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4.炙茶、洗茶用具及其他

炙茶和洗茶,也是古人品茶過程中的組成部分。炙茶主要見於唐代,宋代雖然也時有記載,但已不常用,元代以後就消失了。炙茶是對茶餅的一種再加工的方式。明代及其以後,以散條形茶為主,於是又有了洗茶,洗茶不僅是為了洗去茶中的雜質,更重要的是要誘導出茶香、茶味來。這是明人為豐富飲茶藝術的又一貢獻,至今飲功夫茶的一些地區,飲時也還先要用水漂洗一下茶葉,這大概也是古人洗茶的遺風。炙茶和洗茶,也都需要有相應的工具。

炙茶的工具,陸羽《茶經》中叫做“夾”,製法是“以小青竹為之,長一尺二寸”,在夾前一寸的地方留竹節,竹節以上剖為兩半,取茶餅夾上,放在火上炙烤。陸羽說用這種小青竹夾炙茶,“津潤於火,假其香潔,能益茶味”。炙茶的火要用文火,也就是李約所說的“茶須緩火炙”。這種緩火,火力要勻,不能在有風處炙,因為炙處有風而風吹炭火,則使“熛焰如鑽,炎涼不均”。開始炙茶時,要將茶餅逼近火,快速翻動,待到茶餅表麵炙烤出一個個小疙瘩,“然後去火五寸”再炙,直到茶餅表麵不冒熱氣而發出香味為止。炙烤後的茶餅,要趁熱放在一種特製的紙袋裏,陸羽叫做“紙囊”,是用剡溪所產白而厚的藤紙折疊成夾層,然後又用線縫成袋狀而成。把炙烤好的茶餅放在裏麵,為的是使茶餅“精華之氣,無所散越”。晾涼後,即可碾末煮飲了。

宋代炙茶的工具,蔡襄《茶錄》中叫做“茶鈐”,是金屬夾子。宋代茶和唐代茶有所不同,陳茶才須炙。蔡襄說:“茶或經年,則香、色、味皆陳”,這樣的茶要炙,“若當年新茶,則不用此說”,即不用炙。在炙之前,要將茶餅放在幹淨的器皿中“以沸湯潰之”,潰是淋澆的意思,因為宋代所做的茶餅,一些名品往往要在茶餅表麵塗上一層膏油之類的東西,如蔡襄所說的,“餅茶多以珍膏油其麵”。用沸水淋澆後,膏油處於半融化狀態,這時,把上麵的膏油適當刮去,然後用茶鈐夾上,放在緩火上炙幹。

炙茶在唐代,還是人們飲茶過程中比較重要的一環,李約把緩火炙茶和活火煎水並重,可見當時人們是比較重視炙茶的。宋代隻是隔年陳茶才炙,以後就完全成為曆史陳跡,隻保存在那時人們的文字中了。

洗茶,就是品飲之前先用水淋洗茶葉,始見於明代人的文獻中,在當時也是頗受重視的。明代關於飲茶的較早著作是顧元慶的《茶譜》,有“煎茶四要”一節,其中之一就是“洗茶”。他說洗茶的目的有二,一是去“塵垢”,因為條形散茶在製造和貯藏過程中,不免有灰塵雜質混入茶葉中,所以要洗;一是去“冷氣”,盡管是新茶,但也已經過一段時間貯藏,難免要滲入陰濕之氣,所以也應該先用熱水淋洗。記載洗茶經過和效果較為詳細的,是馮可賓的《岕茶箋》。他說烹茶之前,“先用上品泉水滌烹器,務鮮務潔;次以熱水滌茶葉”,洗茶葉的水,“不可太滾”,太滾就會衝去茶葉的汁味。洗時,用竹筷夾住茶葉,“反複滌蕩,去其塵土黃葉老梗使淨”,然後用手撮起,放在盞或壺中蓋好,“少頃開視,色青香烈”,這時即可用煎好的水瀹而飲之了。文震亨《長物誌》卷十二中也說,洗茶時,“先以滾湯候少溫洗茶,去其塵垢”,洗過之後,放在帶蓋碗中,等到涼時,用開水點之,“則香氣自發”。洗茶有專門的工具,一般就叫做“茶洗”,多為陶製。文震亨記載,茶洗是砂土燒製成的,形製如碗而分上下層,上層的底有圓眼如箄子,“用洗茶,沙垢皆從孔中流出,最便”。周高起《陽羨茗壺係》記當時宜興紫砂陶茶洗,形製如扁壺,中間也有箄子似的隔層。

在本節及以上各節,敘述了古代飲茶中一些主要的茶具,其他一些茶具,今天看起來不太重要,但卻為當時人們飲茶所必備,下麵以陸羽《茶經》所記為主,對唐、宋及以後人們所使用的其他一些輔助性茶具,再作簡單介紹。

交床陸羽稱放置茶釜的專用支架叫“交床”,是十字狀物,中空,以座茶釜。明代又叫“靜沸”,是以竹子編造而成的竹架,取意為茶釜從火爐上拿下後待其滾沸自然靜止。

水方陸羽把木製容水器叫水方,容水一鬥;明人叫做“水曹”,有瓷製、瓦製等。

滌方用來貯放洗過釜、盞的剩水,陸羽記當時用楸木板拚合而成,裏外接縫處以油漆批灰填實,容八升。

滓方用來存放茶的渣滓,故名。

瓢陸羽說,又名犧杓,舀水的工具,用老化的葫蘆削成兩半做成,也有用木頭疙瘩剜削而成,叫做癭瓢。形製是口徑要寬,頸處要薄,柄處要短,常見的是梨木做的。明人給它的雅號叫“分盈”。

鹺簋鹺即鹽,簋為扁圓、有座、帶蓋的器物。陸羽的時代,認為鹽能發茶香,所以品茶時在茶湯中調入適量的鹽末,鹽末又叫鹽花。簋為瓷質,口徑四寸,也有用瓶、罍來裝的。

揭與鹺簋相配,是用來挑鹽花入茶湯的,竹製,長四寸一分,寬九分。

則是用來稱量茶末或茶葉的。陸羽說當時有用貝殼做成的,也有用銅、鐵製成的“匕”,即匙形的器具,也有用竹子做的。明代用以稱量茶葉的,有專做的“準茶稱”,叫做“執權”。

劄即刷子,是用來洗滌茶具的。陸羽說,是用撕成細條的棕櫚樹皮夾在茱萸木條中間捆紮而成,也有把竹子剖成細絲捆紮起來再套以竹管製成的,形如大毛筆。明代叫做“歸潔”。

巾粗綢布做成,用來揩淨茶具,明代叫做“受汙”。

畚是用來放茶碗的。陸羽說,當時用白蒲草搓繩編織而成,也有用竹編的,又叫做“營”。每隻放十個茶碗,碗與碗之間用剡溪所產的紙做成紙帕作為襯墊,以免互相碰撞。明代多以湘竹編成,雅號“納敬”。

具列陸羽說,或作床形,或作架形,有純木的,也有竹編的。長三尺,寬二尺,高六寸。之所以稱為“具列”,是指把各種茶具全部陳列在上麵。

都籃用處和具列一樣,內外兩層,即封演所說的“都統籠”。

茶筅宋代鬥茶專用,宋徽宗《大觀茶論》中記述之。筅,《集韻》:帚也。這種茶筅以老竹製成,筅身要厚重,筅頭破竹而為硬絲,要疏勁,根壯末細,如劍中間隆起的那條脊梁一樣,這樣才“操之有力”,易於運用。日本茶道中用以攪動茶末使之泛花的小笤帚,至今仍寫做“茶筅”,讀音也大致相同。
更多

編輯推薦

1大羅金仙在星際
2屍人
3墨龍變
4洪荒青蓮聖卷
5八神異界遊
6鬥神狂飆
7全係修真大法師
8近戰召喚師
9魔法通行證
10逆龍道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獸戰天下

    作者:胡不歸  

    工具百科 【已完結】

    一個野獸橫行,掠食者和獵物以無窮的手法演出變化多端的二重奏或多重奏的欲望世界。一個從小被恐怖組織訓練成殺人機器,為了自由從而不得不戰鬥及殺戮的冷血殺手。就是關於這個堅忍冷酷,但不失血性的勇悍男兒...

  • 幻神

    作者:雲天空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聖獸的名字,想必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可是有誰知道,四大聖獸到底為什麽會成為僅次與神的存在?他們是經過怎樣的努力,最終成為聖獸的?他們各自擁有著什麽樣的神奇本領呢?有誰...

  • 活金

    作者:逐沒  

    工具百科 【已完結】

    靈脈為生命之脈,為免靈脈不被破壞也就有了‘護靈人’。林寶駒的先祖是‘護靈人’中的奇才,擁有逆天造勢的才能,曾強行降伏金馬,讓金馬成為白馬山的靈脈之主,用來守護靈脈。白馬吸水,養活一方。靈脈若散,...

  • 傳奇之縱橫瑪法

    作者:星星辰  

    工具百科 【已完結】

    在網吧裏激戰了三天三夜的星辰,終於完成了統一沙巴克的偉大霸業,但是由於勞累過渡,居然暈倒在地。當他醒來後,卻發現自己來到了一個神秘奇妙的世界,而這個世界赫然是他所玩的傳奇遊戲裏的瑪法世界,這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