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熳庵古鎮

  張寶林

  戶縣祖庵鎮,是周、戶兩縣之間一大古鎮。其曆史悠久,風貌古樸,民風淳正,名家輩出,多有軼事。

  古鎮曆史與祖庵鎮名的由來

  古鎮曆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曾是夏王啟伐有扈氏“大戰於甘”的地方。古鎮坐落於甘水中上遊。上古時稱“甘野”。據文獻記載:夏禹死後,其子啟繼王位。這種廢“禪位”而父傳子的王位繼承方式,引起了爭奪王位的激烈鬥爭。同姓邦國有扈氏起兵反對。公元前2086年,夏王啟率領軍隊沿雒(洛)陽西大道西進,越崤山,濱黃河,經桃林,過華山北麓抵達有扈氏國,雙方大戰於甘。有扈氏敗,淪為“牧豎”(即放牧奴隸)。又《尚書甘誓》雲:“甘,地名,有扈氏國之南郊也。啟與有扈大戰於甘之野。”《周至縣誌》“甘野圖”注:“甘在戶縣西南。而戶即古扈。”《夏書》大戰於甘即此,“甘野在縣東50裏,即古有扈氏國之南郊。夏啟立,有扈不服,大戰於甘,召六鄉、作甘誓。今邑中甘穀水出處,曰甘河,即其地。”甘峪口望仙坪古有夏王廟。古鎮商代為郝國。郝國係商之諸侯國。據《陝西地理沿革》記載:“商帝乙之弟期封於郝,即今之祖庵鎮轄之郝村。”今郝村存有一古石樁,刻有“古郝國”字樣。又有廟碑記載:“今之郝村即古號為郝國是也。”晉、唐年間,古鎮歸戶縣管轄;宋大觀元年(1107)設置終南縣,轄於終南縣;元至元八年(1271)撤銷終南縣建置,劃歸周至縣轄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1958年,周、戶兩縣以白馬河劃界,古鎮重歸戶縣管轄。

  古鎮於宋代便形成大的村落。因劉蔣兩姓居多,故叫劉蔣村。宋、金時期,此地屬宋、金、元反複爭奪的地區。其間,雖戰亂頻仍,但因有東西甘河之水利,農業、手工業發展較快,形成集市貿易,故改劉蔣村為雙溪鎮。金正隆年間,鹹陽人王重陽來此,築穴建庵修道,創立全真教。後全真教得到金、元朝廷的認可與支持而大興。王重陽被尊為祖師,其弟子馬丹陽、丘處機於此重建祖師之庵(亦稱“祖庭”、“祖堂”),四方稱為祖庵。雙溪鎮亦因之改稱祖庵鎮,迄今已有800餘年。

  建國後1957年,農業合作化期間,古鎮四街與黃堡等三個鄰村組建了祖興社。公社化後,四街分為四個大隊;1977年在“農業學大寨”運動中又合為一個行政村祖庵村,於2000年按東、南、西、北街又分為四個村。

  改革開放以來,古鎮麵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四街以沿戶祖路靠近重陽宮的北街發展較快。

  古鎮風貌

  人類文明的產生與發展,首先依賴於自然環境。祖庵古鎮處關中腹地偏南的甘水之畔。南依終南(山),北臨渭水,西望周至,東接縣城,沃野良田,山環水繞。遠望南山如黛,峰巒屏障;甘水出峪,自東南逶迤而來,於鎮南三裏處的“前渠”分流,一支向西繞鎮北去,稱西甘河;一支向北穿鎮而過,稱東甘河。兩支流又於鎮北五六裏處合流折向東北入澇河,匯歸渭水。古鎮處形似桑葉的這方土地之中,被二水環抱,實為風水寶地。元棲雲真人王誌瑾自汴京來重陽宮,見其山水形勝,遂開渠引澇水,環抱其宮。謂曰“雙龍盤護,真萬世之福田也”。民國十年(1921)劉昆玉編著《廣兩曲誌》對周至東南區八所(即祖庵、蔣村、甘河一帶)評述:“考茲區形勢,甘水翼之。北有射熊館,守住水口,為大羅星;中有淳風嶺;東趨回結大環城;是以郝村分封;五帝肇基,重陽建宮,三輔巨觀。加以九峰巒峙,六耳泉澄,青鬆林密,五行薈萃,一氣聯結;此代生賢哲,間有飛仙,所由來也……今雖地脈暫歇,然積久必發,地理宜然。”東甘河於1957年冬,周至整修甘河時截掉。1976年冬,戶縣實施園田化將甘河裁彎取直,河道東移,貼鎮西側而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千萬年來,甘水滋養了一代又一代古鎮人。

  古鎮分南北東西四堡。清代至民國年間,四堡各有城牆,且相互聯結。在連城牆之內,形成一個中心,稱為街,又分東南西北四街,鳥瞰遠望,古鎮呈十字花形狀。自上個世紀50年代以來,各堡城牆先後拆毀,街堡相通後,四堡名稱漸失,多稱祖庵四街。

  古鎮南高北低,土質鬆散,且多水,到處泉湧溪流。有“南街透沙水,北街夜潮地”之說。南街城西南角外有一“涼水泉”,湧流而出,川流不息,不知源頭深遠幾何。繞鎮西與另一溪流匯合,向北流經筠溪道院西入甘水。三伏暑天,勞作的人們熱渴難耐時,便急奔水泉,飲之,清爽甘甜如露。暗泉中,有青、白蟬一對,遇雨天或月夜常於泉口嬉戲。該泉於甘河改直後枯竭。

  20世紀50年代以前,古鎮西門外有“三義廟”;南門外有“藥王廟”、“魁星閣”,街中有“關帝廟”;東門外有菩薩廟(又稱高廟),北門外有“重陽宮”,以重陽宮最負盛名。重陽宮乃“天下祖庭”、“全真聖地”,宮殿巍巍,碑石亭立;千年銀杏樹,挺拔蒼鬱;甘水盤護,竹林環繞,為古鎮增色。鎮中城隍廟供奉著祖庵八所總城隍。廟門前聳立著鐵旗杆,一對石獅雄踞兩旁。民國年間,祖庵區公所曾駐廟內。建國後,祖庵糧站、派出所、法庭曾先後作為駐所。清、民國時期,因古鎮所在地東南區距周至縣城較遠,縣府曾在此設置派出機構,俗稱“二衙”。古鎮南街以王姓為主,在街中建有王家祠堂。西街以李、趙、徐三姓為主,西門外建有李家祠堂。

  古鎮居民,以農為主。因居於集鎮,在工副業方麵又各有特點。南街以種菜為主,肩挑車推販賣蔬菜;東街做小生意者居多;西街多殷實戶;北街靠近重陽宮,又曾是“民團”駐地,因之,流傳說:“有錘(打架)甭在南街打,有錢甭在西街使,有勢甭在北街逞,有奸甭在東街耍”的民謠,形象地勾勒了古鎮四街的民風特點。

  古鎮人口在劉蔣村時已逾千口。到元代重陽宮鼎盛時,僅重陽宮住道士近萬,古鎮人口逾萬。到建國前夕,有居民兩千餘口。近幾年,發展到約八千之眾。

  宋代古鎮便形成集市,是山貨與方圓幾十裏農副產品交易集散之地。鎮中商鋪櫛比。清末民初,便有晉商數家落腳。南街有“公順源”鐵瓷鋪、“仁合全”雜貨鋪、“祥勝魁”京貨鋪;東街有“崇德昌”、“人本生”中藥鋪;北街有“義順沅”鐵瓷鋪。逢雙集日,四路八方趕集人群,川流不息。糧市、柴市、菜市、肉市,一街兩行,交易繁忙;大、小店鋪生意興隆。東甘河穿鎮而過,石條砌成的百年東橋(此橋於1976年祖庵公社建造紙廠時拆毀),臨街跨水,橋下涓涓流水,橋上市井繁榮,日上市人盈萬。成為趣談的是在民國年間,南堡北城樓東側長著兩棵高大的古柏,一對老鷹築巢棲居於上,逢集日,俯視著趕集回歸的人們,發現提著肉、麻花等食品的人便俯衝而下,抓走食物,有時還抓傷人。久之,趕集者便把食品等包裹得嚴嚴實實,以防獵取。

  古鎮雖於20世紀50年代末劃歸戶縣,但其婚喪嫁娶等風俗習慣,仍保留著周至東南鄉諸多特征。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人們觀念的變化,傳統的風俗習慣也在不斷的變化之中。

  古鎮軼事

  古鎮千年滄桑,留下諸多軼事。

  (一)古鎮與重陽宮

  重陽宮,建在古鎮北門外。全真道創立人王重陽選擇這塊風水寶地,成就了全真道教事業,贏來恢弘的重陽宮;從祖師之庵發展為重陽宮又使古鎮更名為祖庵鎮並獲得“全真聖地”、“天下祖庭”之盛譽與幾度輝煌。

  重陽萬壽宮之圖

  重陽宮,自王重陽於金大定三年(1163)棄南時(今城道官)“活死人墓”遷劉蔣村(今祖庵鎮)結茅庵傳道始,經大定十一年(1171)重陽弟子馬丹陽、丘處機等祖庵(亦謂之“祖庵”、“祖堂”)弘道,到承安二年(1197)呂道安、畢知常興建祖庵,朝廷敕名“靈虛觀”,是為全真道最早的一處正規道觀。1236年,改靈虛觀為重陽萬壽宮。從“庵”到“觀”到“宮”贏來重陽宮的鼎盛時期。1251年,重陽宮增修筠溪道院、遇仙宮等建築。此時的重陽宮已成為規模宏大的建築群。殿堂樓閣多達5000餘間,東至東甘河,西至西甘河,南抵終南,北近渭水,住道士近萬名。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重陽宮奉敕,更名為“敕賜大重陽萬壽宮”。

  以祖庵重陽宮為中心,周邊宮觀群落興起。在重陽宮興建後,樓觀和上清宮也相繼修複。據文獻記載:當時於祖庵重陽宮周圍興建的宮觀有:祖庵北三裏的“重陽成道宮”;北距12裏的甘河遇仙宮;東南距三裏的菜村(今祖庵鎮轄)遇仙觀;南距10裏的甘峪望仙坪集仙觀;東距五裏的梁莊(今祖庵鎮轄)棲雲觀;東南距六裏四馬村(今白廟鄉)清陽宮;東南距12裏傅村窯長春觀、二裏養老宮;西北六裏“慶貞庵”(今之大小庵村)等道教宮、觀、庵群落。

  明、清時期,全真教逐漸失勢,重陽宮亦由盛而衰。正如明正統十年(1445)所立《重陽宮主持候園方重修祖庵碑》所記:“祖庭中更多故,廢興相仍,昔之堅固壯麗者未免為風雨所淩,傾圮不振。”並記述了自永樂至正統年間對重陽宮的修葺事宜。

  到清代,經明末清初之戰亂“垣墉崩塌,殿宇傾頹,野居而露處”。於乾隆年間,“鎮堡土庶而修葺之”。同治年間,又進行過一次小的修葺。

  到建國前夕,僅存老君殿、靈宮殿、祖師殿三座建築。建國後,重陽宮得到了保護與修複。1956年,“祖庵石刻”被列入陝西省名勝古跡重點保護單位;1962年,省政府撥專款集中豎立碑石,建成“祖庵碑林”;1979年,征用祖庵北街土地3.14畝,修建圍牆;1980年,成立重陽宮文物管理所(後交道教協會管理);1983年,重修祖師殿、靈宮殿;1987年,彩繪重陽宮山門。2001年,祖庵重陽宮碑林被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成為關中的旅遊景點之一。

  具有近千年曆史的重陽宮,在古鎮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和傳聞軼事。

  一、王重陽及其弟子在祖庵的道教活動

  重陽祖師之圖古鎮是王重陽創建“全真教”的起根發苗與其遺蛻歸葬之地。

  祖師王重陽,原名德威,字世雄。出俗入道後更名吉吉,字知明,號重陽子。鹹陽大魏村人。其家業豐厚,自幼崇文尚武,文武兩長。因當時關中淪於金人統治之下,仕途無望,遂產生憤世嫉俗的思想,整日縱酒泄憤,行為瘋狂,對社會現實以消極反抗。切如《全真教祖碑》以曲筆感慨地寫道:“幼之發秀,長而不群,工於談笑,妙於斯文,又善騎射,健勇絕倫,以文非時,複意於武,勘定禍亂,誌欲斯舉,文武二進,天不與我。”久之,憤然離俗入道以求“全真”,立教布道以求濟世。

  1.甘河橋遇仙悟道

  金正隆四年(1159)重陽48歲,傳說此年六月十五日,王重陽在終南甘河鎮橋頭酒肆首遇二仙道,(“八仙”中之漢鍾離與呂洞賓)與之皆出世語,並授以口訣,飄然而逝。自此,其悟道出家。今甘河鄉甘河村“遇仙橋”仍在。

  2.南時村修煉得道

  甘河橋遇仙的第二年,即金大定元年(1161)王重陽擇古鎮東北三裏之南時村(今祖庵鎮轄之成道宮),自鑿一墓穴,深丈餘,築塚數尺,內設“王害風靈位”,自曰“活死人墓”。其獨居穴中,修煉三年。他離絕塵世,感悟“活中得死”與“死中求活”。這種“活”,不是主要靠五穀等物質生活,而是修真養性,煉丹服藥,修煉而成道家的內、外丹。“存神養浩全真性”(王重陽詩句)是全真教丹法的要領。其主要在於練內功“全真性”來延長壽命,獲得特異功能,即成道。他在“活死人墓”中自埋“四假”,苦修苦煉了三年成道(即所謂神仙)。他又在墓穴四角各植海棠一株,意在使四海教風為一家耳。他的這個遠大理想,雖然沒有自己親眼看著實現,但經他的高徒馬丹陽、丘處機等的努力,使全真教成為中國道教的一個獨立派係,吸引了眾多的士大夫和民眾,在北方風靡近一個世紀;也贏來極其輝煌的重陽宮。

  3.劉蔣村結庵傳道

  王重陽在“活死人墓”修煉成道後,於金大定三年(1163),填了墓坑,遷居劉蔣村(即改名後之祖庵鎮),結茅而居。在居劉蔣期間,四處奔走,廣交朋友,勸道傳教。被周邊民眾視為高人。時有秦州甘泉(今陝西甘泉縣)人和玉蟾(名德瑾),京兆終南(今周至終南鎮)人李靈陽等慕名於大定三年來劉蔣,與重陽同庵而居,早出晚歸,傳播教義。後又有乾州禮泉人史處厚,自幼慕道,前來結盟,遂受允納,訓號洞陽子;京兆櫟陽(今臨潼縣)人嚴處常投劉蔣拜重陽為師。他們誌同道合,辛苦奔忙,在重陽的指點下,自修以全“真性”,外修以全“真行”,廣傳教義,在關中地區交往了許多人,在社會上頗有影響,初步奠定了“全真教”的根基。

  4.羽化歸途,歸葬祖庭

  王重陽為實現其“使四海教風為一家”的遠大理想,決定前往山東蓬萊收徒立教。於是於金大定七年(1167)四月,自焚其庵,人們不解其故,他笑而答曰:“三年之後,別有人修。”四月二十六日,他辭別了和玉蟾、嚴處常等,又告別劉蔣村眾鄉親,途經鹹陽,與家人話別後,開始了長途跋涉前往山東的傳教收徒活動。重陽離開劉蔣後,和玉蟾、李靈陽等遨遊終南,繼續傳教,而全真教的創立與發展遂東移矣。

  王重陽在山東半島寧海等地,宣傳教義,創建教團,發展道徒,發現培養道會骨幹“全真七子”,並在馬丹陽為其安排的住宅題額“全真庵”。由此,全真教正式創立。

  金大定十年(1170),王重陽攜弟子馬丹陽、丘處機等“四真”,從山東掖縣啟程西歸,途徑汴京(今河南開封)羽化。臨終時曰:“丹陽已得道,長春已知道,吾無慮也。”又囑丹陽:“可赴終南劉蔣之故居。”言畢而逝,享年58歲。第二年,丹陽等在劉蔣村結庵,為其師製葬所,於大定十二年,率眾赴汴梁遷重陽遺蛻歸葬故居。守墓三年後,丹陽構築一廣庭,書額曰:“祖庭心死”,以表其承師弘道之誌。

  5.丹陽祖庵弘道

  丹陽在祖庵環居期間,足跡遍及周、戶及關中、隴西等地,傳道收徒。許多官僚士庶,誠心向道者從四麵八方慕名而來祖庵。拜丹陽為師,皈依祖庭。不少人經過丹陽傳授道妙,長期修持,成為全真教的中堅力量。如後來的重陽宮主持,一代宗師呂道安、畢知常等皆是丹陽弟子。全真教的興起,實乃重陽創立之,丹陽恢弘之,長春光大之,一代又一代宗師承繼之,他們在古鎮這個地方,為全真道教的創立與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做出了貢獻。

  二、祖庵重陽宮碑林

  重陽宮原有石碑分布示意圖

  被列入國家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的“祖庵碑林”,是民族之瑰寶。很久以來,祖庵民間流傳著重陽宮有72個蛟龍碑。為啥這些碑石到處有,是因為碑石會走,當馱碑子的神龜眼紅了,就會馱著碑子走。其實,興盛時期的重陽宮範圍很大,加之周圍屬重陽宮管轄的宮、觀的石碑,更顯其分布範圍之大。根據“石碑分布示意圖”,原所立碑石均有一定的位置。到建國初,重陽宮碑石散置於近十裏範圍內的田間、墳頭、宮、觀遺址,遭風雨侵蝕與人為破壞,麵臨滅失的境遇。引起了宗教界與政府的關注與重視,1956年,“祖庵石刻”列為陝西省名勝古跡重點保護單位;1962年,省政府撥專款,集中碑石,立於原玉皇殿舊址;1973年建碑房11間,建成祖庵重陽宮碑林。1986年11月,遷移位於馬村的清陽宮、元馬店,位於奉仙堡村南的“仙蛻園”、祖庵鎮等地的石刻17件,集中重陽宮保護;1991年,於碑林前,建成東西石刻廊房12間。碑廳現保存石碑31通,其中有金、元代蒙古文對照碑石五通。這些碑石具有元代石碑形體高大,氣勢雄偉,龍首龜座,形象逼真的顯著特征。若按民間流傳的“七十二通蛟龍碑”,尚有差數,推想可能是已被損毀或尚未發現。像這樣大量集中保存元代碑石文字在國內實屬罕見。

  祖庵重陽宮碑林,現共保存碑石48通(件)(其中碑廳聳立巨碑31通),共刻文33篇,詩詞6組(首),畫像二幅、題字兩幀、圖一麵。這些金石文字具有極高的曆史文獻價值。包括社會學、曆史學、宗教學、語言文字與書法藝術、養生與人體科學諸多方麵。

  通過碑石記載的文字,可以窺見金、元社會的民族矛盾與階級關係;道教淵源與全真教的創立、發展;全真教與金、元統治者的相互關係,記錄了重陽宮興衰的曆史。

  重陽宮碑林碑林現存有五通元代聖旨碑,為蒙漢文對照合刻。是元世祖時期,以藏文字母為基礎,創造的“八思巴”蒙文,是研究語言文字的重要資料。碑石文墨又多出於名家手筆。《孫真人道行碑》、《大元敕藏禦服碑》皆為元代大書法家趙孟兆頁手跡。如《無夢令》、《全真教祖碑》、《馬真人道行碑》等,則為王重陽、尹誌平、李道謙等高道之墨寶,均具有極高的書法藝術價值。

  有些碑石記載了關於全真教修煉的法旨、要訣和特異功能,可資養生、氣功修煉以借鑒和人體科學研究者參考。如《十萬重陽萬壽宮記》等碑文中,對作為修煉的指導原則,從“有為之極”到“無為之極”、“以識心見性為宗,損己利物為行”,實現“物我兩忘”、“天人合一”。《馬真人道行碑》中記述之修煉要旨和方法雲:“夫道以無心為體、忘言為用、柔弱為本、清靜為基、節飲食、絕思慮、靜坐以調息,安寢以養氣。心不弛則性定,形不勞則精全,神不憂則丹結,然後滅情了虛,寧神於極,不出戶庭於妙道得矣。”如《無夢令》勸誡人們:收精藏神,靜心養氣,運用氣功,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肉體和精神就會返老還童而延年益壽。這些記述對今人養生健體仍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

  三、祖庵地區有關重陽宮的傳說與史實

  古鎮有關重陽宮的傳說與實物印記,加之參考典籍文獻記載,便能夠比較客觀反映重陽宮的曆史。

  1.“千年銀杏村”。在“祖師殿”舊址旁,重陽墓西南側約10米處長著一棵古銀杏樹,人稱“千年銀杏樹”,相傳植於金世宗大定年間,距今已有七百多年。這株銀杏樹,在當地人們的心目中是重陽宮的標誌,也是其興衰的見證。古樹胸圍丈六尺,高約10丈,冠幅畝餘,蒼老遒勁。樹身空心處曾生長出一株柏樹,故人們又稱“千年銀抱柏”。後來,柏樹枯死。近幾年來,這株古樹新枝葉茂,開花結果。

  2.“鳳凰單展翅”。重陽宮原山門前,曾長著一根柏樹,形似鳳凰,卻展開一個翅膀。每當旭日升起,紅霞抹天,和風徐來,似淩空欲飛。故人們雅稱其“鳳凰單展翅”。筆者曾為重陽宮撰聯曰:“雙龍拱祖庭,彎弓射雕英雄譜;丹鳳朝重陽,鐵筆金石道德經”,亦與此樹有關。此樹建國初尚在,後被砍伐。

  3.“三十一麵鍋”。古鎮民間留傳重陽宮有“三十一麵鍋”。史實是在重陽宮興盛時,道事、興建等公眾活動頻繁,道俗人眾,為解決做飯之難,用三個大石架起一口大鍋,燒粥做飯,一次可供數百人食用,人們稱其“萬人鍋”,趣稱“三十一麵鍋”。後重陽宮漸衰,此鍋閑置在銀杏樹東邊,建國後1952年被砸毀。

  4.“一口不敢懸撞的鐵鍾”。民間傳說重陽宮鑄鍾,一道士在附近村子化緣來到一戶人家,那家施主懷裏抱著孩子說:“要鐵沒鐵,要錢沒錢,你願意要就把這娃舍給你吧。”那道士聞言扭頭走了。鑄鍾時,有一豁口,複鑄幾次,總不能全。主事追究原因,那位道士說了有個施主舍娃的事,主持者讓人去索取了該童的一件衣衫化入鐵水,孩童夭折,鍾方鑄成。後將該鍾置於鍾樓,懸而撞擊,在悠長的鍾聲裏,隱約有孩童啼泣曰:“狠心的娘,狠心的爹,你把孩兒化了鐵。”其聲音蒼涼而悲慘,不堪卒聽。故此種閑置院落,很少鳴撞。這個故事雖為民間傳說,而實有其鍾,據《戶縣文物誌》記載:此鍾於元順帝時為重陽宮鑄造,置於通明閣東南高台上。1952年與“萬人鍋”同被砸毀。

  5.“澇水繞宮”。古鎮民間流傳重陽宮興盛之至,澇河龍君西來,曾分澇水繞重陽宮。據重陽宮碑石記載,1279年,棲雲真人王誌謹主持開挖渠道,引澇河水經宮東、北;西折注入甘水,使沿途“連延二十餘裏,空林度落,蓮塘柳岸,蔬圃稻畦,瀟然有江鄉風景”。“上下營區凡數十區,歲時豐登,了無旱幹之患”(《棲雲真人開澇水記碑》)。這是一件“惠澤德人”,為民造福的善事。

  (二)古廟會

  古鎮一年三會。正月“上九會”、四月八“忙籠會”、八月四“忙罷會”。

  “上九會”。正月初九會起源於祭祀全真教祖師王重陽,為重陽宮廟會,俗稱“上九會”。祭祀、文娛活動從大年初一淩晨去重陽宮搶頭炷香、祭祀重陽祖師開始直到元宵節。期間主要活動有祭祀重陽祖師、鑼鼓會、燈籠會(燈市)、親戚拜年聚會等。

  大年初一,吃過臊子麵,人們便走出家門,聚集村中,敲鑼鼓,穿街過巷,邊敲邊行。一日幾出,直到“破五”。過了初五,四街鑼鼓方可出村上街。曆史上,不知何因,西、南街結盟,東、北街結盟。一方盟友如有約請,鑼鼓相互往來。待到過了初九,四村鑼鼓多在街十字聚會,有時兩家、三家,最熱鬧是四家鑼鼓會。鑼鼓聚會時,四家各有地界,不可擅越。如有越界,容易發生糾紛。民國年間,曾發生東堡與南堡在街十字因會鼓群毆傷人的事件。過了正月十五元宵節,一年一度的鑼鼓會便告一段落。

  燈會。大年初二,花燈開始上市,到初八、九燈市最為繁盛。各種花燈,一街兩行。初九又為古鎮親戚會日,晚輩為長輩拜年,長輩為晚輩送燈,大多於初九拿著年禮,提著燈籠,拜年、送燈一次進行。對出嫁女兒,第一年稱為“寧燈”,是要專行一次禮節,不能省事。兒童玩花燈,一般過了初九會,晚上街巷便出現了花燈直到元宵節。不分窮富,每家孩子都必打燈籠。到正月十六,各家孩子打著花燈,在街巷中互相碰撞火化,以表示元宵節過完了。

  “四月八會”。古鎮四月八會緣起於清嘉慶年間,西堡重修“三義廟”所立廟會。時值農村夏忙前夕,農家各戶均需購置杈把埽子等農忙稼具,故又稱“忙籠會”、“農忙會”。這期間,出嫁女兒須回娘家看望父母,稱為“看忙”,故又稱“看忙會”。因古鎮早已形成集市貿易,又逢廟會,使四月八古會逐步形成以物資交流為主要內容的盛會。會期一般五到十天,會期長、規模大、範圍廣、上市品種多,加之有大戲、馬戲等多種文娛活動,吸引方圓四五十裏的群眾趕會。如遇豐年,盛況空前。(《戶縣文史資料》13期刊有“祖庵鎮農忙古會”一篇,故本文不再贅述。)

  “八月四”古會。古鎮八月四會又稱“忙罷會”。主要是親戚聚會。至親厚友,自春節聚會後,時隔半年多,亦有聚會之意。時間選擇在夏忙已畢,秋收將至,農活不多,氣候宜人。親友聚會,話夏之豐欠,秋之期盼。自“文革”後,八月四會改為七月初五,使人們感覺會日多了些炎熱,少了些涼爽;多了些繁忙,少了些閑暇。

  (三)王氏“三賢”與“鐵麵禦史”李複聘

  大明一朝,古鎮出了好幾個有名的清官。人稱王家翰林,李家禦史。王翰林指的是“王氏三賢”之王元正;李禦史說的是李複聘。

  古鎮南街以王姓居多,乃同宗。於明代王氏一門出了父子三進士,成為古鎮一名門望族。據王氏族譜記載:其祖籍鹹寧(今西安),於元代末年為避戰亂移居祖庵鎮,至七世王傅與其子元凱、元正,皆中進士,在外為官,多有建樹,且光榮門第。王氏宗族,街中有宗祠,鎮南有祖塋。可謂根深葉茂,子孫繁盛,源遠流長。現僅在南街分為大九門、小九門,人丁逾千。

  據《縣誌》記載:王傅,字良弼,號圭峰,明成化乙末年(1475)進士,授禮部精繕司主事,冊封沈藩充副史,晉通政司左右參政;後調任四川右參政。著有《南山漫興集》、《圭峰集》。傅有三子:元凱、元正、元亨。

  王元凱,字堯卿,號終南。與二弟元正同登正德六年(1511)辛末科進士,授兵部給事中。因上疏營救主事王崇慶,冒犯朝廷被罷官下獄,死於獄中。平生著有《蟬噪集》、《南遊稿》、《天地正氣篇》等。後曾有《王廉哭五更》一出戲就是為王元凱鳴冤叫屈。

  王元正,字舜卿,號三溪、玉壘。正德二年(1517)丁卯科與弟元亨同榜中舉;正德六年與兄元凱同登進士第。授翰林院庶吉士,散官授檢討,能直言敢諫。因嘉慶初“大禮儀”事件謫戍茂州二十年,卒於任所。著有《玉堂集》、《玉壘集》、《四樂同聲集》、《禹貢節要》;修《四川總誌》、《威茂通誌》等。

  王元亨,字禹卿,號白崖,正德丁卯科舉人。會試落第,其欣然曰:“二兄事君,我當事親。”後任直隸真定府冀州知州。樹農桑、興學校,為地方人所稱道。

  王氏一門兩代三進士,已屬盛事。元凱三兄弟,仲叔為同科舉人,伯仲乃同榜進士,令世人稱奇。“三元”身後,朝廷念及其政績,特賜“王氏三賢”牌匾一麵,以示褒揚。故古鎮人稱“王氏三賢”。南街街中建有王氏三賢祠。俗稱王家祠堂,供王氏後人奉祀。20世紀60年代“文化大革命”清理階級隊伍,祠堂成為關押、審訊地、富、反、壞,“走資派”的“牛棚”。70年代中期,又成為村小一、二年級教室。80年代,古鎮四街合為一個行政村後,在祖庵小學原操場建戲樓時,祠堂被拆毀。

  王氏三賢墓,附近人稱王家墳,在鎮東南六裏處之王坊村與傅家莊之間。王氏祖塋始建於明景泰二年,其六世王璽任監察禦史,在此置地作祖塋。昔日置地頃餘,鬆柏參天,綠樹成蔭。曾留傳說南山有啥樹,王家墳就有啥樹。曾建有享堂三間,碑石八通,門前有石人、石羊、石馬、石虎。王氏先祖蓋葬於此。人民公社化後,墳地柏樹被砍一空。目前,護墳地歸南街村耕種。墳地內仍有古墓數十座與倒置的一些碑石。

  繼“王氏三賢”之後,又出了個“鐵麵禦史”李複聘。

  李複聘,古鎮西街人。字叔征,號秦麓。明嘉靖四十年(1516)辛酉科舉人,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聯捷成進士(三甲一百零二名)。任山西聞喜知縣,勤政愛民;擢廣東道禦史,懲惡揚善,一身正氣,彈劾執政,勳貴各一人。騎一頭毛驢扳到許多貪官;薦賢舉能,憑一紙奏疏薦舉一批正直有識之士,先後薦舉有望大臣10人,一時頌聲載道,皆稱“鐵麵禦史”。後為四川按察司僉事,繼又升任江西參政,因病歸故裏。後複出,治兵蘄州,不久疾卒,以身殉職。至今,周至縣城保存有他書寫的《官箴碑》以勵勤戒貪,為後人稱道。李複聘墓,位於鎮西北,墓前有石羊一對,路碑一通。“文化大革命”中,被“紅衛兵”平毀。

  (四)中共地下黨在祖庵地區領導的農民革命鬥爭

  祖庵地區“八一三”農民暴動。

  1932年8月13日,祖庵地區發生了一起農民暴動,簡稱“八一三暴動”。古鎮附近人們稱為“踏區”。

  民國21年(1932),周、戶兩縣連遭大旱,周至縣府派駐祖庵地區的催糧委員王昌福、趙定九等帶領差役,仍催糧要款。對群眾鞭打繩拴,濫施酷刑。人們憤怒地說:“委員下了鄉,雞飛狗跳牆。哭叫聲一片,家產一掃光。”在民怨日甚的情況下,中共地下黨員李希平(王過村人)秘密於祖庵附近蔣村、宮家堡、韓村、洪庵一帶串聯發動群眾,組織農民暴動。貧苦農民紛紛響應。蔣村、韓村農民李誌連、李向前等成為骨幹。8月13日夜,李希平於蔣村菩薩廟召集農民180餘人,攜帶槍支,手持梭剽、大刀,向區公所駐地祖庵鎮進發。在鎮西黃堡村宣布了進攻區公所的具體計劃與行動紀律。暴動農民袒露左臂為標誌。夜11時,暴動農民自西門入,先切斷了電話線,分兩路從前後門衝進區公所駐地祖庵鎮城隍廟,處決了苦害百姓作惡多端的區催糧委員王昌福、保安團長燕義千、副區長李廷煥等;搗毀了區公所,釋放了被關押的農民。繳獲長槍十多支,打開區公所錢櫃,分給了窮苦農民。這次暴動,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政權的氣焰,鼓舞了祖庵地區廣大群眾。

  10月,新任祖庵區長張千卿率百多民團圍攻蔣村,抓捕暴動骨幹。李希平率眾組織抵抗,民團被擊退。後暴動農民在李希平的帶領下,上了千戶村南的虎頭山。臘月初三,與周至縣長王文伯帶領的縣保安大隊與地方民團在虎頭山激戰,終因寡不敵眾,被迫撤離分散。之後,李希平在組織的安排下,組建秦北遊擊隊,在祖庵一帶繼續開展革命活動。後因奸細告密,在其王郭村家中壯烈犧牲。1976年冬,縣人民政府為李希平烈士立碑紀念。

  中共地下黨在祖庵小學的革命活動。

  民國初年,舉人宮炳南(宮家堡)於古鎮南街創辦祖庵小學(曾名雙溪小學)。1939年春,中共周至縣工委成立。8月縣工委書記張景文(建國後曾任周至縣委書記、鹹陽地委書記)到祖庵小學任教,先後在祖庵小學發展了一批黨員。9月建立了中共祖庵小學支部,書記馬德安。並將周至縣工委遷到祖庵小學,張景文與其他同誌曾在這裏從事革命活動。地下黨發行進步刊物,向師生和群眾傳播革命思想,宣傳抗日主張。1940年底,由於國民黨政府的搜捕,黨員大部分轉移,活動逐步轉入低潮。

  今日之古鎮,平常阡陌,小樓民居。秦戶路橫穿東西,重陽路貫通南北。甘水於鎮南從沙石中鑽出,緩緩北流,鎮中商店、超市及各種服務業櫛比鱗次。民營工商企業順路延伸。重陽宮山門、殿宇增修一新,節假日香火旺盛,遊人如織。鎮政府門前小廣場,樹花點點,草坪茵茵。改革開放後的古鎮,呈現一派複興繁榮的景象。

  古鎮沉積了千年曆史,也將繼續承載著新的故事。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