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毛澤東與劉誌丹

  center竇紅莉 牛興華

  center(寧夏醫學院 延安大學)

  2003年是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劉誌丹誕辰100周年。這兩位領袖人物,他們生前隻見過一麵,按說他們的交往並不多,一個生活在南方,一個生長在北方,他們的友情不會很深。但是,他們相似的出身,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勇於探索的革命精神,將他們緊緊地聯結在一起。後來,一位成為中國共產黨、人民軍隊、新中國的創始人之一,全國人民敬愛的偉大領袖;一位成為陝甘寧革命根據地和陝北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成了著名的群眾領袖、民族英雄。在長達半個多世紀裏,毛澤東一直懷念劉誌丹,劉誌丹生前十分敬重毛澤東。他們的深厚友誼,建立在偉大理想之上,不受時間和地域的局限,得到陝北乃至全中國人民的一致讚揚。

  現在,中國的形勢與60年前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可以說時過境遷。但是,中國人民奔小康的戰鬥裏程,不允許我們有絲毫的鬆懈,必須繼承和學習兩位偉人留下的精神遺產,學習他們崇高的理想追求,弘揚兩位領袖艱苦奮鬥的精神,這是對他們最好的紀念。

  @@一、學習他們為實現遠大理想,頑強拚搏的學習精神

  1.家庭出身影響性格的形成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韶山衝上場屋一個農民家庭。其父毛貽昌讀過幾年私塾,精明能幹,性格倔強。他當過兵,善於勤儉持家,經營農貿生意,生活走向富裕。其母農村婦女,清秀端莊,勤儉持家,溫和善良,受到鄰裏的讚揚。父母的品格,對毛澤東一生產生了重大影響。過去人們往往認為毛澤東性格中多受母親的影響。就終其毛澤東一生而言,我認為在毛澤東的性格中,他父親的影子似乎更為顯明。毛澤東就是一個說一不二,性格倔強的偉人。

  劉誌丹1903年10月4日出生於陝西保安縣(今誌丹縣)金湯鎮樓子溝村,一個陝北比較富裕的農民家庭。其父劉培基是當地的文化人,當過農村教師,在地方民團任過職,經營農業和商業。他伸張正義,反對貪官汙吏。其母是典型的陝北農村婦女,勤勞樸實,樂於助人。父母的品德對劉誌丹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因為他上的啟蒙小學,正是他父親任教的學校。

  從毛澤東和劉誌丹的家庭出身,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同屬於中國農村勞動致富階層,父母省吃儉用供兒子上學,渴望自己的子女求學上進,學好本領,將來為家庭和社會幹一番大事業,這是做父母的共同心願。而毛澤東和劉誌丹在求學期間的突出表現,卻衝破了父母的願望。

  2.發奮學習,樹立崇高理想

  毛澤東比劉誌丹雖然年長10歲,但發奮攻讀,樹立雄心壯誌有類似之處。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都確立了以振興中華民族為己任的遠大理想。

  毛澤東一生善於學習,其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麵:

  恒心大。毛澤東的父母愛護孩子,卻要求其嚴。6歲就讓他到田裏做農活。10歲在本村上學,教師管理也非常嚴厲。當他能認識一些字的時候,父親就要求他學記賬、打算盤。在學好文化課之餘,還閱讀了不少古典文學著作。1910年秋,17歲的毛澤東要走出韶山,到縣城求學。他抄一首詩留給父母:“孩兒立誌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從此,毛澤東到縣城、省城、北京、上海等地,走到那裏學到那裏,書讀到那裏。

  博覽群書。毛澤東在私塾從讀《三字經》、《幼學瓊林》、《論語》、《孟子》、《中庸》、《大學》起步。後來閱讀了《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等一批古典小說。還有,《史記》、《漢書》、《綱鑒類纂》等,還到學校藏書樓借閱中外曆史,地理等書籍。19歲那年,考入省立第一中學,開始涉獵18、19世紀歐洲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著作,其中有《原富》、《法意》、《民約論》、《天演論》等等。

  認真筆記,增強記憶。據蕭三撰寫的《毛澤東同誌的青少年時代和初期革命活動》一書記載,毛澤東在長沙學習期間,僅課堂錄,讀書錄的筆記本就有幾大網籃。

  密切聯係實際。在湖南第一師範學習時,楊昌濟講授的《倫理學原理》,毛澤東就寫了一萬二千多字的批注,寫出自己的見解。這本經他批注的《倫理學原理》,由他的一位同學收藏。直到1962年,周世釗將其轉交給毛澤東。他高興地說:“這本書的道理也不那麽正確,它不是純粹的唯物論,而是心物二元論。隻因那時,我們學的都是唯心論一派的學說,一旦接觸一點唯物論的東西,就覺得很新穎,很有道理,越讀越覺得有趣味。它使我對於批判讀過的書,分析所接觸的問題,得到新的啟發和幫助”。毛澤東讀了《史記》就能靈活引用。在延安時,中央警衛團舉行張思德烈士的追悼大會,毛澤東親自到場發表講話。他說: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一聯係,就把紀念張恩德犧牲的意義提高了。

  善於提出創造性的見解。1915年,袁世凱接受了日本侵華二十一條。毛澤東極為憤慨,提筆在《明恥篇》(一師學生編印有關日本侵華的文章和資料)封麵上寫下:“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複仇,在我學子!”他站得高,看得遠,號召中國有識之士,站到第一線,報仇雪恨。當時,陳獨秀創辦了《新青年》雜誌,毛澤成了熱心的讀者和撰稿人。後來,他發起組織新民學會,意圖在團結刻苦耐勞,意誌堅定,隨時準備為國捐軀的青年。接著又組織了湖南各界聯合會,形成湖南省第一次大聯合,他開始走上政治大舞台,成了組織者和領導者。1917年7月14日,毛澤東在長沙以湖南學聯的名義創辦了《湘江評論》,“以宣傳最新思潮為宗旨,”推動學生運動的大發展。他在創刊宣言中指出:“世界上什麽問題最大?吃飯問題最大。什麽力量最強?民眾聯合的力量最強。什麽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軍閥不要怕,資本家不要怕。”7月21日《湘江評論》第2號出版,毛澤東發表《民眾大聯合》一文,提出民眾大聯合是改造國家、改造社會的根本方法。文中熱情地讚揚俄國革命和五四運動,認為人民大眾開心之日,就是反動分子難受之時。在文中,對大聯合的問題,作了進一步論述,其中指出:“曆史上的運動不論那一種,無不是出於一些人的聯合。”可見,毛澤東建立聯合戰線的思想由來已久。後來,在革命戰爭年代,以及建國以後,毛澤東不斷與時俱進地調整黨的統一戰線政策。

  毛澤東為了尋找革命的出路,在這個期間曾兩次上北京。第一次是1918年,組織新民學會成員到法國勤工儉學。經他的老師楊昌濟推薦給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李大釗,任助理館員。接觸了李大釗、陳獨秀、蔡元培、胡適等社會名流。1919年12月,毛澤東第二次到北京,大量閱讀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得到很大提高。1949年3月,中央機關要從西柏坡遷往北京,毛澤東對身邊的工作人員感慨地說,30年前我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而奔波。還不錯,吃了不少苦頭,在北平遇到了一個大好人,就是李大釗同誌。在他的幫助下我才成了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他是我的真正的好老師,沒有他的指點和教導,我今天還不知道在哪裏呢?毛澤東是一個不忘恩德的人,1936年在保安與斯諾談到陳獨秀時,毛澤東說,我在上海再次見到了陳獨秀,他對我的影響也許超過其他任何人。我與陳獨秀討論過我讀的馬克思主義書籍,對我很有幫助,陳獨秀說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話,在我一生中可能是關鍵性的時期,對我產生了深刻的印象。1921年7月,毛澤東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從此走上了職業革命家的道路。建立和發展黨的組織,發動和領導工農運動,幫助國民黨改組,參加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以後,毛澤東創造性地提出“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的論斷,並且親自率領秋收起義的隊伍,進軍井岡山,開辟了中國革命史上第一塊工農武裝割據的紅色陣地,點燃了中國革命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星星之火。因此,他成為我黨我軍和紅色政權創始人是當之無愧的。

  劉誌丹也是由家鄉的農村小學讀到縣高等小學,學習勤奮,立誌改變陝北農村的落後麵貌,初步形成改造社會,振興中華的誌向。1922年考入省立榆林中學(陝北23縣重點中學),該校由愛國人士杜斌丞出任校長。聘用了一批學有專長,思想進步的教師,如魏野疇、李子洲、呼延震東、王森然等。《新青年》、《向導》等進步刊物和不少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己傳到學校。新思想、新文化的傳播,使劉誌丹的理想得到升華,由一個山溝裏的孩子成長為愛國青年。1923年被選為學生自治會會長,帶領學生開展革命活動。1924年成為該校第一批團員,1925年轉為共產黨員。以詩言誌,他寫出《愛國歌》一首,表達他的愛國情懷和奮鬥目標。

  “黃河兩岸,長城內外,

  炎黃子孫再不能等待。

  挽弓持戈,馳騁疆場,

  快,內懲國賊,外抗強權,

  救我中華萬萬年!”

  1925年7月,被推選為出席在三原召開的全省學生代表大會和共進社代表會議。1925年秋,被黨組織派往黃埔軍官學校學習軍事。1926年秋畢業後參加了北伐戰爭,成為職業革命家。雖然劉誌丹與毛澤東相比,年齡小,資曆淺。但他身上有一種北方男子漢強悍的頑強性格。這一點,在後來的革命鬥爭實踐中得到證明。

  @@二、學習他們英勇頑強的革命拚搏精神

  毛澤東和劉誌丹所處的時代,正是各帝國主義國家把中國變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的時期。中國有識之士為改變國家的曆史命運,已經進行了長期的反抗和鬥爭,但都沒有成功。隻有中國共產黨誕生以後,中國革命麵貌才煥然一新。毛澤東積極參加了黨的創建活動,劉誌丹也很快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們認準了革命的方向,成為早期的共產主義先鋒戰士。

  我們學習毛澤東和劉誌丹,必須用與時俱進的觀點,也就是曆史地、全麵地、發展地看待毛澤東和劉誌丹的成長過程。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堅持了正確的方向,提出許多獨創性的主張,他在學習和總結曆史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國情形成毛澤東思想,成為黨的集體領導智慧的結晶。主要應學習以下幾個方麵。

  1.學習他們堅定不移的政治方向

  毛澤東和劉誌丹都是從農村中走出來的知識青年,參加革命了,經過磨煉才樹立起革命的人生觀。事實證明,毛澤東和劉誌丹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無論遇到什麽艱難險阻,他們始終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奮鬥不止。大革命時期,毛澤東還沒有進入黨的高層領導核心,但他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勇於對黨內產生的“左”右錯誤進行抵製和提出批評意見。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創造性地提出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主張,對扭轉黨內“左”傾錯誤造成的損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抗戰時期,毛澤東總結曆史經驗,正確地製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為戰勝日本帝國主義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取得了中華民族的解放和獨立。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的理論水平和領導藝術走到成熟的階段,打倒蔣介石,解放了全中國。新中國的建立,人民當家作主,使中華民族走上獨立、自由、富強、繁榮的康莊大道。

  劉誌丹領導渭華起義,組織和發動兵變70多次,前赴後繼,不屈不撓,他深入農村建立黨的組織,組織農民武裝,學習井岡山,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創造了陝北、陝甘革命根據地,使中央長征有了落腳點。

  2.學習他們永遠站在大多數人民一邊,為大多人謀利益

  中國是一個工業落後,農業人口占多數的國家。無產階級人數少,共產黨要消滅最反動的敵人,必須聯合大多數人,以此來壯大革命的力量。因此,毛澤東早在大革命時期就提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實質上是無產階級先鋒隊領導的農民革命,沒有農民參加,革命就要失敗。所謂領導,主要是領導農民。同時還要爭取中小資產階級。周恩來在延安時期說:由於“左”傾路線的執行者,“眼光狹小得很,認為中小資產階級都不可靠,他們不聽毛主席的話,致使革命又受到一次挫折,走了一個兩萬五千裏”。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提出組織千千萬萬的民眾,調動浩浩蕩蕩的革命軍,是今天的革命向反革命進攻的需要。隻有這樣的力量才能把日本帝國主義和漢奸賣國賊打垮,批駁了關門主義的孤家寡人策略。就連發動十年內戰的蔣介石也要團結到抗戰隊伍中來,方針是又團結又鬥爭,防止右傾與妥協。在解放戰爭中,農村搞土地改革,犯了“左”傾錯誤,不給地主生活出路,把富農和富裕中農劃為地主,甚至多殺了人,搞亂了農村階級陣線。毛澤東及時糾正了土改中的錯誤,團結了大多數人,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為中國革命勝利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劉誌丹在實踐中充分認識到,革命不能搞孤家寡人的政策,必須團結大多數,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他提出對白、灰、紅三種力量,我們都要爭取,變為革命力量。應當敢於到白色的敵人營壘中做工作,變敵之勢力為紅色武裝,組織兵變。對灰色的地方民團和土匪勢力,經過工作變為紅色武裝。紅色武裝,是革命的中堅力量,要不斷發展壯大。

  3.學習他們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

  毛澤東從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起,長期堅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吃紅米飯,喝南瓜湯,生活儉樸,平易近人;長征路上爬雪山,過草地;到延安住窯洞,吃小米飯,穿補丁衣,同群眾同甘共苦,在麻油燈下寫作,露天野外作報告。劉誌丹從參加革命起,一直處在戰爭環境,風餐露宿,穿破棉襖,手持旱煙袋,冬天老羊皮大衣,一直穿到壯烈犧牲。他一生樸實無華,一無所有。然而,為人民利益他鞠躬盡瘁,勇於獻身。

  4.學習他們實事求是、調查研究、走群眾路線的工作作風

  我們黨內長期發生“左”傾錯誤,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存在脫離群眾,缺乏調查研究,脫離實際的主觀主義產生的。針對教條主義的弊病,毛澤東長期以來提倡說真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是則是,非則非,用實事求是的原則教育幹部;在工作方法上,提倡調查研究,掌握一手資料,廣泛聽取正反兩方麵的意見,經過去粗取精的過程,做出正確的結論,製定切實可行的方針和工作方法。因為,一項政策和策略的形成,關係到黨和人民利益之所在,是革命事業成敗的關鍵。

  劉誌丹在創造陝甘革命根據地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一切從實際出發。1933年,時任陝西省委書記兼紅26軍政委的杜衡(後叛變),反對劉誌丹等同誌的正確主張,將部隊開往渭華地區,企圖建立新的根據地,結果遭受嚴重失敗。因為劉誌丹十分清楚,渭華起義失敗,使這裏的革命力量受到嚴重摧殘,敵人統治很嚴密,我軍遠離照金根據地,在關中平原難以立腳。後來南下失敗,杜衡被捕叛變,教訓極其深刻。

  @@三、學習他們堅持原則,顧全大局,與錯誤傾向作鬥爭的精神

  黨中央長征到陝北,毛澤東很快就得知陝北根據的創始人劉誌丹等被捕關押,並且掌握了基本情況。所以立即組織有力的專案組前往瓦窯堡,調查和釋放劉誌丹等被關押的原陝甘地區和紅26軍的領導幹部。在糾正錯誤“肅反”問題上,我認為值得學習和探討的問題是:首先應當肯定,中央到陝北落腳的決策表明,毛澤東對陝北的形勢早已有了充分的了解。

  其一,毛澤東在1926年擔任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所長時,對陝西籍的學員和陝西的農民運動的發展已經掌握。如1926年9月16日,他對派往陝西的特派員就十分重視,向當時任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秘書長(代部長)陳克文寫信,建議陝西辦事處特別委員會應由亢維恪、李維屏、李秀實、王述績、杜鬆壽組成,並提出以亢維恪為書記。事實上,陝西農民運動的大發展與農講所學員積極工作分不開,也為毛澤東了解陝西奠定了基礎。

  其二,1934年,陝西省委派出賈拓夫,出席中央蘇區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會後隨中央機關長征,被任命為紅軍總政治部白區工作部部長。毛澤東親自找他了解陝北根據地的形勢,並派他帶領先遣隊去找陝北紅軍。

  其三,1935年9月27日,中央在甘肅通渭縣榜羅鎮政治局會議上決定,改變俄界會議決定,由陝甘邊界靠蘇聯邊界建立根據地的決定,改變為將新的落腳點放在陝北。這是中央第8次,也是最後關於落腳點的決定。因為,陝甘支隊到岩昌縣哈達鋪搞到國民黨7-8月份的一批報紙,充分證明了陝北根據地的形勢。

  據聶榮臻回憶,他派騎兵通訊員給毛澤東送去一些《山西日報》,其中載有閻錫山的晉軍進攻陝北紅軍的消息。毛澤東特別高興。因此,為中央決定到陝北建立根據地和解決錯誤“肅反”提供了條件。

  其四,黨中央到達吳起鎮受到當地革命群眾的熱烈歡迎,使長征到陝北的廣大指戰員深受感動,中央領導人對陝北人民的深情厚誼給予高度評價。毛澤東很感激劉誌丹等領導的陝北人民,使中央很快掌握了陝北革命隊伍內部的實際情況。

  其五,在長征之前,毛澤東本人就受到“左”傾錯誤領導者的排斥和打擊,撤銷黨內、軍內領導職務,扣上右傾主義的帽子,一直到遵義會議之後才有了發言權,參與領導班子。因此,毛澤東對劉誌丹的處境十分理解和同情,一聽到群眾的反映,他深感問題的嚴重性,立即組織強有力的力量去審查陝北“肅反”的問題,提出果斷的措施,作出“一切聽候中央解決”的決定,確定中央機關主要領導人張聞天掛帥指導,這就為正確處理錯誤“肅反”創造了條件。可見,毛澤東在奠基陝北,糾正路線是非問題上堅定的原則性和責任心。

  劉誌丹被“左”傾錯誤打擊和排擠由來已久,在叛徒杜衡掌權時期,曾被撤銷領導職務,剝奪對紅26軍的領導權。但他始終對革命忠心耿耿,堅持正確的革命原則,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實踐證明劉誌丹是真正的領袖,贏得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在錯誤路線執行者,誘捕和關押劉誌丹的過程中,他顯得十分平靜,相信黨和革命群眾一定會堅持正義。所以,他出獄之後,對黨中央和毛澤東等領導人真誠地表示感謝。他指出陝北“肅反”是犯了嚴重的錯誤,同誌們應當從中吸取這個沉痛的教訓。而且對他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一切都表明,他處處從黨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出發。可見其高風亮節,正氣凜然,謙虛謹慎的崇高品質。

  @@四、劉誌丹英勇犧牲後,受到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的高度評價,為全黨樹立了學習典範

  劉誌丹出獄以後,很快得到黨中央的任用,擔任了黨內、軍內的重要職務。他擁護黨中央的重大決策,出兵東征晉西,爭取直接與日本侵略者作戰,把國內戰爭與民族戰爭結合起來。他肩負東征軍北路總指揮和紅28軍軍長要職,揮師沿黃河東岸北進,受到陝北父老鄉親的熱烈支持和歡迎,這是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這一次,他受黨中央的委托,去迎接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挑戰,實現民族解放的神聖使命,更為英勇善戰,一路捷報頻傳。保衛了陝北根據地,確保黃河兩岸的交通暢通。得到人民的擁護,上級的表彰,就連雙目失明的老太婆也提出非要見“老劉”這總指揮不可。劉誌丹對她的請求給了滿足,在場的群眾無不為之動容。

  後來,根據戰略形勢的發展,毛澤東命令紅28軍渡河到晉西北征戰。在接受攻打敵人重兵把持的三交鎮時,劉誌丹親自到前線指揮攻堅戰,不幸犧牲。戰爭中死人的事是常有的。不過劉誌丹的犧牲卻比泰山還重,他和他最親密的戰友謝子長同是陝甘、陝北革命的創始人,謝子長先他而去。他又是剛剛被黨中央從獄中救出來的革命領袖。所以,得到這個不幸的消息,從中央領導到廣大指戰員,以及陝北的父老鄉親無不萬分悲痛。一個英雄倒下去,千萬個勇士站起來。東征取得了重大勝利,打擊了敵人,壯大了力量,撒下了革命種子。回師陝西,揮師西進,擴大根據地,迎接二、四方麵軍北上,為實現全民抗戰中央作出新的戰略部署。

  劉誌丹犧牲,黨中央給予高度評價和隆重紀念。以安定人心,鼓舞士氣,振奮民族精神,教育全黨全軍,樹立為全黨和全國人民學習的光輝典範。這個學習當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

  第一,毛澤東得知劉誌丹犧牲的噩耗,深表哀悼。後來他沉痛地說:“我到陝北,隻和劉誌丹見過一麵,就知道他是一個很好的共產黨員。他的英勇犧牲,出於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為黨為國的精神,將永遠留在黨和人民中間,而不會磨滅的。”1936年5月,中共中央和陝甘寧邊區政府決定將保安縣改為誌丹縣。以此永遠紀念這位偉人。1943年,為劉誌丹烈士修的陵園落成,毛澤東不僅題寫碑誌“劉誌丹將軍墓”,而且揮毫寫下“群眾領袖,民族英雄”的題詞。周恩來親筆寫了“上下五千年,英雄千千萬,人民的英雄,要數劉誌丹”的題詞。朱德題詞是“紅軍模範”。這是黨的曆史上,對眾多革命先烈最高的評價。這不僅是中央對劉誌丹的定論,而同時也是對陝北革命人民的肯定。後來延安成為革命聖地,誌丹縣成為革命的紅都。而且毛澤東在轉戰陝北,將要過黃河時,深情地說:“陝北是個好地方。”這些無疑是對陝北人民的鼓勵,同時也是號召全國人民向英雄的劉誌丹學習。

  第二,應當學習和發揚毛澤東和劉誌丹純潔的革命情誼。毛澤東和劉誌丹兩位領袖都是十分重友誼的人。他們生前隻見過一麵,而細心的劉誌丹發現在嚴寒的冬天,毛澤東還穿著單鞋。回到住處,立即告訴妻子同桂榮。她很快給毛澤東做了一雙棉鞋,托周恩來送去,毛澤東穿上合腳的棉鞋十分高興。毛澤東夫人賀子珍比同桂榮小5歲,如同姐妹,劉誌丹陣亡後,賀子珍常去安慰同桂榮,有什麽困難互相幫助。直到1956年,毛澤東仍然惦記著劉誌丹夫人。一次請同桂榮到中南海懷仁堂看戲,毛澤東還對身邊的周恩來、朱德說:“劉嫂子在瓦窯堡做的棉鞋,又綿軟又暖和,穿到腳上舒服極了。”劉誌丹犧牲時,他的女兒劉力貞隻有6歲。中央對烈士遺屬特別關懷。1937年1月,同桂榮和女兒劉力貞隨中央機關進駐延安。1938年劉力貞上了魯迅小學,她立誌做一名醫生,長大了要做一個救死扶傷醫生,為黨和人民做貢獻,完成父親未盡的事業。後來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黨的培養下成了一名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從事醫療工作。不久,她便隨同醫療隊,赴陝北老區農村為群眾看病,她醫德高尚,技術過硬,服務熱情,得到群眾的稱讚。當人們知道她是劉誌丹的女兒時,鄉親們奔走相告:“劉誌丹的女兒回來了!”遺憾的是英雄劉誌丹沒有等到這一天。

  60年以後的今天,我們展望曆史的變遷,會產生無限的感慨。當年毛澤東和劉誌丹為之奮鬥的曆史任務和願望,已經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了第一步,而他們所理想的人民生活自由、幸福、國家統一、強盛的任務,已成為今天黨和人民為之奮鬥的目標。黨中央發出號召,堅持“三個代表”思想,為實現奔小康的宏偉目標而奮鬥,這正是偉大領袖和英雄生前的願望。實踐證明,創業難,守業難,提高和革新更難。我們在前進道路上還會遇到無數的艱難險阻。因此,全黨同誌必須堅定不移地學習毛澤東和劉誌丹的高尚品德,奮鬥精神,工作方法和領導藝術,把他們所開創的事業進行到底,這是對他們最好的紀念。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