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二十四、西安北郊北周史君墓石槨的清理和搬遷

  李書鎖、馮健、陳斌

  北周史君墓位於今西安市未央區井上村東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新征地範圍內,距西安市中心7公裏,西距2002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的安伽墓約2.2公裏。2003年6~11月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在此共清理發掘漢、西晉、北周墓葬14座。其中該墓出土了石門、石槨和石榻,多處彩繪貼金,據石槨上的題刻記載墓主為北周史國薩保。這一發現是繼安伽墓、虞弘墓後國內考古界又一重大發現。為了更好地配合考古發掘,保護好這一珍貴文物,在所裏的安排下,由考古隊和文保技術室共同對北周墓進行了清理和搬遷,現將工作情況簡介如下:

  一、墓葬概況

  該墓形製為長斜坡土洞墓,墓葬坐北朝南,方向186°。由墓道、天井、過洞、封門、甬道和墓室等幾部分組成,全長48米。墓道長16.30米,坡度15°,由5個過洞和5個天井組成,天井平麵為長方形,均略比過洞寬。墓室平麵呈橫長方形,距地表深度約為13.6米。

  在磚製封門與墓室之間有一青石石門,石門由門楣、門框、門扉、門檻等九塊石頭組成,其中門楣、門框、門檻上浮雕有伎樂、天王(神�?)等人物造型,或手持豎箜篌、琵琶、螺、排簫、笛、麾(?)等樂器、或持法器(?)、酒器等,造型精美,雕刻精湛;門扉分列兩扇,其上飾有石刻泡釘五排,每排4個,排與排之間繪有飛天、雲氣等,但多數已脫落,幾不可辨。尤其是在墓室正中靠北部出土一五開間三進深的歇山頂殿堂式石槨,其上通體雕刻,多處彩繪貼金,製作十分精美,內涵極為豐富,堪稱是北朝石刻中的精品。

  除此之外,在過洞上方和墓道、天井靠過洞兩側發現有壁畫痕跡,從殘留的跡象看每幅畫麵均有分欄,但內容已漫漶不清。該墓的壁畫製作十分簡單,僅在原生土壁上塗一層很薄的白灰漿,然後直接作畫,沒有地仗層,保存狀況極差。

  二、石槨的現場清理和保護

  發掘時值盛夏,天氣變化無常,氣溫較高,降水也較多。為了保障文物的安全,使石槨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保存環境,我們首先在整個墓室和墓道上方搭建了防雨棚,對墓道做了支護,並在墓室內部二層台上又用鋼架棚覆木板,製成第二道防護棚,以避免泥土或雜物滑落,砸傷石槨。

  隨即,我們即開始了對石槨的清理工作。經過小麵積的試驗,發現由於墓室已經坍塌,內部已充滿淤土,彩繪、貼金均與泥土粘接牢固,而與石製本體粘接極弱,有些部位甚至出現脫落和剝離的現象,因此,我們決定采用邊清理邊加固的方法對石槨進行清理。清理的步驟采用自上而下依次清理,這樣避免下部畫麵因再次受到汙染而反複處理造成的損失。

  首先,對石槨外部的大土進行了清理,預留有5cm左右的土層,使其保持有一定的濕度,以便接下來進行的細部清理。

  其次,將需要清理的部位的預留泥土盡量削薄,至2~3mm時最佳,用竹簽慢慢剔除。剔除時,對泥土施以一定的外力,以免造成成片的脫落;對極易剝落的部位,可采用棉簽蘸水濕潤後,再進行清理。

  對已經清理出來的彩繪顏料,立即進行加固。加固劑選用桃膠,因為石槨處於13米餘深的地下,濕度較大,加之地下毛細水的作用,使得在距墓室底部80cm的範圍內濕度極大,因此發揮發型有機溶液作為溶劑的加固材料(疏水性材料更不能使用)均無法使用,材料的選取必須具有一定的水溶性,這樣在濕度較大的環境中才具有一定的粘接強度,而桃膠作為一種傳統的粘接材料,雖然粘接強度不大,而且存在著易黴腐的缺點,但它水溶性好,又有著極好的可逆性,作為一種現場的加固材料又便於使用,因此我們選用桃膠溶液對彩繪顏料進行了小麵積的嚐試,加固兩遍後,用棉簽輕輕搽拭,未發現有顏色脫落,為了防止其黴腐,我們選用了黴敵溶液作為溶劑來調和桃膠。

  貼金的部位,其製做的方法是在金層與石槨之間先以白灰做一層地仗,再在其上貼金。現在因為年代久遠,再有地下水的反複作用,地仗與石槨之間的粘接力已經喪失,大多出現了裂縫、剝落的現象。對於裂縫的部位,可采用桃膠溶液回貼,待回貼後再進行清理;對於已剝落的部分,可采用桃膠溶液現場對其回貼複原。

  石槨的內部清理,方法依照上述方法進行,隻是放在頂部拆分完成後進行。

  經過外部清理、彩繪加固、部分脫落金箔的回貼,石槨表麵的彩繪和貼金已經初步達到穩定的狀態,後期的加固工作可待搬遷後,在室內進行。

  三、石槨的結構與清理後的現狀

  石槨坐北朝南,為麵闊五間、進深三間的歇山頂殿堂式建築。東西長2.46米,南北寬1.55米,高1.58米。內有一石榻。石槨整體采用堆砌和榫鉚結合的方法製成,如頂部間采用堆砌,而周壁間、周壁和底座間采用榫鉚。石槨頂部由5塊青石組成,分別編號為1、2、3、4、5;周壁(除去殘損的前壁)共由6塊青石組成,分別編號為6、7、8、9、10、11;底座由兩塊青石組成,分別編號為12、13.

  石槨頂部由五塊青石疊壓組成。最上部一塊為東西向水平放置的三棱柱狀結構。其東西長1.58米,兩棱各長0.35米,平均厚度為0.15米,約重0.49噸。下部依次南北向擺放著四塊青石,以中軸線呈對稱擺放。

  四壁除去殘損的前壁,共由6塊青石組成(如複原其結構,加上麵壁兩力士、兩門扉、一門楣、一門檻,共由12塊青石組成),其間采用榫卯連接。

  東南角:其結構為“L”形,東西長0.22米、南北長0.60米、高1.12米、厚0.08米,約重0.20噸。

  東北角:其結構為“L”形,南北長0.60米、東西長0.34米、高1.12米、厚0.08米,約重0.23噸。

  北壁東側:其結構為立長方形,東西長0.75米,高1.12米、厚0.08米,約重0.18噸。

  北壁西側:其結構為立長方形,東西長0.88米、高1.12米、厚0.08米,約重0.22噸。

  西北角:其結構為“L”形,東西長0.27米、南北長0.60米、高1.12米、厚0.08米,約重0.21噸。

  西南角:其結構為“L”形,東西長0.28米、南北長0.60米、高1.12米、厚0.08米。約重0.21噸。

  石槨底座:其結構為

  由兩塊青石平鋪組成。南邊一塊,長2.50米、寬0.85米、厚0.17米,約重0.97噸。北邊一塊,長2.5米、寬0.67米、厚0.17米,約重0.77噸。

  石榻的結構目前還不明確,按其最大尺寸,重量約1.5噸。

  總重約4.5噸(除去殘片),以上青石比重按2.7g/cm3計。

  石槨容積為2升,其中淤滿黏土,重量最大為4噸。

  四、石槨的拆分與裝箱

  (一)搬遷前的準備工作

  1.編號和照相

  為了便於以後的修複和複原工作,確保文物在搬遷過程中的有序安放,我們對石槨進行了重新編號,並在有可能斷裂的部位做好標識,然後照相,做搬遷前的最後記錄。

  2.散片的收集

  將已經脫落的和斷裂的殘片,進行拍照,然後編號包裝,以免在搬遷過程中遺失,或在後期修複時找不到位置。

  3.石槨的加固

  如將石槨頂部拆除,必將造成石槨結構上的不完整,重量全部施加在周壁上,而石槨內部有泥土支撐,外部已經清理完畢,沒有支護,可能會造成坍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對石槨進行了物理的加固。加固的方法主要采用帶榫卯的木龍骨牽拉,再在外部做支護。

  龍骨采用4×6cm2的,在龍骨與石槨接觸的部位以及支護受力的部位,根據具體的情況,製作不同形製的泡沫軟墊,以免對石槨表麵造成損傷。

  (二)石槨的拆分和裝箱

  主要依據石槨的結構和保存的現狀,對石槨進行了拆分,為了避免因反複移動石槨帶來的損傷,將拆分下來的部件一次放入木箱中,包裝後,搬遷。

  1.南壁石門與踏步的拆除

  南壁石門部分已殘斷、脫落,故先將此部分移去,將踏步部分也一並拆除、裝箱,以方便後麵其他部分的搬遷。裝箱過程中應注意,在茬口相接的部位,不要拚對,而應該保持適當的距離,在中間填鋪海綿,以避免運輸過程中的晃動,使得茬口受損。

  2.頂部的拆分

  組成頂部的五塊石塊組成,位於整個結構的最上部,如要實施拆分,必須先將頂部拆除,加之,石槨內部的考古清理也必須在頂部去除之後進行。

  移去頂部最上的一塊:此塊自中部裂為兩塊,分別編號為1-1、1-2,西邊一塊為1-1,東邊一塊為1-2,東邊一塊略小與西邊一塊,且茬口壓覆在1-1上,因此,必需先將1-2拆下。拆遷的方法為,先用灰刀插入(1頂部上端)與(4頂部基座)的接縫中,微微翹起,再用木龍骨插入,將其整體抬升後,用人力抬下,防入包裝箱中。1-1的拆遷方法同1-2.

  頂部基座2號的拆除:四塊基座以南北中軸線對稱平行疊壓在四壁上,其中3號基座的南邊部分已經斷裂,散落於槨內的淤土中,這樣2號基座(最西邊部分)的西邊和東邊的南端部分均裸露出來,易於搬遷,因此首先以人力在西邊和東邊南部三個方位同時用力,將此部同時抬升,先向西緩緩平移,臨時先放置於西側石壁上,同時在其下鋪覆木板,再緩緩抬下,放置於包裝箱中,包裝,上蓋。

  頂部基座5號的拆除:由於五號基座位於頂部的最東側,也便於著手,故將其拆除。先將五號基座斷裂的東北和東南角拆下,然後以同樣的方法以人力抬下裝箱。

  頂部基座4號的拆除:移去5號基座後,4號基座就有了移動的空間,在4號向東的空間鋪覆了木板,以減少移動過程中圍屏四壁的不均勻受力,再用人力緩慢東移抬下,裝箱。

  頂部基座3號的拆除:3號基座前部屋簷部分已經斷裂,整個基座部分傾斜鋪覆在內部淤土上,但後簷依舊擔負在圍屏北壁之上,如用人力抬升,南端因下沉承擔了巨大的重量,必然不能保證以現在的角度抬升;如果將南端抬起與北端水平,又擔心圍屏北壁受力過大,而殘損或斷裂傾倒,因此,此部分不能再用人力抬升的方法,而隻能采用順勢平移的方法,這樣能保證北壁不受額外的壓力。我們在3號頂部基座的南端的下方掏一凹槽,再插以4cm的實木板,鋪成傾角成40度的斜麵,並在斜麵的下方鋪以磚塊,以防止木板因局部受力過大而折斷,造成文物的損傷,再利用斜麵將3號基座順勢平移,裝箱包裝。

  在頂部拆除完成後,對石槨內部進行考古清理,並將其中的斷裂殘塊清理包裝。

  3.石槨周壁麵板的拆除

  西南角“L”形結構的拆除(11號):石槨圍屏周壁間,以及周壁與底座間均以榫卯連接,榫卯部位並沒有用材料粘接,但在沒有弄清榫卯結構尺寸之前不能貿然地傾覆和搖晃,而西南角與西北角圍屏之間的縫隙最大,最宜下手,可以通過這塊的拆遷搞清其他部件的結構。先用細麻繩穿過兩部件之間的縫隙,襻住“L”形結構的上部,用鋼管係住,將其緩慢向南側上方抬出,再在其下墊付木龍骨,將其緩慢放置與石塌之上,重新調整繩套的位置,將繩套下移至近底端2/5處,以便穩固抬升,將其搬下、裝箱。

  觀察圍屏結構,其間雖以榫卯連接,但榫卯很淺,僅有3cm左右,且頂端無硬棱角,這說明在搬遷過程中的傾斜是不會危及榫卯的安全的,但是需要考慮到石槨邊角能否承受巨大的壓力,故傾斜角度不宜過大。

  西北角“L”形結構的拆除(10號):其結構與現狀均與6號相同,故可以先將其以東西向為軸微微向南側傾斜2、3度,使得北部下端抬起1~2cm,立即用薄木片墊住,再以南北向為軸向西部微微傾斜,使得東部下端抬起1~2cm,再用麻繩穿過其下的縫隙,微微抬起,向西部平移4、5cm,再用麻繩重新捆紮,用鋼管係住,將其移下、裝箱。

  東南角“L”形結構(6號)、東北角“L”結構(7號)的拆除、北壁西部壁板(9號)的拆除:因其結構與狀況均與10號相同,故以同樣的方法拆下。

  北壁東部壁板(10號)的拆除:因東部的壁板(10號)中部靠下處有一條橫貫壁板的裂痕,不便與拆除,故先選擇將9號壁板拆下,給10號留有更大的空間,以方便操作。對於10號壁板,先施人力於將壁板下端,使壁板與底座之間脫離,再用繩子襻住下端(裂痕以下),用人力緩慢抬升,抬升的過程一定要穩、要慢,且必須保證壁板垂直,以免因壁板傾斜而折斷,在微微抬升的同時,將壁板貼靠在製作好的木箱上,緩緩將木箱放倒,使得壁板平穩地置於在木箱之中,將其包裝好。

  在頂部和周壁的拆分和裝箱完成後,將各個箱子合理地放置在墓室的四周,為了辟出更大的空間,方便以後的搬遷,必須將箱子疊放,但放置時必須將上部的箱子的底璞置於下麵箱子的邊框之上,不能放在麵板的中央,避免壓破底下的箱子。

  4.石榻的移除和包裝

  石榻為一東西向放置的橫長方形石板,長、寬、厚均為15cm,石榻由四塊分布於四角的高12cm的石塊支撐於下部的底座之上,用竹簽清除石塊與石榻結合部位的泥土,發現結合部位隻是疊放,並沒有鉚接。清理後的石榻,上下表麵均無紋飾,四邊除南側立麵有浮雕花紋外,也光素無紋。因此我們製作了一個“工”字型的底框,以便將石榻光素無紋的一麵立放於地架之上,再在有花紋的一側鋪覆海綿,用鐵絲捆紮。

  首先利用撬杠,撬起東端,再在南段東側施撬杠,使得東端向北偏移,同時將支撐的石塊取下,更換為木塊;同樣再在西端做同樣的操作,兩側輪換,使得整個石榻整體向北側移動,一直移動到距底座的北邊3~4cm處,然後加三處撬杠於石榻的南側,再配合人力,將整個石榻掀起,並緩慢滑落於“工”字型的底框之上,垂直放立。包裝。

  5.底座的拆分和包裝

  石槨的底座分南北兩塊橫列於墓室鋪地磚之上,兩塊底座之間沒有縫隙,如在兩個底座的結合部,用撬杠撬,勢必會使石材受損,因此隻能作用於周壁。

  我們首先先在南邊底座的東西兩側的鋪地磚上各開一孔,用做抬升此塊石材插撬杠的撬點,再依次施撬杠於兩端,並不斷給東西兩側墊木板,結果使得整個底座成為一個三麵有支座的台麵,就形如一個小型的石榻,用同移除石榻同樣的辦法將這個底座移除、包裝,但需保障南端有花紋的一麵向上。

  北邊的底座,隻用在北端三處開孔,同時施撬杠使得北端緩緩抬升,期間再墊付木板,倒用木質粗撬杠,直接使其至於“工”字型的底座之上,包裝。

  五、包裝箱的製作與石槨部件的包裝

  (一)包裝箱的製作

  包裝箱的尺寸不宜過大,以免在搬運過程中,石部件在箱中晃動造成損傷,我們依照石槨各個部件的實際尺寸,周壁各外放3~4cm作為包裝、緩衝層,製作包裝箱。包裝箱用複合多層板製成,四周加4×6cm2的木龍骨,底部加璞,以增加強度,且各麵板之間用螺絲連接,一方麵是增加安全係數,另一方麵便於拆卸和安裝,也便於石部件的裝箱。對於“L”形的部件,在箱子內部再製作一個長方體的鋪座,使得這個石板平鋪於其上,受力均勻。

  (二)石槨部件的包裝方法

  為了保證石槨的安全包裝與科學保存,我們又對木箱做了內包裝。首先在內部鋪覆2cm厚的高密度泡沫板作為緩衝層,以減少運輸途中的震動;再在石部件的表麵鋪宣紙2~4層,作為表麵隔離層;再在宣紙外麵鋪濕潤的毛邊紙3層,作為第一層保濕層;再在毛邊紙外麵鋪麻布層,作為第二層保濕層;最後在最外麵覆泡沫板作為隔離層。對於表麵有顏料的部分,所選用的鋪第一層的宣紙需經過黴敵溶液的浸泡、晾幹後才能使用,以防止加入的桃膠黴變。通過以上方法處理,作為石部件的緩衝、保濕、防黴層,以便較好地保存石槨部件的表麵顏料和石材本身,避免因搬遷造成的溫濕度的迅速變化對其的影響。

  六、石槨部件的搬運和保存

  將拆分好的各個部件,用吊車吊出墓室,至於運載卡車之上,卡車上預先鋪一層黃土,以緩衝運輸過程的顛簸,為了方便清理,可在黃土之下鋪塑料布一層。運輸途中,篩選路況好的線路行駛,避免不必要的顛簸,行駛過程中,車速一定要慢、要穩。運送至保存地後,拆箱檢驗,石槨部件均保持完整狀態,無任何損傷,其中10號壁板也保持了原有的狀態,裂紋也沒有任何斷裂的跡象。

  石槨的保存地點選在文物庫房的一樓展室內,一樓展室相較於二樓和地下室溫濕度較為穩定,溫度波動範圍為10(冬日的最低溫度)~22(夏季的最高溫度),濕度的波動範圍為40~64%,基本上可以作為石槨的保存地。加之,在石槨入庫的初期,我們對展室進行了加濕,使得濕度保持在70%左右。通過緩慢的脫濕,現在濕度基本保持在40%左右,完成了石槨的脫濕,又對表麵的顏料用桃膠進行了再次加固。現在石槨處於良好的保存狀態,亟待以後的修複、複原工作。

  本次石槨的成功搬遷,是西安室文物保護考古所在提取大型考古資料上的一次成功的嚐試,整個石槨的部件迄今基本保持著出土時的原狀,它為考古發掘人員、曆史和美術史研究人員提供了原始的實物資料,更豐富了文物庫房的藏品,使得文物保護技術人員在大型考古資料的提取和保護上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它是在所領導一直提倡的“把文物保護推到考古第一線”的理念指導下,文物保護和考古發掘相配合所結出的豐碩成果。在搬遷過程中,西北大學的王蕙貞老師,西安市文物保護修複中心的侯衛東、馬濤、白崇彬、齊揚老師,陝西省考古所的楊軍昌、吳天才老師給予了莫大的關注和指導,在此表示深深的謝意。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