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4.居處之禮

4.1 建築是人類創造的最值得自豪的文明成果之一,因而它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文化形態,通常能通過一種代表性的建築物得到象征性的體現。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各個民族的偉大創造,各個時代的風格情調,都永遠銘刻在這些“石頭寫成的曆史”上麵。如果說巴黎聖母院的建築體現著法蘭西的精神,那麽金字塔則象征著古代尼羅河的文明,華盛頓的白宮則凝練著美利堅的風度,萬裏長城則標誌著中華古代的文明。在同樣的意義上,我們要研究中國古代的禮儀製度,就不能不對中國古代各類不同等級的人的居處狀況進行考察。

在中國古代社會,不論建築的規格式樣怎樣變化,在帝王與臣民、貴族與庶人之間始終有一條明確的界限,模糊或超過了這條界限,就叫做“越禮逾製”。如西漢成帝尊崇外戚,曾經一日之內封五個舅舅為侯,連同此前就已受封的兩個舅舅,共有七個舅舅封侯,世人稱之為“七侯”。七侯個個挾權恃勢,家家大造宅第,奢侈無度,橫行跋扈。一日漢成帝私服微行來到“七侯”之一的成都侯王商家,看到王商不但在自家宅第的花園中開鑿了能行船的大池,而且還穿通長安城牆,引來灃水灌池,心中就非常痛恨他逾製越禮,隻是礙著太後的麵子,才強忍怒火,沒有馬上發作。後來他又來到曲陽侯王根的宅第,隻見他不但模仿皇宮的樣式,在園中建起了土山,而且把西邊的一座廳堂的台階塗成了紅色,在門上鏤刻了青色連環紋飾,類似未央宮的白虎殿,完全模仿了皇宮“赤墀青鎖”的儀製。看到這種景況,就連以軟弱聞名的這位漢成帝,也實在是忍耐不住了,當時就大發雷霆,並叫人去查漢文帝誅死舅父薄昭的檔案,揚言要嚴辦他的這些建築“越禮逾製”的驕橫的舅父們。漢成帝原來是虛張聲勢,借此警戒一下他這些跋扈的舅舅們,但王氏諸侯卻很是害怕,急忙身背斧砧,跪在宮門前向成帝請罪。又如清代乾隆皇帝最寵信的大奸臣和珅,後來被嘉慶帝處死時,一係列的罪狀中,有一條就是“所蓋楠木房屋,僭侈逾製,隔段式樣皆仿寧壽宮製度”。

就禮儀製度而言,各色人等的住宅名稱、方位、間架、高度、屋頂、彩飾,各有不同,就是同一組建築之內,正、倒、廂、耳、門、廳、廊、偏各房,也各有等級秩序,不得次高於主。甚至室內陳設、家具、帳幔、被褥,也都各有等差。誰逾越這些製度,就是違禮、犯法,就要受到刑法製裁。

就住宅的名稱而言,隻有皇帝的住宅才能稱宮,以下人等分別稱為府邸、公館、第、宅、家。不如此稱呼,就是違禮。如宋朝有個皇帝遠房宗室,名叫趙舜輔,生平最崇拜蘇東坡,家裏樓閣軒台都從蘇東坡詩文中選取詞句命名。有一年,他在自家花園裏造了一座亭子,因為亭子周圍都種滿了芍藥,就借用蘇東坡一首詩中“芍藥殿餘春”的句意,給這座亭子取了一個“殿春亭”的名,並製了一塊橫匾掛在亭子上麵。他的同事中有個和他有宿怨的人,便借機誣告,將這塊匾從左向右倒讀,說他家修建了一座“亭春殿”。趙舜輔因此被認為有違禮僭越行為,受到降職處分,調離京師,到衢州做了一名領兵官。其實,殿的本義是高大的堂屋,老百姓衣食尚且難得溫飽,自然蓋不起高堂大屋,但唐以前的王公貴族經最高統治者允準,可以有殿。自唐以後,除神佛之外,殿就為帝王所專有。趙舜輔的這位同事,利用漢字一字多義這一特點,略施小計,將“殿春亭”讀為“亭春殿”,就把“殿後”的“殿”變成了“宮殿”的“殿”,身為人臣的趙舜輔,雖是皇家宗親,沾了點王氣,但畢竟與貴為天子的皇帝相差了無數個等級,卻敢蓋宮殿,難道不該治罪嗎?

4.2 在建築方位上,為突出尊位,主建築置於中央地位,位卑者、從屬者則列於兩旁,從而對稱地烘托位尊者。按中國傳統方位觀念,則居中麵南為尊,麵東西者次之,麵北者最低。在住宅中,尊位是長輩、家長所在的正房或上房;兩側則是晚輩子媳所在的廂房或偏房。皇宮殿宇不但位置方向有規矩,所謂背陰向陽以麵南為尊,而且高低形製和圖案色彩等都各有差別,並按宮門、殿門南北相應在同一個軸線上,以突出中央尊貴的地位。周禮還規定,天子王城“麵朝後市,左祖右社”;朝堂、宮市、太廟、太社,位於皇城四正向,正中間是宮殿。“朝”的主體就是明堂,它是最高統治者按月頒布政令的權威場所,是王權的象征,又是祭祖、祭天的宗教活動場所,是天道的象征,而其中規定的時序政令方位人事,也是“禮”的一種形象的體現方式。“禮者,以財物為用,以貴賤為文,以多少為異,以隆殺為要”,“故為之雕琢刻鏤黼黻文章,促足以辨貴賤而已”。不僅如此,唐以前的城市,一般居民隻能住在裏坊——城中城裏。“誰家起甲第,朱門大道旁”;“長安十二街,高高朱門開”,隻有三品以上的達官貴族的府邸才可以臨街開門,一般庶民如此就不合禮法。

在式樣上,中國古代不同社會地位的人的住宅的大小、高低、間數各有不同,皇宮王府一望而知,公侯品官宅第的威儀與排場也不同凡響。就以房屋的高度來說,《禮記·禮器》規定“以高為貴”,具體是“天子之堂九尺,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此後曆代相沿,民居不能高於皇居。無怪乎辛亥革命前的北京、西安等古都,除了皇宮外,幾乎都是平房。就房屋的數量來說,也各有不同,如西周時,貴族的房屋就有築於前麵供行禮的堂,建於堂後供人居住的室,堂與室之間有過廊,室的左右有互相對稱的房。而一般庶人隻有房而無堂。唐、明兩朝有關這方麵的規定堪稱中國古代房屋數量方麵最詳明者。唐代統治者為了用嚴格的禮製規範社會秩序,對王公官吏以至庶人的住宅,門、廳的大小,間數、架數和裝飾、色彩都做了嚴格的規定。《唐六典》卷二三記載:“凡宮室之製,自天子至於庶士各有等差。天子之宮殿皆施重拱藻井,王公諸三品以上九架,五品以上七架,並廳廈兩頭;六品以下五架。其門舍三品以上五架三間,五品以上得製烏頭門。”《新唐書·車服誌》也記載“庶人四架,而門皆一間兩架”。明朝統治者匯集、繼承了前代的建築傳統,製定了更嚴格的住宅禮儀製度。為了表現帝王的尊嚴高貴,竭盡全力建造北京故宮,以建築形式來突出天子至高無上的物化象征,僅宮殿“凡為屋九千九百九十餘楹”。親王府邸則八百餘間,郡王室屋數十間而已。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製:公侯所居前廳七間、五架,兩廈九架,中堂七間九架,後堂七間七架,門屋三間五架,廊廡庖庫從屋不得過五間七架。一品、二品官廳堂五間七架,正門三間五架。三品至五品官廳堂五間七架,正門三間三架。六品至九品廳堂三間七架,正門一間三架。功臣宅舍之後,留空地十丈,左右皆五丈,不許挪移軍民居止,更不許於宅前後左右多占地,構亭館,開池塘,以資遊眺。洪武三十五年(1402)又申明禁製,一品、三品廳堂各七間,六品至九品廳堂梁棟隻用粉青飾之。庶民廬舍,定製不過三間五架,不許造九五間數,房屋雖至一二十所,隨其物力,但不許過三間。

身為人臣者,如果宅第蓋得過分華麗,就會引起皇帝的不快,尤其是功臣更容易受猜忌。如唐代宗時,名將馬璘在京城興建府第,僅中堂的建築費就花了二十萬錢。馬璘死後,許多人借吊喪之名前去參觀。當時身為太子的唐德宗,聽到這種情形就很不舒服。因此,他即位後,下詔毀掉這所中堂。馬璘的家屬為此懼怕不已,上表請求上交所有的園亭,德宗毫不猶豫地準奏,把馬璘的家園收做皇家私產,供他做賜宴群臣的場所。與馬璘同時的另一位名將馬燧,宅第修建的也很是壯觀,到他兒子馬暢時,也被迫上交朝廷,將自家的家園變成了皇家的奉誠園。凡此種種,不勝枚舉。因此,後世一些有遠見的大臣對此都較為注意,甚至刻意經營此事。如宋真宗時的宰相李沆,把自家的住宅修建的較為簡陋,廳堂前麵的庭院剛能容得騎馬轉身。有人說這樣的住宅與身為宰相的李沆的身份相比,顯得太狹窄了,但李沆卻笑著說:“房子是要傳給子孫的。這裏作為宰相的廳堂是狹小了點,但對於太祝、奉禮那樣的小官來說,已經是夠寬大的了。”

4.3 禮儀製度在居處方麵的體現,不僅涉及房屋的高低、方位、麵積,而且與裝飾、造型密不可分。如春秋時禮製規定,修建天子的居室時,椽子應該削平,先粗磨,再細磨,使其光滑發亮;諸侯可以粗磨,大夫隻能將椽削平,而不能磨,士則更是隻能削削椽頭而已。晉國正卿趙武建造住宅時,把房上用的椽子削平後又進行了粗磨,張老看到這種情景後,就批評他僭用諸侯的製度,是“貴而忘義,富而忘禮”,將招致禍亂。趙武聽了這番批評後,馬上取消了粗磨房椽的工序。後世有關藻井的修建限製,其實就源出於此。藻井大致起源於漢代,它是一種位於殿堂天花中央的正方形、圓形或多邊形,凹麵上有各種花紋、雕刻和彩畫的木製裝飾物。漢代時僅用於皇室宮殿的裝飾。南北朝時開始延及到寺院殿堂的裝飾中。唐代《營繕令》規定:“王公以下,凡有舍屋不得施重拱、藻井。”宋代規定:“凡公宇,棟施瓦獸,門設梐枑。諸州正牙門及城門,並施鴟尾,不得施拒鵲。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為飾,仍不得四鋪飛簷。”

建築彩色的禁限,也是禮儀製度在建築方麵的一種重要體現形式。據《春秋穀梁傳·莊公二十三年》記載:“秋,丹桓宮。楹禮:天子諸侯黝堊,大夫蒼,士。丹楹,非禮也。”不遵此製,就是違禮。如公元前六七〇年,魯莊公迎娶齊襄公的小女兒哀薑為夫人,哀薑比莊公小二十多歲,姿色綽約,很受莊公喜愛。但莊公一方麵因為自己的父親魯桓公是被齊襄公害死的,現在自己卻要娶仇人的女兒為夫人,生怕父親的亡靈責怪他貪色忘義;另一方麵,為了在年輕的新夫人麵前誇耀自己的能德,博得夫人的歡心,就大肆重新裝修了供祀桓公靈位的宗廟。在裝修過程中,把本來應該塗黑的柱子都漆成了紅色,並在每根椽頭上都雕刻了花紋圖案。《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對同一事件的議論往往各有是非,但卻都認為魯莊公的這一舉動,是“非禮也”。此後到清代為止,建築色彩的禮製規定雖然有所變化,但總的來說還是以黃色為最尊。這可能與黃色和金色接近,是最為明亮耀眼的色彩有關。其下依次為:赤、綠、青、藍、黑、灰。皇室宮殿一般用金、黃、赤三色為主色,而民居隻能以黑、灰、白三色為主色。曆朝百姓居所基本上都是灰鴉鴉一片,就是這樣原則的體現。尤其是曆代政府把禮製所規範的等級行為納入生活方式,但其實際效應卻極為有限,於是又借用法律來保護禮製,將這些規定訴諸法令。如《新唐書·車服誌》雲:“庶人不得輒施裝飾。”《宋史·輿服誌》雲:“凡民庶家不得以五色紋彩為飾。”《明會典》記載,洪武三十五年申明定製:六品至九品官員以及軍民的房屋棟梁,隻能用粉青色刷飾。即就是公侯品官彩飾,也有不同製度。明製,親王府殿飾以青綠點金,廊房飾以青黛;後又允許飾朱紅、大青綠,其他居室隻飾丹碧。公主府舍“施花樣獸脊,梁棟鬥拱簷角彩色繪飾,惟不用金”。公侯宅第梁棟、鬥拱、簷角用彩色繪飾,門窗、枋柱金漆或黑飾。一品至五品官用青碧繪飾,六品至九品用土黃刷飾。品官房舍中的門窗、戶牖不得用丹漆,否則就是違製。至於皇帝宮殿廳廊,當然是“務求壯麗鮮豔”,以強烈的原色反差來表現驕尊無上的高貴。如漢代宮殿裏用黑、紅兩色油漆來漆地,《漢官典職》雲:“以丹漆地,或曰丹墀”。牆壁則飾以蛤灰,《周禮·掌蜃》鄭注:“飾牆使白之,蜃也。今東萊用蛤,謂之義灰。”牆壁上部露出的橫木,往往多以金、珠、寶石裝飾,故稱之壁帶。宮中壁柱多用銅製而塗金,大者粗數圍,小者也粗數尺。如此裝飾的宮殿,必然金碧輝煌。又如唐代的宮殿,也是“丹墀夜明,金鋪搖吹”;柱額、門窗、勾欄為紅色,牆壁內外塗白色,繪有紅色線腳,拱用紅而鬥用赭黃,門釘、欄飾、肘葉則用鎏金,造成以紅、白兩色為主,間以金色的盛妝豔飾效果,以此來顯示帝王的非同凡響。

在宅第建築中,尤以大門的形製最為特別,觀瞻所在,花樣最多。先說大門的顏色。古代以紅色為尊,皇宮連宮殿的石階都塗成紅色,即所謂“丹陛”、“赤墀”。為尊禮大臣,可以賞給“朱戶”的榮譽,受賞者可以用朱紅漆住宅的大門。發展到後來,“朱門”就成了貴族豪門的標誌。大門上的裝飾也各不相同。漢代宮殿的大門上都有用金、銀製成的龜蛇狀的門環。貴族王公家門上有彩畫裝飾。唐代規定,五品以上官員可做烏頭大門。公侯用金漆及獸麵錫環的大門,一、二品用綠油獸麵擺錫環,三至五品黑油獸麵擺錫環,六至九品黑門鐵環。清代略異,勳貴人家大門兩側都有石獅。《紅樓夢》中黛玉進京,路過寧國府,門前就“蹲著兩個大石頭獅子”。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

  • 建國以來劉誌丹研究文集

    作者: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收錄對劉誌丹同誌的研究文章,包括《論劉誌丹對中國革命的重大貢獻》、《劉誌丹在創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地位和作用》、《劉誌丹對西北革命根據地黨的建設的貢獻》、《共產黨人的楷模》、《劉誌丹在黃埔軍校...