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8章 英魂已逝南聯盟!中華奮威不可侮(7)

  每年母親節到來時,身為女兒的邵雲環都會打來電話,祝母親節日快樂,而今天,母親聽到的不是女兒的祝願,而是女兒遇難的噩耗……

  昨天,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野蠻地轟炸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新華社駐貝爾格萊德記者邵雲環在轟炸中遇難。噩耗通過新聞媒體傳到了她的家鄉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她年邁的父母悲痛欲絕。71歲的母親許秀花戴著老花鏡,一遍一遍地端詳著雲環的照片,淚水大滴大滴地滾落下來,她哭泣著說:“我女兒幹的是正義的事業,她用筆真實、公正地告訴人們北約的欺人罪行!她沒有錯,做得對!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無法無天,喪盡天良,對南斯拉夫狂轟濫炸,毀了許多家園,奪去了上千人的生命,太可恨了。”說到這裏,老人拿出一張刊有邵雲環報道南聯盟的報紙說:“你們看看,北約給南聯盟造成多大災難!昨天他們又炸了我們的大使館,奪去了我女兒的生命,中國人是不會原諒他們的!”邵雲環的父親邵芳元老人說:“雲環是個好女兒,她從小就刻苦學習,後來考上了北京外國語學院。她到南聯盟冒著炮火寫了不少稿子,公正地向全中國、全世界人民揭露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罪行。有時她給我打電話,我從電話裏都能聽到爆炸聲,她卻說沒事。我為有這樣一個女兒感到光榮!”

  8日中午佳木斯市群眾從電視上得知邵雲環是佳木斯人後,紛紛前往邵雲環父母家慰問。當記者來到佳木斯紡織廠住宅區邵家時,樓前已等候了上百名自發前來慰問的市民。不足30平方米的室內擠了30多人。邵雲環的母親對記者說,從昨天開始到今天上午,一撥接一撥來看我們的,除了親屬、鄰居外,我記不清來了多少人。

  許秀花老人用毛巾擦了擦眼淚,鎮靜一會兒說:“我是一個母親,和世界上千千萬萬個母親一樣,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平安。可是,隻要有霸權橫行,世上就不能安寧,就會有母親失去兒女,就會流淚!我呼籲全世界的母親團結起來,站在正義一邊,為了兒女的平安,為了世界和平,管管那些殺人的強盜,讓他們放下屠刀,讓世界天天和平,讓母親天天快樂!”

  5月8日,新華社總社向貝爾格萊德分社發出唁電,對邵雲環同誌在北約野蠻轟炸中國駐南聯盟使館不幸犧牲表示沉痛的哀悼,並向其家屬表示誠摯的慰問。

  唁電全文如下:

  驚悉邵雲環同誌在北約野蠻轟炸中國駐南聯盟使館中不幸犧牲,我們無比悲痛。我們對邵雲環同誌遇難表示沉痛的哀悼,並通過你們向其家屬轉達我們誠摯的慰問。

  邵雲環同誌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是我社優秀駐外記者。今年3月,在北約準備對南聯盟轟炸之際,邵雲環同誌勇敢奔赴報道第一線。到達分社後,她不顧疲勞,克服重重困難,積極采訪,發回了大量有價值的公開和參考報道,受到社領導和有關部門的表揚和嘉獎。邵雲環同誌的犧牲是我社的一大損失,使我社失去了一位好記者,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同誌。

  北約轟炸中國駐南使館的野蠻行徑是對中國主權的粗暴侵犯,是對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肆意踐踏,也是對全世界新聞工作者正當采訪權利的殘暴蹂躪。對此,我們表示極大憤慨和嚴厲譴責,並向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提出最強烈的抗議。

  北約的侵略活動尚未停止,各方麵的條件會越來越艱苦。希望你們化悲痛為力量,以邵雲環同誌為榜樣,克服困難,再接再厲,繼續搞好報道,以實際行動悼念邵雲環同誌。請曹榮飛同誌節哀,並多加珍重。

  邵雲環同誌永垂不朽!

  邵雲環絕筆

  特寫:悲壯的貝爾格萊德

  新華社貝爾格萊德3月24日電(記者邵雲環)“我們做錯什麽事了嗎?他們為什麽要轟炸我們?”麵對著一雙天真無邪的淚眼和一句接一句稚氣的提問,傷心的媽媽無言以對,隻是默默地為女兒做著躲避空襲的準備。

  這是記者的一位南斯拉夫朋友博什科今早通過電話講述的事情。小女孩是這位朋友的鄰居。

  23日晚,美國特使霍爾布魯克的最後通牒遭到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的堅決拒絕後,北約秘書長索拉納下達了對南實施空中打擊的命令。24日,南聯盟政府宣布全國處於“直接戰爭危險狀態”。為使可能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程度,首都貝爾格萊德已決定啟動防空係統。就在記者寫稿時,貝爾格萊德上空響起了第一次防空警報,這是當地時間24日晚上8時20分。

  據南總參謀部的公告,北約已在早些時候對科索沃首府普裏什蒂納的軍事設施實施了轟炸。小女孩的話令記者想起昨天塞爾維亞議會開會時,塞總統米盧蒂諾維奇的一席話:“這裏沒有真理,也沒有原則,有的隻是一部分強國的強製政策。這就是問題所在!”在朗布依埃和巴黎和談中瀟灑自如的米盧蒂諾維奇神色莊重,一字一頓,把拒絕簽署協議可能帶來的後果清清楚楚地向議員們作了解釋。

  麵對北約咄咄逼人的軍事威脅,南斯拉夫人表現出了空前的民族團結。電視台一遍又一遍地播著激動人心的愛國歌曲。在全國各地,人們每天都舉行各種集會,發表演說,表示將以一切手段捍衛自由。他們大聲朗誦南斯拉夫前總統鐵托的名言:“別人的我不要,自己的誰也不給!”當記者問他們對北約空襲果真不怕嗎?回答是,怕又怎樣呢?正如一位中學俄語女教師所說:“我們已經習慣了北約的威脅。”

  索拉納下達空襲命令後的第一天,貝爾格萊德充滿了悲壯氣氛,但生活依舊如常。商店照常營業,人們安靜地采購可以長期儲存的東西,並未出現搶購現象。有些商店上午脫銷的商品,下午就補充上了貨源。

  記者的友人博什科一家為躲避空襲,已於下午啟程前往老家,那是一個靠近克羅地亞邊境的小城市。博什科在電話裏向我告別時憤慨地說,北約的飛機總不會炸到克羅地亞吧!博什科的大兒子沙薩是大學二年級學生,眼下他還沒有接到應征入伍的通知。但是博什科說,一旦打起來,兒子會隨時準備保衛祖國,這是每個公民的義務。

  24日,是南斯拉夫春分的第三天。春天本是一年充滿生機和希望的季節,可是命運多舛的南斯拉夫人民還要為捍衛自己的基本自由付出血和生命的代價。塞爾維亞電視台說,春天來了,可是誰的心裏都明白,戰爭已經逼近這個熱愛和平的國家。

  專訪:“我們要和平但決不屈服”

  新華社貝爾格萊德3月26日電(記者邵雲環)“我們決不屈服北約的轟炸,但願意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坐下來談判,用政治手段解決科索沃問題。”在北約飛機的轟鳴聲中,南斯拉夫聯盟副總理利利奇鎮定自若地說。

  26日當貝爾格萊德上空響起刺耳的空襲警報時,記者如約前往聯盟大廈采訪利利奇副總理。此時的聯盟大廈內空空蕩蕩,所有工作人員都已按規定進入了地下室,但利利奇不顧安危,仍留在自己的辦公室裏等待記者的到來。

  “兩天來的轟炸很殘酷。他們不僅炸軍事目標,而且還炸民用設施。”一談到北約對南聯盟的狂轟濫炸,利利奇顯得非常激動。他說,北約的轟炸給南聯盟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到目前為止,南聯盟至少有11名軍人犧牲,60餘人受傷。更可悲的是,一個安置波黑難民的軍營也未能幸免,裏麵的婦女和兒童被炸傷。

  “這是北約製造的又一個悲劇。”利利奇語音有些哽咽。他同時強調,“在力量對比極其懸殊的情況下,我們仍然進行了堅決的抵抗,擊落和擊傷了九架北約入侵飛機。”

  利利奇說,南聯盟是聯合國和歐安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創始國之一,對南聯盟采取侵略行動是毫無道理的。這不僅僅是針對塞爾維亞民族的,也是針對其他所有民族的。他堅定地說:“我們要維護我們必須維護的東西,而且是不惜一切代價,這就是主權和領土完整。”

  利利奇重申,南聯盟的一貫立場是,不僅給科索沃的阿爾巴尼亞族,而且也給科索沃的其他所有民族更大的自治權。“科索沃問題是我們同阿族人之間的事,而不是美國人同阿族之間的事。北約對南聯盟進行空襲的實質是,美國想在巴爾幹地區建立霸權。”

  他指出,實際上,北約的轟炸與科索沃問題毫不相關,同阿族人要求獨立的目標也沒有任何關係。惟一有關係的就是美國總統克林頓所說的要維護美國在這一地區的戰略利益。北約尋機製造混亂,實際上是在給自己尋找繼續存在的理由。他指出,一些大國口口聲聲講人道和民主,但它們自己卻在做著最無人道和最不民主的事情。

  在遠處傳來的飛機的轟鳴聲中,利利奇對記者說:“北約對我們的空襲,同當年希特勒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這嚇不倒我們,我們決心堅持下去。我們願意和平,願意政治解決問題,但我們決不會將主權拱手相送。北約犯了一個大錯誤,以為靠武力就可以解決問題,他們要為此而付出代價。”

  通訊:“對不起,不知道你是隱形的!”

  新華社貝爾格萊德3月30日電(記者邵雲環)“對不起,不知道你是隱形的!”這是美國F-117隱形戰鬥轟炸機被擊落後,目前在南斯拉夫人中流傳最廣的一句幽默。

  南斯拉夫空軍和防空軍司令斯米利亞尼奇29日公布了自北約對南實施空中打擊以來該部隊取得的戰果:截至28日晨,北約共動用了430架飛機,出動1300架次,發射巡航導彈400多枚;但是,無論從戰略上還是戰術上北約都未能徹底摧毀南軍防空係統,目前所有南防空和通訊係統都運轉正常。在前5天的戰鬥中,南共擊落包括F-117隱形飛機在內的北約戰鬥轟炸機7架,直升機3架,無人駕駛飛機3架,以及30多枚巡航導彈。

  據南媒體報道,那架被視為美國驕傲的F-117隱形飛機,是被兩枚1973年生產的、經過改良的俄製KUB-M中程導彈擊中的。美國人早在17年前就宣布這種導彈已“無可挽回地落後”了。

  看來,小小的南斯拉夫之所以敢於同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機器相對抗,其中有兩個重要的因素,一是南全國軍民同仇敵愾、共同禦敵的堅定信念;二是南軍隊指戰員良好的軍事素質和戰鬥素養。

  南軍的戰果大大鼓舞了南人民反抗侵略的鬥誌,更多的人要求參戰保家衛國,甚至一些領導人也報名成為誌願者,隨時準備應征入伍。有些地區還出現了報名者“爆滿”和“過剩”的現象。

  決心以“人體盾牌”保衛自己工廠的“旗幟”汽車製造廠工人,從29日的6000人增加到30日的2萬多人。他們在集會上建議,將研製新型F-117GTI轎車。

  在經過了第一次心理“休克”後,貝爾格萊德的人們已經克服了恐懼感。現在空襲警報發出後,越來越多的人不是躲進地下防空洞,而是勇敢地到大街上散步。記者有一次在外采訪時突遇警報響起,淒厲的警報聲聽起來比在室內更加震耳欲聾,令人恐懼,但環顧四周,除一個年輕人下意識地跑了幾步就不好意思地停住以外,其他人都神情自若:剛剛下班的人照常進出商店選購食品;坐在路邊長椅上的老人們繼續安詳地下棋;一位年輕的媽媽微笑著蹲在兒童手推車旁邊,悄聲細語地安慰著受驚的孩子。

  貝爾格萊德市中心共和國廣場的音樂會繼續舉行,這裏仍然是歌聲不斷,人潮澎湃。自當地時間30日晨6時空襲警報解除,到下午4時還沒有聽到警報聲再次響起。這是自北約轟炸南聯盟以來貝爾格萊德最安靜的一個白天。

  據剛剛傳來的消息:南防空部隊又擊落4架北約飛機,目擊者說,北約的飛機“像熟透的梨子一樣往下掉”。

  通訊:團結一心同仇敵愾

  新華社貝爾格萊德3月29日電(記者邵雲環)南斯拉夫民族是一個熱愛生活的民族,南斯拉夫人從不會掩飾自己的感情。

  雖然北約轟炸進入第6天,但南斯拉夫人仍然保持著他們高昂的鬥誌和詼諧幽默的性格。

  27日晚,一架美國現役最先進的F-117隱形戰鬥機被南人民軍擊落。南電視台第二天一早就播放了飛機殘骸正在燃燒的圖像。緊接著就有外國媒體報道說“南斯拉夫是掌握美國最先進飛機技術資料的第一個國家”。令人振奮的消息立即傳遍了貝爾格萊德的大街小巷。

  當晚,在一直實行燈火管製的貝爾格萊德,路燈亮起來了。

  歌聲、音樂也在貝爾格萊德響起來了。從28日起,貝爾格萊德市中心的共和國廣場連續舉行了兩場音樂會。數萬名參加者對剛剛響過的空襲警報聽而不聞,他們把紙做的白色槍靶戴在頭上,貼在前胸或後背,以示對北約轟炸的蔑視。不論是傳統的愛國歌曲,還是現代的流行歌曲,台上演員情緒激昂,台下群眾和聲雄壯。音樂會的主持人說,人們願用歌聲來表達心中的憤怒,我們要把音樂會辦下去,直到北約停止轟炸。

  在一場室內音樂會上,一位著名指揮家用深沉的聲音宣布:“這不是一次普通的音樂會,因為它是在貝爾格萊德舉行的,貝爾格萊德正在遭受著北約的野蠻轟炸!”

  與此同時,在市中心的另一條大街上,幾十名年輕人用雙手將一幅畫有巨大槍靶的白布衝天高高托起。上麵分別用英語和塞語寫著:“貝爾格萊德在這裏!”

  在克拉古耶瓦茨的“旗幟”汽車製造廠,工人們手持蠟燭,已連續兩天兩夜未離開車間。他們決心用“人體盾牌”保衛自己的工廠。克拉古耶瓦茨是一座英雄城,二戰期間因遊擊隊抗擊納粹德國入侵,曾有6000多男女老幼被惱羞成怒的法西斯屠殺。

  連日來,貝爾格萊德電視台每天都播放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南人民英勇抵禦外來侵略的愛國電影,同時還開設了“世界與南斯拉夫”專欄,向群眾介紹世界各國,特別是參與空襲的一些國家的人民自發舉行抗議集會,反對北約空襲南聯盟的情況。

  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政府28日舉行全體會議時表示,南斯拉夫人從未像今天這樣團結一致、同仇敵愾。

  記者剛剛從共和國廣場回來。人流正在向那裏湧動。

  通訊:共同的控訴

  新華社貝爾格萊德4月2日電(記者邵雲環)北約對南斯拉夫聯盟的空襲4月1日進入第九天,南斯拉夫人還是說“不”!於是,惱羞成怒的北約擴大了對南空襲範圍。

  3月31日晚,多瑙河上的諾維薩德大橋被北約的飛機炸毀。諾維薩德市距貝爾格萊德以北約80公裏,自空襲以來已遭到多次轟炸。這座大橋是經過古堡進入市區的交通要道。

  科索沃首府普裏什蒂納仍然是北約轟炸的重點。從3月24日第一天空襲起,北約沒有一天不向那裏扔下幾顆甚至幾十顆炸彈。北約秘書長索拉納說主要是炸那裏的塞族軍事設施,可是直接受害的卻是包括阿爾巴尼亞族居民在內的普通老百姓。28日那天,北約向普裏什蒂納電視台發射的導彈偏離目標,擊中附近居民區,造成了十幾人死亡,阿族人被迫逃離家園。

  在通往馬其頓的邊境地區,一名被四個不足五六歲的孩子圍著的阿族母親哭訴說:“什麽塞族阿族的,我們本來一起生活得好好的!這樣一炸,哪裏還有我們的棲身之地?”

  在貝爾格萊德的收容中心,來自科索沃的阿族人和其他各族人驚魂不定,一臉倦容。記者問他們為什麽要逃出來,回答是躲避空襲。一位老太太生氣地說:“北約的飛機既炸塞族目標,也炸阿族目標;恐怖分子既殺塞族人,也殺阿族人。”

  北約的野蠻行為終於把科索沃阿族領導人也激怒了。一直保持沉默的阿族領導人魯戈瓦3月31日在會見記者時,對北約使用了“侵略”一詞。幾天前,幾百名阿族人在貝爾格萊德舉行集會,高喊“科索沃是塞爾維亞的”“北約滾出南斯拉夫”的口號。

  麵對阿族人大批逃離科索沃的局麵,塞爾維亞政府和南軍普裏什蒂納軍區司令部分別發表公告,要求各族人民團結起來,共渡難關。公告說,南斯拉夫是所有願意生活在這裏的各族人民的家園,“回來吧,不要離開自己的祖國!”

  科索沃問題總是有它深遠的曆史淵源。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急於想用炸彈幹預主權國家的內政,說穿了就是想控製巴爾幹這塊戰略要地。而一些歐洲國家不僅沒有阻止衝突的加劇,反而同美國一道打擊同在歐洲大陸上的一個主權國家。貝爾格萊德大學一位教授悲憤地稱這是“歐洲的恥辱”。塞爾維亞的作家們在抗議集會上響亮地呼喊“貝爾格萊德決不做美國的門檻”。

  特寫:最搶手的徽章和最流行的歌曲

  新華社貝爾格萊德4月3日電(記者邵雲環)從朋友處得到幾個白色的靶心徽章。他說,知道嗎,這可是南斯拉夫現在最搶手的東西!

  靶心象征著塞爾維亞人對北約轟炸的蔑視,它首次出現於共和國廣場的第一場抗議音樂會上。當時,人們把紙做的靶心戴在頭上,貼在前胸或後背。幾十名年輕人還用雙手將一幅畫有巨大槍靶的白布衝天高高托起,上麵用英語和塞語寫著“貝爾格萊德在這裏!”

  一時間,“靶心”風靡全南斯拉夫。商店的櫥窗上、報亭裏、公共汽車和出租車裏,到處都貼著大大小小的“藝術靶心”,就連電視播音員的胸前也出現了白色的“靶心徽章”。用不著更多的言詞,靶心就表達了南斯拉夫人的共同心聲,靶心就是最好的通行證。如今,小小的靶心徽章已成了這裏最搶手和最珍貴的紀念品。

  在今天的南斯拉夫,愛國歌曲就是流行歌曲。在每一個電視頻道上,在共和國廣場的音樂會上,人們用歌聲激勵鬥誌,呼喚和平。眼下最流行的一首歌是《祖國,我們熱愛你》。作為“老外”,我雖然不了解這首歌的背景,也不可能懂得歌裏的每一個詞,但我卻無法不被那激昂奔放的節奏所感染,也不能不被那種“一人唱、萬人和”的深情所感動。

  本周是東正教的複活節。就在今天,北約的飛機首次轟炸了貝爾格萊德市中心的建築,爆炸聲震動了全城居民。68年前,也是在4月裏的一天,納粹法西斯的飛機幾乎炸平了整個貝爾格萊德。

  昨晚,幾十名貝爾格萊德市民身披“靶心”,手拉手肅立在連接新城和老城的“布蘭科”大橋上。伴隨他們的是,從收音機裏傳出的激昂奔放的歌曲《祖國,我們熱愛你》。

  通訊:北約空襲南聯盟親曆

  新華社記者/邵雲環記者剛從北京來到貝爾格萊德,北約的空襲就開始了。

  北約從4月4日開始轟炸貝市市中心的重要設施,幾乎每天一個目標。爆炸聲聽起來的確讓人心顫。對距我們大約4公裏遠的空軍司令部的那次轟炸,幾乎把人從床上震起來。經曆了十幾天的炮火,現在我們已能大概分清哪個是北約炸彈的聲音,哪個是南軍的防空導彈的聲音了。

  南聯盟大廈(南政府機構大樓,已被北約確定為轟炸目標)離使館很近,大約隻有一公裏遠。如果被炸,我們也許會受些影響,隻希望北約的巡航導彈“精確製導”。不過前幾天炸的地方我們都看到了,不得不讓人驚歎現代化武器真是“指哪兒打哪兒”。據說有的炸彈炸下來建築物被毀卻不起火,隻冒些許煙,真有些“殺人不見血”的味道。我們這間臥室的窗子正對著聯盟大廈的側樓。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把臥室裏的桌子加電腦一起移到了客廳――多隔一堵牆心裏要踏實些。此外把所有的玻璃窗都用膠條貼上了歪歪扭扭的“米”字。生活規律也打亂了,分不出白天黑夜,睡覺經常是和衣躺下。頭幾天聽到空襲警報還有些緊張,現在習慣了也就無所謂了。別人聽到警報聲可以按規定到地下室躲避,我卻得硬著頭皮呆在屋裏寫稿子。

  其實這種膽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了當地人的影響。塞爾維亞這個民族讓你不能不由衷地佩服。也許人被逼到了絕境就是這個樣子。實際上,大多數南斯拉夫人現在聽到空襲警報後根本就不去地下室了。他們說:愛怎麽樣就怎麽樣吧!八年前我第一次到分社工作時雖然也經曆過前南斯拉夫的波黑戰爭,但那次戰爭畢竟不是發生在貝爾格萊德。

  “人體盾牌”這個詞,過去寫波黑的稿子時我曾給讀者介紹過,現在它就活生生地展現在我的眼前。通常,北約一般在晚上或淩晨時分進行轟炸,可現在從夜幕剛一降臨直至午夜,距使館3公裏遠的“布蘭科”大橋上,男女老幼每天鬥誌不減地在橋上唱歌跳舞高呼口號。我去過一次,那場麵與其說是歡樂不如說是悲壯。他們不會不知道,就在9日淩晨,位於另外一座城市的百年老廠“旗幟”汽車廠遭到了北約的轟炸。當時被炸傷的124人,都是從空襲一開始就自願守衛工廠的“人體盾牌”。那天晚上,工廠領導曾苦苦勸他們離開但未成功。兩小時後,北約的炸彈就落了下來。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

  • 目擊天安門-(二)

    作者:韓泰倫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選擇了中國政治變遷的聚焦點--天安門這一獨特的視角,完整係統地記述了天安門曆經的滄桑巨變,挖掘出中國100多年,特別是建國50年來天安門地區發生的政治事件的內幕秘聞,是一部中國的近現代史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