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十六、對當代文物保護觀念的探討

  李穎科

  中國作為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家,地上地下保存著極其豐厚的文物古跡。保護好這些文物古跡是當代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神聖使命。正因此,從國家到地方先後製訂了一係列有關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措施,文物保護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當今文物界流行一種“保存現狀”、“原封不動”的文物保護觀念,尤其是這一觀念成為古建築、古遺址等文物古跡維修保護的緊箍咒,在很大程度上製約著我國文物保護事業的發展,使一些不應損毀的文物古跡遭到破壞甚至消亡,給文物保護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筆者不揣淺陋,擬對上述文物保護觀念提出質疑,就教於方家同仁。

  一、“保存現狀”、“原封不動”的文物保護觀念有悖中國文物特性

  “保存現狀”、“原封不動”的文物保護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國外特別是西方國家的影響。我們知道,西方國家的古建築基本上是石質結構,不易破損,保存時間長,如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一些神廟、宮殿,雖曆經數千年風雨剝蝕,但其主體結構、基本輪廓依然保存至今。所以,西方國家的一些專家學者自然而然地提出“保存現狀”、“原封不動”的保護觀念。中國則不然,大部分古建築都是土木結構,易破損,保存時間短,如果一味教條地按照“保存現狀”、“原封不動”的觀念來進行保護,必然違背中國文物古跡的特性,勢必造成一個嚴重的惡果,即一些完全可以保存下來的文物古跡不是遭到人為或者自然破壞,就是徹底消亡。例如,位於今西安市西北郊的漢長安城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過近兩千年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今天隻留下來部分城牆的殘垣斷壁和一些宮殿建築的夯土台基。可想而知,如果繼續按照“保存現狀”、“原封不動”的觀念和原則對漢長安城遺址實施保護,那麽隨著時間的推移,後人看到的漢長安城遺址不僅在內容和外在麵目上比我們今天看見的“零星保存”要差得多,而且最終會使漢長安城遺址蕩然無存。

  二、“保存現狀”、“原封不動”的文物保護觀念違背了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

  文化的發展是一個揚棄和創新的過程,每一個時代的文化總是在繼承前一時代文化的精華並剔除其糟粕,同時再融入本時代新的文化成分而不斷加以創新發展起來的。沒有對以前文化的繼承,文化的發展就沒有根基。相應,隻是一味地繼承,而不融入新時代新的文化因素,不加以創新,文化的發展隻能是一種毫無生機、毫無價值的僵死的重複。文物作為文化的物化表現,其發展也必然是一個揚棄和創新的過程。比如就可移動文物本身的形製而言,無論是青銅器、瓷器、陶器,還是金銀器、玉器等,一個時代的器物形製總是在繼承前一時代優點特長的同時不斷加以創新而發展的;就不可移動文物來說,一幢古建築或是一座古塔,其外在形式和風格也是在繼承和創新的過程中發展變化的。

  文物古跡本身的發展是如此,相應對文物古跡的保護也應如此。換言之,對任何一種文物古跡的維修保護,應根據其本身的特性及現存的實際情況,采取局部或整體加固措施,特殊情況下,為了使其更好、更長久地留存於世,也可改變其原有結構或材質加以維修保護,而不能教條地恪守“保存現狀”“原封不動”的所謂維修保護原則,否則,不是能夠留存下來的文物古跡將滅絕於世,就是能夠較長久留存於世的文物古跡將在較短的時間蕩然無存。這絕非是無病呻吟或危言聳聽,前人保護文物古跡的舉措早已證明了這一點。眾所周知,唐代大雁塔之所以能夠飽經1300多年的風風雨雨而至今仍舊巍然聳立在古城西安,並成為中華民族的驕傲,備受中外廣大遊客的青睞,就在於明代維修保護時在其外圍加固了一層磚。不難想象,如果明人維修保護大雁塔時完全采用我們今天“保存現狀”、“原封不動”的做法,那麽我們後人將無從看到大雁塔這一古塔傑作。再比如,20世紀80年代初,如果沒有西安市委、市政府和廣大市民齊心協力對西安明城牆的大規模維修保護,那麽保存至今的明城牆的殘破景象將是不言而喻的。

  事實上,在我國曆史上,前人在維修保護許許多多文物古跡時,都程度不等地根據文物古跡本身的特性和當時的實際情況,采取積極有益的創新措施實施保護,從而使許多重要的文物古跡得以保存至今而且還將繼續保存下去。

  三、“保存現狀”、“原封不動”的文物保護觀念割裂了主體與客體的聯係,是一種消極、被動的做法

  從主體與客體的聯係,尤其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性角度來說,“保存現狀”、“原封不動”的文物保護觀念隻強調作為客體的文物古跡的自然屬性,而忽略了作為主體的文物保護者的主觀能動性,嚴重割裂了客體與主體的聯係,使文物古跡與文物保護者處於相互隔絕、彼此孤立的狀態,文物保護者隻能眼巴巴地看著文物古跡一天天地遭受風吹雨淋、自然風化和人為的破壞而垂手而立,無所作為,始終處於消極被動的地位,就如同父母眼看著心愛的兒子被人痛打而不能解救一樣,人為地延誤或喪失了製止惡果出現的有利時機,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極其消極、被動的作法。

  綜上所述,無論從中國文物的特性,還是中國文化發展的規律,或者是就哲學角度上主體與客體的關係方麵來看,“保存現狀”、“原封不動”的文物保護觀念是一種消極、被動的思想觀念,嚴重地講,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它已經和正在而且還將繼續給我國的文物保護事業造成不良影響和危害。筆者籲請各級文物管理部門和有關文物考古專家及廣大文物保護工作者,應徹底改變這種有害無益的思想觀念,根據我國文物古跡的特性和現存實際情況,采取靈活多樣的保護措施,真正肩負起繼承和弘揚我國優秀曆史文化遺產的神聖使命和曆史責任。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