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0章 七巧節(1)

  七巧節

  我國農曆的七月初七是民俗中的“七巧節”。七巧節也被稱做“七夕節”、“少女節”、“女節”。在傳統的風俗中也稱做“乞巧節”。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巧”的竅門。乞巧節源於古代神話牛郎織女天河配的故事。相傳,在很古以前,一個小夥子很聰明,而且勤勞善良,並且能吹一口好笛子,隻要他一吹起笛子來,就能打動飛鳥走獸。那個時候,地上沒有牛,小夥子用笛聲把天上的神牛也引誘得下到凡間來,幫他耕田種地,於是,人們就將這個小夥子稱做“牛郎”。這一傳說,大概就是後世詩畫中常見的“牧童牛背橫吹笛”的創作素材。

  牛郎優美的笛聲被一隻白鶴聽見了,它飛到天庭,向玉皇大帝的孫女(有傳說是玉皇大帝的女兒)講述了。這位天仙女聽了白鶴的講述後,心裏就愛上牛郎,乘玉皇大帝和諸神不備,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與牛郎結為夫妻。天女能織出漂亮的錦緞來,並能以錦緞製作出無縫的天衣。天女心地善良,將她的手藝傳給了凡界的女子們。人們因此將她稱做“織女”。

  牛郎與織女雖然是天仙與凡人,但他們夫妻恩愛,相依為命,生了一男一女。天女下凡的事情被王母知道後,迫使天女返回天庭。牛郎用筐挑著一雙兒女追趕織女,眼看就要追上了,卻被王母用梳子在牛郎與織女之間劃出一道天河來,將他們夫妻隔開。還是那隻白鶴被牛郎和織女的真情所感動,便苦苦向玉皇大帝求情。玉皇大帝也被牛郎、織女的真情和白鶴的苦苦求情所打動,便允許牛郎織女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會一次。到了七月七日這一天,白鶴便招來喜鵲為牛郎織女架起一座鵲橋,讓他倆在鵲橋上相會團聚。因此,民間也將七月七日稱做“鵲橋會”。

  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被後世人衍化出不少傳說,比較通行的已被改編成小說、戲劇。傳說很古以前,有一個叫牛郎的小夥子,父母雙亡,與兄嫂一塊過日子。哥哥是個善良人,嫂子卻是一個心腸很壞的女人。她唆使丈夫與牛郎分家,僅給了牛郎一頭老黃牛就把他趕出家門。有一天,老黃牛開口對牛郎說,我幫你找一個媳婦,東邊不遠處有一座小山,山下有一個湖,每天黃昏的時候有七個仙女來湖裏洗澡,你趁仙女洗澡之際拿走一件衣裳,她就上不了天。

  牛郎聽了老黃牛的話後,於黃昏時分來到湖邊,果然看到七個美麗的仙女在湖中洗澡。牛郎趁她們高興之際,悄悄拿走其中的一件衣裳。天黑了,仙女們洗完澡,穿好衣裳,一個個回天宮去了。那個沒有了衣裳的仙女留在人間,她叫“織女”。牛郎捧著衣裳送給了她,仙女穿好衣裳,正準備返回天宮時,已經為時太晚,天門關了。仙女又想到母親王母娘娘對自己十分嚴厲,回天宮後也不會輕饒,隻好答應了牛郎的提議,在他家暫住一晚再說。這一住,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並生了一兒一女。

  織女留在人間的事情被王母知道了,她下令天兵天將去捉拿織女,牛郎不在家,天兵天將把織女捉拿後向天上飛去。牛郎回到家後,見一雙兒女哭著要娘,便知道織女已被拿去天宮。此時,他想起老黃牛臨死前對他說,如有危難,可將我這對角拿出晃一晃,就可以變成你所需要的東西,幫你解除危難。牛郎拿出角一晃,隻見牛角變成了一對筐和一條扁擔。他用筐裝了孩子,用扁擔挑著筐,向天宮飛去,去尋找妻子。眼看就要趕上織女了,站在天門等候的王母從頭上拔下一支金簪,在牛郎與織女之間一劃,一條波濤洶湧的天河擋住了牛郎,牛郎無法渡過天河,在天河邊哭喊著,織女聽到牛郎的哭喊,掙脫了天兵天將的束縛,廝守在天河對岸哭喊著丈夫和孩子。牛郎和織女為了愛情,在天河邊化作永恒的星。天河邊那顆最明亮的星就是織女星,因為她是王母的女兒,所以就明亮;那顆較暗的星,就是牛郎,他的旁邊有兩顆小星,就是他們的一雙兒女。

  王母的做法激起了民憤,就連鳥中之王鳳凰也對此不滿,它率領喜鵲在天河上一個連一個地搭起鵲橋,讓牛郎和織女相會。這座鵲橋搭成後,已是七月七日的晚上了,他們終於相會了。

  民間認為,天女是一個巧奪天工的織錦能手,她很願意將自己的技巧傳授給人們。所以,每到七夕之夜,婦女們便乘織女與牛郎相會之際,向她乞求靈巧。因玉皇大帝隻恩準他們在七月七日相會一次,所以,民間將此稱為“七巧”。因此也將天女認做是排行第七,稱之為“七仙女”。所謂“七巧”是指“七月七日”的乞巧,所以也有了“乞巧”的說法。

  七巧節期間,各地有各地的“乞巧”方式。據《故事成語考·歲時》雲:“七夕牛女渡河,家家穿七夕針。”《帝京景物略》雲:“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麵生膜,繡針投之則浮,則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形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形者,謂之得巧。”有的地方還要擺設香案,少女們用七根線,七苗繡花針,在月光下舉行穿針引線的乞巧活動。迷信認為,穿得最快、最多者,所乞靈巧也就多。如果一下子可以將七苗針穿上,那是再好不過了。有些地方在香案上放一盆水,水裏浸泡著瓜果,少女們拿著一麵鏡子,將月光向水盆裏折射,能夠照準盆中的瓜果,而且照得多,就能乞到靈巧,乞到更多的靈巧。陝北南部還流行著一種“掐巧”習俗。就是在七巧節之前,在一缸水中放入一個瓷盤,盤中放一些豆子,不時予以澆水,促使其生長,至七夕夜,豆苗可長至與缸口相齊,於是日夜晚,少女們於缸口掐摘豆苗,故稱“掐巧”。一些地方有以蜘蛛來占卜靈巧的習俗。就是少女們前一日捉來一隻蜘蛛,放在一個紙盒裏,到了七夕之夜,將其供在院子裏的香案上向織女乞巧。到了第二天,如果蜘蛛在盒中織了網,就說明乞到了靈巧,網密者為巧多,稀者為巧少。此俗在唐代已經開始流行,那時,要架織女台,在台上陳獻新鮮瓜果及花束,稱為“乞巧果子”。還要掛織女像,向織女像行跪拜禮,乞求織女賜巧賜福。如果夜間有小蜘蛛(稱做“喜子”)在瓜果、花束上結成絲網,便認為是織女顯靈,已經賜巧了。人們就互相道賀。劉言史的《七夕歌》中就有“碧空露重新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之句,就是對蜘蛛乞巧的描寫。又有習俗於七巧節午時用一隻碗盛水,放置陽光下,婦女們將繡花針投於水麵,如果針影在碗中形成雲狀,或花鳥之狀,就認為是好的象征,呈剪刀分叉之影則次之。如果針影粗,如棒槌形狀,或影細若絲,或直如箭形,都是笨拙的表示,婦女們是很忌諱出現這類倒影的。

  舊時,有些人家於七巧節時在院子中央搭建彩樓,名曰“乞巧樓”,用以乞巧。由此可見,婦女們對“巧”是何等重視。是夜,婦女們穿上盛裝,設香案,擺放瓜果,在月下行拜祭天女的禮儀,並把自己精心製作的女工擺放出來,讓織女對自己的手工進行“驗收”,並針對女工的拙劣給予賜巧。廣西有些地方將七巧節稱做“雙七水”,並傳說,用“雙七水”節的水洗澡可以達到避邪祛病之目的。

  陝北民間將七巧節作為節日仍在流行,但“乞巧”的傳統儀規卻被人們淡忘。牛郎織女天河配的故事是家喻戶曉的,而且說法也很多。說來也怪,七巧節前後在陝北是根本看不到喜鵲的,說它們飛到天上為牛郎織女搭鵲橋去了。等七夕一過,再見到它們時,渾身的毛幾乎褪光了。人們說,這是因為它們在搭鵲橋時耗費了精力所致。由於喜鵲在七月裏的褪毛現象,又引出了一段民間傳說。傳說西漢末年,王莽篡奪了漢室王位,欲將劉秀斬首以絕後患。劉秀隻得逃離京城,向河南南陽逃去。誰知王莽窮追不舍,一路追來。南陽地一馬平川,望眼千裏,正在危急之中,劉秀變成蜜蜂躲在了農夫剛剛犂出的犁溝裏,農夫犁一溝,劉秀跳一溝,生怕被土壓死。王莽追來後,突然不見了劉秀,四處又沒有躲藏的地方,但又找不到。此時,一隻烏鴉從天上飛過,一邊飛,一邊叫著:“地裏頭、地裏頭。”王莽聽後,認定劉秀就在地裏藏著,命人尋找。劉秀在犁溝裏聽見後,很是生氣,心想,好一個多嘴的烏鴉,有朝一日我身登龍位後,一定要把你的嘴抹掉,罰你一生戴孝。這大概就是喪事用黑的又一由來。就是這一詛咒,有了烏鴉報凶的說法。王莽的人馬怎麽也找不到劉秀,正在此時,空中飛過一隻喜鵲,喳喳地叫著,王莽聽後便明白了,是讓他往地裏紮。就命士兵們排列成隊,地毯式往過紮。劉秀在地裏聽後氣壞了,發誓將來登基以後一定要罰喜鵲在三伏天不得喝水,三九天不得進窩。劉秀在地裏躲著、跳著,眼看士兵的槍頭就要紮到自己了,已是無路可逃了,這時,他跳到了犁地的馬跟前,馬很有靈性,將一隻後蹄蜷了起來,意思是讓劉秀躲在馬蹄裏,劉秀一跳,上了馬蹄,藏起來了。王莽把地紮了個遍,還不放心,不知劉秀死了沒有。正在猶豫之際,空中飛來一隻鴉雀,高聲叫著:“死了死了。”王莽這才認為劉秀確已死了,便收兵回去了。劉秀在馬蹄中聽到鴉雀的叫聲,又見王莽收兵遠去,心中很感激鴉雀的叫聲救了自己的性命。暗暗許願,日後登基一定要給鴉雀掛一串珍珠項圈,後來,劉秀打敗了王莽,建立了東漢政權,大加封賞各有功之臣和草木萬物。命人將烏鴉、喜鵲和鴉雀逮來,於金殿之上以自己在南陽的誓願進行賞罰。大臣將烏鴉呈上,劉秀逮住後在嘴上一捋,把一層美麗的皮抹掉了,露出紅紅的幹骨頭來。劉秀看見烏鴉一身美麗的毛羽很生氣,從禦案上拿起硯台,澆了烏鴉一身,自此,烏鴉成了紅嘴黑身子。烏鴉很後悔當初的做法,便滿天飛著哀鳴,因此,民間不願聽到烏鴉的叫聲。大臣又將喜鵲呈上,劉秀在禦爐上用火熏烤喜鵲,直將喜鵲烤得全身焦毛後扔下殿來,還命喜鵲在三伏天不準喝水,三九天不能進窩,因此,民間在三伏天和三九天一般是看不到喜鵲的。罰過烏鴉和喜鵲後,劉秀於金殿之上為鴉雀戴上了珍珠項圈,自此,鴉雀成了一隻白脖子的鳥,清高地飛在藍天上。

  後來人們又將很多自然現象附會給這則傳說。說馬自從救了劉秀以後,就養成一種習慣,在站著的時候總要把後蹄蜷起來,這是怕把劉秀這位真龍天子踩死的緣故。又說,馬是不踩蜜蜂的,蜜蜂也不蟄馬。蜜蜂除了在花間采蜜外,還總愛在馬蹄上爬著,馬如果將蹄蜷得久了,還會在地上把蹄梢磕一下,讓蜜蜂飛走或是換在另一隻蹄子上,這是因劉秀曾經化作過蜜蜂的緣故。有了這樣的說法,人們又把“蹄”字與皇帝聯係在一起,說最早的“蹄”字僅指馬蹄而言,因為馬“足”救過劉秀這位“帝”,“足”與“帝”是相依為命的,沒有馬足,就沒有帝,有足則帝生,所以,蹄是劉秀逃脫災難的表示。也因為馬救過劉秀這位真龍天子,因此有了“龍馬”的稱號,這是馬的殊榮,任何牲畜都沒有這一雅號。馬也因此不能做牲品來供奉神靈。這一傳說,也是民間對那些勢利小人的譏諷。當王莽勢大,劉秀勢弱的時候,烏鴉和喜鵲這類趨炎附勢的東西,多嘴多舌,向王莽獻媚,最後落得個抹去嘴皮、焦頭爛額的下場。

  陝北民間另有一逗誑習俗。每遇七夕節,一些老人總要逗一逗小孩,誑他們在身上備上驢鞍,口中噙上驢糞蛋,趴在葡萄架下去聽牛郎織女的悄悄話。並哄小孩說,因驢耳長,可以聽到天河上的人說話。陝北民間又認為七月初七至七月十五是雨行日子,說牛郎織女於七月初七相會後,百感交集是要哭的,一直哭到七月十五日分開方止。

  在牛郎織女天河配傳說的影響下,陝北民間形成了新娘新郎進入洞房後用梳子“上頭”的習俗。迷信認為,王母用梳子劃出天河,將牛郎織女這對恩愛夫妻隔開,但她隔不開兩顆相愛的心。同時也信奉,梳子可以將牛郎織女隔開,也可以將他們梳合在一起。上頭用梳子梳新郎新娘的頭,就是祝願小兩口無論發生什麽事情,都要相親相愛,忠貞不渝,矢誌不改。

  中元節

  中元節是我國農曆的七月十五,傳說是“地官”閻王的生日。在民間迷信中傳說,地獄裏的冤鬼太多,號啕不止,聲震天庭,玉皇大帝聽見後命閻王到靈霄寶殿直接向他述職。閻王不敢怠慢,趕赴天庭。因閻王在述職期間不能審理陰間官司,所以就給鬼放假三天,任其自由回家省親或遊逛。因此民間有了“七月半,鬼亂竄”的說法。因閻王給鬼放了假,所以民間又將七月十五稱做“鬼節”,也有稱做“盂蘭盆節”、“盂蘭節”的。中元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的四大祭祀日之一(另外三個是清明節、十月一、臘八日。有的說法是沒有十月一,有臘月廿三的祭灶節)。

  中元節最早是宗教節日,與民俗無關。將七月十五日作為中元節的淵源,一說始於道教。道教說,此日為“中元地官赦罪之辰”。也就是說,地官要在這一天裏對人間善惡之事實施定奪,即對人行使奪紀、授紀之權。故而,七月十五日這天,道觀裏要作齋醮薦福的法事活動,以求得地官能夠免去凡間人眾之罪孽。一說始於佛教,僧家以為此日是“法歲周圓之日”。佛家說,釋迦牟尼的弟子目連曾在七月十五日這天設了百味果供品供在佛前,發誓要從此日起做九九八十一天的行腳僧,雲遊四海,並在所遇各寺院裏設齋解製,大興盂蘭盆會,要救母於倒懸之中。這就是中國佛教所宣揚的著名的目連下地獄救母返陽的故事,也是盂蘭盆會這一法事活動之所以興盛的由來。後世人將此故事改編為宗教劇目,並被民間所認可和接受,將此劇搬到喪葬禮儀中,為喪事活動增添了孝道禮儀和渲染了喪事活動的莊嚴氣氛。在這些封建、宗教思想的影響下,民間又衍化出了在七月十五日這天“燒紙包”給亡人“寄冥錢”的習俗,遞而又將其衍化為“祭祖日”,與民俗攀上了關係。進而又發展到七月十五日這天,家家都要追祭亡靈等一係列民俗活動。其中有“放河燈”、“濟孤魂”等內容。放河燈是在七月十六日鬼的假日將滿時,人們以河燈祭祀的形式送鬼回地府。濟孤魂是人們對那些孤苦伶仃的野鬼孤魂的“接濟”行為,送給他們一些冥錢,讓他們在地府中打點打點,能夠早日超度。這些習俗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在民間流行開來,唐宋時期盛行。到了清代,人們在中元節時祭祖墳的祭掃活動要比清明節隆重得多。屆時,庵觀寺院均設盂蘭盆會,大街小巷搭起高台,設鬼王棚座,念誦經文,演《目連救母》劇,做水陸道場,放焰口,民間將此稱做“濟孤魂”。最為壯觀的是用紙紮作“法船”,長有七八十尺,點燃河燈,臨池臨河焚化,俗稱“慈航普渡”。

  從中元節這一名稱看來,它應是道教的節日,但從它所包含的內容來看,既有道教所說的“地官赦罪”的內容,又有佛教所說的“超度”內容。中元節究竟應屬哪一教派的節日,是很難理清的。盡管中元節在民俗中的影響很大,但隨著曆史演進,中元節的很多儀規已在民間失去存在的意義,人們將其簡化為簡單的、單純的祖墳祭祖儀規並在民間流傳至今。

  陝北民間於中元節這天,人們要到祖墳上去燒紙,給祖先們送一些冥錢,一則供他們在地府中費用,另則,讓他們在閻王那裏打點一下,以祈求早日超度。後來,陝北民間又將七月十五與農事活動聯係在一起,於是日,在莊稼地裏“掛田幡”。所謂“田幡”就是用五色紙製作的五色彩旗,用秸稈或棍張揚起來,插在田地的四角和中央,表示對五方的祭祀,以求得五方大帝保佑五穀豐登。“掛田幡”這一民俗活動後來被民間訛傳為“掛鐵□”、“七月十五高掛鋤”的說法,“田幡”與“鐵□”音近,是流傳過程中的以訛傳訛造成的。不過,說成鐵□亦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陝北氣候到了七月十五時大秋作物已基本成熟,人們不需要對田地勞作了,隻等收割,所以將鐵□一類的農具掛起來也是一種時令習俗。

  七月十五無論以什麽形式出現,陝北民間將它既作為祭祖節,又作為農事活動的節日。在民間,這是很受重視的節日之一。

  中秋節

  中秋節是我國農曆的八月十五日,是我國五大傳統節日之一,在民間的影響僅次於春節和端午節。中秋節也被稱做“仲秋節”、“團圓節”、“秋節”、“八月節”、“月夕節”。在我國傳統的習俗中,將每季的三個月稱做“孟”、“仲”、“季”月,因八月十五適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八月為三季之“仲月”,故又名“仲秋”。秋節是指它在四季中所處季節而言的。在四季中隻有中秋時節月亮最圓、最明,人們在這一節日中合家大團聚,在圓月之下吃著香甜的月餅賞月,故而名以“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那時的中秋是指“立秋”之日,並非現在所說的八月十五日,當時,於立秋之日要舉行“迎寒”和“祭月”的禮儀活動。在我國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製,就是從《周禮》中承襲下來的。到了漢代,迎寒和祭月的禮儀活動日臻完善,作為節日的中秋已具雛形。到了魏晉時期,中秋賞月之俗已經形成,但還沒有形成風俗。到了唐初八月隻有初一是一個民俗節日,八月十五在民俗榜上還沒有它的位置,但賞月之俗卻盛行起來。後來,推崇道教的唐明皇在葉善道長於八月十五舉行的法事活動中夜遊“月宮”,並在白玉所造的“月宮”大城樓上題寫了“廣寒宮”三字,自此,登台觀月、泛舟賞月、飲酒對月之俗大興,民間遂將八月十五約定俗成地定為中秋節。那時的中秋節僅有“延桂賞月”、“吃月華飯”或“玩月羹”的習俗,以此來象征“團圓”。傳說,唐明皇在遊月宮後,每年於中秋之節與楊貴妃一起賞月的同時,一邊欣賞著歌舞笙簧,一邊品嚐著一種形如秋月的“甜餅”。大概就是因為唐明皇與楊貴妃吃這種甜餅,後世人在此基礎上衍化出了“月餅”這種食品。這種甜餅被宋代蘇東坡描寫成:“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不過,蘇東坡所說的這種甜餅在當時隻是一種蒸製食品,與真正意義上的月餅還相差甚遠。唐明皇與楊貴妃賞月在《開元遺事》中就有記載,其中雲:“中秋夕,上與貴妃臨太液池望月。”

  從唐明皇李隆基與楊貴妃二人首創了中秋賞月和吃甜餅習俗後,後世大興賞月之風,而且形成了不少風俗習慣。為什麽要在中秋賞月?據唐人《玩月詩》序言中記載:冬天因氣候寒冷,不宜於戶外賞月;夏季則常有浮雲飄飛,月亮的光輝每被遮掩,月韻是不足以欣賞的。唯有秋高氣爽的秋天,才是賞月的最好時機。因此,每到中秋佳節,夜幕籠去大地,玉兔東升,人們便於庭院樓台、地坪高頂,設餅及瓜果之類禮品,既行祭月之禮,又可賞月之神韻。到了宋代,中秋賞月之風大興。據元代孟元老所著《東京夢華錄》中所載:宋代於中秋之夜,“貴家結錦台榭,民間爭占酒樓觀月”。中秋之夜時,“弦篁鼎沸,近內庭居民,深夜逢聞笙竽之聲,宛如雲外,閭裏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至於通宵”。北宋時期,就已經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中秋節作為節日,自此傳習下來。

  至於月餅何時被列為中秋佳品,據明代田汝成所撰《西湖遊覽誌餘·熙朝樂事》載:“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這裏所說“熙朝”就是宋神宗皇帝趙頊的年號“熙寧”。由此可以推定,月餅作為中秋佳品至遲在北宋時期已成定製。到了明代,八月十五中秋節時,宮中除了吃月餅酒饌外,還吃螃蟹。民間亦各家都有家宴,以酬佳節。而且於中秋夜行祭月之禮儀,在庭院裏擺設桌子,桌上放有月餅瓜果,並點燭燒紙,向月跪拜後才可食用祭月之物品。人們一邊享用,一邊賞月。至清代,家家設酒宴以慶賀中秋佳節。

  明朝時期,中秋賞月之風不僅不衰,就是古禮中的祭月活動仍然盛行。在祭月中所使用的供品除了香燈之外,還有月餅,並將西瓜雕作蓮瓣,摘蘿卜葉為娑羅,成為祭月供品的裝飾點綴,由此形成了許多習俗。據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記載:“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女歸寧,是日必返其夫家,曰團圓節也。”

  古人從對自然的觀察中發現,一年十二個月圓之夜中,唯有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是最圓,最明的。俗語說“月到中秋分外明”就是這一觀察的結果。這是因為八月十五日的晚上,月球、地球與太陽正好都處在180度的位置上,月球將太陽照射來的光線全部射向地球上處於夜色的半球麵,所以月球光麵就會呈現出又圓又大的自然景象,民間稱之為“滿月”。它的亮度也很大,皓月當空,皎若白晝。這時的氣候又處在夏秋兩季的過渡時期,大氣環流正在調整中,南方的暖濕氣流減弱並逐漸退出大陸,而北方的冷空氣還未形成其勢,來不及南下影響副熱帶高壓氣候的形成,大氣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因此,白天吸熱增溫快,夜間輻射散熱量大,呈現出雲霧稀少、晴朗氣爽的天空,因而有“秋高氣爽”的說法。在這種天氣形勢下,空氣中的水汽和雜質也較少,大氣的透明度很高,月亮反射到地球上的光線就比較集中和明亮,因而,從地球上看月球就顯得格外清晰明澈。故此,將八月十五作為賞月的吉日良宵是符合科學道理的。

  關於月餅的起源傳說有兩種。一說起源於唐朝初年。據說唐高祖李淵在中秋佳節曾將吐魯番商人所獻月餅分與眾臣共食,從此相沿成習。一說起源於元代。據說當時有人在中秋節前將字條夾在麥餅中,借互相饋贈禮品的機會,鼓動人們在中秋節起義反元。此後,每年八月十五,家家吃月餅歡慶勝利。

  月餅最早叫做“小餅”或“甜餅”,它原是用以祭祀月神的供品之一。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周密所著的《武林舊事》和吳自牧所著的《夢粱錄》。唐宋時期的月餅隻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那時的小餅和現在的酥皮月餅很相似。到了明代,月餅成為中秋佳品,既有送月餅之俗,又有賣月餅者。《酌中誌》雲:“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賣月餅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餅瓜果……如有剩月餅,仍收整於幹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分用之,曰團圓餅也。”當時的北京城已經出現了以果作餡的月餅,而且對月餅的製作工藝也進行了改革。但此時的月餅無論在外形上還是大小上,都不統一,各有各的製作方法,名稱也不相同。因製作月餅的形狀和食用對象的不同,叫法也有差異。如專供男子吃的叫“月牙月餅”,供女子吃的叫“葫蘆月餅”,還有專供兒童吃的叫“兔兒爺”、“孫悟空”、“豬八戒”等等。月餅的表麵裝飾也很多,諸如“嫦娥奔月”、“月中蟾兔”、“吳剛伐桂”等與月有關的新穎圖案。花紋巧致,令人賞心悅目。月餅發展到此時,在老百姓心中又多了一層寓意,即以其圓團之形,來象征團圓,在中秋之節用來表示祝願之意。人們不僅在中秋之夜全家圍坐而食用月餅,還將月餅作為禮品在人們之間互相贈送,互相表示祝願。在中秋節人們互相贈送月餅的影響下,便產生了送禮的習俗。八月十五便與春節、端午節就成為我國三大送禮節日。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更多了。《燕京歲時記·月餅》載:“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清代時期,每於中秋佳節,家家設酒宴以表慶賀對後世影響很大。所以,人們將此俗承襲下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