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2章 節日(1)

  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源於農事活動產生的,這些活動與歲時、節令以及氣候、物候相結合,遂即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節日禮俗。傳統節日禮俗是一種潛移默化、節奏緩慢的發展過程,在這些禮俗中滲透著曆代人們生活方式的細枝末節,表現了一定時代人們的心理活動、心理特征、審美情趣和價值觀念。節日風俗的發展和演變,為曆史留下了一條明顯的軌跡,所以說,許多現在仍然流行的節日禮俗是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活化石。

  我國古代傳統節日大體可分為農事、祭祀、紀念、慶賀和社交遊樂五大類。但是,在眾多的古今節日中,最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中華民族傳統的民俗心理和文化精神、最能牽動中國人情感的節日,主要有十幾個傳統節日。也有一些節日雖沒有重大節日那麽隆重,但也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一並述之於後。

  過年與萬年曆

  過春節為什麽叫“過年”?

  相傳,很久以前,定陽山下有一個村莊,村頭山坡的石屋裏住著一個叫萬年的青年人,家境貧寒,靠打柴挖藥為生。那時候,節令很亂,搞得莊稼人無法種田。萬年是個有心計的人,想把節令定準,但不知如何下手。一天,萬年上山砍柴,坐在樹影下休息時,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就製作了一個日晷用來測日影,計算一天的長短。可是,天有雲雨陰霧,影響測量和計算,他就想再做一件計時的器具,好彌補日晷的不足。一天,他上山挖藥,來到泉邊喝水,崖上的泉水有節奏的滴答聲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根據泉水的流滴現象做成了五層漏壺。從此,他測日影、望漏水,慢慢地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就會從頭來一遍,天日最短的一天是冬至。

  那時的天子叫祖乙,節令的失常使他很著急,就召集百官商議此事。節令官叫阿衡,他不知道日月運行的規律,就說是人們做事不慎,得罪了天神,隻有虔誠地跪祭,才能得到天神的寬恕。祖乙齋戒沐浴,領百官去天壇祭祀,並傳諭全國,設壇祭天。但祭來祭去總不見效,時令照樣亂。這樣的現象實在讓萬年忍受不了,就帶著他的日晷和漏壺去見天子。祖乙聽罷萬年的介紹後,心中大喜,下令在天壇前修造日月閣,築日晷台,造漏壺亭,撥了十二個童子聽候萬年的指使,萬年讓六個童子守日晷,六個童子守漏壺,精心記錄,按時報告。

  一天,祖乙讓阿衡去日月閣詢問製曆情況。萬年指著草曆說:“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複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四時分,一歲月有十二圓。”阿衡一聽,覺得有道理,心中也不安起來,心想,要是萬年把節令定準,天子心中喜歡,重用萬年,誰還聽我阿衡的?心想,一定要把萬年除掉。

  有一天,阿衡打聽到一個善射的刺客,就把他請到家裏,擺酒宴款待刺客,並說明原因,許了事成後以重禮相謝。刺客答應當夜便去行刺。天交二鼓時分,刺客乘著酒興離開阿衡家來到日月閣。怎奈天壇周圍和日月閣有衛士嚴守。刺客不敢近前,隻好遠遠地彎弓搭箭向日月閣正在觀星象的萬年射擊。誰知刺客酒喝多了,眼睛發昏,飛箭隻射中了萬年的胳膊。萬年“哎呀”一聲倒地,眾童子急呼拿賊。衛士們聽到喊聲,一齊出動,捉住刺客,去見天子。

  祖乙問明實情,傳令將阿衡收監,又立即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遙望星空,感慨萬端,深情地說:“現在已是午夜十二點,日月如梭,冬天就要過去了。”祖乙點點頭,讚同地說:“是啊,辭舊迎新,春天乃是四季的開始,也該有個節氣,讓天下老百姓心裏明白,好好珍惜啊。”萬年問道:“那麽,這個節氣叫什麽呢?”祖乙沉吟了片刻,說道:“就叫春節吧。”祖乙又對萬年說:“愛卿入閣,數載不出,披肝瀝膽,又月圓為準製出太陰曆,隨我到宮中調養吧。”

  就這樣,萬年隨天子進宮休養了幾日。又過了數日,萬年精確地計算出了閏月閏日,才放心地把太陰曆獻給了天子。天子祖乙望著日夜操勞的萬年,見他眉也白了,須也白了,深受感動,就把太陰曆定名為“萬年曆”,並正式確定,一年之首為春節。因為春節就是這樣來的,所以民間也稱“春節”為“過年”。在春節確定之後,後來的人們又確定了夏節、秋節和冬節,以代表四季。

  今天的所謂春節是1912年以後定名的,以前一直叫“元旦”。

  春節

  春節在我國民間稱做“年”,因此,也就將過春節稱做過年。年這個稱謂是在周朝時期才出現的。《爾雅·釋天》中說:“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在這之前,古代的字書中都把“年”放在“禾”部中,叫做“稔”,以此來寓意五穀豐稔。《□梁傳》中曾說:“五穀皆熟,為有年,五穀大熟為大有年。”這裏的年顯然是指收成,有年,就是收成好,大有年,就是大豐收了。由此可見,那時候還沒有出現當今意義的“年”。到了周朝,當今意義的“年”出現了,建年以子,即農曆的十一月為首歲。漢武帝太初元年時確定以“正月為歲首”後,年才成為現在通行的陰曆(即農曆)中所規定的“年”。古人把正月初一稱做“元旦”。所謂“元”即“始”,“旦”即日出。正月初一又稱做“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日之元。又加上時之元,也就是說,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的第一天。“元旦”一詞也就由此而得名。“元旦”一詞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人蕭子雲的《介雅》一詩,其詩雲:“四時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在我國長達四千多年的曆史長河中,人們一直在歡度元旦。到了民國初年,才將元旦改為“春節”,這是為了區別辛亥革命前的陰曆與革命後使用的陽曆。在陽曆中稱“年”,就與古代的年有了區別。又因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好在農曆年的前後,所以將農曆的正月初一就稱做“春節”了。為了對陰曆年和陽曆年加以區分,將元旦一詞用於陽曆。這樣就有了“元旦”與“春節”兩個節日。

  我國人民歡度“元旦”的習俗是從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夏朝開始的。相傳,堯天子為黎民百姓辦了很多好事,人民非常愛戴他。但堯的兒子很不成器,堯準備把“天子”之位傳給品德好、有才幹的人去做。後來,他發現了一位叫舜的人能夠擔當起天子的重任,便將天子之位禪讓給了舜。舜當上了天子,繼承了堯的事業,幹得很出色。堯非常高興地對舜說,你今後也要把帝位傳好,那樣,我死了也就放心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水有功的禹。不久,堯死了。舜非常感激堯對自己的信任和重托以及他對老百姓的關心和愛護,便選定了一個日子,在每年的這一天裏,都要帶領他的部下祭告天地和先帝。舜在位時,也能像堯一樣,時時為老百姓著想,處處為黎民辦事,深得人民的愛戴。人民為了對舜表達敬意,就把舜帝祭告天地和先帝的那一天當做一年中的重要發首之日。發首,即開始的意思,開始也就是第一的意思。發首也指太陽剛從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這時,一日也就開始了。太陽就是日,地平線像“一”線,於是便組成了“日”和“一”的象形文字“旦”。元為年之始,旦為日之始,因此,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為一年之首,稱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旦”一詞也就由此象形而誕生,新的一年就從這一天開始。此時的“元旦”還僅僅是針對人們把舜帝祭告天地和先帝的那一天的太陽升起而言的,因為那時還沒有曆法,並不代表現在意義上的春節這個“元旦”。作為春節意義上的“元旦”是在經曆了一定時期以後才形成的。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曆法,是以元旦為陽曆(公曆)歲首,春節為陰曆歲首的。在我國遠古時期,將正月建置在孟春,即現在所說的正月。所謂“孟”,是因為我國古人將一季中的三個月稱做“孟”、“仲”、“季”。孟也就是“一”的意思,即每季的第一個月。孟春之際,冰雪融化,花草生長,冬眠之蟲開始活動,歲首之月因此而名。這一曆法相傳是在天皇製幹支、伏羲作甲曆、黃帝氏命人撓作甲子、太昊氏設曆正、顓頊氏作新曆、堯帝命羲和敬授人時,期三百有六旬六日,以閏月定四時,在成歲的基礎上形成的。夏後氏製曆法頒行天下,遂成為中國正朔之唯一標準。堯帝時期的一年三百六十六天之數與近世所推算的回歸年的天文曆法略同,可見古人對曆法的研究水平之高。

  夏曆頒行天下以後,在我國曆法上又出現過“三正”曆法的現象。夏以建寅之月為歲首,商以建醜之月為歲首,周以建子之月為歲首。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三代之曆製不同”。《史記·曆書》說“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就指此“三正”。在這“三正”之後,又出現了以亥之月為歲首的曆製,即以農曆十月為正月。漢初,遵循秦製而未改。漢武帝時,將秦曆改正為夏曆,至王莽新朝,又將夏曆改用殷正以建醜。在此之後,又有魏明帝、唐武後及肅宗曾先後改朔,但都沒有多久,又用夏曆之製,一直到清末再未改過。從這些改曆來看,他們都是在“夏曆”的基礎上改來改去,沒有什麽新的花樣。“夏曆”在我國曆法上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因此,我國人民在習慣上也將農曆稱做“夏曆”。又因夏朝在製定曆法時,充分考慮的是“農事”,所以在製定曆法時,所遵循的自然法則是以月亮的運行規律為依據的,因此,夏曆也被稱做“農曆”或“陰曆”。在陰陽五行中,太陽屬“陽”,月亮屬“陰”,故名“陰曆”。

  漢代前後的這些朝代為什麽要改曆呢?在他們看來,他們既然做了“天子”居了“正位”,無論什麽事情就都得由他們說了算,前朝的曆法我就可以不用,將它改一改。正月的“正”,就是改正的意思,正過來的意思。所以,那時的一月也被叫做“正月”,就是指正過來的月份。既然正月是指改正以後的月份,就應當讀作“正”,即端正的“正”,為什麽現在要叫正月,即征服的“征”音呢?這是因為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為了避諱而改的。秦始皇姓嬴名政,“政”和“正”音同,古時候的人們忌諱有與帝王姓名相同的字或相同的音出現,為了避諱,秦朝便下令將正月改作與之音近的發音,但仍寫作“正”,音卻讀作“征”。這樣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