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炫光古鎮

  鄭義林

  龐光鎮是一個沿山古鎮,至今已有400多年曆史。

  戶縣人早年流傳“秦、龐、趙,戶、大、澇”之說,意指戶縣六古鎮(秦渡鎮、龐光鎮、趙王鎮、戶縣城、大王鎮、澇店鎮),依其曆史、規模和集貿盛況,龐光鎮當屬第二名鎮。

  龐光古鎮位於戶縣城東南約10公裏處的牛首山下,東連魚米之鄉,西有湧泉水地,北為沃土平原。這裏山清水秀,將軍山巍然挺拔,牛首山臥身翹首,山上鬆柏蔽蔭,竹林蔥翠,出山口之曲峪河像一條綠色緞帶,從南城外自西向東而北繞鎮而過,護衛著古鎮,養育著這方土地和這方土地上的百姓。

  曆史給這塊土地留下了一處處名勝古跡,留下了一個個神奇的傳說。這裏物華天寶,不僅盛產小麥、玉米、稻穀、蓮魚,還有南山土特林產,更有鮮為人知的關中生薑。這裏人傑地靈,雖為南山根,卻飛出一隻隻金鳳凰:北宋第一狀元楊礪名載史冊,湖廣按察使關籲為民稱頌,陝西省原副省長韓兆鄂功不可沒,更有“活馬王”崔滌僧“仙手佛心”。這裏曾是中國共產黨戶縣黨組織的誕生地,是當年戶縣農民運動的活動中心。

  龐光鎮,古色之鎮,綠色之鎮,紅色之鎮。

  一、曆經滄桑

  據戶縣化羊廟明景泰三年(1452)石碑銘刻,龐光鎮原為龐光村。北宋第一狀元龐光人楊礪,生於後唐時代(931),由此推考,至少在唐末五代初已有龐光村。

  據傳,龐光村原為一條東西街道,西起原五莊,東至今高力渠,遙遙十裏長街,時邑人稱為“長蛇陣”。由於村子龐大,人口眾多,前景光明,故命村名為“龐光”。

  龐光村東西一條街橫亙於南山根下,南有高冠峪、太平峪、黃柏峪、化羊峪、曲峪、潭峪、皂峪、栗峪等穀峪山口,始為山貨集散地,山柴、木料、掃帚、木炭、藥材等均在此買賣。後來,交易物資逐漸擴展有糧油、土特產、農具、黃酒、豬肉、雜貨等,有些生意人便開起了店鋪。由於龐光村距最近的秦渡鎮、甘亭鎮(縣城)亦有25裏之遠,距縣內其他古鎮更有五六十裏之遙,加之早年交通閉塞,故周邊十五六裏地之鄉民及山民都來龐光村上集,集市日益興起。明萬曆十九年(1591)前改村為鎮,成為戶縣東南唯一古鎮(明萬曆十九年戶縣草堂寺鐵鍾鑄有“龐光鎮”)。

  龐光鎮,主要以穆、楊、寧三姓人聚居於此。街南以穆姓人家為多(後有關氏家族遷此),稱穆家堡;街北以楊姓人家為多,稱楊家堡;街東往北一小巷,以寧姓人家為多(後有魏氏家族遷住),稱寧家堡。清乾隆《戶縣新誌》(1775年)“鄉村欄”載有“龐光鎮三堡”。

  龐光鎮三堡(穆、楊、寧)和鎮南化羊村三堡(化東、化中、化西)隻隔一條曲峪河,近在咫尺,這邊後門能望見那邊後窗。鄉人習稱“上三堡下三堡”,“上三堡”和“下三堡”及鎮東南李原寨史有社會聯盟(相當於今之獨聯體),鄉人統稱“龐光鎮七堡”。除七堡外,鎮西之五莊,北之新寨,東之焦將,西北之爐丹村,東北之正村、王寨,和龐光鎮相距隻三四裏地,統稱龐光地區。

  自明代以來,龐光鎮不僅是商貿集鎮,解放前後又一直是基層政權駐地。民國中後期(1934-1949),先後為化羊聯、太平鄉公所駐地。解放後至今,先後為化羊鄉、龐光管區、龐光公社、龐光鄉、龐光鎮政府駐地。

  20世紀50年代後,龐光鎮之西興起工業重鎮——餘下鎮,80年代後,之東又興起後起之秀——草堂鎮,東南有李家莊集市,加之公路交通發展,鄉人賣物購物可至遠近,龐光鎮商貿淡衰。為了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1982年,於龐光鎮之北建起龐光鎮新街。

  二、古色古香之鎮

  龐光古鎮原無城牆,卻有北門和小南門,後因附近九華山、萬花山常有成群土匪光天化日入鎮盜搶,又遭戰亂之災,鎮上人難得安寧,為防匪患,戰亂之後,始築城牆,修起東門和西門。城牆隻有六尺高,擋得住狼,擋不住盜賊,留下後患,這是後話。

  鎮內一條東西街,街南街北店鋪商號鱗次櫛比,一律活頁板門,用桐油刷得古色古香。房簷高台,皆為石條砌壘。鎮西城門外有一噴泉名曰“蓮花泉”,泉水晝夜溢湧,邑人便於街中掘渠引泉水而過,日久成河,河水清澈,淙淙作響,水草覆底,小魚遊弋,兩岸垂柳輕拂,每百步鋪石板橋一座,客商鄉人行於街中,頗有南國小鎮之景。

  古街東城門內,南有高山廟北有老爺廟,西城門內南為三義廟北為二郎廟,戲樓麵北,城隍廟麵南,乃“樓對樓,廟對廟”也。街北楊家祠堂供奉楊礪神像,楊家堡人說他們是楊礪的後代。街南關家祠堂供奉關籲神像,關家人說他們是關籲的後代。

  城隍廟鐵旗杆頂天立地

  本鎮城隍廟始建於清乾隆十四年(1750)。為衛護城邑,福庇群生,鎮上一爐客首倡興建城隍廟,並帶頭捐銀600兩,龐光七堡鄉民一致擁讚。遂由官人、土紳、商家33人奔走,共募化銀兩6萬,聘請名匠數十人,督工15人,邑人出勞,六個月告竣(見修城隍碑文)。

  城隍廟坐北麵南,東西寬27米,南北進深90米,分東西兩廊。山門(廟門)前立有鐵旗杆兩根,高16米(比本省最有名的三原城隍廟鐵旗杆還高3米)。基座高1.5米,為六角形砂岩石。旗杆呈圓錐體,自下而上嵌有三層方口形鐵旗鬥,上口大下底小,上口四角各聳三角鐵旗一麵,下底四角各係銅鈴一隻,輕風拂來,鈴聲悅耳。第一層旗鬥下掛有丈餘長鐵對聯一副,東為“天柱淩日月”,西乃“地鬥攬滄桑”。兩旗杆上端皆為青龍纏繞,頂尖東日西月,鳳凰飛天。民國九年(1920)寧夏海源大地震波及戶縣,東旗杆倒之,後經鎮城隍社籌資重修複立。西旗杆曆經風雨234載,仍烏黑不鏽。1958年大煉鋼鐵運動時,兩旗杆被拆除煉了鋼鐵。

  旗杆後兩座基石上蹲有一對鐵獅,東雄西雌,高大威武壯美,嚴護山門。山門三間,高約兩丈,門楣上刻有“城隍”二字,紅底金字,蒼勁有力。進得山門,石牌樓迎麵而立,其上布滿人物浮雕,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牌樓之後為鐵鍾一鼎,上刻“一鳴警世”。廟內主建築為城隍獻殿、正殿、寢宮,另有附屬建築15間。修城隍廟碑記(清)

  1958年,城隍廟內神像被搬倒砸毀,殿宇房舍騰空,作為太平公社倉糧處(今糧站),附近65個生產大隊公購糧盡繳此處。

  建戲樓的傳說

  相傳清末一天,龐光鎮過“八月四”古會。卻見一對年輕夫婦沿門賣唱乞討。男貌英俊如許仙,女相俏麗似白娘,男拉板胡,女彈三弦,二人對唱,唱罷《花亭》唱《斷橋》,再把《梁祝》來對唱。弦聲悅耳,嗓音動聽,每到一家門前,主人聽罷一板好戲,都高興地拿出銀兩賜之(對其他乞丐均以剩飯剩菜打發)。賣唱夫婦走到哪裏,後邊都跟著長長一幫人要聽戲。鎮上有一賭徒穆八,仗義俠膽,樂善好施,他被這戲聲琴音聽得如喝美酒,嫌不過癮,索性自己掏腰包叫人搭起臨時戲台,讓這對夫婦台上表演。二人腔美動作更美,台下一陣陣喝彩,給這天的古會添了無盡熱鬧。有好奇人打探得這對夫婦年齡,女十八,男二十四,見其人美戲美,值金值銀,一秀才遂以二人年齡讚美名曰“八百銀四百金”。一傳十,十傳百,人們都爭著要聽“八百銀四百金”的戲。古會之後,賭徒穆八索性讓“八百銀四百金”住在自己家,管吃管喝月餘,街上閑人都來聽戲。滿街人被感動,眾議:咱這大鎮大會,何不建個大戲台唱它個三天三晚。於是由穆八牽頭,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於宣統元年(1909)蓋起一座大戲樓。戲樓雄偉,雕梁畫棟,飛簷拱脊,台柱龍纏鳳繞,台麵寬闊明亮。一出《金沙灘》,“千軍萬馬”上陣,無一擁擠。戲樓建在城隍廟對麵,取意是讓城隍爺城隍婆高高興興看好戲,護衛好城邑及城邑裏的百姓。

  三、商貿一條街

  回民起義之後的龐光鎮,街道變短了,然集市貿易卻不減。二裏長的一條古街,擠滿了店鋪商號。

  古鎮有各種店鋪商號40多家,均為前店後院。以“七酒坊八架子”聞名遠近。雜貨、京貨鋪有十多家,其中清時開業的西門裏的“泰來恒”資本最為雄厚(4000元),經營規模最大,前有六間門麵房,後有兩院廈房,京廣貨、本地雜貨應有盡有,雇相公18人,馬車一輛,專事從外地進貨。此商號卻因名氣太大,招來一火化為灰燼,這是後話。三家藥鋪,以化中堡崔潤身、崔潤蘭兄弟開辦的“萬順恒”為人稱道。兄弟倆認百樣草識百種藥,常帶人進秦嶺深山采藥,采回之後精心炮製。兄崔潤身少時學中醫,熟讀“湯頭歌”,對兒科病頗有診治之方。窮人家背著孩子來看病,抓藥後付錢時,兄弟倆常一擺手:“咱自己采的藥,收啥錢呢,快回去給娃煎藥。”由於人品厚道,又會治病,藥味純正價錢低,抓藥看病者絡繹不絕。

  除商號外,還有20多家小店鋪小作坊,如糧店、饃店、裁縫店、紙花店、彈花店、車馬店、小書店,還有煙土坊、醬醋坊、榨油坊、染坊、皮坊、糖坊、茶館,另有木匠鋪、鐵匠鋪、錢鋪、當鋪、銀匠爐、掌爐等。宋老七夫婦租了街東路北一間草棚給人緔鞋,老七緔棉鞋,妻緔布鞋,夫婦心靈手巧,飛針走線,緔好的千層底鞋樣兒好看,耐穿又合腳,常為結婚的新郎新娘做新鞋,雖為小小手工活兒,養家糊口倒也不愁。朱氏的剃頭鋪隻有半間門麵,很不起眼,孰料這小小的剃頭刀卻斷送了一個劣紳的性命,這又是後話。

  民國初年,當局表麵禁煙,暗則縱容農人種鴉片,以作政府主要稅收(時稱煙銀稅),鄉民亦以此為主要經濟收入。龐光地區70%農田種植鴉片,每年夏收後新煙上市,大批渭北、山西、河南等地煙販來此收購,鎮街成了煙土交易市場,人聲喧吵,生意興隆。鎮上的幾家煙土坊專事熬製煙膏,習稱煙棒棒,一角錢一個。吸食鴉片亦不分窮富,鴉片成為走親訪友、社交往來的招待品。

  民國年間,當地一些農人還種植另一種經濟作物——藍,用其葉汁製成藍色染料,名曰藍靛或藍青。藍靛是當時鄉間唯一染料,鄉民春秋服裝自然成了“青一色”。農婦織得的粗大布都是白一色,再拿到鎮上染坊染色。染色有月白、淺藍、深藍、真青等,這些染色取決於煮染火候、時間及下料多少。一個真青色,大約需要20多天(次)反複煮染。染成後油膩不沾,汙垢不染,色澤明亮。旬子所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即由此而生。

  龐光鎮舊門麵房

  鎮上的糧店,當地人叫糧食笸籃。主要將糶糧人背來的一半袋糧食過鬥(不過稱)收下,倒入笸籃,轉手賣給買糧人,隻掙個手續費。也有鄉民在這裏以糧換糧的,如一鬥麥換得五升大米。

  寧家堡人楊振興開辦的“振茂昌”錢鋪,自製發行紙幣,麵額有100文、200文、500文三種,隻限於龐光地區流通。這種隻能流通於一個小鎮的錢鋪,省內少見。

  商貿興衰係於時局安危。龐光鎮緊靠終南山,民國前期既有山匪為患,又有官民拮抗,商家時安時恐。民國十年(1921)夏末,外地一煙販來“德祥昌”煙雜鋪購得一大車煙土,臨走時,“德祥昌”東家楊育祥囑其路途不可大意,以防匪盜。煙車行至半路,果遭一幫土匪攔劫。煙販懷疑是“德祥昌”事先設下的圈套,將楊育祥告到巡警局,局長得到好處,派警察捉住楊育祥,不分青紅皂白,剁掉其雙手,於龐光鎮遊街示眾,楊育祥被活活疼死,“德祥昌”倒閉,其他商家多日不敢開門。

  解放初,成立了國營商業——龐光供銷合作社,一部分私營商業自行關閉,一部分參加公私合營。至“文革”前夕,鎮上所有商店均為國營,還新建了醫院、銀行、稅務等機構。

  四、七酒坊八架子

  龐光鎮“七酒坊八架子”久負盛名。七家黃酒坊除釀酒賣酒備酒席外,常年於店前支起豬肉架子,自宰自賣,唯新寨人張四開的一間門麵房隻賣肉不賣酒,這樣算來,便是“七家酒坊八個肉架子”。外鄉人常玩笑:此處滿街都是殺豬翻腸的,五裏之外都聞得尿臊味,龐光鎮,“膀胱”之鎮也。雖然為戲謔,卻亦證得此鎮殺豬賣肉遠近聞名。

  唐宋以來,名人雅士遊戶縣時被戶縣黃酒所陶醉,留下了許多讚美詩句。其實,戶縣黃酒最早始於縣東南。這裏有釀酒的真米實曲。龐光鎮地處稻米之鄉,所產之糯米為釀酒之上等料。再說鎮西門外那口蓮花泉,據傳是北宋狀元楊礪幼時澆花之水,許是沾了楊狀元之祖光,泉水甘洌甜美。好水釀美酒,七家酒坊皆取此泉水釀酒。當地民間亦有釀酒之手藝和習慣,一直相傳至今。

  龐光鎮黃酒聞名戶縣,更得益於當地製作的酒曲。製作酒曲是一門學問。首先要配好料:主料小麥搗碎不去皮,輔料烏藥煮熟不生用,香料桂皮、大香、花椒等碾碎研細要去渣。將配料按比例混合加水攪拌後,倒入木模內,雙腳使勁踩踏。成型後取出,形如磚塊,外裹粗麻紙,用繩捆繞吊掛於屋內通風處,陰幹後久置多年不黴變。因此酒曲塊型大,故當地人稱大曲,用大曲釀得之酒亦稱大曲酒。

  當地製作酒曲尚有諸多講究和忌諱。如製作酒曲多是壯漢。據說,若是毛頭小夥子,新釀之酒不老辣,若是老翁,新釀之酒沒勁,婦人更不得近前,因其身上有陰氣。還說壯漢在踩踏酒曲時,腳汗越大,酒越香。此雖為謬說,但踩踏酒曲時不洗腳,卻是眼見事實。製作酒曲及釀酒亦講究時宜,一般在春秋。農曆三月所製之酒曲稱桃花曲,九月所製之酒曲稱菊花曲,因之便有了桃花酒和菊花酒。據說,男娶女嫁多用桃花酒,賀壽多用菊花酒。

  龐光鎮的血酒,更是盛名遠揚。其釀製之法是:新釀之酒醅盛入耀州瓷缸後,用瓷蓋蓋嚴,再用粗布裹三層,後用泥巴糊得嚴嚴實實。封閉越嚴,發酵越快,酒氣不易揮發。約月餘,聞得缸內酒“熟”後,將封閉之酒缸打開,放入一吊白條豬肉(10斤左右)後,再封嚴。不幾日,白條肉不見蹤影,酒色卻變紅,隔幾月再放入白條肉,如此這般。血酒均為陳年老酒,往往將缸蓋衝起溢流而出,足見其“內功”之威。有人驚歎血酒“敢吃肉”,性溫之人竟不敢飲用了。

  龐光鎮七家酒坊,“西順樓”以酒美菜香贏得賓客滿座,便請人刻上門楹:“漢三傑聞香下馬,周八士知味停車。”經營了60多年黃酒生意的“福香樓”豈能甘服,遂請文人高手撰聯:“飛鳥聞香化鳳,遊魚得味成龍。”橫批:酒力如何。酒客們果然擁至,品味其不敗之酒力。

  酒坊多為士紳富豪光顧之地。各村賀官人上任、民間請私塾教師、調解官司均進酒坊,先端盤(鴉片),後上酒,再點菜,一頓山吃海喝之後再入正題。賀總鄉約(相當於今大鄉鎮之長)常擺幾十桌,連續幾日,各村輪流恭賀,喝得大小官人醉醺醺,不知天南和地北——成也是酒,敗也是酒。也有人愁腸百結來酒坊以酒澆愁,還有鄉間窮秀才們懷才不遇,聚於酒坊“煮酒論英雄”,更有外鄉富豪人家酒癮大發,三五成群坐鐵輪大車專程來龐光鎮一醉方休。店小二若端上水酒,會惹得酒客大惱:“去去去,誰喝你的涼水!”店小二趕緊端上一大碗幹醅(未兌水之酒醅),酒客連咀帶喝翻碗見底,複喊:“再來兩大碗!”足見其“三碗過崗”之海量。民國十年(1921),宋村三興堂等十戶財東家,嗜酒如命,索性集資於龐光鎮開設“醉香亭”酒館,招來宋村一帶鄉人酒客。民國後期,駐牛東國民黨中央軍校第七分校軍官總隊,常派汽車來龐光鎮拉酒。縣城來了省上要人大員,亦常來龐光鎮取酒款待。

  五、山貨集市

  龐光鎮之集市,在清乾隆四十二年(1778)之前已有之,為每月朔日(初一),至民國時改為雙日集。逢集時,十裏八鄉鄉民多來趕集,更有逛熱鬧的。逢集當日,除店鋪商號敞門迎客,鎮內城外還設各類市場。街東二郎廟前為蔬菜幹鮮果市場,城隍廟前為熟食小吃,戲樓前為雜耍、賣藝、博彩、算卦測簽的;戲樓後南城外最熱鬧,這裏有牲口市、豬羊市,柴草市、木炭市、木材市,蘆席、農具等市場,夏收時有麥工市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龐光鎮緊靠終南山,山貨一直是集貿主要物資。南山有用不盡的木材山柴,隋唐以後南山始燒木炭。山民和山外無地之窮人多以扛賣木料、木炭、砍柴賣柴為生。每逢龐光鎮集日,這些賣力氣的窮人腳穿絮絮鞋,纏毛氈子打綁腿,腰上勒著葛藤,掮著椽、檁、棺板,背著木炭、山柴、野豬肉、山林特產下山。山民們力氣大,但那一捆山柴、兩根粗檁、四條木椽足有200斤重,他們如牛負重,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地挪著步子。也有用扁擔挑著山柴,邁著大步閃著柴擔子,汗流滿麵卻滿懷希冀,那形象若如秦腔《打柴勸弟》裏那個匆忙趕路的樵夫陳老大。

  山民們好不容易趕到龐光鎮,戲樓後城壕岸早已擺滿了各種山貨。各種經濟人手提一杆秤,過秤議價。買木炭山柴者多為富豪人家,他們雖有錢卻很嗇皮,“上門的買賣難做”,山民們用木材、木炭、山柴隻能換得些許油鹽錢或一半鬥糧食,又得連夜趕回深山。唐白居易其時於長安城做官,卻常來戶縣一帶遊山,目睹賣炭人之酸苦,寫下《賣炭翁》一詩。“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麵灰塵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詩中字字血聲聲淚,道出了賣炭翁的辛酸和淒憐。而流行於南山根下的民謠“萬裏終南山連山,白雲深處把柴砍,山陡路窄腳下急,換得小米養兒女”。難道不是賣柴翁的真實寫照嗎。

  逢集日,十幾名“叫街”的成為鎮街上一道淒慘的風景。那“叫街”的多為盲人和缺腿之壯漢,他們不像乞丐那樣沿門乞討,而是盤坐於地上,赤著上身,右手持一把厚刃菜刀,於前胸後背有節奏地拍打,左手握著一個長竹筒對著嘴,和著拍打聲,喊唱著詞兒,聽著淒慘慘的。傳得遠遠的,直拍打得肌肉腫脹發紫,喊得口幹舌燥,將一條街都叫響,才小憩一陣,圍觀之人便施以小錢憐之。今人戲謔愛喊愛叫之人像個叫街的,便由此而來。

  每年夏收時節,戲樓前後的麥工市場便熱鬧起來。山裏麥子成熟晚,便有大批南山及商縣、寧陝、鎮安一帶山民夾著鐮刀下山掙血汗錢。這些衣衫襤褸的麥工們夜宿於戲樓上和屋簷下,黎明時分便有富豪人家來叫麥工,討價還價之聲喧囂於街巷。鎮北新寨人劉印初(解放後為西安紅十字會醫院院長)家大業大,當家的常騎著高頭大馬來叫麥工,說剩餘的麥工有多沒少全跟他走,他的馬後便跟著長長一串麥工。

  龐光鎮年集更是繁華熱鬧。從臘月二十至三十,逢雙日集,除店鋪商號和各種市場,街心小河兩岸擺滿各種年貨。擺攤子的多為本鎮人,常搶不到攤位,有些人便掏錢雇窮人家小孩五更時分就去占攤位。戲樓東邊的肉架子就有五六十家之多,肥肉瘦肉下水肉挑著賣。擺蔬菜市場的為附近鄉人:新寨人推著蘿卜車賣個個,爐丹堡人趕著白菜車賣包包(包心白菜),羅什堡人挑著小菜擔子賣把把,焦將人背著生薑袋子賣兩兩,宋村人用大竹筐抬著蓮菜買掛掛(一副完整的蓮菜為一掛)。老百姓說:“寧窮一年不窮一節”,多了買不起,樣樣種種都買些,不求多,隻圖“全”(全家福),這是窮人的窮講究。

  那時節,一過“臘八”年氣到,過了臘月二十,鄉人都停了農活,專門趕集購年貨逛熱鬧。街道上人流如湧,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東往西去之人常擠得水泄不通,踩腳踏人之事見怪不怪,大人們便將小孩架在脖子上。

  民國後期,取消雙日集,臘月年集卻久盛不衰,一直持續至20世紀60年代。

  六、北宋第一狀元——楊礪

  楊礪,字汝礪,龐光鎮楊家堡人,生於後唐明宗長興二年(931),自幼聰穎,少時曾在化羊廟學館讀書,才思過人。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二月二十二日舉進士。時年同榜進士共24名,殿試後楊礪為“一甲第一”,即狀元。《狀元譜》稱其為“關中千古唱首焉”,即關中第一狀元。又因時為宋太祖趙匡胤登基開國年之開科,故楊礪當為北宋第一狀元。

  楊礪中狀元不久,父逝。中國封建禮教頗重孝道:做官為宦者,若考妣亡故,需棄官守孝三年,稱“移忠於孝”。三年期滿,稱“服除”,方可“移孝於忠”,複赴官職,舊時“忠孝不能雙全”由此而有。楊礪本敬父尊母,又守禮教,父逝後“絕水漿數日”。三年服除,本當赴京做官,卻無意於仕途,以“祿不足養母”為由,居家俸母。鄉約舊再三敦勸,礪乃赴京(汴京,今開封),任鳳州團練推官。歲餘,又以母疾去官。

  宋太祖開寶九年(976),楊礪赴京獻書,被詔試於學士院,授隴州防禦推官,旋改任光祿寺丞。又遇母喪,服除後複官,先後任秘書丞、屯田員外郎、鄂州知州。任內清正廉潔,秉公執法,體恤民情,以政績卓著為民擁戴,亦為朝廷賞識。宋太宗端拱元年(988),任庫部充記室參軍,繼任水部郎中。

  宋真宗趙恒任開封尹時,楊礪為其推官。一次趙恒嚐問及礪何年及第?礪總是唯唯不對。趙恒後方知礪乃當朝頭名狀元,自悔失問,謂“礪不以科名自伐(自誇)”,謙虛之至,方當重用。趙恒即位之初(998),遂詔礪為翰林學士,主持貢舉,選拔國才。不久,又官拜工部侍郎,累至樞密副使(相當於副宰相)。

  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八月,楊礪任樞密副使不到半年即卒,年69歲。真宗至為痛惜,率幕僚冒雨臨喪。楊礪生前雖為朝廷重臣,卻委居於京城一狹巷中,以致真宗轎車不能入內,乃下車濕鞋步行至其居,靈前悼畢,真宗觀其寒舍陋居家什,其清苦之境令真宗“嗟憫久之”。喪畢,追贈礪為兵部尚書。

  礪逝後葬於龐光鎮楊家堡之北,墓塚高大,立石碑,墓前有兩員番將護陪,為朝廷當年所建。石碑、石人後毀。清乾隆四十二年(1776),戶縣知縣汪以誠複立碑,陝西巡撫畢沅敬書:“宋進士楊礪墓”,左上首為:“賜進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副都禦史。”墓碑現立於鎮北約300米處。

  北宋第一狀元楊礪神像(化羊廟內)

  礪生前作文尚繁,且極具靈性和個性,生平有文集20卷行世。礪三朝為官,職務多變,政務繁忙,閑暇之際寫出如此多而采之詩文,其飽學高雅為後人敬佩。

  據《宋史·楊礪傳》載:礪本世家,曾祖守信,官拜唐山南西道節度、同平章事,掌管地方軍政;祖知禮,後唐均州刺史;父仁儼,先後為丹梭、蜀平、永和縣令、渭南主簿。

  礪有四子,皆出息有成。長子嶠,官拜伺部郎中,次子峰,至泰常博士,三子峭,為太子中舍,少子過,始為真宗刊校儲邸書籍,後任祠部郎中。

  礪曾祖至其子,五代為官,人稱楊氏“五世其昌”。

  七、湖廣按察使關籲

  關籲出生於穆家堡關氏家族,舉進士。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元年(1436)被朝廷委以湖廣按察使之重職,主管湖廣省司法刑獄和官吏考核,任內秉公執法,懲惡揚善,為民擁戴。關籲逝後安葬於龐光鎮東南,墓前有石人石馬相陪。“文革”中墓毀,墓前石人石馬被移至化羊廟,今尚存。

  八、穆、楊二堡社火對壘

  龐光鎮穆家堡和楊家堡的社火,曆史悠久,遠近聞名。兩堡的社火不僅耍得惟妙惟肖,而且常常互相對賽,耍得劍拔弩張,衝突迭起。

  穆、楊二堡的社火,始於清初,毀於回民起義。清光緒年間又重新購置社火戲箱。購置戲箱無錢,穆家堡用了城隍社40畝水旱地多年的租金,楊家堡沒有錢路又不甘人後,便於村中什字放了個大笸籃,號召村民捐款,一兩天就湊捐了一笸籃銅錢。

  穆、楊二堡的社火,屬芯子(鐵肘子)社火。芯子造型懸妙,多像樹枝狀。芯子固定於大方桌上,四名壯漢扛抬,旁跟二人替換。一套芯子上扮演一出戲,如《桃園結義》、《三娘教子》,稱一盞或一台社火。扮演社火的演員均為四五歲俊秀機靈膽大之孩童,一出《十二寡婦征東》,就需12名孩童,本堡孩童不夠用,常在外村挑選。鄉人都願自家的孩子扮演社火,是為吉祥和驕傲。耍社火需要很多人手,穆、楊二堡各有四個屬村,屆時,這些屬村便派出數十名壯漢,幫著抬社火,並敲著鑼鼓打著旗號來助興助威。

  穆、楊二堡的社火興盛於民國時期,表演時間為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社火隊伍浩浩蕩蕩,前有探馬開道,鑼鼓旗號當先,一台台社火前後相連,徐徐行進,社火隊伍走到誰家門前,不論是店鋪、商號還是居家百姓,都在門前鳴放鞭炮相迎,並給扮演社火的孩童遞上糖果。四裏八方的村民都來看社火,眾人跟前攆後,摩肩接踵。鑼鼓聲、鞭炮聲、喧囂聲,把龐光鎮街道都要震塌了。社火走完,隊尾有獅子、大頭娃等雜耍。最後是落草壓陣。“落草”,即一名“醜太婆”倒騎毛驢,做各種滑稽取笑之動作,引逗得觀眾笑得前仰後合。

  兩堡耍社火有嚴格誡定:以城隍廟門口為界,穆、楊二堡社火各在街東、街西表演,至城隍廟門口會社火(雙方碰麵),但不得過界。由此便引發起衝突和打鬧。當兩堡社火逐漸行近城隍廟時,前隊便拚命擂鼓,都想以氣勢壓倒對方。會社火後本應返回,孰料那鑼鼓隊不但不返回,反而向對方逼近,對方豈肯退讓,也是氣勢洶洶逼過來,一時劍拔弩張,越過界線,雙方鑼鼓手便丟掉手中家夥,打將起來。前隊“混戰”,後隊又擂鼓助威。抬社火的壯漢也放下社火桌子,撲向對方。“混戰”時六親不認,有外甥打舅的,嶽丈打女婿的,越打越熱鬧,但芯子上的社火們(孩童)卻安然無恙。原來還有一誡定:打架時雙方均不得傷著孩子。待雙方官人調解後,各家社火隊伍又恢複秩序,返回原路線表演。鄉人說,會社火是最熱鬧的時候。

  穆、楊二堡社火各有千秋,楊家堡以扮相俊俏出名,穆家堡以鐵芯玄妙贏人。為爭奇鬥勝,兩堡互相守密。為防對方看出本堡的綁紮技巧和戲目內容,化妝和綁紮現場都用大旗圍得嚴嚴實實,卻又暗中派出探子打聽對方情報。所以兩堡社火常常針鋒相對,以戲目互相奚落和貶毀。僅舉一列:

  民國二十七年(1938)過元宵耍社火。化羊聯保處(駐鎮東門內)經與穆、楊二堡商妥,讓楊家堡社火隊伍破例過城隍廟,東行至聯保處門前,官民同慶。正月十四,楊家堡社火剛過城隍廟,敏感的穆家堡人發現其頭盞社火竟是《楊宗保招親》,隻見那送親的穆瓜傻乎乎地搖著銅錘自得意兒,穆家堡人一時群怒而起:你楊家堡人是大丈夫楊宗保,俺穆家堡人成了穆桂英,給你楊家堡人當小媳婦,還讓“木瓜”送親,豈能受這般欺辱!穆家堡男女老少上了街,擋住了楊家堡社火隊伍。聯保主任劉利山上前勸解,說這是耍熱鬧,何必那麽較真。穆家堡人聽不進去,死活不準社火通過。聯保主任劉利山管得了15個村堡,卻勸不動穆家堡人,社火隊伍隻好掃興而歸。穆家堡為洗刷被“招親”之辱,正月十五抬出社火,頭盞便是《轅門斬子》,楊家堡人一看,這分明是報複,哼,你敢殺我楊家的娃(宗保)!“招親”惹來“殺娃”,兩堡又於城隍廟前打將起來。為了安寧,聯保主任劉利山建議穆、楊兩堡不要耍楊宗保和穆桂英的社火了,井水不犯河水。孰料正月十六,楊家堡抬出一盞《孫悟空大鬧天宮》,穆家堡早已探得消息,非要壓過對方,別出心裁設計出一盞社火:隻見慈眉善眼的如來佛盤坐於蓮花墊上,右手平伸,掌如蒲扇,掌心卻倒立著小小的孫猴子。再傻的人都能看出戲意:你孫猴子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裏,卻翻不出吾如來之手心!會社火時兩堡又鬧火起來。這種爭強好勝之事幾乎每年都發生,但打鬧之後卻互不記恨——不打不鬧不熱鬧嘛。

  楊家堡社火爭奇鬥勝對壘比賽使穆、楊二堡社火越耍越有名氣,他們常被縣西、縣北及縣城邀請聯袂表演。1938年台兒莊戰役後,抗日名將關麟徵凱旋歸裏。戶縣政府為關將軍接風洗塵,在縣城舉行歡慶大會,特調縣南龐光鎮和縣北大王鎮社火助興,縣政府要員陪同關將軍在縣鍾樓上檢閱社火隊伍。因關將軍家族和龐光鎮關氏為同宗,龐光鎮人特感榮耀,特意製作出一盞《關雲長出五關斬六將》,抬在社火隊伍最前麵,家住縣北的關麟徵被龐光鎮的社火看得分外親切,讚不絕口。表演結束,縣政府發給龐光鎮一筆獎金,以示犒賞。

  龐光鎮社火表演一直延續至上世紀50年代。文革中社火被視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戲箱被當做“四舊”遭毀。1986年後,穆、楊二堡成立社火董事會,重新購置戲箱,並改人抬為車拉,由於有了鉚焊技術,鐵芯子造型更懸妙多姿,曾多次在鎮物資交流會和縣城表演。

  九、終南第一遊——化羊廟

  化羊廟,雄踞於龐光鎮之南化羊坡上。南連秦嶺疊巒,東有雞頭(山),西有牛首(山),一水傍依,鬆柏環圍,竹林蔥翠,形勢奇險。1957年公布為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化羊廟以其山奇水秀贏得曆代文人宦士溢美之詞。明代著名文學家、邑人王九思稱:“吾戶山水之勝,茲地為最。”

  據史考,化羊廟始建於五代後唐時期,至今已千年之史。該寺主供道教崇敬之神——東嶽大帝,故名東嶽廟。宗真宗時(1012年)改名華陽廟。始由道士主持,後因道士後繼無人,於清初將廟產交由龐光鎮七堡。七堡以華陽廟地處化羊坡,遂改名為化羊廟。從此,化羊廟和龐光鎮七堡相依共存。七堡各推神頭一名,由神頭推舉一名主管,稱廟主,統管廟事。上世紀70年代,七堡成立化羊廟景區建設理事會,負責廟會秩序及廟宇修葺。

  化羊廟東嶽獻殿(元代)

  化羊廟原占地500畝,有古建築群130間,殿宇20多座,依山傍水分布於化羊坡上,錯落有致,互相對應。從寺外入內依次為頭天門、二天門、馬仙樓、戲樓、五嶽獻殿、五嶽正殿、山門、五瘟殿、東西廊坊、亭閣、東嶽獻殿、東嶽正殿、東嶽寢宮、娘娘殿、瘡癬殿、菩薩殿、藥王殿、財神殿、三星殿、庫官殿等。

  五嶽正殿供奉東嶽黃飛虎、西嶽崇黑虎、北嶽崔英、南嶽蔣雄、中嶽聞聘,皆為《封神榜》中所封之神。正殿門楹:春季為四季之首,東嶽乃五嶽之魁。足見武成王黃飛虎地位之顯赫,廟中心位置專修東嶽獻殿、正殿及寢宮。

  娘娘殿供奉“三霄姐妹”:中為送子娘娘雲霄,右為催生娘娘碧霄,左為褓生娘娘瓊霄。民間祈子,先由大姐雲霄恩準,再由二妹碧霄催生,降生之後交由三妹瓊霄以繈褓包裹,交給祈子之人。

  化羊廟曆經滄桑,古建屢毀屢修,上述殿堂多為元代重建。從明宣德元年(1426)至清宣統二年(1910),曾七次修葺。1939年,為避日本飛機轟炸,西安師範和女子師範遷至化羊廟,合並後成立陝西省立戶縣師範學校至解放。解放後原建築大部尚存。1958年至1968年,戶縣又先後於此辦起太平農中和龐光農中,廟內古建少有損毀,至“文革”中幾被毀盡,僅存古建19間,五間東嶽獻殿完好無損,成為我省稀有的一座元代建築。

  化羊廟存留文物有:宋真宗“萬歲牌”一麵,元代成吉思汗之孫阿南苔答秦王令旨碑——蒙漢文石碑一通,明時重修東嶽殿石碑一通。自1982年後,龐光鎮七堡用多年廟會收入複修殿堂80餘間,現景區仿古建築已達百間。

  十、宋真宗化羊廟祈子

  “萬歲牌”是化羊廟內一件極為珍貴的曆史文物,它給後人留下了一個神美的故事。

  化羊廟內藏宋真宗“萬歲牌”化羊廟始建時名東嶽廟,廟內設學館,北宋第一狀元楊礪在此讀經書時,常見方圓百數十裏無子或不孕不育之婦人來此向“送子娘娘”祈子,楊礪亦常為之代寫疏文,皆盡得如人意。楊礪居官開封時,聞宋真宗趙恒(北宋第三位皇帝)乏嗣無子,便向真宗奏薦,真宗信之,遂派宮人帶厚禮千裏迢迢來東嶽廟祈子。因東嶽廟內諸神之首為東嶽大帝,送子娘娘也得聽東嶽大帝之令,而真宗乃非布衣百姓,宮人便“越級”祈拜東嶽大帝。東嶽大帝驚夢知真宗此生本無子,念其心誠,遂忍痛割愛將其幼子賜與真宗,幼子含淚不舍,化作煙雲下凡人間。不久,真宗娘娘果懷身孕,生得一子,是為太子(後為仁宗皇帝)。真宗大喜,撥銀50萬兩,令大興東嶽廟。工匠頭領將東嶽廟之地。化羊峪誤聽為華陰峪,便於華陰縣大興土木,建起宏偉壯觀之華陰廟(後稱西嶽廟)。真宗聞之,已為晚矣,以“男陽女陰”令將戶縣東嶽廟改名為華陽廟,以陽抗陰,彰顯喜得貴子之陽剛之氣,並於祥符四年(1012)禦書“東嶽天齊仁聖帝”七個大字(“天齊”意指東嶽與天子同階,“仁聖”乃仁厚聖明也),令製成金字牌匾懸掛於華陽廟,以報東嶽賜子之恩。因牌匾上有“聖旨”二字,俗稱“萬歲牌”。真宗為表楊礪奏薦祈子之功,且念其清苦介直之德,又令塑楊礪像於東嶽大殿對麵,與東嶽配享癸祭祀。

  “萬歲牌”高七尺,寬一尺,雕刻精巧,書法挺秀。由於曆經滄桑,框邊已損殘,牌芯金字完好,現存於廟內。楊礪神像“文革”時被毀。上世紀80年代龐光鎮七堡重塑,人供奉於東嶽正殿。

  十一、化羊廟會

  化羊廟會始於宋代,曆經不衰。始為道教活動日,每年兩次,農曆二月初一、六月十五為正會。屆時附近地區善男信女,皆來此朝拜祭祀東嶽諸神。至廟會一裏許,每行百步便於道旁化紙焚香,叩頭跪拜,名曰“一路拜”。進廟區後一神一拜,拜至東嶽大殿,形成朝拜高潮:擺供祭祀,香煙繚繞,爆竹齊鳴,誦經祈禱,懸匾酬願,人聲鼎沸,氣氛熱烈。

  自清初,化羊廟交由龐光七堡後,特別是近20年來,廟會更興,規模更大。廟會內涵和形式更豐富,不僅求神拜佛,更多的是逛熱鬧、遊山玩水、購物、夏日納涼,廟會亦持續延長為一周。屆時,龐光鎮七堡派出五六十名熱心人負責廟會事務。

  送“錢糧”是廟會最隆重最熱鬧的一項儀式。廟會頭天,龐光七堡以及附近各村組成數百人的送“錢糧”隊伍,前有彩旗、龍鳳旗、鑼鼓組成的儀仗隊,後跟一長隊男女老少,手持香蠟紙表,奔廟會而來。待各村“錢糧”隊匯至廟區,還要比誰家聲勢浩大。此時,鞭炮聲響成一片,幾十架鑼鼓對敲,震山撼嶽,幾百麵旌旗和廟內鬆柏翠竹交織成彩色的海洋。

  趕廟會的人已不分善男信女和凡人百姓,除本縣群眾,更有周至、長安、鹹陽、興平、西安及渭北一帶群眾乘車而來。至山廟下二裏許,道路已擁擠不堪,車輛無法上山。路旁擺滿各種攤點:香蠟紙表、熟食小吃、日用雜貨、玩具、山林土特產、服裝布料,還有測字卜卦、說書賣唱、雜耍博彩,無一不有。路上人流湧動,廟區內更是水泄不通。男人們脖子上架著小孩,擠到東嶽獻殿大石獅前,牽著孩子的手撫摸石獅,從頭摸到尾,從尾摸到頭,以祈平安吉祥。娘娘殿前更熱鬧,擁擠的婦人們在此焚香叩頭,鳴放鞭炮,拜罷“雲霄”拜“碧霄”,拜罷“碧霄”拜“瓊霄”,求子祈女,護佑子女成龍成鳳。廟會期間演大戲五天五夜,並有雜技助興。一年兩次的廟會,“功德箱”內布施的“錢兩”都在數萬元甚至十萬元以上,成為修葺廟宇的專用資金。

  十二、一行與金峰寺

  金峰寺乃關中佛教密宗古刹,與化羊廟僅一坡之隔,自古“相依相伴”。由於鬆柏環繞,僻靜清悠,鮮為人知。

  據明(1641年)《增補戶縣誌》載:金峰寺始建於隋,為佛教道場,初名“金剛寺”。唐開元年間(713-742),高僧一行(俗姓張,名遂,祖籍魏州昌樂縣)駐錫持此寺,改名金峰寺。

  金峰寺始於隋,興於唐,複興於明。極盛時期,擁有山林數百頃,僧眾500人之多。殿宇十座,法身塔三座,觀星台一座。寺後土丘下有一細泉眼,泉水常年湧流不止,清澈甘甜,人稱“神水”。《山海經》對此泉水有記載。“神水”入寺,注入“玉液湖”,沐浴眾僧,“玉液湖”之水潺流出寺,流入寺前蓮花池,“紅花綠葉映碧水,天仙才女彩雲間”。遊人入寺,皆伸手入“玉液湖”,以“淨手清心”,附近山民均飲蓮花池之水,以沾神光。唐李白、杜甫、白居易皆遊此賦詩,盛讚神水仙境。

  據《舊唐書》、《新唐書》載:金峰寺主持一行高僧,博覽經書,精通天相曆法,著有《大衍曆》,曾應唐睿宗、唐玄宗之禮聘,於長安大興善寺參與翻譯《大日經》,創曆立元,於唐開元十一年(724)和梁令瓚製成“水運渾天儀”,可測星宿運動,有一木人能報時,每時擊鼓,每刻撞鍾,“晦明朔望,遲速有準”。鑄成之日,置於長安城成武殿前,以示百僚。現中國曆史博物館有其模型。一行高僧依天相曆法為據,於金峰寺山頂建起據說是世界最早的天文觀測台——九鼎台。一行成為我國古代有名的天文學家。一行圓寂後,唐玄宗追諡為“大慧禪師”,並親書立碑建塔,供奉瞻禮。1994年宗教管理部門撥款修起一行露天塑像,金峰寺改名為一行紀念堂。

  十三、火燒“秦檜”

  民國初年,戶地多種鴉片。戶縣知事秦福相(山東日照人,1914年10月任職)以禁煙為名,搜刮民財,以飽私囊。秦福相常帶一班幕僚衙役遊竄於鄉間,指野草野菜為煙苗,或令衙役袖藏煙苗棄於田間,栽贓陷害無辜百姓為“煙犯”,鐐銬枷械,敲詐勒索。以至“煙囚”驟增,獄不能容,便隨地設獄,進行拷打。龐光鎮有一年輕寡婦,因交不起“罰款”,於光天化日之下被脫褲杖臀。秦福相迫害善良,作惡多端,百姓恨之入骨,罵其為“秦檜”,欲除之以平民憤。

  民國四年(1915)農曆十月十四日,秦福相乘坐大轎,帶領兵丁僚屬數十人,氣勢洶洶來到龐光地區“禁煙”,抓捕“煙犯”20多人,再次激起民憤。當日,秦福相一行夜宿龐光鎮最大的商號“泰來恒”(六間門麵房),並於對麵“德勝福”雜貨鋪設刑堂,拷訊白天被抓的“煙犯”,鞭打、哭號之聲慘不忍聞。

  深夜三更許,秦福相一行於“秦來恒”後院客房睡定,忽聽鎮北大呼“攆狼”起事(暗號),接著呼聲四起。早已聞訊埋伏於鎮周圍的各村數千名鄉民,在一片攆狼聲中擁入鎮內,包圍了“泰來恒”。秦福相的親兵站在房頂開槍射殺鄉民,鄉民們怒不可遏,抱來一捆捆玉米秸稈將“泰來恒”商號房前屋後擁圍得嚴嚴實實,前後同時點火,頓時烈焰熊熊。鄉民們又打開對門“德勝福”雜貨鋪,放出所有“煙犯”,並將幾名看押兵丁砍死扔入大火中。“泰來恒”商號被大火燒毀,商號內數十名兵丁僚屬被燒死,唯秦福相和幾名親兵於紛亂之中逃出,跑入斜對門張四肉店。有人說秦福相和親兵乘夜黑人亂翻後牆再翻城牆(隻有六尺高)逃出,有人說張四不識秦福相,誤其為“煙犯”,將其促到城牆上讓其快速逃命。秦福相逃出城後又遏鄉民堵截,其親兵同鄉民對抗,被鄉民砍殺一人。秦福相乘鄉民和新兵捕鬥之機逃脫,連夜跑回縣城,鄉民們又尾追至縣城,準備用土炮轟擊南城門,秦福相和貼身親兵,又倉皇出東門,一路東躲西閃逃至省城。

  秦福相未被燒死,欲報燒身之仇,以“龐光鎮刁民反抗禁煙燒殺官兵”為由,請省上派兵彈壓。翌年春,秦福相派出百名兵丁駐紮在龐光鎮,到處搜捕“燒殺犯”。鄉民們聞訊都躲逃於山中,惟事件參與者之一史德性(鎮北新寨人)被抓。

  義士史德性墓墓碑

  (立於1919年)史德性被押至縣署,秦福相坐堂審訊。逼供殘忍至極:指甲縫裏下竹簽,脊背背烙鐵,雙腳穿紅鏵(燒紅之犁鏵)……要史德性招出其他參與者。史德性大義凜然,宣稱:放火係他所為,與他人概無關係!公堂上史德性將腳穿之紅鏵猛踢至堂桌上,差點擊中秦福相。秦福相凶性大發,一看掏不出什麽口供,驚堂木一拍,令衙役斷其筋骨毀其四肢,史德性忍痛熬刑,壯烈而死,時年20歲。

  史德性遇害,鄉民悲憤至極,婦孺皆泣。為紀念史德性為民除害護衛百姓之功德,民國八年(1919),化羊、保峪兩操(相當於今之大鄉)為史德性立碑兩座,一座立於墓前為墓碑,另一座立於龐光鎮之北大路旁,為記事碑。記事碑寬闊高大醒目,碑文悲壯。立碑儀式隆重,數千鄉民參加,唱大戲三日,以彰顯義士壯舉,教化激勵後人。

  十四、普明寺——殺人和育人之地

  普明寺,原名百塔寺,位於龐光鎮東北角。據民國(1933年)《戶縣誌》載:該寺毀於北宋,後於金貞元二年(1154)之前由普明和尚(名洪辨,富平人)複修,故名普明寺。寺院占地六畝,寺外尚有屬地40畝,向附近鄉民出租,以供養僧侶。普明寺有殿宇九間,供奉釋迦牟尼神像。

  普明寺雖為佛教之地,卻並不平靜。上世紀20年代,這裏曾是戶縣農民協會集會和處決劣紳匪霸的地方。

  1926年12月,中共西安地下黨組織派薛作茂(後為渭華起義領導人之一)、李艮(後任中共西安市委書記、紅29軍政委,1933年犧牲)來到龐光地區活動,首先吸收西焦將劉秉三入黨,成為戶縣第一個中共黨員。之後又吸收西焦將劉生璽,東焦將鄭炳南、王寨高望重等入黨,並成立中共戶縣特支,建立農民協會,以龐光地區為據點,在縣東南鄉掀起轟轟烈烈的打擊土豪劣紳、反抗軍閥何經緯統治的農民運動。

  1927年3月,縣農民協會成立不久,化羊操約正(協助總鄉約)、劣紳邢振武帶領官兵去王寨武裝催糧催款,官兵搶走大批糧食,拉走騾馬六匹,抓走抗拉糧農民四人。縣農會負責人薛作茂、李艮、高望重聞訊後立即帶領龐光地區2000多農民,手持鋤頭、梭鏢,追討回被搶的糧食、騾馬和四名農民。官兵見農民協會人多勢眾,不敢來龐光地區了。事隔多日,約正邢振武悄悄溜進龐光鎮朱氏剃頭鋪子,被人發現,報告農會負責人,遂將邢振武捉拿至普明寺,召開幾千人參加的鬥爭大會,群憤久積,瞬間噴發,將邢振武倒吊於一棵柳樹上,一陣拳打棍擊致其斷氣,農會負責人餘得水將邢振武頭顱割下,令在場圍觀的兩名少年(一名健在,94歲)用柳樹筐將人頭抬至城隍廟門口,準備翌日懸首示眾。不料當晚其家屬乘黑無人將其頭、身收屍入殮。

  同年2月,縣農會還在普明寺召開群眾大會,將四名強奸民女、欺壓百姓、無人敢惹的土匪花占元、閆老大、陳爹、陳三當場砍頭處決。同年5月,作惡多端的土匪王三喜、元娃分別被農會追攆至太平河灘、化西稻田,束手就擒,押至普明寺砍頭,於城隍廟懸首示眾。普明寺四個月連殺七惡,鄉人稱普明寺是殺人之地。

  縣東南鄉農民運動如火如荼,然教育卻極其落後,僅有三所私立初級小學,尚無高級小學,窮人孩子無處上學。1938年,由村塾教師楊家堡人楊自修(解放後任戶縣主管教育的副縣長)首倡:利用普明寺之地建一所高級小學。此倡議得到聯保主任關晉九支持,遂由龐光十堡成立建校董事會,並推紳士楊作舟為董事長,關晉九、楊自修、劉耀宗、方朗亭、高瑞生、劉書琴為董事。董事會四方奔走,募集物款,正村劉性涵捐款500元,楊自修帶領村塾學生義務勞動,新蓋土木結構樓房八間,利用原九間殿宇,是年冬建起私立普明高級小學,楊自修任校長。1942年由縣上接收,改名太平鄉中心小學,成為縣東南最早最大的一所完全小學。縣教育科對楊作舟任董事長五年“成績卓著”予以嘉獎。上世紀70年代,該校發展成為縣東南規模最大的初中——龐光鎮初中。1956年,戶縣又於普明寺之北建起戶縣五中,現成為縣東南唯一的高級中學。普明寺遺址,又成為育人的搖籃。

  十五、過紅軍

  清朝至民國時期,龐光鎮有過五次“過隊伍”。1862年“過回回”,1914年“過白狼”(河南寶豐人白朗的隊伍),擾民搶財,1937年“過王老虎”(楊虎城部王敬齋的隊伍),搶掠更甚,民間留下了嚇人的順口溜:“狼來咧,鬼來咧,老虎扛著腿來咧!”“扛著腿”指扛著長槍。唯兩次“過紅軍”給鄉人留下懷念:那回紅軍過南山,身上穿的補丁衫,打地鋪吃淡飯,沒拿窮人一根線。

  1932年11月26日(農曆十月三十日),紅四方麵軍一部1.6萬人在徐向前率領下,出長安灃峪口沿山西進至戶縣境內,當日駐紮在龐光鎮、焦將、王寨一帶,政治部設在龐光鎮穆家堡關家祠堂。先天晚上已有風聲傳來:“甭聲張,甭閉門,雞叫時分過紅軍,領頭的是徐向前,聽說是咱自己人。”時值焦將堡過十月古會,村民們蒸饃煮肉燒菜,紅軍戰士雖饑腸轆轆,麵黃肌瘦,卻不吃百姓一口飯。他們衣衫襤褸,不少人身穿婦人大襟襖,冷不可禦,卻夜宿於民舍房簷下。紅軍戰士生活艱苦至極,不少人竟用百姓家中地盆盛飯,主人見之,不忍,急奪回,由於語言不通,紅軍誤以為百姓不給,待主人遞上麵盆時,紅軍戰士方恍悟。

  聽說紅軍要來,有錢有勢的人家都躲避於南山。紅軍打開當地十多戶財東家糧囤,讓窮人去領糧食,有人卻不敢去,怕日後報複。28日,紅軍離開龐光鎮,留下38名傷病員於龐光鎮各寺廟內。戶縣縣長趙葆真令區長魏俊青(寧家堡人),就地處死這批紅軍傷病員,魏不從。戶縣地下黨負責人劉秉山、劉生璽負責照顧轉移紅軍傷病員,動員群眾為傷病員送湯送飯。15歲的小號兵朱華國(安徽金寨縣人),被王寨趙利祥老漢收留,拜其為幹爺,14歲的傷員張紹基(湖北人),被龐光鎮關振愷之母收養,拜其為幹娘。

  1935年7月16日,紅25軍長征途中,在徐海東、吳煥先、程誌華率領下,出長安灃峪口西進抵戶縣龐光鎮地區,當天在龐光鎮城隍廟門口處決了曾殺害紅四方麵軍傷員的長安人張加娃。被王寨趙利祥收養的小紅軍朱華國此次隨紅25軍西進,並帶走施佩訓等四名參軍青年。施佩訓後來擔任徐海東警衛幹事。50多年後,離休老紅軍戰士朱華國、張紹基先後從沈陽、鄭州專程來龐光鎮,看望趙家和關家,感謝救命之恩。

  十六、民主人士韓兆鄂

  1936年某日,西安橋梓口一富商上街買木炭,欺哄賣炭翁,引起爭吵。恰遇長安縣縣長隻身步行路經此處,縣長見情即上前勸解,那富商不識縣長,反說“你狗逮老鼠多管閑事”。在場眾多無賴亦為富商助威,恥笑賣炭翁“臉黑得像鍋底,敢進西安城”。縣長見勢不可遏,甩出一句話:“我今天就是要管管這閑事,走,咱到縣政府評理去!”那富商有恃無恐:“到省政府也不怕,走!”一群人行至西大街長安縣政府門口,站崗衛兵喊“敬禮!”所來一群人已明白八九,卻退之不及。縣長升堂,問明事委,宣布:“今天逮住了你這個欺壓窮人的老鼠,你是願打還是願罰?”嚇得富商急忙跪倒賠不是,說願罰,遂當堂付給賣炭翁兩倍炭款。

  這位縣長名叫韓兆鄂,字卓儒,清光緒十六年(1891)出生於龐光鎮爐丹村。1916年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在京求學期間,和學友魏野疇、李子洲等創辦《秦鍾》月刊,組織領導陝西旅京各界聯合會,揭露陝西督軍陳樹藩黑暗統治。帶頭參加“五四”運動,為北京學生聯合會交際幹事,同陳獨秀、李大釗過往甚密。高師畢業後,回陝西從教,先後於渭北、西安擔任中學校長六屆,並一度代理省教育廳廳長。1926年底至1937年,又先後擔任綏德、米脂、安康、南鄭、長安縣縣長,體恤民難,秉公執法,被稱為“平民縣長”。“西安事變”前後,和楊明軒組織“西北各界抗日救國會”,並利用長安縣政府之地,為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林伯渠等中共領導提供演講場所和工作之便,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做了大量工作。

  1926年秋,韓兆鄂返戶時,西安已被鎮嵩軍劉鎮華圍困半年多,韓兆鄂毅然率領戶縣南四操民團2000多人持大刀、梭剽,配合馮玉祥所轄薑宏謀部於長安雷村、黃良鎮攻打鎮嵩軍,首戰小挫,再戰破敵,城南之鎮嵩軍敗退。西安事變後,韓兆鄂先後擔任趙壽山38軍西安辦事處處長、117師軍需處處長,參加中條山抗戰。平陸一戰,117師全軍覆沒,韓兆鄂帶隨從攜軍餉10多萬元,藏匿於黃河堤岸下一個黑洞裏,待敵退,將巨資如數交給先期過河的師長陳碩儒,保住了117師的全部家當。

  1942年7月,在中國民盟第一次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不久去上海、香港從事民主運動。1948年9月進入解放區,受到毛澤東接見。1949年3月,北平解放,韓兆鄂任北京市政府參事室主任,協助葉劍英市長,為製定北京市的建設規劃做了大量工作。1950年至1958年,任陝西省政府副主席、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民盟西北總支副主委、陝西省主委。1957年被錯劃為極右分子。“文革”中,被隔離審查,備受摧殘。1970年10月冤死監獄,享年80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1980年)得以昭雪,骨灰安放於西安南郊烈士陵園。

  十七、“活馬王”崔滌僧

  崔滌僧,字遽升,號退山隱人。清光緒十年(1884)出生於龐光鎮化東堡。少時師從關中名獸醫陳西坡(鹹陽人)門下學中獸醫。廢寢忘食,六載苦讀,終得真經。遂別師返鄉裏,懸壺自立。始行醫鄉裏,診治靈驗,名氣不脛而走。後方圓百裏,牽畜登門求治者絡繹不絕,先生改行醫為坐堂,家門前幾十根馬樁常拴滿病畜,以致應診不暇。先生樂善好施,憐憫窮人,周濟鄉裏。先生診病如仙,用藥如神。一次,蔡家坡一鄉民牽來一匹馬,說是兩日不吃草料。先生一瞥馬身毛色,擺手道:“快拉回去,不用治了。”主人聽罷以為馬沒有啥毛病,心大如笸籃,坐在馬凳上取出旱煙鍋準備吸一鍋。先生一看主人不慌不忙的樣子,生氣了:“咋還不拉走,等你吸完那鍋煙,就拉不回去了!”主人這才大驚,卻又猶豫:我這馬來時走路蹬蹬蹬的,還歡著呢,怎麽就不行了?主人半信半疑地拉著馬往回走,出了村剛過曲峪河,馬就倒下了。這類觀其形便能定生死的奇事令鄉民驚呼。而經先生妙手,起死回生者更不計其數。清宣統二年(1910),先生已編寫出《馬學》四卷,當局以“民間獸醫不能著書立說”為由,拒絕刊印。民國三十二年(1943),戶縣、周至、興平、鹹陽、長安五縣紳民,聯名列隊,高舉彩旗,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為先生送來“仙手佛心”金字巨匾,並於化東堡演大戲三日,戲台上高懸楹聯:“醫家名流,仙手施術真乃活馬王降世;杏林逸品,佛心濟物實為慈菩薩佑生。”從此,“活馬王”名傳關中。

  1956年,(蘭州)中國農業科學院中獸醫研究所恭請崔滌僧去蘭州,傳授中獸醫術。當時先生已72歲高齡,老妻子女皆不允,秦地亦不舍。然為弘揚祖國獸醫之傳統,利國利民,先生毅然西行。至蘭州後,被獸醫研究所聘為教授、研究員,除教授徒生,研究醫理,還常應西北各軍馬場之請求,醫治病馬。不久,崔滌僧被中國農科院任命為中獸醫研究所業務所長,成為我國中獸醫界領銜人。1958年,先生積60載從醫之經驗、體悟、醫案,結合早年所寫《馬學》初稿,由其徒生、次子崔慧軒執筆,編寫出其心血之新作《福壽全集》。全集分馬科、牛科、駒兒科三卷共26萬字,記述各種畜病226種,繪製病畜症狀圖226幅,配以七言湯頭歌226首,文圖詩並茂,實屬艱難不易。該書被中國農科院以序命名為《中獸醫診療經驗——第四集》出版。獸醫界評價這是一部彌足珍貴之經典大全,今古結合,醫理精湛,方藥效顯。至1966年,再版六次,發行21萬冊。崔滌僧醫治畜病多用“滋陰降火”之法,靈驗無比,遂形成自己的流派——滋陰派。其代表方劑“清肺花粉散”、“加減消黃散”、“加減秦艽散”經農科院中獸醫研究所反複驗證,核準其有效率為98%。中國農科院隆重舉行“崔氏加減秦艽散”命名大會,該方劑成為治療騾馬腸黃症之專用方劑。

  崔滌僧不但精通中獸醫,對人醫尤以外科、兒科亦頗為見長。他自摶的“生肌散”、“玉紅膏”、“拔毒散”對跌打損傷、瘡、疥、疔、毒療效奇顯,對狂犬病的巧治更成為奇聞。

  “活馬王”崔滌僧遺照崔滌僧還被聘為農科院顧問、甘肅省政協委員。兩次受到主管農業的國務院副總理鄧誌恢的接見。1959年將其家藏絕版《痊驥通玄論》奉獻給農業出版社出版發行,使祖國獸醫學遺產免遭失傳。1966年返裏省親,不幸病逝於老家。臨終前,囑子孫將其遺稿《馬學匯編》、《牛馬辨證錄》、《駒兒秘本》捐給中獸醫研究所。

  崔滌僧病逝後,中國農科院發來唁電。中獸醫研究所舉行隆重追悼會,方圓村隊送來數百花圈,送葬隊伍達500多人。中獸醫研究所的祭文對崔滌僧作了至高無上的評價:“……先生乃醫界泰鬥,當代師宗。益牧福壽,德高望重。技藝超群,四方稱頌。播施仁術,藥王再生……濟世利物為醫德,觀形知病為醫精。仙手佛心為醫神,起死回生為醫聖。先生堪稱醫界領袖,藝壇傑雄……”真乃名副其實。

  十八、“崔善人”崔振山

  崔振山,1902年出生於龐光鎮化中堡,自幼家境貧寒,務農打柴,沒進過學堂。18歲參加楊虎城部隊,自學有成。西安事變後,先後擔任蘭州公安局長、陝西第十保安團團長、第十一區保安司令。1948年任國民黨新編第五軍副軍長。1950年1月3日四川解放前夕,於通江縣率部向解放軍投誠。

  崔振山軍紀嚴明,體恤百姓。率部駐眉縣時,於太白山墾荒200餘畝,種植糧食蔬菜,辦豬場安水磨,建醋房,減輕百姓負擔。團部軍需主任令其妻弟李金榮掌管財務,李利用職權暗放高利貸給農民,還不起者,輕則罵重則打。崔振山知情後,集合全團官兵,宣布李金榮罪行,令副官執行軍法,杖打李金榮,副官怕軍需主任報複,打了幾棍便停住,崔振山怒火中燒,奪過軍棍,直打得李金榮雙腿流血,求饒不止。崔振山令官兵互相檢舉,發現坑害百姓者一律嚴懲不貸。此舉轟動眉縣,當地百姓稱崔振山為“崔善人”。

  崔振山身為國民黨軍官,“顯貴不欺友,和善待鄉裏”。每次回故鄉,村外半裏下車,步行進村,和藹待鄉黨,特喜歡長輩叫他乳名“安娃”。1938年龐光鎮籌建私立普明小學時,他慷慨捐款,為學校購置數十套桌凳。化羊三堡於娘娘廟建小學時,崔振山捐款1萬元。為紀念崔振山為家鄉捐資興學之舉,建校董事會取崔振山之“振”和化羊村之“化”,命校名為振化小學,即今龐光鎮化羊小學。

  十九、古鎮新貌

  古鎮遷出已20載,按照科學持續發展觀,新街從牛首山下延至圭峰山下,長達六裏,一街穿六堡,前景十分壯觀。千年銀杏樹(唐)

  新街西段,為穆家堡、楊家堡、寧家堡居民區。中段為商貿區,並駐有鎮政府、派出所、供電站、醫院、學校、銀行、稅務、汽車站等機關事業單位。中東段為王寨居民區。東段路北為工業園區,路南為焦將堡。新街東端為新辟的昆明池水上樂園。

  焦將堡,史載北宋慶曆八年(1048),焦讚、孟良二將軍曾在此屯兵養馬,修築城郭,村名“焦將”由此而得,村南有焦讚、孟良之陵墓。村西有唐時新植銀杏樹一棵,樹高25米,胸圍6米,冠幅蔭蔽370平方米,因樹上一粗枝伸空彎地後昂頭而起,形如龍舞,鄉人稱“千年龍杏”,為“西安市古樹名木”,常有遊人和有關專家來瞻仰或拍照。焦將堡是西安地區乃至關中唯一產生薑的村莊,栽薑已有千年之史。現龐光新街東段以南有不少薑田,外鄉人步至薑田,卻將薑田當竹園,足見焦將生薑稀貴得令人“有眼不識泰山”了。

  龐光鎮新街

  新辟的昆明池位於龐光鎮新街東端焦將之北。據世代流傳,這裏曾為西漢昆明池。史載公元前120年,漢武帝為訓練水師和解決長安水源不足,於今西安市西南開鑿出一個方圓40裏的水池,名曰昆明池。龐光鎮近東焦將、宋村至長安五星、東大之間,為灃河、高冠河、太平河河網區,東西近40裏,南北30裏,早年乃水鄉澤國。上世紀80年代,曾有考古學家來此踏勘,根據地貌、地形、方位和麵積大小,疑此地為西漢昆明池遺址。當地農人挖掘“白土”(土塗料)時經常在地下約兩米處發現蘆根,蘆本生植於池塘,此當為考古之物證。宋以後昆明池潭為水田,至上世紀中葉,仍泥深數尺,農人入稻田時常被淤泥淹至脖頸,複棄田為濕地。

  1982年建龐光新鎮時,於此濕地圍堰築堤,養魚栽蓮植樹種花,經20年自然生長,回歸原始,500畝闊之“昆明池”,碧波蕩漾,垂柳輕拂,林木茂密,花草簇擁,荷葉蓬天,魚兒躍,蟲兒叫,鳥兒飛,再現西漢昆明池之美景。

  龐光鎮新街交通十分便利。西安環山旅遊一級公路從化羊廟下橫穿而過,省道餘灃路、縣道大龐路、文黃路分別從新街西段、中段、東段自北向南穿街而過,至山根下與環山旅遊路交匯。2006年又修成龐光鎮去化羊廟的兩條短捷(混凝土)旅遊專線——狀元路和鳳仙路。鎮汽車站每天發往縣內外班車30趟。五縱一橫的公路交通網,使龐光鎮東去長安、藍田、西安,西至周至,北至鹹陽,十分方便快捷,四方遊人乘車可直抵化羊廟景區。西漢高速路澇峪段修成後,龐光鎮去陝南漢中兩個半小時即至。

  龐光鎮,雖古街不在,但曆史留下的一個個神奇傳說,一個個美好故事,一個個悲壯的曆史事件,一個個令人景仰的曆史人物,永遠烙印在後人的記憶中。那點綴於穀峰澗溪間的風物名勝,還有那白蓮紅花的昆明池,永遠讓人陶醉。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8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9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