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千年古鎮灞橋

  許卓良王昕黃亞平王韶之

  灞橋鎮位於西安城東20餘華裏的灞河北岸。據清《鹹寧縣誌》載,唐開元年間,灞橋東端因商貿形成集市,得名“灞橋街”。清代曾在橋南柳巷村置鹹寧縣丞署,人稱分縣衙門。

  灞橋

  民國初年,灞橋鎮的商業,經連年兵劫,特別是鎮嵩軍圍城的騷擾,已是一派凋敝景象。1927年以後,商會成立,加之此後再無大的戰亂,於是各類店鋪逐漸恢複發展。至抗戰前後,已有上百戶,成為一個初具規模的街鎮。灞橋商業店鋪的主要顧客為四鄉農民,主要商號的資方也多為農村富戶。粟(糧食)花(棉花)行為灞橋鎮的重點生意,底子較厚,聯係較廣,每年棉花上市季節,為購銷旺季。為適應棉農口糧需要,同時經營糧食,上半年主營雜糧,夏收後主營小麥,即從渭北各地購回外銷,也在本地農民之間調劑餘缺。灞橋鎮自古雙日為集,集日,從灞橋街至東門廟,堆滿了木材、木器、竹編、掃帚、席箔、農具、熟食、幹果等,街道上熙熙攘攘,十分熱鬧。

  解放以後,經50年建設,灞橋街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老街已經成居民住宅,沿公路兩側,建成了一條寬約30多米的商業街,直達五裏外的豁口村。寬闊的街道兩旁有各種商店、旅社、飯館等數百家。街道周圍,分布著建材機械廠,市鍛壓機床廠,市建材廠等中小型工廠企業。市政建設初具規模,區人民醫院設此,橋南有市三十四中及區實驗小學。為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1986年修建了大型農貿市場,周日逢集,屆時萬商雲集,人山人海,其規模為舊時遠遠不可比擬。

  灞橋自古為交通要道,近年來的發展更令舉世矚目。原有的西潼公路已拓寬,新修的西韓公路直通渭北,近幾年,又修築了西臨高速公路和西安繞城高速公路,原隴海鐵路建為複線,實現電氣化,新修了西康鐵路通往陝南。除原有的鐵路橋、公路橋以外,近年來又新修鐵路、公路橋,並建起高速公路灞河橋兩座,而西康鐵路豁口特大橋和方家村互通式高速公路立交橋更是蔚為壯觀。

  以灞柳風雪聞名天下的千年古鎮灞橋,正以龍騰虎躍之勢奔向未來。

  狄寨鎮和清明會

  狄寨鎮位於西安東南約30華裏。相傳春秋時狄人居住。漢文帝為薄太後建南陵後,曾在附近置南陵縣城。漢武帝在白鹿原南部建鼎湖館,以原上狄人組成長水校尉,護衛離宮。西漢末年,南陵縣廢,西域康居國人遷此,以國為姓,於是有了大康村、小康村。西晉木,大亂,大康村人遷往今湖北一帶,北宋時,大將狄青曾在原上紮寨練兵。關於狄寨得名,曆來有“狄人之寨”和“狄青紮寨”兩種說法。狄寨地處白鹿原的中心,地勢平坦開闊,渭河在西,灞水經東北,鯨魚溝在南,四麵坡楞深陡,居高臨下,進可渡渭河取長安,退可入秦嶺去商洛。以此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狄寨鎮原有狄公廟、晉公廟、鐵塔寺等許多古跡,街東西各建有堅固雄偉的門樓,西門樓門楣上鐫刻著“西通京兆”四個大字,大路穿門而過。

  由於狄寨曆史上既是長安東去藍田至鄂豫的交通孔道,因而約在明末清初,隨著過往客商的增多,逐漸形成了包括錢莊、當鋪、百貨、藥材、糧食、飯館、土產、木器等各類店鋪的一個集鎮,並定每月三、六、九日逢集。屆時,狄寨十八村、二塬子宮道七村等附近數十個村子的農民,紛紛來此買賣交易。街上人來人往,叫賣聲不絕。一時有西安“小東關”的美稱。除商業外,因塬高井深,隻種一料靠茬,狄寨的小麥量重質優,蒸饃擀麵特別好吃,“盆盆麵”由此遐邇聞名。鯨魚溝裏竹林茂密,編織業十分興盛。這些都是狄寨不可不提的特產。

  秦腔正宗李正敏

  李正敏是西北乃至全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秦腔表演藝術家。1915年生於狄寨鎮張李村。十歲時考入西安正俗社學藝,他潛心學習,進步很快,三個月後登台演出折子戲《審餘寬》,一鳴驚人,接著又跟老師學會了《五典坡》、《二度梅》等本戲,兩年後,即成為正俗社的台柱子。

  1933年,易俗社、三意社等陝西五大秦腔班匯集西安,競相表演獻藝。時《民意報》為此辟出專版,舉辦評選生、旦、淨、醜各行當前四名的活動。結果,李正敏以其對《五典坡》中王寶釧的出色表演,列為旦角榜首,同須生王文鵬、小生蘇哲民、淨角張壽全、醜角蘇牖民並列各行當榜首。一時名噪三秦及西北各地,戲迷們稱其唱腔為“敏腔”,譽他為“秦腔正宗”。鄉間人說:“看了李正敏的五典坡,三天三夜不吃不喝。”1935年英國人在上海辦的百代公司邀請他赴滬灌製了《趕坡》、《探窯》、《走雪》等八張唱片。從此,李正敏譽滿全國。抗日戰爭期間,經濟蕭條,劇社入不敷出,一個個名角去了蘭州,劇社倒閉。抗戰勝利後,李正敏先是在西安同著名編劇封至模籌組了“大華劇院”,繼而又在渭北朝邑組團演出。十餘年間,顛沛流離,奔波四方。

  新中國建立後,文藝界百廢俱興,1952年,李正敏應著名戲劇家馬健翎邀請,進入西北戲曲研究院(今陝西省戲曲劇院),擔任教練、導演、演員訓練班主任、二團團長等職。新的生活煥發了他的藝術青春。文藝整風,使他明確了藝術為人民服務的道理。1953年赴京參加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聆聽中央領導講話,觀看各地大師們的演出,更使他在思想、藝術上達到一個新的水平。由於在表演藝術上的新的突破,1956年李正敏榮獲陝西省戲曲匯演大會一等獎。1959年,他任陝西省秦腔演出團副團長,率領演職人員不辭辛苦,輾轉北京、上海、四川、廣東等十三省份巡回演出,並到福建前線慰問,深受廣大觀眾和解放軍指戰員的熱烈歡迎。

  李正敏是辛亥革命以來演技最高的秦腔表演藝術家。他所創造的“敏腔”,具有明顯的藝術特征,悲中有憤,憤中藏剛,剛中見柔,柔中富情,情中含巧,巧中出戲。他編創的唱腔,一旦形成,百唱如一,從不走樣,達到了千錘百煉、爐火純青的地步。如《五典坡》中“單丟下苦命命苦寶釧女”一句,為了確切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他先把“苦命命苦”四字顛開拉腔,重點強調兩個“苦”字,接著前胸微動,鼻子抽泣換氣,伴隨音樂節奏,嘴唇顫抖,最後大換一口氣,運足底氣,噴出“寶釧女”三字。單是這一句,就把王寶釧守誌十八載的滿腹委屈,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從而活脫脫地刻畫出這個相府千金忠於愛情,貧而有誌的反抗精神和高尚情懷。李正敏以善於塑造那些遭遇悲慘,富有頑強反抗精神的古代婦女形象而出名,在長達46年的舞台生涯中,他成功地表演了大小本戲、折子戲一百多出,除王寶釧外,還塑造了《白玉鈿》中的尚飛瓊、《白蛇傳》中的白雲仙、《玉堂春》中的蘇三以及白玉樓、林黛玉等性格各異的藝術典型。梅蘭芳先生曾讚譽李正敏為“西北的程硯秋”,的確是十分中肯的評價。

  李正敏之所以能取得精美絕倫的藝術成就,同他一生熱愛藝術、執著追求、勤學深研是分不開的。他一貫主張演員要多學、多看、多想、多練。青年時期,他經常觀看楊金聲、李正華、蘇哲民、蘇育民、王文鵬等同代名角的演出,也經常與同台演出的朋友共同探討、切磋技藝。他專演青衣正旦,但也認真研究花臉、小生、須生、醜角的唱腔。除研究秦腔外,他還認真琢磨京劇、晉劇、呂劇、評劇、黃梅戲等兄弟劇種的唱腔。在赴京參加全國戲曲觀摩期間,他認真觀看梅蘭芳、程硯秋、周信芳、蓋叫天等大師的表演,並進行了頻繁的藝術接觸,虛心學習。1958年,當他年已40多歲時,又到中央戲劇學院導演係進修一年,使其藝術造詣,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李正敏在秦腔改革和培育新秀上同樣有卓越的貢獻。20世紀30年代中期以前,秦腔中流行“哪咿呀哈”等虛字行腔,十分俗氣。自李正敏開始,逐漸擺脫了虛字墊腔而按字行腔,使演唱樸實自然。李正敏重視音樂伴奏的作用,他對各種打擊樂器十分熟悉,與樂師配合默契,從而使演唱與文武場麵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從60年代開始,李正敏又積極參加現代戲的唱腔設計,由他參與的《紅燈記》音樂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正敏一生善育桃李。著名演員陳尚華、肖若蘭、馬蘭魚、餘巧雲、霍惠君、郝彩風、馬友仙等都經他耳提麵命、悉心指導。著名演員楊鳳蘭更是深得敏派藝術的堂奧,成為其嫡傳弟子。李正敏是當之無愧的秦腔一代宗師。

  李正敏生前曾先後任西安市、陝西省政協委員,並曾當選省人民代表,他還是西安市文聯委員,省劇協理事。十年浩劫中,李正敏未能幸免,他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大戲灞,遭受淩辱,身心交瘁,一病不起。1973年12月含冤逝世,終年僅58歲。進入曆史新時期,李正敏沉冤得到昭雪。今天,文藝園地百花爭妍。為了紀念學習李正敏,讓古老的秦腔開出更加絢麗奪目的花朵,不斷繁榮戲曲藝術,2002年灞橋區狄寨鎮多方籌集資金,在李正敏先生的家鄉——狄寨張李村修建了秦腔正宗李正敏紀念館,這是我國為戲曲大師建立的第一個紀念館。李正敏的名字將與秦腔同在,並永遠活在熱愛他的戲迷和家鄉人民心裏。

  陳忠實和《白鹿原》

  著名的灞川,自古以來曾像搖籃一樣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明。盛唐時期,從灞岸滋陽村走出了著名詩人王昌齡。曆史進入20世紀,生於斯,長於斯的一批文學家、藝術家吸納這方土地所賦予的靈氣,再次以其傳世之作,貢獻於中華文藝盛殿,從而馳譽三秦,名聞華夏。他們中最傑出的代表當屬著名作家陳忠實。

  陳忠實,1942年生於白鹿原北坡下一個偏僻幽靜的小村莊——西蔣村,幼時家貧,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完成了中學學業。初中時他就愛好文學,如饑似渴地大量閱讀了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高中時期,他參與組織文學愛好者組織,創辦文學牆報,開始進行習作和探索。1962年陳忠實自西安市三十四中高中畢業,回鄉做了民辦教師,同時開始了在文學道路上的長途跋涉。1965年,開始發表散文。其後,因工作需要,調任公社幹部,再後任公社副主任、黨委副書記,在農村基層工作整整十年。十年裏,他出東村、走西村,上原下坡,和幹部群眾同吃同住,同苦同樂。在生活的最底層,陳忠實觀察,體驗,認真思考,一方麵處理一件件行政事務,一方麵開始將生活融化為藝術。從1973年起,每年他寫作並發表一篇小說。

  1978年,長期冰封的中國文藝園地解凍了,這年,陳忠實調任區文化館副館長。文藝界的春天,那清新的空氣令陳忠實心情舒暢,感受著時代的脈搏,長期的生活積累在他的胸中孕育成強烈的創作欲望。從1979年開始,他連續發表了幾篇小說。其中《信任》在《陝西日報》發表後,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經老作家杜鵬程、王汶石推薦,在《人民文學》轉載,當年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次年,《信任》被改編為電視劇。陳忠實的名字從此叫響全國,盛名之下的陳忠實並未為名所累,他以清醒的頭腦,將其藝術根須進一步向著農村生活的縱深領域紮去。這時正逢農村開始實行“責任製”,他經常到田頭地埂跟一個個農民朋友促膝談心。1982年,調省作協後不多久,又回鄉兼任中共灞橋區委副書記,這個職位使他更能全方位、多角度地觀察和思考社會生活的新變化。於是,《初夏》、《康家小院》、《梆子老太》、《四妹子》、《夭折》《最後一次收獲》、《藍袍先生》等一批中篇小說應運而生。其中《藍袍先生》標誌著陳忠實理性思考的進一步深化和藝術概括力的日臻完善,被譽為中篇佳作。

  20世紀80年代中期,已發表百餘萬字小說散文創作的陳忠實對自己進行了全麵嚴格的審視,他對自己“平行運動”的創作現象很不滿意,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他埋頭讀書,凝神思考,在讀書思考的循環往複中,他的思緒從當代伸向曆史,隨即產生了了解過去的強烈欲望。於是,他到藍田、長安、高陵等地查閱縣誌,黨史資料和文史資料。半年下來,思緒理清,他決心寫出一部死後能當枕頭的大書,用以揭示中華民族的秘史,即心靈之史。1987年秋,小說構思完成,10月,陳忠實作為黨的十三大代表赴京開會,歸來遭遇母病,一個冬天陪伴老母度過。1988年春開始起草,次年春開始修改,字斟句酌,反複增刪。至1992年初,名為《白鹿原》的50萬字卷帙浩繁的藝術創造工程終於構建完畢。

  這真是一部凝重、深沉、大氣的史詩。她以白鹿原為時空背景,站在時代的、民族的、文化的思想高度審視曆史,以民族心史的構架,以宗法文化的悲劇和農民式的抗爭為主線,描寫了半個世紀裏波瀾壯闊的政治曆史事件,塑造了白嘉軒、朱先生、黑娃、白靈、鹿兆海、鹿三等一係列栩栩如生而又獨具魅力的人物形象。專家認為“白鹿原是中國文學在二十世紀後半個世紀最主要的收獲”。廣大讀者的熱烈反映證明此言不虛,當《白鹿原》於1992、1993年歲尾年初在中國作協主辦的大型文學刊物《當代》上分兩次刊載時,各地郵局上櫃的這本雜誌被搶購一空。1993年一年內印刷七次,發行50餘萬冊,仍暢銷不衰,簡直有洛陽紙貴之勢。而在古都西安,更出現了“大街小巷爭傳看,滿城盡說《白鹿原》”的盛況。其後,《白鹿原》榮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並被翻譯成英、日、韓等多國文字,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20世紀90年代起,陳忠實一直擔任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延河》文學月刊主編。2001年,又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這是西北作家中繼柯仲平之後的第一人。眾多職務所帶來的繁雜的行政事務占去他不少時間和精力。但陳忠實努力使自己不被淹沒其中,他堅持讀書,訪問、下鄉,並經常回到農村,在鹿原灞水之間,吸納精靈,使自己的思想源頭,不斷地注入活水。有時一連數月,蟄居農村,思考、寫作。陳忠實將繼續以其如椽之筆為中國文壇奉獻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新築鎮和“四月八”古會

  新築鎮是西安東北郊一個古老的集鎮。相傳西漢元封年間,此地為渭河渡口,後形成集鎮。宋時稱官碾店(或官碾渡),元時稱新店,清代稱新住鎮,後改新築鎮。新築鎮人口密集,楊賀堡、東西李、北李、文昌、永興堡、倉門、西坡、南北吳、南園子、仁義巷等十多個自然村村村相連,拱衛著街鎮,人稱“八堡”、“七圍牆”,東關、西關約一裏。什字原有一木結構的鍾樓,四端均有古廟、南有關帝廟、地母廟,北有城隍廟、南北廟前有九龍壁。廟側有戲樓,東有藥王洞,西有火神廟,東西各有城門樓一座。人稱東樓、西樓,唯一欠缺的是周圍缺少城牆,據說清末時,富甲一方的涇陽安吳寡婦曾有意投資為新築鎮建造城牆。鄉民們聞知,十分欣喜,然而後來得知修牆的前提條件是改新築鎮為安吳鎮,於是,農工商各界經商議,斷然拒絕了這一“美意”,維護了家鄉的尊嚴。

  新築鎮是西安通往渭北的要道,又是渭河南岸農產品的集散地,明清時商業繁盛,為長安十八鎮之首。清末同治年間戰亂,民初劉鎮華圍城,遭到嚴重破壞。劉匪敗逃後。農村稍得休養生息,但當時種罌粟抽大煙成風,街上煙館林立,正常商業仍很清淡。直到1932年,楊虎城將軍嚴厲禁煙之後,糧棉生產恢複發展,工商業才又繁榮起來。

  過去新築附近廣植棉花,農民精心耕作,畝產皮棉一般均在百斤以上,且色白質優,以此花行十分興盛。起初,打包運往陝南、鄭州等地,後來上海、漢口的紗廠亦前來訂貨,抗戰時期主要銷往寶雞、四川,時各花行派人常駐西安北關,接待外地商家,同時組織夥計下鄉收購,近處農民多來鎮售花。新築各花行一般守信用聲譽好,因而全鎮花行每年成交皮棉均在三四萬擔(每擔一百市斤)左右。這種購銷兩旺的景象一直保持了十多年,花行一般兼營糧食,主要為調劑餘缺,供應棉農。除粟花行外,京廣雜貨、山貨食品、中西藥材等各種生意均很繁盛。當時主要商號有萬順號、瑞盛東、全興隆、寶豐號、寶芳號、積德通、德壽成、德順福、正順全、德豐湧、天育堂等。街上有木器廠、軟皮廠、客店、車行、中西醫診所、書店、照相館及眾多的鐵木匠鋪、飯館麵店,磨坊菜鋪、理發館、裁縫鋪等。各類店鋪約200餘家。新築鎮是新東、新西兩鄉鄉公所所在地,所以街上還設有郵局、銀行、稅務所、警察所等。街南頭有高等小學,街北頭有基督教的福音堂。“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新築這個街鎮,其功能是很齊備的。

  在新築鎮商業發展中,山西人功不可沒。因其人數較多,鎮上設有山西會館,會館建有戲樓。晉商經營精明,待人熱情。有個順口溜說:“山西幫子生意精,買賣語言實好聽,顧客上門走不利,算賬分文不放鬆。”本地商人由敬服而效仿,新築商界以此形成較好的風氣:薄利多銷,多中取利,熱情待客,多問不煩,遇熟人可賒賬,進貨全,講信用,早開門,晚關門等。

  新築鎮交通便利,南邊的灞橋火車站,北邊的耿鎮渭河渡口,距此均不過20裏左右路程,街周圍有十條大路通往四鄉各村及鄰近街鎮。因此,抗戰時期,許多城裏人來此疏散居住,投資開店,淪陷區難民紛紛來此出賣勞力,於是鎮上更是熱鬧。當時,毛金榮的通俗社戲班常駐新築,西安的秦腔、豫劇戲班也經常前來演出。街上天天逢集,夜晚燈火不熄。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晉商的山西腔、工匠的河南話,來自西北灘客戶居民的商州及鄂西北方言,與本地語言交響在一起,使人宛如置身於繁忙的港口碼頭。

  解放後,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新築古鎮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無論是道路設施,商業規模都大大超過了從前。街上高樓林立,貨物琳琅滿目。除新築街外,在西韓路沿線及新築灞河橋頭,又形成許多新的商業網點,鄉鎮企業遍及全鎮四方。新築鎮已被列入西安市規劃的外圍組團之一,西安北環線上的大型集裝箱貨運站及新築物流園、國際港務區正在建設。古鎮正在向功能齊全的西安衛星城邁步前進。

  農曆四月初八,是新築鎮的傳統古會。相傳遠在清代即已形成,其規模聲勢聞名於周圍各縣,每年逢會,臨潼、高陵、涇陽、三原等地的騾馬客商和商洛地區各縣的販牛客商絡繹不絕地前來交易。鼎盛時,市場可匯集牲畜千匹以上,為周圍各縣所不及。周至、戶縣、長安、藍田等地的土產山貨、日用農具,沿山各地的竹掃帚等亦於鎮周圍的曠野,擺攤設點。全鎮街巷人流如潮,摩肩接踵,上會群眾多至數萬,四月八正會這一天,高達五、六萬人以上。商號售貨接應不暇,銷貨數量居全年之冠。一年一度的四月八古會,緊接著夏收,是一次大規模的物資交流會,也是新築鎮商號的盛大節日。

  每年逢會,定例演戲助興,聘請西安有名劇團,在街道南北兩端戲樓對台演出,互爭聲譽。因名伶迭出,觀眾人山人海,許多人為看戲,日夜不歸。同時,新築地區的高蹺、芯子也紛紛上會助興,外地的馬戲、魔術等亦爭相前來獻技。因此四月八古會又是新築地區的一次文化、娛樂大會,成了新築地區農民一年之中的一次盛事。

  解放後的新築四月八古會,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以物資交流為宗旨,繼續舉行。雖經十年浩劫,亦未中斷。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黨的正確路線和富民政策指引下,規模較前更有發展,物資交流的範圍,更為廣泛。同時,又是一個進行社會主義、文化教育宣傳活動的中心陣地。

  老洞廟和“二月二”古會

  老洞廟本名藥王洞,位於白鹿原北麓,灞陵之西,距西安城25公裏。據《鹹寧長安兩縣續誌》載:“明隆慶時,裏人王牛二善士募資捐修,殿洞樓閣,重簷複棟,備極壯麗。同治兵燹,付之一炬,光緒年間屢次重修。”藥王洞共包括三樓、七殿、五廟、十六洞,是一個巨大的古建築群。當時,這裏中聳三清古樓,下立路神廟,九大菩薩、黑虎洞。藥王大殿:上建老藥王洞、大佛殿、聖母殿、楊菩薩殿、湘子殿;左布王母洞、倉頡洞、五大菩薩殿、山神殿、人祖洞;最後置百神洞、老君洞、閻君洞、三仙洞、四大金剛廟、關羽廟。所有樓、殿、廟、洞,結構雄偉,氣勢恢弘,布局嚴整,秦風濃鬱。其中三清古樓最具特色,樓高臻四丈,五間三層,依山而建,水磨青磚砌就,糯米汁勾縫,造型宏偉。樓內彩繪牆壁,雕梁畫棟,色彩明麗,刀工細膩,樓頂覆以琉璃綠瓦,金碧輝煌。光彩奪目。

  藥王洞又稱藥王山,周圍翠柏蔭翳,環境優美,各處寺廟,隨山附勢,蜿蜒起伏,高下參差,錯落有致,登樓騁目,灞川曆曆,一水如帶,驪山秀姿,若駿馳來。藥王洞一直是一個名傳遐邇的所在。民國時期,年久失修,部分坍塌,解放後依山建起西安市機瓦廠,“文革期間”更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原有建築現已基本上不複存在。

  由於“藥王”孫思邈的崇高聲譽,加之山上有為迎合人們生子心切而塑的“送子娘娘”,因而不知從何年何月起,老洞廟形成了長安東鄉開春以後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廟會——“二月二”。據說,農曆二月二是孫思邈的生日,每逢這天,善男信女遠道而來,頂禮膜拜,祭祀藥聖,祈求消災滅病。同時向送子娘娘神進香,求生貴子。老洞廟會會期兩天,初一是娘娘會,初二是“藥王會”,實際上會前一天,商店、攤位已經開始搭棚營業。會期內各類商品雲集,劇團、雜技團亦助興演出。同時,長安城北鄉、西鄉、南鄉各社也都紛紛敲鑼打鼓,浩浩蕩蕩而來,送香火、逛古會。屆時,以老洞廟為中心,方圓五六裏的田野、村莊、道路,完全成了人的海洋。山上人影綽綽,山下摩肩接踵。廟區裏更是香煙繚繞,鑼鼓喧天。二月二前後的幾天,幾乎是附近幾十裏各個村莊共同的節日,這時的灞川,真是極一時之盛。

  改革開放以來,老洞會又逐漸恢複。人民政府宣傳引導、整頓,變廟會為春季物資交流會,由鄉鎮政府負責組織領導,有效地促進了生產發展,也活躍了城鄉人民的文化生活。

  狄寨的特色小吃

  傳統小吃“丁丁麵”相傳秦末時期,劉邦率農民起義軍滅秦,西入鹹陽,義軍駐在“灞上”(即白鹿原)。漢高祖劉邦的側室薄太後(漢文帝之生母)賢慧善良,經常體恤民情,聽說民間傳統飲食有一種“丁丁麵”,她品嚐後誇不絕口,連說“好吃,好吃”,所以丁丁麵在狄寨地區盛傳至今。她非常喜歡這裏的風土人情,囑咐她百年之後葬於白鹿原,即是現在的薄太後陵。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烹飪技藝的提高,今天的丁丁麵也有了新的發展。

  丁丁麵好吃,它是選用白鹿原上生長的小麥麵粉。原上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氣候溫和,晝夜溫差大,小麥守土時間長,質優量重,麵白而筋,這裏是西安地區有名的優質小麥豐產區。

  丁丁麵好吃還有獨特的烹飪技藝。丁丁麵的製作方法,是先將麵和好,稍醒一會,將麵反複多揉幾遍,然後用手搓成手指粗的長條,用刀斜切成大小薄厚一致的小丁丁。吃法分三種:一是燴丁丁,將切好的丁丁麵放在開水中煮熟,搭出,待用。另用鍋炒好肉丁、黃花、木耳、豆腐、青菜、黃豆等,加水少量,燴成湯,再將搭出的丁丁倒入,並加火燒開,再加調料,即可食用。二是炒丁丁,丁丁做法同上,另用一個鍋加油炒好肉絲、綠豆芽、蒜苔、蔥等,再將丁丁麵倒入同炒一會兒,加入調料後即可食用。三是油潑丁丁,丁丁做法同上,隻是在搭出的丁丁上麵放些蔥花、味精、辣椒麵、食鹽、薑末等,將燒熟的清油潑在上麵,再調些醬醋攪勻即可食用。

  丁丁麵的特點:麵筋、光滑、味香、可口,葷素均可,老少皆宜。是白鹿原有名的特色小吃,2003年8月曾被西安消費者協會評為“西安名貴小吃丁丁麵”。

  傳統小吃“盆盆麵”相傳在清末時期,每逢盛夏搭鐮收割小麥之際,白鹿原人為了招待好從外地下苦割麥的“麥客子”,便別出心裁地製作出既清涼可口又味道鮮美的“盆盆麵”。

  盆盆麵好吃因為它是選用白鹿原上生長的小麥麵粉精心製作而成。

  盆盆麵還有它獨特的烹飪技藝,其製作方法是,將麵先和均,放少量水,搓硬,稍醒一會兒,待麵回醒後反複地多揉幾遍,用手將麵拿起揉成圓形,再用手掌用力壓平呈圓餅形,再用擀杖來回反複擀,擀薄以後,撒上少量幹麵粉,用刀切細,放在一邊待用。

  下來就是燒好開水,將事先摘好的花椒葉放在一個盆中淘洗幹淨燒成花椒水放在一邊待用。將事先擀好的細麵條下到鍋中,反複煮上兩煎,撈出放到涼開水中衝一下,再撈到公用的盆盆中,澆上清亮的花椒水,拌勻後放上醬、醋、食鹽,調上油潑辣椒麵,即可食用,口感香麻涼辣。

  據傳,在抗日戰爭時期,抗日名將孫蔚如將軍其胞兄,人稱“官大哥”,聽說白鹿原上的盆盆麵很有名,在空閑時化裝成老百姓帶上幾個隨從,以上原割麥為名,品嚐到盆盆麵後,讚不絕口。從此,白鹿原的盆盆麵譽滿關中,名揚天下。

  盆盆麵,又稱清湯麵,製作工藝非常講究。首先要求是搓均揉硬,擀薄切細,下到鍋裏撈出後麵筋柔軟,它是白鹿原民間特色傳統小吃,一直延續到今天,是白鹿原人民招待貴賓的佳肴。

  傳統小吃“髒伐肉”相傳在東周列國時期,晉獻公寵愛的驪妃使用蜜蜂計陷害太子重耳,忠臣介子推護駕,路經白鹿原小王村,當地農民以牛肉招待太子重耳。重耳問農夫:“你們都將耕牛屠殺吃肉,你們怎麽耕田?”農夫答道:“這些都是死牛肉。”這就是白鹿原小王村髒伐肉的起源。

  經過曆朝曆代,都不許屠殺耕牛,凡屠殺的都是死牛。牛肉很好吃,營養豐富,價錢也便宜,製作方法很講究,先將死牛剝開後取掉不用部分,第一是將選好的牛肉經過反複的漂洗幹淨,取掉牛肉上的汙血及不用部分;第二是把洗淨的牛肉浸泡2-4個小時,然後撈出下到鍋內,先大火燒開,反複漂去上浮的髒物,此時再給鍋內放入大料調和,食鹽、醬油(要用黑糖熬的),在慢火燒4-5個小時肉就煮熟了,撈出晾幹,壓到事先準備好的缸內,隨時取用。

  在食用時將牛肉切成大片,另外放一個架有木炭的火鍋,鍋內放有原汁湯,再給原汁湯內放些香菜、蒜苗、辣椒、食鹽、醬油、醋等調料。在每逢過大會或逢集市時,白鹿原小王村的髒伐肉(又叫醬牛肉)攤上圍的人水泄不通。如你欲購,主人先給你切一大片,放到火鍋內少許,請你食用,味道香而不膩,有時再喝上幾口白幹,更是美哉。從古到今,白鹿原小王村的髒伐肉很出名,尤其現在經過勞動人民摸索,烹飪技能提高改進後小王村的髒伐肉更有名,成為白鹿原上的一種特色小吃。

  灞河老橋在炮聲中“謝幕”

  2004年4月11日下午5點50分,隨著一陣轟隆隆的聲音,幾經風雨的灞河老橋主體在頃刻間坍塌。200米的橋身斷裂成幾截。2005年4月,一座新灞河大橋將在原址上建成。

  灞橋位於西安

  城東10公裏處,橫跨灞河之上。早在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就有對灞橋的記載:灞橋早年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西漢時是一座石墩石梁橋,此後屢毀屢建。解放後,為加固灞橋,對橋進行了擴建。灞橋現為石墩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公路橋,共有橋洞64孔,長389米,橋麵寬10米,兩旁還各留寬1.5米的人行道。

  古往今來,灞橋是連接八百裏秦川與中原大地的交通要道。唐時,灞橋上設立驛站,長安人送別親友,都要來到灞橋,折柳惜別,因此,此橋曾有“銷魂橋”的雅號,“年年柳色,灞陵傷別”至今仍膾炙人口。

  政府決定拆除古灞橋,主要考慮水下支撐橋墩的木樁年代久遠,橋梁亦已陳舊,現代的大型運輸車輛已使它不堪重負。老橋橋墩密集,排洪不暢,會給下遊隴海鐵路安全構成威脅。另外近年在老橋南側新建的兩座鋼筋混凝土大橋已擔負起過往機動車輛和行人通行的需要。這次爆破采取微差技術,隻炸掉橋墩上半部分,留下橋墩下半截,一是保存裏麵包裹的原始石頭——碌碡,二是讓古老灞橋遺址能供後人觀覽,展示祖國橋梁發展史。

  橋麵瞬間爆破

  爆破使用180公斤炸藥、1025個雷管。據介紹,因為橋西頭下有流水,因此西側的11跨橋先暫時留下來,等將水流改線後再施爆破。據爆破專家介紹,由於附近有不少居民樓,且隴海線列車從這裏通過,因此這次爆破是毫秒延時起爆,各段之間爆破相差時間隻有300毫秒。同時為了避免驚嚇鐵路線上的乘客,爆破時間由原定的4點半推遲了一個多小時。5點50分,灞河橋主體在瞬間爆破成功。

  橋墩收集展覽

  為了保留清道光年間的石墩,這次爆破隻是對距離河麵2.7米以上的橋體實行爆破。爆破工程的總技術指揮秦明武教授說,下麵沒有爆破的道光年間石碾橋墩用機械拆除。因為道光年間的橋結構比較特殊:由石碾組成橋墩,橋墩上麵由木板鋪成橋麵,石碾下麵也就是水下麵由圓柏木墊支,圓柏木上麵塗著桐油,遇水不腐。文物部門將把這些古橋墩收集展覽。

  群眾惜別老橋

  在爆破現場,不少住在附近的群眾自發送別陪伴自己多年的灞河老橋。下午1點半,雖然距離爆破還有四個多小時,不少群眾已經早早來到河邊,仔細端詳灞河老橋。家住紡織城的楊明西中午12點多就來了,看著即將消失的灞河老橋,他感慨萬千:“這座橋可是陪伴自己走過了學生時代,從小學、中學時每天都要從橋上走五六遍,放學了還會到橋下去捉魚,現在想起來都很留戀呀!”85歲的趙賦生退休前是西安市政公司教授級高工,談起往事他依然是那樣激動,似乎又回到了火熱的建沒工地。據老人講,當年參加這座橋建設時他隻有30來歲,家中也無拖累,和所有建設者一樣為了保證工期,大家都夜以繼日不計報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來。回憶起當年,“多快好省”這四個字深深地印在趙老的腦海中,為了節約材料,加快施工進程,他們就地取材用“沙牛”(將河沙推到橋的高度,在上麵砌磚,鋪油毛氈,然後再打水泥)代替了腳手架,用土辦法解決了大問題。

  新橋年內開工

  “這老橋拆了,什麽時候才能建新橋呀?要不交通太不方便了。”在爆破現場,不少群眾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西安市市政管理處決定,9月份將開始建設新的灞河大橋。新建的大橋寬60米,六車道通行,2005年4月份竣工,群眾出行將更方便。

  千年隋橋又見天日

  2004年10月1日,一場大水過後,沉沒在灞河泥沙裏1000多年的隋朝灞河橋遺址展現在世人麵前,其規模龐大、宏偉壯觀的氣勢令人驚歎不已。

  站在灞河岸邊,遠遠就看到10個橋墩洗去蒙在身上的千年泥沙,巋然屹立在奔騰的河水裏,這10個橋墩均由青石襯底,青石之間用鑄鐵鉚釘聯結,配有昂首巨龜的造型,每個橋墩寬約3米,橋墩與橋墩之間間隔6米,東西橫跨灞河約80米長,可以想見當年灞橋的壯觀。

  在1994年,一些村民在此河床挖沙時就發現了3個橋墩,經文物部門測量發掘,確定這是一座隋朝灞河橋,後對橋墩進行了回填保護。

  2004年10月1日一大早,村民來到溺河邊突然發現,灞河裏這座古橋被猛漲的河水“衝”了出來,而且10個青石橋墩一字排開,裸露在灞河河床上,不少人都下到河床下麵觀看,幾個撿破爛的竟然用鐵錘砸上邊的鑄鐵,後被附近市34中學幾位老師當場製止。隨後,灞橋區政府、文化局、席王街道辦的領導和席王派山所的民警以及文物部門均趕到現場,組織人員豎牌拉繩設立警戒線,24小時對這座古橋進行保護。

  10月5日,在最東麵的一個橋墩處,原先被一層泥沙覆蓋著的一個石刻龍頭被水衝了出來,它長約50厘米,上麵圖案清晰,線條粗獷,很是威武,且龍頭朝向與水流的方向相反,千百年來,它就這麽守望著灞河奔騰不息的河水逝去。不僅如此,在東北方向約300米的河床裏,還衝出眾多青石,散落著一大片橋墩石塊,而且石塊上均有鉚釘相連,有兩座橋墩保存得相當完好,同時在橋墩附近還分布有大量的木樁,露出河床的木樁共有92根,其中有40多根排列非常整齊。此處新發現的橋墩和木樁與10月1日衝出的隋朝石橋幾乎在同一水平線上,而且石料也一樣,這兩處橋墩是否同屬一橋?如果是,那麽隋朝灞橋橋長將超過300米,那是何等的壯觀!

  10月9日下午3時,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著名作家陳忠實來到隋唐灞橋遺址現場。他緊鎖著眉頭近距離觀賞著橋墩上的石雕。當他看到河道山散落的古橋構件,有些惋惜地說:“應該把這些散落的文物收集在一起保存。”他用手指著河道裏的青石殘塊說:“灞河裏沒有青石,這些青石塊有可能是古橋上的構件被打碎後被水衝下來的。”來到河南岸,他輕輕地用手撫摸著橋墩頂部的石龜,生怕自己不小心損壞似的。看完後,他挺起腰身對同來的朋友激動地說:“給我照一張相,把整個場麵都帶上,留個紀念。”臨走時,他說:“我的家鄉就在這裏,我對家鄉發生的一切事情都很敏感。這個遺址1994年被挖沙人挖出時,我就來過。當時隻有三座橋墩,這次一個子出來這麽多,真讓人高興啊!”

  據資料介紹,灞河上建橋始於春秋時期,秦穆公稱灞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並於河上建橋,故稱“灞橋”,史載這是我國最古老的石柱墩橋。王莽地皇三年(22),灞橋水災,王莽認為不是吉兆,便將橋名改為“長存橋”。這次被大水衝露出的灞橋為隋橋,建於隋朝開皇三年(583),因在原灞橋橋址以南,故稱為“南橋”,曆代在橋兩側沿河廣植柳樹。唐時,長安人送別親友,一般都要送到灞橋,並折下橋頭柳枝相贈。久而久之,“灞橋折柳贈別”便成了一種特有的習俗。因“來迎去送,至此黯然,故人呼為‘斷魂橋’、‘銷魂橋’”。每逢早春,柳絮飛揚,猶如漫天飛雪,遂有“灞橋風雪”之譽,此後成為著名的關中八景之一。

  1994年這座西安隋灞橋遺址的發現,被列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的重大發現,是從當年全國近400項考古發掘項目中被評選出來的,為中國已知時代最早、規模最宏偉、橋麵跨度最長的一座大型多孔石拱橋,後被列為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附:難忘的老洞廟會

  西安東郊最大的廟會莫過於一年一度的老洞廟會。

  老洞廟會老洞廟在西安以東的白鹿原北麓,灞河南岸。此廟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翠柏蔥蘢,山花爛漫。據《鹹陽縣誌》載:老洞廟開始建於明朝隆慶年間。最初由當地姓王、姓牛的二位善士募資修建。到了清朝同治年間,由於戰火不斷,老洞廟被付之一炬,直至清朝光緒年間又重新修建。民國初期,善男信女,募捐化緣,不斷進行擴建與修繕,才形成了一個藝術價值較高的建築群體。殿、洞、樓、閣,重簷畫棟,宏偉壯觀。多少年來,觀光者絡繹不絕,進香者流連忘返。

  老洞廟的主體建築是藥王大殿,又稱“藥王洞”、“藥王山”。祭祀的神位主要是唐代醫聖孫思邈。圍繞大殿修建的亭台樓閣,共計三樓、三廟、八殿、十四洞,重重疊疊,依山而上。每逢初一、十五,木魚叮邦叮邦,罄聲悠揚。使你頓生脫俗之感。無論是大殿、神祠,都塑有彩色神像。雖非巧奪天工,但卻栩栩如生。其中有“送子娘娘”、“無量天尊”、“東海龍王”、“黑虎靈官”。農曆二月初一是娘娘會,農曆二月初二是藥王會。每遇會期,善男信女遠道而來,祭祀娘娘,求生貴子。乞求藥王,消災免禍。一年一度的朝會者,多達幾萬人乃至十餘萬人。

  解放前,老洞會會頭(主持人)由“三社”執掌。楊圪坩達、莫靈廟村為東社,石家道為中社,劉村、何家街為西社,習慣上稱“三社五份子”。會頭按三社輪流負責操辦,會期秩序均由“三社”統一管理。

  一年一度的老洞會,有許多的民間習俗活動,時至今日,人們回憶起當年的廟會盛況,依然津津樂道,神采飛揚。

  每逢二月二老洞會起會之日,也就是村村社社送香火賽鑼鼓之時。其實,各村各社送香火是主體活動。賽鑼鼓是陪襯湊樂。然而在實際活動中,賽鑼鼓卻喧賓奪主地成了送香火的主要活動內容。每年二月二廟會之前,灞河兩岸的鑼鼓隊就叮叮咚咚地敲起來,練起來。一直練到農曆二月初二。到了這一天,灞河南岸的送香火隊來了。灞河北岸的送香火隊也來了。從早晨十點到下午兩點左右,山上的,山下的送香火隊伍一綹一串兒地朝著藥王山簇擁而來。送香火隊伍前邊,有人抬著香蠟紙表,各樣祭品。祭品後邊,又有幾人手持鐵筒鏡子,一路上“嗵、嗵、嗵”轟響,震得滿山滿嶺顫動起來。再後邊,幾十麵三角社旗,迎風招展。社旗後麵,就是鏗鏗鏘鏘的鑼鼓隊,一路海敲海擂而來。

  藥王殿大院,實際是村村社社賽鑼鼓的大賽場。賽鑼鼓時,或一方敲罷一方又敲,或兩家兵對兵、將對將地海敲起來。每逢賽鑼鼓,藥王殿上上下下,總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筆者一生經見到的最精彩的賽鑼鼓。要數狄寨鄉牛角尖的蘇家夥。那年二月二老洞會,牛角尖村的鑼鼓隊進了藥王大殿大院。幾十名隊員頭裹藍布紮巾,身穿藍布寬腿褲,腳登青麵白底大皂鞋。整齊劃一,精神抖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個小鼓手,看上去不過十歲左右。你看他,頭戴紅纓小帽,身穿藍布開衩,腳登一雙虎頭鞋,渾身上下透出一股靈氣。他敲起鼓來,兩根係著紅綢的鼓槌,上下飛舞,左右翻騰,有時如紅燕展翅,有時如彩蝶對舞,一會兒敲得那麽激越,一會兒敲得那麽悠閑。從頭至尾,鏗鏗鏘鏘,錯落有致。一曲兒《亂八仙》敲罷,又來一曲《十樣景》,一時間,喝彩聲、口哨聲把個賽鑼鼓活動一下子推向高潮。接踵而來的踩高蹺、抬芯子與唱大戲,又把老洞會推向第二個、第三個高潮。

  老洞會的抬芯子、踩高蹺雖說是執掌大會的“三社”分別扮演出台,但實際上抬芯子、踩高蹺的民間藝人,都是從方圓幾裏邀請來的。因此,二月二的抬芯子、踩高蹺,確實是名家薈萃、各獻技藝的民間藝術大會演。

  二月初一晚上,雞叫三遍,主持者就吆喝起抬芯子、踩高蹺的扮演者,趕到莫靈廟大院開始綁芯子。

  耍芯子有三種形式:

  高芯子是用一張張大方桌,在桌子中心鑿一個圓孔。圓孔內再插一根一丈多高的長鐵杠。長鐵杠頂端站立一名五至七歲扮演戲文的小孩,桌麵上再站一名或兩名扮演戲文的十歲左右小孩。另外四個人抬著方桌徐徐而行。遠遠看去。長鐵杠端站著的小孩如飄在空中,其驚險之狀。令人頭暈目眩。

  抬芯子是在一張桌子上抬兩個扮演戲文的小孩,一張桌子一台戲。

  背芯子是由身強力壯的成年人身著戲妝,背負一名扮演角色的小孩,兩人合起來又是一台戲。

  有一年,莫陵廟村的抬芯子顯得與眾不同。他們不用方桌,而是在老洞會起會前的一個月。就請幾十名能工巧匠,專門製作了一個一百個人可抬的“舞台芯子”。“舞台芯子”裏邊,擺著官府公案,官府公案前邊,擺著一台“虎頭鍘”。“虎頭鍘”兩邊,分別插上一丈有餘的長鐵杠,斜刺裏伸向舞台兩角。正式演出時,扮演鐵麵包公的巍巍然打坐在公案後,王朝、馬漢、薛灞、董威排立兩廂。扮演陳世美的被押在虎頭鍘前,太後、皇姑站在兩根長鐵杠頂端。似乎被包青天推出台角之外。然後,由一百多名精壯勞力輪流抬起,晃晃悠悠地步入藥王山下。

  老洞會上的踩高蹺(又叫柳木腿)不像一村一社那麽二三十副腿就可以了。每年的二月二,至少有近百副柳木腿參賽表演。後跟一百多個扮演者,隨著儀仗鑼鼓,從莫陵廟村悠悠而來。前邊扮演的是《黑虎坐洞》,《黑虎坐洞》後邊是《黃飛虎出五關》,《出五關》後邊是什麽戲文呢?喲!有人認出來了,這不是《李彥貴賣水》麽!再後邊。就是《放飯》、《河灣洗衣》、《五台會兄》、《乾坤帶》了。最吸引觀眾的還是《頂燈台》、《殺狗勸妻》和《鞭打陰夫人》。《殺狗勸妻》的表演十分精彩,曹莊手執鋼刀,指著其妻焦氏直直劈去,焦氏一個貓腰含首,急切切從曹莊刀下閃身而過,然後,旋身而立,盯著曹莊,作苦苦求饒狀。又一邊,老態龍鍾的曹母,手執拐杖,驚慌萬狀地對著曹莊左攔右擋。曹莊哪顧得了這些,情急之下,又是一刀劈向焦氏。焦氏閃過刀鋒,跳到曹母身後以求庇護。高蹺表演,雖是啞劇,然而卻把曹家三人的矛盾糾葛、心理情態表演得出神入化,淋漓盡致。博得觀眾齊聲叫好。

  每年二月二廟會,有賣農器家具的,有賣名貴藥材的,有拉洋片耍西洋景的,有擺開場子賣藝的。然而,最拉人的還是“一撮毛”的馬戲團和唱得難解難分的對台戲。由於老洞會是西安東郊最大的一個古廟會,因此,廟會主持者除過從周圍百十裏邀請民間藝人獻技獻藝外。還要請兩家大戲班子來演出。一般說,兩大戲班一家在藥王山上,一家在藥王山下,兩個舞台,遙遙相望。隔幾年就有那麽一次,為了把二月二廟會過得更熱鬧、更火暴,有的主持者就別出心裁,專門讓兩家大戲班,鼓對鼓、鑼對鑼地對麵搭起舞台。也隻有在這個時候,兩個大戲班的箱主(團長),就會從陝甘兩省,挖名角,請高手,各自鉚足勁兒,要叫這次對台戲闖出牌子,唱出名聲來。

  解放前一年,筆者在老洞會上,看到一次對台戲。那架勢,那場麵,至今猶曆曆在習,當時一家請來名角王文鵲、梁秋芳,一家請來李正敏、孟遏雲。第一天兩場戲,這家剛剛演罷《葫蘆峪》、《走南陽》,箱主又從蘭州請來著名生角景正宮。而另一家呢?第一天上午剛剛唱罷《五典坡》、《蝴蝶杯》,箱主又從西安請來田德年、劉易平。名角一個一個請來了,戲報一張一張貼出去了。到了第二天,對台戲唱得更賣勁、更火暴,一家唱《香山還願》,一家唱《封神榜》,幾萬觀眾簡直看得暈頭轉向,眼花繚亂。到了第二天晚上,你唱《破寧國》,我演《滾釘板》。你的武打打得新招迭出,我的釘板滾得令人叫絕。到了第三天,午場戲出台,一家唱《大報仇》,一家唱《羅通掃北》。真是你方唱罷我方唱,新招不斷,難分難解。也隻有到了這個時候,為兩家演出披紅、拋紅包的接連不斷,每次披紅,鞭炮聲、叫好聲響成一片。對台戲每次開戲或煞戲前後,送香火的鑼鼓隊就聚在舞台前,叮叮咚咚地賽起鑼鼓來。真的是“二月二,三月三,老洞廟熱鬧得戳破了天”。

  對台戲唱到第三天,這個擂台戲唱得有點白熱化,有時一直延續到第四天,即使社主宣布廟會結束,對台戲還卯上勁兒要把對方壓下去。常常是在主持者的勸阻與調停下,兩家方肯偃旗息鼓,各自收場。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