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8章 夢回故苑八百春!太液水雲皆典故(5)

  其實,關於香妃的傳說頗多。在清末民初一些無聊的文人,更是信口開河,大加渲染。時至今日,北京城還有兩個流傳頗廣的傳說。一說,香妃是回部小和卓木霍吉讚的愛妃,身上溢放一種奇異的香味,美妙無比。乾隆對香妃早有所聞,清朝大軍出師平定回部之時,大將軍兆惠前來辭行,乾隆流露出了想念香妃,想盡快一睹香妃芳容,親聞異香的願望。大將軍兆惠心領神會,在平定回部中,特意留心香妃,最後還真擒得香妃,押解京師。乾隆甚喜,大大獎賞將軍兆惠,把香妃安居西內。可香妃性格剛烈,對人冷若冰霜,無論和她說什麽,她都一句不答。乾隆心急,但又沒有什麽好辦法,最後隻好派宮中善於言辭的來勸導,但香妃並沒有改變初衷,而是慨然從袖中拿出一把小刀,說:“國破家亡,死誌久決,然決不肯輕易死去,必得一當,以報故主。皇上如果逼我,我就立即循誌而死。”宮中之人聽後,隻好如實向乾隆稟告,乾隆沒辦法,隻好派人連夜小心守護。這件事被孝聖皇太後知道,便幾次勸乾隆不要入香妃住所,還向乾隆說要不將香妃殺死,要不就放她返回故裏。乾隆明知香妃不會屈從,但又不肯輕易放她,就這樣度過了若幹年。一天。圜丘大祀,乾隆先赴齋宮,皇太後乘機宣召,命香妃入寧壽宮,賜她自縊。香妃大喜,叩拜說:“太後天地恩,竟肯遂臣妾誌耶!”說完,自縊於旁室。乾隆聞報此事,倉皇趕回寧壽宮,但見香妃已命絕,痛哭不已,便以妃子的禮節厚葬香妃。而另一個傳說是:香妃為乾隆所寵愛,“後宮三千,無與倫比”,這就引起了後宮妃女人人嫉恨,於是她們就常在太後麵前撥弄是非,太後早就想除掉香妃,就此便找了個借口賜香妃自縊。當然這些傳說都有些過於離奇,隻能是姑妄聽之而已。

  在民國初年,袁世凱竊取了大總統職務,把中南海作為他的總統府。他大興土木,將寶月樓改建為總統府大門,改名為新華門,從此這新華門成了中南海的正門。

  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上慣於玩弄權術的竊國大盜。1911年的辛亥革命風暴,使清政府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袁世凱利用清王室四麵楚歌的形勢,迫使清政府授予他內閣總理大臣,從而奪取了清朝政府的全部軍政大權。

  袁世凱出任內閣總理後,與帝國主義狼狽為奸。他利用革命黨人的軟弱性,在武力鎮壓革命的同時,施詭計設置“和談”圈套,以又打又拉的反革命兩麵派手法,誘迫革命黨人就範。

  在“和談”的緊要關頭,為了清除清王室的阻撓,他利用革命聲勢,威脅清王室,並暗中指使他的部下兩次致電清廷:“請立定共和政體”,否則即“率全軍將士入京,與王公痛陳利害”。清廷迫於形勢,害怕了,最終接受了皇室優待條件,宣布下詔退位。

  袁世凱老謀深算,他為了騙取革命黨人的信任,不但在清帝退位後,通電讚成共和政體,發誓要“永不使君主政體再行於中國”,而且在清帝退位之前,就向革命黨人暗送“秋波”,詭稱“項城且不堅持君主立憲政體,惟所處地位則不能直接宣布共和”。袁世凱正是憑著他兩麵派的手法,竊得了權力。

  袁世凱竊國陰謀得逞之後,便開始巧妙地偽裝自己,來欺世惑眾。他在府門懸掛起“新華門”字樣的門匾。其實他夢寐以求的卻是袁氏新朝。連他的作風派頭也都效法慈禧,在皇宮禦園中建造鐵路,從新華門鋪設輕便鐵軌至豐澤園。他經常乘車行駛其間,每車坐數人,由壯夫前後挽拉而行。冬至後,南海水麵結冰,他則乘冰床,往返於新華門南海北岸結秀亭之間。冰床如暖轎,由四人推行。

  袁世凱在改建新華門時,先拆除了一段宮牆,然後在樓的兩旁新砌兩堵八字牆,使其與南海的宮牆自然地連接在一起,並在樓的北麵修建了一座大影壁,使人看不到門內的太液池水。

  如今,我們漫步長安街,走近新華門,望著新華門這座中國古典建築風格的二層樓,細細欣賞那上麵高懸著石青地金字楷書“新華門”三字匾額,不禁要問那蒼勁雄渾的字是出自誰人之手?

  我們查閱史籍得知,題寫“新華門”者為袁勵準,號玨生,筆名恐高寒齋主,1876年出生於江蘇常州的一個書香門第。他擅詩文,其詩節奏感強,頓挫分明,他酷嗜書畫,尤長仿宋元山水畫。他對宋代米芾的字特別喜歡,宋米字,勁利奔放,瀟灑自如,楷、篆、隸俱佳,詩、書、畫三絕。

  袁勵準1898年中進士,被命為南書房行走。他同情康有為的變法維新,1902年任京師大學堂監督,1905年創辦實業學堂並任校長,1932年輔仁大學美術係當教授。他和琉璃廠各古玩店很熟悉,人們常拿一些書畫、古董、瓷器請他幫助鑒定。此外,他收藏甚豐,藏有米芾用的端硯,此硯背麵刻有乾隆皇帝的題字。

  “新華門”題寫於民國初年,至今故宮、頤和園內尚有他的墨跡。當時,袁世凱曾托人請他去工作,但被他拒絕了。他以賣字和畫為生,在榮寶齋、清秘閣等書畫店掛有筆單。

  袁勵準於1935年在北京病逝。

  蓬萊仙境瀛台

  瀛台是南海中的一座美麗的小島,始建於明代,清時多次修葺。是明、清兩代帝王後妃的遊宴之所。湖光山色、古建築極具特色,置身瀛台,宛如身處蓬萊仙境。

  瀛台,明時稱為南台,也叫台坡,以後改稱為瀛台。

  明時的南台,隻是香?殿南邊,現在瀛台最南端的一小塊地方。明李文達詩雲:“南台林木陰森,過橋而南有殿曰昭和,門外有亭臨岸,沙鷗水禽,如在鏡中。”在明代,南台島上林木深茂,建築簡單,隻有一座昭和殿,殿前建有一個小亭,名澄淵。亭的南邊有村舍水田,池水寬闊,清澈,常有鳧雁水鳥翔集水麵,那時的南台,很有一些水鄉野趣的味道。

  清朝順治年間,在島上開始建宮室,成為帝後避暑之處,順治皇帝禦筆題額改名為瀛台。康熙以後又不斷擴建修葺,所有宮室都改為黃屋。複殿重房,交疏對溜;青台紫閣,浮道相通。並在水邊堆疊奇石,種植花樹。層岩小壑,委曲曼回,蓼渚蘆灣,參差掩映。一片美景,獨為皇家享受。每年皇帝祭社稷壇禮成後,都要到瀛台更衣,然後再往暢春園請皇太後安。所以乾隆便寫下了“祭罷回鑾路轉西,?台仲月曉寒淒”的詩句。

  來到瀛台,走過漢白玉拱橋,踏上40級台階,迎麵是翔鸞閣,這是瀛台的正門。翔鸞閣背南麵北,高兩層,有7間之寬,左右兩邊展延出雙層回抱樓,各有19間,拾級而上,可登高眺遠,盡收一片美景。閣後西樓名瑞曜,東樓名祥輝。

  翔鸞閣後麵是涵元門。門內東向是慶雲殿,西向的是景星殿,這兩個不大的宮殿,是配殿。

  穿過涵元門,正中是涵元殿。殿坐北麵南,是瀛台的正殿。殿原名為香?殿,乾隆六年改題殿名,殿中懸的匾額上書“天心月脅”四個大字。東室額為“含經味道”,西室聯曰:“於此間得少佳趣,亦足以暢敘幽情”,這些均為乾隆親筆禦書。涵元殿是清皇室在瀛台遊覽、休息和筵宴的主要場所。康熙、乾隆時,經常在這裏賞宴王公宗室、大臣權貴,君臣一起飲酒作樂,聯句賦詩,“仗馬排芳岸,遊龍達玉津”,場麵隆重,熱鬧非常。乾隆十八年(1753)秋八月,乾隆大宴皇親權貴150多人,乾隆心花怒放,高興之餘命畫院繪圖於涵元殿壁間,以紀其勝。但熱鬧的涵元殿到了晚清時,便開始少有了,特別是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被慈禧囚於涵元殿,整個瀛台便失去了昔日的氣色,變得冷落寂寞了。

  在涵元殿的東側有一樓,為藻韻樓,西側一樓,為綺思樓,兩樓均為兩層六間。涵元殿正南相對的是香?殿。

  香?殿原名蓬萊閣,因瀛台正殿改了名,就把香?殿的殿匾懸在相對的蓬萊閣北門上方,但閣南依舊懸掛著蓬萊閣的匾額,所以這棟房子亦殿亦閣,有點四不像了。香?殿東側有一宮室北向,額曰“溪光樹色”,再北接西向房子,名為“虛舟”。香?殿西側也有一宮室北向,額曰“水一方”,再北接東向的房子,名為“蘭室”,室名題得都很典雅,以景詠之,耐人尋味。在清朝,香?殿也曾是瀛台宴筵的場所之一。

  從翔鸞閣到香?殿,形成為一個平坦完整、參差錯落、環拱有序的大院落。從香?殿兩側緣梯而降,方識香?殿為上下兩層的真麵目,東西奇石古木,幽徑深洞,太湖山石壘就奇峰峭壁,在玲瓏剔透、雍容華貴的殿閣之外,又加上了天然山林的景致。

  在明南台舊址南側是香牛刃殿,東為春明樓,西為湛虛樓,都是兩層,高達數丈。在兩樓之間有一個高2.6米的木變石,這是黑龍江將軍福僧阿進獻的供品。乾隆在此暢遊,麵對木變石,曾吟詩一首:“異質傳何代?天然挺一峰。誰知三徑石,本是六朝鬆。苔點猶疑葉,雲生欲化龍。當年吟賞處,借爾撫遐蹤。”

  在瀛台最南端是迎熏亭,此亭麵水背山,隔海與新華門相對。亭於水中,有橋與瀛台相連,亭中聯上寫有:“相於明月清風際,隻在高山流水間”。站在亭前展目四望,波光映目,水色山光,瀛台島上的殿堂樓閣,淩簷翹頂,覆以黃、綠、藍多色琉璃瓦,掩映在碧樹濃蔭之中,令人真有置身於蓬萊仙境中的感覺。

  從藻韻樓折向東,在太湖山石之上有一個小院落,南有一屋,北有一室。南屋名補桐書屋,北屋名隨安室。雍正二年(1724),立為太子的乾隆曾在這裏讀書。當時,院中有兩株老桐樹,因一株桐樹因病枯死,所以在樹邊補種了一棵,取其意命名為補桐書屋。枯死的那棵桐樹,辟襲取材,製成四琴,存藏在補桐書屋中。隨安室則取“隨遇而安”之意。

  補桐書屋的東北處是待月軒,乾隆閑來無事,常來此等待東升之月。再往北有一個六角形的亭子,立在山岩之上,深蔭之中,命名為鏡光亭,有詩雲:“臨水虛亭號鏡光,微風不動液池滄。岸傍人柳非音樹,常乃幻之幻是常。”

  在鏡光亭的東麵水中,還有一座小巧的亭子,叫牛刃魚亭。亭兩邊通過五曲石橋與瀛台相連,其形狀宛如鑲在精製玉壺上的一根銀攀,它使瀛台更像一座傳說中的壺形神山。

  從綺思樓折向西,與東麵補桐書屋相對稱的地方,也有一個小院落,也有一屋一室,南屋名長春書屋,北室名漱芳潤。附近山石上的曲台回廊名八音克諧,都是風景絕佳之處。

  瀛台之地,亭子頗多。在長春書屋院西,臨太液池邊有一個亭子名懷抱爽。在這個院的後麵有三塊劍石,矗立朝天,堅秀挺拔,石上刻著乾隆寫的“插笏”兩個大字。這些劍石並非天然溶岩,而是人工造就點綴在這裏的。

  懷抱爽亭稍北,瀛台西岸立著一個整塊巨石的漢白玉石碑,叫人字柳碑。碑處原是一株百年巨柳,巨柳幹粗葉茂。乾隆十八年(1753)的秋天,猛乍乍地刮來一陣狂風,接著轟雷炸響,摧枯拉朽,百年巨柳在狂風中被吹得樹幹傾斜,一枝倒垂著地,後來便取本柳的一根枝條插入地下為其支撐,天長日久,枝條成活,與主幹絞縛無分彼此,合為一樹,兩足分立,恰似一個人字,為此,稱之為人字柳。這人為與自然合一的奇特景觀,使乾隆皇帝深感奇異,專門來此詢看,並令人在此立下石碑,並為之作序賦詩,“俯液池以寫影,望?台而馳情”,遂成瀛台一景。

  瀛台風光旖旎,景色迷人,一些文人便賦詩吟唱,當然詩中之詞難免滲有封建士大夫情趣和對統治者的諛詞,擇其二首錄之,以饗讀者。

  明代詩人文征明詠《南台》為:青林迤邐轉回塘,南去高台對苑牆。暖日旌旗春欲動,薰風殿閣晝生涼。別開水榭親魚鳥,下見平田熟稻粱。聖主一遊一樂,居然清禁有江鄉。

  清代詩人邵遠平一首《瀛台侍直》這樣敘道:鬱蔥玉樹映朱樓,太液芳波淨不流。石磴參差環豹尾,牙檣溶漾引龍舟。鏡中台殿晴逾碧,檻外峰巒翠欲浮。扈蹕真疑三島近,天煩羽客詫瀛洲。

  在瀛台,在翔鸞閣的廊道上,能遠眺景山的雄姿和北海白塔的倩影,能近賞靜穀的連理柏和“芝徑繚而曲,雲林秀以重”的庭園湖山。

  的確,瀛台的湖山極具其特色。據說瀛台湖山是清初堆石名家吳南桓和他兒子的傑作。瀛台用的太湖石是北宋汴梁名園“艮嶽”中拆遷來的,北海造園時餘下的部分,被明、清兩代堆石專家用到瀛台。太湖石,產自蘇州附近的太湖中,它浸潤於水中,長年受湖浪衝擊,紋理縱橫,外形剔透,姿態豐富生動。用這些太湖石堆成的湖山,峰回路轉,秀巧並呈。峰頂有瑤草噴香,穀底有奇花布錦。湖山的上邊和後麵長滿參天古樹,老槐、老柏、鬱鬱蔥蔥,時雜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正是重重穀壑繞芝蘭,處處岩生苔蘚。沿著湖濱小道漫步,輕輕撥開修長的柳絲,便可一路飽覽這綺麗的湖山景色。

  人們登上停在湖邊的小舢舨,泛舟於南海之中,可以透過微茫煙波,重賞瀛台的迷人風姿。

  “園中之園”靜穀

  樣式別致奇特,有佛宇梵閣風格的靜穀,是一個獨立完整的院落。園內屏山鏡水,雲岩奇秀,華林芳徑,竹柏蔥蘢,是一個尋幽探勝的絕好場所。“靜穀”素有“園中之園”的美譽。

  在古樸敦厚,不尚華麗的豐澤園西側,有一個亭子,取名為“荷風蕙露”。與這亭子相對,北麵有一南向的小門。門,樣式別致、奇特,為漢白玉雕砌,具有佛宇梵閣之風格。門額上鐫刻“靜穀”兩字,門上對聯為:“勝賞寄雲岩,萬象總輸奇秀;青陰留竹柏,四時不改蘢蔥”。北麵門額鐫刻“雲竇”兩字,門上對聯為:“月地雲階,別向華林開靜境;屏山鏡水,時從芳徑探幽蹤”。這些字皆為乾隆皇帝的禦筆。

  置身於靜穀中,發現靜穀是一個獨立完整的院落,園內屏山鏡水,雲岩奇秀,華林芳徑,竹柏蔥蘢,景致尤為旖旎,環境特別清雅、靜謐,是一具尋幽探勝的絕好場所,為此,贏得了“園中之園”的美譽。

  進入靜穀的小門,一棵連理柏赫然眼前,弱柏兩枝,如孿生姐妹,互為扶持,並蒂同生,是天然生成,還是人工栽培,無史記述。望著這連理柏,不由地使人想起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愛情悲歌。

  往前走,過長廊,便看到隔水相對的純一齋。純一齋碧水環繞,被人稱之為“水上齋”。純一齋的齋名為康熙皇帝手書,乾隆皇帝觀賞純一齋時,曾流下了“過雨乘煙爽”,“鬆簷仰古釵”的詩句。

  沿純一齋,漫步西行,距長廊不遠處,就是著名的春耦齋。齋前平台寬敞,立於水上,由玉石欄杆圍護。對岸有戲台,曾演出過戲劇,供皇家觀賞。

  凝重、渾厚、別有一種格調的春耦齋是靜穀裏的主要建築。地麵全鋪以紫綠石,很像一眼古井。齋前疊山仿蘇州獅子林,黝然深邃,景色迷人。當年,堂中央陳列著一對精致的油漆屏風,上刻著名書法家王夢樓楷書。在大清時,春耦齋屬於豐澤園的一部分。乾隆寫的《春耦齋記》說,建豐澤園,為表“民本食天”,“知稼穡艱”的意思,所以,“園之內有齋,茲以春耦名之。”

  在春耦齋內藏有唐朝畫家韓氵晃的“五牛圖”真跡。韓氵晃,是唐開元至貞元年間的畫家。德宗貞元初,任右丞相。他在做地方官時,曾組織百姓“沿水養魚”。他善長畫“田家風俗、人物、水牛,曲盡其妙”。他的作品以描寫農村生活風俗為特點,以善畫牛而著名於世。《曆代名畫記》說他畫“牛羊最佳”。藏於春耦齋內的“五牛圖”足見他的功底。畫中的五頭牛各具狀貌、姿態互異,它們或俯首吃草,或翹首前仰,或回顧舐舌,或緩步?行。他通過它們各自不同的麵貌、姿態,表現了它們不同的性情:活潑的、沉靜的、愛喧鬧的、膽怯乖僻的。在這一連串有動有靜的性格對比中,整個畫麵充滿了生命的活力。春耦齋除了韓氵晃的“五牛圖”之外,還曾藏有明代項聖謨、清代蔣廷錫的臨摹稿二卷,一共十五圖。乾隆曾作詩詠為“五牛致十五,考牧可因通”,並譽為“藝苑勝事”。還特地撰寫了《春耦齋詩》。“春耦臨豐澤,無非穡事從;五牛貯圖寓,三白幸畦封;綈幾憩言便,蜃窗倚望重;邇雖?舉趾,意實不忘農。”其實這些重本務農的話也隻是徒有虛名,說說而已,乾隆皇帝來此,並不是親耕,體撫民家百姓疾苦,而是在此息閑吟詩。

  春耦齋在民國初年,被國民黨北洋政府控製,袁世凱和段祺瑞曾在此召開過財政會議,在民國八九年,總統辦公處曾設在這裏。新中國成立後,中央領導同誌和中央辦公廳、中央軍委也曾在這裏舉行會議。

  在春耦齋的南麵,有一座建於山岩之上的房屋,房屋名為植秀軒。軒內有一聯。上聯為:幾群鸞鶴隨吟管,下聯為:四麵芙蓉入綠紗。

  植秀軒周圍湖山假石,竹木疊翠。有詩人麵對這一清幽之所,詠道:“山軒名植秀,四麵圍綠竹”。

  從植秀軒向西穿過假山石洞,在靜穀西牆根下,還有一個虛白室,三間房,麵向東,北室一聯上書:“景向淡中宜藻繢,山從老處見精神”,南室一聯上書:“連林新綠間舊綠,入戶泉音複鳥音”。這些詩句都堪稱描繪靜穀景致的佳作。

  在虛白室南邊是愛翠樓,小樓高兩層,雕畫極工,令人歎為觀止。清朝時,小樓周圍有茂盛的竹林,乾隆皇帝暢遊至此,曾詩興大發,提筆寫下:“種竹猗猗已作林,高樓出竹翠雲侵。”放筆之時,又吟道:“竹樓枕碧岑,四季翠陰森”。時過境遷,現在愛翠樓周圍的竹林雖不如前,但樓仍掩映在綠樹濃蔭之中,仍不失“四季翠陰森”的意境。

  出靜穀的小西門,便是荷風蕙露亭。小西門為玉石所砌,門外橫刻“薈蔚適於幽處合”,聯為“悟物思遙托悅心非外求”。門內橫刻“山含岈每與望中深”,聯為“芝徑繚而曲雲林秀以重”。這些橫額、對聯,都蘊含著佛教意味。

  環境清幽的靜穀,曾在1960年得以重新修繕,使得“園中之園”的美譽更加名副其實了。

  四方平台紫光閣

  紫光閣原為四方平台,後廢台改建為紫光閣。明代皇帝常在此觀賞龍舟競賽,看跑馬射箭。在紫光閣的正南麵有一塊“下馬必亡碑”……

  紫光閣和武成殿是中海西岸最重要的建築。

  明代正德年間,現紫光閣所在處為一四方平台,台高數丈,上建黃頂小殿,左右各四間,覆蓋黃瓦,接棟稍下,覆以碧瓦,南北垂接斜廊,懸級而上,麵若城壁,下臨射苑以觀射。後改為閣,取名“紫光閣”。每年五月,明代皇帝在此觀龍舟,看禦馬監勇士跑馬射箭。明代文征明曾專門寫詩歌頌平台。詩雲:“日上宮牆飛紫埃,先皇閱武有層台;下方馳道依城盡,東麵飛軒映水開。雲傍綺疏常不散,烏窺仙仗去還來;金華待詔多頭白,欲賦長楊愧不才。”

  清朝,沿用“紫光閣”舊名,在門前空地種植桃杏,春暖花開,芳香滿園。康熙年間,每逢八月十五在此召集二旗侍衛大臣比武射箭。“隊引花間入,鑣分柳外催”的詩句即寓此意。比賽後,康熙賞賜優勝者。康熙二十年後,賜金牌和銀牌,上刻“旌射”二字,最優者得金牌。皇太後也曾在這裏避暑消夏。

  武科考試從清順治年間開始舉行,一般在每年的十月十五日舉行殿試,十月十七、十八日在紫光閣前由皇帝親試,有馬步箭、刀、石等科目。

  乾隆年間,出征西北、東南,屢戰屢勝。乾隆說這是“十全武功”,並自譽為“十全老人”。為了炫耀他的“武功之盛”,“文治之隆”,嘉獎平定邊陲叛擾的功臣,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下令重修紫光閣,並在閣後建武成殿。在閣內繪功臣圖,刻禦製詩。是年,平定伊犁回部獲勝,拓地2萬餘裏。首繪大學士傅恒及定遠將軍兆惠以下一百功臣圖於閣上,其中50人由乾隆親手寫讚,其餘50人命儒臣擬撰。

  乾隆四十一年,平定大小金川大功告成,采用平定回部功臣例,再繪大學士定西將軍阿桂、定遠右副將軍戶部尚書豐升額等一百功臣圖於閣內。正麵壁間懸掛平定伊犁及平定回部告成太學碑文,左壁為伊犁全圖,右壁為回部全圖。東西廊壁懸掛平定兩金川告成太學碑文、兩金川全圖及告捷凱歌十首。閣上收藏得勝靈纛及俘獲兵器,正中繪平定西陲凱宴圖,左壁繪西陲獻馘圖,右壁繪平定伊犁效勞圖。

  紫光閣後有武成殿,乾隆題額“綏邦懷遠”,左右有配聯,上聯“兩階幹羽欽虞典”,下聯“六律宮商奏采薇”。左右壁門張掛《開惑論》《西師詩》。東西廡各15間,內中陳列乾隆詩石刻,共刻詩224首。

  在紫光閣的正南麵原有一塊石碑,後移至武成殿院中。碑高2米,寬約3米,陰陽兩麵鐫刻著乾隆十七年(1752)三月二日和乾隆二十四年(1759)四月二十五,九月二十五日的諭旨,宣揚清代統治的武功,告誡八旗大臣要習滿語,苦練騎射,以鞏固統治。這塊碑也叫做“下馬必亡碑”。習滿語,勤騎射,是清朝統治者一貫重視和強調的,清兵入關後,八旗子弟逐漸驕逸,弓馬廢弛,日益漢化。清統治者深以為憂,三令五申,特別是對宗室和八旗子弟要求更嚴。康熙、乾隆皇帝還身體力行,數十年間騎射圍獵活動從不間斷。康熙年逾六十還騎馬射獵;乾隆在12歲就有習射之事,直至80多歲還到木蘭圍場狩獵。這就是“下馬必亡碑”形成的曆史背景。

  紫光閣的重大活動是宴請有功之臣,以及宴請少數民族王公大臣。宴請有功之臣,是在正月十九日,皇帝邀請功臣進殿,設宴款待,隨即開放紫光閣,君臣共覽,炫耀武功。清代詩人莊有恭在《紫光閣侍宴恭紀》中記有:“巍峨紫閣接天開,上將功成賜宴來。共仰神謨收絕域,還忻偉績出雄才。封侯不讓班超筆,市駿應羞郭隗台。從此玉門閑拆堠,西戎即敘詠康哉。”

  紫光閣的建築形式是上下兩層的樓閣,除去周圍窗下的坎牆用磨磚對縫之外,都是木結構。閣麵前5間,後7間,高18米,閣內一層是431.17平方米,周圍是菱花窗和貼金群板。屋頂是宮殿建築中等級最高的廡殿頂,用的是綠琉璃黃筒邊瓦,下屋簷是在一層平座之上的腰簷,兩簷之間有柱子、回廊、門窗。梁楣、額枋用旋子彩畫。綠瓦、朱扉、白石欄杆,間以金碧輝煌的彩畫,矗立在400多平方米的平台之上,顯得十分富麗堂皇。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