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老愚公——黃陵縣西石獅村劉甲子治理荒山荒坡紀實

王春梅

又是一個秋高氣爽,果實累累的十月。

記者驅車來到黃陵縣西石獅行政村采訪遠近聞名的老愚公——劉甲子。

車行至村口,遇到一位高個清瘦,微微駝背,身板硬朗的老頭。同來的人告訴說:“他就是劉甲子。”記者隨劉老來到他家。窯洞好大,家裏的家具除了一排擦得烏黑的瓦罐和兩隻掉了漆皮的箱子,就是鍋灶,窯洞越發顯得空曠。大家都更加驚歎於劉老這種不遺餘力、治理荒山的忘我的拚命精神。

當記者來到老愚公劉甲子治理的西窪山時,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層層梯田從陡山陡窪上直鋪到溝底,那結滿果實的蘋果樹、梨樹、柿子樹、棗樹散發出誘人的芳香。紅豔豔的蘋果,黃澄澄的梨,綠綠的柿子,發白的紅棗,宛如五彩的珠寶鑲嵌在這綠色山窪裏。

好一派別具特色的田園風光,這就是劉甲子老人苦心孤詣治理的結果,也是他內心蘊藏了幾十年夙願的實現。

人活留名,樹活留影,此事誰也別阻攔,我決心已定

今年73歲的劉甲子,從8歲起就為地主放羊,常常因羊沒草吃要跑十幾裏路,吃盡了苦頭。記得9歲那年,在一次放羊時跑的太遠,天黑沒趕回家,差點被狼叼去。打那時起,他心裏就埋下一顆種子:長大了一定要多種樹、種草。解放後,是共產黨、毛主席把他從苦海裏解救出來,深切感受到黨的恩情比海深,時時刻刻拿黨員標準要求自己,事事走在別人前頭,在生產隊稱為好社員。但他並沒有忘記心中的願望,可在那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年代,誰敢出這樣的風頭。望著那滿天飛舞的黃塵,看著那光禿禿的山窪一天天被吞噬,劉甲子的心疼了。

1984年,黃陵縣作出了允許個人承包治理小流域的決定。田莊鄉多次召開動員會,可當時村裏人都不敢承包。劉甲子再也不甘沉默,也不能沉默了,心裏埋藏了多年的願望終於有機會實現了。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家人說了,遭到了極力反對。老伴說:“一輩子人都快活過來了,還逞什麽強,放著安安穩穩的日子不過,胡折騰個啥?再說我身體不好,幫不上忙,你一個人怎麽行。”兒女們說啥也不同意自己的老父親再受苦。消息傳出去後,村上的人也紛紛議論:“劉甲子瘋了,那麽大一架山不把老命搭上才怪了。”

是啊,此時劉甲子已61歲,本該到享福的年齡,三個兒女,兩個女兒都嫁到外鄉,隻有一個小兒子,還有家裏、地裏的活。老伴幼小時患病,兩腿殘疾,走起路來十分不便,個子不足1.4米,不能幹重活,沒有人幫忙。加之西窪山不僅陡峭,還支離破碎,兩道溝,三架梁,連一塊25度以下的地塊都沒有,又遠離村莊,要把它治理好,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劉甲子徹夜難眠。經過幾天的思考後,倔強的他果斷地對家人說:“人活留名,樹活留影,此事誰也別阻攔,我快活了一輩子人,還沒為國家幹件大事,這次就讓我試試吧!”

劉甲子頂著家人的反對和村上人的熱嘲冷諷,找村幹部談了自己的想法。村委會在會上一致認為劉老忠實,吃苦,信得過,靠得住,決定將西窪山溝60公頃荒山荒坡承包給他。

說幹就幹,一張鐵鍁,一把钁頭,劉甲子在西窪山上鬧世界

劉甲子將山溝承包下來後,扛起钁頭、鐵鍁上山了。一把钁頭,一張鐵鍁,劉老靠著這簡單的生產工具,起早摸黑,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钁頭壞了一把又一把,鐵鍁磨短了一張又一張,劉老不知自己用了多少張鍁,多少把钁,才把這個陡峭荒山,變成層層梯田,將一個個溝溝岔岔打成一座座山壩。為給平整好的地裏栽果樹,托熟人在縣農行貸了3000元錢,買回樹苗。為了節約資金,自己撿回槐樹種子,育成苗,栽到較陡的地裏和溝裏,挖的酸棗根,自己嫁接棗樹。可是當地人都有在荒山上放牧的習慣,剛剛栽上的樹苗被牲口吃了,樹栽上一茬又一茬,就是不見樹。劉老沒辦法,1989年春幹脆在山上挖了個小小的土窯洞,盤上炕,安上鍋灶,吃住在山上,後來老伴也搬到山上,照顧劉甲子的生活,老兩口陪著樹苗長。

為了解決果樹澆水問題,劉老在院內挖了一個能容5方水的池子,雨天蓄住天上水,保證了果樹的應急灌溉。

劉老就這樣沒日沒夜,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為了他的西窪山溝,不知摔了多少跤,流了多少汗,受過多少傷。提起吃苦,劉老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記得有一次,他給果樹噴藥,一不小心連人帶噴霧機滾下山坡,摔得半個月沒能起床。

劉甲子栽上的蘋果樹一天天長大了。可沒錢聘請技術員,自己鬥大的字不識幾個。為了解決果樹管理的技術問題,劉甲子利用去縣、鄉趕會的機會到園藝站請教,回家時去別人果園裏一邊打工,一邊學技術,幾年下來,劉老也成了栽植蘋果的土專家。

為了這片荒山,劉老一家十幾年沒有買一件新衣服,也沒添置一件家具。別人家都買彩電,他不敢有那奢望,就連一盒香煙也舍不得買。平時我們看到劉老脖子上總是掛著旱煙袋。

一心想實現的夢實現了,但他還在做更美的夢,免費讓尋根的海內外華人都能吃上他栽的果。

如今的西窪山上用材林初具規模。栽種的蘋果樹、梨樹、柿子樹等十幾種林果萬餘株,80%果實掛滿枝頭;還有一窩窩1米多高蒼翠挺拔的油鬆,將昔日禿山嶺裝扮成了名副其實的花果山。

劉老風趣地說:“我這裏是百貨公司,樣樣水果齊全。”老伴更是驕傲:“沒想到我的老漢能把山變了個樣,現在住到山上都不想回村了。”

如今的劉甲子不僅成為西石獅人、田莊人的驕傲和自豪,也成了方圓幾百裏莊稼人效仿的典範。在他的帶動下,本村又有一名60多歲的曹民生承包了一架荒山20多公頃,將任務分片落實給3個兒子,起早摸黑率領全家人機一齊上,平地整地,種樹種草。這一老一少愚公大鬧西石獅的動人事跡在黃陵縣傳頌著。

在記者臨別時,劉老流露出一絲憂愁:現在還有一條溝沒治理好,打算再栽1000株優質核桃,打兩個蓄水池,溝底打一個壩,蓄上水放幾隻船……劉老還有許多的願望,可今年73歲了,最擔心有一天突然躺倒不能幹了,治理荒山的任務就完不成。之後他又動情地說:“不過死後,我也要埋在西窪山上,看著樹長,我不希望它能給兒孫們帶來多少經濟效益,隻要有一天來黃陵尋根認祖的人能夠來到我這裏吃上我親手栽的鮮果,永遠記住自己是中國人,我就滿足了。”

心底無私天地寬。此時此刻,我明白一個老共產黨員為什麽在如此清貧的情況下,不向國家伸手要一分錢,十幾年如一日堅持治理荒山,希望死後留一片綠,免費讓人嚐一口鮮果便足了的原因了。這是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他把黨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克己奉公,多作貢獻,是他行動的指南。讓我們默默地祝願他生命之樹常青,早日實現他心中的夢想吧!

選自1996年7月8日《延安日報》

作者簡介:

王春梅,女,1963年生,陝西省延川縣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程度。先後在延川縣農機局、黨史辦工作,1992年調入黃陵縣委通訊組從事新聞工作,現任黃陵縣委外宣辦、政府新聞辦主任。在從事新聞工作10多年間,采寫的新聞稿件和拍攝的新聞圖片多次獲省市好新聞獎。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