意思。《禮記·郊特牲》雲:“饗農,及郵表畷。”孔穎達疏雲:“畷者,謂井畔相連畷於比。”意思是井田的畔是相連著的。畷又指田間的道路。《文選·左思〈吳文〉》曰:畷,兩陌間道也。郵表也指古代交通要道及交叉處豎立的路標。漢·王充在《論衡·須頌》中雲:“道立郵表,路出其下,望郵表者,昭然知道。”劉盼遂集解引崔豹《古今注》雲:“今之華表木,以橫木交柱,狀若花,形似桔棒,大路衢悉施焉,亦以表識衢路也,秦乃除之。漢始複修焉。今西京謂之交午木。”據此而言,郵表畷是管理農事官員的住所,將這一住所奉為神靈是古代人們對管理農事官員的景仰情懷的表現。

  先嗇,即先農。嗇通“穡”,是指收割、收獲穀物之義,泛指農業。《禮記·郊特牲》中雲:“蠟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先嗇,是最先發明農業,收獲穀物的人,司嗇是指專門管理農業的人。此說是,蠟祭主要是祭祀先嗇神,司嗇是配享。鄭玄注雲:“先嗇,若神農者。”所以,這裏的“先嗇”神應當是神農神,即炎帝。清代學者龔自珍在《海門先嗇陳君祠堂碑文》中雲:“古者伊耆氏始為蠟祭饗農,先農也;也嗇、司嗇,皆農之配也。”此說是蠟祭饗農始於伊耆氏,那一時期主要是祭祀先農,先嗇、司嗇都是配享。這裏將先農與先嗇分而為二,成為兩個人神。但在八蠟中無先農而有農神。農神大概是所有與農業生產有關的神的集合,先農被衍化為先嗇,這是古人的不同認識。

  貓虎神,即貓神與虎神。貓在古代是指夏季狩獵。《玉篇·犬部》中雲:“貓,夏田也。”《禮記·郊特牲》中雲:“迎貓,為其食田鼠也。”依此看來,人們祭祀貓神是為了使貓將田鼠吃掉。同樣,祭祀老虎的目的是讓老虎將那些危害莊稼的野獸,諸如野豬一類對農田造成危害的動物吃掉,以保證農業豐收。貓虎為何同祭?因為貓是老虎的舅舅,古人將“虎舅”作為貓的別名。宋代詩人陸遊在《嘲畜貓》一詩的自注中雲:“俗言貓為虎舅,教虎百為,唯不教上樹。”清代人孫枝蔚在《閑趣》一詩中雲:“浮萍葉大魚秧活,鸚鵡聲高虎舅來。”因為有了這層關係,所以將貓虎同祭。

  水墉神和坊神將在“城隍”中詳述。

  在天帝信仰時期,為了禳災,又在臘祭中增加了“赤豆打鬼”的內容,有了赤豆打鬼後,又引申出了“臘八粥”的食俗。

  臘八粥有三種說法,一是共工的兒子死了以後,變成了播撒瘟疫的鬼。這個瘟疫鬼天不怕、地不怕,就是怕赤豆。因而也就有了在臘祭中用赤豆打鬼的禮俗。在赤豆打鬼禮俗之後又產生了“臘八粥”的食俗。這種粥裏一定要有赤豆,有赤豆才可以禳災。這便是禳災的俗信。

  第二種說法是在佛教傳入我國以後才形成的,是宗教說法,也是宗教習俗滲透到民俗中的產物。依佛教教義說,釋迦牟尼在成佛前曾經遍遊名山大川,探求人生之道。於臘月初八這天,他來到了比哈爾邦的尼連河畔附近,因長途跋涉,耗盡了體力,又累又餓地昏倒在路旁。這時,有一位牧女走來,見此情景,就把自己所帶的雜糧,加上從山中采來的野菜,用泉水煮成粥後,一口一口地給釋迦牟尼喂,把佛祖救活了。牧女讓釋迦牟尼坐在菩提樹下,釋迦牟尼坐下來靜靜地深思著,他終於悟出了大道,成佛了。這一佛教故事被我國的佛教徒們所信奉,將臘月初八認做是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所以稱做“成道節”。寺院的僧侶們每到“成道節”這一天,就用五穀雜糧煮粥供佛。此俗傳入民間後,人們認為,佛祖吃了五穀雜糧後可以悟出大道成佛,可見五穀雜糧有著神奇作用,因此,老百姓們也就效仿起佛教禮儀來,用各色雜糧煮成粥食用,以求佛的保佑。久而久之,遂而成為習俗。

  第三種說法與明太祖朱元璋有關。傳說,朱元璋在小的時候給富人家放牛,富人家很吝嗇,不給朱元璋吃飽飯,因此,朱元璋經常挨餓,不得不偷點東西來充饑。有一次,不小心在偷東西的時候被主家捉住了,將他關在一間小房裏,不給他飯吃,僅給點水喝,以此來懲罰他。朱元璋實在餓得不行了,這時,他發現了一個老鼠洞,就在洞裏挖,想挖出隻老鼠來充饑。不料,竟從洞中挖出了老鼠積存在洞中的大米、豆子、紅棗、芋艿等五穀雜糧來,於是,他就撿了些柴棍,用破瓦罐將五穀雜糧煮成粥吃。朱元璋餓極了,他覺得此粥比世上什麽都好吃。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大魚大肉吃得多了,覺得什麽飯菜都不好吃。有一天,他忽然想起小時候在富人家的小房裏吃的那頓粥來,便讓禦廚用雜七雜八的米豆等物給他煮粥吃,禦廚們為了討好皇帝,還在粥中放了糖,這樣一來,此粥甚是好吃。朱元璋吃這頓粥時,正是臘月初八。因皇帝在臘月初八吃了一頓極為滿意的粥,就將這種粥稱做“臘八粥”,朝廷官員們見皇帝吃這樣的粥,一則是出於對皇帝的忠誠,另則,這種粥也很好吃,便都效仿著在臘月初八吃起臘八粥來。這一吃法從朝廷官員中傳入民間,民間也隨即形成風氣,臘八粥便成為一種食俗流傳至今。

  其實,臘月初八吃臘八粥在宋代已開始流行了。南宋愛國詩人陸遊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一詩中就寫道:“今朝佛粥更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從詩中可以看出,臘八粥在宋代已與佛結緣了。臘八粥在宋代流行開來後,經久不衰,成為臘八節的主要食品。臘八粥也隨著曆史的變化,它的煮製方法也在不斷變化著。現在所食用的臘八粥多用黃米、江米、白米、小米以及各種豆類、杏仁、花生、鬆子、瓜子等熬製而成,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掛臘八穗,臘八穗亦稱做“臘牌牌”,是陝北民間的節令習俗,就是將黑豆、幹草節、紅棗用線繩穿在一起,掛在小孩胸前,有的還將啞炮用紅布裹著,綴在小孩衣肩上,還有將棗、幹草節穿成較短的串,綴在小孩兩衣肩上。一般從臘月初一開始掛,但大多在臘月初八掛,所以被稱為“臘牌牌”或“臘八穗”。此俗之意是既可以求得祥瑞,又可祈來豐年,也可以起到避邪作用。

  “臘祭”作為祭祀禮儀,相傳是由炎帝神農氏所創的一種祭祀活動。陝西寶雞的炎帝廟中有相關的史料。炎帝創立臘祭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祭祀與農事有關的自然神靈,但後來人們又反過來將他也作為祭祀對象,如北京的先農壇就是為紀念這位發明農業的英雄所設的祭壇。由於炎帝發明糧食解決了人們的吃飯問題,發明中藥為人治病,他的功績很大,全國有很多地方有他的祭壇和祠。

  臘月廿三祭灶

  臘月廿三是我國古代祭灶的節日。有些地方也將此日稱做“小年”,是因為“祭灶”標誌著將要過年了,故而將祭灶之夜稱做“小年夜”。

  祭灶日期各地有所不同,北方是臘月廿三日,南方則是臘月廿四日。這一差別大概是因為我國古代時有“官三、民四、蛋家五”的說法所致。此說是,官家於臘月廿三日祭灶,民間是臘月廿四祭灶,水上人家則是臘月廿五日祭灶。蛋(音旦)家指的是水上人家。舊時,廣東、廣西、福建內河和沿海一帶的水上居民被稱為蛋家,他們以船為家,從事漁業、運輸業。

  宋代範成大有詩雲:“相傳臘月廿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肉雙魚鮮,豆沙甘鬆粉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紙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複雲。乞取利市歸來分。”將人們的祭灶禮儀描寫得很詳細。民間祭灶大都是“祭獻一個糖瓜三炷香,灶王回宮保安康”。祭品除了葷菜素食外,還要特別加上麥芽糖,以此來粘住灶神的嘴,使他上天後說的都是甜言蜜語。

  灶神很小,人們為什麽要對他進行特別祭祀呢?一則因灶君是“一家之主”,人們都應當服從他的“領導”,另則,灶君的神係關係很有來頭,所以,人們要對他有特別禮遇。灶神雖小,但卻是一個肥缺,他得到的祭品的數量也要比其他神靈多得多,正如範成大詩中所說是很豐盛的。人們敬重他,是因為傳說他是玉皇大帝的女婿,也有說他是玉皇大帝的小兒子。有了這樣的神係背景,人們當然害怕他了。另外,他於臘月廿三日之後上天宮去直接向玉皇大帝匯報一家人的表現情況,玉皇大帝就是依據他的匯報來對人行奪紀授紀的。所以人們要對他溜須。

  灶君是怎麽產生的,古書中記載的灶王(也叫司命)是有名有姓的,有說他叫隗,而且狀似美女。也有說他姓張,名單,他的夫人名卿忌,生有六女,都名察冾。這位灶君是玉皇大帝打發下界後變化為地精,後來又被奉為灶君。因此,他上天以後,一旦在玉皇大帝麵前告了凡間的狀,罪輕者,會被減壽百日,罪重者則減壽三百日。所以,祭祀灶君,送灶君上天之事,是誰也不可怠慢的事情,更是不能忘記的事。關於張單是灶君一神還有另外的傳說。說張單在人間的時候,是一個好打聽閑事,向上匯報的人。他死了以後,正趕上玉皇大帝召集群臣研究灶君的人選問題。以前的灶君都嫌神位太小,不願去做,所以,人間有很多惡人惡事沒有匯報上來,玉皇大帝也是知道的。這時,太白金星等一幹大臣們覺得張單很適合坐這一神位,就向玉皇大帝推薦了張單。玉皇大帝朱筆禦批,張單走馬上任。果然不負玉皇大帝的重托,將人間的善惡之事一五一十地匯報得很清楚,為玉皇大帝懲罰人間提供了依據,張單也因此成了常任灶君留在人間。人們也因為張單愛打小報告,所以對他非常敬畏。關於灶君姓張,民間另有一說法。說有一位一貧如洗的張秀才,為求功名而上京趕考,時值寒冬數九之際,因窮困潦倒、饑寒交迫,昏倒在一家財主家的門洞裏。這家財主有個心地善良的燒火丫頭,見到此情後,就偷偷送來了衣服和飯食,把張秀才救活了,秀才很是感激,二人遂有了愛慕之情,便海誓山盟,私訂終身。不料,張秀才走後,財主發現了二人的事情,便對丫環百般虐待,倍加淩辱。這位丫環忍受不了這種折磨和屈辱,於臘月廿三日這天,一頭紮進灶裏燒死了。第二年的這一天,張秀才及第歸來,尋找救命恩人,準備成婚。當他得知丫環不幸身亡後,悲痛欲絕,也憤然紮進灶坑身亡。這對夫妻的剛烈行為報到天宮後,感動了玉皇大帝,就封他倆為灶王。在這一傳說下,灶王就有了或男或女的說法。因灶王是夫妻的說法,又有灶王是一家人的說法。所以,有的地方將灶君稱做“灶王爺”,有的地方則將灶王稱做“司命翁媽”。據說,他們兩個被封為灶王以後,受到玉皇大帝的重托,年年在廚房裏監視人間的善惡行為,並把看到的情況分為善事和惡事分別裝入玉皇大帝所賜的兩個罐罐裏,以便到時候向玉皇大帝申報。一些經常做壞事的人,往往被灶君將他的記錄惡事的罐子早早裝滿了,所謂“惡貫滿盈”的說法也就是由此而來的。有了張秀才夫婦被封為灶君的說法後,就使得那些做壞事的人有所收斂,尤其是那些財主們,也不像以往那樣肆無忌憚了。

  祭祀灶君一般是在臘月廿四日灶君上天朝見玉皇大帝之日的前一天,即臘月廿三日晚上舉行祭祀儀式。也就是說,廿四日灶君要離開人間上天上去了,人們要於廿三日的晚上在灶台擺上糖果,黏(年)糕等供品,在他的神龕上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對聯,焚香、燒表、頂禮膜拜、送灶君上天匯報這一年的民情。在傳說中,臘月廿三日,在灶君準備啟程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職時,人們怕他說人間的壞話,就用糖果、黏糕之類的食品把他的嘴巴粘住,不讓他開口講話。到了宋代,供品中又增加了酒,人們想用酒把他灌醉,使他上天以後告不了狀。有的還拍灶君的馬屁,在所掛的垂穗中吊上一個竹馬,讓灶君乘馬而行,免得旅途勞累。陝北民間之所以將灶君稱做“灶馬爺”的原因就是來源於此,即灶君與馬的合稱。到了明清時期,祭灶習俗更為盛行。乾隆皇帝就是信奉灶神的,“每歲於十二月廿四之夕,祀灶於坤寧宮”。六十年中無歲不然。

  祭祀灶君時必須掃塵。民諺雲:“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又有雲:“二四掃房屋,二七、二八貼花花。”那麽,掃塵與祭灶是怎麽聯係在一起的?一般認為,掃塵是從掃年的祭祀禮儀發展而來的。掃年是祭祀活動,掃塵是民俗習慣,將祭祀禮儀借鑒到民俗習慣中,用於祭灶這一禮俗裏,祭祀灶君的禮俗也就形成了。灶又是人們最早的祭祀對象之一,民間對灶有很多說法,說灶王爺是一家之主,上天後給玉皇大帝直接匯報這一家人的情況,人們害怕灶王爺說自己家裏不好,就在灶君上天之前將房舍打掃幹淨,一則是掃塵習俗,另則也是對灶王表示恭敬,所以,就將掃塵之俗的內容逐漸融合到祭灶中了,久而久之,人們隻知祭灶時要掃塵,而不知掃塵與祭灶是不同的民俗。

  掃塵之俗由來已久。掃塵就得用掃帚和簸箕。相傳,掃帚和簸箕的發明人是夏朝的少康帝。“帚”字在甲骨文的時代就已經出現了。陝西出土的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上就有“子持帚作灑掃形”的銘文記載。《禮記》中亦有“雞初鳴……灑掃室堂及庭”的記載。《周書·秘奧造宅經》中有“溝渠通浚,屋宇潔淨,無穢氣,不生瘟疫”的記載,說明那時期的人們就知道打掃衛生與避免疾病的發生有著密切的聯係。

  掃塵源出於堯舜時期的“掃年”習俗。掃年是古代的人們為了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呂覽注》中稱:“歲除日,擊鼓驅癘疫鬼,謂之逐除”。這種宗教禮儀與“臘祭”有關。臘祭是炎帝神農氏時期用以供獻天帝,祭祀神靈以及祭鬼禳災的祭祀禮儀,在祭祀時必須打掃衛生。因為是在十二月這個年末時所舉行的禮儀活動,故而,將這次打掃衛生稱做“掃年”。掃年一則是為祭祀禮儀服務的,另則也是以掃除塵埃來寓以將災禍清除。到了唐代,“掃年”之風盛行,並與祈求新歲平安,禳災祛禍更加緊密地聯係在一起。據宋人吳自牧的《夢粱錄》記載:“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以祈新年平安。”

  掃塵在北方也被稱做“掃房”,南方則稱之為“撣塵”,或叫“掃洋塵”。但在全國一般都叫做“掃塵節”或“掃塵日”。因陝北民間的居往條件是以窯洞為主的,所以稱做“掃窯”,即便現在有很多人已經住上了樓房,仍然稱做“掃窯”。我國北方的掃塵節是在臘月廿三日,或是由“掃年”這一宗教禮儀傳承下來的,或是由“官三、民四、蛋家五”中的“官三”沿襲下來的。

  掃塵節之所以被民間稱做“過小年”是因全國大多數地區從這一天起就進入了過年階段,一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後,“過年”意識才從人們心目中結束。

  一般認為,祭灶習俗要比掃塵習俗稍晚一些,祭灶是先秦時期的一個重要的祭祀活動,是當時我國的“五祀”之一。但不同於掃年的祭祀活動,而是為“灶”這一體現人類文明進步的事物所設立的專項祭祀禮儀。

  所謂“五祀”,是儒教的五種神靈祭祀,指門、戶等神,其說法不盡一致。《禮記·曲禮下》:天子“祭五祀”,鄭玄注:“五祀,戶、灶、中霤、門、行也。”《禮記·祭法》:“諸侯為國立五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國門、曰國行、曰公厲。”《禮記·王製》:“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鄭玄注認為此處之“五祀”,即《禮記·祭法》中之五祀。指司命、中霤、門、行、厲。《白虎通》認為:五祀即門、戶、井、灶、中霤。依儒教規定,大夫以上才可祭五祀,但後來在儒教流行地區,逐漸成為全民祭祀對象,其中最重要的是門神和灶神。另外,《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鄭玄注認為這裏的五祀指句芒、祝融、後土、蓐收、玄冥。

  灶神,俗稱灶君、灶王、灶王爺、灶界、灶界老公、東命司廚等。在民俗信仰中,灶神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神靈,其作用和地位遠在門神之上。

  在茹毛飲血的時代結束以後,灶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人們盛謝灶、敬重灶。灶的自然屬性是以火燒煮食物,人們逐漸將灶的這種自然屬性人格化,就形成了最早的灶神信仰。應劭《風俗通義·祀曲》雲,《周禮》說: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就是說,灶神是顓頊的兒子黎。《淮南子·時則》中高誘注雲:“吳回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神,托祀於灶。”《淮南子·汜淪篇》中雲:“炎帝作火,死而為灶。”這些典籍中,將我國上古時期的人物奉為“灶神”,可見人們對灶的敬仰之情有何等深厚。也可以從中看出,灶神都是由這些管火的火神轉化來的,所以,祭灶也就是祭火神。但也有說法,祭灶神並不是祭火神,或者說祭灶並不是單純的祭灶神,而是祭祀“先炊”。《儀禮·郊牲饋食禮》雲:“屍卒食而祭□簟。”鄭玄注雲:“簟者,老婦之祭。”孔穎達疏雲:“老婦,先炊也。此祭先炊、非祭火神。”“先炊”就是最早主持炊事的人。灶的自然屬性是以火燒煮食物,但不同於火。直接支配灶以發揮其功能的人就是“先炊”,於是,先炊便成了司灶之神,得到人們的祭祀。先炊又與灶的自然屬性緊密結合在一起,因此,人們便以“司灶之神”混同於灶神。先炊為老婦者,是因人們在群居時期,由老婦主持這一較為輕鬆工作而由,主持炊事工作的老婦執掌著食品分配大權,她是母係社會中有相當高的地位的女性。

  有關灶神的形象和身份,曆史上有很多說法。《莊子·達生》中雲:“灶有髻。”司馬彪注:“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這是當時的民間俗說。今人袁珂認為,“髻”即“蟛”之假音。蟛,蟑螂也。古人以蟑螂為神物。灶上是蟑螂神秘出沒的地方,故人們誤以為蟑螂就是灶神。《荊楚歲時記》引許慎《五經異義》雲:灶神“姓蘇,名吉利。其婦姓王,名摶頰”。《後漢書·陰識傳》注引《雜五行書》雲:“灶神名禪,字子郭,衣黃衣。”又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上雲:“灶神名隗,狀如美女。又姓張名單,字子郭。夫人卿忌,有六女,皆名祭洽(一作察洽)……一曰,灶神名壤子也。”“禪”與“單”皆通“蟬”,亦指蟑螂。至於“隗”之說,或由“吳回”之“回”音似而致。又因一灶之蟑螂不止一隻,故而又造出一個灶神家庭,遂有了灶神夫人及女兒之說。夫人名卿忌,卿者,古代夫妻之間的愛稱,“忌者”,亦即“蟛”之假音,亦蟑螂也。祭洽者,“祭”亦與“蟛”音近,亦蟑螂也。察洽者,察人之善惡也。《酉陽雜俎》中又雲,“灶神”其屬神有天帝嬌孫、天帝大夫、天帝都尉、天帝長兄、硎上童子、突上紫宮君、太和君、玉池夫夫等。其中,天帝家族人員居多,而天帝姓張名堅,灶神亦為張堅父係家族人,故而又說灶神姓張。民間道教的《灶王經》中又雲:灶神乃“種火老母”,或雲“種火老元君”,此說源於“先炊”之說。《灶王經》中又雲:“有東方青帝灶君,南方赤帝灶君,西方白帝灶君,北方黑帝灶君,中央黃帝灶君。五方五帝灶君夫人。天廚靈灶神君,地廚神灶神君,曾灶,祖灶神君,灶公灶母神君,灶夫、灶婦神君,灶子灶孫神君,灶家姊妹媳婦眷屬神君。五方遊奕灶君,灶下炊濤神女,運火左右將軍,進火神母,遊火童子,天帝嬌男,地帝嬌女,囪中童子,童男童女。”

  民間道教《灶王經》中雲:灶神種火老母“主人壽命長短,富貴貧賤,掌人祿職,又謂五帝灶君管人住宅。十二時辰,普知人間之事。每月朔旦,記人造諸善惡,及其功德,錄其輕重,夜半,奏上天尊,定其簿書,悉是此母也。凡人家灶,皆有禁忌。若不忌之,此母能致禍殃,弗可免也。”《敬灶全書·真經勸善文》雲:“灶君乃東廚司命,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每逢庚甲日,上奏玉帝。善惡簿呈電,終月則算。功多者,三年之後,天必降之福壽。過多者,天必降之災殃。”

  灶神有兩種功能。一是家庭保護神,能為家庭驅趕或糾察鬼魅,使之不能為害。家庭成員有難時不論在家還是在外麵,灶神都有救助之責。正因為灶神的家庭保護功能,民俗中又有了“鏡聽”之俗,或雲:“聽響卜”、“灶卜”。即若有所眩,於除夕晚(或雲正月十五、八月十五晚或不拘何日晚)焚香禮灶,對灶神告明所卜何事,即懷鏡出行,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所卜之事的答案。舊時婚俗中,訂婚禮成,便將女子的生辰八字交付男方,男方將它放入灶陘(即安放灶君神像處),灶神就會對這位未來成員也給予保護。

  二是招魂功能,將人丟失的魂魄招回來,交予灶神,人的病也就好了,其法是先焚香禮拜灶神,然後告之家中何人有病,疑是失落魂魄,故煩請灶君出去尋找。

  臘月祀灶,據說起於西漢陰子方。《後漢書·陰識傳》雲:“宣帝時,陰子方香,至孝有仁恩。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以後,暴於巨富。田有七百餘頃,輿馬仆隸,比於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孫必將強大,至識三世而後繁昌。故後常以臘日祀灶,而薦黃羊焉。”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亦雲臘日“並以豚酒祭灶神……漢陰子方,臘日見灶神,以黃犬祭之,謂為黃羊。陰氏世蒙其福壽,俗人競尚,以此故也。”然周處《風土記》雲:“臘月廿四日夜,祀灶。謂灶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後世於臘月廿三或廿四祀灶之俗,即承此而來。

  祭灶所用供品,陰子方雲臘日祀灶黃羊或雲黃是葷。又顧思張《風土錄》卷一中雲:“《白虎通》祭灶以雞。東坡《縱筆》雲:‘明日東家應祭灶,隻雞鬥酒應燔吾’。範成大《祭灶》詩雲‘豬頭爛肉雙魚鮮’今相沿用素,是以佛待神耶?明嘉定王槐祀灶詞雲:‘陘邊爛煮黃毛鮮,一碟膠牙膩更圓。’亦是以魚牲祀之。”吳自牧《夢粱錄》,周密《武林舊事》所載臘月廿四祀灶之俗,所用俱是素品。後世專用素品者為多,是受佛教的影響。顧祿《清嘉錄》卷十二雲:“俗呼臘月二十四夜為廿四夜。是夜送灶,謂之送灶界。比戶以膠牙餳祀之,俗稱元寶糖。又以米粉裹豆沙餡為餌,名曰謝灶團。祭時,婦女不得預。先期,僧尼分貽檀越《灶經》,至是填寫姓氏,焚化禳災。篝燈灶馬,穿竹箸作杠為灶神之轎,舁神上天,焚送門外,火光如晝。撥灰中篝盤未盡者,還納灶中,謂之接元寶。稻草寸斷,和青豆,為神秣馬,且撒至頂,俗呼馬料豆。以其餘食之,眼亮……”這是一套完備的祀灶之儀。

  灶君像一年要換一次,吳地舊有接灶之諺雲:“接得早,灶君年紀少;接得遲,灶君年紀老。”此俗之意是如果接遲了,恐怕接來的是老年灶君。人們恐怕老年灶君有些糊塗,言語不清,上至天宮以後會顛三倒四說錯了事,所以早接,可以接得年少灶君,精明能幹。每年換一次灶君像又有說法是接來的是新灶君,怕與舊灶君有些恩怨過解,不好處,所以要換。

  民間祭祀灶君還有一個灶王爺救百姓的傳說故事。傳說,從前人們身上有一個人眼看不見,卻通靈性的東西,叫做“三屍神”。三屍神很壞,一天到晚不停地搬弄人間的是非,專說人的壞話,他還每月都要上天一次,向玉皇大帝報告人在世上的情況,但從不如實稟報,不是張三壞,就是李四刁,要麽曹五偷竊啦,要不赫六搶劫啦,在玉皇大帝麵前從來沒有說過人的一句好話。

  日久天長,玉皇大帝對人產生了壞印象,想對人進行懲罰。但怎麽懲罰,玉皇大帝還沒拿定主意。他想,如果三屍神說的都是實情,豈不是世上連一個好人也沒有了嗎?一年,三屍神又向玉皇大帝稟報人間的事情,並且把人說得更壞了。說人在世上咒罵天庭,甚至對玉皇大帝也有不敬之辭。玉皇大帝聽後,覺得再不對人進行懲罰,就顯得天庭太軟弱可欺了,就命三屍神立即下凡,挨家挨戶進行巡察,凡有不敬天庭,不守綱紀者,把他們的名字都寫在牆上,等一到大年三十晚上,派王靈官執鋼鞭下凡,隻要牆上定了姓名的“壞人”,格殺勿論。三屍神領了玉皇大帝的聖旨後,高興地來到人間,不問青紅皂白,挨家挨戶地往牆上寫名字。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