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8、古代印度的種姓製度

種姓製度是雅利安人進入印度之後創立的。“種姓”這個詞是從梵語“Varnā”翻譯過來的,它的原來的字義是“顏色”或“品質”。照他們的說法,膚色白的雅利安人是品質高貴的種族,深色皮膚的達羅毗荼族和其他土著民族是品質低賤的種族。這種製度原來是用以劃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界限。後來隨著工作和職業的分化和發展,本來用以劃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種姓差別,也在雅利安人自己中間起了作用,於是就有了四個種姓的劃分。

最高的種姓是婆羅門,是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侶階級,到後來,婆羅門也可以當國王;其次是刹帝利,是掌握軍政的國王和武士階級;其次是吠舍,是商人、手工業者,也有從事農耕的農民階級;最下層的種姓是首陀羅,是農人、牧人、仆役和奴隸。前三個種姓是雅利安人,首陀羅是非雅利安人。

各種姓都有它世襲的職業,各種姓間不許通婚,尤其嚴禁首陀羅和別的種姓通婚。對首陀羅男子和別的種姓女子結合所生的混血種,特別訂有法律,給予一種賤名,如首陀羅男子與婆羅門女子的混血種名為旃陀羅。他們的地位最低賤,不能與一般人接觸,被稱為“不可觸者”。這種人世世代代操著當時認為下賤的職業,如抬死屍、屠宰、當劊子手之類。種姓製度不僅定在法律裏麵,而且神聖不可動搖地規定在宗教教義和教條中。在婆羅門教勢力強盛的地方,種姓製度最嚴格。

總之,印度的種姓製度實質上是一種階級製度。但是,由於鮮明的階級關係被掩蓋在等級的劃分之中,因此它容易模糊階級界限,在勞動人民之間製造隔閡和對立,不利於他們團結對敵。此外,種姓製度實行職業世襲,把生產限製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從而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種姓製度的存在,是造成印度社會發展遲緩的重要原因之一。印度自古代至近代,經曆了幾種社會形態,但是種姓製度一直延續下來,成為曆代剝削階級的統治工具。種姓製度經過長期演變,越來越複雜,在四個種姓之外,又出現了數以千計的亞種姓。今天,在印度仍然保留著種姓製度的殘跡。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