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9章 消滅南明平定五省(3)

  李定國一路,勢如破竹,四月下沅州、遂衛、藍田,五月下武岡,克寶慶,六月奪取全州,“盡殲李養性之眾,隻蹄片甲不返”,又於嚴關鏖戰,“清兵大敗,橫屍被野”,七月初四下桂林,逼孔有德自殺,隨分兵取柳州等地,盡據廣西。八月李定國又北攻湖南,取金州、永州,九月克衡州、常德、嶽州,並東進江西,連下永新等地。“兵出凡七月,複郡十六、州二,辟地將三千裏”。李定國智勇雙全,“兵律極嚴”,圍攻桂林時,“軍營城下,寂然無聲,師盡撤矣,城中尚不知”,故能殲尼堪、滅有德,“兩蹶名王,天下震動”。

  對於這樣的勁敵,清廷卻隻當做是“餘孽”、殘寇,輕舉妄動,冒進涉險,兼程輕騎奔襲,怎能不敗。

  順治帝獲悉敬謹親王尼堪敗死噩訊後,萬分震驚,立即采取應變措施,於順治十年正月十三日諭授隨征貝勒屯齊繼為定遠大將軍,統領征剿湖南大軍,並特賜敕諭告屯齊以下及誇蘭大以上滿洲蒙古漢軍八旗將領說:“我朝用兵,俱以全力,克敵製勝,此爾等所悉知者。爾等此番晝夜疾趨二百三十裏,以致士馬疲勞,此大失也。嗣後諸事,悉與誇蘭大等以上,共相商酌,敬慎而行。如值渠寇應分遣眾兵者,則於固山額真公韓岱、伊爾德二人內,遣一人,另一人毋使離爾貝勒屯齊左右”。此外量有分遣者,則於蒙古固山額真、護軍統領、誇蘭大內擇可為帥者遣之。其一貝勒(巴思漢)、兩貝子(紮喀納、穆爾祜)勿遣離爾所。爾貝勒屯齊,率本旗護軍,居中而營,貝勒巴思漢、貝子紮喀納、穆爾祜、公韓岱、伊爾德,當各領護衛及親軍,同貝勒屯齊軍於一處。其提問章京馬爾泰、侍衛阿進、土雷等,宜加詳鞫,有墜馬被創情有可原者,執解來京,如果情無可原棄主奔潰者,即就彼處正法。②《清世祖實錄》第71卷第13頁;第13、14頁。同日又敕諭往征廣東未定州縣的定南將軍護軍統領阿爾津等將說:爾等率師,可往會湖南大軍,既會以後,爾阿爾津當同韓岱、伊爾德與貝勒(屯齊)同營,凡事共相商酌而行。他又敕諭屯齊、韓岱、伊爾德等將說:茲遣阿爾津等統兵往會爾軍,俟其到日,其所給阿爾津敕印(定南將軍敕印),爾貝勒(屯齊)收貯,可令阿爾津駐爾營內,諸事與韓岱、伊爾德、阿爾津等會議而行。如分兵他出,此三人,或遣一人,或二人,須留一人,毋離爾所。②。

  福臨的這三道敕諭,抓住了要害,對症下藥,布置妥帖,十分重要,講得很好,奠定了稍後一段時間內清軍勝利的基礎。它主要講了五個問題。其一,數十年來八旗軍之所以能夠屢敗敵軍,其中重要的一條原因就是“俱以全力,克敵製勝”,是全力,不是部分之力,更不是孤軍遠馳,脫離大軍,此次尼堪之死,就違反了這個規律,輕敵冒進,晝夜疾趨,士馬疲勞,致遭慘敗。其二,尼堪之死,還與其獨斷專行、隻身遠奔密切相關。半年前尼堪統軍出征時,帝賜王之敕書首先著重指出:“王膺茲命,一切機宜,與諸將同心協謀而行,毋謂自知,不聽人言,毋謂兵強,輕視逆寇”。而尼堪卻忘了帝敕,自以為是大軍統帥,爵位最高,身經百戰,軍功累累,驕傲自大,凡事一人獨斷,觀其戰死之時,偕彼同征統兵之兩位貝勒、兩位貝子、兩位滿洲固山額真,皆不在場,隨他同死者,亦未見有滿洲、蒙古、漢軍八旗固山額真、護軍統領、梅勒章京等高級將領,可見其僅率少數侍衛將士便狂奔疾馳,窮追敵軍,致被誘入重圍,寡不敵眾,被砍喪命。其三,此次特別強調保證主帥安全。大軍主帥戰死,這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1583年起兵以來頭一次,這是震駭全軍、震驚朝野的特大噩訊,是大損朝廷顏麵、玷汙八旗勁旅的極大醜事,也是鼓舞反清武裝鬥誌的極佳喜訊,嚴重不利於清軍的征剿,故三道敕書特別強調保證主帥的絕對安全,明確規定,主帥定遠大將軍屯齊“率本旗護軍居中而營”,兩位貝勒、兩位貝子、三位滿洲固山額真護軍統領與主帥同駐一處,如需分兵征戰,在三位滿洲固山額真護軍統領遣出一位或二位,必須有一位留在主帥身邊,主帥不能單獨統領部分軍隊出征,這就可確保主帥安全,不致再蹈尼堪隻身遠征而死之覆轍。其四,強調集體領導,諸事必須集議而行。這種集議有兩種方式兩個範圍。一是主帥與同征貝勒、貝子、固山額真以下及誇蘭大以上八旗將領,“共相商酌,敬慎而行”,一是主帥屯齊與滿洲固山額真韓岱、伊爾德、滿洲護軍統領(原定南將軍)阿爾津四人會議,議定諸事,敕諭雖未明說,但顯然含有不許主帥一人獨斷專行之意。其五,嚴明軍紀,隨同尼堪輕騎遠征的侍衛、章京、士卒,如有“棄主奔潰者”,立即就地正法。這五個問題集中突出地表明了一個根本性的事實,即順治帝福臨和議處用兵方略的議政王大臣們,清楚地看到了大西軍的強大威力,決心正視現實,糾正謬誤,遇敗不驚,再接再厲,一定要把這支強大的敵軍打垮,完成統一全國的事業。

  這一及時的正確用兵方略,保證了清軍轉敗為勝,順治十年六月十九日,定遠大將軍屯齊貝勒等將報捷之疏送到皇上麵前。屯齊等奏報:敵安西王李定國、國公馬進忠率馬步兵四萬餘至永州,臣等以西安府八旗軍和湖廣提督柯永盛之綠營兵駐守衡州,而大軍則於二月十三日向永州前進,二十八日抵永州,李定國已遁,渡龍虎關而去。又聞敵秦王孫可望親率兵來靖州,將軍馮雙禮率兵二萬餘來武岡州,大軍於三月初六自永州向寶慶進發,十五日擒人問信,答稱馮雙禮、白文選、馬進忠率兵四萬餘人屯營於岔路口三十裏外之周家坡,孫可望在寶慶,我軍遂住宿於岔路口。次日前進,見敵營於山頂,據地頗險,日暮天雨,不便進攻,列陣相抵。至夜,孫可望率全軍自寶慶來,與馮雙禮軍會合。十七日,“賊眾十萬下山環陣,進薄我軍,我軍分兵奮擊,斬殺甚眾,獲馬匹七百餘、象一隻,軍器無算”。帝甚喜,降旨批示:“貝勒等破賊立功,深可嘉尚,有功人員著察明議敘。”《清世祖實錄》第76卷第7頁。阿爾津亦領兵敗白文選於辰州。廣西定南王部下將領線國安、馬雄等得到平南王尚可喜之水師支援,攻下潯州、梧州,又乘李定國與湖南貝勒屯齊大軍相持,盡複平樂、桂林等府州縣,“廣西略定”。李定國僅據有湖南之沅州、靖州和武岡州,餘地皆為清軍奪據,李定國隻好撤出湖南,退守廣西南寧一帶。清軍挽回了孔有德、尼堪之死的敗局,重新獲得了主動權。在這樣形勢下,順治帝又在用兵方略上作了重大改變,采取了新的戰略戰術,這就是委派洪承疇經略五省軍務。

  三、撫剿兼施洪承疇經略五省。

  定遠大將軍屯齊雖曾擊敗孫可望、李定國,但大西軍並未受到根本性打擊,仍有軍士數十萬,據雲貴,擾兩廣,威脅湖南,四川亦幹戈不息,鄭成功軍隊日益強大,而清軍定南王孔有德、敬謹親王尼堪相繼敗歿,浙閩總督陳錦往攻鄭成功時被刺死,備受皇上讚揚厚加賞賜封授男爵的勇將左都督辰常總兵徐勇,被白文選圍困於辰州,城陷被殺。看到這些情形,順治帝反複思考,覺得應該改變幾年來隻征不撫,或偏重於攻、輕視於撫的方針,決定改為以戰為後盾,以撫為主,撫剿兼施,在以王貝勒、固山額真為統帥的八旗軍支持的前提下,重用故明降臣,充分發揮漢兵的作用。因此,在順治十年五月,他作出了出乎人們意料又使人們大為震驚的重大決定,下詔委授洪承疇為五省經略。

  順治十年五月二十五日,帝對內三院下了一道長諭,講述改變用兵方略授命洪承疇經略湖廣五省軍務之事,全文如下:

  “湖南兩廣,地方雖漸底定,滇黔阻遠,尚未歸誠,朕將以文德綏懷,不欲勤兵黷武,而遠人未喻朕心,時複蠢動,若全恃兵威,恐玉石俱焚,非朕承天愛民本念,必得夙望重臣,曉暢民情,練達治理者,假以便宜,相機剿撫,方可敉寧。朕遍察廷臣,無如大學士洪承疇者,著特升太保兼太子太師、內翰林院大學士、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禦史,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地方,總督軍務,兼理糧餉,聽擇扼要處所駐紮,應巡曆者隨便巡曆,撫鎮以下,聽其節製,兵馬糧餉,聽其調發,一應撫剿事宜,不從中製,事後報聞。滿兵或留或撤,酌妥即行具奏。文武各官,在京在外,應取用者擇取任用,升轉調補,隨宜奏請,吏兵二部不得掣肘,應用錢糧,即與解給,戶部不得稽遲。歸順官員,酌量收錄,投降兵民,隨宜安插,事會可乘,即督兵進取,時當防守,則慎固封疆,各處土司,已順者加意綏輯,未附者布信招懷,務使近悅遠來,稱朕誕敷文德至意。功成之日,優加爵賞,俟地方稍定,善後有人,即命還朝,慰朕眷懷。應給敕諭印信,作速撰鑄給予,即傳諭該部遵行。”《清世祖實錄》第75卷第22、23、24頁。

  不久,世祖又於閏六月初五正式賜經略洪承疇敕書,在前諭之基礎上作了一些重要的具體補充。全敕如下:

  “茲以湖南西廣地方,底定已久,滇黔阻險,聲教罕通,不逞之徒,未喻朕心,時複煽惑蠢動,漸及湖南,以致大兵屢出,百姓未獲寧息。朕承天愛民,不忍勤兵黷武,困苦赤子,將以文德綏懷,歸我樂宇,必得夙望重臣,曉暢民情,練達治理者,假以便宜,相機剿撫,方可敉寧。遍察廷臣,惟爾克當斯任,前招撫江南,奏有成效,必能肅將朕命,綏靖南方。茲特命卿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地方,總督軍務,兼理糧餉,聽擇扼要處所駐紮,應巡曆者,隨便巡曆,總督應關會者,必谘爾而後行,爾所欲行,若係緊急機務,許爾便宜行事,然後知會。巡撫、提督、總兵以下,聽爾節製,兵馬糧餉,聽爾調發。文官五品以下,武官副將以下,有違命者,聽以軍法從事。一應撫剿事宜,不從中製,事後具疏報聞,滿兵留撤,俟到日酌妥即行具奏。事關藩王及公者,平行谘會,相見各依賓客禮。文武各官,在京在外,應於軍前及地方需要者,隨時擇取任用,所屬各省官員,升轉調補,悉從所奏。撫、鎮、道、府等官,有地方不宜,才品不稱,應另行推用者,一麵調補,一麵奏聞,吏兵二部不得拘例掣肘。應用錢糧,即與解給,戶部不得稽遲,如緊急軍需,撥解未到,即與就近藩司、榷關行文取用,具疏奏聞。其歸順官員,內外酌量題錄,投降兵民,隨宜安插。事會可乘,即督兵進取,時宜防守,則慎固封疆。各處土司,已順者加意綏輯,未附者布信招懷。四川、江西、河南、陝西地方,鄰近湖廣,應有兵事相關者,移文總督、巡撫,掎角策應。卿受茲委任,務開誠布公,集思廣益,收拾智勇,毋為逆黨所誘,綏輯窮黎,毋為貪官所苦。進戰,則得地以守,固守,則出奇以戰,練士卒在平時,選賢良置要地,務使滇黔望風來歸,官民懷德恐後,庶稱朕誕敷文教至意。功成之日,優加爵賞。地方既定,詳善後,即命還朝,慰朕眷懷,爾其欽哉!”《清世祖實錄》第76卷第18、19、20頁。

  這兩道敕諭十分重要,是幾年以來清廷用兵方略的一大變化,是指導今後一段時期軍事行動的基本方針,也是朝廷在任帥人選上的一種新的選擇。綜觀這兩道敕諭,結合有關文獻,可以看出四個問題。其一,剿撫兼施,偏重於撫。諭、敕皆一開始即強調要“以文德綏懷,不欲勤兵黷武”,“若全恃兵威,恐玉石俱焚”,將此列為經略的首要目標和方略。這和在諭告內三院之前幾天的一道諭旨,有著密切關係。順治十年五月十四日,世祖給兵部下了一道多年未見的罕有諭旨,宣布要大力推行招撫諭降。諭旨說:“天下初定,瘡痍未起,加之此年水旱,民不聊生,饑寒切身,迫為盜賊,及至官兵捕剿,玉石難分,魁惡雖多,剪除株蔓,豈無冤濫。況當年沉陷,情事不同,或見迫於貪汙,或迫脅於渠寇,既為賊黨,自拔無門”。今特降殊恩,曲加赦宥,自順治十年五月二十五日以前為“土賊”者,無論人數多寡罪犯大小,但能真心改悔自首投誠,盡赦前罪,仍著有司安插,“兵仍補武,民即歸農”。著兵部即速行文各地方督撫,轉行所屬,分貼告示曉諭,仍將撫過人數安插事實不時奏聞。《清世祖實錄》第75卷第16、17頁。也就在這前後幾天,招撫鄭成功之事正在大力進行,特封鄭成功為海澄公,其叔鄭鴻逵為奉化伯,並遣使敕諭成功及早歸順。《清世祖實錄》第75卷第8、9、10頁,第79卷第3、4頁。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