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8章 屈原的故事(4)

  ?在秦始皇統一中原之前,列國的文字也很不統一。就是一樣的文字,也有好幾種寫法。從那時候起,采用了比較方便的書法,規定了統一的文字。這樣,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這叫做“書同文”。?

  各地交通便利,商業也發達起來,但是原來列國的尺寸、升鬥、斤兩的標準全不一樣。從那時候起,又規定了全國用統一的度、量、衡製。這樣,各地的買賣交換也沒有困難了。?

  秦始皇正在從事國內的改革,沒想到北方的匈奴打了進來。匈奴本來是我國北部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戰國後期,匈奴貴族趁北方的燕國、趙國衰落,一步步向南侵犯,黃河河套一帶大片土地奪了過去。秦始皇統一中原以後,派大將蒙恬帶領30萬大軍去抵抗,河套一帶地區都收了回來,設置了44個縣。?

  為了防禦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又征用民?,把原來燕、趙、秦王國北方的城牆連接起來,又新造了不少城牆。這樣從西麵的臨洮(今甘肅岷縣)到東麵的遼東(今遼寧遼陽西北),連成一條萬裏長城。這座舉世聞名的古建築,一直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古老悠久文明的象征。?

  後來,秦始皇又派出大軍50萬人,平定南方,添設了3個郡;第二年,蒙恬打敗了匈奴,又添了一個郡。這樣,全國總共有40個郡。

  智慧寄語

  這篇可以說是“秦王滅六國統一全國”的續篇,詳細介紹了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實施的一係列政策改革。父母可以聯係我國現行的相關製度,向孩子講解這些製度的曆史。?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曆史上偉大的軍事家、戰略家、戰術家和軍事理論家,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

  27韓信強忍胯下之辱

  韓信是使劉邦戰勝西楚霸王項羽而奪得天下的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為劉邦建立漢朝立下赫赫戰功。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馳騁疆場叱吒風雲的人物,在其還是平民時,曾經受過“胯下之辱。”

  史稱淮陰侯的韓信,是秦末淮陰(現江蘇省清江市西南)人。在他的早年,家境貧寒,是布衣之族。因家裏貧窮,他自己又沒有什麽突出的表現,所以,當時的鄉官沒人推薦他去做官,甚至當個雜差也沒有人用。他生來就不善務農,更不會做生意賺錢。這樣,他隻得常常到親戚或熟人家去吃閑飯。他到過的多數家庭都不喜歡他,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為秦末人民生活很苦,大多家境貧寒。

  後來他投靠了淮陰下鄉這地方的一個亭長家裏。接連住了幾個月,天天在那裏吃閑飯,亭長的妻子很不高興,可是,又不好直接趕他走。怎麽辦呢?亭長的妻子就每天早早起來做飯,做完飯,他一家人在床上就吃完了。這樣,韓信來了,飯也沒有了。一連幾次,韓信便知道其意圖了。這明明是在趕他走,於是,韓信十分惱火地離開亭長家。他想,即使餓死,也不再登亭長的家門。

  韓信離開亭長家,成了流浪漢。他信步走到大街上,人們都輕蔑地看他。後來,他來到城外一條河邊,他想去釣魚。有幾位老大娘正在這裏洗衣服,其中有一位大娘見他麵容憔悴,心想:到了吃飯時間還坐在這裏,他一定沒有飯吃,也一定餓了。於是,將自己帶的飯分了半給韓信吃。韓信很感激。

  因為韓信此時已無處去,他一連十幾日都來這裏釣魚,這位老大娘也天天分些飯給韓信吃。韓信連連向她道謝,並一再向她表示將來要很好報答。這位大娘聽了,很生氣,並對韓信說:“堂堂的男子漢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憐,才分給你飯吃,哪裏想得到你的報答!”韓信聽了,一時無言以答,但心中好不是滋味。?

  因為韓信家裏窮,又沒有什麽本事,鄉鄰及當地的年輕人大多看不起他。?

  當時,淮陰這個地方有個屠夫,身強體壯,他看韓信走來,便迎上來有意要侮辱韓信,他挑釁地說:“你雖長得高大,好帶刀佩劍,實際上,你是個十足的膽小鬼!”旁邊的幾個年輕人,見韓信不作聲,也都笑韓信。?

  這個年輕屠夫,見韓信仍不作聲,逼近韓信,侮辱他說:“韓信,你不怕死,就刺我一刀;你要是怕死,就從我這胯下爬過去!”?

  這個年輕屠夫,說著,叉開雙腿,用手指點著,讓韓信爬。韓信咬緊牙,使勁握著刀柄,上下仔細打量了這個年輕屠夫一番,仍未作聲。結果,還是從他胯下爬了過去。街上看熱鬧的人很多,有的同情韓信,也有的笑他膽小如鼠,懦弱無能。?

  殊不知,韓信為了將來有出頭之日,才忍下這胯下之辱啊!韓信幫助劉邦建立了漢朝,被封為齊王、淮陰侯等,他果然洗雪了這胯下之辱,並將這個不仁不義的屠夫殺掉了。?

  智慧寄語

  “小不忍則亂大謀”“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人逞一時之快往往會釀成大禍,有限度的忍讓,不僅僅可以在關鍵時刻保全自己的生命,更能為之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父母應教育孩子麵臨自己無法應付的情況時,不可逞強,首先要妥協,之後再找父母老師商量解決。

  漢文帝劉恒是中國曆史上一個著名的節儉皇帝。他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母親為薄太後。漢文帝在位期間,執行輕徭薄賦等政策,使漢朝逐漸走向繁榮昌盛,後世把這一時期與其子景帝執政的時期統稱為“文景之治”。

  28崇尚節儉的漢文帝

  薄太後出身貧苦。母親魏媼在秦末農民戰爭期間,將她送給自立為魏王的魏豹。魏豹被劉邦敗後,薄姬(薄太後)被擄至長安,在織室織布。一天,劉邦到織室視察,見薄姬美貌動人,便召入後宮。不久,薄姬生下劉恒。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代相陳?勾結匈奴叛漢,自立為代王,劉邦親率大軍平定了叛亂,便立劉恒為代王,劉恒時僅8歲。?

  薄姬為人溫和厚道,從不得罪人,也不大與人接觸,更沒有權力欲,隻是一心照看孩子,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因此,在高祖死後,呂後並沒有難為她,讓她隨兒子劉恒到代地,做了代太後。?

  在呂後執政的16年間,劉恒母子一直提心吊膽,處處小心謹慎,生怕遭到呂後暗算,又擔心漢室傾頹,他們將失去現在的地位。長期的逆境生活,養成了劉恒謹慎、寬和的性格和節儉、善良的品質,為他日後的大有作為打下了基礎。?

  漢文帝在位23年,一直過著節儉的生活,宮室、苑囿、車騎、服禦等衣食住行必需的設備和物品,仍和過去一樣,沒有什麽增加。發現有對百姓不便的事情,就立即改正,務求有利於民眾。他曾想建造一個露台,召開工匠一核算,需花費一百斤黃金。文帝說:“百斤黃金,相當於中等人戶十家的財產。我繼承先帝的宮室,常常感到恐懼和羞愧,為什麽還要修建露台呢?”按當時的條件,修建這樣一個露台是不成問題的,造價也不高,不會產生什麽不良結果,而文帝卻認為過於破費,竟放棄了這個想法。他經常身穿用黑色粗絲綢縫製的衣服;連他最寵愛的慎夫人,穿的衣裙也不許拖地;所用的帷帳都不得用繡花裝飾;用自己的純樸為天下人做出表率。在為自己修造陵墓霸陵時,他命令都用瓦器,不準用金、銀、銅、錫等貴重金屬為裝飾;還命令順著山勢建造,不準堆積高大的墳墓。他臨死前還留下遺囑說:“當今之世,鹹嘉生惡死,厚葬以破業,重服以傷生,吾甚不取。”並一再叮囑喪事從簡。? 漢文帝的節儉為群臣樹立了榜樣,從而使當時的社會風氣崇儉尚德,為“文景之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智慧寄語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應防止孩子形成攀比揮霍的不良習慣,用類似的故事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和節儉的生活習慣。

  包拯(公元999年-公元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人,天聖朝進士,後卒於位,諡號“孝肅”。包拯以斷案英明、為人剛直不阿而著稱於世。

  29包拯判案鐵麵無私

  包拯是廬州合肥人,早年做過天長縣(今安徽天長)的縣令。有一次,縣裏發生一個案件,有個農民夜裏把耕牛掛在牛棚裏,早上起來,發現牛躺倒在地上,嘴裏淌著血,掰開牛嘴一看,原來牛的舌頭被人割掉了。這個農民又氣又心痛,就趕到縣衙門告狀,要求包拯為他查究割牛舌的人。?

  這個無頭案該往哪裏去查呢?包拯想了一下,就跟告狀的農民說:“你先別聲張,回去把你家的牛宰了再說。”?

  農民本來舍不得宰耕牛,按當時的法律,耕牛是不能私自屠宰的。但是一來,割掉了舌頭的牛也活不了多少天;二來,縣官叫他宰牛,也用不到怕犯法。?

  那農民回家後,果真把耕牛殺掉了。第二天,天長縣衙門裏就有人來告發那農民私宰耕牛。

  包拯問明情況,立刻沉下臉,吆喝一聲說:“好大膽的家夥,你把人家的牛割了舌頭,反倒來告人私宰耕牛?”那個家夥一聽就呆了,伏在地上直磕頭,老老實實供認是他幹的。原來,割牛舌的人跟那個農民有冤仇,所以先割了牛舌,又去告發牛主人宰牛。打那以後,包拯審案的名聲就傳開了。?

  包拯做了幾任地方官,每到一個地方,都取消了一些苛捐雜稅,清理了一些冤案。後來,他被調到京城做諫官,也提出不少好的建議。宋仁宗正想整頓一下開封的秩序,才把包拯調任開封府知府。?

  開封府是皇親國戚、豪門權貴集中的地方。以前,不管哪個當這差使,免不了跟權貴通關節,接受賄賂。包拯上任以後,決心把這種腐敗的風氣整頓一下。

  按照宋朝的規矩,誰要到衙門告狀,先得托人寫狀子,還得通過衙門小吏傳遞給知府。一些訟師惡棍,就趁機敲榨勒索。包拯破了這條規矩,老百姓要訴冤告狀,可以到府衙門前擊鼓。鼓聲一響,府衙門就大開正門,讓百姓直接上堂控告。這樣一來,衙門的小吏要想做手腳也不敢了。?

  有一年,開封發大水,那裏一條惠民河河道阻塞,水排泄不出去。包拯一調查,河道阻塞的原因是有些宦官、權貴侵占了河道,在河道上修築花園、亭台。包拯立刻下命令,要這些園主把河道上的建築全部拆掉。有個權貴不肯拆除。開封府派人去催促,那人還強詞奪理,拿出一張地契,硬說那塊地是他的產業。包拯詳細一檢查,發現地契是那個權貴自己偽造的。包拯十分生氣,勒令那人拆掉花園,

  還寫了一份奏章向宋仁宗揭發。那人一看事情鬧大,要是仁宗真的追究起來,也沒有他的好處,隻好乖乖地把花園拆了。

  一些權貴聽到包拯執法嚴明,都嚇得不敢為非作歹。有個權貴想通關節,打算送點什麽禮物給包拯,旁人提醒他,別白操心了,包拯的廉潔奉公是出了名的。他原來在端州(今廣東肇慶)做過官。端州出產的硯台,是當地的特產。皇宮規定,端州官員每年要進貢一批端硯到內延去。在端州做官的人往往借進貢的機會,向百姓大肆搜刮,私下貪汙一批,去討好那些權貴大臣。搜刮去的端硯比進貢的要多出幾十倍。後來,包拯到了端州,向民間征收端硯,除了進貢朝廷的以外,連一塊都不增加。直到他離開端州,從沒有私自要過一塊端硯。

  那權貴聽了,知道沒有空子好鑽,也隻好罷休。後來開封府的男女老少,沒有人不知道包拯是個大清官。民間流傳著兩句歌謠:“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包拯對親戚朋友也十分嚴格。有的親戚想利用他做靠山,他一點也不照顧。日子一久,親戚朋友知道他的脾氣,也不敢再為私人的事情去找他了。?

  宋仁宗很器重包拯,提升他為樞密副使。他做了大官,家裏的生活照樣十分樸素,跟普通百姓一樣。過了五年,他得重病死了,留下了一份遺囑說:後代子孫做了官,如果犯了貪汙罪,不許回老家;死了以後,也不許葬在咱包家的墳地上。?

  由於包拯一生做官清廉,不但生前得到人們的讚揚,在他死後,人們也把他當作清官的典型,尊稱他“包公”,或者叫他“包青天”、“包待製”、“包龍圖”。民間流傳著許多包公鐵麵無私、打擊權貴的故事,還編成包公辦案的戲曲和小說。雖然其中大都是虛構的傳說,但是也反映了人們對清官的敬慕心情。?

  智慧寄語

  有關包拯的故事不勝枚舉。父母在引導孩子閱讀這一類故事的時候,教育孩子要正直、誠實、不貪圖小便宜,隻有這樣的人才會受人尊敬。

  
更多

編輯推薦

1好父母勝過好老師
2影響孩子一生的66個...
3影響孩子一生的44個...
4影響孩子一生的58個...
5影響孩子一生的56個...
6影響孩子一生的42個...
7教出最棒的兒子
8學前兒童遊戲
9教子從此不累
10不要讓孩子輸在心態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平凡的家庭 傑出的孩子

    作者:石岩編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教育孩子是件苦惱的事,許多中國家長為此費盡心力,本書結集古今中外各種名人的故事啟發家長換種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 教子聖經

    作者:西西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從生活習慣、溝通協調能力、學習及交往能力,甚至是孩子的快樂天性,父母時時刻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本書分為“寶貝的生活習慣”、“寶貝的溝通能力”、“寶貝的學習能力”、“寶貝的協調能...

  • 原諒這世上沒童話

    作者:安小漠著  

    親子育兒 【已完結】

    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女孩在艱辛的家庭中獨立自強的青春傷感小說。無法忍受賭徒父親的欺侮,林向南逃離南方小鎮,投靠多年前離家的母親,並多了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哥哥景昔。因為景昔對林向南的關心和照顧引起了他的...

  • 家教:與孩子同行

    作者:章創生主編  

    親子育兒 【已完結】

    本書向家長和我們的孩子講述家庭教育的道理,家庭教育的一些錯誤做法和想法,要的是給我們小孩以健康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