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7、埋在“死人之丘”下的城市

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拉爾卡納縣南部,滾滾流淌的印度河右岸,有一座半圓形的佛塔廢墟。沒有人知道它是什麽時代修建的。這裏是信德沙漠的邊緣,白天狂風呼嘯而過,夜晚寒風習習。盡收眼底的隻有一望無際的信德沙漠。多少年來,這裏一片荒蕪,滿目淒涼,一直被當地人稱為“死人之丘”。

在過去的60年裏,幾個考古工作隊相繼來到這裏進行了發掘和整理,終於發現這裏是一座重要的古代城市的廢墟。這一考古發現,向世人證明了印度河文明與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一樣古老而燦爛。

這座標誌著“印度河文明”的古城,就是舉世聞名的摩亨佐?達羅。摩亨佐?達羅與在旁遮普的哈拉巴一起,被考古學家和曆史學家稱為“哈拉巴文化”。摩亨佐?達羅是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50年青銅器時代的一座世界名城。這個城市的居民叫“達羅毗荼人”,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棉花並用棉花織布的民族之一。他們創造了結構獨特的文字,還發明了相當精密的度量衡方法,建立了高度發達的城市經濟,而且廣泛地和其他各文明民族進行著貿易往來。

但是,摩亨佐?達羅城是怎樣衰落直至葬身黃沙的呢?摩亨佐?達羅人是在什麽時候遺棄這座城市的呢?他們後來又到哪裏去了呢?

世界各國的許多考古學家、曆史學家、人種學家和古文字學家一直試圖通過發掘出來的古城遺址和大批石製印章、陶器、青銅器皿等文物,揭開古城的秘密。幾十年過去了,古城的真實麵貌已經漸漸顯露出來。

在摩亨佐?達羅古城遺址裏發現的大量石製印章,不僅是雕刻技藝精湛的工藝品,更是人類古文明最珍貴的文獻資料。因為,在這些印章上刻有牛、魚和樹木的圖形文字,很像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古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遺憾的是,這些“天書”至今還沒有被人們識讀。曾經有一位捷克斯洛伐克學者說,他已讀通了125個這種文字,並認為摩亨佐?達羅文字已由圖畫文字演進到了帶有表音性質的文字。

古城摩亨佐?達羅遺址的發現證明:包括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古印度也和古埃及、古巴比倫、中國一樣,是人類文明的搖籃。

史學家認為,昔日摩亨佐?達羅郊外也是鬱鬱蔥蔥,長滿著茂盛的草木。和尼羅河一樣寬闊古老的印度河,不僅灌溉著這裏的千裏沃野,也孕育了人類的文明。隻是到了後來,由於過度的放牧和種植,破壞了生態平衡,使得植被稀疏,表土裸露,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其水分迅速蒸發,然後隨風吹蝕,最後終於使這裏淪為一片沙洲。

但是,摩亨佐?達羅人後來究竟跑到什麽地方去了呢?摩亨佐?達羅古城和“印度河文明”究竟是怎樣消失的呢?謎底可能還深藏在神秘的“死人之丘”下。可是,由於歲月的消磨、洪水的衝刷和鹽堿的腐蝕,解開這些曆史懸案的希望就像眼前的摩亨佐?達羅遺址日漸頹敗一樣,變得越來越渺茫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