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5章 夢回故苑八百春!太液水雲皆典故(2)

  明初向北京移民的重點地區,一是山西,二是江浙。山西向北京移民規模最大的有三次,都在成祖即位之初。早在建文四年八月,成祖即位剛兩個月,即下詔:“徙山西民無田者實北平,賜之鈔,複五年。”永樂二年九月,又下詔“徙山西民萬戶實北京”。永樂三年九月,再次“徙山西民萬戶實北京”。這三次大移民,增加了北京的勞動力。至今,北京西南部多山西地名,就是明初移民之佐證。然而,山西移民多貧窮,逐漸發展未免過於緩慢。為此,永樂帝又決定將江南富戶遷至北京。這種做法很重要,一來加強了北京的經濟實力,二來亦可削弱建文遺臣的依靠力量。永樂元年七月,“徙直隸蘇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實北京。”(《明史?成祖本紀》)這種南北大徙移,不僅大大充實了北京的經濟能力,而且必然帶來南北文化的大交流、大發展,為此後北京數百年發展奠實了基礎。

  恢複和發展北京經濟的另一條措施,就是減免賦稅、賑濟百姓。在《明史?成祖本紀》中,從建文四年到永樂十九年正式遷都,此類記載比比皆是:如建文四年七月,以成祖即位,詔山東、北平、河南被兵州縣,除徭役三年。永樂三年正月,詔免順天、永平、保安田租二年。永樂六年二月,除北京永樂五年以前逋賦,免諸色課稅3年。六月,複詔罷北京諸司不急之務及買辦,以蘇民困,流民來歸者複3年。七年,成祖以北伐行至北京,大齎官吏軍民。九年,寬北京謫徙軍民賦稅。十年,免北京水災租稅。十一年,令北京民戶分養孳生馬,著為令。十二年,蠲北京州縣租2年。十三年,以北京地震,賑順天州縣饑。十四年,以北方災免河南、山東、北平永樂十二年逋租,並發粟130萬石以賑濟。此年北方蝗蟲災害發生,專遣使去北平州縣等地滅蝗,等等。由此可見,明成祖在恢複北方經濟方麵,確實作了很大努力。這樣,十幾年間,北京的麵貌已有了很大的改觀。

  遷都的第三項準備工作是疏通運河,以濟漕運。全國糧倉在江南,而北京卻是集中用糧之地,所以早在洪武年間漕運問題已是朝廷大事。北京的漕運,曆史上一向由河、海兩道而來。元代由於運河淤積,年久失修,不能航行,糧食多自海運而來。洪武年間明朝供遼東及北平糧餉亦多自海上而來。然而,海運既艱險,又費時、費力,常是三年兩至。成祖既決定遷都北京,修通早已淤塞的大運河,便成當務之急。況且,北京城垣、宮殿的營建,又需自全國調運、采集大量的瓦、磚、木、石,這些物資總不能運到海口再送北京,這就更加大了河運的需求。當時,工部尚書宋禮算了一筆賬,他說:“海運經曆險阻,每歲船輒損敗,有漂沒者。有司修補,迫於期限,多科斂為民病,而船亦不堅。計海船一艘,用百人而運千石,其費可辦河船容二百石者二十,船用十人,可運四千石。”(《明史?宋禮傳》)這就是說,一艘海船之費用抵20艘河船之費,而運糧之數反為河船的四分之一。成祖聽取宋禮的意見,命他與陳王宣共理運河修竣之事。時大運河淤塞部分,一段在淮安以北由淮入河之間,另一段是自汶上至臨清的會通河。陳王宣負責由淮入黃一段,宋禮主管會通河的修竣。

  陳王宣早在永樂初,即負責海運工作,曾輸江南粟49萬石濟北京及遼東餉,又於直沽建百萬倉,修築天津衛城,在北京及周圍城市的建設中,作出傑出的貢獻。永樂十三年(1415),大運河通漕運任務急迫,陳王宣首先修通了由淮河入黃河段的運河。宋禮自汶上引水,北至臨清,疏通450餘裏的會通河。陳王宣幫助宋禮在會通河沿岸置閘、設倉,並造船2000餘艘,初運糧200萬石。後增至500萬石,這樣,江南至北京的大運河終於修通,不僅加快了北京城的建設,而且使有明一代的京師物資供應得到保障。

  修建北京的城垣及壯麗的宮室,自然需要大量的物資。早在永樂四年(1406),成祖詔以次年五月修建北京宮殿,遣大臣分赴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山西等地,采伐名貴木料,分遣工部尚書宋禮、兵部侍郎師逵、原兵部侍郎古樸、左副都禦史劉觀等赴各地辦理。派大臣赴臨清督辦臨清磚,還派大臣赴北京房山大石窩采巨石。待運河修通,各地物資沿運河源源而來,加速了北京的修建工程。

  北京城垣、宮室的修建與永樂遷都

  準備工作大體就緒之時,朱棣下詔,從永樂五年(1407)五月始興建北京宮殿。不久奉天殿等竣工。永樂八年(1410)朱棣至北京,便在奉天殿接受朝賀。永樂十三年(1415),修北京城垣。永樂十四年(1416)八月,修北京西宮。同年十一月,複詔文武群臣集議營建北京之事。這時,規劃既定,漕運已通,磚石木料齊備,夫役到京。就在此時,明廷公侯伯五軍都督及在京都指揮等官上疏曰:“切惟北京河山鞏固,水甘土厚,民俗淳樸;物產豐富,誠天府之國,帝王之都也。皇上營建北京為子孫帝王萬(年)之業。”“伏乞上順天心,下從民望,早賜所司興工營建,天下幸甚。”接著,六部尚書等文職官吏也上疏:“切惟北京,聖上龍興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連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裏,山川形勝,是以控四夷,製天下,誠帝王萬世之都也……伏乞早賜聖斷,敕所司擇日興工,以成國家悠久之計,以副臣民之望”(《明太宗實錄》)。永樂帝從所奏。於是,更大規模的營建北京城的工程開始了。永樂十五年(1417)二月,命泰寧侯陳王圭營建北京,掌繕工事,安遠侯柳升、成山侯王通副之。同時,由當了二十餘年工部尚書的吳中負責具體設計,興建工程全麵展開。此年四月,北京西宮成。永樂十七年(1419)十一月,“拓北京南城”,將原大都城南城牆向南移二裏餘(即由今長安街一線移至前三門一線)。永樂十八年(1420)十一月,北京宮殿城池告成。“初營建北京,凡廟社、郊祀、壇場、宮殿、門闕,規劃悉如南京,而高敞壯麗過之。”永樂帝以北京宮殿建成,詔告天下準備遷都,詔書特意寫遷都北京,乃是“紹皇考太祖高皇帝之先誌”,“開子孫萬世之弘規”(《明太宗實錄》),說明是繼承朱元璋的遷都遺願。從此,北京改稱京師,而在習慣上仍稱北京。

  永樂十九年(1421)正月初一,正式遷都北京,永樂帝朱棣禦奉天殿,受文武百官朝賀。至此,北京正式成為明王朝的首都,而南京則降為陪都。

  永樂遷都北京有著十分深遠的意義。就明朝本身來說,這是政治中心與軍事中心統為一體的重要措施。整個明代北方多邊患,明代帝王中,除朱元璋和朱棣外,以後的皇帝多無雄才大略。然而之所以能外禦強敵,內安天下,除了不少賢臣名將的輔佐和北京軍民的效力,北京城防堅固,形勢占天下之先,實在是一個重要原因。從曆史發展的角度看,明朝繼續建都北京,也為此後清王朝的振興,乃至今日北京的昌盛、發展、奠定了基礎。從全民族的利益看,是長久統一全國、控扼南北的必需之舉。有人說,明代遷都是“皇帝守邊”。然而,如果皇帝不住北京,不以此地為都,就不會有明王朝幾百年的基業,更不會有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大統一和大發展。從這一點說,明成祖確實在北京曆史上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明代的北京,是目前全國古都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規模也最宏大。如古都西安雖城牆尚保存較好,但其宮室殿宇、壇廟園林都已蕩然無存;其它古都則更差,大多僅存數處遺跡可供憑吊。而北京不僅保留下來明代京城的基本格局,並有大量明代建築保存下來。明代北京是中國封建帝國都城建設的結晶,它集中體現出曆代都城建設的精華,無論在設計思想、規劃布局、建築施工工藝等方麵,都達到了一定高度,是值得推崇的。

  明代以前,元大都的建設已將我國城市建設史推進到輝煌時期,並因國外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的記述、傳播而馳名世界。但可惜元大都並沒有保存下來。在洪武元年(1368)明軍攻克大都、元順帝北逃,明朝為了翦除元帝國的“王氣”,防其複興,朱元璋令將大都城垣和大部分元宮拆毀,隻有元皇宮以西、太液池西側的隆福宮等少數宮殿保存下來,改為朱棣的燕王府。表麵看來,明王朝重建的新的北京城,整體是重新設計、重新作出的布局安排,但實際上它是根據這裏的地理條件,運用元大都城的原有格局,如宮室設置安排、街道布局、建築物的分布等,同時參照明初國都南京的建製,以及我國曆代王朝都城建設而設計、興建的一座新的宏偉都城。

  明代重建的北京城,最初分為三重:其中心部分是皇帝及皇室成員居住的宮城(又稱紫禁城);宮城之外為皇城,其中的布置有太廟、社稷壇、禦苑及為皇室服務的各內府監、局、廠、房等機構;再外的一重,就是北京城,內有明廷的中央政構各機構、王府、文武官住宅、倉庫、民居等。明代中葉嘉靖年間,又在北京城的南部加築了外城,將北京城南的一部分商業地區包入外城之中。所以,明代的北京城由兩部分組成,北部是永樂時修建的北京城(外城建成後稱為內城),南部為外城,它的總體平麵為“凸”字形。

  明代北京城是按照傳統封建王朝都城的規製進行布局設計的,因此,它在許多方麵都體現出突出“皇權”的主導思想,它表現在宮城、皇城位置的安排、中軸線的設計、城市街道布局等許多方麵上。

  明宮城

  明北京城的宮城(又稱紫禁城,今故宮)建在全城中心,是北京城的核心部分。宮城從永樂五年(1407)開始修建,征集工匠、軍工、民工約30多萬人,曆時14年,於十八年竣工。宮城的主要建築都布置在北京城南北走向的中軸線上;兩側勻稱地排列許多建築群,而且左右對稱。各建築群之間均有聯係,每組建築又自成體係,結構嚴整。

  宮城的城牆與城門

  具體說來,紫禁城沿用了元朝大內的舊址而稍向南移。城周六裏,城牆用重50斤的大磚砌成,高10米,南北長960米,呈長方形。城外開鑿護城河,俗稱筒子河,寬達50.2米,四周全用條石砌岸。紫禁城西臨太液池,北倚景山(萬歲山),南對正陽門,地處北京城的要衝。

  紫禁城共有四門,南為午門,是宮城的正門;北為玄武門(清代改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宮城各門有高大的城門樓,宮城四角各有一座造型別致的角樓,三重簷,高27.5米,共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結構異常精巧,綺麗、美觀。

  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形體宏偉,城上建有雙簷城樓,兩側城台向前伸出,形成“?”字形狀,其中心為一合抱成的小廣場,用大青石鋪地。城台上麵各有兩座雙簷方形角樓和明廊,俗稱“五鳳樓”。在明代,凡大規模出征、凱旋、獻俘、頒布曆書等重大活動,都要在這裏舉行儀式。大臣如觸犯了皇帝,也在廣場上當眾“廷杖”,甚至活活打死。

  “外朝”三大殿

  入午門,是一座寬闊的大四合院,東為會極門,西為歸極門。大院中間,便是金水橋(即元代的周橋),為區別承天門(天安門)下的金水橋,又稱內金水橋或小金水橋。穿過寬闊的大院,金水橋正北,就是皇極門(初稱奉天門),這是前朝三大殿的正門。其左曰弘政門,其右曰宣治門。在皇極門的東西兩側有兩殿,東曰文華殿,西曰武英殿,這兩座遙相對應的建築,分別是皇帝同將軍們商討軍國大事和與文人學士講論學問的地方。往北,前曰皇極殿(初稱奉天殿),中曰中極殿(初稱華蓋殿),後曰建極殿(初稱謹身殿),這就是所謂“外朝”的三大殿。

  皇極殿:即奉天殿,俗稱金鑾寶殿,是紫禁城內最高大、最壯麗的建築,殿前廣場達3萬多平方米。大殿巍然屹立在須彌座台基上,南向,九間,麵寬63.96米,進深37.17米,高26.97米,由72根圓柱支撐,重簷黃瓦廡殿頂,不僅是紫禁城內最高大的木構建築,而且在全國也是最大的木構建築。殿中安設著寶座,四周環繞著六根瀝粉金漆的巨大蟠龍柱,頂上罩蟠龍藻井。新皇帝登極、節日祝賀,朝會大典、將軍出征時授印、公布進士皇榜、頒發詔書等,都在這裏舉行隆重儀式。

  中極殿:是一座亭形方殿,麵積近600平方米。當皇帝去皇極殿參加大典之前,乘輿到中極殿稍事休息。有時,近臣們在此演習禮儀。殿內也設有寶座,供皇帝休息之用。

  建極殿:是一座重簷歇山式建築,為皇帝歡宴王公大臣的宴會大廳。

  “內廷”三大宮

  建極殿之後,為雲台門,東曰後左門,西曰後右門,亦稱平台。又東為景運門,又西為隆宗門,中為乾清門。乾清門是內廷三大殿的正門。由南向北,分別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這就是所謂內廷的後三殿,也稱“內廷三大宮”。

  乾清宮:是皇帝居住和日常辦公的地方,宮東南有日精門,西南有月精門。日精門之北,向東者為懋勤殿,這裏貯存禦服、袞冕、圭玉、冠帶等。月華門北,向東者為懋勤殿,圖書翰墨之具,皆貯於此。乾清宮東,有小門曰龍光,乾清宮西,有小門曰鳳彩。乾清宮東西有廊,廊後左曰昭仁殿,右曰宏德殿,皆向南。宮後披簷,東曰思政軒,西曰養德軒。再北則穿堂居中之殿曰交泰殿,滲金圓頂,製如中極殿,是皇帝和皇後娛樂的地方。

  坤寧宮:係皇後的寢宮,有中門向後,閉而不開。宮左曰永祥門,右曰增瑞門。再北,左曰基化門,右曰端則門。再南,宮兩廡左曰景和門,右曰龍德門。這三對門,互相對稱,分別通向東六宮和西六宮。坤寧宮之北,有中門曰廣運門,嘉靖十四年(1535)七月初二改稱坤寧門。

  東六宮和西六宮

  東六宮和西六宮,合稱十二宮,是皇帝的眾妃嬪居住的地方。東六宮在坤寧宮之東,以東二長街為中軸線,分別左右對稱地排列為三組(由南向北):延祺宮;永和宮、承乾宮;景陽宮、鍾粹宮。東二長街南端有麟趾門,其北端有千嬰門。

  西六宮在坤寧宮之西,以西二長街為中軸線,分別左右對稱排列為三組(由南向北):毓德宮(即長樂宮,後更名為永壽宮)、未央宮(後更名為啟祥宮);翊坤宮、永寧宮(後更名為長春宮);儲秀宮、鹹福宮。西二長街北端有百子門,南端有螽斯門。

  禦花園:坤寧宮之後,為宮後苑,係皇帝、皇後及妃嬪們遊玩的地方。中為欽安殿,供玄天上帝。殿前門曰:“天一之門”。殿後有三門,中曰承光門,左曰集福門,右曰延和門,再北曰坤寧門,嘉靖十四年(1535)更名為順貞門。其宮牆外,則是紫禁城之玄武門,即宮城之正北門。以欽安殿為中心,在苑內東西對稱有如下閣亭:曲池館、樂誌齋;萬春亭、千秋亭;浮碧亭、澄瑞亭;堆秀山、清望閣。以順貞門為中心,還有左右對稱的四座亭子,東邊是金香亭、禦景亭;西邊是育軒亭、玉翠亭。整個禦花園雖然麵積不大,但蒼鬆翠柏,水池疊石,奇花異卉,春花秋月,景色十分宜人。

  乾東五所與乾西五所

  乾清宮東五所與乾清宮西五所,在東、西六宮的北邊。出千嬰門,有五組式樣相同的宮殿,名乾清宮東五所,簡稱乾東五所,是皇子居住之地;與之相對應,在西六宮的西北,出百子門,也有五組式樣相同的宮殿,名乾清宮西五所,簡稱乾西五所,也是皇子居住之地。此外,還有以下的宮殿:

  奉先殿:即內太廟,在日精門之東。

  養心殿:在月華門之西。

  仁壽殿、一號殿:在奉先殿之東。入蹈和門和履順門,即為仁壽殿、一號殿,是太後輩居住之地。其北尚有噦鸞宮、喈鳳宮,凡先朝有名封之妃嬪,無名封之宮眷養老之處。

  鹹安宮、中正殿、英華殿:在西六宮之西,亦為太後輩居住之地。

  慈慶宮:在奉先殿之南、文華殿之北,《酌中誌》卷十七載:“神廟(萬曆帝)時仁壽陳老娘娘居之”。後改為端本宮,係皇太子之東宮。該宮內有四宮:奉宸宮、勖勤宮、昭儉宮和承華宮。

  慈寧宮:建於嘉靖十七年(1538)七月,是母後居所。慈寧宮前有慈寧宮花園,有鹹若亭,前有池,池上有亭,名“臨溪亭”。

  廊下家:玄武門內以東有廊下家,共十一門,最東頭為更鼓房,房內置一巨鼓,每夜更鼓報時。玄武門內以西,有廊下家,共九門。紫禁城的西牆內,自北而南,過長庚橋,至禦酒房後牆,曰長連,共三十一門;再往南,曰短連,共三門。連同玄武門內東西廊下二十門,總計五十四門,總稱廊下家,俱為答應、長隨(即宮中勤雜人員)居住之地。

  綜觀明紫禁城,其規製非常對稱(後經清代改建,始逐漸參差)。前為外朝三大殿,左文華,右武英。後為內廷三殿,東六宮、西六宮,後為東五所、西五所。東路奉先殿,西路養心殿,這些都是對稱的。

  紫禁城內,除宮室建築外,尚有禦馬監、尚膳監;南司房、北司房;司禮監經廠直房,司禮監等印處;內承運庫、古今通集庫等等,共有9000多間,占地達72萬平方米,僅建築麵積就達15萬平方米。這座帝王宮闕,現今保存得十分完整,至今屹立在北京城中心,巍峨壯麗,千姿百態,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它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代表作,堪稱是世界建築的瑰寶。

  明皇城城牆及城門

  明代北京皇城、宮殿、廟社、壇場的修建,是與修築大城(內城)城垣同時進行的。雖說是從永樂五年(1407)開始,但是大規模的營建則是從永樂十五年(1417)展開的,到永樂十八年(1420)才基本竣工,前後曆時十四年之久。

  北京明代宮殿的布局與製度,仿照南京宮殿,但其規模更加高敞壯麗。

  皇城在內城的中央、紫禁城的外圍。皇城外圍牆三千二百二十五丈九尺四寸,有六門:南為大明門(清初改稱大清門),是皇城的正門。其東北角為長安左門,西北角為長安右門;東為東安門,西為西安門;北為北安門,俗稱厚載門。皇城拆毀於民國初年,但從遺留下來的東皇城根、西皇城根、西安門和東安門等地名,我們仍然可以描繪出皇城的範圍:東西皇城根相連,為皇城的北牆;東皇城根向南,經過東安門再向南,與東長安街相接,為皇城東牆;西皇城根向南,經過西安門再向南,沿太液池(今三海之南海)西岸與西長安街相接,為皇城西牆;東西長安街為皇城南牆所在。其範圍包括宮城、三海及千步廊。

  這裏值得指出的是,承天門(清初改稱天安門)前開辟了一個“T”字形的宮廷廣場,沿廣場的東、西、南三麵修築宮牆,把:“T”字形的廣場完全封閉起來。這個“T”字形的廣場,是皇城的一部分,其南端的大明門,是皇城的正門。大明門內沿東西宮牆的內側,修千步廊。明代中央官署,絕大部分設在大明門以北、廣場兩側宮牆的外麵。東側有宗人府、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鴻臚寺和欽天監等,西側有五軍都督府、太常寺、通政使司和錦衣衛等。這些中央行政機構,通過宮廷廣場與宮城聯為一體,象征著明朝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明成祖朱棣命解縉為大明門題聯:“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

  太廟與社稷壇

  明代按照中國古代封建帝王都城“左祖右社”的傳統規製,在宮城的前左側建太廟,祭祀祖先;在右側建立社稷壇,“祭祠土地神”和“五穀神”。

  永東十八年(1420),明王朝在承天門之左建太廟,是為皇家祖廟(後為清代所沿用)。嘉靖十五年(1536)重建九廟,同年十二月完成。二十年(1541)四月發生雷火,九廟中的八廟被焚,僅存睿廟一廟。二十四年(1545)七月,重建新廟,全部竣工。正殿為九間,進深四間,係重簷廡殿式大殿,莊嚴巍峨,台基為三層漢白玉石須彌座,沿邊繞以雕花石欄。大殿內“貯諸帝後旒鳳冠袍帶匱……祭則陳設,祭畢則藏匱中”。東西兩翼的側間,設親王功臣牌,前為兩廡,東西二燎爐。東燎爐為列聖親王祝帛,西燎爐為功臣祝帛。太廟正門南向,內有三道長方形朱紅高牆,第三道圍牆的大門稱戟門,門前有五座繞以石欄的漢白玉石橋。門外是廣場,其左為神庫,右為神廚。“南為廟門,門外東南為宰牲亭,南為神宮監,西為廟街門。正殿後為寢殿九間,奉安列聖神主”。每年農曆正月,特祭於各廟,四月、七月、十月和“歲除”,則合祭於高祖廟(孫承澤撰《春明夢餘錄》)。太廟中古柏很著名,外層圍牆之間,參天入雲的數百年柏樹,排列成行。

  承天門(今天安門)的西側建社稷壇,與太廟東西對稱。壇為漢白玉砌成的三層方形台,內放五色土,五色土的方位是:中央為黃色,東為青色,西為白色,南為紅色,北為黑色。該壇中央埋有兩段石柱、木樁,象征著土地神和五穀神的“社主”與“稷主”。壇四麵設漢白玉的□星門,西門外西南建神庫,庫南為神廚、宰牲亭;北門外為拜殿,是一座單簷廡頂的木質結構大殿。每年二月、八月“上戊日”,皇帝帶領文武群臣,親往祭祀。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