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旃忻頡乖

  董國柱

  曆史沿革

  鹿苑鎮地處高陵縣城,原為城關鎮。1958年8月公社化時,與中王鄉合建為東風公社。1959年1月高陵與三原縣合並,時為高陵公社所在地。1961年9月1日,高陵恢複縣製時,稱城關公社。1984年6月,實行政社分設,改製全鎮為鹿苑鎮,故名鹿苑,因此地在曆史上為鹿苑鄉。共9個行政村,7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7249人,其中農業人口19165人,耕地麵積16183畝,鎮政府位於縣城西街。

  高陵縣設於秦孝公十二年(前350),今縣城始建於北魏神鹿四年(431)至今曆時1570多年,是我國曆史久遠的縣份之一。宋代高陵縣設有三鎮,高陵縣為三鎮之首鎮,高陵鎮即今鹿苑鎮。到了明景泰年間,縣城在隋代築城的基礎上,築有城郭,正南北東西依次修有迎翠門、通遠門、拒河門、接蜀門。城內有七街九巷:分別為南街、東街、西街、中街、縣門街、草市街。宋家巷、牛角巷、倉門巷、抽鬥巷、城隍廟巷、郭家巷、西順城巷、神路巷,街巷商賈雲集。據明《高陵縣誌》記載:集市貿易集中在北街、中街、南街、東街和西街,地點一定,日輪一街。今縣門街時稱縣街,草市街稱為新街,縣街、西街無集市,新街設有六畜、柴草交易市場,而且其商鋪出售的布、棉花、米、麥等市貨較城區其他各處質優價宜。農曆每旬三、八日為市集日,建國後改為一、四、九日。

  關中名鎮

  高陵縣在曆史上是周、秦、漢、唐等王朝的京畿重地,受大秦一統、漢唐雄風的影響和熏陶,文化積澱豐厚。明清時,城內設有雲槐精舍、涇野學堂、景槐書院以及學宮。明嘉靖年間進士,翰林院編纂關學名儒呂棉為鎮內宋家巷人。清翰林院編纂白遇道,民國時畢業於北京大學的留學博士王崇德等寓居鹽店巷。清《高陵縣誌》載:千百年來,“吉氣所鍾,人文蔚盛,甲科蟬聯”,人民“重道崇義,邑學士著述弘麗,美不勝收”。而鹿苑鎮曆代為高陵縣政治、商貿、文化的中心,故有關中曆史文化名鎮之譽。

  左馮翊府

  左馮翊府即左馮翊的官署。左馮翊由秦掌治京師的內史發展而來,西漢左馮翊設在京都長安,轄境約今陝西渭河以北,涇河以東的洛揮中下遊地區,共24縣,高陵縣為其首縣,陽陵為第23縣。

  漢時由於高陵在軍事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遠在漢武帝元鼎四年(前13)這裏就設左輔都尉,駐有扼守長安的軍隊,於是左馮翊由長安出治高陵。在高陵縣設置左馮翊府的同時,還設置有左輔都尉府。左內史改為左馮翊後,左府都尉即隨之又改為佐助左馮翊的最高武官之一。地位相當於郡教尉,秩比二千石(俸祿),距漢長安城僅有一河之隔,戰略地位重要,西漢時的左輔都尉府近似於現在的大軍區司令部所在地。

  左馮翊府和左輔都尉府位置在今鹿苑鎮西南二裏的大古城村附近。解放後這裏陸續出土有漢代建築用的板瓦、簡瓦、“長生無極”瓦當及陶製五角水道等。當為左馮翊故城的建築遺物。

  東漢末年,左馮翊從高陵移治臨晉(今大荔縣)。三國魏改為馮翊郡,長官為馮翊太守。到了北魏,馮翊郡從臨晉又遷至高陵,與高陵縣城同為一城,今鹿苑鎮大古城村作為郡治曆時約196年。

  千春縣

  西漢平帝劉箕子即位的時候,年方九歲。太皇太後王政君臨朝稱製,大司馬王莽管理朝政。在平帝13歲時,王莽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漢平帝,立為皇後,他做了國丈。元始五年(5)也就是漢平帝即位的第五年,王莽借大臣給平帝作壽之機,給平帝酒裏下了毒藥,沒有幾天,漢平帝就死了。漢平帝死的時候才十四歲,當然沒有兒子繼位。於是王莽就挑選了漢宣帝的一個玄孫叫劉嬰的來做天子,而他做“假皇帝”(假,是代理的意思,非真假的假)。公元九年正月,王莽以劉年幼,無法理朝為由,將其廢為定安公。西漢王朝從漢高祖劉邦到漢平帝一共12個皇帝,曆時214年的江山,到此就完了。王莽做了皇帝。

  王莽建立“新朝”政權以後,大肆改製,一心要把漢朝的製度按照古代的辦法,改革一番。他下命令,除了禁止買賣奴隸和買賣土地以外,把全國的縣製名稱大都重新命名,高陵縣改為千春縣。

  高陵縣更名千春縣,當在天鳳二年(15),千春象征新朝千年不衰。城邑也從今縣城西南一裏的小古城村遷到距今鎮政府一裏之地的千春村附近。1982年縣文物部門在文物普查時,在村西北發現大量漢代陶片,銅錢,瓦當,及日常生活器物的殘片,從而確定了千春縣城遺址位置的大致範圍。

  千年名邑——高陵

  高陵縣遠在公元前350年的時候,秦孝公就在這裏設置高陵縣,後來王莽改縣為千春縣,三國時魏文帝又改稱高陸縣。最後複名高陵縣,當在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到現在有1400多年了。而鹿苑鎮一直為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今縣城始建於北魏神鹿四年(431),當初從今縣城西南二裏的小古城村遷到現在這個地方,以此推算,今天的高陵縣城有著1560多年曆史了。是我國悠久的古縣城之一。當時為什麽要遷縣城?在這裏我們不能不注意到這樣一個曆史事實,那就是西漢武帝當初設置左馮翊郡的時候,左馮翊府就設在今高陵縣城西南二裏的大古城村一帶,與高陵縣城分設(縣城在小古城)。東漢末年,左馮翊郡從高陵遷到了臨晉(今大荔縣),到了南北時期的北魏,於武帝(拓跋燾)神鹿四年(431),左馮翊府又從臨晉遷到高陵縣(當時還稱高陸縣)。這時的左馮翊郡治和縣治住所同在一城,如果繼續置於小古城,無論從人口的容量,官署的部局,原來城域的規模,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於是在這同一年,左馮翊府從臨晉遷還高陵縣的時候,縣城也從今鹿苑鎮小古城村同時遷移今縣城。左馮翊府與縣城同為一城。

  最初的高陵縣城,並無城郭,一直到了隋煬帝大業七年(611)才開始修築城垣,麵積周二裏百二十步。此後曆代對縣城多有修葺。明清時,縣城在原有的基礎上,規模分別有所擴大,就是今天的縣城老城。城內城隍廟香煙繚繞,街道牌坊矗立,書院童聲朗朗。城內外廟宇軒昂,昌蓮渠涓涓細流依北門從西向東而過,愈顯古樸之色。

  古跡名勝

  昭慧院

  昭慧院在今鹿苑鎮田家村,因其在鹹陽、涇陽、渭陽之東北方故又叫三陽寺。

  唐宣宗崇尚佛教,下令全國“靈山勝境,天下州府凡武宗會昌五年(845)所廢寺宇一律重新修複”。於是民間修寺造院蔚成風氣,昭慧院就是在唐宣宗大中年間(847-859)重新建造的。由於年深日久,垣圮瓦脫,於是明正德庚辰、辛巳(1520-1521)年間,由該院住僧滿湣率寺周圍的居民捐資,召匠重修。

  今舊址內有明呂涇野撰《重修昭慧院記》碑,記載重修後的昭慧院南北長四十一丈,北麵寬一十五丈五尺,南麵寬一十六丈。1862年回民起義時院毀於戰火。1984年這裏出土北周建德元年(572)劉歡慶造像石一尊,說明這裏遠在唐以前就有佛事活動。

  三陽塔

  屹立於三陽寺內的高陵塔因寺又叫三陽塔。三陽塔為密簷式磚塔,高53米,八棱十三級,頂部為圓形空瓶式。底層有南北兩個券門,其餘各層為東、西、南、北四個券門。每層疊澀出簷,用二磚和牙子各二磚交錯徹築,第八磚後作出假飛椽挑簷,即反疊澀內收,塔梯內繞,可作攀登。

  塔又叫浮屠,是佛教的產物,原是佛教信徒用以保藏佛骨或供奉佛像、藏儲經典的地方。三陽塔與大小雁塔隔河相望,因其挺拔俊秀,玲瓏飄逸,成為渭北的一大盛景。1920年國民黨元老於右任曾率靖國軍僚佐,遊三陽寺,其留下的遺作,成為我們研究三陽塔的彌足珍貴資料。

  載灑三陽寺,尋碑興倍增。

  民窮先廢學,廟破竟無僧。

  造像搜頻得,浮圖倦未登。

  歸途書所見,哀雁過高陵。

  20世紀80年代末,由香港著名影星胡慧中主演的電視連續劇《決戰天門》就是在這裏以三陽寺塔為背景拍攝的,人們在電視劇中看到的崇塔即三陽塔。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華縣發生八級大地震,高陵境內地裂泉湧,渭河泛溢,城無完室,昭慧院房屋及三陽塔均受到破壞,寺旁邑人銀孟常等曾予以維修,於是塔固而殿宇鹹新。1981年陝西省文物局曾撥專款9萬元對高陵塔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維修。根據“保存現狀,恢複原狀”的原則,保持了原建築的風貌。同時在每個密簷挑角共恢複安裝了108個鐵鈴,愈加顯示出其古樸的雄姿。每當晴空麗日登塔遠眺,西安盛景極目可望,渭北風光飽覽無遺。

  三絕碑

  位於鹿苑鎮田家村的縣第一中學北操場,有一座富麗堂皇的仿古碑亭,廊亭下有一通高大的石碑,它就是唐代中興名將、西平郡王李晟的神道碑。該碑由當時的丞相裴度撰文,大書法家柳公權書丹,加之碑主李晟功勳昭著,三者見絕,俗稱三絕碑。

  李晟碑碑身通高4.35米、寬1.45米、厚0.46米。螭首龜座,碑額篆書“唐故太尉兼中書令西平郡王贈太師李公神道碑”。唐大和三年(829)立。碑文主要記述李晟生平傳略及戰功業績。碑陰也就是碑的背麵,有明弘治十六年(1503)和正德三年(1508)李晟二十五世裔參政蕪湖李讚及其弟李貢祭墓文各一篇。

  是碑由於有重要史料與藝術價值,《金石萃編》、《陝西通誌》、《金石錄》、《石墨鐫華》、《天下金石誌》、《關石文字存逸考》、《西安府誌》、增補《校碑隨筆》、《碑帖敘錄》、《善本碑帖錄》等古籍中均收錄該碑全文。1956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該碑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李晟碑曆盡滄桑,幾經遷移。由於渭水北岸不斷地崩塌,明代,遷至李公祠前,位置在今渭橋村。上世紀90年代初,遷至縣文化館。2000年5月,由省、市文物主管部門撥專款,修建碑亭對碑進行重點保護,李晟碑又由縣文化遷至高陵一中。

  牌樓

  在關中地區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諺:“三原的橋,涇陽的塔,高陵牌樓一枝花。”作為我國古建築藝術的象征,高陵牌樓以其氣勢雄渾,雕工精細而稱譽關中。

  明清時期,縣城所在地鹿苑鎮周城無缺,四門俱修,各主要街巷,牌坊挺立。這些牌坊大致分為兩類。一類為木牌坊,主要有城隍廟巷門前鐵獅子對麵一座和東城坊村一座,一類為石牌坊,占多數,多建於明代。分布在東街口,東街張家巷北口,縣門街今廣播電視局門前,民政局收容站門前,而最具代表性的為草市街牌坊,位置在今城關醫院門前,始建於明代泰昌年間(1620),用清一色石料砌築。人物姿態各異,惟妙惟肖,以挺秀見長。明末李自成率起義軍經過高陵縣時,縣人恐有損壞,曾用石灰塗之,幸得以完好。1966年紅衛兵以破“四舊”為由拆毀。北街牌樓位於宋家巷西口,高大崇峻,風格渾厚,給人以肅穆之感。為明萬曆年間(1573-1620)刑部廣東清吏司員外郎呂師彥監修。1958年大煉鋼鐵時拆掉,另有一牌樓建在西街南側觀音巷,明萬曆年間由邑人王邦翰立,廢時無考。

  近年來距鎮政府500米外的建築工地出土一巨形牌樓構件,長約3米,厚約1米,精雕細刻,人物千姿百態,似有別於草市、北街牌樓,這是否就是觀音巷牌樓的殘部,還有待考證。

  雲槐精舍

  “雲槐精舍”原為一座古寺,位置在鹿苑鎮東街村,係明時呂枘授徒講學的地方。

  元明清時期,鎮內設有“東林書屋”、“北泉精舍”、“雲槐精舍”、“涇野書院”、“景槐書院”。惟雲槐精舍因其地古槐聳天,綠翠成蔭而聞名。據載在精舍門前,有一千年古槐,翠影參差,根盤枝屈,有一種蒼老扶蘇離奇之態,宛若虯龍。院後有一巨大湫池,綠樹環繞,蘆葦叢生,鳥翔蟲鳴,碧波蕩漾。加之曲徑通幽,書聲朗朗,曾是高陵有名的景觀之一。

  有關雲槐精舍的景觀,時人多有述頌。明呂枘有《雲槐夏霽》詩:

  夜雨雲槐霽,南風夏閣幽。

  郊鍾省午夢,野日歸西樓。

  繞樹他庚捷,行沙白鷺遒。

  葵花開滿徑,聊足慰觀遊。

  清人王起鵬在任高陵縣知縣時,賦詩《雲槐精舍》:

  雲槐誰所植,幽景不可窮。

  翠色蔽其上,夭矯盤虯龍。

  禪房與精舍,都在槐陰中。

  武侯廟前柏,瘋爽將毋同。

  高賢端士

  關學名儒呂枘

  呂枘,字仲木,號涇野,世稱“涇野先生”,鹿苑鎮北街宋家巷人,明代中期著名的學者。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高中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時權閹劉瑾(興平人)在朝結黨營私,權傾天下,威福任性,深得武宗皇帝的宏信。劉瑾以同鄉的名義,拉攏他,而呂枘不願與其同流合汙,堅辭不就。寧夏之變時,呂枘上書武宗皇帝入宮親政,消除禍本。於是遭到劉瑾的嫉恨和迫害,欲置呂枘於死地,呂枘遂憤然以病為由辭官回家。劉瑾被誅殺後,王廷相等朝廷名臣紛紛舉薦,枘獲準起用,仍供舊職。

  正德九年(1514)乾清宮遭火災,呂枘乘此機會對武宗“荒政”陳言,而朝廷將此陳言久久不奏皇帝,他深感失望,又一次辭官回家。明世宗即位,他應召還朝參與撰修《武宗實錄》,並知經筵事,力勸世宗重溫聖學。嘉靖三年(1524)在爭議朝廷皇室法統大禮中,以“十三事自陳”,違背了皇帝的意願,又遭帝派大臣的反對,認為他陳述的“十三事”是宰相分內的事,超越了他的職權範圍,被貶為解州(今山西解縣)判官,攝行州事。在解州的三年時間裏,他興利除弊,推行《呂氏鄉約》、《文公家禮》,撫鰥寡,恤孤獨,減丁役,勸農桑,興水利,築堤護鹽池。因政績卓著,升任南京吏部考功郎中。雖然他離開了解州,解州民眾仍然忘不了他,在縣內樹碑,記載他治理解州的功績,並塑像以寄托對他深切地懷念。不久選為國子監祭酒,晉升禮部右侍郎。在南京的九年中,他先後與湛若水、鄒守益講學於柳灣精舍,太黨南所,風動江南,吳、楚、閩、趙士從者百餘人。他提出“仁心說”即“格物致和,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主張從事父母,待兄弟、妻兒、仆從等日常的人倫做起。這一學說在關中影響極大,為明代關學之冠,並得到各地學者的尊崇。

  嘉靖二十年(1541)呂枘辭官回到了高陵故居,潛心治學。先後在縣城北泉精舍、涇野書院講學。同年受陝西巡撫趙廷瑞禮聘,編修《陝西通誌》。其主要著述有《四書因問》、《周易說翼》、《毛氏說序》、《詩樂圖譜》,以及《高陵縣誌》、《解州誌》、《涇野文集》。其《高陵縣誌》為縣有史以來的第一部地方誌,因其體例合宜,考究嚴謹,文筆通暢被方誌學家譽為陝西八大名誌之一。

  呂枘官至三品,曆任30餘年,家無長物,室無妾媵,生不以私於人,亦不受人私幹,門人相守數十年者,未嚐見有蝓語惰容。嘉靖二十一年(1543)卒。終年64歲。諡名簡公,葬儀盛況空前。據《明史》記載,在安葬時“皇上輟朝一日,賜祭葬,高陵人為罷市者三日,解梁及四方學者聞之,皆設位,持心喪”。墓在鹿苑鎮北街村田野,其父渭陽公墓旁,光祿卿三原馬理撰墓誌銘。墓前司馬道兩側有華表、翁仲、石馬、石羊。文革破四舊期間,縣內石刻多遭損毀,惟涇野先生墓前這些石刻,依然如故,足見縣人對這位學者的敬仰之情。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知縣封日在城內東街創建呂文簡公祠,以祭祀這位關學大師。清乾隆四十年(1775)畢沅撫陝。畢沅是一位資深學者、考古學家,曾對陝西境內的陵墓樹立標誌牌,他向朝廷奏請,奉旨民間每年春秋兩季祭祀這位剛直不阿的一代名儒。

  涇野趣事

  呂涇野在高陵是一位有影響的學者,幾百年來,在這裏留下許多婦孺皆知的逸聞趣事。

  蟲餿石獅子

  呂涇野很小的時候開始念書了,由於他天資聰穎,刻苦好學,很受老師喜愛。有一天,先生有事不在學堂,這一幫娃娃們自己放聲在學堂誦讀四書五經,念著念著就厭煩了,於是都跑到外麵去玩耍,學堂外麵有一對石獅子,呂涇野費了好大的力氣,爬上了石獅子,騎在上麵盡情的玩呀玩。

  這時候不知誰喊了聲:“先生回來了!”這些孩子“嘩”地朝屋裏跑去。呂涇野由於年齡小,心一急怎麽也從石獅子上爬不下來,先生這時也正從石獅子旁經過,於是便問:“你在這幹啥?”呂涇野信口答道:“一群蟲蟲正在餿石獅子,我在這捉這些蟲蟲哩。”先生朝前走了兩步,仔細一看,果然這獅子滿身坑坑窪窪,上麵有好多像螞蟻大小的蟲蟲在上邊爬來爬去。原來這對石獅子石質疏鬆,長年累月,嚴重風化,難免出現剝落,於是裏邊常有一些小蟲在此寄生。

  蟲餿石子曾是高陵城外一景,一直蹲放在縣城東門外。現在,這對石獅子已遷至縣文化館崇文門兩旁,供人們觀賞。

  妙對詩句

  明朝時候,在高陵縣城西18裏有一個寺院叫寇萊公祠,它是祭祀北宋名相寇準的祠廟,由於這裏修竹茂密,又叫竹林寺。

  寇準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華州下(今渭南市)人。景德元年(1004)遼軍進攻開封時,他任宰相,反對王欽若等人南遷的主張,力主抵抗,促使真宗往澶州(今河南濮陽)督戰。不久,被王欽若排擠罷相。到了宋仁宗朝,丞相王旦有病,仁宗就問王旦,你死了後誰來做相。王旦說:“寇準。”仁宗不言,王旦臨危之際,仁宗又問王旦,王旦還說是寇準,仁宗說:“寇準在我麵前說你的壞話。”王旦說:“我當丞相不知做了多少壞事,你我不知,寇準說了,不是都知道了嗎?這正是我推薦寇準的原因所在。”於是晚年再起為相,人們為了頌揚這位具有政治遠見、有民族氣節的一代名相,幾百年來,在戲曲如《楊家將》、《調寇準》、《寇準背靴》、《潘楊頌》中,傳唱著他的故事,同時在民間又修寇萊公祠以為祭祀。

  明嘉靖二十年(1541),陝西巡撫趙廷瑞禮聘三原馬溪田(馬理)、高陵呂涇野(呂枘)編修《陝西通誌》。由於這裏環境幽雅,又處於三原和高陵之間,加之呂涇野有著和寇準同樣遭權閹陷害的經曆,對這位前朝忠良厚愛有加,於是他們就決定在竹林寺這個地方修誌。

  一天,二人奮筆疾書一大晌後,不免有些困頓,於是泡了一壺清茶,對坐而飲。雖說是休息,還不時就修誌中的事比比劃劃,互談高見。一不小心撞倒了他們麵前的茶壺,一灘茶水流向桌子中央。馬溪田有情趣地看著那灘茶水,伸出一指來,向呂涇野這邊一戳,說:“一曲流涇野”,呂涇野笑了笑,不假思索地伸出兩指,把茶水朝馬溪田那邊引去,說:“二水灌溪田”,二人同時開懷大笑。從此,這段文人佚事,遂成佳話,至今流傳在涇(陽)、三(原)、高(高陵)一帶。

  半副對聯

  呂涇野晚年辭官歸裏後,在縣拒河門(東門)外辦起了景槐書院,潛心於傳道、授業、解惑。雖說他做了多年的京官和地方父母官,但他剛直不阿,為官清廉,常常關心地方的黎民百姓。他親眼目睹高陵這樣一個小縣,官府以各種賦稅在民間橫征暴斂,巧取豪奪,很是憤慨,但又無能為力。有一天,他親筆在拒河門上寫了一副上聯:“田地僅兩千頃奇而差賦若冠”。下聯空著,希望能有人補上下聯。也許是由於先生才高學顯,無人勇於承對,一直未能見到下聯。記於此,使人不免想起唐代的大詩人李白到黃鶴樓,目睹詩人崔顥的黃鶴樓詩,倍加佩服,有人讓他也寫一首讚頌黃鶴樓的詩,他連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陳大綱

  “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嶽陽樓與湖北武昌城西的黃鶴樓、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閣同為名揚天下的江南三大曆史名樓。

  在嶽陽樓除了文人題詠,還有為數不少的匾額和楹聯,有著很高的文獻和藝術價值,凡登過嶽陽樓的人都清楚地記得,走近嶽陽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懸在正樓門楣上方的一塊匾額,上麵寫有“嶽陽樓”三個蒼勁有力的金色大字,它是我國當代大書法家,當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於1961年題寫,大門兩旁簷柱上醒目地刻著一副對聯:“四麵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而此聯就是清代高陵人陳大綱所撰,黃亮時書寫。

  陳大綱,字福臣,高陵郭下裏(今鹿苑鎮)人,嘉慶十六年(1811)進士,曆任湖南桑植、湘陰馬陵知縣,他的文才在當時是很出眾的。上麵這副楹聯就是其任巴陵縣令時所題。由於年深日久,多有剝落。巡撫胡林異看到後,予以重加修飾,並題寫了跋語。高度評價了陳大綱居官清正,愛民如子,有範仲淹先憂後樂之心,其德才不止縣令。

  後人每當提及陳大綱“四麵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在心頭”時,常常和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相提並論,稱為姊妹作。

  “四麵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美輪美奐,但由於他做官異域他鄉,至今縣人對陳大綱及其妙作知之甚微。近來,一些地方人士在議論到這副對聯時,企盼能將這副對聯鐫刻在縣內的醒目處,因為這副對聯在今天仍不失深遠的現實意義。

  民俗風情

  節日

  過節俗稱過年。從臘月三十日下午開始,村村敲鑼打鼓、燃放花炮敬請神靈(灶神、土地神、牛馬神)和祖先亡靈回家享受祭祀,正月初一天亮前,吃過早飯,合族男女向本族長輩依次拜年祝好。然後,又逐戶向該村長輩拜年祝好。小孩給大人拜年,大人要給壓歲錢。初二到初五,晚輩要去長輩親戚家拜年,其禮品多為包子和糕點。新女婿拜丈人,需是酒、肉等四色禮。初五,俗稱“破五”。天不亮,各家在院內燃放花炮,意在祛除邪惡和窮困,群眾謂之“打五窮”。初六至十四,長輩要去晚輩親戚家追節,又稱送燈籠。隨燈的禮品多為罐饃和粽子。對新婚女子還要送一對吉祥的“蓮理生子”或“麒麟送子”燈。

  元宵節在正月十五日,晚上家家吃元宵,取元寶滾滾來臨之意。城鄉到處燈火通明,鑼鼓喧天,鬧社火、耍獅子、舞龍燈、跑竹馬等民間文化娛樂活動長夜不息,家家門前院落、祖宗墓地遍插蠟燭,門口燃放花炮。

  遊百病正月十六吃過早飯,大人小孩外出遊轉,謂之“遊百病”。這天還有上三陽寺塔登高遠眺的習俗。

  補天正月二十日,縣人興吃煎餅,並在屋頂放上幾張,謂之“補天”。

  避幹(疳)在正月二十三日,舊時這天不炒菜,不熟油,古時還有封刀之俗。大人不上地,不幹家務,意在避疳。至今還流傳著“正月二十三,老驢老馬歇一天”的民諺。

  咬幹(疳)二月初二,縣有咬幹之俗,是把正月以來陰幹的饃全部吃掉。意為“疳”由此可以消失了。還要給小孩炒棋思豆(麵豆)、黃豆、爆玉米花等。認為小孩吃了這些豆顆,就不患疳積腸胃病,不長走馬疳瘡了。

  清明節清明這天,合族男子祭掃社墳,俗叫“上老墳”。上罷老墳,分戶上墳,在墳頂和墳盤四角放壓紙錢,表示後繼有人。清明前一個月,兒女要向上年清明節後去世的上輩親人掃墓,連續三年,俗稱“上新墳”。清明節時,縣人還有蕩秋千、放風箏、吃粽子的習俗。

  看麥熟當小麥變黃的時候,出嫁的女兒要帶上禮品回娘家看望父母。俗有“麥稍黃,女看娘”的說法。

  端陽節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此日,家家門旁插艾條,大人小孩佩帶蒼術香、喝雄黃酒,以祛除蟲蠱。早飯興吃粽子、甑糕。大人除給小孩七竅處塗抹雄黃酒外,還要給小孩脖子或手腕上係絲線所做的“百索”(即百家鎖),認為這樣能夠使蛇、蠍不蜇咬。

  端午節前,娘家要帶上禮品給女兒家追五月節。若是新親,禮品更講究些,一般要送衣料、鞋襪,竹簾、扇子等一些過夏東西。

  看忙罷夏收過後,出嫁女兒要拿上石子饃或飥飥饃至娘家走一趟,表示大忙後的慰問,俗叫“看忙罷”。縣人有“場裏卸簸枷,女兒回娘家”之說。

  迎女節六月六日,娘家要將出嫁女兒接回躲暑,叫“迎女節”。

  乞巧節七月七日是姑娘的節日,當晚由七個姑娘主持這一活動,先把用穀草紮成的巧姑娘坐像,高高安置在供桌上,前麵擺好供品,焚香後開始乞巧。第一場,姑娘們挨個向巧娘娘禮拜默祝後,每個人將自己事先浸泡的大麥或豆蘖芽抽出一苗,剪去頭置於水盆之中,以驗證巧拙,叫“懸針”。浮於水上者為“巧”,沉於水底者為“拙”。第二場,姑娘們又挨個默禱後,各抽一撮巧芽投入水盆中,若能浮現出一個花瓣圖形來,算是最吉祥的兆頭。第三場,姑娘們再次默禱後,輪流鑽到供桌下邊摸著穿針引線,誰能穿得上,就驗證誰心靈手巧,預示將來遇合一定會好,乞巧活動民國後期漸少,今已絕跡。

  中秋節在八月十五日,當晚月到中天時,縣人擺糖果、月餅等供品敬月,以祈求好運。現已被淡化。是日,出嫁的女兒要帶上月餅等禮品去娘家送節,此俗今依舊很濃。

  重陽節九月九日,又稱登高節。古時這天,人們離家登高,以避災難,今遇節日之時,娘家要帶牛蹄饃去女兒家追節。若是新親,一定要拿糕饃,即一種貼著大棗的四花饃,用一層厚厚的饃底托著,表示登高之意。九月,正處秋雜作物的收獲季節,農事繁忙,為不誤農時,故追節日期無定,隻要在九月份之內均可,因此,群眾俗稱“九月節”。盡管時間拉的較長,但一定得追節,縣俗有“不追九月九,親戚兩丟手”之說。

  送寒衣十月一日是給死者送寒衣的日子,故稱“鬼節”。古時,人們用餛飩祭獻祖先,並用紙做成棉衣送至祖先墳墓焚燒,以示霜露來臨,寒冬將至,送衣禦寒,免受凍餒。寒衣的棉花縣人講究用籽棉,表示子孫人丁興旺,送寒衣的時辰是在當日天將明時。故有“冬至黃昏年半夜,十月一日雞叫喚”之說。現在已變成為先一日黃昏燒送寒衣和紙錢。

  五豆臘月初五這天,人們要吃一次用豇、綠、豌、白、小豆或其他五種豆顆搭配成的五色豆煮成的甜食。豆諧音“毒”,俗傳吃了五豆甜食,可以避免蛇、蠍等毒蟲蜇咬。小孩吃了五豆飯不長水痘、天花。

  臘八臘月初八。這天早飯,吃各種糧食和蔬菜搭配成的八味臊子麵或八味粥,以慶豐收。

  民間忌諱

  曆代相沿,縣域內民間流傳著很多不成文的忌諱,有些帶有濃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禁錮人們的思想,阻礙生產的發展。隨著文化科學知識的普及和發展,一些違反科學和不健康的嫉諱,逐漸消亡,現將群眾中仍流行的忌諱予以檢錄。

  生活交往大年初一,忌別人來家借東西,謂水火不出門,認為借給別人東西是跑財,不吉利。

  祭祀

  家祭家族祭祀祖宗。在民間,大姓望族多建有祠堂。如元時,縣迎翠門東南五裏有楊文康公祠,於每年春節入廟,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祭畢,演戲、續家譜並處分本族違犯族規者。家廟一般有地、房、家什器物等公產。祭禮結束後,還要聚飲一次,此俗建國後已廢。一般家庭春節均在家設祖宗香案祭祀。清明節去祖先墓地上墳,冬至、中元節黃昏在家祭祖。此外,逢年過節各家各戶在家還要敬灶君、倉神、牛馬王神、菩薩神、財神等。農家敬土地神比較普遍,多在進家門後的牆壁上設有土地神堂,俗有“進門土地堂,家有萬石糧”之說。

  行業祀各種不同行業,為了使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興旺發達,而把與本行業有關的神話傳說或曆史人物奉為神靈,予以祭祀。商賈祭財神;食品業祭雷神;醫生、藥店祀藥王;雨傘、油簍業祀火神;木匠祭魯班;教師學生祭孔子;紡織、繅絲業祀嫘祖;釀造業祀杜康;屠宰業祭“三義”(劉、關、張);理發業祭羅祖;線鋪、染房祭“葛梅二仙”;鐵匠、小爐匠祀太上老君;船工水夫祀“平水明王”;裁縫祭軒轅;農民祀土地神等。

  公祭舊時,鹿苑鎮境內神壇、祠廟較多,祭祀活動頻繁,由縣官和社人主持公祭。

  社稷壇在接蜀門北百餘步,今鹿苑鎮草市村,每歲春秋仲月上戌日,由縣官率僚屬至壇祭祀土神穀神,為民祈報。各裏亦有社稷壇,由社人致祭。

  先農壇在迎翠門外偏東,今草市村六組,是祭農神的地方。每歲仲春亥日,主祭官及諸官俱穿朝服齊集先農壇行祭禮。

  文廟在今鎮轄區東街村,是祭先師孔子及孔子三代五王的地方。每年春秋,縣官率諸官並入學生員,在鼓樂吹奏下進行禮祭。民國時期曾改秋祭日為教師節,逢節縣長主祭,師生參加。

  關帝祠今東街村東,每歲春秋二仲及仲夏中旬三日致祭關羽(雲長)和關帝先代三公。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迎翠門外偏東,今草市村歲以春秋仲月取吉日祭風雲雷雨之神。

  城隍廟在今城隍廟巷,每歲清明節、七月望、十月朔日,主祭官率屬員穿朝服跪拜。

  後土官在距河門外偏北六七十步麵南,今教師村,是東街社人春祈秋報,祈雨禳疾之所。

  節義祠在鎮治東偏南麵。每歲春秋祭祀本地忠臣、義士、孝子和有功德者。

  東嶽廟在通遠門內偏東麵南,為北街社人所祀。

  紫清官在迎翠門外偏東,為南街社人祀紫微星。

  龍王廟在迎翠門外西側,為南街社人禱雨祭祀之所。

  義勇武安王廟在接蜀門外南麵,為西街社人祀關羽之所。

  晉文公廟在通遠門三裏麵南,今鹿苑鎮何家村,為安信社人祀重耳。

  呂文簡公祠在文廟東南麵,為地方官春、秋時祭祀呂枘。

  其次,民間還有八臘廟、三皇廟、西嶽廟、三官廟、藥王廟、牛馬王廟、娘娘廟、老爺廟、菩薩廟、桃花仙姑廟、黑虎廟等多處,是群眾春祈秋報祭祀諸神的場所。

  舊時的祭祀活動,因祠廟遭兵燹被毀或年久失修圮而淡化。建國後,祠廟多改作學校。今除祭祖外,其他祭祀已絕跡。

  婚嫁禮俗

  舊時,鎮轄居民婚俗源自古禮,遵循古製,詩禮之家講究門當戶對,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禮程序嚴格遵照納采(媒人向女方提親)、問名(向女方索取姓名和生辰八字)、納吉(男方向女方送訂婚禮物)、納征(男方向女方送嫁娶禮物)、請期(男方向女方通知結婚日期)、親迎(男方迎娶新娘)等六禮規範。一般家庭因經濟狀況而異各有刪減。允許納妾,提倡女子守節。寡婦改嫁,晚上出門,被賣者居多,自找者為少。其婚嫁禮俗各異。

  結婚婚期確定後,男方購置家具,收拾洞房,女方則備辦嫁妝,為使出嫁榮耀於人,婦方還要舉行添箱儀式,俗稱“看飯”。親友給女兒添置嫁妝,主人盛情款待親友。迎娶當日,男方親友要前來祝賀,女方親友要送女兒完婚,主要要設宴款待。然後新娘坐花轎,送親的親朋坐圍棚馬車陪行,謂之吃筵席。女兒的嫁妝也要隨車送來,以示富有。迎娶的車隊返還後,先舉行隆重的結婚儀式,拜高堂、謝親友、夫妻互拜。禮畢,新郎、新娘分別由各自的親友簇擁,搶入洞房。隨後,主人宴待親友和鄉鄰。

  行業習俗

  農業習俗

  祭神催春明時,立春的前一日,在鎮東門外後土宮(土地祠)塑芒神(後稷)、春牛像,並設祭壇於其前,縣令率僚屬,穿朝服,戴花冠,以鼓樂作先導,迎置公共場所。立春日早晨,置酒果、香表示祭壇,縣令致祭文後,率諸官以改跪拜三奠酒,酒後,執彩杖鞭打春牛,直至破碎。以此祈神靈保佑,催農人春耕。清時,立春之日,縣令率僚屬、農夫致祭於先農壇農神前,祭品為當時當地所產全部農作物品種的籽粒。祭畢,又率僚屬、農夫行耕播種,以召示人勤春早。此俗清末後漸廢。

  工匠習俗

  拜師學藝,是工匠行業的重要習俗。孩子成人後,欲求謀生手藝,需尋求師傅。征得同意後,家長偕子弟,帶重禮去行拜師儀式,徒弟向師傅跪拜,許諾之後,方確定為師徒關係。期限三五年不等。一邊潛心學藝,一邊侍候師傅,不掙工錢。三五年期滿後為出師,方能獨立承攬活路掙錢。

  小鎮街景商業習俗

  舊時,農村缺少集貿市場,商貿店鋪和販運客商全在縣城城關鎮內。為解決農民生活日用品的需求,幾乎村村都有些小商販為了謀生,擔上擔子或者推上小車帶上日用小雜貨沿村叫賣。大部分以梆聲、鈴聲、卜朗鼓聲、鑼聲、叫賣聲為信號。其叫賣聲抑揚頓挫,悅耳引人。群眾的生活日用品大多是從他們手中購置的。

  生活習俗

  飲食

  居民飲食習慣向為一日三餐。早飯一般在上午十點左右,以稀飯、饃為主,配有群眾自醃的鹹菜、酸菜或野菜。稀飯多為小米、玉米糝或大米稀飯、饃、鍋盔、花卷、玉米麵蒸糕、菜盒等。午飯一般在下午四點左右,以麵食為主,常見麵食有連鍋麵、兩米麵、粘麵、卜刀麵、搓麵、扯麵、油潑麵、清湯麵、臊子麵、蒸鹵麵、攪團、耳子和水餃等。為調劑口味,也吃大米蒸飯,伴以饃、蔬菜。晚飯一般在傍晚,俗稱“喝湯”,主要食饃,佐以蔬菜,飲白開水或茶水。縣境渭河以南的耿鎮地區,晚飯有喝稀飯的習慣。

  平時家庭來客人或過節日,中午飯一般多改變花樣,配兩熱兩涼的四盤菜,饃有油餅、菜包子、煎餅等。逢婚喪喜慶或過大年待客人,一般家庭均設宴席,宴席有葷席和素席之分,視家庭經濟情況而為。富人家待客,一般先喝茶,再吃酒,後吃飯。喝茶:四盤油炸中間放一盤點心,俗稱“五大盤”,邊吃邊飲茶水。也有七盤,俗稱“七星劍”;九盤,俗稱“九枝梅”;十三盤,俗稱“十三花”。種類除油炸果外,還有水果、糕點、糖果、瓜子、花生等。吃酒:舊時吃酒先上八個小水菜,然後再上下酒菜。多為蓮菜頭、丸子尾。講究八道吃、十道吃、十二道吃不等。中等家庭多以蒸碗菜為主,兼有炒菜。講究五碗(白片、肘子、酥肉、雜燴、丸子)四盤子(四種炒菜)。主食為小饅頭(俗稱花饃)。

  服飾

  明代,男子穿短衣,束發於頂,頭裹巾子,婦女發髻多垂於腦後。清朝,男子著長衫,套馬褂,穿套褲。剃頭梳辮垂於腦後。戴瓜皮帽、氈帽、風帽等。女子穿旗袍,罩馬甲,梳如意頭、一字頭、大拉翅頭等。漢族婦女上衣穿大襟、琵琶襟等,老年興紮褲腳。出外走親時穿鳳尾裙或百摺彩裙。少女發式梳單辮或雙辮,中年婦女多梳長髻,戴首飾,老年人腦後梳發髻。

  辛亥革命後,長袍短褂漸被上下兩截裝取代。先為寬、大、短,後興窄、緊、長,俗稱“掃腳麵”。服式因職業不同而別,公職人員始穿中山裝;商人穿長袍戴瓜皮帽;教師、郎中和有文化的人穿長袍戴帽;學生穿製服戴熨頭帽;農民穿大襟或對門襟襖衫,疊腰褲,係布腰帶,足穿手工縫製的土布鞋襪,頭戴軟瓜皮布帽或方巾包頭,富戶之家婦女有穿旗袍者。綢綾、呢絨、裘皮等貴重衣料多為官紳、富商所享有,尋常百姓多為靛染土布,小康人家有機織布的,俗稱“洋布”。顏色多為灰、藍、白、黑色。男孩腦門留發,帶裹肚、長命鎖、手鐲等;少女留長發,垂單辮於腦後,辮根辮梢用紅頭繩結紮。有文化的女子有留齊耳短發者,出嫁女一般將長發梳成荊釵頭,俗稱“馬鞍頭”、“泡泡頭”、“麻花頭”、“罐罐頭”等。有錢人家婦女戴手鐲、耳環等首飾,頭發別簪子、插簽子,少婦戴珠花。一般老年婦女留發髻罩網絡(俗稱絡絡)。

  居住

  一般家庭喜歡南北坐落,二九抬丈(即傳統木工計量單位,兩個九尺,一個一丈)的莊基,建土木結構的磚瓦形式多為單麵三間廈房或對峙麵六間廂廈。

  民間藝術

  鹿苑鎮民間藝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受秦漢唐皇家文化的影響,粗獷豪放通俗,俗中但見高雅,由於深厚的群眾基礎,時至今日廣泛流傳,形成了具有高陵特色的地方傳統文化。

  社火灶火有芯子、獅子、龍燈、竹馬、旱船、舞流星、大頭舞、秧歌等多種形式。舊時多在廟會、春節、元宵節單獨或聯袂表演,自娛自樂。自古到今,社火場麵壯觀,前邊有彩旗儀仗,社火牌匾,後有鑼鼓家夥。著名的有張家村的鑼鼓、春城堡的獅子、田家村的高蹺等。

  剪紙剪紙藝術源遠流長,遍及全鎮。舊時,每逢喜慶節日,農村婦女多以剪紙來裝飾房間。有窗花、炕幃花、頂棚花等類,以窗花最為普遍,分熏剪、染剪、套剪等種,以熏剪最為常見。剪紙題材廣泛,有木石魚蟲、飛禽走獸、各類花卉、戲劇人物等。家庭院落多剪喜、福、壽、祿等大字;炕幃多剪花卉圖案;窗花多剪鳥草蟲;頂棚中間常剪《龍鳳呈祥》、《鳳凰戲牡丹》等大圓花,四角剪雲朵圖案相對,還有《八仙過海》、《十二生肖》等作品。

  刺繡刺繡普遍流傳於民間,常見於枕頭、鞋子、圍裙、信插、門簾、兒童衣帽等。花樣有《鳳凰戲牡丹》、《獅子滾繡球》、《金魚擺蓮花》、《鴛鴦戲水》、《青鬆白鶴》、《臘月紅梅》、《梅菊竹蘭》等40餘種。針法有長針繡、拉絲繡、反底繡等19種之多。

  麵花麵花是民間用麵食做成的一種工藝禮饃。高陵在曆史上一直盛產小麥,年深日久,一些民間巧婦將這一工藝水平不斷提高,以至形成了流傳至今的傳統工藝品。

  麵花的製作通常用上等小麥麵粉攪和,一種是將圖案直接做在禮饃上,一種是在做禮饃前,先將各種圖案單獨做出來,分別用蒸籠蒸熟,然後用小竹簽插上去。圖案有蓮花、小動物、小鳥、蟲類等,不同圖案,塗以不同的顏色。

  帶有麵花的禮饃,並不是逢節走親必送,通常是比較隆重的節俗如孩子滿月,婚、喪等走親戚時才帶上這種禮饃。主人家往往把所有帶來的這些禮饃放在院子裏供人觀賞,旁觀者免不了對那些佳品大加讚賞一番。

  雕刻

  磚雕多見於大戶人家門樓、上房山牆、屋脊上。用青磚磨製成花鳥,吉祥動物或幾何圖案,以此用來進行裝飾。它給人一種幽雅、富麗堂皇的感覺,也有給長輩在造墓時,用雕磚裝飾墓門。這些磚雕從格局和檔次上也能反映出主人的身份。

  石雕曆史上石雕主要有石獅、石門墩、石槽、拴馬樁等。石獅多置於前門兩旁,拴馬樁也多見於門外拴騾馬的固定場所。飲馬槽外圍刻有各種圖案,拴馬樁的雕飾部分主要在頂部,縣內常見的有猴子、狗、胡人牽馬狀等。

  宗教信仰

  道教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明時,縣職官中設道會司一人,管理道教活動,見之史載的場所有:

  又玄觀在城隍廟巷中南麵,明正統元年(1436),由道士鍾子鳴所建。

  道院在城東門外後土宮東道院(今教師村附近),由道人張道隆掌管香火。

  紫清宮在城南門外偏東,由南街社人所建,修建年代不詳。

  昭慧宮原址在西街興國寺之左,稱二郎廟。明萬曆九年(1581)改建於東察院左前邊,稱二聖宮。

  三官廟在鎮西門外,建築年代不詳。據清雍正《高陵縣誌》載,清時住道人楊碧天,涇陽縣人。楊少時雲遊四方,經名道點化,學得醫術後寓居三官廟。凡學士大夫有病求醫者,以調攝之法治療,無不痊愈。亦能煉製藥丹,耄耋之年,童顏鶴發,80餘歲卒。

  基督教

  基督教又稱耶穌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唐初傳入中國,清代傳入高陵縣。

  基督教派別較多,縣境內有英屬浸禮會和靈恩派。清光緒二十年(1894),英屬浸禮會牧師敦崇禮來高陵傳教,發展教徒。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英籍牧師邵滌源與三原教徒孫觀海、馮文泉等來高陵,租賃縣城鹿苑鎮東街民房為聚會場所,禮拜日演講教義,發展教徒。清末,聚會點移至正街北段,時有教徒約5000餘人。民國十二年(1928),又將教會移到鹽店街,時有基督教教徒73人,其中男42人,女31人。三十六年(1947),教會又遷至南門路東。1995年遷至古城村。1949年,有教徒205人。教會經費來源,早期由英國差會供給,後由教徒捐助。民國三十五年(1946),靈恩派由經涇陽縣永樂店傳入本縣涇渭鎮,三十六年(1947),基督教靈恩派馬家灣新莊支會成立,並修建新莊禮拜堂一座。教會費用靠教徒捐款。

  城關教堂民國三十六年(1947),由李蔭生、李夢庚、李效膺、田德言、王道生等人發起募捐,購買縣城南門裏路東民屋大房三間作教堂。

  基督教的主要活動: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敦崇禮去北京參與“辛醜條約”文稿的起草工作,後又積極進行破壞辛亥革命的宣傳活動。民國十年(1921),由李蔭生長老主持,聘張學向、張雅各等人為教師,郭家巷辦教會普通小學堂一所,收教徒子女40餘名。教會學校除開設民國時期規定的課程外,另外加“早禱”和“宗教課”。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愛國教牧人員成立了由朱晨聲牧師為總隊長的“基督教負傷將士服務協會西北區總隊”,高陵教會李效膺牧師隨隊赴山西、河南戰區救死扶傷。三十六年(1947),城關教堂設福康診療所。

  今日鹿苑

  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縣域經濟的持續發展,鹿苑鎮各項事業均呈快速發展態勢。進入本世紀,縣委、縣人民政府提出涇河工業園帶動戰略、農業產業化經營戰略和城鎮化建設戰略。該鎮以全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以農民增收為主體,進一步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了城鄉一體化步伐,實現了鎮域經濟新的跨越。將城中村建設納入縣城建設規劃,沿街居民住宅進行了徹底改造,昔日的北城壕建成了園林式廣場,東街村投資260萬餘元建成了大型蔬菜批發市場。產業結構調整成效喜人,第三產業發展迅猛,精神文明建設蒸蒸日上。2005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7.5億元,財稅收入24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264元。鎮政府被西安市委、市政府評為“市級文明單位”。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